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介紹一下幾個有名的籃球戰術體系
1、三角進攻 是由一側的組成一個三角的三名隊員和另一側的「兩人游戲」所組成的。它不像那些固定的套路,在進攻中充滿著自由的移動。根據不同的防守,三角進攻會有各種各樣的應對方式,按照老溫特的話就是「read and react(解讀並反應)」。
建立三角 三角進攻由一個1-2-2站位開始,其中每個隊員的間距為15英尺(約4.5米)。這個距離可三角戰術擋拆後跟上插進突破分球聯防
以拉空對方的防守,而且防止包夾的出現,同時有利於簡潔的傳球從而減少被對方搶斷的危險。 這里有很多種組成進攻三角的方式 既可以由控球後衛(1)將球傳給小前鋒(3),然後從里側切入到底角 也可以由控球後衛(1)將球傳給小前鋒(3),然後從外側切入到底角 三角進攻同樣允許後衛占據低位。那樣又有幾種不同的方式組成進攻三角。例如:控球後衛將球傳給小前鋒,然後中鋒(5)拉出到底角,讓攻擊後衛移動到低位。 還有一種選擇可以通過運球獲得進攻三角,就像下圖控球後衛運球到小前鋒的位置,而小前鋒移動到底角,這樣他們就和中鋒組成了一個進攻三角。
編輯本段運轉進攻
一旦進攻三角得以建立(我們以控球後衛切入到底角為例),那麼一條由球(小前鋒)、進攻軸心(中鋒)和籃筐組成的「戰線」就形成了。這樣就使防守中鋒的對方隊員,必須待在籃筐與中鋒之間。只要那條「戰線」存在他就無法離開。 一旦這種局面形成,人們就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將球傳入內線低位的通道就此打開,小前鋒可以輕松的將球傳入內線或者說「喂」給中鋒。 請看下面的兩副戰術圖。中鋒的防守者為了防止球進入內線或者傳給中鋒,他就必須站在中鋒得同側或者實行繞前。如果他繞前,那他就丟掉了他在籃筐和中鋒之間的位置,是中鋒獲得了通過高調球。 或者同側的快速傳球直接面對籃框的機會 如果我們想要展示三角進攻中進攻發起的傳球和選擇的重要性,估計我們將會在戰術板上演練一整天。與其他一些進攻戰術相比,三角進攻擁有數不清的將球傳入「三角點(進攻軸心)」的方法。所以,要想防守或者破壞三角進攻將是非常困難的。 恰當的位置間距使低位拿球的機會大增,並且創造出一對一的機會。同樣,三角進攻中的任何一個球員都可以幫助隊友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 下面是低位接球後的其他進攻選擇: 1、低位擋拆: 當小前鋒將球傳給內線,就去為控球後衛作掩護,讓他獲得直接接中鋒回傳的機會。 2、移動掩護: 小前鋒將球傳入內線後,就移動到另一側為大前鋒(4)作掩護讓他有機會擺脫防守隊員。而這時控球後衛則可以尋找底線突破的後門。 3、球傳到底角: 這種選擇從小前鋒將球傳到底角的控球後衛開始,球傳出之後小前鋒利用中鋒的掩護切入,如果有機會控球後衛就可以從後面將球傳入。 如果小前鋒沒能甩開防守,那麼控球後衛就可以利用中鋒的掩護直接運球上籃
編輯本段進攻機會
1、高調後門
如果中鋒沒有接球的機會,大前鋒就可以快速向有球一側移動,如果對方防守隊員為防止接球移動到球與大前鋒之間,那麼大前鋒就可以通過變向,轉而向籃下移動,然後接高調球上籃得分。
2、夾角位置
另一種進攻選擇是將球回傳給攻擊後衛,然後將球傳到夾角位置也就是弱側的肘部(罰球弧與罰球線的結合部)。這種戰術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攻擊後衛利用大前鋒的掩護切入;另一種是控球後衛利用中鋒和小前鋒的雙人掩護移動到夾角位置,然後接攻擊後衛的傳球,獲得空位出手。
3、掩護突破
