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打籃球的規則是什麼
1、每個球隊有五名隊員,組成一場籃球比賽,時間分為四節,每節十分鍾,在第二節結束之後,有一個中場休息時長為15分鍾。
2、在三分線內,投進一球可得兩分,在三分線外,投籃命中得到三分,在比賽結束之前,得分最多的隊伍獲勝。
3、如果兩隊平分,則會進行五分鍾的加時賽,直到有一方獲勝為止,在比賽中,球員只能用持續運球的方式行進,也可以將球傳給其他隊員,只能用雙手接觸球。
(1)籃球怎麼打規矩是什麼擴展閱讀
最初籃球游戲比較簡單,場地大小和參加游戲的人數沒有限制。比賽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站在球場的兩端,在裁判員向球場中央拋球後,雙方隊員立即沖進場內搶球,並力爭將球投進對方的籃筐。因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後就留在籃子里,人必須登上專設的梯子才能將球從籃筐里取出。
隨著場地設施的不斷改進,籃筐取消了筐底,並改用鐵圈代替桃籃,用木板製成籃板代替鐵絲擋網,場地增設了中線、中圈和罰球線,比賽改由中場跳球開始。與此同時,場上比賽隊員也通常改為每隊5人,開始有後衛、守衛、中鋒、前鋒、留守等位置之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籃球
❷ 籃球的基本規則和打法是怎麼樣的
運球中永遠不討論走步,只要不翻腕,不單手抓球,能走9999步都是能力的提現,我們可以運球滑步、小碎步、跳步。
如果還未運球,接下來要運球,在中軸腳離地之前球必須離手,否則走步,如果已經終止運球或者不運球停留在某地,接下來傳球或者投籃,可以跳離中軸腳,但在中軸腳或者非中軸腳中的任何一腳回到地面之前球必須離手,否則走步。
(2)籃球怎麼打規矩是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如果要長時間打球,做劇烈運動,最好戴上護具,以減少受傷的幾率,因為如果沒有護具,在激烈的對方中,關節韌帶很容易拉傷。通常常見的護具有護踝、護膝,及護齒用具。
2、合理的運動量既對身體有益,又不會過於疲勞,所以在打球時,根據身體情況決定是否暫停。建議把每次運動量控制在1個小時左右。
3、打球技術一定要掌握,在訓練時切勿操之過急,因為很多技巧都是要長期訓練才能靈活運用。
❸ 打籃球有什麼規則
籃球規則指籃球比賽中應用的各種規則。基於適用范圍分為FIBA規則,NBA規則,NCAA規則等。在世界上通用的籃球規則是國際籃球聯合會指定的FIBA官方籃球規則。
球員底線發球不能超5秒,半場進攻不能超24秒,拍球不能用雙手,不能二次拍球,禁區外不能帶球撞人。籃球比賽每隊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替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規定增加人數。
比賽分上下半場,每半場各20分鍾,中場休息10分鍾。比賽結束兩隊積分相同時,則進行延長賽5分鍾,若5分鍾後比數仍相同,則再次進行5分鍾延長賽,直至比出勝負為止。比賽開始由兩隊各挑出一名跳球員在中央跳球區跳球開賽。
❹ 打籃球比賽的規則是什麼
1、賽制
(1)比賽應由4節組成,每節10min,在第一節和第二節之間、第三節和第四節之間以及每一決勝期之前應有2min的休息時間。半場時間的休息應為15min。如果在第四節比賽時間終了時比分相等,為打破平局,需要一個5min的決勝期,或多個這樣的5min來繼續比賽。在所有的決勝期中,球隊應朝向第4節中相同的球籃繼續比賽。
(2)交替擁有:交替擁有是以擲球人界而不是以跳球來使球成活球的一種方法。在所有的跳球情況中,雙方球隊將交替擁有在最靠近發生跳球情況的地點擲球入界權。在第1節開始的跳球後未在場上獲得控制球的隊應開始交替擁有。在任一節結束時對下一次交替擁有權的隊應在記錄台對面中線的延長部分以擲球入界開始下一節。
2、違例
違反規則的行為而未構成犯規統稱違例。宣判違例後球成死球。其罰則除干擾球和罰球時的違例外,都判違例隊失去球,裁判員將球直接遞交或將球放在可處理處,由對方在違例地點最近的邊線外擲界外球。
(1)帶球走:當隊員在場上持著一個活球,其一腳或雙腳超出本規則所述的限制向任方向非法移動是帶球走。
當一名隊員持球時跌倒和滑動在地面上或躺或坐在地面上獲得控制球是合法的。如果而後該隊員持著球滾動或試圖站起來是違例。
