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豐龍舌學校怎麼樣
好。
1、設施好。信豐龍舌學校是一所經贛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並報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學校,設備全面,有圖書館,實訓基地,室內籃球場等,空間寬敞,讀書氛圍比較濃厚,信豐龍舌學校好。
2、師資好。截至2022年9月,學校有專任教師30人,其中正高級12人,副高級10人,師資力量雄厚。
Ⅱ 信豐桃江濕地公園有什麼樹
有梧桐樹
該濕地公園共有維管植物88科235屬350種,陸生脊椎動物27目76科265種,其中,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種,省級保護野生動物38種。
信豐縣桃江濕地公園位於信豐縣嘉定鎮桃江沿岸,全線長約9.64公里,總投資7.65億,規劃總面積4880畝,其中濕地總面積3083畝,濕地率63%,配有籃球場、羽毛球場、兒童游樂場等健身設施,為市民提供一個全方位的健身休閑公園。
Ⅲ 江西信豐陳毅廣場附近有沒有籃球場,還有那裡有口琴買!
過橋往對面那條路快跑2分鍾就到了。口琴可以到文具店購買,建議網購,現在很方便
Ⅳ 信豐中等專業學校好不好
信豐中等專業學校很好,信豐中等專業學校是贛州景耀實業有限公司投資的一所民辦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園佔地160餘畝,建築面積近7萬平方米。中專是中國職業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也是中等教育的一部分,每年為社會提供大量應用型人才。
開設有學前教育、舞蹈表演、農村經濟管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旅遊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UI設計、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汽車製造與檢修、模具製造技術、電子與信息技術等專業,其中計算機應用專業為省級精品專業。
學校坐落於信豐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誠信大道,校園佔地面積160畝,建築面積近7萬平方米,總投資已逾2億元。建有教學樓,實訓大樓,綜合樓,學生公寓,教師公寓,學生食堂,多功能報告廳,配合教學與實訓所需的計算機機房、多媒體教室、電子實訓中心、工業機器人實訓中心、模具實訓中心、汽修實訓中心、學前教育實訓中心及高標准運動場、籃球場各項文體設施。
1、讀中專壓力小。對文化成績要求低,強調實踐和素質培養。
2、讀中專彰顯特長。根據自身基礎條件、能力特長、興趣愛好以及家庭經濟狀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有助於自己走向成功。
3、讀中專享受優惠。免收學費,貧困家庭可享受每年2000元助學金。
4、讀中專能致富。在「全民創業,大眾創新」的時代,憑借一技之長,就能創業致富。學會一門技能,致富一個家庭,實現一生價值。
5、讀中專能成才。通過對口高考,與普高學生一樣考專科、升本科、讀研究生,享受同樣的就業、創業待遇。更為重要的是,中職階段的專業技術經歷更有利於他們成長為高管、經理、技師、工程師。
Ⅳ 贛州湖邊哪裡有籃球場地
贛州籃球中心籃球場位於贛州市章貢區長征大道11號。
Ⅵ 信豐四中的發展歷程
信豐四中象信豐母親河桃江那樣,源遠流長,她的前身叫桃江中學,歷經四十一年。我們校史編輯室在校領導和廣大師生及校友的大力支持下,拜訪了教育局老領導和相關負責人,尋訪了曾在學校工作過的老教師,走訪了歷屆畢業生中的部分代表,查閱檔案、搜集資料,並對所有書面資料和口碑資料進行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工作。現先將學校的變遷情況以簡史的形式公布以眾。由於我們水平有限,材料缺乏、時間倉促、錯誤和遺漏在所難免,敬請各界有識之士不吝批評指正,以使我們的校史編輯更符合歷史事實(其它史料另行發表)。 「文革」期間的1968年,信豐一中、二中分別被化肥廠和223煤炭堪探隊徵用,兩校停辦,師生解體,學生分別到油山共大和金盆山共大就讀。9月由二中因農村戶口留下的學生組建信豐桃江「五七」中學,二中的全部校產轉移給桃江『五七』中學。當時有初一、初二各一個班學生,教職工7人。他們是施先文、陳子民、肖承桃、潘長壽、蔡寧、曾明珠、龍華江。校址仍借用在原二中內。
