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籃球運動 > 籃球左擋右擋是什麼意識

籃球左擋右擋是什麼意識

發布時間:2022-08-06 04:24:09

Ⅰ 打籃球時,攔板、蓋冒分別是什麼意思

籃板:
球場上經常出現投籃不中、球碰到籃圈或籃板反彈出來的現象。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兩支球隊均可搶球。為提高搶籃板球的能力,你就需要在限制區內搶佔有利位置。搶佔位置時應快速移動到對手與籃板之間的某一位置上,這被稱為擋人搶籃板球。無論你的球隊是進攻還是防守,你都應努力將對手擋在外面,保持有利位置,並從該位置起跳搶奪籃板球

蓋帽:
【籃球術語】進攻人投籃出手時,防守人設法在空中將球打掉的動作。

如果你想要蓋掉對手每一次投籃,你會陷入犯規過多的麻煩。而且,你也不能說:「我身材高大,我要蓋他的帽。」你反應能有多快?你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時機,要了解對手,研究他們的投籃。你還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該遠離你的防守對象。因為一個出色的蓋帽王不是只蓋自己防守隊員的帽。我的隊友可以在防守上抓到機會,他們知道有我在那裡。

對手也知道有我在那裡會蓋帽。當他們發現我在那兒守著禁區,他們會被迫做出高難度投籃。你能改變他們多少種投籃方式?這就是你成為蓋帽高手的秘訣:

進攻方投籃或者上籃,防守方在對方投出球未達到最高點並開始下落前,將球用手拍出,或者干擾,也就是說,在球出手前或出手後,只要球還沒有開始到達最高點並下落,防守的人用手碰到球,即算封蓋一次。灌籃時只要身體接觸不犯規,將球打下也算封蓋。
球達到最高點開始下落後再「封蓋」成為干擾球,這種球不論進攻方投出的球有無得分的可能性,都算進攻方得分。所以有時候進攻方投出很差的球,但是在球下落後被防守的人蓋掉,防守的只能自認倒霉,這個本來進步去的球由於干擾球違例,判進攻方得分。
籃球比賽是眾多體育項目中的一中,充滿了激烈的碰撞,身體沖撞,空中對抗。它 由進攻與防守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了解籃球的人都知道,防守對於一支球隊意味著什麼,沒有好的防守就不會有更加犀利的進攻,所以每一支優秀的球隊,都有著出色的防守技術,而在比賽中最能體現防守技巧並且最能打擊對手氣焰的莫過於「蓋帽」

「蓋帽」高手不一定是本隊最高大的隊員,但他能控制球場的內線區域,減低對方球員對於本隊防守籃筐的進攻,並能夠有效的降低對方在禁區內的投籃命中率,這樣的隊員可以使本隊的防守變的輕松。防守隊員可不必顧慮對手突破上籃,可以擴大防區,增加對於禁區外圍的防守,更多的防守對方的中遠投。甚至本隊隊員移動速度較慢時也可夾擊對方持球者,而不致造成對方輕易上籃得分。一個蓋帽能手甚至可幫助本隊登上冠軍的寶座。比如NBA的比爾·拉塞爾就是蓋帽高手的典範。

很多會打籃球的人都稱自己是蓋帽能手,但很少確有其事,這樣的情況在街頭或者正規比賽時都有發生。有時,隊內根本連一個會蓋帽的隊員都不具備,最糟的情況是自命為會蓋帽的防守者,經常跳起後看著進攻隊員三步上籃或跳投得分,而自己無法防守,或者打手犯規。一個真正的優秀的封蓋高手會帶給本隊比賽時心理上的優勢,而一個不稱職的防守者會使全隊的防守變得漏洞百出。

要想成為一個封蓋高手,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術。被蓋的球最好仍是「活球」,不能把球打出界外,或者把球輕撥給同伴。很多具有「蓋帽」高手的球隊,都會在預期地點接得許多可能由蓋帽隊員撥來的球,由於有了接應,由守轉攻的快速反擊可立即發動。

封蓋者要學好面對邊線,肩垂直於籃板,用靠近籃板一側的手臂去「蓋」掉對方突破上籃的球,即如果進攻隊員右手持球進攻,你可以用左手進行封蓋。要及時的移至對手離籃板近、可能投籃的位置,並保持自己身體與進攻隊員的距離。這樣可以避免身體接觸而造成犯規,同時可以為自己的封蓋取得起跳的必要空間,而且一旦這次蓋帽失敗,還可以及時的進行補救措施。在採用輪轉式補防的隊,由於輪轉換位時會經常遇到暫時不被防守的隊員得球突破上籃的機會,表面上看這是得分的好時機,孰不知這也正是蓋帽的好時機。 封蓋者在對手雙腳未離地之前絕對不要輕易跳起,而要使自己的身體處於對手和背後另一攻方內策應隊員位置之間,這樣便於防止突破者分球給另一策應隊員從容得分。

如果攻方採用左右兩個內策應位置打法時,對防守者來說是施展其才華的絕妙良機。當離封蓋者較遠一側的內策應隊員背向籃板得球時, 封蓋者可計算他轉身投籃的時機,輕易的從本側起跳,蓋掉對手投出的球。

