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室內打籃球,手出汗,投籃滑,求解。
准備一個吸汗的手巾,擦鎂粉可以試一下,防滑效果不錯,謝謝,愛籃球,加油!
㈡ 打籃球超級會出汗,全身到處都會出。特別是腳,每次打完球運動鞋都濕了。怎麼辦
我也容易出汗,一出汗就停不了,不管天冷天熱都很不方便,所以我就多注意,比如說冬天盡量避免不要出汗,即使出汗,也盡量少穿點衣服,等出完汗了及時保暖,夏天么多出汗就多喝水,維持身體供水平衡。身體需要是一個長期的保養過程,慢慢地就好了,還有飲食營養要均衡,不要偏食,慢慢調理好了再加上適當的運動鍛煉(大量也沒關系,運動出汗爽),除此之外,如果你喜歡運動的話需要注意一個運動的周期,不要好幾周不動,一動起來一周3,4次,這樣不好。建議有周期性的鍛煉。那麼說到出汗,多就多類,喝水補充,就OK拉~ 祝你身體健康
㈢ 新手打籃球在打比賽時怎麼打
象你說的情況新手很容易遇到,這時別怪隊友,教你兩招:
1.進攻時只故籃板,往籃下闖,拚命去搶板(防著點三秒就行).
2.防守時如果防人就別管球,兩手在他身周一圍,完全凍結.除非球砸你頭上不然只管人.
當你的球技逐漸增長上去後再談其他.比賽要總打,至於有人說球技沒練好前別上場那是扯蛋,你自己練的再好和對抗中也是兩回事.
㈣ NBA球員出汗多怎麼解決
俗話說人的成功離不開汗水的澆灌,能在NBA立足對於混籃球界的人來說,也算是相當成功了,汗水當然也少不了。在場上對抗時,一群肌肉棒子激情澎湃,自然是汗如雨下,例如尤因,罰球前他的標志性動作就是用手風殘雲卷般擦拭額頭上的汗水。
這種非常規操作同樣是來自洛杉磯湖人隊的英格拉姆同學。2017年11月16日的一場比賽中,在第一節比賽還剩5分鍾的時候,英格拉姆一記漂亮的上籃命中,同時還要加罰。在走上罰球線之前,他摸了一下自己的手,感覺汗有點多很滑,於是將自己的雙手伸向了一位當值裁判??被摸後的裁判也只能一臉瞢逼地笑了笑。對此,很多人表示大膽的英格拉姆做了球員們一輩子想做又不敢做的事,牆都不扶,只服他!(編輯:梁廳
㈤ 籃球怎麼打全場
全場比賽的特點、對應的辦法
我想大家都有感覺,打半場和打全場完全是兩回事。很多打半場打的很好的人,到了全場比賽就完全發揮不出來。投籃命中率下降,傳球運球失誤增多,快攻打不起來,防守總是漏人,動作變形厲害。
那麼全場和半場究竟有哪裡不同?全場比賽的節奏和位置感究竟是什麼樣?我也不敢說經驗很豐富,但是有些自己摸索出來的體會,拿來來給大家共享一下,如果能有點啟發作用就好。現在暫時就想到下面的幾點,回頭慢慢的會陸續補充進來。
(一)實力對比的變化
其實這個是最實在的原因。半場打的好,因為和你打半場的人水平不如你。打半場的時候,你都是作為球隊領袖的角色的,你的隊友不如你,你的對手最多也就有一兩個人跟你相當。而到了組隊打全場的時候,自己的隊友也都是各個地方的精英匯聚起來的,而對手的實力更是高強的多。
對應辦法是什麼?沒別的,老老實實下苦功夫練球,提高自身的能力,沒有別的取巧的辦法。
(二)體能儲備
半場打2個小時不一定會累,全場打10分鍾可能已經喘的不行了。體能是一切的基礎,沒有足夠的體能,其他就啥都不用談了。
對應辦法就簡單了,就看你願不願意為了組建球隊而做付出。每天能早起1個小時,爬一次蓮花山,體能就絕對夠用。我自己是每天5:50起床去景新花園打半場,每天能有不到1個小時的運動量,現在體能比幾個月前強多了。
