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籃球規則,移動擋拆
擋拆是2個過程
無球的進攻隊員A
持球進攻隊員B
防守A的隊員C
首先一個無球的進攻隊員A站在防守持球進攻隊員B的隊員C身旁,擋住C,這個時候A不能動,而持球的B可以利用這個完成突破或者投籃。這個是擋
我要補充的是,當C去追B的時候,負責擋的人A可以往不阻礙防守球員C的運動方向的另一方向運動,這樣就是拆。從而沒有很好進攻機會的B可以把球分給此時無人防守的A,A可以完成投籃或者上籃。
移動擋拆就是A必須在C之前站定一個位置,然後擋住C的行進路線,並且,在C被A擋住的時候,有身體接觸的時候。A如果主動移動自己的腳步,或移動上半身去阻礙C的行動,如果阻礙了,就是移動擋拆。如果A是被C撞的移動了,那不算移動擋拆。
㈡ 籃球中的擋拆規則。
我們平常叫的擋拆就是規則里的「掩護」,對於涉及掩護的犯規規則里是有明確規定的:
掩護是指試圖阻延或阻止沒有球的對手到達他希望到達的場上位置。
一:合法掩護是指掩護球員面對其對手:
1、當發生接觸時,它處於靜止狀態(在氣缸中)。
2、當發生接觸時,雙腳站立在地上。
二:非法掩護是指在下列情況下保護玩家免受對手的傷害
1、當接觸發生時,處於運動狀態。
2、當靜止的對手躲在視線之外時,他不考慮給他足夠的空間進行接觸。
3、屏蔽移動對手時,不考慮時間和空間因素而發生接觸。
如果盾牌放在靜止的對手(正面或側面)的視野中,只要沒有接觸,它就可以盡可能靠近對手。如果駐扎的對手在視野外設掩護,他必須與對手有正常的一步移動空間,以免發生接觸。
如果對手在移動,必須考慮時間和空間。設置掩護的球員必須留出足夠的空間讓對手停下或改變方向以避開。空間考慮,不低於正常1個,不高於正常2個步驟。球員應該提供合法的掩護,他們的對手應該對任何接觸負責。
(2)籃球擋拆什麼時候才能移動擴展閱讀:
判斷注意事項
1、要明確屏蔽的技術要求,區分合法屏蔽和非法屏蔽,這是判斷屏蔽中的進攻性和犯規性的首要條件。
2、嚴格的裁判法中的分工,無論是主裁判還是跟蹤裁判,都要看清進攻隊員掩護和防守隊員破壞區域掩護的全過程,特別是非球區掩護、行軍掩護和連續掩護之間的掩護。由於無球區掩護較多,行軍間掩護速度較快,連續掩護變化較大,給現場裁判判斷帶來較大困難。
3、更重要的是,一些現場裁判有時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球或有吸引力的比賽上,往往忽略了無球區的掩護、行進間的掩護和連續掩護。這是進攻和防守犯規的原因之一。
4、臨場裁判員要高度重視禁區附近中鋒的「吊」和中鋒轉身用身體攔網時的進攻和犯規。
㈢ 擋拆 籃球規則
33.7 掩護:合法的和非法的
掩護是試圖延誤或阻止一名沒有球的對方隊員到達希望到達的場上位置。
合法的掩護是當正在掩護對手的隊員:
·發生接觸時是靜止的(在他的圓柱體內)。
·發生接觸時雙腳著地。
非法的掩護是當正在掩護對手的隊員:
·發生了接觸時正在移動。
·發生了接觸時,是在靜止對手的視野之外做掩護沒有給出足夠的距離。
·發生了接觸時,對移動中的對手沒有重視時間和距離的因素。
如果在靜止對手的視野之內做掩護(前方的或側方的),做掩護的隊員可按自己的意願靠近對手已建立掩護,只要沒有接觸。
如果在靜止對手的視野之外做掩護,做掩護的隊員必須允許對手向掩護邁出正常的一步而不發生接觸。