被蓋掉的球,常常是由於防守方的弱側採用了輪轉換位防守的方法。要想打掉自己一直在防守著的對手投出的球相對而言會困難很多。要想進行合理的封蓋,防守者要輕微彎曲膝關節,高高舉起用來進行封蓋的手臂。要等投籃者雙腳跳離地面後,再快速向正上方跳起,在球離開投籃者的手後,設法從球的底部把球撥開。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出現手腕的動作,只許用手指觸球,而臂、手、手指在空中都要保持伸直的狀態,只要有下壓動作出現,都將被視為犯規,這反而削弱了防守的威力。這一點在籃球裁判執法手冊上有明確規定。

當採用半場人盯人防守時,教練員應當指定防守隊員盡量把封蓋的球撥向指定的區域。大多數情況下,這個區域是進攻投籃隊員所處一側的罰球延長線至端線的區域內。而對方從正面投的籃,防守隊員應該搶好籃板球,發動快攻反擊。假如封蓋者不能把球撥向指定區域,防守隊員仍然處於進攻方與籃板之間,而這個位置會保證防守隊員擁有比進攻隊員更多的強球機會。

當採用全場人盯人防守時,應把封蓋者放到本方籃下,這樣其他的四名防守隊員就可以大膽冒險地去「夾擊」、「搶斷」、「阻截」進攻方的運球。這雖然會使對方得到一些快攻的機會,但是位於本方籃下的封蓋者有能力對付這種局面。封蓋者由於身高佔有優勢,造成小個進攻隊員突向籃下,或投籃欠準的對手跳投,通常可以迫使傳球能力較差的對方高個隊員傳球給同伴,在最後一刻,封蓋者轉身面對邊線,用身體擋住對方向另側內策應區傳球的空隙,兩臂要舉平,打掉傳向該區域的球,封蓋者應向籃板的某一點蓋掉球,這一點就是要封蓋突破上籃著想要投擦板球的路線。

對付對方進攻隊員的突破,除了運用蓋帽的技術之外,還有一種變通的辦法,那就是造成對方「撞人犯規」。對很多隊員來說,這卻是一個較好的方法。任何隊員,不管其身高或能力如何,都要學好如何造成對方進攻隊員「撞人犯規」。隊員不必掌握高超的技術,只需要良好的判斷力。造成對方「撞人犯規」會起到和蓋帽效果相同的、鼓舞本隊士氣的作用,而且籃球規則對於「撞人犯規」的處罰也是很苛刻的,其結果是使進攻方失去控制球的權利,登記一次犯規,即使投中也無效。這是一個三倍的處罰,這種情況與對方進攻隊員投中、蓋帽者犯規而造成的投中加罰一次具有相同的殺傷力。在運用造對方「撞人犯規」的技術時,防守者必須雙腳在對方進攻隊員騰空前著實地停在地面上,讓對方撞到自己的軀干,必須雙手上舉於自己的身體上方,或者是雙臂抱胸保護自己,不可有轉身的動作出現。在造犯規的同時也可進行「蓋帽」,封蓋者雙腳應用力跳離地面,但只能向自己的垂直正上方跳起,不能向進攻方稍有傾斜,運用絕對的高度封蓋進攻隊員的投籃或者迫使對方以不正確的投籃姿勢出手。

綜上說述,要想真正的成為一個封蓋高手,還是要到球場上進行刻苦扎實的練習,並通過不斷的比賽磨練自己,取得更多的比賽經驗,才能在籃球比賽中立於不敗之地。

Ⅱ 籃球擋位的規則是什麼

1、只要你的身體都在你合法的圓柱體內,沒有主動往前阻擋對方的動作,即使你的身體與他的身體一直接觸,裁判不會吹你阻擋犯規。
2、在你擋b的過程中,只要你們身體接觸的時候你先站住了腳,身體沒有主動接觸對方的動作,你就是合法的掩護,如果你擋b時接觸的一瞬間你還沒站穩身體,那麼算你非法掩護犯規。原則就是擋人的時候擔任阻擋任務的人不能有身體的移動來阻擋對方。
3、正確的擋拆應該是(a、c為同隊隊員,b、d為另一隊隊員):a持球進攻,b防守a,c選定一個擋的位置,提前站好位,a緊靠c的身體而過,跟來的b被c擋住,防c的d會補位防a,a反過來阻擋d,c借a的掩護擺脫d的防守直插籃下,a趁機將球傳給c進攻。

Ⅲ 左推右擋的意思是

左推右擋:形容拒絕來人或事情,忙於應付。

Ⅳ 什麼叫左擋 籃球規則

是阻擋吧,阻擋犯規是防守的人用不正當的防守動作或姿勢去阻礙進攻的人的前進路線,使得進攻的人無法正常前進,常見的有防守人已經被進攻的人甩在後側面了,但他伸手橫向擋在進攻人的腹部或胸口,還有就是用身體阻礙了進攻人的前進路線,比如碰撞,用身體頂你或擠你。還有一種阻擋犯規,就是移動擋拆,隊友幫進攻人擋住防守人,讓這個進攻人得以順利突破,然而隊友隨防守人移動而移動,這是移動擋拆,就是阻擋。

