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籃球運動 > 打籃球為什麼要扶腿

打籃球為什麼要扶腿

發布時間:2022-07-20 12:23:06

『壹』 打籃球的要領

步 步 教 你 打 籃 球 (初學者請進)

[color=blue]轉者注:
籃球入門時有正確的姿勢和方法很重要,為了避免受傷等等事故..已經是老手的跳著看吧.[/color]

籃球場上位置介紹

控球後衛(PG)

控球後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他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這才有讓其他人得分的機會。如果說小前鋒是一出戲的主角,那麼控球後衛便是這出戲的導演。

怎樣才算是一個合格的控球後衛。首先,他的運球能力是絕對少不了的,他必須要能夠在只有一個人防守他的情況下,毫無問題地將球帶過半場。然後,他還要有很好的傳球能力,能夠在大多數的時間里,將球傳到球應該要到的地方:有時候是一個可以投籃的空檔,有時候是一個更好的導球位置。簡單地說,他要讓球流動得順暢,他要能將球傳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再更進一步地說,他還要組織本隊的進攻,讓隊友的進攻更為流暢。

對於一個控球後衛還有一些其它要求。在得分方面,控球隊員往往是隊上最後一個得分者,也就是說除非其他隊友都沒有好機會出手,否則他是不輕易投籃的。或者以另一個角度說,他本身有頗強的得分能力,而以其得分能力破壞對方的防守,來替隊友製造機會。總而言之,控球員有一個不變的原則:當場上有任何隊友的機會比他好時,他一定將球交給機會更好的隊友。所以,控球員的出手經常都是很好的投籃時機,自然我們對他的命中率要求也就比較高,一般而言應該要在五成以上,要比小前鋒和得分後衛高。而在得分能力方面,外線和切入是他必備的兩項利器。

得分後衛(SG)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由其字義不難得知,他以得分為主要任務。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不過也就因為如此,他的外線准頭與穩定性要非常好。

得分後衛經常要做的有兩件事,第一是有很好的空檔來投外線,因此他的外線准頭和穩定性一定要好,要不然隊友千辛萬苦擋出個好機會,卻又投不進去的話,對全隊的士氣和信心打擊頗大。第二則是要在小小的縫隙中找出空檔來投外線,所以他出手的速度要快。一個好的得分後衛總不能企望每次都有這么好的空檔,應該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找機會出手,而命中率也要有一定的水準,如此的話,才能讓敵方的防守有所顧忌,必須拉開防守圈,而更利於隊友在禁區內的攻勢。

如此說,得分後衛的命中率一定要很高羅?其實不然。因為我們雖然希望他有較好的准頭,但是也別忘了他出手的距離經常都是相當遠的,我們總不能希望一個射手投外線要准到比人家籃下打板命中率還高吧!更何況,得分後衛有時也得要自己找機會單打出手、或是在人縫中找空檔,所以他的命中率不會太高,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而言,能到四成七、四成八就算是不錯了,五成以上已是上上之選。

小前鋒(SF)

小前鋒(Small Forward)乃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對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較遠距離的得分。小前鋒一接到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把球往籃框里塞。他可能會抓籃板,但並不必要;他可能很會傳球,但也不必要;他可能彈跳很好,但仍不必要;他可能防守極佳,但還是不必要。小前鋒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

小前鋒乃是對命中率要求最低的一個位置,一般而言只要四成五就算得上合格,而四成以上都可以接受。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他要能得分。如果一個小前鋒每場球得個七、八分,命中率還只有四成的話,那還不如叫他去坐板凳算了。話說回來,為什麼小前鋒的命中率可以比較低呢?因為他是隊上主要得分者,他經常要積極找機會投籃,要在某些時刻穩定軍心,甚或以較困難的方式單打對手來提升士氣,乃至於給對手下馬威,給予敵方迎頭痛擊等。因此小前鋒會有較多的機會出手,而且可能是不太好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容許他的命中率稍低,只要他能得分的話。

大前鋒(PF)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

大前鋒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他在禁區卡位,與中鋒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他又常常幫隊友擋人,然後在隊友出手後設法擠進去抓籃板,做第二波的進攻。通常僅有少數的時間,會要求大前鋒沉底單打,這時候他便在禁區附近來個翻身、小勾射之類的,做些近距離的進攻。

既然大前鋒一般較少出手,而其投籃的位置又經常很靠近籃框,那麼對其投籃的命中率自然要求也較高了。以場上五個位置來說,大前鋒應該是命中率最高的一位了,不錯的大前鋒應該達到五成五以上。不過由於得分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的得分可以不多,但是籃板就一定要抓得多。此外,防守時的火鍋能力自然也是大前鋒所必備的,因為他要鞏固禁區,防守當然重要。其實說穿了,大前鋒就是要做好兩件事:籃板和防守。

以往,大前鋒往往就是要做苦工的,在場上他們少有接球單打的機會。但是現在籃球觀念日新月異,大前鋒也就慢慢在進攻方面有所加強了,這也正是大前鋒今昔最大的差別。不過,一個好的大前鋒,還是要以在禁區的苦工為主的。一個能抓籃板能防守,但是進攻能力不佳的球員,我們會稱他是好的大前鋒,但是一個很能得分卻在籃板、防守上失職的球員,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大前鋒。

中鋒(C)

中鋒(Center)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他多數的時間是要待在禁區里賣勞力、賣身材的,他在攻在守,都是球隊的樞鈕,故名之為中鋒。

中鋒要做哪些工作呢?首先,他既然是在禁區裡面混飯吃,那麼籃板球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再來,禁區又是各隊的兵家必爭之地,當然不能讓對手輕易攻到這裡面來,所以阻攻、蓋火鍋的能力也少不得。而在進攻時,中鋒經常有機會站在靠近罰球線的禁區內(此乃整個進攻場的中心位置)接球,此時他也應具備不錯的導球能力,將球往較適當的角落送出。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而在球隊中,中鋒也經常身負得分之責,他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與小前鋒里外對應。因為他要能單打,所以在命中率上的要求可以低些,但他出手的位置又往往較接近籃框,所以命中率又應該高些,大致來說,五成二可以作為一個標准。對中鋒命中率的要求,是僅次於大前鋒的。

一名好的中鋒還得多才多藝。在進攻方面,中鋒在接近籃框的位置要有單打的能力,他要能背對著籃框做單打動作,轉身投籃是最常見的一項,而跳勾、勾射則是更難防守的得分方式。防守上,要稱為一個好的中鋒,那除了守好自己該看的球員之外,適時幫忙隊友的防守是必須的。簡單地說,若敵方的球員晃過了隊友的防守而往籃下進來,中鋒便要有一夫當關之勇,守住己方的禁區。當然,不是說每回都能滴水不漏,但總是要有"能幫忙"的能力,若一個中鋒只能守住自己的人,那是不夠的(除非對方是超強的進攻中鋒)。

中鋒有一種變形,也就是所謂的外線中鋒。他與正常中鋒的差別在於,他的進攻主要是跑到外面去投外線,而少做禁區單打的工作。由於中鋒的個頭高,其他矮個子根本守不住,所以到外線投籃可以把對方的中鋒引出來,故其在前鋒較強時也相當管用,而在防守時,他就與一般中鋒無異,照樣防守對方中鋒,照樣地抓籃板。

籃球主要名詞術語簡釋

(1)扣籃:運動員用單手或雙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將球扣進籃圈。

(2)補籃:投籃不中時,運動員跳起在空中將球補進籃內。

(3)卡位:進攻人運用腳步動作把防守者擋在自己身後,這種步法叫卡位。

(4)領接球:順傳球飛行方向移動,順勢接球。

(5)錯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進攻人身側,阻撓他接球叫錯位防守。

(6)要位:進攻人用身體把防守人擋在身後,占據有利的接球位置。

(7)突破:運球超越防守人。

(空切:進攻人空手向籃跑動。

(9)一傳:獲球者由守轉攻的第1次傳球。

(10)蓋帽:進攻人投籃出手時,防守人設法在空中將球打掉的動作。

(11)補位:當1個防守人失掉正確防守位置時,另1防守人及時補占其正確防守位置。

(12)協防:協助同伴防守。

(13)緊逼防守:貼近進攻人,不斷運用攻擊性防守動作,威脅對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讓對方接球。

