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詩的藝術風格有哪些

詩的藝術風格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31 00:48:19

『壹』 詩詞有幾種藝術風格

劉勰《文心雕龍.體性》篇把文學風格歸為「八體」,即典雅、遠奧、精約、顯附、繁縟、壯麗、新奇、輕靡。此後,理論家常用「體」指稱風格。如皎然《詩式》有《辨體有一十九字》,列舉十九種詩歌風格。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中有《論體》,列舉六種文學風格。歐陽修《六一詩話》評梅蘇詩雲:「聖俞、子美,各名於一時,而二家詩體特異。子美筆力豪雋,以超邁橫絕為奇;聖俞覃思精微,以深遠閑淡為意,各極其長,雖善論者不能優劣也。」

『貳』 古代詩歌的風格有哪些

古代詩歌有五種常見的風格。
一、雄渾。其特點是:骨力挺健,氣壯山河,氣吞宇宙,氣度闊達,氣概恢弘,氣氣宇軒昂,氣勢浩瀚,氣魄雄偉。它如奔騰咆哮,洶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盪漾,漣漪粼粼的西湖。它如橫空出世,千嶂連雲的昆侖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玲瓏的蘇州園林。在具體詩歌中有視死如歸,慷慨悲歌。如項羽的《垓下歌》。有壯志凌雲,剛毅雄健,如劉邦的《大風歌》。有胸襟豁達,豪情橫溢,如曹操的《觀滄海》。
二、豪放。起特點是:情感激盪、格調昂揚;想像出奇,誇張出格;志向高遠,胸襟闊達;
三、沉鬱。其特點是:情感濃郁,悲憤蘊藉。
四、悲慨。其特點是: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
五、俊爽。其特點是:縱橫古今,雄視萬物,暢談歷史,針砭時弊,總結教訓,憂國憂民,懷撐天之宏志,感報國之無門,另一方面,又有矯健豪舉、瀟灑風流、流轉風動,暢快爽利。

『叄』 賞析詩歌的藝術手法包括哪些方面

1、表達方式: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景襯情)、寓情於事、寓情於理等。

2、結構形式:常見的有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後分,先景後情、卒章顯志,過渡、鋪墊、伏筆等。

3、修辭手法:主要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復、象徵等。

4、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語序倒置等。

5、藝術風格:包括雄渾、曠達、沖淡、飄逸、沉鬱、豪放、婉約等。
分析手法類
卒章顯志:在文章末尾點明主旨。

畫龍點睛:用一兩句精彩的話點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發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徵: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藉助於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

開門見山:文章開頭就進入正題,不拐彎抹角。
寄寓 寄託:把感情、主題放在一種事物上表現。
襯托 烘托:
用一個事物陪襯另一個事物,使後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強效果。
對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懷古傷今 借古諷今:追念古代,傷感現實。

起興: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物。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借景抒情 以景襯情 融情入景

『肆』 詩歌的藝術特徵有哪些

詩歌是一咱歷史悠久的文學體裁,是以意象為詩情表達的基本結構單位,藉助豐富的想像和新奇的比喻,以具有強烈節奏感和音樂性的語言,高度概括地表現詩作者對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對生活的由衷詠嘆的文學體裁。它是深緬的思想和飽滿的感情,在創造性想像的過程中交融在一起而顯現出來的一咱精練而富於感染力的藝術。

