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打籃球腳歪了,該怎樣做才能快速好起來
崴腳後,人們最快的反應就是朝扭傷的反方向「糾正」一下,實際上,這還遠遠不如就勢倒下、不較勁的好。
中西醫共同建議:
1.崴腳後,受傷的腳盡量保持不要再繼續活動,有條件的可以用綳帶等捆綁固定,這樣可以降低腫脹的程度。
2.傷後24小時內切忌按摩,應反復冷敷3~5次,每隔2小時1次為佳。這是由於扭傷後24小時內局部毛細血管尚處於破裂狀態,冷敷會促進血管收縮,也可以使用一些噴霧劑幫助止血止痛。
3.24小時後改用溫水熱敷,每日2次即可。24小時後熱敷能活血化瘀,促進瘀血吸收。
4.崴腳後,最好是及時找專科醫生就診,以免留下後患。
你屬於習慣性扭傷,可能你本身肌肉和韌帶就不夠強,建議休養一段時間,找個醫生看看,做做恢復訓練,徹底好了以後再做劇烈運動。
哥們和你一個毛病,只不過是右膝,老是扭,建議運動前一定要做足了准備活動,運動的時候帶上必要的護具,腳扭可以穿鞋腰高的,運動過程中千萬不要做特別用力的動作,要不然絕對傷了,慢慢養吧,運動也得從輕度開始,只能慢慢恢復了,沒事可以去體隊做做按摩,有好處
經常去做一下按摩,應該是傷到骨頭了,骨頭出問題的話(比如錯位,實際上我們感覺不到),以後都會經常崴!還是去看看正骨醫師!
我以前也有崴過,開始養了半年都不好,後來找人正骨的按了一個月就好了!
好了以後穿高幫球鞋,做充分的准備活動,注意保護自己
Ⅱ 打球腳崴了怎麼處理
打球腳崴了,第一應該適當的休息,避免再次劇烈運動從而減少踝關節的韌帶損傷,避免韌帶出現修復不良,從而造成踝關節不穩定,容易將來發生創傷性關節炎或頻繁崴腳的情況。所以休息是非常重要的,至少要休息二到三周的時間才可以負重行走。
第二可以通過理療、熱敷,利用熱效應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可以降低炎症因子減輕疼痛。在晚上二十四小時之後,可以用溫熱的水四十度左右進行局部的泡敷,可以使踝關節的腫脹逐漸的消退。必要的時候也可以使用膏葯貼敷,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絡作用。也可以適當口服非甾體的抗炎葯物,可以有很好的抗炎效果。
總之,踝關節韌帶的損傷,出現腳崴一定要重視治療,避免出現後遺症。
Ⅲ 『急』打籃球腳崴到怎麼做可以最快恢復
坐下或躺著休息時,用枕頭或背包抬高受傷的腳,這樣可以促進靜脈迴流,加快血液循環,從而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另外:
1、冷敷。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控制傷勢發展,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崴腳最初的48小時內,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每小時冷敷10分鍾。記得要在皮膚和冷敷包之間放一塊濕布,同時觀察局部皮膚顏色,出現發紫、麻木時立即停止。
2、熱敷。剛受傷時切忌熱敷,以免擴張血管,增加出血量。當疼痛和腫脹趨於穩定,患腳即使低垂時也不會感覺脹痛,且傷處皮膚溫度恢復正常,一般是在48小時之後,可以考慮使用熱敷幫助消散瘀血。
3、48小時後,出血停止,腫脹也逐漸穩定,這時可以外貼雲南白葯膏、內服三七片,活血散瘀。也可以試一些自然療法,用花椒、姜、鹽加水煎煮後浸泡受傷的地方。
受傷最初兩天,最好不要活動。等到腫脹和疼痛逐漸減輕時,就應該增加一些柔和的運動,例如抬高腿時,做足部前伸、後屈、左右伸展、順逆時針旋轉的活動,以幫助局部腫脹的吸收。
Ⅳ 打籃球崴腳了怎麼快速恢復打籃球腳崴了腫了怎麼辦
打籃球也是我們最喜歡的運動之一,但是因為打籃球也是一項劇烈的運動,所以經常會出現扭傷等現象。 那麼打籃球的時候腳扭傷了怎麼辦?
