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籃球運動 > 打籃球十年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打籃球十年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2-08-15 11:57:21

㈠ 籃球課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

學習籃球的好處: 一、增加肺合量, 二、增強肌肉, 三、鍛煉身體的靈活性, 四、有助於身體長高。 1、訓練神經系統反應 打籃球可訓練腦部思考和判斷能力,及隨思考後身體繼發的反射動作速度。 2、訓練感官系統反應 打籃球可訓練眼睛視力及耳朵聽力的敏感度。 3、訓練骨骼肌肉系統功能 打籃球可訓練全身的肌肉活動及肌肉力量,同時也能訓練耐力、改善體型;訓練關節的協調及敏捷度,對於正處於成長期的青少年朋友還可以促進骨骼的發育,讓您長得更高。 4、增強循環系統功能 打籃球可增強心肌收縮力及心臟負荷能力。 5、增強呼吸系統功能 打籃球可增加肺活量,同時也增進也血液帶氧的能力。 6、促進泌尿系統功能 打籃球使全身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並由排汗及補充大量的水後排尿來排除體內有害廢物,身體體內清潔後皮膚就會更有光澤及彈性!

㈡ 為什麼中國的父母總是認為孩子只要學不好不上進,都是游戲、手機、打籃球等害了他們的孩子一棒打死

毋庸置疑的是在當今時代,手機組成我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盤亘占據我們一天中的很多世界,00後的孩子在出生後就步入了一個以智能手機為工具構成的網路化時代,正如標題所說,智能手機的確會的影響到孩子的生活,這也包括了學習方面。

游戲對孩子的誘惑是巨大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游戲是一種低成本的安撫劑,能讓孩子在虛擬世界之中迅速找到成就感和歸屬感,然而,孩子在年齡幼小的情況下,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進行自我控制,因此,沉迷游戲和手機,並且一發不可收拾,不僅僅影響學習,而且影響身體發育和心理健康。

由此看來,孩子學習不好,游戲和手機的影響只是表面現象,更加深層次的是需要父母去給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只堵不疏,這樣只會導致孩子的叛逆,適得其反。

如果想讓孩子把更多心思放在學習上,首先,父母需要以身作則,比如,吃飯時不能玩手機,和孩子說話時不能玩手機。道理很簡單,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行為會讓孩子情不自禁的模仿,所以自己做到遠離手機,孩子自然能做到,這是榜樣的力量。

其次,培養孩子的自律性,給孩子制定規則,玩游戲可以,但是要具體到什麼時候玩以及玩多久,可以把游戲作為寫完作業後的獎勵,鼓勵機制更能促進孩子的執行力,開始需要父母的監督和強制執行,慢慢內化為孩子的意識,自我約束,對自己負責。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臨床心理專家於際敬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06-28 16:12
孩子學習不好,當然需要找一個合理的解釋,難道這些父母會承認自己教子無方嗎?

游戲手機一直都是孩子學習路上的「絆腳石」,孩子的網癮成了父母的心頭大患,但如若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游戲和手機,那就頭重腳輕了。

你是否在孩子面前具有威信力

先不談論孩子,就連成年人,做家長的都很難管住自己的上網玩手機的時間,更別說自製能力較差的孩子了。那對於孩子玩游戲和手機,家長是否堅定地給孩子規定游戲時間?是否在孩子面前有威信力?我想,那些認為游戲耽誤孩子學業的家長,基本都不能做到這些。管得住時間,管得住孩子,能夠做到對孩子有威信力的說「不」,才是家長真正要做的。

承認自己不足而不是甩鍋

以我20年來的心理咨詢經驗來說,孩子出現問題,父母的原因佔到一半,對孩子做心理輔導,家長也必須要一起做,這樣才能全面解決孩子的心理障礙。

面對學習差的孩子,家長要先反思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是否有錯,認識到問題,才能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辦法。