一、抒情性是詩歌的根本藝術特徵

小說、寓言和童話主要通過人物或動物和故事情節來再現生活的;散文主要是藉助一定的人物、事件和場景來再現生活;戲劇主要是通過人物的矛盾沖突、語言和旁白來再現生活的。而詩歌則是主要通過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的。因此可以說,抒情性是詩歌的語言藝術。有人把抒情性稱為詩歌的靈魂。
詩歌的抒情性,是指詩歌不但用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是通過抒情的方式來打動和教育讀者。郭沫若說過一句話:「詩的本職專在抒情。」抒情性構成了詩歌的藝術生命,離開抒情性談詩歌是沒意義的,因為拋開抒情談詩歌,詩歌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價值。我國最早的一部詩集《詩經》,反映了三千年前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人們的喜怒哀樂的情感。
有人說,詩歌是用來抒情的。我們不能超越物理意義上的時間和空間,但能超越心理意義上的時間與空間,而這種超越就是要通過詩歌裡面的抒情來完成。現在我們不能經歷杜甫詩人所處的戰亂社會人們的疾苦,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杜甫的《登岳陽樓》中的抒情情感去感受。王維寫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西出陽關無故人」巧妙地傳達了作者與朋友依依不捨、嘆息流淚,說著相聚時的歡樂,分別的無奈,別後會有的思念的思想感情。也許現在分別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我們不但交通方便,聯系也方便,只要一個電話、一條簡訊、一封E-mile就可以聯繫上對方,甚至可以通過視頻看見對方那熟悉的面孔,但是當時交通不便,今次分別不知何年何日才能重逢,生離也就是死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歌是李白的一首思鄉詩,他把自己身在他鄉的那份寂寞、思鄉之情用二十個字淋漓盡致一表露出來。當我們離開家鄉的時候也會對著月光念起這首詩,特別是中秋節的時候這首詩尤其流行。這就是詩歌表現出來的藝術靈魂。一首優美動人的之所以千古流傳下來,之所以為千百萬讀者所吸引,盡管有些詩歌所反映的內容與我們相距十分遙遠,不復有與詩同時代的體驗,但仍會為其詩所震憾,這就是詩的抒情所體現的美的力量,其內在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感情的飽滿真摯。
二、形象美是詩歌的基本特徵

小說戲劇的主要表現手段是故事情節、人物對話,而詩歌的主要表現手段是訴諸讀者直觀感覺的形象和聲韻。形象鮮明、聲韻鏗鏘是詩歌的共同特點。
唯物辯證主義認為,把握事物的本質就是要通過現象看本質。人腦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外界事物為人感知,反映到大腦中,經過思維抽象出結論,這結論是對景物的本質的認識。然而本質的認識是抽象的、靜止的、綜合的,也是無個性的,我們該如何表達它呢?例如,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逝世了,人們都感到非常沉痛,人們是通過什麼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沉痛?我們可用「心如刀絞」、「哀漠大於心死」等詞語來形象地表達失去周總理的痛苦,詩歌也一樣講求形象。當我們旅遊歸來,告訴朋友那裡的景色優美,但我們單純地說「那裡的景色好美哦!」別人會無法想像到底有多美,是像湛江的湖光岩一樣美嗎?還是像肇慶的鼎湖山一樣美?我們可以用一句概括性的話來表達,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然而這還不夠形象,必須作一番形象的描繪才行,就像白居易作的《錢唐湖春行》用優美的語言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再現在讀者眼前。
詩歌有抒情詩、敘事詩、說理詩之分,抒情詩往往情景交融,有景物形象,而說理詩特別是解讀人生的哲理詩,哲理本來是一種抽象的東西,要通過具體形象的事物來表達,通過情來打動人。因為詩歌是通過抒情來引起讀者思想上的共鳴,詩人的感情是通過具體事物的感受來調動的,他必須把這具體事物的形象再現出來,才能讓人知道他感情的由來,而且也讓人有同感。形象化使人有美的感受,也使人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蘇軾的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借一座山來說明抽象哲理的,以具體寫出的詩除了具有形象美以外,本身是靈活的,意象玲瓏,可從多角度作多面觀,似乎涵義無窮。中國的詩歌理論強調的意象既要有意,還要有象,通過形象來提示意義,形象可以說是詩歌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音樂美是詩歌的先天素質

漢朝的樂府是配樂演唱的,唐宋的詞有曲牌,而詩是用來唱的,盡管它發展到後來詩與歌逐漸分離,有的已不能唱了,但音樂的本性依然保持不變。詩歌是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

滿意請採納

『伍』 詩歌藝術特色有哪些

這個范圍很廣的,以《詩經》為例,《詩經》的藝術特點有:
一、開創了我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
《詩經》中的詩大多是人民的集體創作,來自廣大的地區和階層,展示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六百年的生活,為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優秀傳統。
二、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手法
①樸素自然的風格。詩人善於運用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概括而具體的描繪事物特徵,如實反映現實生活
②賦比興手法的廣泛運用。賦、比、興這三種藝術表現手法,對後世詩歌影響深遠,成為中國詩歌民族風格的重要特徵。
三、形式特徵
①基本上是四言體詩歌。一句兩拍,句式整齊,顯示了一種韻律美。
②多重章疊句,反復迴旋。
③用韻自然而富有變化。
④語匯豐富,用詞鮮明生動而富有形象性。

