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ncaa 賽制是什麼樣的
NCAA的籃球賽季開始於每年的11月下旬,通常在3月初左右結束常規賽季,然後進行一個月的「瘋狂三月」。在常規賽季中,每間院校都會與各自聯盟內的成員交戰兩次,主客場各一;每間院校也會選擇與聯盟外的一些學校交戰,來提升自己的實力並為自己宣傳造勢。
當常規賽季結束,一般來說,絕大多數聯盟都會取該聯盟的前八名球隊來進行單淘汰賽制的聯盟冠軍戰,而由聯盟冠軍戰中決出來的冠軍,基本上都可以自動晉級NCAA錦標賽。除掉各聯盟的冠軍自動晉級外,NCAA錦標賽的剩餘名額由委員會來決定,稱為擴大邀請。邀請資格基本上由戰績、聯盟強弱程度等方面來決定。
等64強名單確定之後,所有入圍的球隊將分為東、西、南和中西四個分區,公認的四強為各區第一種子,其它各校則由委員會按實力強弱排為2-16號種子。此後採取首尾捉對法來確定對陣(類似於NBA季後賽的對陣排列方法,如第1對第16,第2對第15,以此類推),採取單場淘汰賽制而進行決斗——輸了一場就回家,淘汰速度之快非常驚人,這也是「瘋狂三月」的真諦。
NCAA錦標賽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第一和第二輪,從64強迅速淘汰到16強。16強也被稱為甜蜜16(Sweet
Sixteen),所有的16強球隊進入到第二階段,都會獲得更高一個級別的關注度,這也是有志於希望選秀的球員得以吸引更高曝光率和更多球探關注的舞台。第二階段將從甜蜜16淘汰到精英八強(Elite
Eight),然後淘汰選出最終四強(Final Four)。
最終,在事先選好的決戰地點,最終四強將經過半決賽和決賽來決出冠軍。一場定勝負的賽制讓比賽顯得尤為激烈而殘酷,卻又有無與倫比的魅力。四強戰是NCAA最大的舞台,對於那些並不是傳統名校的球隊來說,能夠進入錦標賽就已經非常值得慶祝,而晉級四強戰則更是天大的榮耀。
B. 提幾個關於CUBA的問題。
我來回答吧 因為我們學校曾經得過cuba的冠軍 所以了解一些
1.CUBA不是每個大學都可以參加的,它是一個聯盟,就像是nba一樣,聯盟制的,不像是耐克啊 阿迪啊組織的商業比賽,如果這個學校是CUBA聯盟里的,他就可以參加,現在國內還有一個大學生籃球比賽聯盟,叫做大學生籃球超級聯賽,簡稱大超聯賽。
2.CUBA參賽的隊員通常(注意:通常)都是每個大學的籃球特招生,就是有籃球方面專長的,特許招入學校的一些學生,甚至還有退役球員,不過現在對CUBA的參賽年齡有了限制,退役球員應該就不太可能參加比賽了。但如果你的籃球水平特別出眾的話,還是有機會參加的!
3.什麼系的學生都可以參加 但是通常(注意:通常)是籃球特長生。
4.中國不像是美國,美國的NCAA發展的很早,很多球員都是通過這個平台進入NBA的,但在中國,CBA的水平離CBA每個隊的青年預備隊的水平還是有所差距,而且在CUBA中的表現並不是作為CBA選人的標准,但如果特別出色,還是有希望進入職業隊的!
5.CUBA是聯盟制,費用由學校出,個人通常是不收錢的,還有補助發!
6.不可能有你所說的那種「外援」制,必須是本校的注冊學生才能參加本校的球隊,就像是姚明現在不可能代表上海大鯊魚隊出戰一樣!