(14)斜插:從邊線向球籃或者向球場中間斜線快跑。

(15)時間差:在投籃時,為躲避對方防守的封蓋,利用空中停留改變投籃出手時間。

(16)接應:無球進攻隊員,主動搶位接球。

(17)落位:在攻防轉換時,攻守雙方的布陣。

(1策應:進攻隊在前場或全場通過中間隊員組織的接應和轉移球的戰術配合,造成空切、繞切以及掩護等進攻機會。

(19)掩護:進攻隊員以合理的技術動作,用身體擋住同伴的對手的去路,給同伴創造擺脫防守的機會的一種進攻配合。

(20)突分:持球進攻隊員突破後傳球配合。

(21)傳切:持球進攻隊員利用傳球後立即空切,准務接球進攻,

(22)補防:當1個防守隊員失去位置,進攻隊員持球突破有直接得分的可能時,鄰近的另1防守隊員立即放棄自己的對手,去防持球突破的進攻者。

(23)換防:防守隊員交換防守。

(24)關門:鄰近的兩名防守持球者的隊員,向進攻者突破的方向迅速合攏,形成「屏障」,堵住持球進攻者的突破路線。

(25)夾擊:兩名防守隊員共同卡住1名進攻隊員,封堵其傳球路線。

(26)擠過:兩名進攻隊員進行掩護配合時,防地被掩護者的隊員向其對後靠近,在進攻者即將完成掩護配合的一剎那,搶佔位置,從兩名進攻隊員之間側身擠過,破壞他們的掩護,並繼續防住自己的對手。

怎樣才能提高投籃命中率

籃球是一項技術綜合性較強的運動項目,投籃得分的多少,決定著比賽的勝負。那麼,如何創造更多的得分機會,提高投籃的命中率,下面是在教學和訓練中的一些方法:

一、加強規范化投籃動作的練習。投籃的動作有單手和雙手,不論採用哪種方式,都要嚴格地按規范化動作去做。培養和掌握投籃時的肌肉感覺是優先於一切的先決條件,這就應加大規范化投籃動作的練習,最終達到動力定型。

二、提高身體的訓練程度。身體訓練程度是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的基礎,對投籃命中率有明顯的影響。如身體訓練較差的隊員,運動量增大時,命中率就明顯下降。因此,應把投籃與身體訓練結合起來,在一定強度下限時限數投籃訓練,以便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有足夠的體力保證投籃命中率的穩定和提高。

三、選擇良好的投籃時機、果斷出手。良好的投籃時機,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關鍵,一次好的得分機會是靠個人和全隊配合來創造的,要善於捕捉投籃的時機。投籃者要觀察防守隊員的重心、位置、防距,一旦防守者失掉了正常的防位,不能幹擾投籃時,或投籃者利用假動作誘使防守者失掉重心、位置和防距時,投籃者創造了投籃機會,果斷出手。利用全隊戰術創造出來的機會或利用攻防雙方出現暫時的時間差和空間差立即投籃。

四、要有強烈的投籃慾望和自信心。強烈的投籃慾望和自信心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前提,對投籃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要使投籃者得以全面鍛煉,掌握各種投籃技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平時應對學生多一些關心、幫助,多一些鼓勵和表揚,培養投籃者的自信心。

五、加強全身協調性和出手動作穩定性的訓練。比賽中,常看到有些投籃者,在突然受到外力作用失去身體平衡時,仍能將球投進,這說明投籃者身體協調性好,在球出手的瞬間,身體和手是相對穩定的,投籃者的時空感強、手感好、自信心強,使整個投籃動作力量均勻、柔和,動作自然、連貫、流暢。

六、選擇合適的投籃出手角度和球的飛行路線。據科學和實踐證明,球的出手角度影響著球的飛行路線,球的飛行路線一般有低弧線、中弧線和高弧線三種,一般以中弧線為最佳。但由於投籃距離的遠近,隊員身材的高矮和彈跳素質的不同,因而在投籃時,球的飛行路線也就有所不同,在訓練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同時,穩定的心理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學會自我調節和自我心理暗示,不要受裁判、場地、觀眾、氣氛和比分的影響,採取合理、果斷的行動進行投籃。

傳球的幾種方法

採用何種方式傳球取決於實際情況。方式雖然不同,但有幾點是一致的:

所有的傳球都是用手指完成,而不是用手掌。為控制球的速度、方向,手指應該盡可能地張開(但不能太僵硬),手腕要有彈性。

籃球中有以下幾種主要的傳球方式:

胸前傳球 從胸前傳球快速、有效,是最常用的傳球方式。雙手持球的預備站位: 面向要傳球的隊友,抬頭、屈膝,手指張開,將球持在胸前,兩肘微向外,伸臂向外推球時,向前跨出一步,球出手時手指向上、向前推。

(雙手)擊地傳球 擊地傳球通常用來將球從防守隊友張開的手臂下傳出。雙手擊地傳球的技術要領與上面講到的從胸前傳球一樣,只是球傳出時手指向下有力,使球碰地板反彈後,到達接球隊友的腰部位置。

低手傳球 低手傳球是一種近距離的傳球,通常用於將球傳遞給離自己較近的隊友: 用手指托住球的下半部,伸臂出球時,向傳球方向邁一步,做隨球動作時固定手腕,也將球傳向接球隊友的腰部位置。

(雙手)頭上傳球 我們經常看到在籃球比賽中搶到籃板球的隊員用這種方式將球傳給位於遠處前場處於有利位置的隊友。雙手頭上傳球可以越過防守隊員,並且可以傳得很遠。 雙手從球的兩側面持球(手指尖朝上),置於頭頂,肘部微屈,向傳球方向跨一步的同時手腕向後轉,球移至腦後,將球向前拋出,手腕向下轉發力。(同樣要做好隨球動作)

如何才能搶斷成功

搶斷球是籃球的基本技術之一,搶斷可以奪走對手的進攻機會,可以帶動一次快速反擊,可以使自己的球隊打出一輪高潮。如果你搶斷成功,對手會極度懊喪。 如何才能提高搶斷的成功綠率,下述方法會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要對他進行緊逼。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習慣的運球手,應緊逼他最習慣的一側,迫使他背對著你,同時也背對著籃筐。

第二,一旦他轉身背對你,你就應緊緊貼住他,並稍稍下蹲,這樣你可以向自己的任何一側迅速移動。同時,還應張開雙臂,手掌攤開並要放鬆,這樣一旦有機會便可以出手斷球。

第三,只要對手伺機傳球,你便可以下手。雖然自始至終他對你都保持高度警惕,防止球被你捅掉,不過,因為要尋找自己的傳球夥伴,他總會有一瞬間無法對你集中注意力,他企圖傳球的一剎那正是搶斷的最佳時機。你可以突然伸手將他的球拍落,然後把球撈回來。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動作非常危險,很容易被裁判吹成犯規。因此,你最好先將球捅掉,即使你無法得到皮球,沒准你的同伴會候個正著。搶斷球也需要下功夫苦練,你可以和同伴進行一對一的練習,一旦苦功下夠,必定水到渠成。

如何控球

控球面對防守時最怕被拍,背對防守時最怕被掏。 面對防守時,對方有兩種搶斷法:

1. 在你右手控球時上一大步,其身體貼在你身體右側,胳臂長伸,插入你身體與球之間,將球拍掉。

2. 在你右手換左手過人時上一小步,胳膊正好放在你球線上,等你把球送入他手中。

對付第一種斷法,只需在對手沖上來時猛一右側身,用左肩擋在對方前進路線上,對方要麼知趣減速;要麼頭撞在你肩上,有苦說不出,知道你不是好惹的。

對付第二種斷法,記住球控低一點就行了。 背對防守時,對方往往又逼又掏,搞得你心裡很虛,其實對付對方逼你掏你的最好辦法就是主動去擠他,一旦擠住他, 他就行動不便,自然斷不了你的球了。這一著在打快攻一對一時特別有效,你不用沖得特別快,只要死死抵住對方,一邊控球一邊上籃。同時你一定還要發揮左手的作用,右手控球,左手一定要伸得長長的,最好擋在對方腰上,這樣對方的動向你就一清二楚了,這一招特別適於轉身過人。

