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打籃球穿什麼鞋好(籃球鞋的種類)
1、高幫籃球鞋
高幫籃球鞋最大的目的就是在於保護腳踝關節。一般來說高幫的鞋,適合在內線對抗比較強的球員穿著。這可以提供最好的護踝作用。強力進攻型運動員和大范圍跑動型運動員,在這種類型中的鞋中,還往往更傾向於要求穩定性。
2、中幫籃球鞋
如果你是以速度見長,變換突然,穿插於場上各個位置尋找機會,那麼中幫籃球鞋是保護腳踝的最好的選擇。中幫籃球鞋更多是後衛及前鋒穿著,除了對腳有一定的保護外,其更能體現出球員的爆發力,及靈活性。
3、低幫籃球鞋
在正規比賽中,大約只有小部分的運動員穿低幫的鞋。這種鞋比較輕,但沒有高幫鞋的護踝作用好。這樣的籃球鞋加速性、靈活性都相對於高幫略勝一籌。
選擇籃球鞋可以根據個人風格來選擇不同款式的籃球鞋。另外籃球鞋選擇要點高幫低幫也只是買鞋所需要參考的因素之一,還應該考慮到具體鞋款從支撐力、緩震性、耐磨度、外觀、材質等全方位評判,來選擇一雙真正適合自己的籃球鞋。
(1)有什麼護踝的籃球鞋擴展閱讀;
買籃球鞋的注意事項
1、抓地力好,耐磨好,紋路不丟失是抓地的保證。
2、前掌易彎折,彎折處需在腳趾和腳掌連接處,不能靠後也不能靠前。大部分球鞋會採用前掌上翹來達到此目的。很多球友打球後,腳掌發熱脹痛,多是由於前掌不易彎折或彎折點靠後,導致足底與鞋底發生摩擦,拉扯足底肌肉,極有可能造成長久傷病。
3、尺碼選擇正確,不能過長,否則會影響前掌正確的彎折點。
4、包裹好,增強鞋腳一體性,防止腳與鞋面發生碰撞,造成傷害。
5、鞋底周圍和鞋面不能過軟,否則會增加崴腳風險和被踩破腳皮風險。而剛性強的球鞋有時會忽略前掌的易彎折性,球友在選鞋時要特別注意。
6、前後落差不宜過大。前高後低不能忍受,前低後高同樣不可取。有些突破型球鞋會採用前低後高的設計,增加突破的主觀爆發力,但是這種球鞋不符合人體自身運動習慣,不利於運動健康。
7、至於緩震,在硬質場地,即場地本身不能發生形變,緩震後的力量會重新回到球員身體,緩震好的鞋子會延緩球員受到沖擊的時間,但是身體的肌肉、骨骼和關節還是會受到沖擊,所以想要健康打球,木地板是最好的選擇。