這就是攻擊後衛依靠大前鋒的掩護運球切入籃下
4、攻擊後衛的後門
當攻擊後衛接球路線被阻斷,大前鋒迅速移動去接小前鋒的傳球,另一邊攻擊後衛就可以得到直接上籃的「後門」機會,當然大前鋒的傳球質量非常重要。 三角進攻戰術的每一個變化都告訴我們,傳球、運球和投籃這些基本技術的運用是戰術成功的關鍵所在。
特點 三角進攻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 與大多數NBA裡面的固定走位進攻方式不一樣, 它是通過觀察對方的防守變化而作出不同調整的戰術。它是基於合理的原則, 精準的場上球員空間(spacing)以及基本原則的嚴格執行的戰術。三角低位進攻允許出色的球員以系統的形式在球場上移動。由於防守球員被進攻球員不停的移動所牽制,隨著時間的推移進攻方技術最出眾的球員可以在對位中取得優勢。三角低位進攻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優秀的低位球員,尤其是有一定傳球能力的低位球員。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8%FD%BD%C7%BD%F8%B9%A5&fr=ala0 三角進攻視頻
2、「普林斯頓打法」 是由皮特·卡瑞爾發明,他曾用這種打法率領普林斯頓大學這樣一所沒有一名學生享受體育獎學金的學校在NCAA獲得500勝,並創造了14次失分最低紀錄。「普林斯頓打法」的格言就是「強壯能占弱小的便宜,而聰明能占強壯的便宜。」這種打法的精髓是「人動,球動,協調一致。」人動就是指無球移動、空切和反跑,球動指不斷地傳球,分享球。其中反跑是普林斯頓打法的招牌。
簡介 普林斯頓戰術十分注重「空間、時機、觀察、執行」四個環節。空間指場上隊員之間的位置、距離,時機指傳球、跑動、反跑的時機,觀察指觀察對方的防守站位,執行指執行基本技術。 這種打法注重內線傳球,內線指揮。實行這種打法的中鋒叫組織中鋒。在球場上,五個人都會傳球,都能投籃,都愛組織,堅持整體籃球和團隊精神。 普林斯頓進攻戰術體系,由現在的國王隊助理教練Pete Carril創始,因為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籃球隊任教時的標志性的「後門」戰術而得名。此戰術進攻體系,主要定位在不斷的傳球、擋人和有意識的無球跑動,通過一系列的配合,在籃下創造出空當,使得進攻一方輕松得分。
打法 這種戰術的格言就是「別扭頭,否則你就開了後門!」此種進攻戰術分為低位進攻和高位進攻兩種,下面主要介紹低位進攻: 戰術的第一步:尋找中鋒。普林斯頓進攻戰術的理念就建立在將球交給中鋒,然後讓中鋒成為進攻組織者。所以不管是在攻守轉換中還是陣地進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中鋒」,也就是圖上的5號球員。 戰術的第二步:站位。進攻隊形將以中鋒在有球一側的2-2-1站位開始。在這里起到決定作用的將是你的外圍隊員能否更好地向中部移動。如果你的球員都是可以在球場的兩端運球和傳球的人,那將會更加有利於這個戰術 戰術的第三步:第一次切入。1號隊員傳球給側翼的3號,然後向相反方向的底角切入。要注意:每一次這種單人的切入都要全速並且讓對方感到威脅。這時,2號隊員就會移動到三分線的弧頂處,這一戰術的關鍵部位。 戰術的第四步:這時進攻將會發動,面對不同的防守,將會有不同的進攻組合: 1、第一個後門。如果中鋒(5)面對地位,不能接球組織最初的進攻,那麼3號運球到肘部(罰球線和罰球弧的接合部)。如果這時防守2號的對方隊員緊貼2號以防止3的傳球或者他扭頭去看球,那麼2號的後門就打開了。