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籃球場上的幾號位是怎麼分的
2L說反了,應該是位置從外到內1-5。
1號位是控球後衛(Point Guard)
2號位是得分後衛(Shoot Guard)
3號位是小前鋒(Small Forward)
4號位是大前鋒(Power Forward)
5號位是中鋒(Center)
越往後的位置越靠近籃筐,一般情況,越往內身高要求越高,控球技術要求越低。
控衛是球隊的進攻大腦,一般是在外線控球組織球隊進攻的,以傳球、遠投、適時的突破為主。原則上控衛應該是球隊的「最後一個得分手」,但是當今趨勢下,越來越多的控衛喜歡自己突破造殺傷或者分球,所以有時甚至成為球隊頂級得分手(比如公牛隊的羅斯、雷霆的維斯布魯克等)。
分位和小前都是球隊的外圍得分手,相對的小前鋒的身體素質要求更高,也更需要往內線打。不過當今籃球2、3號位的區分已經非常小了,所以才有一大批所謂的「鋒衛搖擺人」,因為球員越來越全能,所以往往很多超級得分手具備空位遠投和突破各項進攻手段。
同樣的,4、5號位在當今的籃球中區分也變得比較模糊了(NBA為主,國際籃球區別還是挺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傳統的「站樁式」中鋒在NBA不吃香了,中鋒的機動性越來越接近於大前鋒(比如魔獸霍華德),而越來越多的大前鋒甚至要經常承擔中鋒的責任(比如鄧肯和加內特)。
原則上,大前鋒比中鋒要承擔更多的搶籃板的任務,因為大前鋒的機動性比較強,而中鋒要承擔更多籃下防守的任務。
實際上現在的位置區分比較模糊,除了中鋒位置充其量找個4號位頂一頂之外,其餘1-3號位都可以互相客串,比如熱火的詹姆斯他雖然是3號位,但是同時照顧了1、2號位的工作,偶爾還能客串4號位……
魔術師約翰遜更是從1號位打到5號位都沒有問題……
類似的還有麥迪等優秀的鋒衛搖擺人……
要身兼多職有幾個必備要素:
1、身高不應過高或高矮,6尺8寸-6尺9寸為宜(206cm上下)。
2、控球技術必須好,而且要有出色的傳球能力!
⑵ 籃球怎麼知道是幾號球
根據籃球的圓周就可以判斷。
籃球有6不同的型號大小,分別為1號籃球、2號籃球、3號籃球、5號籃球、6號籃球和7號籃球。
其中1號2號3號均為兒童玩具用球,真正市面上見的比較多的籃球是5號籃球、6號籃球和7號籃球。
5號籃球的重量一般為470g-500g,圓周在69cm-71cm之間,是青少年專業用球,一般這種型號的籃球小學生用的比較多
6號籃球的重量一般為510g-550g,圓周在70cm-71cm之間,是女子專業用球。
7號籃球的重量一般為600g-650g,圓周在75cm-76cm之間,是國際標准專業用球的規格。
籃球的結構:
1、表皮:分為橡膠、合成皮(超細強力纖維、PU、PVC等)以及真皮三大類;
2、中膽:內膽和表皮之間的支撐結構,由橡膠製成;
3、纏絲:中高檔的籃球必須在球的內膽表面均勻地纏繞一條籃球專用尼龍絲,對球膽形成像蠶繭一樣的保護層,但不是每種籃球都採用此工藝的,許多低檔籃球就不纏絲,而用紗布代替;
4、內膽:即球膽,是籃球的心臟,在籃球的最里層,由黑色橡膠製成;
球嘴:籃球充氣的「咽喉」,對氣密性非常關鍵。
選籃球技巧:
一看:表面沒有瑕疵,球是圓形的,圓周不得小於0.749米(74.9厘米),不得大於0.780米(7 8厘米),為認可的暗橙色。
二聞:外殼用皮、像膠或合成物質製成,有一種香香的皮革味;
三按:好的球,氣打的不足也按不下去,反之壞球氣打飽了,一按一個坑;球面的接縫或槽的寬度不得超過0.00635米(6.35毫米)。
四掂:太輕太重的球都不好,重量不得少於567克,不得多於650克;
五彈:充氣後,使球從1.80米的高度(從球的底部量起)落到球場的地面上,反彈起來的高度不得低於1.20米,也不得高於1.4 0米(從球的頂部量起);
籃球的分類
1、室外用球
球皮之間的橡膠寬度較窄,彈性非常強,籃球表面的凸凹顆粒較深,皮質堅硬,一般是pvc人造塑料材質,也有PU人造皮革材質的,價格相對低廉
(註:這些不是假球!只是適合室外粗糙的地面的籃球)。
這種球手感一般,但是因為有比較深的顆粒,即使沾上灰塵,也可以有不錯的摩擦系數。但使用久了。
表面的磨蹭顆粒一但磨平,那時的球皮會很光滑,對於控球之類的將有很大的影響,使用一但表皮磨損完也宣告該籃球該替換了。
2、室內用球
球皮之間的橡膠寬度較窄,使用之前必須充足氣,不然就彈性欠佳,這是因為木地板彈性比水泥地或柏油地大的關系。籃球表面則截然相反,應室內場地較為干凈,所以球皮非常的平整,材料有用真皮的(黃牛皮、黑牛皮、翻毛牛皮、加厚牛皮等等),也有pu皮的。
在干凈的時候,有很大的摩擦系數。但也同時沒有室外用球那麼耐磨。