於際敬,《身心正念療法》創始人,《易思維問題解決》創始人,知名心理專家,《愛情保衛戰》等多家電視節目邀請嘉賓,從業20餘年,上千小時咨詢個案,擅長領域:身心健康、婚姻家庭、親子教育、職業發展等。

歡迎關注頭條號:臨床心理專家於際敬

從08年的網路海洛因言論到18年的孩子學習不好手機游戲要負責,已經經過了整整十年了,在這十年之中,家長的發泄目標從電腦轉移到了手機,10年前由於網路普及度不是太高,而家長對於網路的認知也不如現如今那麼清楚,如果說十年前是無知,那麼十年後的今天就是推卸責任。

其實說來覺得可笑,中國式家長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永遠都是圍繞著「威嚴」二字展開,先不說老一輩的60—70後的家長,因為老一輩就是這么教育他們的,而且他們教育亦或者是接受教育的年代不同了,但是80後不一樣,80後作為網路展開的一代人,可以說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網路的發展,但是如同他們十年前被自己父母說教一般,十年後的今天他們也對著自己的孩子這般說教,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做。

教育二字在大多數中國式家長眼裡等同於孩子要聽話,父母給你選的永遠都是沒錯的,你不聽話就是不懂事等等,這些其實都是不平等的一種表現,首先在孩子做錯什麼之前,先想想你陪伴孩子的時間有多少,你真的了解你家孩子嗎?你家孩子可能在你眼裡寡言少語,但是在學校他可能是大家的中心人物,你家孩子可能在你眼裡不如這個、不如那個,那麼為何要去和別人比較呢?總有的家長說,不比較怎麼行?以後到社會上怎麼辦?現在社會競爭壓力這么大,現在不努力怎麼辦?現在的孩子們已然沒有了夢想,因為在這個年紀分數就是一切,沒有人去看他們努不努力,回到家也只是面對父母的質問。

