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練協調性打籃球用的!
協調素質是指人體在各種突然變換的條件下,迅速、正確、協調改變身體運動的能力,是人體的一種綜合素質,是籃球比賽中不可缺少的身體素質之一。協調性的提高,對其他籃球素質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單個動作系列重復練習法
1. 肩繞環:由直立雙臂上舉開始。一臂直臂向前、向下、向後、向上劃圓擺動,同時另一臂向後、向下、向前、向上劃圓擺動,均以肩關節為軸。依次進行。
2.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3.前後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向前與後跳。
4.轉向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二、動作組合式練習法
1.立卧撐跳起轉體360°
由俯卧撐姿勢開始,雙腿屈膝抬大腿,成全蹲。起立後即刻雙腳蹬地全力、快速縱跳,雙臂積極上擺,在空中轉體360°。銜接下一個動作時要迅速屈膝下蹲,在雙手即將撐地的同時,雙腳向後伸蹬,成俯卧撐。連續進行。
2.全身波浪起
由雙腿左右稍開立開始。先做直腿體前屈,然後依次進行向前跪膝(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髖(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腹(含胸、低頭)、挺胸、抬頭,成反的「S」形波動,兩臂在體側劃圓,連續做。
3、身體不協調動作組合練習
上右步的同時右手上舉,上左步的同時左手上舉,右步後退右手叉腰,左步後退左手叉腰,變換節奏。
三、條件刺激練習法
1.變方向跑練習
(1)做向前5米沖刺,接後退3米,左沖5米後右沖3米的練習。
(2)在地上劃一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做順逆方向跑的連續練習。
2.移動中的躲閃練習
用小體操墊設置障礙,練習者利用前滑步及左右滑步躲閃過小體操墊向前快速繞行前進。
3.快速轉體練習
聽教師口令,做向前疾沖中突停,然後向後疾沖的練習。
四、游戲練習法
1.追逐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一方任意先跑,另一方追逐,開始前保持3-5米間距,追上拍肩後交換練習。
2.推拉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站在直徑為2.5米圓圈內,雙方允許使用推拉辦法,一腳出圈者為負方。5-15次為一組,練習2-3組
3.觸摸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規定在一定的范圍內用手觸摸對方肩部,可以利用步法移動躲閃。
五、持器械式練習法
1.練習者自然站立,由兩名以上同學手持籃球練習者投擲,練習者勁力躲閃,避免被投擲中。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2.練習者持網球或彈性球,距牆壁2米站立,向牆壁投擲網球或彈性球,待彈回時用手迅速接住,練習時雙腳要不停地前後左右移動,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總之,提高靈敏協調素質的訓練方法很多,盡可能豐富訓練手段,以保證練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2. 怎麼可以鍛煉打籃球時身體的協調性
鍛煉打籃球時候的協調性,這個主要是你平時訓練的次數不夠,以及方式不正確:
勤學苦練。
想打好籃球,提高自己籃球技術,勤學苦練是必須的,孰能生巧。訓練時最好找幾個好友進行對打,比自己單練更有用處,效果更好。
找個好師傅。
想學好籃球,打好基本功,找個專業的師傅很重要。籃球的技術好與壞,與剛開始接觸籃球時的學習密不可分,一般剛開始學的動作、習慣等,到後面很那改,因此一定要找個好師傅練習。
運球方面。
運球時重心要低且要平穩,運球高度應該在腰以下,用眼的餘光看著球,防止球砸到腳上。要熟練掌握兩手交叉運球,掌心向下拍球,不要反手腕。良好運球技巧應該是球像「黏」在身上一樣,是它跟著你,而不是你去追球。
傳球方面。
傳球時,雙手放在胸口前,五指自然分開,掌心向外托著球,手腕後屈,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或者一前一後成弓步。重心要穩,眼睛平視前方,此外,傳球方向性很重要。這一點看似簡單,其實不然,看準隊友方位後朝著他的方向傳球有時傳不到位或被對方搶斷,是因為比賽中球員大都是時刻運動著,不能直來直去的傳球,應該有弧度,提前判斷隊員前進方向,超前傳球。
投籃方面。
一般的投籃姿勢是右手為主,左手為輔。右手手掌托好求,五指自然分開。腋窩處、肘部內側、右手背和小臂交接處都要成直角或接近直角。左手稍微用力放在籃球側面,保證籃球平穩。上身擺正,不要聳肩,雙腳自然落地,兩腳間的距離與肩同寬。投球時還要注意右手向前推送球的力度和左手掌握的方向。
配合方面。
籃球比賽時,配合很重要,要提前判斷隊友的跑位,在反擊時尤其重要,如果能及時的傳球,可以打出很漂亮的防守反擊的。
3. 如何訓練身體協調性(打籃球)
我覺得你還是 動作做的不對 一般說來 跑跳和垂直彈跳是不同的 在你跑跳的時候 最後一個步驟不要突然減速來利用雙腳發力 要找到重心腳(一般都是左腳 也有右腳的)用重心腳來發力 藉助起跑的速度 多練習一下 糾正自己的動作吧
4. 打籃球協調性不好,怎麼樣能練協調性
樓上說的太深奧了!