如果在室內,或較干凈的室外場,室內球的手感比堅硬的室外球要好的多,球皮的質地非常的柔軟,不僅能減少手指戳傷的可能性,投籃的時候還不會出現不好控制的感覺,從做動作一直到最後籃球離開指尖,都在精確的控制之下。
⑶ NBA裡面的一號位、二號位...等等,這些都代表什麼呢要怎麼區分這些位置呢
NBA籃球比賽里1號位是控球後衛、2號位是得分後衛、3號位是小前鋒、4號位是大前鋒、5號位是中鋒。
具體位置介紹:
1、控球後衛(PG--Point Guard)
是全隊進攻的組織者,並通過對球的控制來決定在恰當的時間傳球給適合的球員得分。
2、得分後衛(SG--Shooting Guard)
在場上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得分後衛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不過也就因為如此,得分後衛的外線准頭與穩定性要非常好。
3、小前鋒(SF--Small Forward)
技術非常全面,基本可以勝任場上任何一個位置,也叫鋒衛搖擺人,主要任務就是得分。
4、大前鋒(PF--Power Forward)
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大前鋒,有時稱作強力前鋒,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在中國也有「二中鋒」的說法。
5、中鋒(C--Center)
中鋒,傳統上強調籃下的防守,以及防守板球的保護。由於具有身高的優勢,一些具備進攻天份的中鋒球員也常常成為在禁區附近投籃得分的主要進攻點。
(3)如何分辨籃球幾號位擴展閱讀:
現代籃球弱化中鋒位置:
在現代籃球的發展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中鋒因為投籃能力偏弱以及移動速度過慢等原因被淘汰。如今的NBA中,在那些受到重用的中鋒中,出色的投射能力和符合球隊攻防速度的移動是兩個必備的條件。
在小球並未興起的時代里,投三分並不是中鋒的必備技術,甚至很多教練不喜歡中鋒去投三分,因為他們覺得如果內線拉出來投,那外線的作用自然就減弱了,可在如今這小球盛行的時代,投三分彷彿已經成為了頂級中鋒的必備技術,而且中鋒不光能投,還要能跑,還得要跑得快。
⑷ 怎麼看籃球是幾號
判斷籃球是幾號可以通過測量尺寸及重量:
1、7#球: 重量600-650g, 圓周75-76cm;
2、6#球: 重量510-550g,圓周70-71cm;
3、5#球:重量470-500g,圓周69-71cm;
4、3#球:重量300-340g,圓周56-57cm。
NBA的比賽用球是7號籃球,在每年的七月份,提供商都會把新的籃球發放給30支球隊,讓他們在休賽期的訓練和季前賽充分接觸新球,適應並「激活」新球。
籃球的氣不可多、也不可少,打完氣之後,保證籃球在1.83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可以回彈的高度達到1.32-1.42米即可。
(4)如何分辨籃球幾號位擴展閱讀:
籃球挑選技巧:
1、內膽:
即球膽,是籃球的心臟,在籃球的最里層,由黑色橡膠製成;
2、纏絲:
中高檔的籃球必須在球的內膽表面均勻地纏繞一條籃球專用尼龍絲,對球膽形成像蠶繭一樣的保護層,但不是每種籃球都採用此工藝的,許多低檔籃球就不纏絲,而用紗布代替。
高檔的籃球尼龍絲也是自己的專利產品這個關乎籃球的壽命和運球習慣;
4、中膽:
內膽和表皮之間的支撐結構,由橡膠製成;表皮:分為橡膠、合成皮(超細強力纖維、PU、PVC等)以及真皮三大類;
4、球嘴:
籃球充氣的「咽喉」,對氣密性非常關鍵。
⑸ 籃球幾號位怎麼分
控球後衛 1號位(PG)(西base)
控球後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他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這才有讓其他人得分的機會。一個合格的控球後衛必須要能夠在只有一個人防守他的情況下,毫無問題地將球帶過半場。然後,他還要有很好的傳球能力,能夠在大多數的時間里,將球傳到球應該要到的地方:有時候是一個可以投籃的空檔,有時候是一個更好的導球位置。簡單地說,他要讓球流動得順暢,他要能將球傳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再更進一步地說,他還要組織本隊的進攻,讓隊友的進攻更為流暢。