B. 我想買一雙腳踝保護性好的籃球鞋和護踝,大家幫忙推薦下.
我也是習慣性扭傷,崴了很多次了,現在非常注意
第一就是熱身,一定要活動開才上場,先慢跑幾圈,然後投籃之類就行。
第二是鞋,東單我也有,但一直沒打球,因為鞋幫軟,魔術貼不緊。根據我崴腳這么多次的經驗,汗……容易崴腳的就兩種鞋,崴了特別嚴重的就是鞋幫軟,崴了之後沒有支撐,就非常重,其次就是腳踝部位松動~~~像AF25這樣的就是~~~
有些低幫其實並不是沒有腳踝保護,像我現在打球都穿大包子,裹不到腳踝,但支撐好,崴了之後鞋幫就卡住腳踝,而且底寬大,也不容易崴,崴了之後也不會很重~~~~
LS有兄弟說了,容易崴腳的兄弟,打球一定要把鞋帶繫到最上面一個,系緊,很有用處,另外,打球的鞋一定要合腳~~~要是容易崴腳還穿AJ3上場…………我沒轍了,3還是壓馬路好了~~~如果鞋不合腳,磨出水泡不說,關鍵是腳滑,也很容易崴了或者扭傷~~~
我個人穿過的腳踝保護很牛B的鞋——並不是不會崴腳,崴腳很難避免,尤其是踩別人腳了。我最嚴重的時候 穿ZK1走水泥地都崴腳,但現在照樣打球~~~
ZK2ST:皮質軟,支撐一般,但繫上所有鞋帶後的固定性很好,要注意最好買比一般的偏小一點,穿了一段時間後有些寬松的感覺,比如我其他穿43打球,ST就穿42.5~~~
LBJ4:不用說了,個人穿過保護性最牛B的鞋,支撐性和包裹性都是一流,第一次有些悶,後來就沒什麼感覺了——襪子的選擇其實很重要,我穿的是NIKE竹纖維船襪,效果比一般全棉的確好很多,但主要買小一點,27CM的腳,買23~25號的襪子就好了。
2055:個人感覺僅次於LBJ4,透氣和保護都很好,別看腳踝那兒鏤空,但固定性很好,我打了一夏天的外場,一次都沒崴過腳,訣竅就是鞋帶一定要全繫上,神奇的是全繫上鞋帶,也一點沒有壓迫感,非常舒服,強烈推薦。
AJ21,支撐性不用說了,系全鞋帶就OK,問題是鞋幫有些硬,做變向等動作比較別扭。
The Kobe TWO:俗稱大包子,個人最喜歡的鞋,有三雙,白色、銀色和黑色,包子要買大一點,另外,黑色的感覺比淺色要緊一些,平時穿42.5的最好穿43。包子的好處是支撐性,而且腳踝不受包裹,非常自由,穿上試一下會感覺崴到一定程度就不會再扭曲了,今年一直穿大包子打球,從來沒有崴過。
LBJ5:不用說了,硬,支撐性好,只是前幾次打球穿會覺得硬,咯腳,沉重,可能因為我體重大,後來就感覺不到什麼了,LBJ5最好的好處是鞋帶不容易松,包裹很好。另外5建議買大一點點,我一般打球穿43的鞋,但5就穿44也感覺正好,也可能因為我腳有點胖。
12:只穿過一次打球,但是感覺不錯,也是因為鞋幫高,而且RE的12皮質軟,不受約束,系緊鞋帶,一切OK。
18:穿18打過一次內場,有點小心,因為18相對偏瘦,而且非常軟,感覺 重心掌握不穩,怕崴腳,但18的鞋幫高度是正好卡住腳踝,而且鞋蓋設計很包腳,即使崴了也不會很嚴重。
22:在我心裡排名第三的實戰鞋(我穿過的),每次塑膠場地就穿22,抓地很棒,鞋幫不算很高,和18差不多就是卡住腳踝,支撐性好,實戰的時候鞋帶扣很有作用,固定鞋帶就不會讓腳在鞋裡滑動。
ZK1:穿ZK1崴過兩次腳,是我習慣性崴腳很嚴重的一段時間,但崴了都不是很嚴重,ZK1的問題是鞋帶不容易系緊,而且我買大了,44的,應該穿43打球。ZK1的有點是鞋底很寬,穩定性很好,類似2K5的鞋跟設計擴大了鞋底面積,也避免了一些扭曲。一定要系緊系帶,我崴腳兩次都是為了耍帥,鞋帶隨意掛著才在逛街的時候崴的,打球從來沒崴。
另外一些對腳踝不好的鞋款:
AF25:我買的是東單,很喜歡它的顏色,但是皮質軟,腳踝的魔術貼裝飾大於實用,而且用漆皮材質的魔術貼,感覺咯腳,硬,但鞋幫的材質軟,崴腳了保護不夠~~~個人感覺是所有設計的缺點被放大了~~~
2K4:這里說2K4保護不好是針對像我這樣大體重的兄弟,2K4太薄了,打了一次外場,腳疼,而且腳踝粗的兄弟不能駕馭,魔術貼緊了很卡,很難受,鬆了沒有保護,鞋幫兩邊也薄……雖然很喜歡,但2K4拒絕了大體重的人,可能ZOOM也薄,穿其他習慣了,穿2K4打了一次,膝蓋有些隱隱作痛。
AJ15:不用說了,腳踝部分太松垮……
差不多就這些了,其他鞋穿過,但不適合上場,例如AJ的1、3、4、5之類,就不說了~~~
與腳踝脆弱的兄弟共勉,同時希望對腳踝還沒有經受考驗的兄弟有所幫助~~一定要保護好腳踝,否則~~太痛苦了,不敢突破,不敢在籃下~~~
(我抄襲人家的,但覺得不錯就推薦了..
