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籃球內線外線的區分
這個問題問的有問題,不知道是指球員或是指場地
如果說球員那內線是中鋒(C)和大前鋒(PF)。小前鋒(SF)屬於鋒衛搖擺,也就是中間人
外線指得分後衛(SG)和組織後衛(PG)
如果說場地的話那就
簡單了,3分線以內是內線,以外是外線
Ⅱ 籃球里內線和外線具體是什麼
內線只要指中鋒和大前鋒,主要在近距籃筐投籃。外線就是小前鋒、分衛和控衛,持球突破,外圍的遠投。
Ⅲ 籃球賽中的內線和外線分別是什麼意思
1、內線:指三秒區周圍,離籃筐比較近的地方。外線就是指三分線一帶,離籃筐比較遠的地方。姚明就是著名的內線籃球運動員。
2、外線:籃球比賽中,一般指三分線附近的區域。外線攻擊性選手大多能突善投,在速度上有著優勢,也具有一定的投籃命中率和分球能力。庫里是著名的外線運動員。
籃球比賽中的外線防守,主要是負責助攻與防守。
(3)籃球內線外線怎麼分擴展閱讀:
外線球員除了一個控球的選手以外,還會有無球跑動准備接應的球員,防守這樣的球員也應該使其在你的控制范圍以內,離開他的距離至少要求一步以內可以觸及,位置上保持雙眼應該同時看到控球選手和防守的無球選手,這很重要,這點是確認防守球員位置的重要標准。
在對手運球時候,應保持略略下蹲姿態,始終保持身體重心在和對方運球的手較近的支撐腳。
而對於內線球員,以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為例,一個擁有運動天賦、精神、球技和良好體格的中鋒,往往是構成一支強大球隊的關鍵。
Ⅳ 籃球的內線和外線怎麼分要具體說到哪裡哪裡的。我就是不知道哪裡要三秒投的所以不知道內線,感謝!
籃球場以三分線為界劃分為內線和外線,三分線內稱內線,三分線外稱外線。內線球員是指中鋒和大前鋒,他們的活動區域主要在籃下。小前和兩個後衛稱為外線,他們的活動區域經常在三分線外。三分線內的得分稱為內線得分(不包括罰球),三分線外的得分稱為外線得分。外線球員突破到籃下得分也可以稱為內線得分。內線和外線只是一個為方便統計比賽狀況而大致劃分的概念,並沒有嚴格意義的區分。三秒在國際籃聯的規則中是這樣規定的:比賽中某方隊員進攻時,本方的隊員不得連續停留在限制區(俗稱三秒區)的時間超過3秒。設立三秒規則的主要目的是限制進攻方內線球員長時間停留在籃下而輕松獲得得分機會。
Ⅳ 籃球里底線是哪,外線是哪,內線是哪
1、底線,也叫端線,為籃球場地中短邊的界線,也是籃球場的寬度,為15米。
與底線相對應的就是邊線,為籃球場地中長邊的界線,籃球場地的長度28米。
2、外線,三分線內一米到三分線外的地方統稱外線。
3、內線,也就是籃球三秒區(通常說的限制區),由端線、罰球線和兩條起自端線(畫線的外沿距離端線中點3米)、終於罰球線外沿的線所限定。內線球員常在三秒區內活動。
(5)籃球內線外線怎麼分擴展閱讀:
籃球外線防守:
外線的投手要通過運球變線,製造1-2秒鍾的投籃機會,採取這樣的防守姿態進攻方將很少有機會能夠完全擺脫你的控制范圍,即使投籃出手的話,也會因為貼身干擾造成命中率的下降。
在對手運球時候,應保持略略下蹲姿態,始終保持身體重心在和對方運球的手較近的支撐腳,這樣有利於對方突然啟動時候的跟進。
所有的投手都有著一個無法避免的投籃前奏動作,就是將所運的球或者接到就准備出手的球,自身體前方上舉過頭瞄籃,如果進攻方這個動作速度並不是很快的情況下,可以在其舉球經過胸口的時候出手拍掉,即使沒有成功的將球拍出進攻球員控制范圍,也將很大程度干擾其投籃的節奏感。
Ⅵ NBA中的內線與外線分別指的是什麼
中鋒和大前鋒屬於內線;小前鋒、得分後衛、組織後衛屬於外線。
一般來說,內線身高比較高的,都是由外線球員將球傳到內線,讓內線進行強打,但是沒有好機會的話,也會傳出來進行遠投;
對於內線不穩定的球隊,一般都是以內線為跳板或者直接就是靠外線的遠投得分。
(6)籃球內線外線怎麼分擴展閱讀:
內線防守技巧:
1、首先,內線的站位意識決定著防守球員是否有抑制對手的可能性。
既然對手屬於身高優勢的內線球員,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內線球員的特徵,充分的使用這些特徵的弱點很重要。
2、其次,需要完成連進攻球員內線接球的機會都少的貼身防守,是對於防守球員心理的考驗。
3、再嚴密的防守也沒有可能完全抑制內線球員在內線接球的機會,所能夠做到的無非是盡可能的減少其而已。