教育自己孩子之前,請正視你的孩子以及正視自己的態度,你的孩子永遠不會變成別人家的孩子。

下班後,花點時間,家長與孩子兩人坐在沙發上喝著茶,好好談談心,做孩子的朋友,讓他有什麼都對你說,總比讓他將你視如大敵強得多。

㈢ 堅持打籃球,對青少年有哪些好處

1、眼睛:堅持打球的人每天都有1小時候左右的時間眼睛直視遠方,這對眼睛是很好的放鬆休息,如果你家裡有學齡的孩子,能讓他每天堅持打球,眼睛近視的幾率肯定會降低。
2、頸部、肩部、脊椎: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頸椎、肩部的問題,正確的打球姿勢要求背部挺直放鬆,長期堅持會對頸椎及肩部的不適有很大改善。
3、心臟:堅持打球會讓你有顆強大的心臟及心血管系統功能。在提高最大攝氧量的同時向身體各個器官輸送的氧量大大增加,各個器官的工作質量自然大大提高。另外籃球會加速血液循環,使冠狀動脈有足夠的血液供給心肌,從而預防各種心臟病。通過全身的運動,促使靜脈血流回心臟,還預防靜脈內血栓形成。
4、血液:有了強大的心臟血管系統,跑者的血液質量也好於常人,身體對長期打籃球發生的適應性改變可改善新陳代謝,減低血脂和膽固醇水平。
5、肺部及呼吸系統:長期進行打籃球鍛煉使肺功能變強,增大肺活量——進行規律性的長期打球可發達肺部呼吸肌,使每次換氣量變大,肺功能增強。我個人每年秋天都會有一次季節性鼻炎發作很折磨人,但今年開始打球後沒有復發,不知道有沒有關系?
6、肝臟:我在一次體檢的時候,體檢醫生把實習生叫到跟前說:你們來看看,這才是健康的肝臟,表面血管脈絡紋理清晰,現在這樣的很少見了。打球消除脂肪肝,這在很多球友身上都有了驗證,非常有效。
打籃球有利於形體健美
腹部:平坦或者腹肌溝明顯的腹部是很多人的夢想,很多健身教練的建議以及網路瘋傳的腹肌撕裂者等練習能夠幫你把腹肌練的更強大,但你還需要打籃球這樣的有氧運動去掉腹肌外面厚厚的脂肪外包裝。當然,還要堅持,因為腹部的脂肪是最狡猾的,你稍有鬆懈它就會反撲。
腰部、臀部:打籃球對身材的改變最先體現在這個位置,很多球友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開始打球一段時間後,體重沒有明顯減輕,但是身材明顯改善了,
尤其是腰線變的更漂亮。
膝蓋:有人說打籃球百利唯傷一膝,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多數堅持打球的人都或多或少受到過膝傷的困擾。但同多位堅持打球十年以上的球友交流中了解到:他們剛開始打籃球時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有的人即使慢慢打球也會膝蓋疼,但隨著循序漸進打球量的累積和力量的練習,膝蓋都變得越來越結實。
肌肉:除了看上去結實有彈性外,經常打籃球的人肌肉組織也會發生變化,一定體積的肌肉中毛細血管的分布數量大大增加,更夠更高效地舒服氧氣、養分。不知道打籃球的人都比較耐冷是不是跟這個也有關系?
腸胃:打籃球使人情緒飽滿樂觀,有助於增進食慾,加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當然,更讓人羨慕的是怎麼吃也不胖,哈哈。
肌肉:長期打籃球可增強肺部呼吸肌、心臟肌肉、頸部肌肉、胸腔肌肉、手臂肌及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足部等處的肌肉,使各處肌肉不易堆積乳酸或二氧化碳等代謝物。打籃球可以說是所有運動的首選,會對你參加其它體育運動產生積極的影響。
骨骼:長期打籃球可提高各關節的強度,韌帶的柔軟度;並增加骨骼的強度、密度,避免人到老年患退化性骨質疏鬆,看看每個籃球賽事中的耄耋老人就知道打籃球的骨骼有多健壯了。

㈣ 幼兒打籃球有什麼危害

沒什麼危害,反而還能讓他長得快一點,打籃球對身體有好處。危害嘛就是比較容易受傷

㈤ 從小培養男孩子打籃球對他成長有什麼好處

從小培養男孩子打籃球就可以讓男孩子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因為籃球這項運動是非常消耗體力的,所以男孩子就能保持一個苗條的身材,另外通過打籃球也可以結交很多的朋友,對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㈥ @日照家長,打籃球的10大好處快來get!

因為算是個運動方面的專家吧,經常有人會問我小孩子參加哪項運動最好?

「籃球!」這永遠是我的第一回答。

籃球誕生在中國 體育 界熟悉的、創辦於1885年、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春田學院。1891年,春田學院的 體育 教師加拿大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James Naismith)為了對付冬季寒冷的氣溫,讓學生們能夠在室內有限的空間里繼續進行有趣的運動, 他在春田學院發明了籃球,春田學院也因此名揚天下。中國很多早期現代 體育 的創始人如董守義、馬約翰、舒鴻、宋君復、牟作雲、徐紹武(我本科南京師范大學 體育 系的教授和前系主任)等都是畢業於春田學院

我當年籃球也打的不錯喲!曾經是南京市男籃參加江蘇省第八屆運動會奪冠的主力隊員之一。要不是因為當時「家庭成份不好」,我應該是和當時很多隊友一樣去打專業隊的。

為什麼是籃球呢?我把打籃球對人生(身)發展的十大好處歸納如下:

1. 長個子,提高有氧能力

雖然打籃球對身體的發育各方面都有好處,但最大的 好處應該 是長個子和提高有氧力。因為籃球是個「高人」運動,長得高或跳得高都是優勢。一場比賽下來,跳的次數可高達200多次,骨骼所得的生物力學信號則是「要生存,得往上長」!