閃..!)
C. 什麼球鞋護腳踝強
以下幾雙鞋的護腳踝能力特別的好:
Nike Hypernk 2016 High
HD2016 High高聳的鞋幫,顏值雖不如HD2016 FK和HD2016 LOW,但是保護性,尤其是對於腳踝的包裹和保護性非常出色,腳踝處的填充相比較前幾代來的更加厚實,但系緊鞋帶後,靈活性會有所損失,所以速度型球風的還是選擇HD2016 FK和HD2016 LOW吧。
D. 耐克室外籃球鞋,要保護腳踝性好!
室外的話,買詹十,KD5,這兩雙鞋買XDR耐磨橡膠,比較耐磨,且緩震和護踝做的都比較出色,內線比較適合,個人建議詹十,本人較喜歡,緩震做的也比KD5好,但KD5也不錯,性價比超高。不過提示一下,打室外最好不要水泥地,在耐磨的鞋子達四五次也差不多了.....(士兵六代)也很好
也還可以,下部裝有nike+,但耐磨沒前兩雙好,不過這雙室內打打還不錯。
要是打水泥地的話,專業來說沒有一雙鞋受得了,不過,要更加持久的話用XDR鞋底的都行,就像我上述的兩款。
望採納
E. 哪一款球鞋對腳踝的保護最好
就我個人穿過的球鞋來說
lbj 4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缺點就是比較重鞋子 不適合 突破型選手
保護性能越好的鞋子 越不適合靈巧 突破行的選手
同時還要看你在什麼場地打球 水泥地 比較硬 如果是內線形選手 需要經常跳 那就要超級耐磨的鞋子
而在內場 速度型後衛就會選擇 犧牲一點防護性 輕便一點的鞋子 便於啟動突破
摟主 估計是外場型 選手 比較注重耐磨
adidas tmac6 內外場都比較適合 有防扭轉系統 缺點是沒有幫帶
zoom kobe 2 鞋子比較透氣 適合夏天 氣墊舒服 有幫帶和一定保護性 但是場外不太耐磨
F. 那雙球鞋對腳踝保護最好防止歪腳
一般來說中鋒的球鞋都是對腳踝保護比較好的,因為他們體重高,腳踝要承受的壓力比較大,有不象其他位置那樣過於需要靈活性。經典的護踝球鞋還是鄧肯的,它是第一批腳踝部位是氣墊保護的球鞋,目前也可以說是在護踝這一點上技術最先進的
G. 耐克 可以保護腳踝的籃球鞋 比如 詹姆斯士兵8。像這樣的
james的簽名鞋,nike
hypernk系列高幫保護都不錯,現在nike的簽名鞋大部分都是後衛低幫鞋
H. 保護腳踝應該穿哪種籃球鞋
樓主要是想買保護腳踝的鞋子的話,那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買有高幫鞋子,一種就是買有內靴的鞋子,這是現在普遍保護腳踝效果比較好的籃球鞋,還有就是你可以在打球的時候帶上護踝。這也是一種很普遍的保護措施,我就是穿高幫的球鞋,並且在打球的時候帶上護踝的。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