1969年初,原兩個班的學生全部升入高一(僅一個班),又招了初一、初二各一個班,學生總人數130人左右。學制為二二制。同年4月,縣里也開始籌劃建新校舍(現在學校所在地)。下半年因223隊要求學校遷出,學校就暫遷到南山寺(現南山公園處)上課,同時也加大了建設新校舍的步伐,僅在該年冬就初步建好兩棟共8間磚木結構的教室和食堂。
1970年初,新學期開學,學校由南山寺搬入新校區,學校又招收了新生,這時有高二、高一各一個班,初二、初一各兩個班。同年9月,因考慮到學校要走「五·七」道路,必須要有學農基地,縣里就決定把桃江農中並入桃江「五七」中學,當時農中的兩個高中班的學生,於10月並入該校上課,學校發展到8個教學班,原桃江農中則為桃江「五七」中學農場。70年底學期結束時,桃江「五七」中學有了首屆畢業生:兩個高中班、兩個初中班(當時的學制為二二制,春季招生)。
1972年底,全國決定恢復秋季招生,因此,72年的畢業生都延期到1973年7月畢業。
1973—1976年,學校又蓋了兩棟磚木結構的教室,並在校園西端利用勤工儉學資金蓋了一棟磚石土木結構的禮堂。
「文革」期間的1970年始,貧下中農代表進駐學校,學校體制改為校革委會為核心領導,設正、副主任,下設政工組、教改組和後勤組;學生組織是仿學軍事建制,一個年級為一個連,一個教學班為一個排,一個小組為一個班。勞動課佔了大部分學習時間,文化課的學習沒有保障。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以後,十年「文革」結束。1977年10月全國恢復高考,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過拔亂反正,治理整碩,學校進入了改革、前進的正常軌道。1978年,貧下中農代表撤離學校,學校開始實行校長負責制,校務委員會為學校最高行政領導機構,該年該校校名由桃江「五七」中學改為桃江中學,學生組織由軍事建制改為學生會,並成立團總支。1982年團總支升格為團委。學校體制逐步走上正規化,文化課的學習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和保障。
為了使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經過全校教師一年多的艱辛勞動,於1978年在學校西北面的黃土石子嶺上,人工開辟了一塊面積為9800平方米的操場,解決了體育無操場的問題。同年,學校在茶葉山上蓋了第一棟磚木結構的學生宿舍。
1979年高考。該校在高一升高二時被重點中學選拔抽走10名成績優秀學生的情況下,仍有3人考取大學,二十多人考取中專,名列全縣同類學校前茅。
同年秋季始,初中兩年學制改為三年。
1980年,學校在東側籃球場旁蓋了一棟磚木結構的平房辦公室(兼宿舍),同時在茶葉山上蓋了第二棟學生宿舍。
1981年中考,該校兩個初中畢業班中,有42人考取重點中學,占當時重點中學錄取人數的七分之一。
1982年中考續寫佳績,有9人考取小中專,30人考取重點中學。從此,該校初中的教學質量在全縣「小有名氣」。
1984年,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在縣自來水廠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安裝了自來水,從而解決了靠飲用該校井水造成水荒的問題。同年秋季,高中學制改為三年,該校高中生源來自同益、龍舌、星村、西牛、正平、九渡、小河、萬隆等鄉鎮。
1987年7月,縣政府拔款新建的磚混結構實驗樓落成,三層九間,解決了理化無實驗室和無圖書室的問題。至此,該校已發展成為一所初具規模的農村完全中學,其時,該校基本上穩定在18個左右的教學班,其中高中每個年級2個班,初中每個年級4個班左右,全校學生人數約1200人,教職工70多人。
1991年,學校食堂搬遷到學校禮堂,建起了鍋爐房,大橋煤礦將一台極少使用的高壓鍋爐以十分優惠的價格轉讓給該校,從此,解決了吃夾生飯、開水、熱水供給緊張的問題,由於工人師傅操作規范,又善於保養,加上鍋爐質量好,那台鍋爐一直使用到2009年暑假才更換新鍋爐。
1992年高考,該校考取大學15人,列全縣普通完中之首,從此該校高考走出低谷。在此後幾屆高考中,均名列全縣普通完中之首。