Ⅳ 籃球知識

籃球是一個由兩隊參與的球類運動,每隊出場5名隊員。目的是將球進入對方球籃得分,並阻止對方獲得球或得分。可將球向任何方向傳、投、拍、滾或運,但要受規則的限制。籃球比賽的形式多種多樣,也有最流行的街頭三人籃球賽,是三對三的比賽,更講究個人技術。當今世界籃球水平最高的聯賽是美國的國家籃球協會(NBA)。籃球在1904年列入奧運會的表演項目,到1936年柏林奧運會成為正式項目。女子籃球到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才成為項目。
基本規則
奈史密斯制定的籃球規則 ①籃球運動是用手進行的運動,球是圓的; ②手拿著球走或者跑都是不允許的; ③運動員可以到場上任何地方,只要不影響和妨礙對方運動員; ④運動員與運動員之間不允許發生身體接觸; ⑤籃圈應該是水平的。 根據這5條基本原則,奈史密斯先生制定出最原始的籃球競賽規則。最原始的籃球競賽規則一共有13條。這13條的基本內容是: 1.球員可以用單手或雙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2.球員可以用單手或雙手向任何方向搶、打球,但絕對不能用拳頭擊球。 3.球員不能帶球走。 4.必須用手持球,而不允許用頭頂、腳踢球。 5.不允許球員用肩撞、手拉、手推、手打、腳絆等方法來對付另一方的隊員。任何隊員違反此規則,第一次被認為是犯規,第二次再犯規,就要被強行停止比賽,直到命中一個球後才能重新上場參加比賽。如果有意傷害對方球員,就要取消他參加整個比賽的資格,且不允許替補。 6.用拳擊球就是違反第3條和第4條規則。 7.如果任何一方連續犯規3次,就要算對方命中一球。連續犯規的意思是指:在一段時間里,對方隊員未發生犯規,而本方隊員接連發生犯規。 8.如果防守者沒有觸到球或干擾球,當球投入籃內並停留在籃里就算中籃。如果球停在籃筐上,而對方隊員觸動了籃筐,也算命中一球。 9.當球出界,球將由第一個接觸球者扔進場內。若有爭論,裁判員將球扔進場內。擲界外球允許5秒鍾,如果超過5秒鍾,球判給對方。 10.主裁判員是球員的裁判,他有權吹犯規,不過,裁判如果包庇哪隊,就會撤銷執照。當某隊連續3次犯規,他將通知副裁判員。他有權宣布取消某隊員的比賽資格。 11.副裁判員是球員的裁判,他可決定什麼時候球在比賽中,並要計時、決定球的命中、記錄命中的球數以及承擔通常裁判員應該承擔的責任。 12.比賽在兩個 15分鍾內進行,中間休息5分鍾。 13.球命中最多的一方獲勝,如果平局,經雙方隊長的同意,比賽可延至再命中一球為止。 這原始的13條籃球競賽規則,雖然不系統,不完整,有些條文還不夠明確,但對初期籃球運動的發展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籃球運動發展到今天成為現代籃球運動,技、戰術水平越來越高,規則就顯得更加重要,它要求嚴格、科學、系統地管理籃球競賽。
編輯本段規則演變
規則的修改,促進了籃球運動的發展,而籃球技、戰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又促進了對規則不完善地方的適當修改或補充,從而使籃球運動向健康與高級的方向發展。 規則與籃球技、戰術就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一樣,是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規則通過肯定、否定、允許或不允許,來保證籃球比賽的正常進行,促進籃球運動的健康發展。球場上符合規則的動作,就是正確的動作,反之是錯誤動作。 規則從最初的13條發展到現在的58條,籃球技、戰術從原來的簡單、低級發展到現在的高級水平,都是它們許多年來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結果。如:運球技術從最初的以肘關節為軸發展到現在的以肩關節為軸,正是因為規則對發展中的技術不斷肯定的結果。現在,規則明確指出:運球結束的標志是雙手觸球的一瞬間或運球的手掌心向上,大拇指超過垂直面時即運球結束。如掌心始終向下,大拇指未超過垂直面,球是不可能在手上有停留的。所以,以肩關節為軸的大臂運球與單手後拉、後轉身運球的現代技術就以法定的形式肯定下來了。再譬如:投籃技術的發展,從最初的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發展到現在的高手自上而下的扣籃與單手或雙手的補籃等高超的技術,規則明確規定都算隊員在做投籃動作。因此,扣籃、補籃等現代技術就得到了迅速發展。而近年來,比賽中出現後仰跳投、後撤步跳投、勾手跳投等多種形式的技術,也是因為規則對攻守技術強調了垂直面的原則、騰空隊員原則等幾個處理身體接觸與犯規的基本原則所決定的。在犯規處理上,特別強調了攻守平衡的指導思想,迫使和促進了投籃隊員為擺脫防守、避免撞人犯規而採取的各種形式的跳投技術,以達到得分的目的,推動了防守戰術的不斷發展等。 國際籃聯在一般情況下,每隔4年對規則要進行一次修改與補充,其目的是為了促進籃球技、戰術進一步的發展,並限制粗暴動作,使比賽向文明、於凈及緊張激烈和富有勉力的方向發展。 規則的變化是不可知的,也不是哪一個人心血來潮隨意更改的,它是按一定的修改目的來進行的。具體的修改規則的指導原則是: 1.公 平。這是修改規則的基礎。規則應該對比賽雙方都是公平的。因為籃球比賽是雙方在等同的時間、空間、地面、人數的條件下進行籃球意識、技戰術及身體素質的較量。 2.均 衡。均衡(或者是平衡)是指進攻和防守這兩個方面必須保持平衡。