(三)防守強度與對抗強度
打半場沒人認真的防守你,全場的時候可是拼了命的在防守你。這是造成失誤增多的最主要原因。傳球、投籃的突然性、果斷性都要成倍的提高才能應付全場比賽。還有就是身體對抗能力,一定要夠強壯,別人推了你碰了你還能把球投進去,才能應付全場比賽。
對應辦法,一個是打半場時有意識的當成全場來打,拼了命去防守對方,也逼得對方拚命防守你。再有就是練力量,別的不行,辦公室放個啞鈴總是可以的。
(四)投籃距離變長了
為什麼打全場的命中率都下降了?除了對方防守嚴以外,即使在空位跳投也沒有平時准。很簡單,因為投籃距離變長了。打半場的時候,大多數跳投都是圍繞在三秒區的距離出手的。而全場的時候,由於對方防守的壓迫,很少有這么近距離的空位跳投機會,一般最多也就是在三分線內跨進一步的距離。這個距離對很多人來說,已經超出了平時的投籃范圍,自然就投不進了。
對應辦法,平時打半場的時候,就有意識的在三分線內一步距離就跳投,不要再向籃下沖。另外就是三分球,半場的時候也果斷出手。沒有三分球的後衛不能打全場。
(五)人數多了、空間小了
打半場一般是3打3,或者4打4。這時候的空間是很大的,突破、投籃都容易很多。平時為什麼沒有人打5打5,就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打全場,對他們來說5打5太密集了,根本打不起來。這樣到了全場比賽的時候,發現哪裡都是防守隊員,做什麼動作都別別扭扭的。
對應辦法。平時可能的話,盡量多打全場。其實我在進入高中之前,根本就不知道籃球還可以在半場裡面打。在我老家,根本就沒有打半場這個概念。如果實在要打半場,就要有意識的故意按照全場的節奏打。比如只要有空檔就馬上投籃,不要等防守人過來。盡量擴大跳投的距離,盡量多投三分球。腦子裡面有「三秒違例」的想法,不要在三秒區裡面站著不動。
(六)快攻
上面五點都是個人能力方面的。從戰術上講,全場和半場最簡單最直接的區別就是快攻。看一個人有沒有全場意識,就看他有沒有快攻意識就可以了。
要打好快攻,有五點最關鍵,一個是堅信每一次進攻都有快攻機會,二是明確分工,三是快攻的發起,四是快攻的途中傳遞,四是快攻的結束上籃得分。
每一次進攻都有快攻機會,快攻機會是自己製造出來的。不要怕累,如果累的話,那自己去爬山練體能。不管什麼東西,沒有能力的要自己想辦法,不要指望別人。我們是業余球隊,對手也是業余球隊,他們的回防也都很慢。只要你快下跑的比對方快,你的傳球比對方快,你的上籃比對方堅決,那就能打成一次快攻。
理論上一個球隊快攻的基本分工,應該是中鋒做第一傳,控衛接應做第二傳,其他所有人都在前面快下,接球上籃。但考慮到我們隊的實際情況,王文宏和丘唯文都有足夠強的籃板、運球、傳球能力,而如果我作為控衛在後場接應的話,其他人都還做不到快下。所以我們隊的分工應該是:王文宏和丘唯文搶籃板,發底線球,我快下,有機會則後面直接長傳給前面,沒機會就運球或傳球到前場,再重新落位打陣地戰。如果是王文宏拿到籃板,那麼丘唯文也應該作為快下的人之一。
快攻的發起有兩種,一種是搶到籃板球或者斷球成功,一種是對方投籃進球之後。第一種情況一般人都還能想到快攻,而第二種情況則被很多人忽視。其實就像前面說的,每一次進攻都是有快攻機會的。就看是你快還是對方快,是你注意力集中還是對方注意力集中。對方投籃命中,我們發底線球一定要快,在0.5秒之內就應該把球發出來。一般是中鋒發底線球,控衛接應,如果能直接長傳,則中鋒就不管控衛直接把球長傳到前面。