『陸』 《詩八首》的藝術特色有哪些

是穆旦的《詩八首》吧! 穆旦的詩有明顯的深刻的時代感情,但多數的詩往往並不是直接表現時代,而是注意自身心靈的搏鬥和內層思想感情的開掘,並努力在抽象概念與具體形象的結合中,追求傳達的感情密度大,傳達方法獨特新穎和理性成分的介入,再加上他運用很多精心獨創的暗喻的和意象聯想上的跳躍,就使他的詩具有一種沉厚的新奇、鋒利和澀重,同時也帶來了讀者接受上極大的陌生感。即使他寫愛情題材詩,也是如此。他的著名的《詩八首》,就是這樣的代表作品之一。

《詩八首》是屬於中國傳統中的「無題」一類的愛情詩。但是,在這里,我們看不到一般愛情詩的感情的纏綿與熱列,也沒有太多的顧戀和相思的描寫。他以特有的超越生活層面以上的清醒的智性,使他對於自身的,也是人類的戀愛的情感及其整體過程,做了充滿理性成分的分析和很大強度的客觀化的處理。整首詩,從頭到尾顯得很深,也很冷峻。每首詩均為兩節,每節四行,一首詩為八行,在穆旦的詩中,形式上也算是屬於比較整齊勻稱的一類。

第一首,寫愛在逐漸走向成熟的季節中,在尚屬於初戀的時候,一方愛的熱列與另一方感情的冷靜之間所形成的矛盾。

「我」所愛的「你」,和「我」一樣,都應該有愛的成熟的年代時那種情感的渴望,但是同時,又有由於被愛的少女在理性控制之下情緒的冷靜,這樣就造成兩個人之間的情感的陌生。這樣,雖然「我為你點燃」了我的愛,可是它在尚未有達到同樣境地的「你」的眼睛裡,這「愛」,卻是那麼的可怕:「你」就如同看見這是一場「火災」,而「你」卻看不見一個真實的「我」的愛的真誠的「燃燒」。而這「燃燒」,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它不過是一個成熟的年代的情侶們必然所有的,不管是屬於「你底」,還是屬於「我底」。只是因為「你」還將這「成熟」的自然感情視為一種可怕的東西,那麼,兩個人感情的距離就遠了:「我們相隔如重山!」

因為愛是人類成熟中的一個自然的環節,但卻不能按這個自然「程序」去實現,所以,詩里接著說:「從這自然底蛻變程序里,我卻愛了一個暫時的你。」「我」有一種失望的感覺。這個愛了一個「暫時的你」,就是沒有得到「你」的真正的理解和愛。是的,愛是不能勉強的。「我」如勉強地追求,作種種自我的痛苦狀,仍然還是得不到為「你」真正理解了的愛。「即使我哭泣,變灰,變灰又新生,/姑娘,那隻是上帝玩弄他自己。」這就是說,即使「我」發誓,「我」苦苦地追求,也沒有用處的。這里的「上帝玩弄他自己」,意思是說,大自然和一切生物的創造者,既創造了人的愛的情感的成熟,又創造了人類感情的理性,這種它親手製造的矛盾,只是上帝的自我的嘲弄,「自己玩弄自己」罷了。玩弄自身所創造物者即如同玩弄自己也。

穆旦有些詩中,常有用「上帝」、「主」的地方,這一點,誠如很理解穆旦的詩人杜運燮先生說的:穆旦「並非基督教徒,也不相信上帝造人,但為方便起見,有一段時間曾在詩中借用『主』、『上帝』來代自自然界和一切生物的創造者」。

第二首,內容是講,隨著時間的發展,「你」「我」的愛也在逐漸變得成熟起來,由擺脫理性的控制而開始地入熱烈的階段。

「水流山石」是暗示自然的象徵的意象,也含有時間推移的意思在內。「死底子宮」,象徵一件事物(包括愛)於一定的時間(相對靜止的時間)中的孕育誕生。前兩行詩的意思是,隨著大自然的啟示和給矛,「你我」的生命都開始一起成熟起來,我們的愛的「成長」,也就在這一段時間里開始孕育,開花。但這所謂的成熟,也只是人的生命中一種相對的表現。因為,造特者所創造的愛,是豐富而千變萬化的。「你我」的生命本身,「你我」的愛的「成長」,也只能是「在無數的可能里一個變形的生命,/永遠不能完成他自己」。這個「他」,可以理解為你我的愛,也可以理解為造物者對於人類愛的創造。玄學式的語言自有它玄學的深蘊。人的生命(包括愛)本身,都是自然創造出來的千萬種形態的一種「變形」的存在,創造既無終結之日,生命也永無完成之時。「你我」的愛,也正是這「不能完成」的生命的鏈條中的一個環節。不要問他完成的結果,要的只是這真實的現實的存在。而這存在,就是成熟了的愛。