如一場比賽很容易得分或很難得分,都會使比賽變得呆板而不精彩,那麼籃球比賽使人興奮的魅力將會丟失。 3.定 義。規則定義要言簡意明,文字確切。 4.編 纂。規則要編纂,避免重復,做到前後一致,不得自相矛盾。 5.簡 短。規則要簡短扼要,避免羅唆,使人很難領會。 6.例 外。規則正面作了許多規定,如沒有例外的規定(即註解),規則也很難實行,例外正是為了保證正面規則的實施。 7.安 全。規則要保證人身安全,保證比賽在良好的環境與氣氛中順利進行。 8.權 力。必須給裁判員權力,讓其在比賽中有權威地勝任工作,執行規則。 9.連 續。規則要使比賽盡可能地減少中斷次數,從而保證比賽的連續進行,使比賽更緊湊,更精彩。 10.無 利。規則要使比賽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從違反規則中得好處,從而使比賽公平合理地進行。
編輯本段現存規則
基本規則一
比賽方法 一隊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候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而增加人數。比賽分四節,每節各10分鍾,NBA為12分鍾(全明星新秀賽為每節20分鍾,共2節),每節之間休息5分鍾,NBA為130秒,中場休息 10 分鍾,NBA為15分鍾,另在NBA中在第4節和任何加時賽之間休息100秒。比賽結束兩隊積分相同時,則舉行延長賽 5 分鍾,若 5 分鍾後比分仍相同,則再次進行 5 分鍾延長賽,直至比出勝負為止。 得分種類 球投進籃框經裁判認可後,便算得分。3分線內側投入可得2分;3分線外側投入可得3分,不管是腳跟還是腳尖踩到3分線進的球視為2分球。罰球投進得1分。 進行方式 比賽開始由兩隊各推出一名跳球員至中央跳球區,由主審裁判拋球雙方跳球,開始比賽。 選手替換 每次替換選手要在20秒內完成,替換次數則不限定。交換選手的時間選在有人犯規、爭球、叫暫停等。裁判可暫時中止球賽的計時。 罰球 每名球員各有 4 次被允許犯規的機會,第五次即犯滿退場(NBA中為6次)。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罰球是在誰都不能阻擋、防守的情況下投籃,是做為對犯規隊伍的處罰,給予另一隊的機會。罰球要站在罰球線後,從裁判手中接過球後10秒內要投籃。在投籃後,球觸到籃框前均不能踩越罰球線。 違例 大致可分為(1)普通違例:如帶球走步、兩次運球(雙帶)、腳踢球(腳球)或以拳擊球。(2)跳球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人不可在跳球者觸到球之前進入中央跳球區。
基本規則二
24秒鍾規則:進攻球隊在場上控球時必須在24秒鍾內投籃出手(NBA、CBA、CUBA、WNBA等比賽均為24秒,全美大學體育聯合會比賽中為35秒)。 8秒鍾規則:球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5秒鍾規則:持球後,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擲界外球出手,FIBA規則規定罰球也必須在5秒鍾內出手。 3秒鍾規則:分為進攻3秒和防守3秒。進攻3秒:進攻方球員不得滯留於3秒區3秒以上;防守3秒:當某防守方球員對應的進攻方球員不在3秒區或者3秒區邊緣、且徹底擺脫防守球員時,防守方球員不得滯留禁區3秒以上。 侵人犯規:與對方發生身體接觸而產生的犯規行為。 技術犯規:隊員或教練員因表現惡劣而被判犯規,比如與裁判發生爭執等情況。 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球員做出的不體現運動員精神的犯規動作,比如打人。發生此類情況後,球員應立即被罰出場外。 隊員5次犯規:無論是侵人犯規,還是技術犯規,一名球員犯規共5次(NBA規定為6次)必須離開球場,不得再進行比賽。 違例:既不屬於侵人犯規,也不屬於技術犯規的違反規則的行為。主要的違例行為是:非法運球、帶球走、3秒違例、使球出界、用腳踢球。 隊員出界:球員帶球或球本身觸及界線或界線以外區域,即屬球出界。在球觸線或線外區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擾球:投籃的球向籃下落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球。當球在球籃里的時候,防守隊員不得觸球。 球碰板後對方不得碰球,直到球下落。 被緊密盯防的選手:被防守隊員緊密盯防的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傳球,運球或投籃,否則其隊將失去控球權(NBA規則中無此規定)。 球回後場:球隊如已將球從後場移至前場,該球隊球員便不能再將球移過中線,運回後場。
編輯本段基本技巧
控球技巧
1.持球 2.帶球 3.軀干盤球 4.頸部盤球 5.單腳盤球 6.跨下前後拋球 7.膝部盤球 8.跨下8字行盤球
進階段技巧
假動作 1.搖擺腰部 2.舉手開足 3.球和足部方向相反 4.假投籃 5.搖擺頸部 6.駐足 運動趨勢
突破技巧與防突破技巧
1.身體前壓,跨步放球,倚住突破。 2.前跨,連續背後運球。 3.近距離變線,右手左側運球。 (由於內容太多,不能提交,若你願看可以訪問下面的網址: 見引用 比賽中的技巧及基本功: (由於內容太多,不能提交,若你願看可以訪問下面的網址: 見引用[1] 1.投籃注意事項 2.怎麼樣才能提高投籃命中率 3.單手原地投籃 4.如何跳投 5.傳球的幾種方法 6.如何運球 7.如何控球 8.如何才能搶斷成功 9.滑步防守