這時3號被要求必須能夠單手傳球,因為這種傳球速度更快,同時延緩2號防守隊員的防守。 2、對位接球。當中鋒在低位要到位,那麼3號將球傳入內線,同時向底角移動以等待防守隊員包夾中鋒的時候出現的空位三分出手的機會。如果,沒有包夾,那麼就給了中鋒一個一對一單打的良好空間。當然還有另外的選擇,那就是2號的變化. 3、另一個後門切入。在中鋒接到球之後,2號向相反方的底角切入,這時4號向弧頂的空當處移動,然後1號取代4號的位置。如果4號的防守隊員去看球或者緊貼4號,4號就可以通過反向跑動接5號的快速傳球後獲得後門。這時大家就應該明白了,為什麼這個戰術要求有一個會傳球的中鋒了吧. 4、掩護切入。當中鋒持球時,他也可以選擇另一種方式傳球給4號,就是藉助於2號的掩護。這就要求4號必須時刻注意對方的防守,如果防守隊員被2號的掩護所欺騙,那麼4號就同樣得到反向跑動接球得分的機會了5、空切+運球。當球從低位傳出,傳到2號隊員,2號面向另一個外圍隊員4號運球。當4號的防守隊員注意球的時候,4號就可以反跑切入接2的傳球,上籃得分!在這種進攻中,如果4號沒有空位接球的機會,那麼1號上提接應2號的傳球,然後4號落低位,5號提到高位給2號擋人,然後2號接1號的傳球獲得跳投的機會6、另一種空切+運球。當5將球傳出,傳給低位的3號。這時2號已經移動到底角,4號代替了他的弧頂位置。由3號運球到肘部,為4號建立切入的機會。或者在1代替4號之後,3將球傳給1,然後5號上提為3掩護,從而使3接1的傳球得到跳投機會。這里的戰術6其實就是戰術5的低位變化。
關鍵所在 任何時候外圍的進攻隊員如果不能抓住一次傳球的機會,那麼他的最佳機會就是利用對方防守隊員的意圖,通過變向切入籃下得分。總結:很明顯,這種戰術建立在進攻隊員良好的視野和閱讀比賽(了解防守隊員的意圖)的能力之上,由此選擇出正確的進攻方式。此種戰術已經被不斷的證明,可以抵消對方隊員強大的個人能力。最後我們以Pete Carril的話來結束這一部分:「在這種戰術中,大個子總要從小個子那裡獲得球,但是,請記住,最精妙的傳球是出於大個子的。」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6%D5%C1%D6%CB%B9%B6%D9%BD%F8%B9%A5&fr=ala0 和普林斯頓進攻視頻
3、「跑轟」, 指的是以高速流暢的輪轉運動為主要戰術特點、強調攻防轉換的速度而部分犧牲半場陣地攻防能力的一種籃球戰術思想。NBA中,炮轟戰術以05-06賽季的太陽隊最為突出,目前的火箭隊也略有這個特色。在漫長的一個賽季以來,「跑轟」的概念經過某些人一再的強調和推崇,至今似乎已經隱隱發展成了一種輿論趨勢和潮流,不少網友十分熱衷於談起此事,甚至有個別人士言必談「跑轟」。
戰術特點
追求速度
「跑轟」的第一個追求目標是速度。不知疲憊的奔跑是拖垮敵人的利器——起碼在你狂轟濫炸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確實如此。很少有人能跟得上一支「跑轟」隊的節奏,除非它也一樣的「跑轟」。這種以攻為守的戰術往往能打出精彩異常的比賽,以大比分狂勝對手——這也是票房的有力保證。在常規賽中,這個戰術是可行的——沒有哪支傳統的球隊會為了一場短跑比賽的勝利去改變陣容,而一旦你打亂了它們的節奏,就已經得到了三分之二的勝利了。 但是在欣賞火爆比賽的同時,人們往往容易忘記,速度也是一柄雙刃劍,在拖累敵人的同時,也會拖垮自己。在手風很順的時候,疲憊往往容易被人忽略,而追趕者的體力問題總是最先體現出來;但如果對手早有防備,如果從一開始就用堅韌的防守抑制你的攻擊速度,讓速攻者降低頻率、改變節奏,那麼最先垮掉的就是「跑轟」隊。季後賽的系列賽很長,對手們有足夠的時間適應你的節奏,並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為了勝利,他們值得這樣做。 跑轟戰術
