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什麼象徵著藝術

什麼象徵著藝術

發布時間:2022-06-04 06:38:36

『壹』 各種色彩的藝術象徵急急急!

色彩象徵
紅色熱情(熱烈)(炎熱)
橙色華麗(溫暖)(甜蜜)(興奮)(沖動)
黃色明朗(明朗)(貴重)
綠色新鮮(理智)(平靜)(公平)
藍色深遠(寒冷)(憂郁)
紫色優雅(高貴)(虛幻)
白色純潔(真理)(神聖)
灰色謙虛(消極)(順服)
黑色嚴肅(堅硬)(剛正)

『貳』 什麼是敦煌藝術的代表和象徵

飛天是敦煌藝術的代表和象徵。
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仙亦稱為飛天,是飛天、飛仙不分。後業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佛教的飛天、道教的飛仙在藝術形象上互相融合。指的敦煌飛天就是畫在敦煌石窟中的飛神,後來成為中國獨有的敦煌壁畫藝術的一個專用名詞。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在洞窟創建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隨著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在這千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朝代的更替,政權的轉移,經濟的發展繁榮,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等歷史情況的變化,飛天的藝術形象,姿態和意境,風格和情趣,都在不斷地變化,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藝術家,為我們留下了不同風格特點的飛天。一千餘年間的敦煌飛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變發展的歷史。其演變史同整個敦煌藝術發展史大體一致,分為四個階段。
莫高窟現存北涼石窟只有三個。最具有北涼風格特點的飛天,是第275窟北壁本微故事畫主體人物上方的幾身飛天災幾身飛天,頭有圓光,戴印度五珠寶冠,或頭束圓髻,上體半裸,身體呈「U」字形,雙腳上翹,或分手,或合手,有凌空飛行的姿勢,但這種飛行的姿勢顯得十分笨拙,有下落之感。「U」字型的身軀也顯得直硬,尚不圓潤,微彎,還有印度石雕飛天姿態的遺跡。莫高窟北魏時期的飛天所畫的范圍擴大了。不僅畫在窟頂平棋、窟頂藻井、故事畫、佛龕上面,還畫在說法圖、佛龕內兩側。北魏的飛天形象,有的洞窟大體上還保留著西域式飛天的特點,但有一些洞窟里的飛天形象,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逐步向中國化轉變。飛天的臉形已由豐圓變得修長,眉清目艉,鼻豐嘴小,五官勻稱諧調。頭有圓光,或戴五珠寶冠,或束圓髻。身材比例逐漸修長,有的腿部相當於腰身的兩倍。飛翔姿態也多種多樣了。有的橫游太空,有的振臂騰飛,有的合手下飛,氣度豪邁大方。勢如翔雲飛鶴。飛天落處,朵朵香花飄落,頗有「天花亂墜滿虛空」的詩意。
佛教中飛天是乾闥婆和緊那羅。乾闥婆的任務是在佛國里散發香氣,為佛獻花、供寶,棲身於花叢,飛翔於天宮。緊那羅的任務是在佛國里奏樂、歌舞,但不能飛翔於雲霄。後來,乾闥婆和緊那羅相混合,男女不分,職能不分,合為一體,變為飛天。把早期在天宮奏樂的叫「天宮伎樂」,把後來持樂器歌舞的稱「飛天伎樂」。
敦煌飛天的風格特徵是不長翅膀,不生羽毛,藉助雲彩而不依靠雲彩,而是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綵帶凌空翱翔。千姿百態,千變萬化。這是在本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外來飛天藝術的成就,發展創作出來的敦煌飛天形象。
敦煌早期飛天多畫在窟頂平棋岔角,窟頂藻井裝飾,佛龕上沿和本生故事畫主體人物的頭上。北魏時期飛天所畫的范圍已擴大到說法圖中和佛龕內兩側。飛天形象雖然還保留著西域飛天的特點,但已發生了變化,逐漸向敦煌飛天轉變。如北魏226窟北壁後部說法圖西側上方的一身散花飛天,臉型由橢圓變為長條但豐滿,鼻豐嘴小,五官勻稱,身材修長,衣裙飄曳,橫空飛翔,豪邁大方,勢如飛鶴,鮮花飄香,姿勢優美,動感特強。隋代飛天正處在融合、探索、創新時期。主要表現在體型不同,身材修長,比例適度,腰姿柔軟,綽約多姿。臉型有的清秀,有的豐圓。服飾不同,有上身半裸的,有穿大袖長袍的,有穿短襯長袍的。飛態不同,有單飛的,有群飛的,有上飛的,下飛的,逆風飛的,順風飛的……到了唐代,敦煌飛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歷程,完全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達到了藝術的頂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畫滿了大型經變畫。飛天不僅畫在藻並、佛龕、四披上,大部分畫在經變畫中。佛陀在極樂世界正中說法,飛天飛繞在上空,有的腳踏彩雲,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揮臂,騰空而上;有的手捧鮮花,直沖雲霄;有的手托花盤,橫空飄游。那迎風擺動的衣裙,飄飄翻卷的綵帶,使飛天飛得多麼輕盈巧妙、瀟灑自如、嫵媚動人。五代、宋以後的飛天,在造型動態上無所創新,逐步走向公式化。飛天的風格特點雖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藝術生命。
敦煌地區石窟保存的從公元4世紀(十六國)到14世紀(元代)歷時千餘年的眾多飛天形象,是民族藝術的瑰寶,是佛教藝術中璀璨奪目的一枝奇葩。