得分後衛 2號位(SG)(西escolta)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以得分為主要任務。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不過也就因為如此,他的外線准投與穩定性要非常好。
小前鋒 3號位(SF)(西alero)
小前鋒(Small Forward)乃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對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較遠距離的得分。小前鋒一接到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把球往籃筐里塞。他可能會抓籃板,但並不必要;他可能很會傳球,但也不必要;他可能彈跳很好,但仍不必要;他可能防守極佳,但還是不必要。小前鋒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
大前鋒 4號位(PF)(西ala-pivot)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是非常重要的,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大前鋒可以說是在一場比賽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大前鋒不是最弱的,也同樣不是最強的。不是說任何人都可以當大前鋒的,大前鋒的身體素質要夠硬,速度、彈跳力和力量都是不可缺少的。搶籃板需要速度、彈跳力和力量。如果沒有速度的話你還沒准備好可能就被人搶了籃板球,彈跳力不好的話很容易被那些彈跳力好的搶去籃板球。沒有力量的話,搶籃板根本沒你的份。
大前鋒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也是創造得分機會最多的人。如果沒有了大前鋒,光靠中鋒是搶不到幾個籃板球的。他在禁區卡位,與中鋒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他又常常幫隊友擋人,然後在隊友出手後設法擠進去抓籃板,做第二波的進攻。大前鋒出手的機會不會很多,但也不會很少,而其投籃的位置又經常很靠近籃筐,對其投籃的命中率要求也較高。以場上五個位置來說,大前鋒應該是命中率最高的一位,不錯的大前鋒應該達到五成五以上。不過由於得分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的得分可以不多,但是籃板就一定要抓得多。此外,防守時的火鍋能力(即蓋帽能力)自然也是大前鋒所必備的,因為他要鞏固禁區,防守當然重要。
中鋒 5號位(C)(西pivot)中鋒(Center)
配合大前鋒搶籃板和傳球運球。
首先,他既然是在禁區裡面混飯吃,那麼籃板球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但是不如大前鋒搶籃板球的幾率高。再來,禁區又是各隊的兵家必爭之地,當然不能讓對手輕易攻到這裡面來,所以阻攻、蓋火鍋的能力也少不得。而在進攻時,中鋒經常有機會站在靠近罰球線的禁區內(此乃整個進攻場的中心位置)接球,此時他也應具備不錯的導球能力,將球往較適當的角落送出,所以中鋒需要身高,技術,身體等等。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而在球隊中,中鋒也經常身負得分之責,他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與小前鋒里外對應。因為他要能單打,所以在命中率上的要求可以低些,但他出手的位置又往往較接近籃筐,所以命中率又應該高些,大致來說,五成二可以作為一個標准。對中鋒命中率的要求,是僅次於大前鋒的。在進攻方面,中鋒在接近籃筐的位置要有單打的能力,他要能背對著籃筐做單打動作,轉身投籃是最常見的一項,而跳勾、勾射則是更難防守的得分方式。防守上,要稱為一個好的中鋒,那除了守好自己該看的球員之外,適時幫忙隊友的防守是必須的。簡單地說,若敵方的球員晃過了隊友的防守而往籃下進來,中鋒便要有一夫當關之勇,守住己方的禁區。當然,不是說每回都能滴水不漏,但總是要有"能幫忙"的能力,若一個中鋒只能守住自己的人,那是不夠的(除非對方是超強的進攻中鋒)
⑹ 如何分辨籃球幾號位
籃球場主要位置介紹】