7.幾乎是一天兩練 包括暑期集訓和寒假集訓。跟專業隊幾乎無異。而且還要學習文化知識。
8.當然可以的,只要不妨礙日常訓練。
再補充一點關於大超聯賽和CUBA的區別,CUBA和大超聯賽的本質區別在於,前者不允許在中國籃協注冊的專業運動員參賽,始終把維護業余體育的純潔性放在第一位,參賽隊員必須是通過國家正規考試的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大超聯賽則首次向在中國籃協注冊的專業隊員敞開了大門,各高校在引進專業運動員上有了較大的運作空間,與賽季時間沒有沖突的CBL球員、青年隊球員只要入學手續完備、年齡適合並能提供「在校在讀」的證明就可以參賽。 所以大超聯賽的整體水平可能還要高於CUBA。
差不多就這些了 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C. NCAA和CUBA競賽體制的區別
參加NCAA的大學幾乎遍布全美各地,參賽球隊一般根據區域分成聯盟,一個聯盟有十幾支或及幾十支球隊,進行一主一客的常規比賽。目前被NCAA承認的有31個聯盟,每個聯盟的第一名自動獲得進軍NCAA64強的資格強。其他33個名額由專家根據實力強弱進行評選。64強再分成東區、西區、中西區、東南區在中立城市進行單場淘汰賽,各區的冠軍就是最後四強。四強通常集中在一個城市進行半決賽和決賽,賽規仍是單場淘汰賽。決賽當天NBA不進行任何比賽,以示尊重。
CUBA聯賽從每年9月份開始,至翌年6月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預選賽(每年9月—11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分別組織預選賽,具體時間、地點和比賽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大體協或在CUBA聯賽組委會指導下成立的預賽領導小組確定。預選賽男、女冠軍隊直接晉級分區賽。
第二階段:分區賽(翌年3月)
按照地域關系,全國共分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賽區,劃分方法如下:
東南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海南;
西南區:湖北、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重慶、西藏;
西北區:山西、陝西、甘肅、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河南、香港;
東北區: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東、澳門。
分區賽保持64支參賽隊的規模,每賽區有16支參賽隊(男女各8支)。
各賽區男、女組比賽均採用先分組循環後交叉淘汰的形式,決出賽區冠軍。各分區男女組冠亞軍晉級全國決賽(八強賽)
第三階段:全國決賽(4月—6月)
(1)女子八強賽
採取賽會制,先通過單場淘汰決出兩支進入總決賽的隊伍,總決賽採取主客場兩回合制。如賽會承辦單位進入總決賽,則第二場決賽移師客隊所在地,否則第二場比賽主場權由進入總決賽的雙方隊伍抽簽決定。
(2)男子八強賽
每一輪次均採取主客場兩回合制,直至決出總冠軍。
比賽採用《1998—2002年籃球競賽規則》(今後國家體育總局若下發新的競賽規則,則採用新規則),所有比賽時間採用四節制,每節10分鍾,同時第二節、第四節比賽中各增加一次技術暫停。
D. NCAA現時有多少支球隊
東 組
(1)北卡VS(4)華盛頓州大 (3)路易斯維爾 VS(2)田納西
中西組
(1)堪薩斯VS(12)維拉諾瓦 (3)威斯康星VS(10)戴維森
南 組
(1)孟菲斯VS(5)密歇根州大 (3)斯坦福VS(2)得克薩斯
西 組
(1)UCLA VS(12)西肯塔基 (3)澤維爾VS(7)西弗吉尼亞
NCAA錦標賽中,32進16獲勝的球隊,被稱為「甜蜜16強(SweetSixteen)」。為何叫這個名字呢?實際上,這是英文中「押頭韻」的手法。16強之所以「甜蜜」,是因為「Sweet」和「Sixteen」的首字母都是「S」。同樣地,八強之所以「精英(Elite)」,四強之所以「最終(Final)」,也是因為「Elite」與「Eight」、「Final」與「Four」押頭韻。
E. NCAA哪個分區最強
NCAA一級聯盟最強
為人熟悉的就是「瘋狂三月」。
NCAA聯盟分為一、二、三級,實力最強的是一級聯盟,最近的改革主要影響該聯盟中的隊伍,因為一級聯盟的學校可以給體育特長生發獎學金來吸引優秀運動員,二、三級聯盟實力比較弱,資金投入也較少。
F. NCAA比賽怎麼打
由於參賽球隊眾多,水平參差不齊,NCAA在全國共分為32個賽區,外加一些不屬於任何賽區的獨立球隊。
每個賽區錦標賽的冠軍球隊都可以獲得自動參加錦標賽的名額,自動參賽名額共有31個,其餘的37個名額則由選擇委員會來決定,這部分名額被稱為「受邀名額」(at-large bids)。邀請的依據是球隊的戰績,狀態,所處分區等很多因素。每年常規賽打完以後強隊都會鎖定(lock)受邀名額,而有一些實力戰績尚可,處於邊緣的球隊則被稱為「泡泡球隊」(Bubble Team)。邀請的結果會在「選擇星期日」(Selection Sunday)公布。
國錦標賽分為東、西、西南、東南4個賽區,每個賽區17支球隊,並排出種子順位,進入錦標賽的方式不影響種子排位。錦標賽的單場淘汰制是其魅力所在,充滿了不確定性,每年都會有一些實力在分區中較弱的球隊突圍,像2010年C-USA分區的休斯頓大學和美中分區(Mid-American Conference)的俄亥俄大學。集中在每年3月進行,因而這段時間被稱作「瘋狂三月」。
全每個賽區的最後兩支球隊首先進行第一輪(Opening Round)的比賽,這4場比賽在同一地點舉辦,隨後16支球隊按照順位決定對陣進行單敗淘汰。進入十六強以後會休息近一周,到另一座城市接著進行十六強和八強的比賽,十六強和八強分別被稱為「甜蜜十六強」(Sweet Sixteen)和「精英八強」(Elite Eight)。最後每個賽區剩下的球隊被稱作「最終四強」(Final Four),移師到當年最終四強賽的舉辦地進行半決賽和決賽,2011年的最終四強戰將在休斯頓舉行。