(2)運球違例:隊員運球後,用雙手同時觸球一剎那,或使球在手中停頓一剎那,運球就算完畢。一次運球完畢,除非他失去對球的控制然後重新控制球外,不得再次運球,如再運球為運球違例。
(3)拳擊球、故意地踢球:隊員用拳擊球即判違例,隊員故意用腳踢球或用腳的任何部位攔截球應判違例。但隊員的腳或腿偶然地觸及球不算違例。
(4)球回後場:控制球隊的隊員在前場不得使球回到他的後場(中線屬後場)。最後觸球的前場控制球隊的隊員使球回到他的後場,又被該隊的隊員首先觸及了球,為球回後場違例。罰則:由對方隊員在違例的就近地點擲界外球。擲界外球的隊員只能將球傳給前場任一隊員。
(5)擲界外球:擲界外球的隊員在可處理球時,5s內未將球擲出;擲球時腳踏過界線;擲球離手前,從裁判員指定的地點沿邊線移動超過正常的一步;擲球離手後,在球接觸場上隊員前,球觸及界外;都為擲界外球違例。
(6)3s違例:某隊在場上控制球並且比賽計時鍾正在走動時,該隊隊員不得在對方的限制區內停留超過持續的3s,否則,判違例。但隊員在限制區內停留接近3s時,可允許他向籃下運球投籃
(7)5s違例:有3種情況:
①擲界外球時5s內未將球擲出。
②場上持球隊員被嚴密防守(距離不超過1m,在5s內沒有傳、投或運球)。
罰則:由對方在違例地點最近的邊線外擲界外球。
③罰球時裁判員遞交球後,罰球隊員5s內未投籃,判違例。
罰則:判一次罰球違例。如是最末次罰球的違例,則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線外擲界外球。
(8)8s違例:進攻隊從後場控制活球開始,必須在8s內使球進入前場(當球觸及中線前的場地、或觸及有部分身體接觸中線前的地面的該隊隊員算是球進入前場否則判違例)。
(9)24s違例:一個隊在場上控制活球時,必須在24s內嘗試投籃,在24s裝置的信號發出前,球必須離開投籃隊員的手,並且球離開投籃隊員的手後,在24s裝置的信號發出前球必須觸及籃圈。當一次投籃嘗試臨近24s周期結束時,在球離開投籃隊員的手後,球在空中時24s信號響了,並且球進進球籃,應計中籃得分。
3、犯規
犯規是規則的違犯,含有與對方隊員的身體接觸和違反體育道德的舉止。
(1)侵人犯規:侵人犯規是在球進人比賽狀態、活球或死球時,隊員通過伸展臂肩、髖、膝或過分地彎曲身體成不正常姿勢以阻擋、阻撓、推人、撞人、絆人來阻礙對方行進,或使用粗野動作者應判侵人犯規
罰則:在任何情況下,都給犯規隊員記1次犯規。如該隊員犯規已達5次(包括技術犯規)必須自動退出比賽。
①對非投籃隊員侵人犯規時,不罰球,由被侵犯隊的隊員在犯規最近的邊線外擲界外球。若犯規隊該節犯規累計已超過4次,應判給被侵犯的隊員罰球2次。
②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如投中,得分有效,再判給1次罰球。如投籃不中,則判給2次或3次罰球。
(2)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根據裁判員的判斷,一名隊員不是在規則的精神和意圖的范圍內合法地試圖去直接搶球,發生的接觸犯規是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當隊員被登記2次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時,他應被取消比賽資格。
罰則:登記1次侵人犯規,並判給對方2次罰球和邊線的中點處擲界外球。如對投籃隊員犯規,投中有效,再判給1次罰球和邊線中點處擲界外球;如未投中,則根據投籃的地點判給2次或3次罰球和邊線中點處擲界外球。
(3)雙方犯規:是兩名互為對方隊的隊員大約同時互相發生接觸犯規的情況
罰則:應給每一犯規隊員登記1次侵人犯規,不判給罰球比賽應按如下所述重新開始:
①如果在大約同時投籃有效或最後1次或僅有1次的罰球得分,應將球判給非得分隊從端線擲球入界。
②如果某隊已控制了球或擁有球權,應將球判給該隊在最靠近違犯的地點擲球入界。
③如果任一隊都沒控制球也沒有發球權,一次跳球的情況發生。
(4)技術犯規:任何故意的或一再的不合作,或不遵守本規則精神,被認為是1次技術犯規。技術犯規包括隊員的技術犯規和教練員的技術犯規。
罰則:隊員技術犯規,登記犯規1次,應判給對方隊2次罰球,以及隨後在記錄台對面的中線延長部分擲球入賽或在中圈跳球開始第一節。
教練員、助理教練員、替補隊員、隨隊人員的技術犯規登記教練員犯規1次,判給對方2次罰球和邊線中點處擲界外球。如犯規性質嚴重,或教練員累計犯規已達3次,則取消教練員指導比賽資格,並令其離開球場附近。