協調性不好簡單說就是球感差,球感差的原因就是平時摸球少!
鍛煉球感最實用的方法是跨下運球和背後運球
別懷疑,每天就是不停的練跨下和背後
街球高手的球感協調性就是這么練出來的
練習彈跳最實用簡單的方法是天天帶沙袋,雖然很老土但是真的很管用!
如果不想用這個方法的話,也還有一套系統的鍛煉彈跳的方法.
附下: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
美國最著名縱跳訓練計劃, 練成預計縱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 鍛煉過程很辛苦, 整個過程要15個星期.
對於每個動作項目,如果一種動作要作3組,組與組之間休息不能超過2分鍾,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個項目,記住不要休息!!
第一項:半蹲跳
1、開始時,半蹲至?的位置,雙手放置於前,
2、向上跳離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覺得容易的話,你可以跳至25-30cm)。 當在空中,你的雙手需放在後面。 著地時,完成一次。
接下來,只需重復以上步驟!!!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2
第二項:抬腳尖(提踵)
1.首先,找個梯級或一本書來墊腳,然後只把腳尖放在上面,腳跟不得著地或墊著
2.腳尖抬到最高點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雙腳完成,完成一個組.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3
第三項:台階
1. 找張椅子來, 把一隻腳放上去,呈90度
2.盡全力的跳開, 在空中換腳,在放在椅子上,
3.重復2,將原起跳的腳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4
第四項:縱跳
1. 雙腳放直, 與肩同寬,"鎖緊"你的膝蓋...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彎曲你的腳腂, 膝蓋盡量不彎曲...
3. 到地時,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這一項很難, 你可用你的手幫助起跳...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5
第五項:腳尖跳
1. 將腳尖抬到最高點,
2. 用腳尖快速起跳, 跳時不得超過1.5 或2.5cm
蛙跳練習是必要的,對於彈跳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因為畢竟這是訓練力量的一個途徑。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最有效的,也是難度最大的,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提高彈跳。具體做法:挖個坑,大概一米左右深。你的腿上綁好5斤的沙袋,跳入坑裡。試著在負重的情況下從坑中躍出。半個月後,將坑挖深20公分,而負重增加2—3斤,繼續練習。如此循環,最後到了不能再負重、也不能從坑裡躍起的時候,練習就到此為止。解除負重,再試試看能跳多高。
第二種方法,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容易實施。具體方法:腳踝上綁上橡皮筋,原地縱跳。每日練習半小時。但是我感覺,這種方法效果不明顯。
祝你好運,未來的體育明星!
