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像徐傑、萬聖偉這樣的小將年薪有多少有草根球星打野球收入高嗎
徐傑、萬聖偉兩名球員雖然都是廣東男籃的年輕小將,但兩人進入CBA的方式不同。萬聖偉是通過CBA選秀進入CBA的,2018年次輪第38順位被廣東男籃選中。 根據CBA在去年頒發的CBA新秀最低保障工資表來看,萬聖偉在38順位被選中,新秀合同期間的工資為18萬。 但這份表是2019年的,那時CBA新秀工資早就已經上漲。
在2019年之前,CBA選秀狀元的工資也只有30萬~40萬,2019年CBA選秀狀元的年薪為50萬。 萬聖偉簽訂合同時的年薪肯定還沒有18萬多,也就在15萬左右。 至於徐傑,徐傑是廣東男籃青訓上來的球員,他的年薪還沒有具體的信息透露,但應該也不會超過20萬。不 過這些數字都是猜測的結果,CBA各大俱樂部一向羞於談錢,球員年薪都是保密的。
下賽季也就是20-21賽季CBA才會公布所有球員的年薪,並且實施限薪令,單賽季最高年薪不得超越900萬。一名CBA職業球員合同年薪可能也就20萬~30萬,但這些只是年薪,不包括津貼和獎金。 廣東男籃奪冠後,坊間傳聞廣東男籃奪冠獎金高達6000萬,這筆錢如果分到萬聖偉和徐傑頭上,每人也有幾十萬。
因此,CBA球隊的年輕球員,搞得好一年也會有50萬的年薪收入。而題主所謂的草根球星打野球,球員類型不同,收入更是層次不齊 。像是今年全明星扣籃大賽的雲南滑翔機矣進宏,專門以扣籃起家,一場比賽獎金就是好幾萬,一年如果獲得幾次扣籃大賽的冠軍,再加上高額的出場費,年薪不止50萬。
更別提一直靠打野球和街球為主的草根球星了,像是軍哥、趙強、果子哥曹芳、頭盔哥這些當紅的草根街球球星,有些還是國產品牌的簽約球員,這些草根球星也能通過在短視頻平台發布視頻來掙錢。而且這些球員還能夠參加民間組織的比賽來賺取高額的獎金,虎撲路人王的總決賽獎金高達30萬,冠軍一人可獨享15萬。
這要是奪冠了,抵得上CBA普通一年的合同年薪了。現在中國籃球氛圍濃厚,草根的街球球星已經不像當初必須得到村裡參加5v5的比賽來賺取年薪了。 村賽的5v5很多都已經演變成退役職業球員的天堂,競技水平不斷提高。而草根籃球明星賺錢的方式多元化,上上綜藝,打打1v1,更多時候已經淪為流量明星,自然不愁賺錢。
所以CBA一般球員的年薪肯定是比不上草根籃球明星的,不過CBA職業球員發展比較穩定,現在可能不如,不代表未來會不如這些草根明星。 而且上述提到的幾位草根明星,都是中國野球界比較出名的幾位,這幾位就好比CBA易建聯、周琦、郭艾倫這樣知名度的球員,如果是這樣直接對比的話,那草根街球明星肯定是不如CBA職業球員年薪高的。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這就是灌籃》、《我要打籃球》等籃球真人秀的成功讓我們認識了很多的草根籃球明星,比如「鐵牛」張鴻林、「扣籃王」陳登星、頭盔哥、軍哥等等,這些天賦少年在另一塊舞台上發光發熱,甚至很多球迷覺得他們完全有實力進入職業聯賽,為什麼很多草根不嚮往職業聯賽呢,除了實力之外、收入的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SO,問題來了,像徐傑、萬聖偉這樣的小將一年年薪有多少呢?有草根球星打野球收入高嗎?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雖然CBA已經發展了25年了,但是工資待遇上,球員們的貧富差距還是不小的。以今年的狀元王少傑為例,我們知道作為狀元他的年薪才50萬,而新秀的工資是隨著選秀順位遞減的,所以選秀出生的萬聖偉的年薪根據此前的報答也就是在15-20萬之間。而青訓走出來的徐傑,情況甚至還不如萬聖偉,雖然年少成名,但是因為還沒有度過新秀合同,徐傑的年薪在15萬人民幣左右。