1、停止運動:如果打籃球時腳扭傷了,要立即停止跑步和走路,盡快找一個穩定的地方坐下,不要再用受傷的腳踝用力,以免 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8、貼膏葯:打籃球後48小時,可以在腫痛的部位貼一些活血化瘀止痛膏葯,有助於緩解疼痛。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腳剛剛腫脹時,不能使用石膏。 ,會加重疼痛。
9. 休養:在腳踝好轉之前不要再去打籃球了。 應注意休息和休息,避免在踢球初期對受傷部位施加過大的負荷。
10、合理飲食:打完籃球後要注意均衡飲食,適當補充一些含蛋白質、鈣、維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豆類、蔬菜等。
Ⅳ 打球把腳崴了如何處理平時要怎麼休養
急性期內,禁止喝酒、按摩、熱敷,緊急處理之後,症狀沒有緩解或症狀加重,應立即就醫,排除骨折和韌帶損傷的可能性。首先,一定要休息,用毛巾包裹冰塊進行患處冰敷。一次15分鍾到20分鍾,開始可以隔一個小時一次。每天3到5次。踝關節扭傷的臨床表現取決於扭傷的嚴重性,輕微的扭傷可能只是造成輕微的功能喪失,如果受傷嚴重,可能就會出現明顯的腫脹以及下肢活動受限。
重建期則是指在增生期後的半年內,由於受傷後機體可能會存在有腫脹的情況,對位置或動作的感知能力受到影響,因而,患者們此時應當要重視起自身身體的本體感受與平衡穩定能力找一個冰袋或者冰塊加水組成冰水混合物,置於扭傷部位上方,每次15到20分鍾左右,間隔2到3個小時一次,讓破裂毛細血管盡快收縮!最主要的是要進行力量訓練和康復訓練,對於運動員還需要進行靈敏和協調性訓練,因為一旦損傷靈敏和協調性就會變差。
Ⅵ 打籃球腳崴了要怎麼快速恢復
首先抬高患肢,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少活動。
崴傷當時先冷敷。過1-2天可熱敷。患處塗抹活血化淤葯物,或針灸理療。
冷敷主要目的是可使毛細血管收縮。促使局部血管收縮,控制小血管的出血和減輕張力較大腫塊的疼痛,達到消腫止痛之功效,減輕局部充血,可使神經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減輕疼痛,
操作方法
冷敷療法是用冷的物體放置在人身體的某個部位上,使局部的毛細血管收縮,起到散熱、降溫、止血、止痛及防止腫脹等作用的一種方法。
治療時,病人取合適的體位(既能暴露需要冷敷的部位,又能舒適地保持一段時間),將預先准備好的冷敷用具放置在患處,每次冷敷大約20分鍾。如果使用冷巾、冷袋者,4-6分鍾更換1次,以保證冷敷效果,可延長冷敷時間約至30分鍾。冷敷完畢後,用於毛巾將冷敷部位的皮膚擦乾。
禁忌症與注意事項:
一、禁忌證
1.外傷處已出現紅腫熱痛時,不能再作冷敷。
2.炎症的後期,不宜冷敷。
3.患者在勞累後,感到疲乏時,不宜作冷敷。
4.已有水腫者,不能作冷敷。
5.禁止在心前區(即左鎖骨中線,第五肋間隙處)附近作冷敷,以避免引起冠狀動脈痙攣而發生危險。
6. 眼病患者,角膜發炎時,冷敷會加重病情,故不宜用冷敷療法。
二、注意事項
1.作冷敷時,要了解病人的感覺,觀察患處皮膚的反應,如果有感到不適或疼痛,皮膚發灰,出現紫斑或水泡時,應立即停止冷敷。
2. 每次冷敷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20分鍾為好。如果需要長時間冷敷時,應在每冷敷20分鍾後,停敷1小時左右再冷敷,使局部有恢復的時間。
3.對老人、幼兒、身體極虛弱者,或失去知覺,或癱瘓病人要特別小心。
4.一般冷敷不在肢體的末端進行,以免引起循環障礙,而發生組織缺血缺氧。
5.對有傷口或手術後以及眼部冷敷,冷敷用具一定要嚴格消毒使用,以防止污染,引起交叉感染。
熱敷的目的:
直接提升患處的溫度,使皮下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達至消除慢性炎症、止痛、去腫、加速痊癒、紓緩肌肉痙攣、鬆弛神經、改善筋腱柔軟度的效果。
注意:
熱敷的溫度應是中度和暖,切忌使用過熱的溫度或躺於暖水袋上。患有心臟病及高血壓者,如欲於左肩及頸的位置使用熱敷,應先請教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熱敷期間,若病情加劇或有不適,應立即停止,並向醫護人員查詢。
禁忌:
患有急性炎症、皮膚炎、血栓性靜脈炎、外周血管疾病,患處有傷口、剛癒合的皮膚、過份疼痛或腫脹、失去分辨冷熱的能力(例如部分糖尿病人) ,不能明白指示者(例如患有嚴重老人痴呆症的人士) ,都不宜使用。
患處反應:
於敷治後,患處應感到和暖和皮膚短暫變紅。若患處於熱敷後有持久的紅疹、痛楚或不適,應盡快求醫。
熱敷的方法有乾熱敷和濕熱敷兩種。
1. 乾熱敷。
常常用熱水袋。一般在家庭中做乾熱敷非常方便且易行。方法是熱水袋內灌入1/2-2/3的熱水,斜放水袋將氣排出,而後擰緊塞子,用布擦乾水袋錶面的水,倒提起來抖動,檢查無漏水後,用布或毛巾包裹好,放在寶寶需要熱敷的部位。使用中應注意水溫不宜過高,用開水時應加入適量的冷水,使袋中水溫在50-60℃較為合適,並要仔細檢查有無漏水。在給寶寶使用熱水袋後,要隨時觀察,以防寶寶燙傷。如果發現皮膚潮紅時應停止。做熱敷時可根據需要及時換熱水,以保持一定的溫度。
常用於解痙、鎮痛、保暖。將冷、熱水共同倒入搪瓷罐內,要求水溫為50℃(以水溫計調節較為准確),然後灌入熱水袋內,灌入量為熱水袋容量的1/2~2/3,逐出袋內空氣,擰緊塞子,擦乾後倒提熱水袋是否漏水,最後裝入布套中或用毛巾包裹,放於病孩需要部位。無熱水袋時也可用葡萄糖空瓶或塑料壺(瓶)代替,只要遇熱水不變形、不漏水就可以用。施熱時間一般超過20~30分鍾。此法方便常用,但其穿透力不如濕熱敷法。
2. 濕熱敷。
將小毛巾放在熱水中浸濕擰干,放在所需要熱敷的部位,然後蓋上干毛巾或棉墊,以保持熱度。敷布的溫度以不感覺燙、能耐受為原則。濕熱敷也可採用在熱濕毛巾上放熱水袋的方法,以保持熱度。濕熱敷一般可持續20-30分鍾。在熱敷過程中,應經常觀察局部皮膚顏色,避免發生燙傷。同時,熱敷後應將局部擦乾蓋好,避免著涼感冒。
Ⅶ 打籃球時崴腳怎麼辦
崴腳,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醫學上稱做「足踝扭傷」。這種外傷是外力使足踝部超過其最大活動范圍,令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甚至關節囊被拉扯撕裂,出現疼痛、腫脹和跛行的一種損傷。
由於正常踝關節內翻的角度比外翻的角度要大得多,所以崴腳的時候,一般都是腳向內扭翻,受傷的部位在外踝部。不少人是先使勁揉搓疼痛的地方,接著用熱水洗腳,活血消腫,最後強忍著疼痛走路、活動,為的是別「存住筋」。但實踐證明,這樣處置崴傷的腳是不妥當的。
因為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與滲出的組織液在一起會形成血腫,一般要經過24小時左右才能修復,停止出血和滲液。如果受傷後立即使勁揉搓,熱敷洗燙,強迫活動,勢必會在揉散一部分瘀血的同時加速出血和滲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腫,使受傷部位腫上加腫,痛上加痛。人們常說的「存住筋」,實際是損傷以後軟組織發生粘連,影響了功能活動。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損傷的中後期。所以,受傷後幾天內的活動受限,一般都是因為疼痛使活動受限,而不是粘連所致的「存住筋」。
那麼,崴腳以後怎樣處置才正確呢?