--------------------------------------------------------------------------------
現代籃球運動已呈現高空爭奪的格局,拼搶更加激烈,力量和速度的較量日益突出,誰能獲得高空優勢,誰就能掌握比賽的主動,高空優勢除了取決於運動員的身高外,出色的彈跳力則是爭奪空間優勢的關鍵。彈跳力是籃球運動員重要的身體素質之一,它不僅是籃球比賽爭奪空間優勢的必備條件,而且也是掌握各種難度空中動作的基礎。
我國籃球運動員的身高較之世界強隊相對較矮,因此,在世界水平的比賽中,要依靠良好的彈跳力來彌補由於身高不足所造成的空間爭奪能力方面的差距。
如何提高彈跳力是我們面對的重要課題,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過對籃球運動員彈跳特點以及提高彈跳力的訓練原則的分析,提出提高彈跳力的訓練方法,為訓練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依據。
1 對籃球運動員彈跳特點的分析
由於籃球運動的特點,使籃球運動員在彈跳力方面體現出自己的特點,其中最大的特點是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力量素質,尤其爆發力的發展水平。籃球比賽中跳躍動作的各種差別,表現出對彈跳在技術結構上的不同要求。在確定彈跳訓練的內容和選擇訓練的內容和選擇訓練方法時,必須充分考慮籃球運動員的彈跳特點。
據對比賽的不完全統計,在每場籃球比賽中運動員需要跳起120~140次、快速奔跑4000~5000米。在比賽條件下,運動員在彈跳方面主要體現兩個特點,既隨意性和多樣性。
隨意性:籃球比賽條件要求運動員能在各種情況下跳的高、跳的快、連續跳、滯空時間長、空中動作變化多。
多樣性:起跳方式多樣性,有行進間單、雙腳的起跳,原地雙腳起跳,幾乎包括所有的起跳方式。
根據這些特點,籃球運動員在起跳前的准備姿勢,除了要盡量保持膝關節的適當彎曲外,因踝關節背屈較大即小腿前傾使踝關節角度較小,小腿後群肌肉被拉長。
要發展爆發力,必須增大肌肉的收縮力量和工作距離,縮短工作時間,力量訓練時,要以小負荷的機械作快速運動,在不降低速度的情況下,逐步增大負荷提高肌肉收縮力量。剛才說的使用「背負投」的技術動作摔倒對手,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縮力量增大爆發力。力量的增大能增強對技術的控制能力,所以在平常訓練中,不但要在技術上下功夫,而且還要特別在增如爆發力、提高肌肉收縮速度上下功夫。實踐證明,高強度的爆發力是提高成績必不可少的因素。那麼怎樣提高爆發力呢?(一)變換負荷與速度。(二)加強專業技術訓練,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動作發力前的放鬆能力。(三)肌肉的初長度,只有拉長的肌肉收縮時才有更快的速度和力量。(四)力量練習後的放鬆練習。
在爆發力的因素中,力量起主導作用,因此力量的增長有助於爆發力的發展。但力量絕不等於爆發力。就是說實戰中並不是有力量就能把技術運用好。一個柔道運動員的爆發力,必須通過基本力量與速度、技術,靈敏度協調的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有的人可以舉起相當重的杠鈴,但一摔跤就不行了,具體說是缺乏專項力量。柔道運動員對抗時,既要力量,又要速度,還要耐力,我們的一些運動員感到力量上不差,關鍵是專項能力和快速力量差。在今後訓練中要重視在一盤力量轉移到專項力量的基礎上提高專項力量。
發展力量應注意的問題:
(一)負荷。事實說明,只有在一定重量條件下進行力量訓練,才可能使力量 增大,並且力量訓練中採用的負荷不同,其效果各異,因此,在訓練中因人而異,合理安排負荷。
(二)超量恢復。運動中大量能量物資消耗,運動停止,分解代謝居次要地位,能量物質合成開始恢復並超過原來體內能量物質含量。
(三)訓練間隔。實踐證明,力量訓練以隔最好,因為力量增長速度快,停止訓練後消退也快。
(四)年齡與性別。同一個人的力量訓練,在不同年齡時期反應不同,男女力量值的大小也有很大差別。
無論男女,只要堅持進行力量訓練,對保持和發展力量素質有良好的效果。
如何提高你的彈跳力。
如何提高彈跳力?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討論次問題我們必須突破人種問題的誤區,萬不可被某些所謂權威鼓吹的"人種論"唬住。黑人天生就能跳的理論是根本站不住腳的,否則,我國跳高名將鄭鳳榮、倪志欽、朱建華的世界記錄又如何解釋?我當然不否認先天條件的重要性,然而後天艱苦、科學的訓練更為重要!