下一節詩,就可以說明這一種愛的發展和造物者的創造的過程。

「我和你談話,相信你,愛你,/這時候就聽見我的主暗笑」,這是說,在愛的發展中,「你我」的理性的因素仍然在起作用,以致使「主」暗笑,「主」也就是造物者——人類生命本能,包括愛的創造者——自然,他也在暗笑,現在的「你我」太理智了,所以,就「不斷地添來另外的你我,/使我們豐富而且危險」。這個「另外的你我」,就是對於現在的過分理智的「你我」的一種超越,添加之後的「豐富而且危險」,是對於愛的熱烈感情的一種抽象性的暗示。「主」的「添來另外的你我」,實際上是說自身感情的自然強烈化,或者說生命潛在本能的能動的發揚。

第三首,是寫已經達到「豐富而且危險」的境界,「你我」完全超越了理性的自我控制之後,愛情熱戀的時刻到來,「你我」之間,才真正獲得了愛的狂熱與驚喜。

「你底年齡里的小小的野獸,/它和青草一樣地呼吸」,這時的「小小的野獸」,是暗示「你」的愛中萌生的狂熱之情,或者說是潛意識中產生的一種愛的沖動,「和青草一樣地呼吸」,是說這種狂熱與沖動之情的發展的表現。「青草」的「呼吸」,也有青春、蔓延、生機勃勃、不可遏止地生長等意思包含在內,同時也是女性表示愛的一種方式的象徵。在此前,穆旦寫的一首詩《春》里,有這樣的詩句:「綠色的火焰在草上搖曳,/他渴求著擁抱你,花朵。」這詩是寫對於大時代的「春天」的期待的;而此處是對於少女愛的熱烈的比喻。了解了這一點具性而陌生的暗示性的意象之意義,也就懂得了後兩句詩的含義了。「它帶來你底顏色,芳香,豐滿,/它要你瘋狂在溫暖的黑暗裡。」這是講,「你」擺脫了理性的制約,理解了真正的愛之歡樂之後,所表現出來的年輕人的熱烈與「瘋狂」。穆旦在另一首詩中,曾這樣寫道:「因為青草和花朵還在你心裡,/開放著人間僅有的春天」(《一個戰士需要溫柔的時候》),意思相近,抄在這里,可幫助我們的理解。

下半首的四行詩,是進一步在分析「我」此時愛的表現與感覺。這里詩人是在說,「我」終於越過了你那「大理石」般的「理智的殿堂」,且為這「理智的殿堂」中所「埋藏的生命」,感到一種格外的愛的「珍惜」。「大理石」是一個給人以非常冷靜感覺的意象。用在這里來形容「理智的殿堂」,就更強化了這個「理智」的印象。兩個人的耳鬢廝磨,擁抱接吻,作者沒有直接地寫出來,而是使用了一個「遠取譬」的比喻:「你我底手底接觸是一片草場。」這樣,既與前面的「青草」相呼應,而本身又給讀者一種蓬勃生春,遼闊無邊,情意綿綿的感覺和想像。這句詩寫得是非常之漂亮的。最後一句:「那裡有它底固執,我底驚喜。」這里的「它」仍然指的「小小的野獸」。可以想像的是,在愛的接觸中,女的仍有她的羞怯、婉拒和執著,這里用一個抽象的「固執」的詞來暗示這些復雜的感情。但是,在這場戀愛中,「我」一開始就是主動的,而對方並沒有完全理解,甚至感到驚懼,所以,當雙方都超越一種界線而進入熱戀的時候,作為「我」所感覺到的,當然會是一種愛的獲得者所應有的態度:「我的驚喜」。