1992年9月28日,香港愛國人士沈炳麟先生捐資興建的「慶同樓」動工,這是他在信豐縣捐建的第二個項目,大樓設計高4層、24間教室,建築面積2150平方米,總造價46萬多元,其中沈先生捐資15萬多元,縣、鄉相應拔給30多萬元。大樓籌建過程中,地區和縣領導十分重視,行署副專員陳本瑋、副縣長劉和秀等領導親自與沈先生代表一起制訂建設方案,對建築面積、造價、質量等提出了嚴格要求,縣內有關單位從人力、物資、規費等方面大力支持。大樓於1993年7月30日勝利竣工,9月1日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縣委書記鍾祖恩題寫樓名,地、縣、鄉領導為大樓剪綵,全校師生參加了盛典。
隨著「慶同樓」的落成和使用,該校規模繼續擴大,初中每個年級為6個班,高中共6個班。同時,校領導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充分利用該校的教育資源,與廣東友好職校聯合辦學,先後開設了電子班、電腦班、幼師班、彩印班等,每屆學制二年,第一年在該校,以學基礎知識為主,第二年在廣東就讀,以學習專業技術及實踐操作為主,畢業後由廣東方負責推薦就業。從93年秋季始,先後辦了六屆計10個職高班,此舉獲得了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的贊賞。為信豐向廣東等沿海地區輸送了大批中職人才。
93年冬,一棟四層48間磚混結構的學生宿舍在茶葉山上落成,在信豐化肥廠的大力支持下,該宿舍配置了雙層單人鐵架子床,可安排576個床位,基本上解決了當時的學生住宿問題。同時,學校組織教師集資建教工樓,從93年冬至95年冬,先後兩棟教師集資樓落成,有32戶教工住進了自己的房子。
1994年至95年期間,學樣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新建了一個標準的籃球場,硬化了主幹道,校園花壇四季有花,教學區上綠草如茵,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樹、柏楊樹、香樟樹遙相掩影,環境幽靜。
1996年秋,縣調整高中的教育布局,該校停辦高中,94.95級180多名高中生並入信豐中學和信豐二中。從此,學校全力貫徹九年制「義務教育法」,傾心抓好初中教育。當年,學校又招了嘉定鎮城區4個班的初一新生。
1997年秋,縣里組建同益中學,校址在原游州小學校區,設初一、初二各4個教學班,每屆初三學生均升入桃江中學家就讀。從此,同益鄉就徹底撤消了五所小學的附設初中班。至此,該校規模達28個教學班,學生人數1400多人,教職工近百人。
1999年開始,學校的建設和發展進入快車道。
1999年秋,由「慶同樓」延伸的教學樓竣工並交付使用。
2000年,學樣電腦更新換代,並裝配了語言室一間。
2001年8月,教師集資的五層20套住宅樓竣工並交付使用。
2002年8月,引進社會資金新建的4層48間的學生宿舍竣工並交付使用,從此,學生住上了寬敞、明亮、生活便利的宿舍,宿舍的管理也達到全縣乃到全市一流水平,深受家長的好評,並博得市校長培訓班的校長們的一致稱道。同年9月,同益中學並入挑江中學,校名改為:信豐縣第四中學,舉行了隆重的掛牌儀式,縣委、縣政府、縣直單位,以及兄弟學校領導到校慶賀,全校師生參加了慶典。至此,該校規模達33年教學班,學生人數1600多人,教職工130人。
2003年7月,引進社會資金新建3層2000多平方米的學生食堂竣工並使用,解決了學生吃飯無膳廳、無餐桌,洗澡無浴室的問題。同年10月,縣城「名忠車行」老闆徐名忠先生贈給學校行政辦公桌20套,學生單人課桌120套。
2004年8月,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造價84萬元集辦公室、教室為一體的綜合樓竣工並交付使用。同時學校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間進行綠化美化,校園面貌煥然一新,新建了具有新時代氣息的校門,園林式的花圃躍然在校門口空坪上,教學區空坪鋪上了彩磚和植草磚,新栽種的大葉榕、小葉榕、天竹桂、香樟錯落有致,吐翠鋪蔭。漫步在四中校園內,呈現眼簾的是綠草如茵,樹木蔥蘢,四季有綠,鳥語花香,好一個培養人材的搖籃。同年秋,信豐二中停辦初中,該校開始按片區招收縣城學生,同時,外鄉鎮慕名而來該校借讀的學業生應接不睱,此時,學校已達42個教學班,學生3000多人,教職工156人。
2005年5月,校園文學《百草香》創刊,她的面世,獲得了校內外文學愛好者及文學名家的稱贊,著名作家郭晨欣然為其題寫刊名,並題詞:《百草香》是信豐的《丑小鴨》,相信不久的將來,會從這里飛出許多美麗的白天鵝。同年9月,5層10套的教師集資樓竣工,10戶教師喜遷新居。該年,又在教室、寢室、辦公室裝配了飲用水供應系統,解決了人多飲水難的問題。