如何運球

運球在籃球訓練或比賽中相當重要,它允許球員:

在不能傳球給隊友時可以自己帶球向前進攻;帶球移動至更有利的位置以傳球給隊友;或等待隊友到位接傳球時控制住球;自己向籃框方向運球並完成投籃或上籃。 然而不要過多的運球同樣也很重要。如果你在比賽中過多的運球,會使其他四位隊友只能站在那兒看你,從而失去了籃球運動所提倡的團隊合作精神,而且運球比較慢(傳球可以更快地把球傳向籃框方向)。你應該學會怎樣運球,更應該學會什麼時候運球(什麼時候該傳球)。

應該用手指運球,而不是手掌。運球高度最好不要超過腰部 (這樣比較容易控制球)。運球時手腕要放鬆,用向下擠壓動作拍球,而不是抽打動作。要訓練兩只手都能熟練地運球。開始先學習在原地運球,熟練後可以一邊運球一邊走動。不要過多考慮運球時你的移動速度,先掌握好運球技術。走動中的運球技術掌握好以後,再開始逐漸增加移動速度,直至全速。採取怎樣的速度以你能舒服地運球為標准。

運球是應該抬頭,時刻觀察場上情況。如果運球時只顧低頭看球,很容易被對手盜球,而且也看不到處於有利位置的隊友,甚至之間處於容易投籃的位置也不知道。

控制性運球

運球時當你感到既難以傳球,又不可能快速向前時,或者你在觀察場上形勢准備傳球或投籃時,應該採用控制性運球。在膝蓋到腰部的高度運球。雙膝微屈,身體前傾,這樣使你容易控制好球,也容易快速變速。不參與運球的那隻手臂應該彎屈肘部並向外伸,保持平衡,也阻止對手靠近。

快速運球

在你要帶球快速沖向前場時當然要快速運球。此時身體也要前傾,將球稍微拍向前方,運球高度稍高,在胸部與腰部之間。身體正對移動方向,眼睛觀察全場。

變速運球 運球隊員要突破對手防守可以採用變速運球(當然也可以採用突然變向或其他假動作)。變速運球要求除了改變運球速度,還要改變運球高度。用小的步幅接近對手,然後突然加速(步幅也加大),並把運球高度降至膝部位置,快速突破向前。變速運球需要很多練習才能有效地使用。

第2樓 博客論壇網友: yutong1031 發表於 05年1月18日 21:17

單手原地投籃

單手原地投籃,特別是對青少年來說,是一種基本投籃方式。我們以右手投籃為例:

雙手持球置於與眼睛同高的位置,稍便向右側,右腳比左腳稍靠前,雙膝微屈,將球上舉,右手手腕後伸,使球體大部分重量落在右手,左手從左側輕輕扶住球體,腳前掌發力,提起腳跟,伸直雙膝,伸右臂將球投出, 投籃從手腕向後彎曲開始,進而向上、向前,指尖是最後離開球體的部位

三步上籃的練習

三步上籃是最基本、最簡單的投籃技術。下面以右手的三步上籃為例說明如何練習:

從離籃框約3、4米的前方稍偏右處開始,用右手單手朝籃框方向運球向前,最後一步用左腳踏出 (並准備起跳),跨最後一步時,用雙手抱球(左手在球前方,右手在球後方並靠近球底部),左腳發力起跳,眼睛保持在籃框附近你要將球送至的方向,左手離開球,右臂單手持球向上完全伸展,並在彈跳至最高點時,靠手腕發力(稱「挑籃」)將球送出。

左手上籃只要用左手運球、右腳起跳、左手「挑籃」即可。剛開始練習時用你習慣用的手(有力的手)上籃,等動作熟練後再練慣用另一隻手上籃。如果你感到運球當中很難掌握起跳點或調整最後一步,可以先練習原地的上步、起跳、投籃,熟練以後再從運球開始。

如何跳投

跳投的好處是不象原地投籃那樣容易被對手封蓋。青少年選手可能會因為腿、手臂、肩部及背部肌肉力量不足而做不好跳投,那完全可以暫時放棄,否則因力量不足而造成的錯誤動作會影響自信心,使以後力量達到要求後也難以獲得理想的跳投技術。跳投的技術要領如下:

雙手持球,非投籃手置於球前方或側方(按你舒服的位置放)。投籃手置於球的後部,雙膝微屈,雙手持球從胸部上移到眼睛上方,然後雙腳向上彈跳。跳起時,屈肘(前臂向後),手腕也向後翻。跳至最高點時,前臂前伸,手腕向前、向下將球投出,隨球動作(參考關於投籃)要充分,眼睛要始終耵住籃框。

投籃注意事項

籃球的訓練和比賽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投籃方式,但不管哪種投籃方式,有兩點是必須做到的:

第一

從腳底發力,也就是說雖然是用手投籃,但力量是從腳前掌發起,然後通過腳踝、膝蓋、胯部、上體、手臂、手腕,最後力量傳遞至手指尖將籃球投出。力量的整個傳遞應該是一個連貫協調的過程。

第二

手臂姿勢,應該是上臂與前臂呈90度,而手腕後伸也與前臂呈近90度,並與上臂平行。手指持球的後、下部。投籃時,向上、向前伸臂(當然是指向籃框),向上、向前用力屈手腕,最後用手指將球推出,這樣投籃會使籃球產生下旋,碰到籃板或籃框不會產生很大的反彈。還應該讓手與籃球接觸的時間盡量長(即隨球動作時間長),這樣有利於控制球的運動方向,增加投籃的命中率在開始時不要過多考慮球是否投進了籃框。把注意力集中到身體的姿勢、動作以及整個投籃動作的節奏。每次投籃要重復同樣的動作要領,正確的投籃動作變得很順暢的時候,命中率自然會因此而提高。還應該在離籃框不同的位置、角度練習投籃。

籃球運動傷害及防治

打籃球容易發生「骨骼以及關節」的傷害。也就是骨骼尚未硬化的年輕人當膝蓋受到強烈的刺激時,最容易產生膝關節水腫。

預防的方法;做一些對膝蓋強烈刺激的運動,例如全屈膝運動、兔跳、等等,別做得太過份,同時要訓練強化膝關節周圍的運動。

1. 腳踝扭傷 練習前以膠布(絆創膏、綳帶)纏繞腳踝,即可稍據預防扭傷之效。然最有效之方法仍是:做腳踝的准備操一腳側踢球運動,同時亦能強化該不為之肌肉。若不幸扭傷,先將患部位冷敷,在施加適當的壓力。冷敷時只可用冰水,加壓時則先墊以海綿,在從海綿上方用具有彈性之綳帶包紮。

2. 手指的戳傷因手指受到強烈的沖擊而產生。 預防方法: 要充分地做好手指的准備運動。手指的戮傷,依程度可分五種 1. 扭傷,2.脫臼,3.骨折,4. 腱斷裂,5.挫創傷(皮膚裂開)。 若發生扭傷,其冶療方法同其他部位的扭傷,先行冷敷,俟2~3天之後,則在該部位保溫同時按摩。脫臼時要能忍受疼痛,讓醫療人員將手指拉直,恢復原狀,然後和前法相同地處置。至於手指嚴重的戮傷、骨折、 腱所裂則不許亂動,速送醫治療才是上策。