第四首,是進一步講,兩個人進入真正的熱戀之後,在一片寧靜的愛的氛圍中,所產生的種種復雜的情感的表現。這是愛的「沉迷」,也是愛的深化。

兩個人在傾訴各自的心境和甜蜜的話語。這愛的「言語」,是黑暗中惟一能發光的東西。這就是第一個四行詩的前兩句所傳達的意思:「靜靜地,我們擁抱在/用言語所能照明的世界裡」;前面說過,「瘋狂的溫暖的黑暗裡」,同這句的「所能照明的世界」,是一個意思。我以為,這「黑暗」,不是指夜色(因為第五首詩里才出現有「夕陽西下」的字樣),而是指感情程度的「黑暗」;而到這段詩的第三四句里「那未成形的黑暗是可怕的」,這里的「未成形的黑暗」又指的是什麼呢?從上下文來看,這個「黑暗」與前一個「黑暗」,是同一個意思,這里的「黑暗」,仍然說的是愛的情感上的一種境界,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愛得昏天暗地」的意思。他們在熱戀中的理智,使他們感到一種警覺,所以才這樣說。這說內心所感到的一種強烈的矛盾感,或者說,這里指造物者給矛人的一種理性的冷靜感。有的闡釋者把這「未成形的黑暗」,說成是即將到來的現實的恐怖的陰影,可以作為我們理解這句詩時的參考。詩人接著說,但是,當前這種愛,究竟是人生成熟時期的一種美好的境界,因此我們在有理性的愛中,有「可能的」,有「不可能的」,這一切不管是哪一種,美麗得「都使我們沉迷」。超越矛盾,或者就在矛盾之中,才能獲得愛的「沉迷」。

後一段的四行詩,前兩句好理解。「那窒息著我們的/是甜蜜的未生既死的言語」,「未生即死的言語」,很顯然,是指想要表達而又未能說出口,或當時無法表達的一些甜蜜的情話。穆旦的另一首詩《自然底夢》里,有這樣的句子:「那不常在的是我們擁抱的情懷,/它讓我甜甜的睡:一個少女底熱情,/使我這樣驕傲又這樣的柔順。/我們談話,自然底朦朧的囈語,/美麗的囈語把它自己說醒。」「未生即死的語言」,是接近「美麗的囈語」的情話。

問題在於,第三行的「它的幽靈籠罩,使我們的游離」,這里所說的「它」指什麼?我想,這個「它」仍是指前面二首所說的「主」,也就是自然界和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內)的創造者。它給人以愛的本能,又給人以愛的理智。前面是「暗笑」你我的冷靜,「不斷地他添來另外的你我」,那時為的是促進愛的進入「豐富」和「危險」;現在,在「你我」已經進入「沉迷」的愛的境界中時候,「它」,也就是它所創造的人類的「理智」,又幽靈般出來,籠罩「你我」,要「使我們游離」,也就是要「你我」能夠做到再戰勝自我,回歸於理智的狀態。但是,詩人說,這時的「你我」已經是不能完全聽憑「它」,也就是「理智」的指揮所能改變了的,感情還是勝過了理智,結果,不是「游離」到越過「大理石的殿堂」之前的狀態,而是相反,「游進混亂的愛底自由和美麗」。他們在一種充滿內在矛盾狀態中愛得更深沉,更熱烈了。這首詩,使我們想起穆旦的另一首詩《憶》中的幾句詩:

多少年的往事,當我靜坐,

一起浮上我的心來,

一如這四月的黃昏,在窗外,

糅合著香味與煩擾,使我忽而凝住—

一朵白色的花,張開,在黑夜的

和生命一樣剛強的侵襲里,

主呵,這一剎那間,吸取我的傷感和贊美。

超越「主」的意志也好,得到「主」的贊同也好,「我」此刻,在回味和咀嚼我往昔的愛的「傷感和贊美」。

第五首,一首愛情的交響樂章,在這里,進入了轉折之前的寧靜部分的抒情。熱烈的愛過後,進入寧靜的「安睡」,進入對於這美的時刻「永存」的渴望。

「夕陽西下,一陣微風吹拂著田野,/是多麼久的原因在這里積累。」這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時刻,這初戀的愛的爆發,是「你我」的愛的感情長久的「積累」。長久的感情,說成「長久的原因」,又是穆旦常用的把具象的東西抽象化的方法。下面講,我的心在隨著時間的移動而移動,在這個時間里,我回味剛剛過去的這個美好的時刻。這就是「那移動了景物的移動了我的心」這句詩的意思。「移動了景物的」一語,暗指時間。而熱戀中的你呢,這時候,「從最古老的開端流向你,安睡」。「最古老的」,暗指人類的愛情。在整個人類生命的存在中,愛情,這是一個最古老的,也是一個永恆常新的主題。這句詩的意思是:從愛的熱烈的結束之後,「流向」你的,是寧靜的「安睡」。

下面四行詩,整體上是在講愛情的熱潮過後「我」的內心的凝想。

「那形成了樹林和屹立的岩石的,/將使我此時的渴望永存」,造化與時間是永恆的生命的創造者,它們創造了田野上的高大的樹木,創造了屹立著的堅硬的岩石,它們的存在,使我此時強烈地感到一種希望:對於愛的「渴望」永存。詩人在大自然的永恆中,尋找自身愛情永存的力量的象徵。