2006年8月,第二棟綜合樓落成,從此,該校原來的磚木結構的平房已全部拆除,徹底消除了危房。
2007年,按現行標准裝備了理化實驗室,從此,學生的實驗操作有了保障。同年8月,一座有80個蹲位的水沖式廁所竣工並交付使用。
2008年著手籌備建多功能綜合樓,2009年4月,建築面積6113平方米,高5層,造價四百多萬元的大型綜合樓破土動工,第一期工程已封頂。同時,征地新建築面積1348平方米,造價120萬元的學生公寓也在興建中……
Ⅶ 上饒信州區哪裡有室內籃球場
上饒信州區人民廣場有室內籃球場。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上饒信州區人民廣場北面有室內籃球場,是蝸牛快跑室內籃球場俱樂部和天賜健身中的室內場館,場館提供室內籃球場,可進行預約使用。
Ⅷ 江西信豐陳毅廣場或附近有沒有籃球場
靠 居然看到信豐的
縣政府對面的市政廣場
保險公司 公安局《不過好像不準在裡面打球》
Ⅸ 上饒命玉山縣哪裡有開放的籃球場
玉山縣中心城區。
經查詢玉山縣地圖資料得知開放的籃球場在中心城區,叫金航球館。
玉山縣,隸屬江西省上饒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地處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東部。
Ⅹ 信豐天華職業技術學校的發展情況
學校自奠基籌建以來,得到縣委、縣政府的熱情關心和縣教育局及各部門、各中學的大力支持。遵照《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依照《江西省示範職業學校評估標准》,制訂辦學規劃,建設校舍校園,招生聘師,開設專業,組建學校班子,建立管理制度,使學校得以順利創辦並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已具備省示範性職業學校條件,特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評為省示範職業技術學校的申請。一、領導重視,部門配合。
1、上級高度重視。縣委、縣政府把職業教育列入本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它擺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縣政府每年要召開兩次以上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職業教育。
2、領導經常蒞臨指導。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和縣教育局領導經常深入我校開展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僅去年至今,縣委書記鄭世飄、縣長廖雲東、副縣長黎訓全、鍾雪嬌等領導多次親臨我校現場辦公,給我校辦學指明了方向,為我校的發展描繪了宏偉的藍圖,就學校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縣教育局對我校辦學給予政策傾斜。與此同時,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有關領導先後到我校指導工作。領導的重視,為我校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部門大力支持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推動下,我校各項工作得到全縣各單位、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由勞動就業局主辦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縣扶貧辦主辦的「雨露計劃」培訓等實用技術培訓班基本上由我校承辦。由我校實施培訓、由勞動就業部門發證、縣就業局安置學員到服裝、電子、工藝品等企業就業。全縣各基層中學積極為我校招生工作做好宣傳發動和生源輸送工作,保證了我校生源逐年增多。此外,縣發改委、縣勞動、縣財政等部門積極為我校辦學給予經費等支持。各部門、各單位的支持和幫助,使我校辦學形成了良好外部環境,為我校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前提條件。