(5)全隊4次犯規:比賽在一節中(在任一決勝期內發生的全隊犯規應被認為是第四節的一部分),一個隊的隊員侵人犯規和技術犯規累計已達4次後,所有隨後發生的對未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的侵人犯規應被判2次罰球,代替擲球入界。控制球隊的隊員犯規時,只登記犯規,不執行罰球,而由對方在最近的邊線外擲界外球。如該隊員是故意犯規或技術犯規,則按相應的罰則處理。[6]
4、暫停與替換
暫停與替換是教練或教練員在比賽中實施戰術意圖與進行戰鬥力調整的一項重要措施與方法。同時,也是裁判員進行賽場管理的重要時機。
1)暫停
規則規定,在第一個半時的任何時間,每隊可准予兩次要登記的暫停;第二個半時內,可准予3次要登記的暫停,以及每一決勝期的任何時間可准予1次要登記的暫停。未用過的暫停,不得遺留給下一個半時或決勝期,每次暫停為1min,在比賽中,只有教練員或助理教練員有權請求要登記的暫停。教練員或助理教練員應親自到記錄員處清楚地要求暫停,並做出規定的暫停手勢。
在比賽中,教練員或助理教練員請求要登記的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比賽計時鍾停止時;或當投籃得分時,非得分隊已在投籃前提出了暫停請求時,記錄台方可發出信號允許暫停。
2)替換
在比賽中,只有替補隊員有權請求替換。替補隊員應到記錄台前清楚地要求替換,做出替換手勢或坐在替換席上,並做好比賽的准備。在比賽中,當某隊請求替換時,只有當球成死球,比賽計時鍾停止,裁判員已結束了與記錄台聯系時,或在第四節的最後兩分鍾或每一決勝期的最後兩分鍾內,投籃得分時,非得分隊的隊員請求替換,記錄台可發出信號允許替換。
❺ 籃球怎麼打,規則是什麼,怎麼算犯規,說簡單點。
上面的長了點
犯規是指心理上的行為
比如你拉人家
打人家手
推人家
用腿絆人家
等
違例就簡單點
一般都屬於技術性的
比如走步
兩運
出界
夾帶
腳踢球
等
但願理解
❻ 打籃球基本規則
籃球基本規則
一、比賽方法
一隊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候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而增加人數。比賽分四節,每節各10分鍾,NBA為12分鍾,每節之間休息5分鍾,NBA為130秒,中場休息 10 分鍾,NBA為15分鍾,另在NBA中在第4節和任何加時賽之間休息100秒。
比賽結束兩隊積分相同時,則舉行延長賽 5 分鍾,若 5 分鍾後比分仍相同,則再次進行 5 分鍾延長賽,直至比出勝負為止。
二、得分種類
球投進籃框經裁判認可後,便算得分。3分線內側投入可得2分;3分線外側投入可得3分,不管是腳跟還是腳尖踩到3分線進的球視為2分球。罰球投進得1分。
三、進行方式
比賽開始由兩隊各推出一名跳球員至中央跳球區,由主審裁判拋球雙方跳球,開始比賽。
每次替換選手要在20秒內完成,替換次數則不限定。交換選手的時間選在有人犯規、爭球、叫暫停等。裁判可暫時中止球賽的計時。
四、罰球
每名球員各有 4 次被允許犯規的機會,第五次即犯滿退場(NBA中為6次)。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罰球是在誰都不能阻擋、防守的情況下投籃,是做為對犯規隊伍的處罰,給予另一隊的機會。
罰球要站在罰球線後,從裁判手中接過球後10秒內要投籃。在投籃後,球觸到籃框前均不能踩越罰球線。
五、違例
大致可分為
(1)普通違例:如帶球走步、兩次運球(雙帶)、腳踢球(腳球)或以拳擊球。
(2)跳球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人不可在跳球者觸到球之前進入中央跳球區。
(3)24秒鍾規則:進攻球隊在場上控球時必須在24秒鍾內投籃出手。
(4)8秒鍾規則:球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5)5秒鍾規則:持球後,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擲界外球出手,FIBA規則規定罰球也必須在5秒鍾內出手。
(6)3秒鍾規則:分為進攻3秒和防守3秒。進攻3秒:進攻方球員不得滯留於3秒區3秒以上;防守3秒:當某防守方球員對應的進攻方球員不在3秒區或者3秒區邊緣、且徹底擺脫防守球員時,防守方球員不得滯留禁區3秒以上。(FIBA無防守3秒)
(7)侵人犯規:與對方發生身體接觸而產生的犯規行為。