對此我談一點自己的切身體會和經驗。
一、彈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動速度、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的綜合體現。
所以我們不可以認為提高彈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須堅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韌帶、肌肉,擴大關節的活動范圍,同時,做各種復雜的有利於提高身體協調性的體操。動作要准確、優美、既有力又放鬆。
二、力量訓練最好由身體訓練教練安排和輔導。
如自己進行訓練,最好每周進行2到4次的大力量訓練,訓練時必須注意安全,以免發生意外傷害。所謂大力量訓練就是利用杠鈴進行大負荷的練習。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種:<BR< p>
負重蹲起,提鈴,抓舉。總之,這幾項練習的成績越高,你的彈跳力就越好。
至於每次練習的重量、組數、次數、動作規格等問題,原則是:
1、大力量訓練每周至少二次,不多於四次,要給身體超量恢復的時間,但要長年進行,不可間斷。
2、每次課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項練習方法。
3、要講究大力量訓練的技術動作規格,切不可亂來。
4、小力量訓練是指使用各種綜合訓練器械和啞鈴等進行訓練。重量較輕,組數和次數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纖維,減少脂肪,小力量訓練可以變化著花園天天練,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訓練同時進行。無論大力量還是小力量訓練,一次課的時間不要拖的太長,1.5小時至2小時為宜。有強度還要有密度
三、速度訓練也是提高彈跳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反復沖刺訓練還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許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謂沖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備活動後全速往前沖,而不是中速。專項速度訓練同大力量訓練相同,不必天天練,每周三小時即可。還要特別注意運用小;力量訓練手段增強大腿後側肌肉群的力量。
四、各種專門的彈跳練習手段非常多,諸如跳繩、跳欄、摸籃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籃板上沿。
最後,我要提一提神經系統和彈跳力的關系。我們已經知道速度、力量、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這些素質在瞬間綜合向下作用於地面時就產生彈跳力,那麼什麼東西是這些素質在瞬間同時爆發呢?就是動機和運動神經系統。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的運動神經系統想自己全身的肌肉發出最強的沖動信號。這種強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縮產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劇烈收縮有反過來促使運動神經系統更靈敏,能發出更強烈的沖動。兩者相互促進,你就越跳越高。然而,這也是難點中的難點,沒有超強的動機,運動神經系統就沒有超強的沖動,一切所謂的科學化、現代化、管理、訓練方法和手段全是廢話。最後,祝你夢想成真。
5. 如何提高到打籃球時的身體協調性與雙手之間的協調性
我覺得原地高抬腿 做塊點就很不錯 從腳踝到兩臂的協調全都能練到你可以試試,做快了也很難的 呵呵 另外從網上搜的給你些
協調性對於一個舞者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跳舞前的一個基礎練習。協調性指身體作用肌群之時機正確、動作方向及速度恰當,平衡穩定且有韻律性謂。
一,影響協調性因素
1.交互抑制─支配動作反面肌肉的神經沖動之抑制或阻止。
2.力量--反面肌肉的放鬆與收縮。
3.耐力─疲勞的出現對精緻動作有影響。
4.心智練習─心智練習可以提高精神集中力而改善。
5.本體感受器(proprioception)─對位置肌肉關節的張力感受。
二,協調性訓練常用的方法:
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2、反向完成動作;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4、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6、采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7、改變動作空間范圍;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練期中,必需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七十%,頻率以每星期三次。