快攻的途中傳遞。除了發球的人以外,所有人都快下到前場,一邊跑一邊側身准備接球,而且幾個人要分散開路線。總之對快下球員的要求是「先跑到對方半場再休息」。底線發球人、接應的控衛、快下的前鋒,所有人都盡量不運球,完全靠傳球完成快攻的途中傳遞。一般最多兩三次傳球,球就應該已經到了籃下了。這是或者直接上籃,或者回傳給跟進的隊員上籃。在這個過程中一個是要夠快,一個是要保持層次。所有人都擠在一條直線或者一條橫線上是不行的。得分衛、小前鋒一定要快,在最前面,其他人要稍微拖後一點,保持進攻的層次,拉開適當的距離。
快攻的結束,其實是很簡單的上籃得分。但是我們隊現在就有很多次上籃都進不了球。一個原因是不堅決,一個原因是基本功太差。如果快攻上籃都不能保證進球,那還怎麼打比賽?除了自己去練球,沒有其他辦法。快攻就要以上籃結束,如果是跳投,那也失去快攻的意義了。如果對三分球有信心倒是可以投一下,但前提是還能保護住前場籃板。
(七)防守快攻
與快攻對應,就是防守快攻。如果我們能打好快攻,就基本能夠贏球;如果能打好防守快攻,那就基本能保證不會輸的很難看,心情不會很郁悶。想防好快攻,就針對前面說的快攻的幾個關鍵點就行了。
第一,不失誤。對手的絕大多數快攻,都是在我們自己失誤之後被打成的。如果自己傳球不失誤,運球不被斷,對方如果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很難打成快攻。
第二,盯住對方快下的球員。在進攻的時候,總要有一個後衛適當的拖後一點點,專門防止對方快下。對方快下的時候,只要對方的後衛看到我們有人跟緊了快下球員,基本上就不會再發動快攻了。
第三,壓迫對方傳球的人。這個是比較容易忽視的。對方已經快下了,我們的人大部分跑回去回防。這時候應該有一個人,一般是控衛,不是向後跑,而是向前跑,去主動壓迫對方傳球的人,一般也是對方的控衛。這樣即使對方快下的人我們追不上,對方的快攻也不能順利的發起。
第四,堅決不讓對方多打一「玩」起來。如果對方已經形成2打1,甚至3打1的局面。這時候不讓對方得分已經比較難,但是堅決不讓對方「玩」起來,堅決不讓他們來回傳球戲耍自己。看準機會,在不傷害對方身體的前提下,堅決的犯規,把他們的氣勢打下去。
(八)外線倒球
陣地戰的時候,一般外線會有左、中、右三個人,內線有兩個人。外線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快速不間斷的倒球。中間傳左邊,左邊傳回中間,中間再給右邊,右邊再傳回中間。這樣傳不過幾次,肯定會有一側出現空檔。這時候或者外線選擇投籃,或者傳給裡面的內線球員。倒球一定要快,不要無謂的運球,機會就在你倒球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
(九)內線穿插
中鋒的穿插,大家回想一下上次太平保險球隊那個中鋒就可以了,先在三秒區外游動,突然一個橫切要求,接球就與已經在籃下中間了,然後硬打就成了。
前鋒的穿插,一個是橫切罰籃線,一個是溜底線。這兩種穿插完成之後,都要有接球馬上投籃的能力,否則也沒有意義。
與內線穿插相對應的,外線必須在穿插形成的一瞬間把球傳到內線去,否則也沒有意義。
(十)兩三個人之間的簡單配合,擋拆、傳切
四五個人參與的大戰術基本就不要練了。而且現在包括NBA在內的世界籃球,都是強調兩三個人之間的簡單配合。