『叄』 藝術的象徵

我們都知道藝術的第一類型是象徵藝術,藝術的第二種類型是形象藝術,藝術的第三種類型是觀念藝術。其中的形象藝術,既包括舊的藝術分類法所說的「造型藝術」一即:繪畫,雕塑、攝影等藝術種類,還包括通常所謂「綜合藝術」的戲劇、舞蹈、電影等藝術種類。以上這些藝術種類的共同特點,是它們都以鮮明、生動、具體並逼近於真實的藝術形象、去表現其藝術內容。

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就這種表現方式看,形象藝術與象徵藝術具有質地不同。象徵藝術固然也有感性的形象,但它的形象與它所要表現的那種事物的形象卻並非融合而一的。例如,在有的國旗上,用天藍的顏色象徵自由,但自由本身卻不是一種顏色。又例如,在有的國徽上用「獅子」或「鷹」象徵他的人民,而人民卻並非真的是「獅子」或「鷹」。而形象藝術卻不同,一般來說,繪畫、雕塑、戲劇、舞路中的藝術形象,都可以在真實的世界中找到它們的原型正因為如此模寫真實的寫實主義是近代造型藝術的基本原則之一。

並且,由模寫一般的實在深入到默寫瞬間的、更精確的實在(印象派」),由模寫客觀的實在發展為默寫被映現於人的主觀世界的內在實在(「抽象派」、「立方派」等現代藝術流派)。如果說,在象徵藝術中,甚至現實具體的事物,也只能得到抽象和觀念性地表現的話,那麼在形象藝術中,就恰好相反,甚至對抽象的、觀念性的東西,也可以找到形象具體的表現。人間本來沒有「聖母」,但在拉斐爾的聖母像中,還能有什麼女性的形象能比她被表現得更真實、更動人呢這種直接呈現於感性直觀中的,藝術形象的真實和生動性,是繪畫、雕塑、攝影、戲劇、舞距等藝術種類所共有的鮮明特點。

因此我們把這些藝術種類合稱為「形象藝術」我們所謂「形象藝術」,在原則上相當於黑格爾所說的「古典藝術」黑格爾說過:「象徵藝術是不完善的。………只有古典型藝術才初次提供出完美理想的藝術創造與觀照,才使這完美理想成為實現了的事實。」藝術的第三種類型是「觀念藝術」觀念藝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文學藝術。這種藝術的特點,是根本不具有直接呈現於感性直觀中的藝術形象。它是依靠作為思維和語言實體的抽象物一一概念和詞語,來表現藝術內容的。

因此它表現藝術的方式恰恰是種非藝術的方式,因為它並非象其他藝術(象徵藝術和形象藝術)那樣,用形象來表現觀念。而正相反,倒是用觀念來表現形象。所以羅丹曾經指文學有這樣的特點能夠不用形象來表達思想這種用文字和抽象的東西戲要的技能,在思想領域中,也許給予文學一種便利,為其他藝術所不及」。如果說這種觀念性的藝術也有其形象的話:那麼它的形象卻不是現實地存在於作為客體的直觀中,而是抽象地存在於作為主體的想像中的。

『肆』 象徵型藝術的含義是什麼

一種文化現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於不斷創造新興之美,藉此宣洩內心的慾望與情緒,屬濃縮化和誇張化的生活。文字、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任何可以表達美的行為或事物,皆屬藝術。

『伍』 建築藝術象徵著什麼

建築這個詞,在拉丁文中原來的涵義是「巨大的工藝」,說明建築的技術與藝術密不可分。所謂建築藝術,則是指按照美的規律,運用建築藝術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築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徵性和形式美,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