編輯本段籃球場
籃球比賽場地應是一個長方形的堅實平面,無障礙物。 奧運會籃球比賽和世界籃球錦標賽的比賽場地長度為28米,寬15米,其他比賽長度可減少4米,寬度減少2米,要求其變動互相成比例。球場的丈量從界線的內沿量起。 所有新建球場均應符合國際籃聯要求:長28米,寬15米。 天花板或最低障礙物的高度至少應為7米。 長邊的界線稱邊線,短邊的界線稱端線。球場上各線都必須十分清晰,線寬均為0.05米(5厘米)。 從邊線的中點畫一平行端線的橫線稱中線。中線應向兩側邊線外各延長0.15米(15厘米)。 以中線的中點為圓心,以1.80米為半徑(半徑從圓周的外沿量起),畫一個圓圈稱中圈。 三分投籃區是由場上兩條拱形限制出的地面區域。在此區域外投籃得三分。 罰球區是限制區加上以罰球線中點為圓心、以1.80米為半徑向限制區外所畫的半圓區域,它是執行罰球的區域。 從罰球線兩端畫兩條線至距離端線中點各3米的地方(均從外沿量起)所構成的地面區域叫限制區。它的作用是:球在本隊控制時,限制本隊隊員在對方限制區內停留的時間不得超過3秒鍾。
編輯本段籃球術語
(1)扣籃:運動員用單手或雙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將球扣進籃框。 (2)補籃:投籃不中時,運動員跳起在空中將球補進籃內。 (3)卡位:進攻人運用腳步動作把防守者擋在自己身後,這種步法叫卡位(多用於沖搶籃板)。 (4)領接球:順傳球飛行方向移動,順勢接球。 (5)錯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進攻人身側,阻撓他接球叫錯位防守。 (6)要位:進攻人用身體把防守人擋在身後,占據有利的接球位置。 (7)突破:運球超越防守人。 (8)空切:進攻人空手向籃跑動。 (9)一傳:獲球者由守轉攻的第1次傳球。 (10)蓋帽(西el tapón):進攻人投籃出手時,防守人設法在空中將球打掉的動作。 (11)補位:當1個防守人失掉正確防守位置時,另1個防守人及時補占其正確的防守位 置。 (12)協防:協助同伴防守。 (13)緊逼防守:貼近進攻人,不斷運用攻擊性防守動作,威脅對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讓對方接球。 (14)斜插:從邊線向球籃或者向球場中間斜線快跑。 (15)時間差:在投籃時,為躲避對方防守的封蓋,利用空中停留來改變投籃出手時間。 (16)接應:無球進攻隊員,主動搶位接球。 (17)落位:在攻防轉換時,攻地雙方的布陣。 (18)策應:進攻隊在前場或全場通過中間隊員組織的接應和轉移球的戰術配合,造成空切、繞切以及掩護等進攻機會。 (19)掩護:進攻隊員要以合理的技術動作,用身體擋住同伴的對手的去路,給同伴創造擺脫防守的機會的一種進攻配合。 (20)突分:持球進攻隊員突破後傳球配合。 (21)傳切:持球進攻隊員利用傳球後立即空切,准備接球進攻。 (22)補防:當1個防守隊員失去位置,進攻隊員持球突破有直接得分的可能時,鄰 近的另1防守隊員立即放棄自己的對手,去防持球突破的進攻者。 (23)換防:防止隊員交換防守。 (24)關門:鄰近的兩名防持球者的隊員,向進攻者突破的方向迅速選拔,形成「屏障」,堵住持球進攻者的突破路線。 (25)夾擊:兩名防守隊員共同卡住1名進攻隊員,封堵其傳球路線。 (26)擠過:兩名進攻隊員進行掩護配合時,防地被掩護者的隊員向其對後靠近,在進攻者即將完成掩護配合的一剎那,搶佔位置,從兩名進攻隊員之間側身擠過,破壞他們的掩護,並繼續防住自己的對手。 (27)穿過:當一名進攻隊員進行掩護時,防守掩護者的隊員稍離對手,讓同伴從自己的掩護隊員之間穿過去,繼續防住對手。 (28)擋拆:為持球隊友擋住防守隊員。然後跑動向防守弱側接持球隊友傳球展開進攻或進行傳球! (29)空中接力:隊友往裡傳球,另一隊友在空中接球,再在空中未落地的過程中將球扣入或投入籃筐的技術。 (30)博腳:外線球員控球時被對手緊貼防守時,中鋒或大前鋒會走出來外線接球,然後再安全傳到其他球員手上。
編輯本段主要位置
控球後衛(PG)(西base) 控球後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他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這才有讓其他人得分的機會。一個合格的控球後衛必須要能夠在只有一個人防守他的情況下,毫無問題地將球帶過半場。然後,他還要有很好的傳球能力,能夠在大多數的時間里,將球傳到球應該要到的地方:有時候是一個可以投籃的空檔,有時候是一個更好的導球位置。簡單地說,他要讓球流動得順暢,他要能將球傳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再更進一步地說,他還要組織本隊的進攻,讓隊友的進攻更為流暢。 對於一個控球後衛還有一些其它要求。在得分方面,控球隊員往往是隊上最後一個得分者,也就是說除非其他隊友都沒有好機會出手,否則他是不輕易投籃的。或者以另一個角度說,他本身有頗強的得分能力,而以其得分能力破壞對方的防守,來替隊友製造機會。總而言之,控球員有一個不變的原則:當場上有任何隊友的機會比他好時,他一定將球交給機會更好的隊友。 得分後衛(SG)(西escolta)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以得分為主要任務。