擋拆、傳切,是最簡單使用的配合,其他還有策應等等。雖說簡單,但是在不同位置,不同防守情況下,有著無窮無盡的變化。這個回頭我仔細研究一下,找出適合我們隊的訓練方法,再詳細討論一下。
㈥ 打籃球因流汗太多該怎麼快速恢復體力
喝點水,坐一會。這是體力問題,經常打球,以後會慢慢變好的。
㈦ 打籃球的時候手的汗有點多了,影響控球,怎麼辦
傳球、接球、搶籃板的時候都可能碰到手掌。這個時候就可能滑掉,出現拿不住、拿不穩的情況嘛。有些時候可以把汗抹到鞋底,既可以把手掌的汗消掉,鞋底也不會滑。如果是街球,時間太長的話可以考慮一下戴五指手套(不露出手指會影響手感),或者攜帶手帕去打球。
㈧ 籃球全場比賽怎麼打
怎樣打好全場籃球
1.鍛煉體力
如果不鍛煉體力,就學著怎麼合理分配體力。打全場是很累人的,要快攻,要落防,要擋拆要空跑,要朝著拉拉隊拋媚眼...所以體能真的是第一緊要的事,要懂得什麼時候要像瘋狗一樣的往前沖,什麼時候該放棄機會。如果是打關鍵位置,比如一號位,中鋒,就要懂得怎麼去控制比賽的節奏。一個好的後衛或者中鋒真的可以為全隊節省大量體力。
2.多看比賽多讀書
打全場靠身子也靠腦子。有時候腦子甚至比身體重要的多!公司運動會和很多組織比賽都是各年齡段球員直接湊起來的,不乏各種身體素質變態的年輕人,我的幾個朋友看到這類年輕人都很開心,原因是屌啊,不傳球啊,體前變向一秒兩三個啊,滑翔過兩個人上籃啊,結果呢?三個回合過後投籃打飄,五個回合一過基本廢掉。我們也都是這么過來的,自然也懂得怎麼最大程度的消耗進攻球員的體力,所以要打團隊籃球。
多看看比賽,了解一下每個位置的人應該怎麼跑,怎麼傳球,不要老是把傳球的事覺得是控衛的責任,控衛也就是個負責帶過前場的人。要單打的同學請晃動後跳投終結,頭一橫就往籃下殺的同學請自重,同水平的球員,防守總是要高過進攻一個等級,你敢飛我就敢讓你躺,老球皮們練墊腳都練得爐火純青了,菜鳥十次落地總能踩到一次。所以,要打體系籃球,多動動腦子。
3.跑起來,別站著
站著要球的自覺滾粗,全場球落了陣也就是個半場5V5,半場球里很多人站著不動要球,全場里這種事基本就是送。打控衛的請給了球以後就往下面跑,得分後衛請跟小前鋒像狗一樣的來回繞著跑,大前鋒請繞到外線做擋拆,中鋒請舉起手隨時准備開肘。
4.不是每個球都要快攻
新手打全場最容易碰到的事就是抓了籃板以後總有那麼兩條瘋狗一路往前沖還留著哈喇子看著本方半場。要是碰到同樣是新手隊伍,這招很管用,但如果是碰見會打全場的隊伍這也就是個送,帶球跑能快得過空手跑?控衛有責任要控制本方進攻的節奏。
5.了解具體規則
半場業余籃球估計除了打手走步以外就沒有其他規則了,但全場球里的規則必需全部清楚。比如帶球過前場,比如進攻三秒,防守三秒(如果有這個規定),再說的難聽點,很多犯規半場球根本不吹,全場就要吹,了解規則的話一場比賽下來光是罰球就能罰不少了。我自己的比賽一般比分在60上下,其中三分之一是靠罰球罰來的,一旦有機會我就抱著球往內線殺,大三步歐洲步的上,半場頂多讓你開個底線球,全場里是要送上罰球線的吶,殺個幾次對面的內線就虛了。這個實戰君在大學籃球賽深有體會,當時是罰球罰到那個手軟啊!
6.學點一技之長
全場里最吃香的就是跑底線的三分投手,簡單不累,落地跑個三角,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了。中鋒的話多學個幾招小動作,至少開肘和沉肩要學會,還有要學個友好的微笑,下完黑手立刻笑。中鋒和控衛是快速提高全場能力的重要位置!