3.肌肉離位 對肌肉施加急激的力量(屈.伸),致肌肉中之肌纖維或是肌肉之肌膜的一部份發

『貳』 打籃球的基本動作要領

籃球技術是籃球運動的基礎,它是籃球教學的重點。在這里主要對移動、傳接球、運球、投籃、持球突破、個人防守、搶球、斷球、搶籃投球等各項基本技術的動作要領進行敘述。
一、 移動
移動是籃球比賽中為了改變位置、方向、速度和爭取高度採用的各種腳步動作的通稱。
1、起動:起動是隊員在球場上由靜止狀態變為運動狀態的一種動作,是獲得位移初速度的方法。
動作要領:向前起動是用後腳的前腳下掌短促有力地蹬地,重心前移,上體前傾,迅速向前邁步。起動後的前兩三步要短促而迅速。向側起動是用異側腳的前腳掌用力蹬地,同時上體迅速向起動方向側轉並前傾,重心跟隨移動,迅速向跑動方面邁步。步法同向前起動。
2、變向跑:變向跑是隊員在跑動中突然改變方向的一種腳步動作。
動作要領:以右向左變向跑為例,隊員跑動中最後一步用右腳下前腳掌制動。同時腳下內側蹬地、屈膝、腳尖稍向內扣、腰部隨之左轉、重心左移,上體稍前傾,同時左腳向左前方跨出一小步,右腳再迅速向左腿的側前方跨出一大步。
3、側身跑:跑動時為了觀察場上情況並隨時准備接側耳後方傳來的球而經常採用的跑動方法。
動作要領:腳尖和膝蓋對著跑動方向,頭和腰部向球的方向扭轉,側肩,上體和兩臂放鬆,隨時觀察場上情況。
4、急停:急停是隊員在跑動中突然制動速度的一種動作方法,是銜接其他技術動作和擺脫對手的有效方法。急停包括跨步急停和跳步急停。
(1) 跨步急停:動作要領:急停時的第一步跨出稍大,腳跟先著地滾動到前腳下裳撐地,腳下尖由向前方轉為向側前方,同時重心下降,並先落在後腳上,身體稍向後坐,以減緩向前的沖力。第二步著地時,前腳下掌內側用力蹬地,腳尖稍向內轉,兩膝彎曲並內收,上體稍前傾,重心落在兩腳之間。兩臂屈肘張開,幫助控制身體平衡。
(2) 跳步急停:動作要領:隊員在跑動時用單腳起跳,兩腳下同時落地(略比肩寬),前腳掌用力蹬地,兩膝迅速彎曲,重心下降。兩臂屈肘張開,保持身體平衡。
5、轉身:轉身殘志不殘是一腳做中樞腳下進行碾地旋轉,另一腳隨之轉動(向前或向後)來改變身體原來的方向。
動作要領:兩膝彎曲,收腹,含胸,上體稍向前傾,轉身時重心移向中樞腳,中樞腳以前腳掌為軸用力碾地,另一腳前腳掌內側蹬地,同時以肩帶動腰向前或向後轉動身體言辭轉動過程中,身體重心要在一個水平面上,不能上下起伏。
二、 傳、接球技術
(一)雙手胸前傳球
動作要領:兩手五指自然張開,兩大拇指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持球,用心空出。兩肘自然彎曲於體側,置球於胸腹部位,身體成基本姿勢站立,腳分前後。傳球時,目視傳球方向,兩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轉動,再由內外翻,急促抖腕,同時拇指用力下壓,食、中指用力彈撥,將球傳出。出球後手心和拇指向下,其餘四指向前。遠距離傳球,則需輥大蹬地和腰腹的協調用力。
(二)單手肩上傳球
動作要領:(以右手為例)雙手胸前握球,兩腳前後站立,左腳下在前,左肩對傳球方向,將球引至右肩,右手執球,肘關節外展,右手腕後仰,指根以上托球,掌心空出,重心落在右腳上。傳球時,右腳蹬地,轉體,前臂迅速向前揮擺,手腕前屈,通過拇指、食指、中指撥球,將球傳出。球出手後身體重心奕隨之移到左腳上。
(三)、單手胸前傳球
動作要領:持球手法與單手肩上傳球同(以右手傳球為例),將球由胸前引到體前右側耳,傳球時振動前臂、手腕急速前扣,並向內翻,同時食指、中指、無名指用力撥球,將球傳出。
(四)、雙手頭上傳球
動作要領:雙手持球舉於頭上,兩肘稍屈,持球手法與雙手胸前傳球相同,傳球時小臂前揮,手腕前扣外翻的同時,拇指、食指、中指用力撥球。傳球距離較遠時,加腳蹬地,腰腹用力,全身協調發力,將球傳出。
(五)、接球
接球分雙手接球和單手接球兩種。不論哪能一種接球,眼睛都要注視球,肩臂放鬆,手臂要半屈迎向球,手指自然分開、放鬆。當手指觸球時手臂立即隨球後引緩沖來球力量,將球握於胸前,保持身體平衡,並做好投籃、傳球、突破的准備。
三、 投籃
(一)、原地投籃:
動作要領:
1、雙手胸前投籃:雙手握球在胸部以上(高度在肩部附近),握球手法與雙手胸前傳球相同,肘關節自然下垂,上體稍前傾,兩腳前後或左右站立,兩膝微屈,重心落在兩腳之間,目視投籃目標。投得力時,兩腳下前腳下掌蹬地,腰腹伸展,同時兩臂向前上方伸出,兩臂即將伸直時兩手腕同時外翻,拇指向前壓送,指端撥球,以拇指、食指、中指的力量將球投出,最後腿、腰、臂自然伸直。
2、單手肩上投籃:(以右手為例)右手五指自然分開(手心空出),指根以上部位觸球,向後屈腕、屈肘持球於肩上耳部左右,肘內收,前臂與地面接近垂直,左手扶球的左側,右腳稍前,左腳稍後,重心放在兩腳之間,兩膝微屈,目視投籃目標。投籃時,兩腳前腳掌用力蹬地,伸展腰腹,抬肘,手臂上伸,即將伸直時,手腕用力前屈,手指撥球,球最後以中指和食指的指端投出。球出手後,腿、腰、臂自然伸直。
3、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簡稱跳投。是跳起在空中完成投籃動作,具有突然性強、出手快、出手點高、不易防守的特點。
(以右手為例)兩手持球於胸前,兩腳前後或左右自然站立,兩腿微屈,重心在兩腳之間。起跳時兩腿迅速屈膝,前腳掌用力蹬地向上起跳,同時迅速舉球於頭側上方(起跳和舉球動作要協調一致),用右手托球,手腕後屈,左手扶球。當身體接近最高點滴時,左離球球,右臂伸向前上方,前臂即將伸直時,手腕用力前屈,食、中指撥球,通過指端將球投出,手臂向出球方向自然伸直。落地時屈膝緩沖,保持身體重心穩定。
4、行進間籃下單手高手投籃:
動作要領:(以右手為例)右腳跨出一大步,在沒落地前接球,右腳落地後左腳向前跨一小步(緩沖向前的水平沖力),並用力蹬地向上起跳,同時舉球於肩上(或頭部以上)。當身體至最高點時,前臂向前上方伸展,右臂即將伸直時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撥球,通過指端將球撥出,出手要柔和。
5、行進間籃下低手投籃:
動作要領:(以右手投籃為例)右腳跨出一大步,在落地前按球,左腳緊接跨出,步幅稍小,不要減速,有力蹬地向前上方起跳,同時雙手持球移至體右側耳上舉,左手離球,右手掌心向上托球,向球籃方向伸出,接著向上屈腕,食指、中指、無名指向上撥球投出。
四、 運球
運球是指持球隊員在原地或行進間用單手連續按、拍藉助地面反彈起來的球。
(一)低運球技術:如果運球接近防守隊員或防守隊員來搶球時,運球隊員應改用低運球突破對手,用身體保護球,並善於運用假動作擺脫防守。