(8)技術犯規:隊員或教練員因表現惡劣而被判犯規,比如與裁判發生爭執等情況。
(9) 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球員做出的不體現運動員精神的犯規動作,比如打人。發生此類情況後,球員應立即被罰出場外。
(10)隊員5次犯規:無論是侵人犯規,還是技術犯規,一名球員犯規共5次(NBA規定為6次)必須離開球場,不得再進行比賽。
(11)違例:既不屬於侵人犯規,也不屬於技術犯規的違反規則的行為。主要的違例行為是:非法運球、帶球走、3秒違例、使球出界、用腳踢球。
(12)隊員出界:球員帶球或球本身觸及界線或界線以外區域,即屬球出界。在球觸線或線外區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13)干擾球:投籃的球向籃下落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球。當球在球籃里的時候,防守隊員不得觸球。球碰板後對方不得碰球,直到球下落。
(14)球回後場:球隊如已將球從後場移至前場,該球隊球員便不能再將球移過中線,運回後場。
(6)籃球怎麼打規矩是什麼擴展閱讀:
籃球位置的分工
一、控球後衛
控球後衛,又叫組織後衛(PointGuard),是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固定位置。控球後衛往往是全隊進攻的組織者,並通過對球的控制來決定在恰當的時間傳球給適合的球員
二、得分後衛
得分後衛(ShootingGuard),是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固定位置。一般擔任該位置的球員身高和體格都低於前鋒球員,但在速度上具有優勢。
三、小前鋒
小前鋒(SmallForward),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傳統上以進攻得分為主要任務,強調快速推進上籃的能力。
四、大前鋒
大前鋒(PowerForward,有時稱作強力前鋒),一個典型的大前鋒是球場上體格較壯,而仍具備一定速度的球員。傳統上,大前鋒被要求利用他們壯碩的體型,在籃下積極強攻並爭奪進攻籃板球;而在禁區防守和防守籃板球的保護方面,則被認為是中鋒的主要任務。
五、中鋒
中鋒,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一般都由隊中最高的球員擔任,傳統上強調籃下的防守,以及防守籃板球的保護。由於具有身高的優勢,一些具備進攻天份的中鋒球員也常常成為在禁區附近投籃得分的主要進攻點。
參考資料:網路——籃球規則
❼ 打籃球的規矩有哪些
國際籃聯規則如下:
比賽方法
一隊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候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而增加人數。比賽分四節,每節各 12 分鍾,一二和三四節間分別休息 10分鍾,二三節中間休息30分鍾。比賽結束兩隊積分相同時,則舉行加時賽5分鍾,若5分鍾後比數仍相同,則再次進行5分鍾加時賽,直至比出勝負為止。
2.得分種類
球投進籃框經裁判認可後,便算得分。3分線內側投入可得2分;叄分線外側投入可得3分,罰球投進得1分。
3.進行方式
比賽開始由兩隊各推出一名跳球員至中央跳球區,由主審裁判拋球雙方跳球,開始比賽。擲界外球。
4.選手替換
每次替換選手要在20秒內完成,替換次數則不限定。交換選手的時間選在有人犯規、爭球、叫暫停等。裁判可暫時中止球賽的計時。
5.罰球
每名球員各有4次被允許犯規的機會,第五次即犯滿退場。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罰球是在誰都不能阻擋、防守的情況下投籃,是做為對犯規隊伍的處罰,給予另一隊的機會。罰球要站在罰球線後,從裁判手中接過球後5秒內要投籃。在投籃後,球觸到籃框前均不能踩越罰球線。
6.違例
大致可分為(1)普通違例:如帶球走步、兩次運球、腳踢球或以拳擊球。(2)跳球違例、(3)跳球時的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入木可在跳球者觸到球之前進入中央跳球區。
30秒鍾規則
---進攻球隊在場上控球時必須在30秒鍾內投籃出手(NBA比賽為24秒,全美大學體育聯合會比賽中為35秒).