我還記得當年在南京中山東路少體校訓練時,我們經常偷偷把體操隊的跳板拿來過過扣籃的癮。晚上睡覺的時候,也經常會做飛起來搶籃板球的夢。一個對打籃球長個子最簡單的「科學」證實就是和我的三個哥哥比,我的個子最高。

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青少年時期的籃球運動對我骨頭發育的積極作用一直到今天還顯而易見。這幅圖片是我前兩年用最新的DXA儀器上做的骨密度檢查: 正常,且遠遠高於同齡人!

國外的研究表明,女孩子40%的骨發育是在12-14歲間(男孩子13-15歲)完成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們每天至少應該跳100次。但一個不容樂觀的情況是這一年齡段的大多數的中國孩子已經基本處於久坐的生活方式了

談到有氧能力訓練,過去的傳統認識是長時間的中低強度訓練(如長跑,滑雪)最有效。但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肌肉(線粒體)層面的用氧能力對有氧能力的發展很重要。而籃球式的大強度間隙運動(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則是肌肉層面的有氧訓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女孩子有氧能力的發育(上圖中虛線)和骨骼的發育有類似的規律,到16歲已經達到高峰; 青春發育期階段是否運動直接影響一個人後半輩子的 健康 !

2. 提高感統能力

研究表明,很多現代心理或發育疾病(如自閉症)都來源於人的感統能力(sensory integration,即大腦協調各感官之間信息關系的能力)出了問題。而人在打籃球時,各種感官(眼睛看著球,手感受到防守隊員的動向,耳朵聽到教練和隊員的呼喚,向隊友的大聲提醒,本體感受器調控著自己身體的部位,跳在空中時的平衡感官的反饋等等)都在高度興奮的狀態下工作,互相配合協調。籃球運動也因此成為最佳的感統訓練之一。

運動已經被證明是最有效的自閉症干預方法之一

3. 提高反應能力

籃球屬於開放型運動技能(open skill)的運動,需要運動員根據場上千變萬化的瞬間去應變。久而久之,反應時間縮短,反應能力提高。記得有一次在飯桌上,一位同事不小心把一大罐冰水打翻了,在滾滾水流沖向我座位的一剎那間,我已經迅速躲開了。大家都驚呼我的反應好快!事後一想,這本能的反應都得益於我多年前的籃球訓練

Time is everything! (時間決定勝負!)

4. 提高決斷能力(Decision making)

和提高反應能力異曲同工。瞬息萬變的球場要求一名運動員果斷地做出什麼時候投球,什麼時候傳球等等的決定。對方的優勢在哪裡?我們的優勢在何處?如何揚長避短排出最佳陣容?這些決斷能力的練習勢必能夠幫助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小決策。

該出手時,就得出手!

5. 提高觀察能力

我剛開始學打籃球時,教練總是提醒我們要學會用眼睛的餘光去同時觀察自己負責的防守對手。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觀察能力(situational awareness)。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對周圍生活的觀察能力非常重要。當年在底特律我的第一所美國學校(Wayne State University)工作時(學校周圍不是很安全),晚上一兩點鍾從辦公室出來時,我都會先本能地左右掃一眼,然後才去開車。我同時也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國內 體育 界的飯桌上,第一個站起來給客人加茶水的多是有打球(觀察能力強)或武術(比較注意禮儀)訓練背景的人。

白隊隊員在防守自己負責的隊員的同時,關注對方持球隊員的動向

已經很危險了!

6. 培養膽量和冒險精神

害怕(fear)和前憂後慮(worry too much)往往是我們人生進取中的一大障礙。而在籃球重大比賽的緊急關頭,果敢地去嘗試常常是勝利的必需。記得當年我剛到美國上的第一節博士研究課以後沒幾周,任課教授就讓每位學生為自己的課堂小課題(project;美國研究生課的一大特點就是每課必有project)「開題」(說明重要性,目的和實驗設計)。我是十分「從容」地做完了自己的開題。

下課後,同實驗室的美國同學驚奇地問我:「你的英文so so(一般),但為什麼看上去你一點也不緊張?」我當時很自然地回答:「我們打比賽時有幾千人在看,吶喊,課堂這點兒陣勢對我而言是小菜一碟。」說完,我也突然意識到膽量和冒險精神已經通過打籃球浸入到我的「骨子」里去了。