如果對手在移動中,時間和距離的因素應適用。做掩護的隊員必須留出足夠的空間,以便被掩護的隊員能通過停步或改變方向來避免掩護。
要求的距離是不得少於正常的1步,不得多於正常的2步。
與已經建立掩護的隊員的任何接觸,由被合法掩護的隊員負責。
看一看這條規則,我想會對你有幫助的
㈣ 籃球進攻時隊友擋拆可以動嗎
不可以,,動了就是移動擋拆,,也就是掩護犯規。只有當隊友完全擺脫防守者時才能動。。
半場一般是33或44。。如果是33的話,一般需要一個到2個後衛,外加一個內線。一般的戰術是首選擋拆,記住,檔了要拆,可以往裡拆,此時後衛一個擊地或高拋,內線直接可以上籃。。也可以往外拆,這就需要內線有一定的中遠投能力了。。也可以後衛直接利用掩護擺脫防守,直接上籃或干拔。。。或者是內線在籃下為另一對員掩護,讓另一隊員底線返跑,找空位,讓後後衛傳球,直接投籃或其他。。其實33也可以結合打復雜的配合,,擋拆,高位策應,等相結合。如過有能力超強的,直接單打強吃。。遇到包夾分球。。
44的話和55全場打法幾乎一樣。。最好的陣容是2外線2內線,配合的方法也更多了。有高低位的配合,,注意積極的無球跑動,,外線突破,扯開防守陣形,製造機會。。44就不多說了。。。多看看55的正規比賽吧。。
不過要配合的話還是要經常一起打球的才能有配合。。不然很難有默契的。我就和我2個固定的同學一直練擋拆戰術的。。戰術關鍵還是要多練。。
僅此而已,僅供參考。。謝謝!
㈤ 籃球移動擋拆
不管什麼狀態下,進攻擋拆的球員雙腳都是不能移動的,手上不能有動作。還要預留給防守球員一定的距離,經常多看看球賽就知道的
㈥ 打籃球時,如何算是移動擋拆
擋拆分為擋和拆兩個過程。
首先一個無球的進攻隊員A站在防守持球進攻隊員B的隊員C身旁,擋住C,這個時候A不能動,而持球的B可以利用這個完成突破或者投籃。這個是擋。要補充的是,當C去追B的時候,負責擋的人A可以往不阻礙防守球員C的運動方向的另一方向運動,這樣就是拆。從而沒有很好進攻機會的B可以把球分給此時無人防守的A,A可以完成投籃或者上籃。
移動擋拆就是A必須在C之前站定一個位置,然後擋住C的行進路線,並且,在C被A擋住的時候,有身體接觸的時候。A如果主動移動自己的腳步,或移動上半身去阻礙C的行動,如果阻礙了,就是移動擋拆。如果A是被C撞的移動了,那不算移動擋拆。
㈦ 籃球中的擋拆身體可否移動
不可以移動。
移動擋拆是籃球運動中的一個名詞:
擋拆是先擋後拆,也可以叫做是移動掩護,掩護要一步到位,站住不要動,等隊友過去了,再跑位,掩護質量高的話,可以完全擋住防守人,不能因為沒有擋好而去移動腳步或者扭動身體來擋住防守者,這樣會被認定移動掩護的。這是犯規的。
掩護的時候不允許有多餘的動作。像要位卡人的時候才可以頂。
「擋拆」是多種掩護配合的總稱,即隊員在相互掩護的過程中創造接球投籃或二次進攻機會的一種配合方法。擋拆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籃球戰術,其含義為擋和拆。出色的擋拆戰術同樣具有很高的觀賞性。馬龍與斯托克頓的擋拆配合被人們稱為經典,因為擋拆不僅僅需要一定的戰術素養及大局觀,還需要球員之間需要很高的默契程度。
㈧ 半場籃球賽可以移動擋拆嗎
半場籃球賽是可以移動擋拆的,這是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