動作要領:兩腳前後開立,兩膝彎曲,上體稍前傾,抬頭看前方,重心落在前腳下掌上,手腕放鬆,手掌與地面平行,五指自然分開。用手指和指根按、拍球。手心手心空出,以肘關節為軸,前臂做上下伸壓動作,結合手指、手腕緩沖球向上反彈力量,以控制球的高度和落點,一般運球落點應為運球手同側腳的外側稍前。運球高度在膝關節以下,為了保護球,運球者應該使球、自己和防守者三者保持一條線,不運球的手臂要抬起。行進間低運球,向前時要拍球的後半部;向左變向時拍球的右半部;向右側則反之。
(二)高運球技術:多用於快速運球,提高運球高度加大反彈距離,與快速奔跑相結合。
動作要領:膝微屈,上體稍前傾,目視前方,手按球的後半部,球落點在人的側耳前方(根據速度快慢、決定運球距離遠近),球的反彈高度在腰胸之間,手腳要協調配合,這種運球身體重心較高、便於觀察場上情況。
(三)運球急起急停:當對方防守盯得很緊,不能用快速運球超越對手時,運用運球速度上的突然變化,急停、急起,擺脫對手。或原地靜止狀態運球,突然急起來超載對手。關鍵是動作突然,人球一致。
動作要領:運球急停要領與不持球急停相同。運球急停時,手拍按球的上方稍靠前,使球與地面成垂直反彈,用異側臂和身體保護球。
起動時,後腳下前腳掌偏內側用力蹬地,上體前傾,重心前移,同時拍按球的後上方,利用起動速度,超越對手。
(四)體前變向換手運球:隊員在行進間快速運球,不與對手接近或對手迎上堵截,可選用改變運球方向來突破對手。
動作要領:(以從對手右側突破為例)當快速直線運球即將接近對手時,先向對方左側運球,使對手誤認為向其左手突破,當對手堵截左方或重心稍有移位,運球隊員立即向左側變向,右手按球的右後上方,將球由自己的右側運至左側前方,同時右腳迅速向左前方跨出,腳下落點在對手右腳側面,腳下尖向前,右腳跨步的同時上體向左轉,用肩背擋住對手,然後換左手按球後上方,同時左腳用力蹬地、加速,超越對手。
五、持球突破
(一)原地持球突破
動作要領:(以左腳為中樞腳下從防守右側耳突破為例)准備姿勢是兩腳左右開立,兩膝微屈,持球於胸前,突破前應先做瞄籃或其他假動作吸引防守隊員,或利用向右虛晃動作,使防守者重心偏於自己左側,突破人立即用右腳內側迅速蹬地,向左前方邁出一大步,腳尖向前,落在對方右腳側,同時上體左轉向防守者右前方插肩,重心向前移。右手迅速將球交到左手放於左側,在左腳離地前,用左手放球於邁出的前腳側面,同時左腳全力蹬地,加速超越對方。
(二)同側步(順步)突破
動作要領:(以左腳為中樞腳下從防守右側耳突破為例)准備姿勢同交叉步,同側步突破假動作主要與投籃密切結合,突破前應先瞄籃,當防守者重心向前或上提時,突破人迅速用左腳下內側蹬地,右腳下快速向右前方趺出一大步,腳下落在防守者左腳下側面,同時上體右轉,向防守者左前方插肩,在左腳離地前,用右手放球於右腳下側面,然後左腳下全力蹬地前進,全速超越對手,右手運球時,左肩、背起到護球和與對方對抗的作用。
(三)跳步急停持球突破
利用向側耳面或前面跳步急停,與防守隊員錯位,進行突破,這種突破攻擊性強,動作突然,並且能在移動中突然急停,做變向突破。由於是跳步,一步急停,所以兩腳任何一腳都可為軸。
動作要領:跳步前,應清楚地了解防守者位置及同伴傳球路線,隨時做好向兩側或向前做跳步急停的思想准備。看到同伴傳來球應迅速伸臂向來球方向迎球,同時用異側腳蹬地,兩腳稍騰空,向側方或前方跳起接球,然後兩腳平行落地(任何一腳可以做中樞腳),落地後兩腿屈膝,重心降低,前腳掌支撐重心,然後再根據防守者錯位情況,迅速用交叉步突破對手。
六、個人防守
(一)防守防守步法
1、防守基本姿勢:兩腳下平等站立或斜側向開立,比肩稍寬、屈膝,身體重心支撐點在兩腳的前腳掌上,含胸、收腹,上體稍前傾,兩臂屈肘側舉,上臂與身體夾角為60度,手掌向前,目視前方。
2、滑步:分側滑步、前滑步、後滑步三種。
(1)、側滑步:
動作要領:(以左側滑步為例)右腳前腳掌內側用力向左蹬地,同時左腳向左滑出半步,左腳落地同時,右腳迅速向左滑出半步,仍保持一定距離,不能相碰,兩腳滑動離地不能太高,應當做到平貼著地面滑動,移動中身體不能起伏,頭部要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重心穩定。向右滑步動作,要領與向左同,只是向反方向蹬地。
(2)前、後滑步:
動作要領:身體姿勢與側滑步相同,只是兩腳稍分前後開立。向前滑步時,後腳前腳掌內側用力向前蹬地,同時前腳下向前邁一小步,接頭後腳現迅速跟上半步,仍保持兩腳原來距離。向後滑步時則用前腳掌用力向後蹬地,同時後腳向側後方邁出半步,接著前腳現迅速跟上半步,仍保持兩腳原來距離與角度。前、後滑步時,前腳的腳尖應朝前。
3、後撤步:
動作要領:站成防守基本姿勢(以左撤步為例),兩腳平等站立,右腳前腳掌內側用力蹬地,同時左腳向左斜後方滑出一步,腰部用力向左稍有轉動,帶動上體移位。右腳迅速向左斜後方滑動一步,保持原來兩腳距離,兩臂側舉,屈肘、左臂低於右臂腿部要有力量,重心要穩定,隨時准備繼續滑步,或向相反方向後撤步滑動力。
4、攻擊步:
動作要領:同防守基本姿勢兩腳平行站立,當進攻者運球停球或暴露球時,防守者左腳迅速蹬地,右腳向前跨出,右腳落地,左腿屈膝成箭步,前腳同側手伸出打球,重心控制在腰部以便搶不到球向後移動力或恢復原位。有時為了讓對方停球或威脅對方,突然運用攻擊步假動作,當對方運球停止時,後腳緊跟跨上一步,貼近對手成平步防守,搶、打、封堵對手的球。
(二)打球:當戟隊員持球、運球、投籃時,防守隊員都可以出其不意的突然打球,也可以在集體防守的配合過程中,通過堵截、夾擊、關門等方法打掉持球隊員手中球。
1、自上而下打球:首先觀察和判斷好持球隊員的情況打胸前持球隊員的球時(以右手打為例)。右腳稍上步同時右手迅速伸前臂婁接近球是手腕全力向下揮動,帶動手指、手掌外側的短速彈擊力量將球擊落,動作需小,出擊突然。
2、自下而上打球:當對方注意力不集中或接高球正要下落時,用這種打球方法用左手打為例)。左腳稍向前移,同時左手前臂向前伸,掌心向上,接近球時,手腕向上振動,帶動手指、指根用短促振動力量將球打掉,手指打球時要有向回帶的動作,以便打球後脫開對方持球部位打到自己面前。
(三)搶球:搶球是帶有攻擊性防守的重要技術之一,在對方動作遲緩,精神不集中或球保護不好的情況下,防守者都可以大膽地搶球。
動作要領:搶球時要突然上步,靠近對手,同時伸出右臂右手迅速按在球上方(對方的兩手之間),左手立即握住球的下方,右手下按球並將球向對方懷內旋轉,左手用力協助轉動。當球在對方手中轉動時,右手加向回拉球動作,球即脫開對方雙手,將球搶到手。
(四)斷球:
1、橫斷球:
動作要領:要准確判斷對方傳球意圖和球的飛行路線,要與對手有一定距離,使其同伴感到可以傳球。准備斷球時要降低重心,要與傳球人、接球人保持一定角度,位置要靠近傳球一側。注意觀察持球隊員的動作,當持球者傳球出手時,迅速向來球方向起跳。充分伸展腰腹和手臂,當截獲來球,立即收腹雙腳落地保持平衡及時與運球、傳球相接。
2、縱斷球:
動作要領:以從對手右側斷球為例。縱斷球時,右腳應向右前方(從對手側後繞出斷球時)或右側前方(從對手身後繞出斷球時)跨出,左腿從側面繞過對手,同時右腳用力蹬地(或兩腳蹬地)側身向來球方向迅速躍出,兩臂伸直將球斷獲。其它動作要領同橫斷球。

