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打籃球三秒違例是什麼
3秒就是違例不是犯規
籃下那個梯形區域內
是3秒區
進攻隊員不能在里邊無球無動作停留3秒以上
3秒是最難吹的一種違例
所以在比賽中很少見3秒
一般在梯形區域里邊
只要不是站那不動
動也別一直在梯形區域里轉悠
一般是不會被吹3秒的
防守3秒只有在NBA里有
國際籃聯里沒防守3秒一說
NBA的3秒區是長方形國際籃聯是梯形
⑵ 籃球比賽的中的三秒違例是什麼意思
三秒違例就是在不允許的情況下在禁區待的時間超過3秒,當然這「3秒」完全是由裁判自己數的,由裁判絕定,即時你沒有3秒但是裁判吹了你也沒辦法。當然我這么一說你肯定不懂,也覺得我是廢話,但是上面的話是總結接下來要說的做准備,結合一下你就更加明白三秒的含義了。
三秒違例其實分為兩種一種進攻三秒,另一種防守三秒,進攻三秒是比較常見的,顯而易見這是針對進攻方的,當進攻球員有人在禁區時間呆的時間超過三秒那麼這就是進攻三秒違例,不管你是否持球,你必須在3秒內完全離開三秒區(因此禁區也叫三秒區),之後重新進入就是重新計時,當然要是在三秒的瞬間裁判認定你有傳球投籃的意圖那麼也不會吹三秒。當球員被判三秒違例那麼將轉換球權,同時該球員一次失誤和一次球隊失誤。
而防守三秒就是說防守方在自己防守的進攻球員一手距離之外在禁區待的時間超過三秒就是防守三秒違例,其中一手的距離也比較抽象,一般進攻方持球禁區膽大要是超過三秒3秒就是進攻三秒而不是防守3秒,當然防守不持球球員這個一手距離原則也適用。當判罰防守三秒對位的進攻方球員將獲得一次罰球機會,另外將在罰球線延伸的邊線位置重新發球。要是進攻時間少於14秒回表到14秒,要是多於14秒時間不變。
另外關於三秒違例還有很多重點,進攻三秒違例只有在己方進攻的時候並且球過半場才開始算,防守三秒違例還是同理。
這類東西我都是看過此前好像也有過回答,以上都是憑個人知識組織語言要是有語言組織不好不妥的地方敬請大家指正。
⑶ 請問一個關於籃球的問題就是經常裁判吹三秒違例是什麼意思,請解釋一下。
三秒為例,指的就是進攻方隊員不可以在防守方禁區內持球三秒以上(指的就是在三秒區內進攻方隊員必須在三秒鍾內進行一次有效的投籃,就是投籃必須碰籃筐) 在NBA也有防守三秒,指的是防守隊員必須貼近你的防守對象,如果遠離你防守對象大於一米以上(通常是一臂遠的距離吧)
⑷ 籃球規則中什麼叫三秒
「3秒鍾」規則
一、某隊控制球時,該隊隊員在對方的限制區內停留不得超過持續的3秒鍾。
二、限制區的各線都屬於限制區的一部分,隊員觸及任何一線都算位於限制區內。
三、3秒鍾的限制在所有擲界外球情況下均有效。它的計算要從擲界外球隊員在界外可處理球(球進入比賽狀態)的一剎那開始。
四、3秒鍾的限制不適用於:
1、當投籃的球正在空中。2、搶籃板球時。3、死球進。
五、隊員在限制區內停留接近3秒鍾時,可默許他運球投籃。
違反本條規則是違例。
註解:球隊沒有控制球就沒有這條規則的違例。
被嚴密防守的隊員
被嚴密防守(在正常的一步之內)的持球隊員要在5秒鍾內傳、投、滾或運球。
違反本條規則是違例。
其它相關
(一)三秒區規則:
是一個為了限制進攻方而從球場地面劃出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當進攻方開始控球時刻計算,任何一名進攻方球員滯留的時間不應該超過3秒,否則將會被認定對於防守方不公正的進攻行為而吹罰,具體的罰則為攻防轉換,滯留3秒區內超過時間的進攻方球員計失誤,不計犯規。
(二)三秒違例分為防守三秒和進攻三秒。
定義:當某隊在前場控制活球並且比賽計時鍾正在運行時,該隊的隊員不得停留在對方隊的限制區內超過持續的3秒鍾。
防守三秒
指防守隊員站在三秒區內在其附近1米處左右沒有進攻隊員,其又在三秒區內停留的時間超過三秒的話就被視為防守三秒如果兩次三秒違例的話還要進行一罰一執的處罰。
進攻三秒
指進攻隊員在無球或有進攻動作或意圖的情況下在三秒區停留時間超過三秒的話被視為進攻三秒,並進行交換球權的處罰!拿姚明防守奧胖為例。假如奧胖站在3秒區外卡住姚明要球,姚明被擠到3秒區內,這個防守過程中,姚明可以在3秒區內停留超過3秒。假如奧胖在3分線外,姚明又沒有防守別人,只是自己站在3秒區內,那麼他如果停留超過3秒,會被吹防守3秒違例的。
⑸ 打籃球中的3秒是什麼意思24秒又是什麼意思
最簡單的
三秒違例分為防守三秒和進攻三秒
防守三秒:指防守隊員站在三秒區內在起附近1米處左右沒有進攻隊員,其又在三秒區內停留的時間超過三秒的話就被視為防守三秒如果兩次三秒違例的話還要進行一罰一執的處罰。
進攻三秒:指進攻隊員在無球或有進攻動作或意圖的情況下在三秒區停留時間超過三秒的話被視為進攻三秒,並進行交換球權的處罰!