10秒鍾規則
--球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10秒鍾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5秒鍾規則
---持球後,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擲界外球出手.FIBA規則規定罰球也必須在5秒鍾內出手(NBA規則中為10秒).
3秒鍾規則
---與對方發生身體接觸而產生的犯規,比如與裁判發生爭執等情況.
侵人犯規
---與對方發生身體接觸而產生的犯規行為.
技術犯規
---隊員或教練員因表現惡劣而被判犯規,比如與裁判發生爭執等情況.
取消比賽知識的犯規
---球員做出的不體現運動員精神的犯規動作,比如打人.發生此類情況後,球員應立即被罰出場外.
隊員5次犯規
---無論是侵人犯規,還是技術犯規,一名球員犯規共5次(NBA規定為6次)必須離開球場,不得再進行比賽.
違例
---既不屬於侵人犯規,也不屬於技術犯規的違反規則的行為.主要的違例行為是:非法運球;帶球走;3秒違例;使球出界.
隊員出界
---球員帶球或球本身觸及界線或蚧線以外區域,即屬球出界.在球觸線或線外區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擾球
--投籃的球向籃下落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球.當球在球籃里的時候,防守隊員不得觸球.
被緊密盯防的選手
---被防守隊員緊密盯防的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傳球,運球或投籃,否則其隊將失去控球權(NBA規則中無此規定).
球回後場
---球隊如已將球從後場移至前場,該球隊球員便不能再將球移過中線,運回後場.
❽ 打籃球比賽主要的規則是什麼
一、當一名隊員在場上控制量個活球時,該隊必須在24秒鍾內完成投籃。 二、控制球隊在24秒鍾內未投籃,要發出24秒信號的聲響,違反本條規則為違例。 1、每隊每半時的比賽時間內可以准許請求兩次要登記的暫停,每一決勝期內准許1 次。時間為一分鍾,從第一次或僅有一次罰球,球進入比賽狀態的瞬間起,不允許暫停;只有經過一個比賽的鍾表運行片段後,球再次成死球時才允許。 三、如果下半時要延長5分鍾作為決勝期繼續比賽,必要時要延長幾個這樣的5分鍾,直到分出勝負為止。 四、第一個決勝期前,兩隊要拋幣來確定他們將要進攻的球籃。 五、每次增加的決勝期開始時,他們要互換球籃。每次決勝期前允許有2分鍾的休息時間。 六、跳球時,兩名跳球隊員的腳要站在靠近本隊球籃一邊的半圓內,一隻腳靠近兩人之間的線的中心。 七、然後裁判員在兩名跳球隊員之間將球垂直地向上拋起;球拋起的高度要超過跳球隊員跳起時能達到的高度,並且球在他們之間落下。球達到最高點後必須被一名或雙方跳球隊員合法地拍擊。 八、籃球是用手來打球的運動項目。帶球跑、踢球或用拳擊球是違例。 九、踢球就是用膝、膝以下腿的任何部位或腳去擊球或攔阻球。只有故意地做這種動作時才是違例。 十、根據裁判員的判斷,一個被確認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的犯規,必須是發生在該隊員投籃手臂的連續動作已經開始之後。如果投球中籃,即使是在鳴哨後球才離開投籃隊員的手,要計得分。在響哨後,如果做了一個全新的投籃嘗試(動作)、則中籃無效。 十一、擲界外球的隊員不得違反下列規定: 1、球離手時踏場地;2、在球離手前消耗的時間超過5秒鍾;3、擲球越過籃板傳給場上另一隊員;4、擲界外球球離手後,在球接觸場上隊員前,球觸及界外或停留在籃圈支頸上,或進進球籃。 十二、在球擲過界線前,任何其他隊員都不可以使身體的任何部分越過界線。 