『陸』 什麼是藝術藝術可以代表什麼

藝術,是人們為了更好地滿足自己對主觀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為需求而創造出的一種文化現象。藝術,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娛樂游戲的一種特殊方式,又是人們進行情感交流的一種重要手段,屬於娛樂游戲文化的范疇。藝術文化的本質特點,就是用語言創造出虛擬的人類現實生活。藝術發生的基礎是人類的語言,有效的藝術創造必須完全藉助於語言。人類有什麼樣的語言形式,就會有什麼樣的藝術形式。不藉助語言的所謂藝術創造,只能算是普通的游戲創造。在娛樂功能的層面上,藝術與普通的娛樂游戲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價值和發展價值。然而,藝術與普通的游戲在文化形態上畢竟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在文化的社會功能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著被認真關注的必要。
什麼是藝術,藝術與人類的其他文化有什麼本質的不同?目前似乎誰也不能夠明確地給予回答。本文從人的主觀行為的功能范疇及其所創造出的文化構成入手,試圖回答這一問題。
一,人的主觀行為的三種基本功能
在社會生活中,人的主觀行為,可以根據其基本的功能范疇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為了獲得最基本的社會生活資料所從事的基本生產勞動,如尋找、採摘、捕獲和種植食物,修造居所,製作衣物和其他生活必須用品等等,都屬於基本生產勞動。如果沒有基本生產勞動所獲得的基本生活資料,人的基本生命活動就無法維持。第二類是為了保障最基本的生命活動所進行的基本社會生活,如做飯和洗衣、生殖和養育後代、社會交往和維持社會生活秩序、日常其他所必須的活動等等,都屬於基本社會生活。如果離開了基本社會生活,人的基本生命活動同樣無法健康維持。第三類是為了消耗人體自身多餘的體能和精力而進行的娛樂游戲活動,如唱歌,跳舞,寫詩,聽戲,踢球等等,都屬於娛樂游戲活動。離開了娛樂游戲活動,人的基本生命活動仍能夠正常維持。
二,藝術是娛樂游戲的一種方式
藝術是人的一種主觀行為,這種主觀行為屬於娛樂游戲的范疇,這似乎是人們的共識。因為,離開了任何形式和內容的藝術活動,人類的基本生命活動都是能夠正常維持的。那麼,是不是人們所有的娛樂游戲活動都能夠稱為藝術呢?顯然不是的。如,小孩子掏鳥窩、摸魚、斗蛐蛐等等許多與之類似的娛樂游戲活動就不能稱為藝術。而彈琴、作詩、畫畫、唱戲等等許多與之類似的娛樂游戲活動就能夠稱為藝術。這是人們的共識。盡管不能夠把娛樂游戲活動都稱為藝術,卻能夠把藝術確定為娛樂游戲的組成部分,確認為娛樂游戲活動的一種方式,這在邏輯上是不會有問題的,也似乎是不會有人提出異議的。
三,什麼是藝術
然而,對於人類所有的娛樂游戲活動,可以把其中的哪些明確地稱為藝術,又把其餘的哪些明確地稱為不是藝術呢?目前似乎還沒有人能夠明確地回答。但是,問題還遠不止於此。如,對於畫畫這種娛樂游戲活動,人們一般都會認為能夠稱其為藝術。然而,是不是對於所有的畫畫活動都能夠稱為藝術呢?同樣都是畫畫,老畫家的繪畫就能夠稱為藝術,這似乎是沒有疑問的。隨便一個小孩子的信手塗鴉能夠稱為藝術嗎,這似乎有很多人是不贊同的。只有當小孩子的「信手塗鴉」達到了「一定水平」,人們才會稱其為藝術。那麼,小孩子的「信手塗鴉」的水平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才能夠稱為藝術呢?這又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據說美國的一隻黑猩猩會「作畫」,人們給它紙和筆,它能夠「饒有興致」地作出很多「有意思」的「畫」來。如果把黑猩猩的「作畫」也稱為藝術,似乎有很多人更是不贊同了。那麼,我們在理論上應該怎樣區分藝術和非藝術呢?或者說,從理論上講,究竟什麼是藝術,藝術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四,人的主觀需求
人的主觀是以人的「自我」形態為根據的,人的「自我」形態是以人的觀念文化形態為根據的。人以「自我」形態為根據所產生的對客觀事物的需求行為,稱為人的主觀需求。當客觀事物滿足了人的主觀需求時,人在主觀上就會產生快樂感覺;當客觀事物不能夠滿足人的主觀需求,或是損害了人的主觀利益時,人在主觀上就會產生痛苦感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會因為主觀需求得不到客觀事物的及時滿足及經常被某些客觀事物損害自己的主觀利益而產生出許多的痛苦感覺。可以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部行為內容,就是追求客觀事物對自己主觀需求的滿足和拒避客觀事物對自己主觀利益的損害。然而,這種追求或拒避又經常會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而不能夠如願,這就使得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主觀上總是因許多事不能夠如願而存在著許多的缺憾,這種主觀缺憾總使人持續地沉浸在痛苦感覺之中而令人總想解脫。

閱讀全文

與什麼象徵著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