面對瘋狂的球迷,一名優秀的籃球隊員必須做到能夠「置之度外」

7. 敢於面對失敗

參加過競技 體育 的都肯定有過失敗的經歷,人生其實也是如此。如何從失敗中汲取教訓而更上一層樓,則是每一位 體育 人從失敗的經歷中獲得的最大收獲。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大學生自殺者中鮮有 體育 系的學生(據內部未經證實的信息)的原因吧。 有輸得起的經歷和不怕輸的精神,何事不可為?!

失敗難免,關鍵是不能放棄!

8. 堅毅——不屈不撓的毅力

古人雲:「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說的都是只要堅持就能成功的道理。現代心理學把它叫做「Grit」(韌勁)。美國華人學者Angela Duckworth的研究發現,「韌勁」是人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高於智商和情商。並成功地用「韌勁」量表來預測西點軍校軍官的選拔。而籃球的訓練就是對球員「韌勁」最好的錘煉。

當年在少體校打球時,我們的教練張寶林是一位出了名的嚴厲(very very tough)教練,常常練得隊員們都很「恨」他。但當我們後來拿到冠軍和之後在人生的道路取得成功以後,無不感謝恩師張教練當初給我們上的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的最重要的人生「課程」。

韌勁是生活中的馬拉松,而不是短跑

9. 團隊!團隊!

Teamwork(團隊合作)是現代職場中對員工素質培訓中很重要的一點,而籃球本身就是個團隊運動,一個人和一個隊的成功,一定是這個隊集體中的每個人(包括他們的運動技能、技戰術、性格等)的融合。

記得我們當時的南京市青少年隊(高矮胖瘦不一)在比賽前做准備活動時,和「人高馬大」的對手相比較總是很不起眼,但一旦打起來,我們總是各盡其責,變得非常有戰鬥力。當時的江蘇二隊也常常是我們的手下敗將(現在想想,他們的心理負擔很重可能也是導致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記得有一次輸給我們以後,他們的教練竟然罰隊員從南京市中心的中山東路一直跑到中山門(當時的江蘇二隊住在中山門外靈谷寺旁的南京體院)。

1979年,美國第一支NBA球隊,即當時的華盛頓子彈隊(現在叫「奇才」隊)訪華,他們隊員的組成也是「參差不齊」:矮而快的後衛組織進攻,高而壯的中鋒就連當時亞洲最高的穆鐵柱也扛不住,快而準的前鋒更是能輕而易舉地撕破防線,讓當時的中國籃球界眼前一亮,也讓我明白了一個成功的「團隊」應該如何組合: 各有特點,合而為一!

華盛頓子彈隊的訪問是「乒乓球外交」後又一次重要的中美 體育 外交

天才可以贏幾場比賽,只有團隊精神和智慧的結合才能贏得冠軍!

10. 培養領導力(Leadership)

一支籃球隊的培育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工程。從選拔隊員,培養技能,技戰術,在心理和打法上把一群人擰在一起,賽季的准備和調整等都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教練和隊員年復一年的努力。

記得我第一次參加代表南京市參加江蘇省的青少年籃球比賽,半決賽時,對手是蘇北的一個城市隊。他們個個人高馬大,不少還長了鬍子(現在想想,可能不少是改了年齡的)。我們隊大都還是學生,心理上開始膽怯起來。為了准備這場比賽,我們的教練做了精心的准備。

第一是分析(心理減負),由當時的球隊顧問何金貴教練負責。這個何老教練也是個傳奇人物,年輕時候在日本打過棒球和籃球,文化大革命中自然成了被批鬥的對象。1973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他的日本球友托日本代表團來打聽他。周恩來總理辦公室從北京打長途電話來詢問時,他老先生還在中山東路的體校里打掃廁所。雖然沒讓他見日本代表團,但總算把他給解放出來了做了顧問。

