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籃球-試述如何確定中樞腳
確定中樞腳
1、隊員雙腳著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腳作中樞腳。一腳抬起的一剎那,另一腳就成為中樞腳。
2、隊員在移動或運球中接到球,他可以按下列情況停步並確定中樞腳:
(1)如果一腳正接觸地面:
a、雙腳同時著地,則任一腳都可以是中樞腳。一腳抬起的一剎那,另一腳就成為中樞腳。
b、兩腳分先後著地,則先觸地的腳是中樞腳。
c、一腳著地,隊員可以跳起那隻腳並雙腳同時著地,則哪只腳都不是中樞腳。
Ⅱ 籃球走步的中軸腳的確定
走步:
所謂走步就是球在手上時走兩步以上而球未出手,如果運球時出現球在手上時走兩步以上就是帶球走步.
所有籃球比賽,包括NBA對走步吹得都是很嚴的,但觀眾卻不清楚什麼才算走走步.
要看清是否走步,先要懂得什麼時候開始計算的.走步是從那球後在腳第一次離地時開始算,如果拿球時腳是凌空的,就等那腳落地再離地時開始算.
所謂走兩步就是,每隻腳都離地一次,再落地一次.如果球在手上走完兩步後,先落地的腳再離地的話球就必須傳或投,如果繼續運球或持球的話就是走步.
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有一隻腳不停的走而另一隻腳始終在地上,他始終只算走一步,如果已經走兩步了只要先落地(雙腳落地的跳步無所謂哪只腳先落地)的那隻腳始終不離地,不論另一隻腳走幾步都只算兩步(不算超過兩步)
Ⅲ 籃球中軸腳問題......
不是。。。。這時腳著地時是一個快速選擇中軸的時候,比如你在著地的時候左腳動了;那麼在進攻的時候右腳就不能先動。。。關鍵還是多練 找好感覺。。。左右開攻
Ⅳ 籃球比賽規則新手入門詳細
籃球比賽規則新手入門詳細
籃球比賽規則新手入門詳細。在現實生活中,喜歡打籃球的人是非常多的,籃球是非常熱門的一項球類運動,打籃球更能鍛煉身體。下面來看看籃球比賽規則新手入門詳細及相關內容。
運球中永遠不討論走步,只要不翻腕,不單手抓球,能走9999步都是能力的提現,我們可以運球滑步、小碎步、跳步。
所謂三步上籃、兩步半上籃、兩步上籃,這些都是樸素的、通俗的說法,嚴格說起來,判斷走步要看中軸腳的建立。
如何判斷中軸腳呢:首先只有持球或者叫收球時才會產生中軸腳,正如第一條說的運球中沒有持球就沒有中軸腳,所以不討論走步。
1、持球瞬間雙腳都在地面,移動一腳,另一腳成為中軸腳。
2、持球瞬間單腳在地面,該腳為中軸腳。
3、持球瞬間在空中,單腳先落地,該腳為中軸腳。
4、持球瞬間在空中,雙腳同時落地,移動一腳,另一腳稱為中軸腳。
現在我們已經建立中軸腳了,接下來要分析的是:
1、如果我們還未運球,接下來要運球的話,在中軸腳離地之前,球必須離手,否則走步。(這個其實在比賽中基本放鬆吹罰了,我們做大部分持球順步突破的時候,中軸腳一般都是先離地而球還在手)
2、如果我們已經終止運球或者不運球停留在某地了(注意我說的是停球,不是指在運動中持球),接下來傳球或者投籃,我們可以跳離中軸腳,但在中軸腳或者非中軸腳中的任何一腳回到地面之前,球必須離手,否則走步。
3、如果在運動中持球,包括接到傳球或者自己終止運球,在建立中軸腳之後,我們可以跳離中軸腳,用非中軸腳落地,在中軸腳再次觸地之前,球必須離手,否則走步;如果我們跳離中軸腳,雙腳同時落地,那此時任何一腳都不再是中軸腳了,在球離手之前,不能移動任何一腳,否則走步。
漏接球
現代籃球比賽,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漏接球。繁體中文翻譯為「失落球」。
若不了解什麼是漏接球,勢必將一次漏接球的情況判成兩次運球、帶球走違例。當發現漏接球的情況,這是好球,請不要鳴哨宣判違例,繼續比賽!