G. NCAA籃球常春藤聯盟具體介紹一下,賽制!NCAA四大區具體怎麼分的!
常春藤聯盟是由美國東北部地區的八所大學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常青藤屬於四大區的東區。
他們分別是: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及康奈爾大學。
NCAA賽制:
NCAA第一級的三百多所院校或因為地緣原因(如大西洋海岸聯盟,太平洋十聯盟等),或因為學術原因(如由哈佛,耶魯等一眾超級名校組成的常春藤聯盟)分成三十多個聯盟。
每個聯盟各自組成委員會,安排賽程,場地,電視轉播及各種事宜,聯盟的成員也偶有變化,進進出出。其中實力不錯的小學校都希望加入競爭力較強的聯盟,以爭取更多的轉播費和吸引更好的球員。
NCAA的籃球球季始於每年的十一月下旬,跨時四個月,約在三月初左右結束常規賽季。由於運動員們還要返校上課等緣故,每間學校每周一般只進行兩到三場比賽。
原則上來說,每間院校與所在聯盟的成員每賽季都會碰兩次,主客各一;除此之外,每間院校偶爾也會與其它聯盟的成員比賽。
由於同聯盟的各間院校一般所在位置,競技水準相近,因此同聯盟的各間球隊多是世仇,每一次在例行賽上碰上都必然是精彩好戲,如全美最有名的冤家對頭:杜克大學和北卡羅萊納大學(同在北卡羅萊納州),每次遇上都是萬人空巷,球場內熱火朝天,球場外冷嘲熱諷,好不激烈。
在三月初常規賽季結束後,為了製造另一波的高潮和刺激,也為了更多的轉播收入,絕大多數聯盟都會取該聯盟的前八名球隊,交叉配對(第一名對第八名,第二名對第七名,以此類推)進行新一輪的聯盟錦標賽,一場定勝負,為比賽增加了更多的懸念。
NCAA四大區是按照學校的地理位置進行分區,包含:東區、西區、南區、北區。
(7)ncaa籃球如何分區擴展閱讀:
美國八所常春藤盟校都是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一樣它們同時接受聯邦政府資助和私人捐贈,用於學術研究。由於美國公立大學享有聯邦政府的巨額撥款,私立大學的財政支出和研究經費要低於公立大學。
世界上相關的著名國家頂級高校聯盟還有中國九校聯盟、英國羅素大學集團、德國U15大學聯盟、日本學術研究懇談會、法國巴黎高科技工程師學校集團、加拿大U15聯盟、澳大利亞八校聯盟等。
H. NCAA規則和賽制是什麼樣的
1.常青藤包含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哈佛,耶魯,,普林斯頓,賓夕法尼亞大學幾所學校2.常青藤雖然是一級聯盟,但實力從籃球上說算很差的3.常青藤屬於四大區的東區,去年康奈爾打得比較好4.賽制NCAA賽制比較刺激有看頭由於參賽球隊眾多,水平參差不齊,NCAA在全國共分為32個賽區,外加一些不屬於任何賽區的獨立球隊。每個賽區錦標賽的冠軍球隊都可以獲得自動參加錦標賽的名額,除去新成立的西大分區(GreatWest,和大西賽區BigWest相區分)還沒有這個「權利」之外,自動參賽名額共有31個。沒有分區錦標賽的常春藤聯盟由分區常規賽冠軍獲得名額,若產生兩隊戰績相同的情況(如2011年哈佛和普林斯頓)則在中立場地進行單場決勝。其餘的37個名額則由選擇委員會(由一些學校的體育總監和分區專員組成)來決定,這部分名額被稱為「受邀名額」(at-largebids)。邀請的依據是球隊的戰績,狀態,所處分區等很多因素。每年常規賽打完以後強隊都會鎖定(lock)受邀名額,而有一些實力戰績尚可,處於邊緣的球隊則被稱為「泡泡球隊」(BubbleTeam)。邀請的結果會在「選擇星期日」(SelectionSunday)公布。