Ⅶ 籃球的內線和外線在哪裡
籃球的內線在二分線,罰球線之內,而三分線之外,就是籃球的外線,因此,這樣的內外線區分是比較明顯。
Ⅷ 籃球內,外線是怎麼分的 五個位置都是什麼
內線就是在三秒區以內,外線就是三分線外五個位置:控球後衛(PG)
控球後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他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這才有讓其他人得分的機會。如果說小前鋒是一出戲的主角,那麼控球後衛便是這出戲的導演。
怎樣才算是一個合格的控球後衛。首先,他的運球能力是絕對少不了的,他必須要能夠在只有一個人防守他的情況下,毫無問題地將球帶過半場。然後,他還要有很好的傳球能力,能夠在大多數的時間里,將球傳到球應該要到的地方:有時候是一個可以投籃的空檔,有時候是一個更好的導球位置。簡單地說,他要讓球流動得順暢,他要能將球傳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再更進一步地說,他還要組織本隊的進攻,讓隊友的進攻更為流暢。
對於一個控球後衛還有一些其它要求。在得分方面,控球隊員往往是隊上最後一個得分者,也就是說除非其他隊友都沒有好機會出手,否則他是不輕易投籃的。或者以另一個角度說,他本身有頗強的得分能力,而以其得分能力破壞對方的防守,來替隊友製造機會。總而言之,控球員有一個不變的原則:當場上有任何隊友的機會比他好時,他一定將球交給機會更好的隊友。所以,控球員的出手經常都是很好的投籃時機,自然我們對他的命中率要求也就比較高,一般而言應該要在五成以上,要比小前鋒和得分後衛高。而在得分能力方面,外線和切入是他必備的兩項利器。
得分後衛(SG)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由其字義不難得知,他以得分為主要任務。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不過也就因為如此,他的外線准頭與穩定性要非常好。
得分後衛經常要做的有兩件事,第一是有很好的空檔來投外線,因此他的外線准頭和穩定性一定要好,要不然隊友千辛萬苦擋出個好機會,卻又投不進去的話,對全隊的士氣和信心打擊頗大。第二則是要在小小的縫隙中找出空檔來投外線,所以他出手的速度要快。一個好的得分後衛總不能企望每次都有這么好的空檔,應該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找機會出手,而命中率也要有一定的水準,如此的話,才能讓敵方的防守有所顧忌,必須拉開防守圈,而更利於隊友在禁區內的攻勢。
如此說,得分後衛的命中率一定要很高羅?其實不然。因為我們雖然希望他有較好的准頭,但是也別忘了他出手的距離經常都是相當遠的,我們總不能希望一個射手投外線要准到比人家籃下打板命中率還高吧!更何況,得分後衛有時也得要自己找機會單打出手、或是在人縫中找空檔,所以他的命中率不會太高,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而言,能到四成七、四成八就算是不錯了,五成以上已是上上之選。
小前鋒(SF)
小前鋒(Small Forward)乃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對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較遠距離的得分。小前鋒一接到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把球往籃框里塞。他可能會抓籃板,但並不必要;他可能很會傳球,但也不必要;他可能彈跳很好,但仍不必要;他可能防守極佳,但還是不必要。小前鋒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