根據規則漏接球之規定,它的理解列於下:
1、不是持球隊員故意地使球脫離控制,在無意中球忽然從手裡脫落、掉落、滑落。
2、一般發生在運球的開始或結束,偶然失掉球後,隊員仍然可以拿球。
3、即使沒有運球,也可能發生漏接球的情況,隊員再拿球仍然合法,且該動作不看作一次運球。
4、隊員在球偶然失掉後,再次拿到球前,他行動的步數不受限制。
5、隊員手裡的球偶然失掉後,是否觸及地面無關緊要,即球沒有觸及地面前,隊員也可以再次拿住球。
6、此規定宗旨即考慮了客觀情況(如球體濕滑)與主觀情況(如隊員非故意無意識的行為)的結合,也符合規則一貫來提倡的現代籃球攻守理念,即保證比賽的流暢。
1、比賽方法
一隊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候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而增加人數。比賽分前、後半場,每半場各20分鍾,中場休息10分鍾。比賽結束兩隊積分相同時,則舉行延長賽5分鍾,若5分鍾後比數仍相同,則再次進行5分鍾延長賽,直至比出勝負為止。
2、得分種類
球投進籃框經裁判認可後,便算得分。3分線內側投入可得2分;3分線外側投入可得3分,罰球投進得1分。
3、進行方式
比賽開始由兩隊各推出一名跳球員至中央跳球區,由主審裁判拋球雙方跳球,開始比賽。擲界外球。
4、選手替換
每次替換選手要在20秒內完成,替換次數則不限定。交換選手的時間選在有人犯規、爭球、叫暫停等。裁判可暫時中止球賽的計時。
5、罰球
每名球員各有4次被允許犯規的機會,第五次即犯滿退場。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罰球是在誰都不能阻擋、防守的情況下投籃,是做為對犯規隊伍的處罰,給予另一隊的機會。罰球要站在罰球線後,從裁判手中接過球後5秒內要投籃。在投籃後,球觸到籃框前均不能踩越罰球線。
乒乓球團體賽規則
乒乓球比賽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單循環賽和淘汰賽兩種,如把這兩種方法結合運用則叫混合制。比賽方法的選用要依據比賽的目的、場地、參加隊數(人數)等條件而定。
單循環賽
參加比賽的隊或運動員之間輪流比賽一次,稱為單循環賽。這種方法能使參加比賽的各隊或運動員之間都有比賽的機會,並能比較准確地決出參賽隊或運動員的名次。但單循環賽的場數多,比賽時間長,需用的場地、器材多,因此參加單循環賽的隊數或人數不宜過多,否則,應採用分組循環的辦法來進行。
(一)單循環賽計算名次的方法
國際競賽規程中規定:勝一場得2分,輸一場得1分,未出場比賽或未完成比賽的場次為0分,小組名次根據所獲得的場次分段決定,如果小組內有兩個或更多的隊得分相同,他們有關的名次應按他們相應之間比賽的成績決定,首先計算他們之間獲得的場次分數,再根據需要計算個人比賽場次(團體賽時)、局和分的勝負比率,直至算出名次為止。
(二)分組循環賽
單循環賽雖能比較正確地排定所有參賽隊(或人)的名次,但是在參加隊(或人)數較多的情況下,因比賽次數多而給比賽的組織和管理帶來困難,所以很難採用。在這種情況下,可採用分組循環賽。分組循環賽最常用的編排方法為「蛇形排列方法」,即按照各隊實力強弱排列他們的順序號(通常是按照上屆比賽的名次排列)。順序號越小,實力越強,反之,實力越弱。分組時要求各組實力平均,即每個組的順序號相加都等。