『叄』 籃球請教

彈跳能力主要取決於運動員的肌肉爆發力.而這正是提高運動員運動水平的重要環節.因此,要
提高排球運動員的彈跳力,必須注重對肌肉爆發力的訓練.
兩屆奧運會金牌得主,美國著名的男排名將凱拉里曾這樣說:"我的彈跳高度已達64厘米,高度
增加不會太明顯,但經過肌肉耐力訓練,哪怕長時間比賽的消耗,我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彈跳質量
,專業化的肌肉訓練對彈跳是有幫助的."
那麼,彈跳力的訓練究竟該做些什麼呢?答案是增強爆發力訓練.
彈跳的關鍵在於那幾塊直接作用到膝,臀的肌肉,如股四頭肌等.它們和周圍的肌群協同,可以
產生很強的收縮力,幫助人們克服地心引力縱身跳躍.如果對這一區域肌肉進行科學訓練,能明
顯增強肌肉的力度.
此外,通過韻律性較強的強度訓練來拉伸腿的長度也對腿部力量和肌肉爆發力的提高有所幫助
.針對彈跳訓練而編排的韻律性動作主要突出對肌肉進行有節奏的重復訓練這一特點.這方面
的重要性已得到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專家們的肯定.以跳,蹲為主要動作的韻律項目,結合單純的
下蹲動作,只需每周進行兩次集中訓練就可以收到平均增加彈跳高度10厘米的效果.如果只進
行單純的下蹲動作,則只可能增高2.5厘米,只進行韻律訓練也只有3.4厘米的增高效果.由此可
見,要想獲得最佳效果,就要把下蹲訓練和韻律動作結合起來,這樣,臀和大腿的力量才可得到
有效的開發.
下面介紹的訓練動作可幫助提高彈跳力.每項動作都可選擇進行,根據個人需要可對各個動作
進行組合式的訓練.如選擇兩到三個腿部肌肉強度訓練內容(下蹲起,跳蹲,壓腿等)和一兩個協
調性的伸屈腿,踢腿等動作內容結合在一起進行訓練.個人應按自己的訓練目的安排訓練重點
.例如可在星期一,三,五安排舉重蹲起的訓練,而在二,四安排韻律動作.這樣既可以增強肌肉
強度為訓練重點,又可以同舒展肌肉的韻律動作相輔助,有張有弛效果就會更佳.
1.下蹲
手握杠鈴架於後肩,雙手握杠方式以舒服順手為准.挺胸抬頭,後背挺直與地垂直,雙腳分開略
寬於肩,做下蹲動作.下蹲程度:大腿面須與地面平行,再還原到站立,同時抬頭,肌要用力到位
,這一動作10至12個為一組,每次做三組.
2.跳蹲
以下蹲姿勢為准備,雙手握杠鈴置於後肩,挺胸抬頭,後背挺直大腿與地面平行.向上用力躍起
,同時帶動腿腱肌,腰臀用力,盡可能向上跳,再還原到下蹲准備姿勢,重復20次為一組,可做三
組.
3.壓腿
躺在腿部訓練器上,雙腿向上撐住壓力杠,雙腿與杠垂直,臀部正對杠,雙腿分開50厘米,用腿向
上用力蹬壓力杠,雙腿伸直,膝蓋打平,臀部不能離開訓練器.再用腿蹬壓力杠作彎曲動作,雙腿
收回盡量貼近身體.動作重復10次為一組,可做三組.
4.配合抓舉的腿部訓練
這套動作要求做得緊湊而有力度.雙手握住輕型杠鈴,手心向里兩腳與肩同寬,身體前傾,放杠
鈴於膝下部位.迅速抓舉杠鈴,當杠鈴過膝時,膝部彎曲下壓腿,開始做跳躍動作,杠鈴舉到胸部
位置時,跳躍動作完畢,此時膝蓋彎曲,用力挺直膝蓋的同時上舉杠鈴,完成動作.此動作5個為
一組,可做三組.
5.抓舉下蹲訓練
兩腳向前與肩同寬,身體前傾,手心向里握杠鈴,置杠鈴於膝蓋上一點,膝蓋彎曲,作跳躍准備.
向上抓杠鈴的同時,做跳躍動作,杠鈴舉到胸部位置時,跳躍動作完畢.完成上舉動作的同時,開
始做下蹲動作,起立,兩手始終舉著杠鈴.注意腰,腿部用力.一組5個動作,可連續做三組.
6.伸抬腿訓練
坐在腿部訓練器上,背部緊貼椅背,膝下小腿部緊貼座位,將壓力杠調至個人的腳踝高度,用腳
背拉壓力杠直至兩腿伸直抬起,每組做10次,可做三組.
7.收彎腿訓練
俯卧在訓練器上,壓力杠置於腳後踝上,膝蓋骨超出座位5厘米,用腳後跟用力往回勾壓力杠,直
至臀部.反復10次為一組,可做三組.
8.負重跳
兩手緊握杠鈴置於後肩,兩腳前腳掌踏在高板上,往後跳到地板再跳回高板.反復10次為一組,
可做三組.
9.跳箱練習
將膝蓋高度的箱子置於前,雙腳並跳,跳到箱子上再迅速跳回,箱子高度可由個人能力大小而定
.重復10次為一組,可做三組.
10.懸空跳躍
兩腳掌踏在箱子上,往後跳下,在腳未著地之前做向上跳躍.每組10次做三組.
11.障礙跳
在前面放置5個障礙桿(起碼60厘米高)13-14厘米的間距,運動員雙腿並攏,雙腳並跳躍過,保持
身體直立,可做5次.

一般彈跳練習
推薦指數:★★★☆☆(方式單一)
在加強基本彈跳練習的同時,還應該堅持每周數次的常規摸高訓練.在排球訓練中不可少的摸
球或摸高訓練也是很有效果的.凱拉里(美國著名男子排球運動員,被評為20世紀最佳男子排球
運動員之一)常在沙灘上腳縛7公斤的沙袋進行摸高訓練,一般25次為一組要堅持做12組,並且
規定每組間隔時間只有90秒的間歇.
跳台階也是很常見的訓練方法,將手背於腦後,交叉固定住,從第一個台階開始,從半蹲姿勢一
個一個往上跳,自己可選定上面的一個目標,在跳到目標前盡量不要間歇,以鍛煉自己的韌勁,
可重復幾遍,一定注意雙手不能離開頭部.
蛙跳練習是必要的,對於彈跳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因為畢竟這是訓練力量的一個途徑。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最有效的,也是難度最大的,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提高彈跳。具體做法:挖個坑,大概一米左右深。你的腿上綁好5斤的沙袋,跳入坑裡。試著在負重的情況下從坑中躍出。半個月後,將坑挖深20公分,而負重增加2—3斤,繼續練習。如此循環,最後到了不能再負重、也不能從坑裡躍起的時候,練習就到此為止。解除負重,再試試看能跳多高。
第二種方法,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容易實施。具體方法:腳踝上綁上橡皮筋,原地縱跳。每日練習半小時。但是我感覺,這種方法效果不明顯。
祝你好運,未來的體育明星!
要發展爆發力,必須增大肌肉的收縮力量和工作距離,縮短工作時間,力量訓練時,要以小負荷的機械作快速運動,在不降低速度的情況下,逐步增大負荷提高肌肉收縮力量。剛才說的使用「背負投」的技術動作摔倒對手,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縮力量增大爆發力。力量的增大能增強對技術的控制能力,所以在平常訓練中,不但要在技術上下功夫,而且還要特別在增如爆發力、提高肌肉收縮速度上下功夫。實踐證明,高強度的爆發力是提高成績必不可少的因素。那麼怎樣提高爆發力呢?(一)變換負荷與速度。(二)加強專業技術訓練,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動作發力前的放鬆能力。(三)肌肉的初長度,只有拉長的肌肉收縮時才有更快的速度和力量。(四)力量練習後的放鬆練習。
在爆發力的因素中,力量起主導作用,因此力量的增長有助於爆發力的發展。但力量絕不等於爆發力。就是說實戰中並不是有力量就能把技術運用好。一個柔道運動員的爆發力,必須通過基本力量與速度、技術,靈敏度協調的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有的人可以舉起相當重的杠鈴,但一摔跤就不行了,具體說是缺乏專項力量。柔道運動員對抗時,既要力量,又要速度,還要耐力,我們的一些運動員感到力量上不差,關鍵是專項能力和快速力量差。在今後訓練中要重視在一盤力量轉移到專項力量的基礎上提高專項力量。
發展力量應注意的問題:
(一)負荷。事實說明,只有在一定重量條件下進行力量訓練,才可能使力量 增大,並且力量訓練中採用的負荷不同,其效果各異,因此,在訓練中因人而異,合理安排負荷。
(二)超量恢復。運動中大量能量物資消耗,運動停止,分解代謝居次要地位,能量物質合成開始恢復並超過原來體內能量物質含量。
(三)訓練間隔。實踐證明,力量訓練以隔最好,因為力量增長速度快,停止訓練後消退也快。
(四)年齡與性別。同一個人的力量訓練,在不同年齡時期反應不同,男女力量值的大小也有很大差別。
無論男女,只要堅持進行力量訓練,對保持和發展力量素質有良好的效果。
一些有關彈跳的問題
跳繩能增加彈跳力嗎?
可以,在訓練時需留意每一次跳躍動作之間的時間必須縮短(之前曾說過緩沖期愈短,所能
發揮的爆發力也愈大的原理),但本人認為成效較微,因跳繩的效果主要在於強化「連續」
彈跳的能力,在正常的情況下你會跳得那麼低?
鴨仔行及兔仔跳能增加彈跳力嗎?
鴨仔行和兔仔跳雖然有效但卻容易引起膝關節傷害,很少跳躍要蹲到那麼低的,另外當蹲到
那麼低時雙膝所承受的壓力是極大,若加上跳躍的話,膝蓋中的軟骨及半月板很快便磨薄從
而勞損,其實訓練彈跳能力的方法很多,無須靠鴨仔行及兔仔跳,如果你想三數年後還可以
打波請不要練鴨仔行。
雙腳越有肌肉越跳得高?
雙腳有肌肉並不代表有彈跳力,之前曾說過彈跳能力代表肌肉之間的收縮能力及協調能力,
有表面的肉不代表有內里的收縮速度及協調力,不然健美冠軍豈不是扣籃冠軍~