三,協調性訓練動作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10.陀螺翻滾、11.左腳內曲用右手碰、12.持球8字擺振、13.站立拋接球、14.坐拋接球、15.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16.蹲互推、17.站立跳起互推、18.站蹲撐立接球、19.坐蹲立接球、20.翻滾接球等。
身體從上到下,由一個重要的部位來協調,那個部位是人的關鍵,更是男人的關鍵,不要想歪了,是腰部,身體上部分的力量與下體部分的力量,需要靠腰來傳輸,來協調,所以籃球是將就力量與技術的游戲,在力量方面,我推薦你除了增強體力,彈跳力之外,還需要增強你的腰腹肌肉的強壯程度。可以讓你在激烈的對抗中獲得更多的協調能力。當然技術方面就是要靠肌肉記憶了。無數的投籃,傳球,來讓肌肉記憶你的動作。當然技術還包括經驗,所以技術方面的累積比力量要跟困難,當然力量也不是一天2天就可以搞定的。不是我唬你,你跳起來空中做點動作看,是不是覺得很難利用你的力量,感覺沒有辦法在全身傳輸你的力量,那就是你腰部不發達的緣故,特別是背面的腰部肌肉,那裡是最難鍛煉的地方,正面還可以仰卧起作來鍛煉。
6. 打籃球時,如何鍛煉身體協調性
協調性需要先了解:
1、影響協調性因素;
2、協調性訓練理論,以下敘述。
1、影響協調性因素 影響協調性因素有:
(1)交互抑制—支配動作反面肌肉的神經沖動之抑制或阻止。
(2)力量--反面肌肉的放鬆與收縮。
(3)耐力—疲勞的出現對精緻動作有影響。
(4)心智練習—心智練習可以提高精神集中力而改善。
(5)本體感受器(proprioception)—對位置肌肉關節的張力感受。
2、協調性訓練理論 協調性(coordination)指身體作用肌群之時機(timeing)正確、動作方向及速度恰當,平衡穩定且有韻律性謂。在各項體能中,協調性訓練可說最困難,因影響協調性除了遺傳、運動員心理個性外,尚有肌力與肌耐力、技術動作純熟度、速度與速耐力關系、身體重心平衡(關系肌力與肌耐力)、動作韻律性(技術動作要純熟方可)、肌肉放鬆與收縮,甚至還有柔軟度等。 協調性訓練法大概有以下九種手段: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
2、反向完成動作;
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
4、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
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
6、采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
7、改變動作空間范圍;
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
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協調性訓練法之頻率愈是基層要愈高,當然,如果是兩公尺以上長人,動作仍不協調,頻率也要高。在准備期每星期之頻率以二到三次較佳,動作項目最少十項,每項動作最少練習三次到五次。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練期中,必需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70%,頻率以每星期三次。
動作如下: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此為一組循環。其它有
10.陀螺翻滾、
11.左腳內曲用右手碰、
12.持球8字擺振、
13.站立拋接球、
14.坐拋接球、
15.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
16.蹲互推、
17.站立跳起互推、
18.站蹲撐立接球、
19.坐蹲立接球、
20.翻滾接球等。
當然,協調性訓練在於要求速度與時間和動作之配合下完成,亦即動作越復雜學習效果越佳,所以教練可以再編十到二十項動作,計約三十個項目練習。籃球是全身力量、跑動速度、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的綜合體現。
你必須堅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韌帶、肌肉,擴大關節的活動范圍,同時,做各種******復雜的有利於提高身體協調性的體操***。動作要准確、優美、既有力又放鬆。
二、力量訓練最好由身體訓練教練安排和輔導。 如自己進行訓練,最好每周進行2到4次的大力量訓練,訓練時必須注意安全,以免發生意外傷害。所謂大力量訓練就是利用杠鈴進行大負荷的練習。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種:<BR< p>
三、速度訓練也是提高彈跳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反復沖刺訓練還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許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謂沖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備活動後全速往前沖,而不是中速。專項速度訓練同大力量訓練相同,不必天天練,每周三小時即可。還要特別注意運用小力量訓練手段增強大腿後側肌肉群的力量。四、各種專門的彈跳練習手段非常多,諸如跳繩、跳欄、摸籃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籃板上沿。