控球後衛(PG)(西base)控球後衛(Point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他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這才有讓其他人得分的機會。一個合格的控球後衛必須要能夠在只有一個人防守他的情況下,毫無問題地將球帶過半場。然後,他還要有很好的傳球能力,能夠在大多數的時間里,將球傳到球應該要到的地方:有時候是一個可以投籃的空檔,有時候是一個更好的導球位置。簡單地說,他要讓球流動得順暢,他要能將球傳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再更進一步地說,他還要組織本隊的進攻,讓隊友的進攻更為流暢。對於一個控球後衛還有一些其它要求。在得分方面,控球隊員往往是隊上最後一個得分者,也就是說除非其他隊友都沒有好機會出手,否則他是不輕易投籃的。或者以另一個角度說,他本身有頗強的得分能力,而以其得分能力破壞對方的防守,來替隊友製造機會。總而言之,控球員有一個不變的原則:當場上有任何隊友的機會比他好時,他一定將球交給機會更好的隊友。
得分後衛(SG)(西escolta)得分後衛(ShootingGuard)以得分為主要任務。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不過也就因為如此,他的外線准投與穩定性要非常好。得分後衛經常要做的有兩件事,第一是有很好的空檔來投外線,因此他的外線准頭和穩定性一定要好,要不然隊友千辛萬苦擋出個好機會,卻又投不進去的話,對全隊的士氣和信心打擊頗大。第二則是要在小小的縫隙中找出空檔來投外線,所以他出手的速度要快。一個好的得分後衛總不能企望每次都有這么好的空檔,應該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找機會出手,而命中率也要有一定的水準,如此的話,才能讓敵方的防守有所顧忌,必須拉開防守圈,而更利於隊友在禁區內的攻勢。
小前鋒(SF)(西alero)小前鋒(SmallForward)乃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對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較遠距離的得分。小前鋒一接到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把球往籃框里塞。他可能會抓籃板,但並不必要;他可能很會傳球,但也不必要;他可能彈跳很好,但仍不必要;他可能防守極佳,但還是不必要。小前鋒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小前鋒乃是對命中率要求最低的一個位置,一般而言只要四成五就算得上合格,而四成以上都可以接受。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他要能得分。如果一個小前鋒每場球得個七、八分,命中率還只有四成的話,那還不如叫他去坐板凳算了。話說回來,為什麼小前鋒的命中率可以比較低呢?因為他是隊上主要得分者,他經常要積極找機會投籃,要在某些時刻穩定軍心,甚或以較困難的方式單打對手來提升士氣,乃至於給對手下馬威,給予敵方迎頭痛擊等。因此小前鋒會有較多的機會出手,而且可能是不太好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容許他的命中率稍低,只要他能得分的話。
大前鋒(PF)(西ala-pivot)大前鋒(Power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大前鋒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他在禁區卡位,與中鋒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他又常常幫隊友擋人,然後在隊友出手後設法擠進去抓籃板,做第二波的進攻。大前鋒一般較少出手,而其投籃的位置又經常很靠近籃框,對其投籃的命中率要求也較高。以場上五個位置來說,大前鋒應該是命中率最高的一位,不錯的大前鋒應該達到五成五以上。不過由於得分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的得分可以不多,但是籃板就一定要抓得多。此外,防守時的火鍋能力自然也是大前鋒所必備的,因為他要鞏固禁區,防守當然重要。其實說穿了,大前鋒就是要做好兩件事:籃板和防守。