下面兩句詩,是說自己在體味這「永存」的意味。詩句中的「它」,可以指愛,也可以指造物者對於人類愛的創造;一切在這個過程中「流露的美」,是永遠難忘的,「教我愛你的方法,教我變更」。這里又來了一句穆旦式的感情抽象化的詩句:「教我變更」,實際上就是教我改變,教我成熟,教我更懂得、更忠實於「你我」的愛情的意思。愛,使人在投入中也改變了自己。「我」也由於愛的純潔美麗而變得更為理智了。

這兩句詩,上一句講的是愛在時間中的永恆,下一句講的是愛在空間里的堅貞。這兩句詩,實際上是與前面相聯系,以樹的不斷生長和岩石的堅硬為暗喻的。前後兩句詩相呼應,四行詩形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第六首,在這部整體性的愛的交響詩中,這是最抽象,也最難解的一首詩。

它繼續上面一首愛的熱烈後產生的寧靜的思緒,進入了一種更深入的哲學的思考。意思是,愛是一個永恆的矛盾。人的愛不可能是沒有理智支配的,因此,造物者給予的只能是,得到了愛又必須得「背離」愛,即人類在愛情之中的一種自我控制。這「背離」,我認為,是使愛進入更高的一個層次,而並非在「背離」這個詞的原生意上愛的悲劇性的發展。

過分的相互認同,熱烈,最終會「溶為怠倦」,這「怠倦」,也就是愛的感情的冷卻,沉澱。但是,在「你我」的愛,保留著「差別」之間,因為過於接近了,進而又會開始「凝固」為一種新的「陌生」。這新的「陌生」,也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相隔如重山」那樣的「陌生」了。而是對於愛的獲得的一種重新再認識。一重矛盾解決了,又一重矛盾隨之產生。這就是這首詩中所貫穿的愛情的一種辨證法吧。因此,這種人生的愛本身,也就是一種自身「旅行」的「冒險」,人的生命中一種勇敢的嘗試。「是一種多麼危險的窄路里,/我製造自己在那上面旅行。」接著前面之後的這兩句詩,說的就是這樣一種人生之愛情的哲學的體驗。在與《詩八首》寫於同一時間的一首詩里,穆旦說他自己:「啊上帝!/在犬牙的甬道中讓我們反復/行進,讓我們相信你句句的紊亂/是一個真理。而我們是皈依的,/你給我們豐富,和豐富的痛苦」(《出發》)。他的所謂的「危險的窄路」上的「旅行」,也有這種「豐富的痛苦」的味道在內的。

下面四行詩里,詩人把這種愛的矛盾的辨證法,引向它的根源,即創造人類愛的造物主。這詩里的「他」,均指造物主,也就是前面已經說過的自然界和一切生物的創造者。詩人在回味愛的過程和這中間的矛盾。

「他存在,聽我的指使」,是說從前,如第一、二首詩寫的那樣,因為他的存在,故在「自然底蛻變的程序里」,開始是使「我」愛了一個「暫時的你」,但是,由於「我」的「相信你,愛你」,這時候,他又「暗笑」著,來「不斷地添來另外的你我」了,等於是改變了他的「伎倆」,又在「聽我底指使」了。

「他保護,而把我留在孤獨里」,是說由於他的支配,也就是他創造的人類自身的「理智」的作用,「你」「我」不能永遠存在於「熱戀」之中,「你」已流向「安睡」;這樣,就只能「把我留在孤獨里」。人可以得到愛的熱烈,也就必然會嘗到愛的孤獨。人類的愛,有它自己的秩序。這是自然的法則。所以,這節詩的最後兩句說:「他底痛苦是不斷的尋求/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須背離。」這里的「尋求」在句子上是與「你底秩序」連在一起的。「你底秩序」中的「你」,似泛指愛情,意思就是前面所說的「自然底蛻變程序」,也就是「我」為你所「點燃」的愛的「秩序」。愛情是一粒充滿矛盾的果子。人應該懂得愛,但人又不能滿足於愛的熱烈里。這里自然給予人(包括「你我」在內)的一種「秩序」。自然給予人這「秩序」後,又必須讓人去「背離」它。 這是自然界和萬物創造者對於人給予的一種尋求,但同時又是他自身的矛盾所產生的一種「痛苦」。