十三、當持活球的隊員用同一腳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數次,另一腳(稱為中樞腳)不離開與地面的接觸點。 十四、某隊控制球時,該隊隊員在對方的限制區內停留不得超過持續的3秒鍾。當一名隊員在後場控制活球時,該隊必須在7秒鍾內使球進入前場。當球觸及前場或觸及有部分身體接觸前場的隊員時,球即進入前場。 十五、隊員不準通過伸展臂、肩、髖、膝、腳或彎曲身體成不正常姿勢以阻擋、拉、推、撞、絆等動作來阻礙對方行進;也不準使用任何粗野動作。 定義 1、阻擋:是阻止對方隊員行進的身體接觸。 2、撞:是持球或不持球的隊員推動或移動到對方隊員軀幹上的身體接觸。 3、從背後防守:是防守隊員從對方隊員的背後與其發生的身體接觸。即使防守隊員正在試圖去搶球,與對方隊員發生身體接觸也是不正當的。 4、用手攔阻:是防守隊員在防守狀態中用手接觸對方隊員,或是阻礙其行動或是幫助防守隊員來防守對手的動作。 5、擋人:是干擾對方隊員移動自由而發生的身體接觸。能用身體的任何部位來造成這個(拉人)接觸。 6、非法用手:發生在隊員試圖用手搶球接觸了對方隊員時,如果僅僅接觸了對方隊員持球的手,則被認為是附帶的接觸。 7、推人:是用身體的任何部位強行移動或試圖移動已經或沒有控制球的對方隊員時發生的身體接觸。 8、非法掩護:是試圖非法拖延或阻止非控制球的對手到達希望到達的場上位置。 十六、合法防守位置1、當達到下述狀態時,防守隊員就已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 2、他正面對對手,並且雙腳以正常的跨立姿勢著地。 3、隊員在場上占據位置時伸展臂或肘是合法的,但是當對方隊員試圖從他身邊通過時,它們必須放下。如果隊員不能將臂或肘放下,發生接觸就是阻擋或拉人。 十七、隊員的技術犯規是指所有不包括與對方隊員接觸的隊員犯規。 隊員不得漠視裁判員的勸告或運用不正當的行為,如: 1、同裁判員、到場的技術代表、記錄員、計時員,或對方隊員講話或接觸沒有禮貌; 2、使用很可能引起冒犯或煽動觀眾的言語或舉動; 3、戲弄對方或在對方眼睛附近搖手妨礙他的視覺; 4、妨礙迅速地擲界外球以延誤比賽; 5、被判犯規後,在裁判員要求舉手時不正正當當地舉手; 6、離開場地去獲得不正當的利益; 一、要登記違犯者一次技術犯規。二、判給對方隊員兩次罰球。 註解 一、對行為十分惡劣或屢次違反此條規定的隊員要取消其比賽資格,令其退出比賽並執行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的相同罰則。 二、場外同學或隨隊人員在與裁判員,到場的技術代表、記錄員、計時員、或對方人員交涉時不得無禮。 十八、在2 X 20分鍾的比賽中,一名隊員不論侵入犯規或技術犯規共達5次,在得到通知時他必須自動退出比賽。 每半時(20分鍾)中,一個隊的隊員侵入犯規或技術犯規已共達7次時: 1、所有以後發生的隊員侵入犯規要處以兩次罰球,由那個受到侵犯的隊員罰兩次球。 2、如果涉及到更為嚴重的罰則,則規則中的適當條款將適用。 十九、投籃可用任何方式投籃,但他必須將球在被別的隊員觸及前從籃圓豐方投進球籃或投籃觸及籃圈。發球時在裁判員將球置於他可處理時,要在5秒鍾內投球離手;不得做假動作罰球;最多5名隊員可以占據被看作是1米深的位置。 (中國籃球裁判網版權所有,具體請參考:http://www.cbareferee.com)
❾ 籃球場打球的所有規則
籃球比賽中的規則較多,且相當復雜,共有93條。
技術規則
(1)技術犯規:技術犯規是指所有不包括與對方隊員接觸的隊員犯規。隊員不得漠視裁判員的勸告或運用不正當的行為。
(2)兩次運球:又稱「非法運球」,球員第一次運球結束後不得再次運球,失去了對球的控制以後只可以投籃、傳球、除非球被另一球員接觸。