中鋒(C)(西pivot)中鋒(Center)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他多數的時間是要待在禁區里賣勞力、賣身材的,他在攻在守,都是球隊的樞紐,故名之為中鋒。中鋒要做哪些工作呢?首先,他既然是在禁區裡面混飯吃,那麼籃板球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再來,禁區又是各隊的兵家必爭之地,當然不能讓對手輕易攻到這裡面來,所以阻攻、蓋火鍋的能力也少不得。而在進攻時,中鋒經常有機會站在靠近罰球線的禁區內(此乃整個進攻場的中心位置)接球,此時他也應具備不錯的導球能力,將球往較適當的角落送出。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而在球隊中,中鋒也經常身負得分之責,他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與小前鋒里外對應。因為他要能單打,所以在命中率上的要求可以低些,但他出手的位置又往往較接近籃框,所以命中率又應該高些,大致來說,五成二可以作為一個標准。對中鋒命中率的要求,是僅次於大前鋒的。一名好的中鋒還得多才多藝。在進攻方面,中鋒在接近籃框的位置要有單打的能力,他要能背對著籃框做單打動作,轉身投籃是最常見的一項,而跳勾、勾射則是更難防守的得分方式。防守上,要稱為一個好的中鋒,那除了守好自己該看的球員之外,適時幫忙隊友的防守是必須的。簡單地說,若敵方的球員晃過了隊友的防守而往籃下進來,中鋒便要有一夫當關之勇,守住己方的禁區。當然,不是說每回都能滴水不漏,但總是要有"能幫忙"的能力,若一個中鋒只能守住自己的人,那是不夠的(除非對方是超強的進攻中鋒)。中鋒有一種變形,也就是所謂的外線中鋒。他與正常中鋒的差別在於,他的進攻主要是跑到外面去投外線,而少做禁區單打的工作。由於中鋒的個頭高,其他矮個子根本守不住,所以到外線投籃可以把對方的中鋒引出來,故其在前鋒較強時也相當管用,而在防守時,他就與一般中鋒無異,照樣防守對方中鋒,照樣地抓籃板。
⑺ 籃球中的幾號位是怎麼劃分的
1號:PG(控衛)
2號:SG(分衛)
3號:SF(小前)
4號:PF(大前)
5號:C(中鋒)
6號:最佳第六人
7號:輪換
8號:輪換
9號:輪換
10號:再有人受傷的情況下有可能輪換
11號~14號:估計球隊鬧飢荒了才有可能上場
控球後衛(PG)
控球後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掌握比賽、組織進攻的人。他們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給隊友創造得分的機會。助攻是他們的首要工作,控球後衛在賽場上扮演的角色就象執導一場精彩演出的導演。
一名合格的控球後衛,首先要有出色的運球能力,能將球順利帶過半場;其次,還要有很好的傳球能力。控球後衛要讓球流動得順暢,他們要能將球傳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
控球後衛往往是隊上最後一個得分者,除非其隊友都沒有好機會出手,否則他是不輕易投籃的。即使有著很強的得分能力,控球後衛的目標也是以自己的得分能力破壞對方的防守,從而為隊友製造得分機會。
控球後衛的准則是:當場上有任何隊友的機會比他好時,他一定將球交給機會更好的隊友。所以,除非是很好的投籃機會,控球後衛是不會出手投籃的,這樣對控球後衛命中率的要求自然很高,通常要在50%以上——這一命中率要高於小前鋒和得分後衛。在具體得分手段方面,外圍外線和切入是控球後衛必備的兩項利器。
代表球星:賈森·基德(新澤西網隊)
得分後衛(SG)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的後衛隊員,他的身材一般高於控球後衛,外圍投籃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
得分後衛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不過他不需要練就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助找出空檔後再投籃的。
得分後衛首先要有較高的投籃命中率和穩定性,第二是出手速度要快,如此才能拉開敵方的防守圈,更利於隊友在禁區內的攻勢。不過得分後衛的命中率一般是47%左右,達不到50%,因為他們出手的距離通常是距離籃圈相當遠的。
代表球星:文斯·卡特(多倫多猛龍隊)
小前鋒(SF)
小前鋒(Small Forward)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同時也要有不錯的防守能力。一名合格的小前鋒不但要有足夠的身高在籃下得分,也要有出色的速度憑借快攻和突破得分。