小前鋒乃是對命中率要求最低的一個位置,一般而言只要四成五就算得上合格,而四成以上都可以接受。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他要能得分。如果一個小前鋒每場球得個七、八分,命中率還只有四成的話,那還不如叫他去坐板凳算了。話說回來,為什麼小前鋒的命中率可以比較低呢?因為他是隊上主要得分者,他經常要積極找機會投籃,要在某些時刻穩定軍心,甚或以較困難的方式單打對手來提升士氣,乃至於給對手下馬威,給予敵方迎頭痛擊等。因此小前鋒會有較多的機會出手,而且可能是不太好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容許他的命中率稍低,只要他能得分的話。
大前鋒(PF)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
大前鋒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他在禁區卡位,與中鋒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他又常常幫隊友擋人,然後在隊友出手後設法擠進去抓籃板,做第二波的進攻。通常僅有少數的時間,會要求大前鋒沉底單打,這時候他便在禁區附近來個翻身、小勾射之類的,做些近距離的進攻。
既然大前鋒一般較少出手,而其投籃的位置又經常很靠近籃框,那麼對其投籃的命中率自然要求也較高了。以場上五個位置來說,大前鋒應該是命中率最高的一位了,不錯的大前鋒應該達到五成五以上。不過由於得分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的得分可以不多,但是籃板就一定要抓得多。此外,防守時的火鍋能力自然也是大前鋒所必備的,因為他要鞏固禁區,防守當然重要。其實說穿了,大前鋒就是要做好兩件事:籃板和防守。
以往,大前鋒往往就是要做苦工的,在場上他們少有接球單打的機會。但是現在籃球觀念日新月異,大前鋒也就慢慢在進攻方面有所加強了,這也正是大前鋒今昔最大的差別。不過,一個好的大前鋒,還是要以在禁區的苦工為主的。一個能抓籃板能防守,但是進攻能力不佳的球員,我們會稱他是好的大前鋒,但是一個很能得分卻在籃板、防守上失職的球員,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大前鋒。
中鋒(C)
中鋒(Center)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他多數的時間是要待在禁區里賣勞力、賣身材的,他在攻在守,都是球隊的樞鈕,故名之為中鋒。
中鋒要做哪些工作呢?首先,他既然是在禁區裡面混飯吃,那麼籃板球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再來,禁區又是各隊的兵家必爭之地,當然不能讓對手輕易攻到這裡面來,所以阻攻、蓋火鍋的能力也少不得。而在進攻時,中鋒經常有機會站在靠近罰球線的禁區內(此乃整個進攻場的中心位置)接球,此時他也應具備不錯的導球能力,將球往較適當的角落送出。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而在球隊中,中鋒也經常身負得分之責,他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與小前鋒里外對應。因為他要能單打,所以在命中率上的要求可以低些,但他出手的位置又往往較接近籃框,所以命中率又應該高些,大致來說,五成二可以作為一個標准。對中鋒命中率的要求,是僅次於大前鋒的。
Ⅸ 籃球的內線和外線是什麼意思
你問的是內線外線球員的定義還是內線和外線的定義.
其實內線與外線主要是通過3分線來劃分的.
Ⅹ 籃球內,外線是怎麼分的 五個位置都是什麼
籃球中,外線和內線是按球員在場上不同的活動范圍和職責區分的。外線球員更多在外圍活動,身高較矮,負責投籃,持球突破,組織進攻;內線球員更多在籃下活動,身高較高,負責搶籃板,籃下得分。
籃球的五個位置
1號位是控球後衛,PG-Point Guard,司職組織進攻 安排戰術 分擔一小部分進攻任務
2號位是得分後衛,SG-Shooting Guard,司職得分任務和戰術執行的重要角色
3號位是小前鋒,SF-Small Forward,攻擊箭頭,承擔最重要的得分任務。
4號位是大前鋒,PF-Power Forward,,協助中鋒完成內線防守任務,是內外線戰術鏈接紐帶。
5號位是中鋒,C-Center,是球隊軸心和戰術中轉站,承擔籃下得分和籃板,是內線防守最終端的防守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