友情提醒:
(更新)青少年[15~17歲]鍛煉肌肉力量應注意的問題 (關於影響身高的回答 注意年齡段)
舉重已成為青少年的運動項目。國際舉聯(IWF)每年都要舉行一次世界青年舉重比賽(20歲以下),還正式設立了青年世界舉重紀錄。我國已設立了少年舉重紀錄(17歲以下).少年舉重不影響身高嗎?對這些問題,無數科研工作者和教練員早已用科學實踐的數據做出了回答,結論是舉重及肌力訓練不僅不會影響身高的增長,還能促進身高的發育。科學實踐告訴我們:100%的少兒經幾年專項力量訓練後,其身高均超過父母,骨化以正常的速度進行。那麼,為什麼小級別運動員偏矮呢?這是因為選才的需要。小級別運動員由於體重較輕,因此必須挑選矮個選手,所以,這些運動員矮不是訓練造成的,而是選材的需要。我國南方如廣西、廣東出了很多舉重選手,如陳鏡開、肖明祥、吳數德、唐靈生等他們都是小級別選手。由於地域、氣候、民族等特點決定南方多小個、北方多大個,所以南方選小級別隊員容易,而北方則選大個容易。
健美訓練要進行大量的局部肌肉訓練,但比之舉重負重練習(如下蹲等)要少得多。如果說舉重練習都不影響長高,那麼,肌力練習則更不會影響身高的正常生長,因為它對骨的刺激強度相對要小得多,屬良性范疇。
青少年練舉重或做肌力訓練還應注意以下幾點,使青少年能夠更健康的成長。
1.少做靜力練習或持續時間較長的負重練習。
2.運動量不要過大,所舉的重量稍輕一些,總組數應少些,「超負荷」適當。
3.練習中要加強「防傷」和「防僵」的措施。為此要注意教會正確的技術,要做充分的熱身運動,循序漸進,由輕至重。要充分的拉長肌肉,伸展開關節,要做好放鬆整理及心理調整活動。
4.要保證足夠的飲食營養,補充高蛋白食品,如牛奶、雞蛋、魚、瘦肉及足夠的蔬菜和水果。要少吃糖和鹽,也要注意晚餐不要吃得太晚、太飽。
「豆芽菜」型的兒童少年要注意適當進行肌力訓練,而「小胖墩」則一定要在父母的監督下進行適當的減肥訓練,千萬不要過於疼愛,不加節制地滿足其一切飲食要求。
5.少兒健身訓練,應考慮孩子們的特點,注意生動活潑,訓練時應配以節奏明快、優美動聽的音樂,這樣鍛煉效果好,且能持久。
6.少兒健身訓練應注意「養成」鍛煉的習慣,如平日生活中注意挺胸,課堂中注意直背。這樣就能鍛煉軀干肌力,到成年、老年腰背也不會弓。

『肆』 打籃球摔倒了看上去很嚴重需要立刻把他扶起來嗎

如果感覺摔的很重的話,不要立刻扶起來。因為有時候會傷到骨頭或者關節,受傷後如果沒有專業的緊急救護知識,搞不好會形成二次傷害加重傷勢。最妥當的處理方法是先問傷者是否還有意識,如果意識清醒,問他哪裡受傷了,再讓他試著慢慢活動受傷處,如果傷勢很重而且情況不明就打120,如果傷的不重可以自行處理。

『伍』 打籃球的正確的姿勢是

在准備起跳的同時准備投籃,而不是跳起來後才開始准備投籃。如果彈跳實在不理想,可以在跳起來後稍微彎腿。
跳投技術是籃球比賽中得分的重要手段,其動作方法是(本文全部以右手投籃為例,下文不再說明)兩手持球於胸前,兩腳左右或前後開立,兩膝微屈,重心落在兩腳之間。起跳時,迅速屈膝,腳掌用力蹬地向上起跳,雙手舉球至肩上,右手持球,左手扶球左側方,當身體接近最高點時,左手離球,右臂向前上方伸直,手腕屈,食、中指撥球,通過指端將球投出。落地時,屈膝緩沖,准備做下一個動作。它由起跳、原地投籃、跳起投籃三部分技術組成,大多數學生往往不容易准確掌握,所以應該運用多種訓練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我向大家推薦一種系統化的訓練方法,大家不妨一試。該系統化訓練分三步:
一、 起跳訓練
起跳分為原地起跳、一步急停起跳、二步急停起跳三種。無論哪一種起跳,都需要有爆發力,突然快速,要充分蹬伸踝、膝、髖三關節,以擺臂帶動起跳。練習方法如下:
1.原地蹬伸練習
練習者原地站立,兩腳相距同肩寬,半蹲,兩臂自然放於體側做提踵練習,要求充分蹬伸膝、髖關節,上體要保持直立。
2.原地持球擺臂蹬伸練習
腿部動作,同上。兩手持球位於腹部中右側,左手在下托球,右手在上按球,右小臂貼於腰右側。在蹬地的同時,左手快速向上托舉球,右手保持球的穩定隨球上舉到單手肩上投籃的位置,自然翻轉右手托球,兩手和球均不能擋住視線。要求右手托球時,五指自然分開,掌心空出,用指根以上部位托球,大拇指與小拇指控制球體;球移動過程中要注意近貼腹部,右臂貼著腰部,從下向上托舉球。
3.持球原地起跳
在2的基礎上,要求跳起騰空,在空中仍保持2的直立持球姿勢,保持球的穩定性,不出手。
4.一步急停起跳
在原地起跳的基礎上,增加向左或向右一步急停起跳,其它動作要求不變。
5.兩步急停起跳
在完成一步急停起跳動作的基礎上,增加左右橫移的交叉步起跳,其動作要領是(以向右移動為例):左腿向右橫邁的同時,右腳主動有力快速蹬離地面緊跟左腳落地,使兩腳幾乎同時落地,落地後兩腳主動蹬地起跳,要求同4。
二、 原地投籃訓練
一般採用由易到難的訓練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練習方法:
1.徒手模仿練習
要求上下肢要協調用力,伸臂充分。
2.近距離投籃練習
在徒手模仿練習的基礎上,強調動作技術要正確,應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柔和撥球將球投出,注意肘部一定要頂上去。
3.中遠距離原地投籃
在增加距離的情況下,保持整個身體的穩定性,尤其是強調正確的投籃手法和投籃後的手型。
三、 跳起投籃的訓練
跳起投籃,主要是掌握起跳與投籃技術統一。其難點是怎樣掌握好投籃的出手時機,一般掌握在當身體即將達到最高點時出手,其訓練方法有:
1.幫助跳起投籃
持球隊員做原地跳起投籃准備動作,另一隊員從後面用兩手扶住持球隊員的兩腰下部,當持球隊員起跳的同時兩手用力將其托起。當持球隊員跳起接近最高點時,再出手投籃,使隊員體會空中出手的時機。
2.近距離跳投練習
可原地起跳,也可運一次球一步急停或兩步急停起跳,目的是起跳協調,保持正確動作及其在空中的穩定性。要求蹬地要充分,起跳舉球要同步。
3.中遠距離跳投練習
在增加距離的情況下,先把動作做好,尤其是投籃手法和出手後的手型穩定,以達到動作定型,再調整投籃力量的大小,逐步改進手法以提高投籃的命中率。
4.結合其他技術練習跳投
把單獨的跳投技術與運、傳、突等技術結合起來練習,特別注意解決技術之間的銜接問題,使跳投技術熟練地與其他技術結合運用。譬如:運球急停跳投要注意跳步或跨步接球時要面對球籃,急停與起跳要銜接好,蹬地快速有力;接球急停跳起投籃要把接球急停與起跳銜接好,第一步要克服向前的沖力,蹬地、起跳要快速有力。
5.在比賽和對抗中練習跳投。
首先在消極防守的情況下進行練習加以鞏固跳投的動作定型,逐漸過度到強烈的對抗比賽中得以實踐。