要想比較,我們就需要大概了解下草根球星一年的收入。隨著民間球市的快速發展,如今越來越低的CBA球員甚至外援加入到草根聯賽,特別是在廣東、福建,草根籃球的排場絲毫不會輸給CBA。在草根市場,有在CBA打過主力北京的球員,如陳江華、孫明明,他們的出場費達到了5000-10000一場。而像鐵牛、王增傑、吳德琳等人,在福建地區的出場費達到了3000-5000元1場,當然也有友情價,不過即便如此也要2000-3000元一場,奪冠後,草根球星能夠拿到獎金,一般金主還會多給一場出場費作為獎勵,通常,參加一屆村賽,大概需要5-6場球就能分出勝負,也就是說一屆比賽下來,他們大概能夠賺到2萬元人民幣左右。
值得一提是3000元左右1場看起來雖然不多,可是在旺季的時候,這些草根球星每天都在拚命的趕場,一天下來,行情好的球員打個3-4場完全不在話下,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趕場的兩個人上一場還是隊友,到了下一場,換掉球衣就成為對手的有趣場面。在廣東、福建地區,每年的夏天和春節是球賽的旺季,單單這兩個旺季,草根球星入手60-80萬並不難,再加上淡季的比賽,一年收入輕松過百萬。
綜上所述,如果是單單對比收入的話,草根球星大部分都能夠完爆徐傑和萬聖偉,甚至有的草根球星1-2個月的收入就可以完爆他們。但是畢竟職業籃球是有未來的,像徐傑、萬聖偉這樣的球員有機會進入國家隊,如果能夠打出來的話,未來幾百萬的年薪就不是草根球員可以相比。而且,雖然草根球星來錢來的更快,但是總的來說賺的還是青春飯,隨著年齡和傷病的增加,他們的出場費和受邀也會慢慢下降。一個是眼前的現錢,一個潛力,各有好壞吧,不過可以確認的一定,如果能打職業,相信草根球星很多還是會選擇職業球場的。
徐傑在去年總決賽廣東東莞銀行VS新疆飛虎的比賽中3場比賽場均9分。
徐傑很優秀,但是剛進CBA聯盟才一個賽季,所以還是才拿新秀合同;根據CBA發布的新秀年薪排名,狀元、榜眼與探花分別是50萬元、40萬元與35萬元。 第15位到第40位的新秀球員的年薪則均為18萬元。 相比較而言,去年狀元秀的最低保障年薪只有30萬元。去年選秀順位靠後的球員的年薪才10萬。徐傑是東莞青年隊上來的,所以年薪大概在10萬-15萬左右
萬聖偉是CBA選秀中第二輪第38順位選中的,所以根據CBA新秀年薪條款在18萬。
開門見山的講,徐傑和萬聖偉這樣的小將在收入方面的確不如某些網紅球星和村賽狂魔,畢竟在CBA新秀的合同有明文規定的徐傑和萬聖偉的年收入只在20萬以下。和那些網紅球星例如「軍哥」、「頭盔哥」的收入沒法比,但是畢竟職業是每個籃球人的夢想,這是一種能力的認可,這是一種夢想的實現,是無法100%用金錢來衡量的。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同樣是球員薪水可是天然之別,像王勝偉和徐傑這樣的新秀、二年級秀,收入只是一個微薄的新秀合同,在新秀合同方面, CBA公司有明確的的規定,狀元、榜眼、探花,分別為50萬、40萬和35萬,此後隨名次遞減一萬。第15~40順位的年薪均為18萬。萬聖偉是第38順位被抽中的那麼年薪只有18萬,而且這個合同是2+N的形式,這個N是俱樂部執行,小於等於3.也就是說,這樣的合同最多可以簽5年。