有個好中鋒,進攻和防守都有了,要住位置一打一去,就算團隊水準不如對面,相對內線單打還是比較容易和穩妥的方式。
有個好控衛就太好了,往簡單了說,能突就能分,擋拆就打內線繞開就傳外線,投不投得進不說至少隊伍是盤活了,往深了說,能掌控比賽節奏,控制隊友的體力和情緒。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建議需要速成的朋友看一看:
個人:各司其職,首先找到並發揮自己的亮點(有一些籃球技術和球商)。能搶籃板你就跳,有命中率就多出手,能突破就使勁往裡面殺,有防守你就狠...。總之意思就是你擅長什麼就做什麼,其他的事別人來做。
隊友: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團隊配合很重要。有人擋拆,有人跑快攻,有人搶籃板...進攻與贏球都很輕松的。
隊長及教練:首先是在賽前制定和安排戰術以及適當的訓練。其次,球員在球場上打球很容易「蒙」,有點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感覺。對長和教練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有人清楚的指導和判斷場上形勢並及時暫停、安排戰術、緩解對手士氣都會有很大的作用。
㈨ 剛學打籃球怎麼打基本的
1、運球
運球時應保持兩腳前後自然開立,兩膝微屈,上體稍前傾,頭抬起,眼睛平視。非運球手臂屈肘平抬,用以保護球。腳步動作的幅度和下肢各關節的屈度隨運球速度和高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2、投籃
原地投籃時,要兩腳前後自然開立,兩膝微屈,上體稍前傾,重心落在兩腳之間。這樣,既便於投籃集中用力,也利於變換其他動作。移動中投籃時,跨步接球與起跳動作既要連貫銜接,又要迅速制動,使身體重心盡快移到支撐面的中心點上,以保證垂直起跳。
(9)籃球流汗局怎麼打擴展閱讀:
投籃的練習方法:
1、原地定點投籃
(1)徒手做原地投籃動作的橫仿練習,體會動作方法。
(2)不對球籃的投籃練習。
要求:體會投籃手法和用力過程,注意弧度和旋轉。
(3)正面定點投籃練習。
要求:投籃手法正確,中弧線,球向後旋。
(4)不同角度的投籃練習。
要求:投籃手法正確,體會投籃。
1.單手持球上籃
以右手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為例。由雙手持球開始,然後將球引至右肩前上方,右臂屈肘,肘關節稍內收,上臂與肩關節約成水平,前臂與上臂大約成90°。右手五指自然張開,手腕後屈,掌心空出,用手掌外緣和指根以上部位托住球的後下方,左手扶球的左側。
2.雙手持球上籃
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為例。雙手五指自然張開,用指根以上部位握住球的後側部,兩拇指相對成「八」字形,掌心空出。兩肘自然下垂,肩關節放鬆,將球置於胸顎之間。
㈩ 籃球的各個位置怎麼打
控球後衛(PG)
控球後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掌握比賽、組織進攻的人。他們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給隊友創造得分的機會。助攻是他們的首要工作,控球後衛在賽場上扮演的角色就象執導一場精彩演出的導演。
一名合格的控球後衛,首先要有出色的運球能力,能將球順利帶過半場;其次,還要有很好的傳球能力。控球後衛要讓球流動得順暢,他們要能將球傳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
控球後衛往往是隊上最後一個得分者,除非其隊友都沒有好機會出手,否則他是不輕易投籃的。即使有著很強的得分能力,控球後衛的目標也是以自己的得分能力破壞對方的防守,從而為隊友製造得分機會。
控球後衛的准則是:當場上有任何隊友的機會比他好時,他一定將球交給機會更好的隊友。所以,除非是很好的投籃機會,控球後衛是不會出手投籃的,這樣對控球後衛命中率的要求自然很高,通常要在50%以上——這一命中率要高於小前鋒和得分後衛。在具體得分手段方面,外圍外線和切入是控球後衛必備的兩項利器。
代表球星:賈森·基德(新澤西網隊) 2006全明星西部2006MVP:納什
得分後衛(SG)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的後衛隊員,他的身材一般高於控球後衛,外圍投籃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