中遠投籃
其次「跑轟」的另一個重點在於「轟」,也就是對中遠投的依賴。投籃是件有趣的事情,有的時候,你有很好的位置、很好的空間、很好的節奏和很好的時機,在出手的一剎那,連你自己都要為自己柔順的手感喝彩,可是,球彈框而出,我們管這種情況叫做「運氣不好」。一個人運氣不好是很普通的,而當一支球隊都在遭遇這種情況時,噩夢就降臨了;而糟糕的是,這種情況似乎是會傳染的,往往一個主力球員的低迷會帶動所有的隊友一起低迷,怎麼投怎麼沒有。
個人技術
現在的大部分「跑轟」隊伍對速度的追求已經到達了一個走火入魔的地步,它們力求每一球都在對手落位布防之前完成。它們考慮了太多如何搶奪先機、如何打亂對手節奏的問題,但卻忘記了對手也有五個人。現在的大部分「跑轟」隊並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五名球員的防守,在對方落位完成布防之後,他們更多的是以個人的技術能力單打、而不是進行有組織的進攻配合。五個人進攻,五個人防守,五對五,這永遠都是籃球場上最常見的景象,你不能永遠都依靠一個或者兩三個人去對付五人防守。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防守端。「跑轟」不擅長防守,這幾乎已經成為了通病。體力是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當你把70%的力量都用於進攻時,防守所能花費的力量就少了很多。而就我打球的經驗來說,防守似乎總是比進攻更累、更消耗體力。是的,「跑轟」隊不怕對手得分,因為他們有信心得到更多。但是,就像我說的,遇到手風不好的時候怎麼辦?遇到節奏被打亂的時候怎麼辦?傳統的球隊可以利用頑強的防守減少差距、調整節奏,可「跑轟」隊呢?
編輯本段籃球戰術
06-07賽季太陽隊由標准大前鋒身材和打法的斯塔德邁爾代打中鋒,後場由納什一人運籌帷幄,前場則配備馬里昂等速度型的進攻球員。這五名先發主力績效驚人,他們場均能夠合力貢獻出90+分,在全聯盟所有球隊的先發五虎中高居榜首,同時也帶動了整支球隊的進攻能力,使太陽隊一躍成為全聯盟最擅長得分的球隊。太陽隊的戰術套路並不復雜,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快」字。納什領軍的太陽隊並不追求復雜的傳遞配合來創造空當投籃機會,而是讓球盡量保持在運動當中,不放過任何一個投籃機會,每一名球員都可能是進攻的發起者,同時也都可能是進攻的終結者,力爭用最短的時間打出最具效率的閃電戰。這種戰術在英文裡面叫做「run & gun」,也就是跑轟之意。這種戰術風格無疑與太陽隊的人員配備相得益彰,他們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中鋒球員,在場上不懈遊走著的是一群嗜血的射手,哪怕機會稍縱即逝,他們也能夠及時捕捉戰機,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謀殺對手。
編輯本段小球戰術