詩人把這段很抽象的哲理思考寫入詩中,給全詩關於愛的追求與轉折帶來了特有的深度。

第七首,已經進入這首交響樂章的尾聲。這首詩是說,經過愛的熱烈,也經過愛的冷卻後的生命的愛情,才能夠變得如此的成熟而堅強,使它成為獨立生長的生命,成為相愛者的「你我」戰勝一切恐懼與寂寞的力量的精神支點。

「風暴,遠路,寂寞的夜晚,/丟失,記憶,永續的時間」,這些具體的形象和抽象的語言,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你我」這兩個人於愛情獲得之後,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可能遇到的種種「恐懼」。這里可以包括遙遠的共同的跋涉。也可以包括別離的漫長的思念。真正的愛情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這樣獲得了這真正的愛的詩人,才可能唱出這樣的自信的歌:「所有科學不能祛除的恐懼/讓我在你底的懷里得到安憩——。」

詩人特別在「安憩」後面加了一個破折號「——」,這是表示與下面的文字相連接的意思。作者是想說明,這「安憩」,並不是一種依賴,而是從相互獨立而又形成為一體的愛情中,各自都獲得了自己支撐自己的力量。詩人是以一段柔美的頌歌的調子來完成他的這一思想的傳達的: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

你底隨有隨無的美麗形象,

那裡,我看見你孤獨的愛情

筆立著,和我底平行著生長!

到此為止,全部詩中第二次使用「!」號。第一次是在第一首詩里,「我們相隔如重山!」那時,「你」還是愛情的陌生者。現在,經過一番充滿矛盾與痛苦的路,兩個人都獲得了真正的愛。「你」的愛情,已經是「孤獨」的「筆立者,我和底平行著生長!」這是愛的一個飛躍性的進展,也是詩人唱出的對於愛的力量頌歌的第一支優美旋律。

這里的「孤獨」一詞,我以為,不是指一個人脫離對方或其他人而存在的傷感性的那種「孤獨」,而是「獨立支持」的意思。詩人想如是說:這種互為依存又互不依賴的愛,才是一種堅強的人生之愛。也就是說,愛的雙方,應該是兩棵獨立支持的「巨樹」。

第八首,已是這部愛情交響詩的最高亢的尾聲,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最後的《歡樂頌》奏出的人類之間相親又相愛的高昂的頌歌一樣,詩人在這里奏出人類生命的真正的愛情,也是詩人「你我」自己的「我們的愛」的「巨樹永青」的贊歌。

因為他們是獲得了真正的愛情,因為他們之間有了互相的深刻的理解和愛,他們之間也就融而為一了。於是「再沒有更近的接近,/所有的偶然在我們間定型」;人生的愛,常含有許多「偶然」的因素,但很多的「偶然」中又含有必然。這里說「所有的偶然在我們間定型」,是一種真實的體認。它包含了「愛莫大於心相知」這樣深層的潛台詞在裡面的。兩句詩,看來非常抽象的話,放在這里,讓人讀起來一點也不感到乏味和空洞。因為,這是前面的具體的愛的發展過程的必然的抽象,在每個讀者的心中喚起的都可能是一種很可以理解的具體的感情。

何況,在這兩句抽象的詩行之後,作者馬上就用了一個非常具體的意象的隱喻作為補充:「只有陽光透過繽紛的枝葉/分在兩片情願的心上,相同。」

到最後一節詩,我們可以說,這是詩人用他整個的生命體驗和認識唱出來的一段對於人類的愛情,也是自我的愛情的永恆的贊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飄落,

而賜生我們的巨樹永青,

它對我們不仁的嘲弄

(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為平靜。

這里講的是人由愛情的獲得,到了生命的結果的「季候」。第一句暗示了人的生命的死亡的「季候」的到來;但是,自然或造物者賜生給我們的愛情卻永不會衰老,也就是這里用詩的語言說的「巨樹永青」。「它」這個造物主在最後又一次出現了。自然創造了人,創造了人的生命,也創造了人的生命對自然的回歸。「不仁的嘲弄」,與此詩開頭相呼應,指的是第一首詩講的,在「你」的愛情尚未成熟時,使「我的哭泣,變灰」等等,那裡曾說:「那隻是上帝玩弄他自己。」可與這里的「不仁」參讀。所謂「哭泣」,指的是前面說的「我的哭泣,變灰」,或者是指的「上帝」為他底「痛苦」(見第六首詩「他底苦痛是不斷的尋求你的秩序/求得了又必須背離)而「哭泣」,均可以。我以為,指後者理解起來可能更順一些。這里是說,到了那個時候,創造了人和萬物的大自然(造物的「主」或「上帝」)的嘲弄與痛苦,也將和我們合在一個「老根」(永恆的大自然)里,一同化為一片平靜。

人的愛,是大自然的賜予;最終,人的愛又將回歸於大自然之中去。這就是人類的愛情的價值實現,就是真正獲得了生命「巨樹永青」的人生之愛的歸宿。

這里,使我們聯想起穆旦18歲的時候的一首《我看》(也相當於「無題」詩)中最後的三行詩:

o,讓我的呼吸與自然合流!