(3)帶球撞人:持球隊員推動或移動到防守隊員軀幹上的身體接觸,當接觸的瞬間防守隊員已經提前站位,則進攻隊員構成帶球撞人。
(4)阻擋犯規:持球隊員與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採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動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而產生的侵人犯規。
(5)打手犯規:又稱「非法用手」,在運球或上籃、投籃時防守人員打手,這樣就會被裁判吹其打手犯規。
(6)走步:又稱「帶球走違例」,是指當隊員在場上持著一個活球,其一腳或雙腳超出規則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動。
(7)24秒違例:
1、當一名隊員在場上控制量個活球時,該隊必須在24秒鍾內完成投籃。計時器是籃球比賽不可缺少的部分允許24秒時間到時籃球尚在投籃動作完畢後的飛行軌跡中,如果籃球最後觸碰籃筐,則24秒計時器重置計時,如果投籃未能觸碰籃筐,則判24秒超時違例;
2、控制球隊在24秒鍾內未投籃,要發出24秒信號的聲響,違反本條規則為違例。
(8)八秒違例:負責進攻的球隊必須要在八秒鍾內把球運到對方的半場,如果在八秒之前運不過對方前場的話,那麼裁判就會判給對方發球,比賽也因此會重新開始。
(9)5秒違例:
1、進攻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擲出界外球;
2、在被嚴密防守時,必須在5秒鍾之內傳、投或運球;
3、在罰球時,罰球隊員必須在5秒之內將球投出。
(10)雙方犯規:雙方犯規是2名互為對方的隊員大約同時相互發生侵人犯規的情況。如發生雙方犯規,應給每一犯規隊員登記一次侵人犯規,不判給罰球,並且只給隊員登記犯規,不登記全隊犯規。
(9)籃球怎麼打規矩是什麼擴展閱讀:
籃球規則
(1)扣籃:運動員用單手或雙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將球扣進籃圈。
(2)補籃:投籃不中時,運動員跳起在空中將球補進籃內。
(3)卡位:進攻人運用腳步動作把防守者擋在自己身後,這種步法叫卡位。
(4)領接球:順傳球飛行方向移動,順勢接球。
(5)錯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進攻人身側,阻撓他接球叫錯位防守。
(6)要位:進攻人用身體把防守人擋在身後,占據有利的接球位置。
(7)突破:運球超越防守人。
(8)空切:進攻人空手向籃跑動。
(9)一傳:獲球者由守轉攻的第1次傳球。
(10)蓋帽:進攻人投籃出手時,防守人設法在空中將球打掉的動作。
(11)補位:當1個防守人失掉正確防守位置時,另一防守人及時補占其正確防守位置。
(12)協防:協助同伴防守。
(13)緊逼防守:貼近進攻人,不斷運用攻擊性防守動作,威脅對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讓對方接球。
(14)斜插:從邊線向球籃或者向球場中間斜線快跑。
(15)時間差:在投籃時,為躲避對方防守的封蓋,利用空中停留改變投籃出手時間。
(16)籃板球:投籃不中後,雙方運動員爭搶打在籃筐或籃板上籃球的球權。
(17)罰球:進攻隊員被犯規後,在罰球線後的半圓內,無爭搶的情況下進行投籃,每進一球得一分。
(18)擋拆:進攻球員進攻時隊友通過擋拆對方防守球員的形式為持球人擺脫防守。
(19)空接:持球球員把球拋向籃筐,無球球員向籃球的位置跳起,投籃(扣籃)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