分區錦標賽的賽制由每個分區自行決定,各不相同,集中在每年3月初到中旬的時間進行,因而這段時間被稱作「冠軍周」。對於很多拿到受邀名額可能性不大的球隊和實力較弱分區的球隊來說,拿到分區冠軍是參加全國錦標賽的唯一可能。錦標賽的單場淘汰制是其魅力所在,充滿了不確定性,每年都會有一些實力在分區中較弱的球隊突圍,像2010年C-USA分區的休斯頓大學和美中分區(Mid-AmericanConference)的俄亥俄大學。全國錦標賽分為東、西、西南、東南4個賽區,每個賽區17支球隊,並排出種子順位,進入錦標賽的方式不影響種子排位。每個賽區的最後兩支球隊首先進行第一輪(OpeningRound)的比賽,這4場比賽在同一地點舉,隨後16支球隊按照順位決定對陣進行單敗淘汰。進入十六強以後會休息近一周,到另一座城市接著進行十六強和八強的比賽,十六強和八強分別被稱為「甜蜜十六強」(SweetSixteen)和「精英八強」(EliteEight)。最後每個賽區剩下的球隊被稱作「最終四強」(FinalFour),移師到當年最終四強賽的舉地進行半決賽和決賽,2011年的最終四強戰將在休斯頓舉行。每年的最終四強戰都會是全美矚目的焦點,NCAA男籃錦標賽也是除了NFL季後賽(包括超級碗)之外賺錢最多的體育賽事,超過了NBA和MLB的季後賽,冠軍戰當天NBA也會休戰為其讓路。
I. NCAA籃球聯賽,是不是和CUBA賽制有點類似
不夠准確,NCAA比CUBA的規模大多了。
CUBA的賽制:
第一階段:
全國分成4大賽區,每個賽區的比賽是賽會制(即比賽集中在一個地方進行),先進行小組循環賽,再進行淘汰賽。各賽區前2名進入全國8強賽。
第二階段:
全國8強賽是主客場比賽,經過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決賽三輪較量,決出全國總冠軍。
NCAA籃球賽制:
如樓上所說,NCAA籃球是美國大學體育總會下轄的一個項目 。
NCAA籃球聯賽分成三個檔次,每個檔次包括若乾的聯盟。只有第一檔次的學校有機會爭奪NCAA總冠軍。
第一階段:
NCAA籃球聯賽在美國劃為4大賽區(東部、西部、中西部、南部),每個大區出線16支球隊進入季後賽,每個賽區內包含若干聯盟,先進行常規賽,每個聯盟之間比賽場次有所不同,一般每隊打28-38場比賽。
每個聯盟因為實力不同,所以出線名額有所不同(2010年各聯盟出線名額)
大東聯盟(Big East):8
十二大聯盟(big 12):7
大西洋海岸聯盟(ACC):6
十大聯盟(big ten):5
東南聯盟(SEC):4
西山聯盟(Mountain West):4
大西洋10校聯盟(Atlantic 10):3
太平洋10校聯盟(Pac-10):2
美國中部聯盟(C-USA):2
西大西洋聯盟(WAC):2
西海岸聯盟(West Coast):2
其他聯盟:20
第二階段:64季後賽
各賽區16支球隊參考常規賽成績和以往戰績,排定1-16號種子,對陣如下:1-16,8-9,5-12,4-13,6-11,3-14,7-10,2-15。
季後賽採取賽會制,分別在美國4個城市進行比賽。(2010東部:雪城、西部:鹽湖城、中西部:聖路易斯、南部:休斯頓)
比賽是單敗淘汰賽,經過4輪淘汰賽,各賽區冠軍晉級全國總決賽——「最終四強(final four)」。
第三階段:全國總決賽
最終四強的比賽地是各城市申辦進行的,2010年的NCAA籃球四強賽的舉辦地點是印第安納波利斯。
4支球隊再通過半決賽、決賽的爭奪,勝者就是NCAA籃球全國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