讓歡笑和哀愁灑向我心裡,

像季節燃燒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詩八首》可以視為中國現代的《秋興八首》。不同的是,杜甫的《秋興八首》是各自獨立而又關聯地抒發秋這情懷的,而穆旦的《詩八首》是作為一首詩連續在一起寫愛情的。這一組詩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它以十分嚴密的結構,用初戀、熱戀、寧靜、贊歌這樣四個樂章(每個樂章兩首詩),完整地抒寫和禮贊了人類生命的愛情,也包括他自己的愛情的復雜而又豐富的歷程,禮贊了它的美、力量和永恆。

《詩八首》是一篇愛情的啟示錄,也是一首生命的贊美詩。它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產生了永恆的藝術魅力。聞一多先生大約很欣賞這首詩,早在1945年就收入他所編的《現代詩鈔》一書中,這本身就是對這首詩的無言的贊譽。

『柒』 現代詩歌的藝術特色有哪些

現代詩歌特點有:
1、形式自由。
2、內涵開放。
3、意象經營重於修辭。
4、有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現代詩歌是指「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詩歌。中國近現代詩歌的主體新詩,誕生於「五四」新文化運動。它是適應時代的要求,以接近群眾的白話語言反映現實生活,表現科學民主的革命內容,以打破舊體詩 格律形式束縛為主要標志的新體詩。「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於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

『捌』 什麼是詩歌的藝術特點。

就是叫你回答,有哪些景物,哪些景物有些什麼表達技巧,這些景物用了這些變現手法抒發了什麼樣的感情。
至於表達技巧種類就繁多了,例如:⑴、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⑵、表達方式及表現手法: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表達方式: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我們要了解一些常見的藝術手法。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
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等。
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等。
⑶、篇章結構: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修辭手法就是常見的比喻、對比、比擬、對偶、借代、誇張、互文、雙關、反問、設問、反復、反語、引用等。

『玖』 現代詩歌有那些風格

風格」一詞,本指人的風度品格,用於談文論詩,則指作家、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個性和藝術特色,是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和諧統一的特徵的表現,屬於一種綜合性的美學范疇。

1、時代風格論

詩的藝術風格始終受到時代環境和社會條件的制約,時代不同,風格各異。

五四初,平民意識,歌頌下層人民

抗戰時期,詩歌從內容到藝術都一致

建國初,頌歌狂潮

浮誇的民歌,「大躍進」新民歌運動,「一個谷穗不算長,黃河上面架橋梁;十輛汽車並排走,火車駛過不晃盪」「麥秸粗粗象大缸,麥芒尖尖到天上,一片麥殼一片瓦,一粒麥子三天糧」

五四時期曾以鳳凰為象徵預言中國新生的郭沫若率先唱出了《新頌》,曾在舊中國的監獄中寫「給予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語」的艾青寫的是《國旗》、《我想念我的祖國》,在舊中國以唱「夜歌」著稱的何其芳寫出的是《我們最偉大的節日》,就邊當年正憂心忡忡的胡風,也寫了熱情洋溢的《歡樂頌》。歌頌黨,歌頌領袖,歌頌祖國,歌頌新的時代,歌頌革命,成為當時詩歌的重要主題。

2、作家風格論

一種藝術風格的形式,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時代風格,不是地理風格,也不是詩體風格,而是詩人自身的藝術個性,而這種藝術個性是由作家獨自的個性氣質、藝術修養、生活閱歷、審美理想等各多方面的因素構成的。

《明》田藝蘅《香宇詩談》「太白做人飄逸,所以詩飄逸」;子美做人沉著,所以詩沉著。

薛雪《一瓢詩話》「快人詩必瀟灑,敦厚人詩必莊重,倜儻人詩必飄逸……」

閱讀全文

與詩的藝術風格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3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4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1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9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8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3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8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3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7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2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2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6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