有的球類項目則在「蛇形排列」的.基礎上,將種子隊與非種子隊按分批抽簽的方法來進行分組,即1-4號隊(種子隊)固定在1-4組或用抽簽的方法進入1-4組;然後5-8號、9-12號、13-16號分別抽簽進入1-4組。但分組循環後,還應增加第二階段的比賽來排出全部名次。
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各組同名次比賽如第一階段分為四組進行小組循環,第二階段比賽各小組的第一名為一個組進行單循環賽,決出1-4名;各小組的第二名為一個組,決出第5-8名;依此類推。
違例
(1)普通違例:如帶球走步、兩次運球、腳踢球或以拳擊球。
(2)跳球違例。
(3)跳球時的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入木可在跳球者觸到球之前進入中央跳球區。
如何預防打籃球受傷
打球最常見的受傷:手指戳傷,腳踝扭傷,腰部扭傷。
1、怎麼避免手指受傷呢?首先在打籃球之前,你就應該檢查自己的手指甲,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有點長,那就剪一下然後再去打,這樣的目的在於避免你的手指受傷或者跟你打球的同伴受傷,如果不慎手指受傷了,那麼趕緊找鹽水浸泡一會,浸泡完以後不要運動,恢復幾天就好了。
2、打籃球需要我們不停的跑動,跳躍,這樣才能盡情打球,但是如果沒有做好准備工作,很容易受傷。打球最怕的就是腳踝受傷,所以每次彈跳抓籃板球或者突破內線首先看好落地的地面,免得踩到別人導致自己的腳踝受傷,如不慎腳踝受傷了,那麼趕緊脫掉鞋子和襪子找涼水敷在受傷的腳踝上面,但是不要用冰箱里冷凍的水,你剛剛大量運動血液流動快你突然用冰凍的誰會導致血液流暢不通,所以用涼水或者冰水就行,敷20分鍾半個小時後就可以了,然後就是多吃營養的東西恢復。
3、如果採用不正確的方法打籃球,那麼非常容易使自己的腰部受傷,因此,在打球過程中就要注意了,如果你的滯空不是很好的時候建議不要做高難度的空中動作,那樣最容易腰部受傷,如果腰部受傷了那麼趕緊停止運動休息,消息幾天覺得沒問題了,開始每天做仰卧起坐這樣更好的讓你腰部不留暗疾。否則年紀大了就會復發。
國際籃球規則有哪些
1、國際籃球規則下的比賽為40分鍾,分四節,每節時為10分鍾。
2、國際籃球球場的3分線距離籃框距離為6.75米。
3、國際籃球球場面積為28米*15米。
4、國際籃球三秒區是面積為5.8米*4.9米的長方形。
5、國際籃球比賽中暫停為5次,每隊上半時允許請求兩次暫停;下半時允許請求三次暫停,加時賽暫停1次。
6、國際籃球的暫停時長為1分鍾。
7、國際籃球每次進攻限制用時為24秒(必須在24秒內進攻)。
8、國際籃球每場比賽個人限犯規限制次數為5次。
9、國際籃球的罰球時間限制是5秒。
10、國際籃球臨場裁判人數為2-3人。
11、每場比賽超過犯規次數的罰球,國際籃球規則為每節球隊第5次犯規。
Ⅳ 籃球中軸腳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在空中持球,先落地的那隻腳為中軸腳;如果運球過程中,左腳跨一步,然後持球,左腳是中軸腳」你說的這兩句都十分正確!
問題補充大致就是在敘述三步上籃吧,也就是說所謂的三步上籃其實持球後只邁兩步,也非常正確!