最後,我要提一提神經系統和彈跳力的關系。我們已經知道速度、力量、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這些素質在瞬間綜合向下作用於地面時就產生彈跳力,那麼什麼東西是這些素質在瞬間同時爆發呢?就是動機和運動神經系統。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的運動神經系統想自己全身的肌肉發出最強的沖動信號。這種強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縮產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劇烈收縮有反過來促使運動神經系統更靈敏,能發出更強烈的沖動。兩者相互促進,你就越跳越高。然而,這也是難點中的難點,沒有超強的動機,運動神經系統就沒有超強的沖動,一切所謂的科學化、現代化、管理、訓練方法和手段全是廢話
。一、可以先練練yoga
1,調節心身健康。做任何事的前提,保持良好的心態。
2,yoga可以舒展身體。讓你了解你自已的身體情況。
3,yoga可以煅煉身體的平衡能力。
二、選一個適合自己的運動。
1,煅煉機敏性
2,在運動中發現提高身體協調的方法
3,量力而行
7. 打籃球如何練好身體協調性+彈跳
身體協調性的訓練,如果樓主不嫌多餘可以接觸接觸足球…(看似很扯)不過足球有些動作確實是很練協調性,因為你的兩只腳不僅要支撐你的體重,平衡重心,還要做足球的技術動作。平常沒事的時候可以多練練顛球,呵呵~
彈跳最簡單的方法是直腿跳,到籃板下,不要曲腿,直腿跳,盡量夠籃筐去,如果一直堅持,效果是很明顯的。
8. 我打籃球時, 總是有些身體不協調,請問我要怎樣提高協調性
要想不受傷就把力量練好。打球搶板還是跳投都要重心穩。要練下盤,做下蹲和蹲馬步都可達到目的,手上也要把力量練好。多做做俯卧撐吧,用手指做最好。這樣手就可避免受傷啦。這些都是些簡單的方法。我打了好幾年了只受傷過一次。
9. 請問打籃球怎麼連協調性
提高協調性的熱身練習
在練習開始或在中間休息時,可以用跳繩進行熱身,雙腳跳、單腳跳、兩腳交換跳。開始時用正規的單搖跳,隨後可逐漸變化花樣,如雙臂體前交叉跳或其他更難的動作。特別是第二次、第三次連續縱跳的能力,也可以提高運動員的耐力。
從場地一端向另一端運球,聽教練的哨聲迅速﹑准確﹑協調地做出各種動作,如快速變向運球,轉身運球和急停急起的練習,要求隊員往返12次。此練習不僅可以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而且可以發展高度的協調性並獲得極佳的球感。
空中轉身練習
隊員持球在籃下一側站立,教師將球扔向籃板的另一側,使它穿過限制區,隊員向限制區內跨一步,用力向限制區另側起跳,並在球落地前在空中將球搶到手後繼續在空中轉身,並立即拋向另側限制區,落地後立即向該側拼搶球,練習開始時用30秒,然後增加為1分鍾、1分30秒。此練習能提高第二次、三次、四次投籃未中後拼搶籃板球的能力,提高搶得籃板球後落地前在空中轉身的能力。為此,專門設計了各種復雜多變的練習,如立卧撐、十字變向跑、五米三項折回跑及綜合變向跑等。要求練習中學生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身體放鬆。開始練習時可以少練幾組,逐漸增加負荷,但一定要保證動作的質量。
加強腰腹肌練習
腰腹肌力量對於籃球習練者來說極其重要,它不僅有助於運動員在訓練、比賽中減少損傷,更重要的是提高運動員身體的穩定性,尤其在維持空中動作的平衡,以及提高奔跑速度和體力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做一分鍾仰卧起坐、雙手抱球兩腳夾球仰卧兩頭起、俯卧兩頭起等。開始練習時可練3組,逐漸增至5組,每組練習之間身體要充分的休息。
協調能力訓練的最佳時期
籃球協調能力是指運動員機體不同系統,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協同配合完成技術動作的能力。神經系統是人體發育最早和最快的系統,兒童具有較優越發展神經系統的條件,如7至11歲具有良好的空間定向能力和較好的節奏感,這些都為發展協調能力提供良好的條件。女子進入青春期,由於體重增加,內分泌系統也發生了變化,就影響到協調能力的訓練
協調能力訓練一般安排在體力充沛、精神飽滿時進行。在進行協調能力訓練時,教練員應採用各種手段,消除運動員的恐懼心理或緊張狀態,以保證訓練取得良好的效果。發展協調素質主要採用變換練習法,訓練強度一般大、速度較快。練習次數不宜過多,訓練時間不宜過長,因為機體疲勞力量就會下降,速度變慢,反應遲鈍,不利於協調能力的發展。每次練習之間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以保障氧氣的補充和肌肉中高能物質的再合成。但如果休息時間過長,又會使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下降,一般地講練習時間與休息可為1/3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