『陸』 拍打籃球的標准姿勢

運球動作是由身體姿勢、手臂動作、球的落點、手腳協調配合四個環節組成:

1、身體姿勢
運球時應保持兩腳前後自然開立,兩膝微屈,上體稍前傾,頭抬起,眼睛平視。非運球手臂屈肘平抬,用以保護球。腳步動作的幅度和下肢各關節的屈度隨運球速度和高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2、手臂動作
運球時,五指張開,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的外緣觸球,掌心不觸球。低運球時,主要以腕關節為軸,用手腕、手指的力量運球;身前高運球和變向高運球時,主要以肘關節為軸,用前臂和腕、指的力量運球;體側或側後的提拉式高運球主要以肩關節為軸,用上臂、前臂、腕、指的力量運球。拍按球時,手應隨球上下迎送,盡量延長控制球的時間,這樣有利於保護球和根據場上情況改變動作。
拍按球的部位是由運球的方向和速度來決定的。拍按球的部位不同,使運球的入射角和球反彈起來的反射角也不同。原地運球時,拍按球的上方。向前運球,拍按球後上方。

3、球的落點
運球時應控制球的落點,使球完全保持在所能控制的范圍內,以便隨時利用自己的上體、臂、腿來保護球;而且也要便於技術運用。例如:運球向前推進無防守時,球的落點應控制在身體的側前方,並根據推進速度保持適當距離。在對手緊逼防守時,應使球遠離對手,採用側對防守的運球方法,將球的落點控制在身體的側後方,以便更好地保護球和及時抓住戰機變換運球方法突破防守。
4、協調配合
運球時既要使移動速度和運球速度協調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動作節奏。能否保持腳步動作和手部動作協調一致,關鍵在於按拍球部位、落點選擇和力量大小運用。腳步移動越快,拍按球的部位越靠後下方,落點越遠,拍按球及反彈起來的力量越大。運球時,手拍按球和腳步動作要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和節奏。直線運球,一般拍一次球跑兩步。

『柒』 打籃球跌倒為什麼基本都要人扶

嘿,兄弟籃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顯示出團體的合作精神,二來是為了節省摔倒者的體力。另還可以增加隊友之間的情誼,如果是對手摔倒,你要是把他扶起來的話,那隻能顯示你的高風亮節,英雄氣節的大胸襟。

『捌』 打籃球都有什麼動作

一、 起跳訓練
起跳分為原地起跳、一步急停起跳、二步急停起跳三種。無論哪一種起跳,都需要有爆發力,突然快速,要充分蹬伸踝、膝、髖三關節,以擺臂帶動起跳。練習方法如下:
1.原地蹬伸練習
練習者原地站立,兩腳相距同肩寬,半蹲,兩臂自然放於體側做提踵練習,要求充分蹬伸膝、髖關節,上體要保持直立。
2.原地持球擺臂蹬伸練習
腿部動作,同上。兩手持球位於腹部中右側,左手在下托球,右手在上按球,右小臂貼於腰右側。在蹬地的同時,左手快速向上托舉球,右手保持球的穩定隨球上舉到單手肩上投籃的位置,自然翻轉右手托球,兩手和球均不能擋住視線。要求右手托球時,五指自然分開,掌心空出,用指根以上部位托球,大拇指與小拇指控制球體;球移動過程中要注意近貼腹部,右臂貼著腰部,從下向上托舉球。
3.持球原地起跳
在2的基礎上,要求跳起騰空,在空中仍保持2的直立持球姿勢,保持球的穩定性,不出手。
4.一步急停起跳
在原地起跳的基礎上,增加向左或向右一步急停起跳,其它動作要求不變。
5.兩步急停起跳
在完成一步急停起跳動作的基礎上,增加左右橫移的交叉步起跳,其動作要領是(以向右移動為例):左腿向右橫邁的同時,右腳主動有力快速蹬離地面緊跟左腳落地,使兩腳幾乎同時落地,落地後兩腳主動蹬地起跳,要求同4。
二、 原地投籃訓練
一般採用由易到難的訓練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練習方法:
1.徒手模仿練習
要求上下肢要協調用力,伸臂充分。
2.近距離投籃練習
在徒手模仿練習的基礎上,強調動作技術要正確,應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柔和撥球將球投出,注意肘部一定要頂上去。
3.中遠距離原地投籃
在增加距離的情況下,保持整個身體的穩定性,尤其是強調正確的投籃手法和投籃後的手型。
三、 跳起投籃的訓練
跳起投籃,主要是掌握起跳與投籃技術統一。其難點是怎樣掌握好投籃的出手時機,一般掌握在當身體即將達到最高點時出手,其訓練方法有:
1.幫助跳起投籃
持球隊員做原地跳起投籃准備動作,另一隊員從後面用兩手扶住持球隊員的兩腰下部,當持球隊員起跳的同時兩手用力將其托起。當持球隊員跳起接近最高點時,再出手投籃,使隊員體會空中出手的時機。
2.近距離跳投練習
可原地起跳,也可運一次球一步急停或兩步急停起跳,目的是起跳協調,保持正確動作及其在空中的穩定性。要求蹬地要充分,起跳舉球要同步。
3.中遠距離跳投練習
在增加距離的情況下,先把動作做好,尤其是投籃手法和出手後的手型穩定,以達到動作定型,再調整投籃力量的大小,逐步改進手法以提高投籃的命中率。
4.結合其他技術練習跳投
把單獨的跳投技術與運、傳、突等技術結合起來練習,特別注意解決技術之間的銜接問題,使跳投技術熟練地與其他技術結合運用。譬如:運球急停跳投要注意跳步或跨步接球時要面對球籃,急停與起跳要銜接好,蹬地快速有力;接球急停跳起投籃要把接球急停與起跳銜接好,第一步要克服向前的沖力,蹬地、起跳要快速有力。
5.在比賽和對抗中練習跳投。

『玖』 在我們打籃球前、打籃球過程和打籃球之後都該怎麼去保護我們的膝蓋

今天就給大家來講一下在我們打籃球前、打籃球過程和打籃球之後都該怎麼去保護我們的膝蓋。

在我們打完籃球之後,我們一定要及時做好拉伸,不然就會導致大腿肌肉緊張,然後影響我們的膝蓋。在我們打完籃球之後我們可以做弓箭步屈膝訓練,讓我們的雙手抓住我們的後側腳,然後向上慢慢提起來直到讓我們的腳後跟觸碰到我們的臀部為止。注意一定要我們感受到拉扯感。然後我們再做另一隻弓箭步,用我們的手將腳向內掰,然後向我們大腿的外側微微旋轉,也要讓我們感受到拉扯感。

閱讀全文

與打籃球為什麼要扶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