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我校佔地總面積78760.4平方米,生均佔地面積77.9平方米,按每畝6萬計算投資900萬元。校舍建築面積1.5221萬平方米(一幢5層30間教室的教學大樓,一幢6層108間寢室的學生公寓,一幢7層的綜合大樓,多功能報告廳,機械專業實習車間等)以及校門等配套設施(含門衛室),生均校舍建築面積15.1平方米。以每平米800元(含裝飾)計,校舍建設已投入1400多萬元。
除校舍之外,還建有4個籃球場、1個排球、羽毛球場、1個網球場、6張乒乓球台,添置了單杠、雙桿、爬架、吊架等體育設施,硬化了教學大樓前廣場和校門區、校內主幹道,400m環形跑道的田徑運動場正在建設之中,校園圍牆基本完成。此外,校園美化、綠化、硬化等。這些設施的投入約200萬元。
教學設備添置情況
為了專業教學的需要,購置了200多台電腦、4台電腦伺服器、6台立式空調,裝配了4間微機室,並引入了寬頻網;購進了14台機床,裝了48個鉗工位的12個鉗工台,配置了110件制圖模型,建起了近200平方米的模具實訓車間;購入了16套DGJ-2型電工技術實驗裝置,25個電子實驗箱,添置了兩間電工實訓室和兩間電子電工實驗室;另外,購置了電子電工所需的萬用表、示波器、電度表、電動機以及家電維修所需的舊彩電、VCD、冰箱冰櫃、空調等等,一應俱備;裝備了1間服裝電車室和1間裁剪室,內有70多台電動平縫機,2台高速四線機,還有抽風熨床、電熨斗和電剪以及裁剪台等;幼師專業的電子琴、舞蹈室、美術室等也一應齊備。此外,建有多媒體教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各1間。
每間教室裝配了電視機和有線電視線路;教師辦公室每個專業組配置了辦公電腦共12台、數碼復印機1台、照相機和攝影機各一台、課桌椅、教學用具等非常完備;食堂全套設備,用膳所需桌凳,造汽燒水用的鍋爐,學生宿舍的床架床板、衣櫥、衛生設施等均很完善。教學儀器設備投入超過380萬元。固定資產已達2880餘萬元。
招生和教師的聘任情況
在縣委、縣政府的熱情關心和縣教育局及各中學的大力支持下,由於我校辦學起點高起步好,具有辦學的區位優勢、設施設備優勢和管理理念優勢。2007年秋季,我校招入學生145名,2008年春、秋兩季招生661人, 09年春、秋季招生206人,現有在籍學生1011人(彈性學制學生602人除外)。
與招生同時進行的是聘用教師。07年8月,聘用了18名專任教師,其中6名基礎文化課教師,12名專業教師。18名教師中,6人有本科學歷,10人專科畢業,2名技師技工;至2008年底為止,全校教職工達69人。目前學校有專任教師102人,其中兼職教師30人。教師中研究生學歷3人、本科學歷66人、大專學歷33人。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稱43人。
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情況
學校常規管理,以「立德精技、成就未來」為校訓;以「文明友好、和諧共進」為校風;以「循循善導、育人不卷」為教風;以「刻苦勤奮、追求成功」為學風,努力創建「文明校園」,優化育人環境。
1、班子建設。我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聘請贛州地區首批中學學科帶頭人、信豐「有突出貢獻教師」陳明淦擔任校長。行政班子由校長、副校長和處室主任等組成。是一個以老帶新、新老互補、具有社會名望、充滿敬業精神的好班子。
2、制度建設。我校非常重視制度建設。制訂了《教師工作常規》、《教師結構工資方案》、《教師勤績考評細則》、《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辦法》、《各部門崗位職責》、《行政工作考評方案》、《行政值周制度》、《學生一日行為規范》、《學生管理手冊》等等;對於學校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教學管理、安全保障、食品衛生、校園文化建設等工作,形成了方方有規可循、面面有章可依、制度密而不漏的局面。在三年來的運行過程中,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方案得到了完善和充實,更具科學化,合理化和可操作化。