現在打球很多孩子不懂規則就自己定~真暈呢~網上也很多眾說風雲~圖書館,書店,找本書研究一下~不費很多時間~
Ⅵ 山地車中的軸承中軸是什麼意思
中軸,就是裝在車架五通內的用於連接左右曲柄的轉動部件。一般運動車常見的有方孔,花鍵和一體式3種。
1、方孔中軸
方孔中軸最為常見,因為兩頭都是正方形,所以容易識別。它是在傳統的銷釘式中軸的基礎上通過改進而來的。銷釘式中軸是通過單顆銷釘進行鎖緊,因接觸面較小而容易發生松動進而損壞。現在只能見於相當老式的民用車中。
方孔中軸的性能提升就在於將一1個接觸面增加到4個,受力更加均勻,強度更高,力量傳導的更好,因而主導市場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各個廠家都有方孔中軸的型號。
2、花鍵中軸
上個世紀末,SHIMANO推出了所謂OCTALINK的花鍵(俗稱「梅花」)中軸制式,而其他的廠家(如RACE FACE,TRUVATIV,FSA等)為了抵制SHIMANO的技術壟斷隨後聯合推出了所謂ISIS的中軸制式。兩種制式的外觀區別就在於一個是8角花鍵(OCTALINK),另一個是10角花鍵(ISIS);一個齒紋較頓且軸向長度較小(OCTALINK),另一個齒紋較尖間距較密且軸向長度較大(ISIS)。
花鍵中軸與方孔中軸相比,接觸面更多更細密,與曲柄能更好的結合,不易松動,軸心直徑更大,強度高力量傳導好,所以逐漸取代了方孔中軸原有的地位。
3、一體中軸
花鍵中軸剛推出沒幾年,各個廠家有推出了一體中軸的概念,並在其高端系列中生產。所謂一體式,就是將中軸的軸心與軸承分離,直接與一側的曲柄結合在一起,而軸承的位置由五通內移到了兩側。
這種制式的優點在於減少了零件的數目,減輕重量而又提高結構剛性,軸承之間的間距更大,減少了軸承的負擔,提高了強度。其實,這種技術很早就在BMX(小輪車)當中廣泛應用,並不稀奇。
(6)籃球中軸是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安裝和維護
注意要點
從使用角度,保證軸承能可靠地工作要注意以下幾點:
1、改善潤滑質量,控制機油的壓力、溫度及流量,加強機油濾清。
2、採用符合規定的燃油及潤滑油。
3、控制柴油發電機組的溫度狀態,在過冷過熱的情況下工作都是不利的。冷天,柴油機起動前應先預熱,並用手轉動曲軸使機油進入磨擦表面。
4、軸承及軸頸表面質量和幾何形狀應嚴格得到保證。
5、軸承間隙要適當,發電機組過大產生沖擊,過小則潤滑不良,可能燒瓦。
如何保證軸承可靠工作
一般說來從使用角度講要注意以下幾點:
1、軸承間隙要適當,過大產生沖擊,過小則潤滑不良,可能燒瓦;
2、軸承及軸頸表面質量和幾何形狀應嚴格得到保證;
3、改善潤滑質量,控制機油的壓力、溫度及流量,加強機油濾清;
4、採用符合規定的燃油及潤滑油。
為使軸承充分發揮並長期保持其應有的性能,必須切實做好定期維護保養(定期檢查)。通過適當的定期檢查,做到早期發現故障,防止事故於未然,對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性十分重要。
安裝
軸承的安裝是否正確,影響著精度、壽命、性能。因此,設計及組裝部門對於軸承的安裝要充分研究。希望要按照作業標准進行安裝。作業標準的項目通常如下:
(1)清洗軸承及軸承關連部件
(2)檢查關連部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況
(3)安裝
(4)安裝好軸承後的檢查
(5)供給潤滑劑
希望在即將安裝前,方才打開軸承包裝。一般潤滑脂潤滑,不清洗,直接填充潤滑脂。潤滑油潤滑,普通也不必清洗,但是,儀器用或高速用軸承等,要用潔凈的油洗凈,除去塗在軸承上的防銹劑。除去了防銹劑的軸承,易生銹,所以不能放置不顧。再者,已封入潤滑脂的軸承,不清洗直接使用。