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不過也就因為如此,他的外線准投與穩定性要非常好。 得分後衛經常要做的有兩件事,第一是有很好的空檔來投外線,因此他的外線准頭和穩定性一定要好,要不然隊友千辛萬苦擋出個好機會,卻又投不進去的話,對全隊的士氣和信心打擊頗大。第二則是要在小小的縫隙中找出空檔來投外線,所以他出手的速度要快。一個好的得分後衛總不能企望每次都有這么好的空檔,應該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找機會出手,而命中率也要有一定的水準,如此的話,才能讓敵方的防守有所顧忌,必須拉開防守圈,而更利於隊友在禁區內的攻勢。 小前鋒(SF)(西alero) 小前鋒(Small Forward)乃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對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較遠距離的得分。小前鋒一接到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把球往籃框里塞。他可能會抓籃板,但並不必要;他可能很會傳球,但也不必要;他可能彈跳很好,但仍不必要;他可能防守極佳,但還是不必要。小前鋒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 小前鋒乃是對命中率要求最低的一個位置,一般而言只要四成五就算得上合格,而四成以上都可以接受。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他要能得分。如果一個小前鋒每場球得個七、八分,命中率還只有四成的話,那還不如叫他去坐板凳算了。話說回來,為什麼小前鋒的命中率可以比較低呢?因為他是隊上主要得分者,他經常要積極找機會投籃,要在某些時刻穩定軍心,甚或以較困難的方式單打對手來提升士氣,乃至於給對手下馬威,給予敵方迎頭痛擊等。因此小前鋒會有較多的機會出手,而且可能是不太好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容許他的命中率稍低,只要他能得分的話。 大前鋒(PF)(西ala-pivot)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 大前鋒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他在禁區卡位,與中鋒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他又常常幫隊友擋人,然後在隊友出手後設法擠進去抓籃板,做第二波的進攻。 大前鋒一般較少出手,而其投籃的位置又經常很靠近籃框,對其投籃的命中率要求也較高。以場上五個位置來說,大前鋒應該是命中率最高的一位,不錯的大前鋒應該達到五成五以上。不過由於得分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的得分可以不多,但是籃板就一定要抓得多。此外,防守時的火鍋能力自然也是大前鋒所必備的,因為他要鞏固禁區,防守當然重要。其實說穿了,大前鋒就是要做好兩件事:籃板和防守。 中鋒(C)(西pivot) 中鋒(Center)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他多數的時間是要待在禁區里賣勞力、賣身材的,他在攻在守,都是球隊的樞紐,故名之為中鋒。 中鋒要做哪些工作呢?首先,他既然是在禁區裡面混飯吃,那麼籃板球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再來,禁區又是各隊的兵家必爭之地,當然不能讓對手輕易攻到這裡面來,所以阻攻、蓋火鍋的能力也少不得。而在進攻時,中鋒經常有機會站在靠近罰球線的禁區內(此乃整個進攻場的中心位置)接球,此時他也應具備不錯的導球能力,將球往較適當的角落送出。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而在球隊中,中鋒也經常身負得分之責,他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與小前鋒里外對應。因為他要能單打,所以在命中率上的要求可以低些,但他出手的位置又往往較接近籃框,所以命中率又應該高些,大致來說,五成二可以作為一個標准。對中鋒命中率的要求,是僅次於大前鋒的。 一名好的中鋒還得多才多藝。在進攻方面,中鋒在接近籃框的位置要有單打的能力,他要能背對著籃框做單打動作,轉身投籃是最常見的一項,而跳勾、勾射則是更難防守的得分方式。防守上,要稱為一個好的中鋒,那除了守好自己該看的球員之外,適時幫忙隊友的防守是必須的。簡單地說,若敵方的球員晃過了隊友的防守而往籃下進來,中鋒便要有一夫當關之勇,守住己方的禁區。當然,不是說每回都能滴水不漏,但總是要有"能幫忙"的能力,若一個中鋒只能守住自己的人,那是不夠的(除非對方是超強的進攻中鋒)。 中鋒有一種變形,也就是所謂的外線中鋒。他與正常中鋒的差別在於,他的進攻主要是跑到外面去投外線,而少做禁區單打的工作。由於中鋒的個頭高,其他矮個子根本守不住,所以到外線投籃可以把對方的中鋒引出來,故其在前鋒較強時也相當管用,而在防守時,他就與一般中鋒無異,照樣防守對方中鋒,照樣地抓籃板。