得分後衛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不過他不需要練就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助找出空檔後再投籃的。
得分後衛首先要有較高的投籃命中率和穩定性,第二是出手速度要快,如此才能拉開敵方的防守圈,更利於隊友在禁區內的攻勢。不過得分後衛的命中率一般是47%左右,達不到50%,因為他們出手的距離通常是距離籃圈相當遠的。
代表球星:文斯·卡特(多倫多猛龍隊)2006全明星西部:科比
小前鋒(SF)
小前鋒(Small Forward)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同時也要有不錯的防守能力。一名合格的小前鋒不但要有足夠的身高在籃下得分,也要有出色的速度憑借快攻和突破得分。
對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得分,小前鋒乃是對命中率要求最低的一個位置,一般而言只要四成五就算得上合格,而四成以上都可以接受。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他要能得分。如果一個小前鋒每場球得個七、八分,命中率還只有四成的話,那還不如叫他去坐板凳算了。話說回來,為什麼小前鋒的命中率可以比較低呢?因為他是隊上主要得分者,他經常要積極找機會投籃,要在某些時刻穩定軍心,甚或以較困難的方式單打對手來提升士氣,乃至於給對手下馬威,給予敵方迎頭痛擊等。因此小前鋒會有較多的機會出手,而且可能是不太好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容許他的命中率稍低,只要他能得分的話。
代表球星:格倫·羅賓遜(亞特蘭大老鷹隊) 2006全明星西部:特雷西·麥克格雷蒂
大前鋒(PF)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搶籃板、防守、卡位是他的主要任務,說到投籃、得分,他幾乎是全隊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
大前鋒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他要在禁區與中鋒配合進行卡位防守,同時也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大前鋒常常幫隊友掩護,在隊友出手投籃努力爭搶籃板球,為二次進攻做准備。
一般情況下,要求大前鋒單打進攻的時間很少,而大前鋒的進攻手段則主要是轉身投籃和小勾手之類的近距離進攻。由於大前鋒出手投籃次數少,而且他投籃的位置一般又很靠近籃框,所以大前鋒的投籃命中率也需要比較高,一般來說應該是場上五個位置中命中率最高的一個,一名合格的大前鋒投籃命中率應該達到50%以上。
相對於得分,大前鋒的籃板球一定要抓得多,防守時的蓋帽能力也是大前鋒所必備的,因為他們的任務就是鞏固禁區的防守。所以,大前鋒在場上的任務就是做好兩件事:籃板和防守。
隨著現代籃球打法的更新,對大前鋒的進攻能力要求有所提高,不過,一個好的大前鋒,還是以禁區內的防守為主要任務的。
代表球星:蒂姆·鄧肯(馬刺隊) 2006全明星西部:鄧肯
中鋒(C)
顧名思義,中鋒(Center)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憑借其強壯、高大的身體,無論進攻還是防守,他們都是球隊的樞鈕,故名之為中鋒。
作為禁區內的「擎天柱」,搶籃板球是中鋒必不可少的能力。此外,封堵阻攻、蓋帽也是中鋒必備的能力。由於本隊進攻時自己常處在禁區中央的樞紐位置,所以中鋒應該具有不錯的導球能力,能將球往較合適的位置輸送,助攻隊友得分。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當然,得分也是中鋒應盡的職責,他們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中鋒的命中率應該比大前鋒更高一些。
一名好的中鋒必須多才多藝,不但要有足夠的得分技巧用於進攻得分,防守時還要能成為球隊的最後一道屏障,除了守好自己盯防的球員,中鋒還要能夠協同協同和及時為隊友的防守補位。
現代籃球打法中有一種新的中鋒戰術,就是所謂的「外線中鋒」。此種中鋒需要在進攻時主要到外線投籃得分,而少做禁區內的進攻。由於用其他球員防守身材上差異太大、效果不佳,因此防守方只能讓本隊中鋒也到外線去盯防對手。如此一來,進攻方就可以利用對方中鋒不在禁區的機會,讓本隊能力強的前鋒或後衛隊員瘋狂得分。當然,「外線中鋒」只適用於進攻,防守時與一般中鋒的打法無異。
代表球星:2006全明星東部:沙奎爾·奧尼爾(熱隊)2006全明星西部:姚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