徐傑是廣東自己培養的球員不是選秀出來的,但是合同的數目也是非常可憐的,據悉,有穩定出場時間的徐傑合同在15-20萬之間。除此以外,職業球員的所有收入還需要算上球隊奪冠之後的獎金,按照去年來算,萬聖偉、徐傑這樣的球員的總收入不會超過50萬!但是能拿到獎金這筆收入的人畢竟只是鳳毛麟角,所以CBA聯賽中拿十幾萬的人不在少數。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打野球也不會去嘗試進入CBA? 當然有的人是真沒能力,而有的人是懶得去逐夢 ,因為加入這個大家庭就意味著放棄之前的一切從頭再來,萬聖偉當年可是CUBA的霸主級別的中鋒,來到CBA也就是一個飲水機看守員,再者就是收入,草根球星的收入還是非常可觀而且很輕松的:
這種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沒有商業頭腦的方式,我們中國的很多地方的籃球氛圍是非常濃厚的,像西北、廣東,過年的時候組織村賽是非常喜聞樂見的過節方式,那麼請外援也就成了非常正常的現象,一場球出場費加上獎金上萬元不在話下。有專門的「野球經紀人」一天給球員安排兩三場。就春節期間的一個月左右,收入二三十萬不成問題。
鐵牛王鴻林、果子哥曹芳。都是從草根打起,從綜藝節目上曝光的代表之一,綜藝節目的造星力量不容小覷,就連休賽期的郭艾倫、林書豪都會參加這樣的節目,即便是普通的出鏡球員也會有簽約費的,這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這筆收入可就不好估計了,網紅軍哥、頭盔哥,他們真正收入大頭就是自己的周邊產品,自己的籃球裝備、自己的課程、自己的培訓品牌。一點不誇張的講,我就見過,在普通的地級市,就有拿著頭盔哥logo的籃球的中學生在玩,他們產品的銷量是難以估計的!但是肯定比之前的兩項總和要多得多!
綜上所述,在收入方面有的草根球星甚至完爆某些普通職業球員!
但是夢想是不應該和金錢聯系在一起的,憑借萬聖偉的能力在村賽上打一個中鋒還是問題不大的,憑借著徐傑的基本功,成為一個軍哥那樣的網紅單挑球星也是順理成章的。但是他們選擇了職業這條更難走的路!
據媒體報道因為還處於職業生涯初期,徐傑的年薪應該是十五萬左右,作為國內唯一00後小將,徐傑在杜峰手下蠻受重用的,場均出場時間已經達到17分鍾左右,而且小徐的防守能力挺不錯的,雖然現在年薪不高,只要再過幾年,隨著能力逐漸展現,相信他的年薪可以翻幾番。而萬聖偉是選秀出生,作為大學生職業隊的典範,朱芳雨欽點他進入聯盟,參考新秀工資條例,他的年薪應該在20萬左右,只要他度過新秀合同,年薪翻番問題不大。
而像今年參加扣籃大賽並強勢奪冠的草根扣將矣進宏,他的年收入有多少呢?熟悉他和陳登星等草根扣將的球迷都知道他們一場比賽大概收入幾千塊,贊助商大方的可以拿到5000甚至1萬,贊助商一般的也會給到3000左右,在陳登星的視頻里經常看他跑到這個地方那個地方「檢驗籃筐」,隨便表現幾下絕技就能拿到幾千塊,也是羨煞旁人。如果他們一個月表演1場的話,那麼月入可以達到5萬左右,一年就有60萬,看來比徐傑萬聖偉他們高。
當然也不能完全這么比較,因為像矣進宏陳登星這些都是草根球星,收入是他們行業的佼佼者,多的也就百萬,但是像徐傑等職業選手只要再多打幾年證明自己,就可以年收入幾百萬甚至更高,而且會有很多贊助商自動找上門,所以從前景來看還是職業球員的飯碗更吃香,草根球星有草根職業的心酸,你們覺得呢?