Ⅵ 請問籃球左檔是什麼意思

是阻擋!
簡單版解釋

1\當防守隊員貼身盯防持球進攻隊員並發生身體接觸時,若防守隊員的站位或者跑動位置不處於妨礙進攻隊員的進攻方向時,則不算阻擋
2\當防守隊員與進攻隊員正面發生身體接觸或者劇烈身體接觸時,則應認清在進攻隊員持球進攻跑位的一瞬間(大多數為3步上籃)防守隊員的站位,若防守隊員提前佔住防守位置並因進攻隊員的沖撞而倒地,則判帶球撞人;若沒有倒地或者沒有提前佔位,則判阻擋.

專業細致版解釋

怎樣判斷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
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在籃球比賽中是裁判員經常碰到的問題,也是裁判員判斷和處理犯規問題的一個難點。如果不能准確地掌握判斷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的尺度,把帶球撞人犯規,吹判成阻擋犯規,或者把阻擋犯規,吹判成帶球撞人犯規,容易引起教練員、運動員和觀眾的不滿。如果這種反判出現在比賽的關鍵時刻,往往直接影響球隊的勝負,引起球場風波。有一些裁判員,在判斷和處理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時,不根據攻、守雙方隊員的具體情況,總是吹判防守隊員阻擋犯規。這種「持球有理」、「進攻有理」的吹判方法,還將影響到籃球防守技術的發展和提高。
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是持球隊員和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由於採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跳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所產生的侵人犯規。
規則對持球隊員進攻時的要求是:持球隊員必須預計到對方的防守,每當防守隊員在瞬間出現在他的面前並占據了合理的防守位置時,持球隊員必須隨時控制好自己的身體,要麼立即停步,要麼立即改變移動方向,以避免發生身體接觸。如果此時一旦發生了身體接觸並造成了侵人犯規,應由持球隊員負責。
規則對防守持球隊員在防守時的要求是:防守隊員必須佔有合法的防守位置。這個合法的防守位置是指:當防守隊員面對對手,雙腳以正常的跨立姿勢著地,兩腳之間的距離一般與自己的肩同寬或稍寬於肩,不得採用分腳過寬的不正常的跨立姿勢。此外,合法的防守位置垂直延伸到他的上面空間,他可將手臂伸於頭上。但兩臂必須保持垂直。因此,合法的防守位置可視為一個長方形的垂直平面,地面上短邊的寬度由隊員的兩腳所限定,兩個長邊由腳著地點垂直向上伸延,在空中的另一短邊位於隊員跳起所能達到的高度上。因此,如果在進攻隊員垂直面上空發生了身體接觸並造成了侵人犯規,則由防守隊員負責,反之,如果在防守隊員垂直面上空發生了身體接觸並造成了侵人犯規,則由進攻隊員負責。各自的垂直面上空,隨著運動員的移動而移動,各自的垂直面上空都不得被對方所侵佔,除非是沒有發生身體接觸,或發生了身體接觸而未構成犯規。如果防守隊員防守時採用不正確的防守位置,或不正確的防守姿勢,企圖用臂、肩、臀和腿,阻止對方從自己身邊運球突破,而發生了非法的身體接觸,就是阻擋犯規;當持球隊員持球突破時,防守隊員如果不是向後,或向兩側後撤步,而是迎著持球隊員上移和橫跨步,主動與持球隊員造成非法的身體接觸,也是防守隊員阻擋犯規。但是持球隊員,不顧防守隊員已站好的合法防守位置,強行運球從防守隊員面前通過時,用肩、臂沖撞了防守隊員,就是運球隊員撞人犯規。若運球隊員用假動作,使其肩或頭部超越防守隊員時,防守隊員在調整其防守位置中,不得與進攻隊員發生身體接觸,否則就是防守隊員阻擋犯規。
又如,運球隊員和防守隊員平行向一個方向前進時,防守隊員不得把手臂伸到運球隊員前進的路線上,否則,發生了身體接觸,阻撓了運球隊員的行進,就是防守隊員阻攔犯規;反之,運球隊員主動擠入防守隊員行進的路線上,使防守隊員沒有時間和距離改變移動方向,造成與運球隊員發生了不可避免的身體接觸,而這種身體接觸所構成的侵人犯規,應該由運球隊員負責。同樣,運球隊員用臀部頂撞了已站好防守位置的隊員,或者運球隊員運到籃下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傾斜起跳投籃或者傳球,這種違犯了垂直原則的起跳方法並與防守隊員發生非法的身體接觸,都應判持球的隊員撞人犯規。
臨場裁判員在判斷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時除了掌握規則對持球隊員和防守持球隊員的具體要求外,還必須在運球隊員和防守運球隊員接近的一剎那,選好觀察角度,縮短判斷距離,看清攻守雙方隊員的位置、距離、時間和動作,才能比較准確地判斷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