1.分辨傷勢輕重。輕度崴腳只是軟組織的損傷,稍重的就可能是外踝或者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再重的還可能是內、外踝的雙踝骨折,甚至造成三踝骨折。輕的可以自己處置,重的就必須到醫院請醫生診斷和治療。所以,分辨傷勢的輕重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不是劇烈疼痛,還可以勉強持重站立,勉強走路;疼的地方不是在骨頭上而是筋肉上的話,大多是扭傷,可以自己處置。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頭上,或扭傷時感覺腳裡面發出聲音,傷後迅速出現腫脹,尤其是壓痛點在外踝或外腳面中間高突的骨頭上,那是傷重的表現,應馬上到醫院去診治。假如限於條件一時去不了醫院,也可以暫時按照下列辦法處置,然後盡快到醫院診斷治療。
2.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熱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療法,作用卻截然不同。血得熱而活,得寒則凝。所以,在破裂的血管仍然出血的時候要冷敷,以控制傷勢發展。待出血停止以後方可熱敷,以消散傷處周圍的瘀血。
細心的讀者一定要問,怎麼才能知道出血停止了沒有呢?原則上是以傷後24小時為界限,還可以參考下面幾點:一是疼痛和腫脹趨於穩定,不再繼續加重;二是抬高和放低患腳時脹的感覺差別不大;三是傷處皮膚的溫度由略微高於正常部分,變成相當差不多,這些都可作為出血停止的依據。
3.適當活動。在傷後腫脹和疼痛進行性發展的時候,不要支撐體重站立或走動,最好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動。待病情趨於穩定時,可抬高患肢進行足踝部的主動活動,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劇痛方向的活動。等到腫脹和疼痛逐漸減輕時,再下地走動,時間宜先短一些,待適應以後慢慢增加。
4.正確按揉。在出血停止前,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揉為宜,方法是用手掌大魚際按在局部,壓力以雖疼尚能忍受為宜。時間是持續按壓2~3分鍾再緩緩松開,稍停片刻再重復操作。每重復5次為一階段,每天做3~4個階段較合適。出血停止之後做揉法,用大魚際或拇指指腹對局部施加一定壓力並揉動,方向是以腫脹明顯處為中心,離心性地向周圍各個方向按揉,每次做2~3分鍾,每天做3~5次。
5.合理用葯。出血停止以前,不宜內服或外敷活血葯物,可用「好得快」噴灑傷處,內服雲南血葯。出血停止以後,則宜外敷五虎丹,內服跌打丸、活血止痛散等。後期可用中草葯熏洗。如果手邊沒有中成葯,也可以把麵粉炒黃,用米醋調和敷在患處,來代替五虎丹,效果也比較理想。用一小撮花椒,一小把鹽煮水熏洗,代替中草葯效果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