對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得分,小前鋒乃是對命中率要求最低的一個位置,一般而言只要四成五就算得上合格,而四成以上都可以接受。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他要能得分。如果一個小前鋒每場球得個七、八分,命中率還只有四成的話,那還不如叫他去坐板凳算了。話說回來,為什麼小前鋒的命中率可以比較低呢?因為他是隊上主要得分者,他經常要積極找機會投籃,要在某些時刻穩定軍心,甚或以較困難的方式單打對手來提升士氣,乃至於給對手下馬威,給予敵方迎頭痛擊等。因此小前鋒會有較多的機會出手,而且可能是不太好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容許他的命中率稍低,只要他能得分的話。
代表球星:格倫·羅賓遜(亞特蘭大老鷹隊)
大前鋒(PF)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搶籃板、防守、卡位是他的主要任務,說到投籃、得分,他幾乎是全隊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
大前鋒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他要在禁區與中鋒配合進行卡位防守,同時也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大前鋒常常幫隊友掩護,在隊友出手投籃努力爭搶籃板球,為二次進攻做准備。
一般情況下,要求大前鋒單打進攻的時間很少,而大前鋒的進攻手段則主要是轉身投籃和小勾手之類的近距離進攻。由於大前鋒出手投籃次數少,而且他投籃的位置一般又很靠近籃框,所以大前鋒的投籃命中率也需要比較高,一般來說應該是場上五個位置中命中率最高的一個,一名合格的大前鋒投籃命中率應該達到50%以上。
相對於得分,大前鋒的籃板球一定要抓得多,防守時的蓋帽能力也是大前鋒所必備的,因為他們的任務就是鞏固禁區的防守。所以,大前鋒在場上的任務就是做好兩件事:籃板和防守。
隨著現代籃球打法的更新,對大前鋒的進攻能力要求有所提高,不過,一個好的大前鋒,還是以禁區內的防守為主要任務的。
代表球星:卡爾·馬龍(猶他爵士隊)
中鋒(C)
顧名思義,中鋒(Center)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憑借其強壯、高大的身體,無論進攻還是防守,他們都是球隊的樞鈕,故名之為中鋒。
作為禁區內的「擎天柱」,搶籃板球是中鋒必不可少的能力。此外,封堵阻攻、蓋帽也是中鋒必備的能力。由於本隊進攻時自己常處在禁區中央的樞紐位置,所以中鋒應該具有不錯的導球能力,能將球往較合適的位置輸送,助攻隊友得分。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當然,得分也是中鋒應盡的職責,他們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中鋒的命中率應該比大前鋒更高一些。
一名好的中鋒必須多才多藝,不但要有足夠的得分技巧用於進攻得分,防守時還要能成為球隊的最後一道屏障,除了守好自己盯防的球員,中鋒還要能夠協同協同和及時為隊友的防守補位。
現代籃球打法中有一種新的中鋒戰術,就是所謂的「外線中鋒」。此種中鋒需要在進攻時主要到外線投籃得分,而少做禁區內的進攻。由於用其他球員防守身材上差異太大、效果不佳,因此防守方只能讓本隊中鋒也到外線去盯防對手。如此一來,進攻方就可以利用對方中鋒不在禁區的機會,讓本隊能力強的前鋒或後衛隊員瘋狂得分。當然,「外線中鋒」只適用於進攻,防守時與一般中鋒的打法無異。
代表球星:沙奎爾·奧尼爾(洛杉磯湖人隊)
⑻ 籃球幾號位怎麼區分最好有圖解
籃球位置介紹:
1、1號位——組織後衛(PG)。是全隊進攻的組織者,並通過對球的控制來決定在恰當的時間傳球給適合的球員得分。
2、2號位——得分後衛(SG)。由其字義我們不難得知,他在場上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
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不過也就因為如此,他的外線准頭與穩定性要非常好。
3、3號位——小前鋒(SF)。技術非常全面,基本可以勝任場上任何一個位置,也叫鋒衛搖擺人,主要任務就是得分 得分 再得分!