拿姚明防守奧胖為例。假如奧胖站在3秒區外卡住姚明要球,姚明被擠到3秒區內,這個防守過程中,姚明可以在3秒區內停留超過3秒。假如奧胖在3分線外,姚明又沒有防守別人,只是自己站在3秒區內,那麼他如果停留超過3秒,會被吹防守3秒違例的。
24秒就是進攻時間不能超過24秒,否則交換球權.
⑹ 籃球比賽三秒怎麼吹
當某隊在前場控制活球並且比賽計時鍾正在運行時,該隊的隊員不得停留在對方隊的限制區內超過持續的3秒鍾。
在NBA籃球比賽中總共有兩種三秒違例,一種叫做進攻三秒違例,另外一種叫做防守三秒違例,我我可以簡單的說一下這兩種三秒違例的規則:
防守三秒:防守三秒是指防守隊員站在三秒區內在其附近1米處左右沒有進攻隊員,其又在三秒區內停留的時間超過三秒的話就被視為防守三秒如果兩次三秒違例的話還要進行一罰一執的處罰。 (僅存在於NBA聯賽中)
進攻三秒:指進攻隊員在無球或有進攻動作或意圖的情況下在三秒區停留時間超過三秒的話被視為進攻三秒,並進行交換球權的處罰!(FIBA和NBA所共有)
編輯本段
違例條件
三秒違例示意圖裁判員宣判「三秒鍾違例」必須符合三個條件(規則原文列最下面):
1、控制球隊控制前場的活球;
2、比賽計時鍾運行;
3、控球隊的隊員在前場限制區內停留超過持續的3秒。
⑺ 求解,打籃球老被吹三秒,誰能詳細解釋一下三秒的規則,進攻三秒和防守三秒。
這是NBA的籃球場,進攻方運動員在籃筐下的那個弧線內接球後必須在三秒內將球處理掉,包括t投籃和傳球,而且進攻方球員在弧線內呆的時間不能超過三秒,防守球員一樣
⑻ 籃球規則里的3秒是什麼意思
三秒分防守三秒和進攻三秒
進攻3秒指進攻方不能在3秒區內超過3秒
防守3秒指防守方在無人盯防的情況下不得在3秒區內停留3秒(這個只有在NBA中才有)
⑼ 籃球比賽的三秒是什麼意思
防守三秒指防守隊員在三秒區呢,站著,一米的范圍內沒有對方隊員,超過三秒。一罰一擲
球場上對抗最激烈的區域是3秒區內!這是一個禁區,任何一名在3秒區內移動或者活動的進攻方隊員都會受到對手特殊照顧,這個照顧的含義包括隱含的包夾防守,對於內線球員接球線路的干擾,貼身對抗更激烈的防守,等等等,總之,沒有任何一個球員可以在3秒區內自由自在任意馳騁就是防守球員的最終目的。
關於什麼是3秒區?3秒區是一個為了限制進攻方球員在有利進攻位置滯留時間過長而從球場地面(注意是地面,為啥要注意,後文有分解。)劃出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當進攻放開始控球時刻計算,任何一名進攻方球員滯留的時間不應該超過3秒,否則將會被認定對於防守方不公正的進攻行為而吹罰,具體的罰則為攻防轉換,滯留3秒區內超過時間的進攻方球員計失誤,不計犯規。
為什麼會建立3秒區規則?3秒區只是一個人為設定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進攻方球員更容易獲得將球送入籃筐的成功機會,而對於防守方而言,在這個區域內如果缺少限制進攻球員的規則的話,非常容易將整體籃球的得分全部都拴定在內線球員的強弱身上。從另一方面分析,正是由於3秒區規則這一限制內線進攻球員威力的規則與3分線規則這一強化外線球員得分優勢的規則相輔相成才會有現代籃球的內外層次感;更深層次的分析,就是距離籃筐約近命中率越高的原則導致規則制訂方不得不從籃球發展的技術全面性出發,限制內線球員的得分機會(不然的話,可想而知,內線涌滿8名球員或者8名以上球員的現象將會是非常醜陋,也會由於觀賞性的差異限制籃球運動的整體發展)。
最初的3秒區和現在大家看到的截然不同,最初的3秒區為6英尺(摺合公尺的話,大約為1.83M左右),對於球員而言,在這個區域邊緣的得分還是相當容易,可是由於該規則是針對所有的NBA球員,也還算公平,甲方乙方都可以在這個區域邊緣完成輕松異常的投籃得分(這也是造就51-52賽季以前NBA平均每場得分幾乎恐怖的原因之一)。可是George Mikan對於這個規則的顛覆的確是應該負全責。這是NBA歷史上的首位真正意義上的天皇巨星,除了領軍Lakers包攬48-54年這7年中的6次總冠軍和名人堂第一位成員以外,或許被所有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作為首位迫使聯盟更改規則的偉大球員的歷史性震撼效果。