Ⅶ 求打籃球中的專業術語並解釋什麼意思

籃球中的專業術語:

1、位置術語

1號位是指控球後衛PG-Point Guard

2號位是指得分後衛SG-Shooting Guard

3號位是指小前鋒SF-Small Forward

4號位是指大前鋒PF-Power Forward

5號位是指中鋒C-Center

2、戰術術語

(1)小配合:兩人之間的配合。

(2)局部配合:指在局部地域2個或3個隊員,通過傳帶球、跑位配合,突破1個或2個防守隊員的方法。局部配合有二人進攻配合和三人進攻配合。

(3)一、二人局部進攻配合:比賽中經常採用的二人局部進攻配合有傳切配合、掩護配合和二過一配合。

(4)三人進攻配合:一般是指在比賽中局部地域出現3名進攻隊員攻擊2名防守隊員(三打二)的有利局面時,所採用的戰術手段。

三人配合歸納起來大致可分下列幾種:

(1)第二空當法:一名隊員跑向一個有利的空當,牽制一名防守隊員,使在該地域出現空當,第二個隊員迅速插向該空當與控球隊員利用傳切配合戰勝另一防守隊員。

(2)連續「二過一」。

3、比賽術語

(1)傳切配合:

斜傳直插配合:進攻隊員作斜傳,直接插到對方的身後空當接球,突破對方的防守。

直傳斜插配合:進攻隊員直線傳球,接球隊員從對方防守隊員的內線空當斜線插入到他身後空當接球。要求:控球隊員用運球或其他動作誘使防守者上前阻截,這就為傳球創造了條件。插入的隊員用突然快速起動接球。但要注意起動時間,避免越位。

(2)交叉掩護配合:

比賽中經常採用的二人局部進攻配合有傳切配合、掩護配合和二過一配合。局部二人配合是整體進攻戰術的基礎。不論在任何一個場區,任何二名同隊隊員(守門員除外)都可以採用。

完成二人配合的能力強弱,直接反映球隊的進攻戰術的質量。而二人配合的質量與隊員的技術水平及其配合的默契程度密切相關

(3)踢牆式「二過一」配合:

「二過一」配合是在局部地域,兩名進攻隊員通過兩次傳球越過一名防守隊員的戰術手段。進攻隊員帶球向前逼近後向另一隊員腳下傳球,該隊員接球後直接將球傳到防守隊員背後空當,接應隊員快速切入接球。

(4)回傳反切「二過一」配合:

進攻隊員回撤迎球,防守隊員緊逼,接應隊員接球後再回傳給,立即反身切入防守隊員身後空當接球。

4、犯規術語

foul 犯規

personal foul 個人犯規

hacking打手犯規

hand-checking 防守方手掌推擋對方進攻球員之犯規動作

blocking foul 阻擋犯規

shooting foul 投籃犯規(即防守方在進攻方進行投籃的過程中與其發生非法的接觸而得到的犯規,進攻

者會獲得罰球機會)

and one 加罰一球

over back foul 推人犯規

charging foul (持球)撞人犯規

flagrant foul 故意(惡意)犯規

technical foul技術犯規

loose ball foul 雙方均無持球權時的犯規

holding 拉手犯規

elbowing 肘擊

ejection 驅逐出場

foul trouble 犯規次數

fouls to give 隊制犯規數離5犯罰球的數字(剩餘犯規次數)

foul out 犯滿離場,「畢業」(罰出)

foul trouble 快要犯滿離場,「領到一張准畢業證書」

illegal defense 防守違例

illegal offense 進攻違例

held ball(jump ball) 持球,雙方持球不放(常判以雙方持球者跳球)

goaltending干擾球(進攻球員投射後,籃球下落籃框時防守球員接觸到籃球)

offensive goaltending 進攻干擾球(進攻球員投射後,籃球下落籃框時進攻球員接觸到籃球)

ten-second violation 進攻方10秒鍾內未帶球過中場之違例

three-second violation 3秒區內進攻方停留3秒鍾之違例

shot clock violation 違反24秒內必須投籃(並且球必須觸及籃筐)時限之規定

back-court violation 回場違例

traveling violation (持球)走步

walking (持球)走步

double dribble 兩次運球

5、賽事術語

home game 主場比賽

away game(road game) 客場比賽

GB (games behind) 與首名相差得勝場數

home team 主隊

guest team 客隊

home court 主場

winning streak 連勝

losing streak 連敗

regular season 常規賽

playoffs季後賽

first round 季後賽首圈比賽

semi-final 准決賽

final 總決賽

schele 賽程

standings 戰績表

閱讀全文

與籃球左擋右擋是什麼意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