小球戰術就是像太陽的那種快打旋風式打法,跑著打,稱為小球戰術;象火箭,馬刺這種注重防守,半場進攻的就是大球戰術,不過一般好像不直接叫什麼大球戰術,這樣的打法一般要有強力中鋒或是大前鋒!所謂小球,並不是指球比平常的小,也不是場上都是小個子打球,而是一種打法,一種如今在NBA盛行的風格。可以稱為小球的球隊,該隊中球場上肯定沒有具有統治力的中鋒,因此全隊基本上不打慢節奏的半場進攻,如果必須得打半場進攻的時候,球場上的五名隊員位置比較散開,多利用傳球、擋拆、跑位來製造出投籃出手的機會。 小球在聯盟中的盛行,與NBA中優秀中鋒越來越少的原因有著極大的關系,奧拉朱旺、羅賓遜、尤因和奧尼爾、莫寧這些優秀的中鋒都已退役;而聯盟中全能球員則越來越多,場上五個人個個都能運球、能突破、能在外線遠投,這就是全能球員盛行的代表。打小球的最大的直觀改變就是球場上攻防速度的加快,快攻多,得分增多因此帶來的場面好看。上個賽季中小牛和太陽都是這種打法的代表,他們的攻擊力在聯盟中沒有人質疑。新賽季中,小牛和太陽的成績不好,有些專家呼籲「小球」不堪一擊,但是其實並不是小球的打法有問題,而是另有原因。小牛新賽季中已經更換了自己的替補陣容,需要時間的磨合;太陽隊中,小斯的回歸其實改變了球隊的格局,迪奧上場時間的減少,而小斯的狀態也不怎麼好。
4、「擋拆」是多種掩護配合的總稱,即隊員在相互掩護的過程中創造接球投籃或二次進攻機會的一種配合方法。擋拆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籃球戰術,其含義為擋和拆。出色的擋拆戰術同樣具有很高的觀賞性。馬龍與斯托克頓的擋拆配合被人們稱為經典,因為擋拆是僅僅需要有一定的戰術素養及大局觀,還需要球員之間需要很高的默契程度。
戰術方法
一些人打球做擋拆時,一般只能做到擋,而沒有拆。這樣,擋拆的威力基本上只發揮了3成左右。 擋拆一般是一名大個內線選手與一名外線控球優良的選手做。 擋拆的正確方法是,控球選手盡量控球靠前,使防守隊員退到3分線上,這樣可以便於內線選手快速過來擋。內線選手採用面對外線防守隊員的方法擋拆,而控球手要果斷的貼著內線選 擋拆
手身後突破進去。當控球手一經過內線選手身後,內線選手應當立即已靠近籃板的那隻腳做後轉身,將盯防控球手的防守隊員卡在自己身後,並相籃板移動,隨時准備接到傳球。這時如果一開始盯內線選手的防守隊員跑去補防控球隊員,擇控球隊員應立即將球傳回到內線選手手中,因為內線選手已經相著藍框移動了,而且這時離他最近的防守隊員已經在自己身後了,你就可以輕松的上籃得分了,而如果那名防守隊員沒有上前補防的話。控球手則可以選擇投籃,或自己上籃。 這說的是最基本的無球掩護。 這是一個3人之間的無球掩護。如果3人能將它運用流暢,在比賽時會占很大優勢。尤其是在3 VS 3鬥牛時,你會發現他們的防守形同虛設。 方法是,一名控球隊員在三分線外運球,在三秒區兩側站兩位進攻球員。三名防守球員一般都會是貼身的防守。這時,與控球隊員同側的內線進攻球員,繞過防守隊員,跑到防另一名內線球員的球員與控球球員之間,並緊貼此防守球員。當這名進攻球員站住位置時。他身旁的另一進攻球員,去給控球隊員做擋拆。下面的進攻方式就要看防守球員做改變,體會到奧妙了!
編輯本段戰術精髓
擋拆戰術的精髓更多的是在拆,也就是拆球.把對方的防守拆開,拆散。前面 擋拆
說到了擋,那麼拆就是從擋開始的。在隊友為我擋人,背人的時候,我選擇另一個方向的帶球。那麼 擋拆
要是在一防一的狀態下,對手的另一名隊員勢必會跟上來進行補防。而我方的隊員是處於靜止不動狀態的,因為籃球規則里擋拆的時候。掩護球員是不給移動的。那麼如果是我在控球,我就會面對兩個的防守,或者造成包夾,而在我吸引兩個防守隊員防守的時候,我方的隊員通過快速移動和跑位,就能夠獲得空位投籃的機會.在這個時候我就及時的把球分給他,使其投籃命中。這就是拆球,在NBA聯盟里,很多情況都是採用一對一防守.聯防基本沒有,所以擋拆的戰術是經常使用的。而擋拆戰術發揮的好壞,那就直接取決於控球隊員的能力和水平問題。一般控球隊員都是屬於聯盟頂級水平的.比如納什,德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