軸承的安裝方法,因軸承結構、配合、條件而異,一般,由於多為軸旋轉,所以內圈需要過盈配合。圓柱孔軸承,多用壓力機壓入,或多用熱裝方法。錐孔的場合,直接安裝在錐度軸上,或用套筒安裝。
安裝到外殼時,一般游隙配合多,外圈有過盈量,通常用壓力機壓入,或也有冷卻後安裝的冷縮配合方法。用乾冰作冷卻劑,冷縮配合安裝的場合,空氣中的水分會凝結在軸承的表面。所以,需要適當的防銹措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軸承
Ⅶ 籃球比賽中低運球時,主要以哪個部位為軸
主要以腕關節為軸,用手腕、手指的力量運球;身前高運球和變向高運球時主要以肘關節為軸,用前臂和手指力量運球,這種運球動作幅度較小,靈活性大,速度快。
Ⅷ 籃球,中鋒籃下晃人,為啥左腳為中軸,為啥還能動阿,換成了右腳中軸,起跳
籃下秀腳步,無論用哪只腳,都是一樣的規則。以左腳為軸,那麼無論右腳怎麼晃,左腳不能動,動了就是走步!以左腳為軸,當右腳晃夠了,可以和軸腳(左腳)一起起跳投籃,若右腳比左腳先踏到地面起跳就是走步。個人意見,異議勿噴。
Ⅸ 籃球初學者基本籃球規則講解
01
運球中永遠不討論走步,只要不翻腕,不單手抓球,能走9999步都是能力的提現,我們可以運球滑步、小碎步、跳步。
02
所謂三步上籃、兩步半上籃、兩步上籃,這些都是樸素的、通俗的說法,嚴格說起來,判斷走步要看中軸腳的建立。
如何判斷中軸腳呢:首先只有持球或者叫收球時才會產生中軸腳,正如第一條說的運球中沒有持球就沒有中軸腳,所以不討論走步。
1、持球瞬間雙腳都在地面,移動一腳,另一腳成為中軸腳。
2、持球瞬間單腳在地面,該腳為中軸腳。
3、持球瞬間在空中,單腳先落地,該腳為中軸腳。
4、持球瞬間在空中,雙腳同時落地,移動一腳,另一腳稱為中軸腳。
現在我們已經建立中軸腳了,接下來要分析的是:
1、如果我們還未運球,接下來要運球的話,在中軸腳離地之前,球必須離手,否則走步。(這個其實在比賽中基本放鬆吹罰了,我們做大部分持球順步突破的時候,中軸腳一般都是先離地而球還在手)
2、如果我們已經終止運球或者不運球停留在某地了(注意我說的是停球,不是指在運動中持球),接下來傳球或者投籃,我們可以跳離中軸腳,但在中軸腳或者非中軸腳中的任何一腳回到地面之前,球必須離手,否則走步。
3、如果在運動中持球,包括接到傳球或者自己終止運球,在建立中軸腳之後,我們可以跳離中軸腳,用非中軸腳落地,在中軸腳再次觸地之前,球必須離手,否則走步;如果我們跳離中軸腳,雙腳同時落地,那此時任何一腳都不再是中軸腳了,在球離手之前,不能移動任何一腳,否則走步。
03
漏接球
現代籃球比賽,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漏接球。繁體中文翻譯為「失落球」。
若不了解什麼是漏接球,勢必將一次漏接球的情況判成兩次運球、帶球走違例。當發現漏接球的情況,這是好球,請不要鳴哨宣判違例,繼續比賽!
根據規則漏接球之規定,它的理解列於下:
1、不是持球隊員故意地使球脫離控制,在無意中球忽然從手裡脫落、掉落、滑落。
2、一般發生在運球的開始或結束,偶然失掉球後,隊員仍然可以拿球。
3、即使沒有運球,也可能發生漏接球的情況,隊員再拿球仍然合法,且該動作不看作一次運球。
4、隊員在球偶然失掉後,再次拿到球前,他行動的步數不受限制。
5、隊員手裡的球偶然失掉後,是否觸及地面無關緊要,即球沒有觸及地面前,隊員也可以再次拿住球。
6、此規定宗旨即考慮了客觀情況(如球體濕滑)與主觀情況(如隊員非故意無意識的行為)的結合,也符合規則一貫來提倡的現代籃球攻守理念,即保證比賽的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