和CBA大多數球員比起來,徐傑和萬聖偉低的薪水低的可憐,但是能在總冠軍球隊得到重用,即使不拿薪水也願意。萬聖偉是廣東男籃第38順位選秀得來,按照CBA對於新秀的薪水規定,第15~40順位的年薪均為18萬。而徐傑是廣東男籃自己培養,薪水還不如萬聖偉,估計薪水不足20萬。
雖然徐傑和萬聖偉都在CBA嶄露頭角,但是以目前的薪水遠不如一些野球場的球星,尤其是在廣東一帶,籃球氣氛非常濃,而且當地的經濟狀況更是全國領先,一些小有名氣的草根球星一場比賽就可以得到1-2萬的回報。趕上春節等假期,比賽都可以排滿,幾乎一個月的收入就趕上徐傑一年的收入。
在球員上不少都是CBA退役下來的球員,或是CBA球隊沒人要的球員。相比之下,在CBA效力,雖然成名初期薪水較低,但是一但打出名堂,幾百萬年薪不是夢。而且在CBA保障設施相對健全,球員的傷病風險可以降到最低。而在野球場都是用青春去換取眼前利益,一但出現受傷根本沒人管,多說給拿點微不足道的補償就算講究的了。
綜上所述,我覺得無論是徐傑,還是萬聖偉,能在廣東男籃打上球隊,無疑是很幸運的。在民間野球場不知道有多少這樣從事籃球,以籃球為生,卻無法進攻專業隊。徐傑和萬聖偉雖然薪水在CBA算很低的,可是未來前景一片光明,更重要的是在廣東男籃學到的東西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您有什麼不同見解嗎?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1月11日晚,CBA全明星周末第一場比賽進行完畢,CBA星銳隊擊敗了大學生籃球戰隊。
② 小型籃球館一年能盈利多少
看開在哪裡。北京一般一個場地一小時200塊。我家鄉在華東縣城,一般50。盈利不多,看你的經營
③ 鐵牛打一場球至少2千,還是友情價,「草根球星」一年能賺多少錢
由於近年來籃球綜藝的火爆,很多所謂的「草根球星」紛紛走進了人們的視線,而這也意味著中國籃球已經走進了一個新的時代。曾經國內球員想要靠打籃球來養活自己就必須要走職業這條路,但畢竟身體天賦等方面有所限制,而如今做「草根球星」一年下來也不少賺錢,那麼大家知道像曹芳、楊政這些「草根球星」們一年能賺多少錢嗎?
姚明曾經說過,中國籃球從來沒有在14億人中去挑選國家隊成員,而是在1.3萬人當中,因為中國目前在冊的籃球人口只有這區區的1.3萬人。但這種情況目前正在發生改變,我們可以看到CBA現在保障了大學生參加選秀的收入,而更多的像曹芳、楊政這些街球手也都可以通過籃球來養活自己甚至可以活得很舒服,那我們籃球人口基數迅速擴張還難以實現嗎?中國籃球的崛起還難以實現嗎?
④ 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中國)年薪有多少
在CBA中各個球員的年薪也相差很大,年薪需要根據球員身體素質、球員表現、球員的年齡、球員的商業價值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舉些CBA中知名球員的例子:孫悅(700萬)、李根(350萬)其他球員:劉煒(400萬)、周鵬(300萬)易建聯(1000萬)、朱芳雨(500萬)其他球員:王仕鵬(400萬)、唐正東(300萬)、韓德君(200萬)楊鳴(50萬)、李慕豪(50萬)其他球員:西熱力江(70萬)
查閱相關新聞得到:CBA球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第一年進隊的年輕球員,年薪都是10萬起步,最多也就給20萬。而對於一些老隊員,哪怕上場時間不如年輕球員多,年薪也都在五六十萬上下。這樣的規矩,讓小年輕們感覺很不公平,但也束手無策。
還有一些球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屬於中生代,但在隊里就是打不上球,屬於替補席最末端的球員,收入自然多不了。這樣的球員年薪在二三十萬左右,跟明星球員沒法比,可是與普通人相比,依然屬於高收入,只能自己尋找平衡了。
⑤ 世界上打籃球最好的人一年能賺幾千萬美元,而修水管最好的人賺的遠遠比這少,請用經濟學理論分析這種現象
這是因為修水管的人並不會讓大家都知道,修的再好也只是模範標兵而且在運動會打籃球掙點錢一定比修水管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