4、4號位——大前鋒(PF)。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
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 大前鋒,有時稱作強力前鋒,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在中國也有「二中鋒」的說法。
5、5號位——中鋒(C)。中鋒,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一般都由隊中最高的球員擔任,傳統上強調籃下的防守,以及防守板球的保護。
由於具有身高的優勢,一些具備進攻天份的中鋒球員也常常成為在禁區附近投籃得分的主要進攻點。
籃球比賽中球員的一般站位。
(8)如何分辨籃球幾號位擴展閱讀:
籃球比賽即根據籃球運動進行的比賽。籃球比賽的形式多種多樣,有較為常見的五人籃球,也有現在流行的街頭三人籃球賽,是三對三的比賽,更講究個人技術。
術語解釋
⑴扣籃:運動員用單手或雙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將球扣進籃框。
⑵補籃:投籃不中時,運動員跳起在空中將球補進籃內。
⑶卡位:進攻人運用腳步動作把防守者擋在自己身後,這種步法叫卡位(多用於沖搶籃板)。
⑷領接球:順傳球飛行方向移動,順勢接球。
⑸錯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進攻人身側,阻撓他接球叫錯位防守。
⑹要位:進攻人用身體把防守人擋在身後,占據有利的接球位置。
⑺突破:運球超越防守人。
⑼ 籃球怎麼知道是幾號球
籃球的規格在籃球的表皮上就能看出來
1、規格參數標注,以斯伯丁籃球為例:
斯伯丁的產品編號有61-XXX、62-XXX、64-XXX、66-XXX四個編號分類。61-XXX、62-XXX、64-XXX屬於7號籃球(標准籃球),例如:61-916、62-595、64-284。
其中增加尾數W的編號屬於女子籃球(6號籃球),例如:61-942W、62-217W。增加尾數S的為黑精溝削邊籃球,例如:62-200S、62-205S(削邊籃球已在2004年年底停產)。66-XXX屬於3號小籃球,銷售對象為兒童。
籃球的四種規格:(取球的大圓周長)
一、7號籃球,重量600-650g,周長75-76cm,標准男子比賽用球。
二、6號籃球,重量510-550g,周長70-71cm,標准女子比賽用球。
三、5號籃球,重量470-500g,周長69-71cm,青少年比賽用球。
四、3號籃球,重量300-340g,周長56-57cm,兒童比賽用球。
⑽ 籃球裡面1 2 3 4號位分別是什麼位置
1號位:控球後衛(PG)
中鋒雖沒有固定的「身高標准」,但以現今世界籃壇的一般水平,男籃中鋒的身高普遍在2米08(6英尺10英寸)以上,女籃中鋒的身高普遍在1米90(6英尺3英寸)以上。在技術統計上,中鋒通常能貢獻最多的蓋帽數,且常能達到較高的投籃命中率(Field goal percentage)以及籃板球績效。由於身高能夠達到2米13(7英尺)以上,而仍保有良好運動能力的籃球運動員人數有限,少數兼具高度及靈活度的中鋒球員往往能夠成為左右比賽勝負的重要因素。以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為例,一個擁有運動天賦、精神、球技和良好體格的中鋒,往往是構成一支強大球隊的關鍵。
(10)如何分辨籃球幾號位擴展閱讀:
籃球位置(英語:basketball positions),是指籃球比賽中球員角色的一種分工。傳統上,根據球員在球場的前、中、後位置,可以大致分出三個位置,包括前鋒、中鋒、後衛。現代籃球比賽中,場上的五名球員通常分為五個位置,包括控球後衛(PG)、得分後衛(SG)、中鋒(C)、小前鋒(SF)、大前鋒(PF)五者。在國際籃球規則中,對於球員的角色並沒有特別定義,教練也可以視情形隨時改變場上球員的角色。在籃球比賽中,每個位置的責任定義也不是絕對的,球員可能同時負擔多種功能,因此出現了如控球前鋒、中前鋒、雙能衛等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