何老教練以徐州隊(當時我們兩個隊都和徐州隊交過手)為參照,從中鋒到後衛一一對比。按照他的分析,我們應該贏10分球。心理一解放,加上針對性的反復模擬,我們這場比賽最終是以30多分的優勢大獲全勝。

生活不只是籃球,但籃球充滿了生活的哲理

「悟」到打籃球中蘊含著很多生活哲理的我,也盡可能地把它們用於我的日常生活實踐中去。以「不打無准備之仗」為例,我的研究生找工作時,我都要求他們反復模擬找工作的所有面試細節。研究生按照我的布置先准備,然後由我親自參加「考問」。一次不行,兩次,一直到我滿意為止。

甚至有好幾次研究生已經練到哭,不肯去參加面試了,這個時候我就讓她們回家聽古典音樂放鬆,做「超量恢復」(指人體在大強度訓練後的恢復過程中,身體的機能不僅能恢復到訓練前的水平,而且在一段時間內可出現超過原有水平),再去面試。我的研究生都是一次面試成功拿到了工作。

另外我在做中美學校 體育 對比研究時還注意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美國的校長都是有做過 體育 教練背景的。當我問他們, 體育 的經歷是如何幫助他們贏得領導崗位時,他們的一致回答是,有管理運動隊和准備賽季的經歷,管個學校易如反掌。國內許多 體育 界成功的掌門人也都有球類項目的經歷。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也是個籃球高手

大詩人陸游有雲「汝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打籃球其實就是可以給孩子們很多「詩外」的人生收獲。現在我們中國的問題是,籃球的專業人士還沒有認識到這些「詩外」的好處並把它們告訴校長、家長和學生。學校籃球(即使在所謂的籃球特色學校)也只是為少數人服務,通常也只是為了籃球而籃球,基本忽略了籃球可以帶給孩子們身心發展的「轉移價值」,因此很難得到學校和家長的真正支持,十分可惜,急需改進。

中國國內對孩子們的籃球教學很多時候還基本借用訓練成人的一套方法,缺乏科學和fun(樂趣),對孩子們當然也沒有多少吸引力

時光荏苒,一晃離開馳騁的籃球場已經有很多年了,但是從當年打籃球中悟出的人生哲理,倒像是山西的老陳醋,越琢磨越有味。曬出來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也希望它能幫助中國教育界以及家長們重新認識——籃球,這項全世界最有價值也是最受歡迎的熱門運動。

㈦ 大家打籃球多少年了,技術怎麼樣

我打籃球算起來也差不多有10來年了,但是球技不怎麼樣。不過球不怎麼樣,裁判我卻學會了,也算是有所收獲了吧!

㈧ 籃球課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

前言:很多孩子喜歡打籃球,尤其是男孩子,他們覺得打籃球實在非常酷的事情,是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娛樂運動,所以經常可以在籃球場上看到他們的身影,哪怕學校在再破爛,可能沒有田徑場,但是一定要有一個籃球場,由此可見籃球這項運動在孩子們心中的重要程度。學生們打籃球可能僅僅是一種愛好,對規則不是那麼的了解,對技能也沒有很好地把握,那麼他們需要籃球課來幫助他們成長。籃球課能給孩子帶來以下三個方面的好處:

1、促進身體發育

孩子還在長身體階段,而且身體的免疫力不是很強,如果孩子能在體育課上積極打籃球,那麼不僅可以促進他們骨骼的發育,提高他們的抵抗力,還可以緩解學習帶給他們的壓力,讓身體更加的健康,這種勞逸結合也會對學習有好處的。很多研究表明,長期堅持打籃球的孩子,一般長得都比較高,身體也很壯,那麼他的身體素質是非常好的,不容易生病,而且他們面對的校園暴力也比較少,這樣的孩子,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非常的健康。

總結:體育課對於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好的幫助,此外,還可以讓學生擁有很好的人際關系,說不定他們還可以走上職業道路。

閱讀全文

與打籃球十年的孩子是什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