3、教學管理。辦學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三個服務」的教學理念,即以教學質量為中心,基礎文化課為專業理論學習和學生終身發展服務;專業理論課為專業技能訓練和養成職業素質服務;專業技能訓練為獲得技術資格證書和就業、創業服務。職校的教學區別於普教的根本不同點是要讓學生「學到有用知識、練就職業技能」。我校教師大多未經歷過職教。基於這兩點,學校經常研究教學,狠抓教學管理。行政成員經常聽課、組織教師研討,努力使每位教師的教學做到「實用、有效、優質」;學校實施了教學考查考核考評辦法,直接與教師的工資掛鉤;學校還認真組織學生座談、問卷調查、評教等方式,根據學生的意見要求改進教學。同時制訂了《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辦法》、《關於教學檢查的若干規定》、《教學督導實施辦法》、《教學工作規范》、《 教學違規與教學事故處理辦法》、《教研組工作條例》、《考試紀律條例》、《課程教學大綱管理》、《實習教學工作制度》等教學工作管理制度。使教學工作更嚴謹有序、教學質量不斷上升,絕大部分學生充滿著自信心和成就感。
4、學生教育。對於學生的教育,我們首先從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抓起,提出「三個『開始』」,即「文明從『頭』開始,男生剪去長發,女生不燙染頭發;文明從『地』開始,不亂扔紙屑、食品袋;文明從『嘴』開始,不說臟話,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致意」。同時倡導「十個學會」的學訓,即:「學會做人,從學會感恩開始;學會學習,從學會思考開始;學會做事,從學會掃地開始;學會健身,從學會做操開始;學會自律,從學會守紀開始;學會生存,從學會自護開始;學會禮儀,從學會微笑開始;學會交往,從學會交談開始;學會文雅,從學會坐立開始;學會審美,從學會穿著開始」。通過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不長時間里,「三個『開始』」、和「十個學會」成效顯著,形成了「文明友好、和諧共進」良好校風。
5、安全管理。「穩定至上,安全第一」。這是我校的辦學與管理理念之一。自辦校以來,我校制訂了全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台帳,組建了安全工作班子,安全工作天天講、天天抓,處處查、處處落實,所以,校內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6、就業保障。學校本著「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 的理念,一切為了學生就業服務。加強與縣工業園區內企業的聯系,建立校企實習基地,積極為學生提供技能見習、勤工儉學、就業創業的平台。現與江西高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信豐通泰工藝品有限公司、信豐瑞德電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同時,我校在深圳、廣州、佛山、東莞、廈門、浙江、上海、江蘇崑山等地設立了就業辦事處,派專職幹部常年活躍在沿海地區,負責聯系學生就業工作。目前,我校與贛州華堅、惠陽東亞科技、惠州愛德電子、叢化精密鈑金廠、順德蜆華多媒體、東莞萬士達、漳平帝豪紡織製品、深圳普力訊、關東辰美電子、江蘇彬彬服飾、崑山金聯、康佳集團、深圳富士康集團等10多家沿海知名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用人合作關系。 07秋學生145人,實現就業(頂崗實習)140人,就業成功率接近94%,08春學生489人,實現就業(頂崗實習)391人,另有55人(幼兒師范和服裝設計)已經確定就業崗位,春節過後進入企業,就業成功率接近98%。基本實現了應屆畢業生零失業。
短期培訓情況
2008年6月—7月,由縣教育局和縣勞動就業局主辦、學校承辦,進行農村勞動力轉移(勞動預備制)培訓679人。(計算機操作專業172人、電工技術專業169人、電子技術專業170人、服裝製作專業169人)合格率95%以上,就業率達97%以上。
2008年6月—8月,由縣扶貧辦主辦,學校承辦,進行農民工培訓163人。(其中計算機專業71人,電子電工專業62人,服裝設計專業30人)合格率達95%以上,就業率達96%以上。
2009年5月—6月,共計培訓了1057人次。(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00人,勞動預備制685人,進行了農民工培訓172人)合格率95%以上,就業率達97%以上。為我縣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