由於原來的6英尺3秒區幾乎完全構不成George Mikan威脅,於是,51-52賽季,聯盟宣布,為了限制George Mikan內線統治力,3秒區域擴大為12英尺(摺合公尺,大約3.66公尺左右)。或許是出乎聯盟的意外,新的3秒規則限制George Mikan進攻能力的同時,對於其他鋒線球員的限制更大,更大程度的造就George Mikan的籃板成就,使其順利的獲得52,53連續兩個賽季的籃板王稱號。
第二個由於本身內線統治力過強迫使聯盟對於內線禁區規則進行修改的球員是Wilt Chamberlain。除了單場100分,單場55板和連續18投命中等不太象人類做得出的成就以外,Wilt Chamberlain迫使聯盟64-65賽季開始將3秒禁區擴張到了16英尺(大約4.88公尺左右),擴張區域也就是大家現在看球場上的左右兩根有顏色的長方色條區域。
經過兩名內線恐怖型球員震撼過的3秒區域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3秒區,3秒區規則的一些容易忽略的細節問題。
其一,3秒區域是一個地面區域,這點的定義和其他所有NBA空間定義是統一的。換句話說,如果某進攻球員雙腳在3秒區域以外,而身體回風舞柳般的扭曲在3秒線內假定空間的上方超過3秒的話(假設這種情況存在),不會有任何進攻違例嫌疑;
其二,3秒區域的定義是進攻方的任何觸及地面的部位。假定某進攻球員的雙腳一隻腳在3秒區域內,另外一隻腳在禁區外的情況發生超過3秒的話,該行為構成3秒禁區違例;
其三,大多數NBA的習慣性判罰,如果A隊伍得到防守籃板並且立刻構成快攻,參與快攻的進攻方球員當己方隊友獲得進攻籃板的同時已經雙腳在B隊3秒區域內的情況下,裁判無論該進攻球員是否滯留禁區超過3秒都基本上會吹罰(這一點是很多裁判對於3秒規則的不成文認定,俺查資料至今還沒有發現聯盟對於此情況判罰標準的書面說明,但是實際操作中的確存在。)。
其四,防守3秒,NBA有著防守3秒違例的判罰。具體的定義是某防守球員對位的進攻方球員沒有處於3秒區或者3秒區邊緣,或者對位進攻方球員已經徹底擺脫防守球員隊位的情況下(規則書面定義為「非貼身防守情況」下),防守球員依舊在禁區內滯留超過3秒的情況可視作防守3秒違例。(防守3秒規則是為了限制當防守方球員的不公正籃板機會而制定,實際使用中很少,正如眾所周知,ILLegal Defense這個定義僅存於NBA,在形成防守3秒以前,防守球員實際上大多已經形成 ILLegal Defense的防守違例。當然,當ILLegal Defense規則被取消後,理論上來說防守3秒這種罕見的情況還是會出現。)對於這種情況出現後的判罰是該形成防守3秒的球員技術犯規一次。
事實上,由於NBA的3秒區域比較國際籃協的標准場地來的要小,更容易形成接近底線位置的內線球員接球機會,低位接球得分意識會更強。這點意識形成內線球員本能之後,當國際大賽類似Olympic或者World Champion的機會出現時,不少NBA內線球員顯示出相當程度的不適應。
3秒這個規則的出現歷史典故多多,在未來,伴隨著NBA與國際籃球的交流加強,相信或許還會有所完善和更改,可是NBA對於規則的修改有其謹慎性和獨立性,未來的3秒將會如何?沒有人知道,只是估計象兩位前輩那樣迫使聯盟更改禁區規則的球員應該不會再有,而會更大程度向著國際籃聯標准靠攏。
業余籃球者而言,不存在3秒的禁區規則限制,但是少許了解些禁區規則相信對於觀看比賽轉播還是有所裨益。
用規則的語言講,3秒區應該叫限制區。3秒鍾的限制是針對比賽中的進攻隊而言的,即某隊在場上控制球並且比賽計時時鍾正在走動時,該隊隊員在對方限制區內停留不得超過持續的3秒。限制區的各條線都屬於限制區的一部分,踩線、騎跨線都屬於在限制區內。隊員在限制區內搶籃板球時,雙方都沒有控制球,因此不存在3秒違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