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籃球在哪年由誰發明哪年傳入中國
籃球在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斯·奈史密斯發明。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
籃球,是奧運會核心比賽項目,是以手為中心的身體對抗性體育運動。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36年,籃球在柏林奧運會中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當今世界籃球水平最高的聯賽是美國籃球職業聯盟(NBA)比賽。代表中國的水平最高的聯賽是中國職業籃球聯賽(CBA)比賽。
(1)籃球一般出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最初籃球游戲比較簡單,場地大小和參加游戲的人數沒有限制。比賽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站在球場的兩端,在裁判員向球場中央拋球後,雙方隊員立即沖進場內搶球,並力爭將球投進對方的籃筐。
在1910年舊中國首屆全國運動會上,籃球首次被列為表演項目。1914年的第二屆全運會上籃球被列為男子正式競賽項目,1924年在第三屆全運會上被列為女子正式競賽項目。
籃球自1951年起一直是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1892年,籃球運動首先從美國傳入墨西哥,並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開展。這樣,墨西哥成為除美國外,第一個開展籃球運動的國家。
1895年,美國人鮑勃蓋利將籃球傳入中國,1896年天津基督教育青年會舉行了我國第一次籃球游戲表演。之後在天津、北京等城市青年會中開展起來。
1932年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成立,男子籃球被國際奧委會承認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946年,美國出現職業籃球聯賽,並發展為目前的NBA。
② 籃球始創於哪一年
1891年12月25日 以下是籃球的產生: 籃球源於美國,產生於美國基督教青年創辦的學校里。 美國基督教青年會,在美國的體育史上佔有重要位置,對世界許多國家近代體育運動的發展產生過影響。基督教青年會比較重視青年的興趣和愛好,能結合青年的特點進行以宗教為主的德、智、體三育教育,其本質是屬於資產階級教育的一部分。1885年波士頓青年會在馬薩諸州的斯普林菲爾德學院(舊譯春田學校)設立體育部,近代的籃球運動就是出自這個學院。 1891年12月25日,該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設計並發明了籃球。 據《籃球運動發展史話》記載:1850——1890年基督教青年會發展很快,但到了1890年冬,參加青年會活動的人明顯地減少了。為此,青年會的頭頭們十分憂慮,經過分析,認為主要是缺少一項適合在冬季室內進行的運動項目。根據當時的情況,奈史密斯博士認為,為了使新的體育競技項目達到預期的效果,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1.為了消除人們對當時的體育運動由於粗野行為而產生的恐懼心理的誤解(指橄欖球),新的競技運動必須是「文明」的,嚴禁粗野的行為。 2.為了彌補足球、棒球受季節、氣候的局限,這是一項在冬季不受氣候影響而能在室內和晚上進行的體育活動。 3.必須改變過去採用瑞典、法國、德國式枯燥的訓練方法。使不同年齡、性別的人都能參加這項運動,它特別能吸引青年們參加。 最早的籃球是使用裝桃子的竹筐,懸掛在健身房兩側的欄桿上,離地面10英呎,用足球作比賽用球,投球入籃得1分,每次球投中後要登上梯子把球取出來,再重新開始比賽。1893年才以帶網的鐵籃圈代替竹筐。 最早的籃球場地與參加活動的人數也沒有統一的規定,隊員沒有固定的區域和固定的人數,只規定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 比賽開始時,雙方隊員跑向場中搶球,持球隊員可以抱球跑到籃下投籃。比賽在兩個15分鍾內進行,中間休息5分鍾,結果以投中球多的一隊為勝。如果平局,經雙方隊長同意,比賽可以延至誰先命中一球為止。 為了防止粗野動作和抱球跑等現象的出現,1892年由奈史密斯編寫了《青年會籃球規則》,內容歸納為五項原則十三條規則。 五項原則是: (一) 採用不大的、輕的可用手控制的球; (二) 不準持球跑; (三) 嚴格限制隊員之間的身體接觸; (四) 球籃安裝在高處,應該是水平面; (五) 任何時候都不限制兩個隊的任何隊員獲得正處於比賽過程中的球。 十三條規定是: (一) 可用單、雙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二) 可用單、雙手向任何方向拍球,但是不準用拳擊球。 (三) 不準帶球跑,接球隊員可以在快速跑動中做急停接球,但必須在接球地點把球擲出。 (四) 必須用手持球,不準用胳膊或身體夾、停球。 (五) 不準用肩、手、腳撞、推、拉、絆、打等動作來對付對方隊員。如違反此項規則,第一次是犯規,第二次再犯規就令其停止比賽,直到投中下一個球才允許上 場。如果是故意犯規傷害對方,則取消他參加整場比賽的資格,而且不準許替補。 (六) 用拳擊球算犯規,是違反了第三、四、五條規則所敘述的。 (七) 如果任何一方連續犯規三次,就算對方命中1球(連續的意思是指在這期間內對方隊員未犯過規)。 (八) 當防守者未接觸到球或干擾球,球投入筐內就算命中,如球停留在籃筐邊而對方隊員移動了籃,也算得分。 (九) 當球出界,由對方一個隊員擲入場內。若有爭議,由裁判員在靠近出界的邊線外將球扔進場內。擲界外球時,應在5秒鍾內擲入場內。如超過5秒鍾,則判給對方發球;如故意延誤時間,則判犯規;連續3次則取消比賽資格。 (十) 副裁判是運動員的仲裁者,他要注意犯規情況,當某隊已三次犯規時,他要報告正裁判,他有權根據規則第五條取消球員比賽資格。 (十一)正裁判是球的仲裁者,他可以判定什麼時候(球)處於比賽狀態、球在界內屬於哪一隊和記時、記錄得分,還有其他通常由正裁判執行的職責。 (十二)比賽在兩個15分鍾內進行,中間休息5分鍾。 (十三)球賽時間到,以中球多者為勝。如平局,經雙方隊長同意,比賽可延至誰先命中1個球為止。 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演變,規則也不斷地修改變化,其目的是在公正、對等的條件下進行比賽,有助於籃球運動的發展與提高。 1892年——1895年間,籃球比賽在美國有9人制和5人制兩種。 籃球運動逐漸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女子籃球是1892年開始的,當時的比賽是9人制,場地也是分3區,同男子9人制相近。 近代籃球運動1892年傳入加拿大,1895年傳入中國天津,1900年轉入菲律賓,1904年傳入德國,同年列入近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表演項目,1936年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在美國的大、中學校里,最早成立了籃球代表隊,進行比賽與表演活動。1908年美國高等學校體育協會制定籃球規則,5年後以30種文字在全世界出版發行。籃球運動逐漸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籃球運動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認並得以迅速發展。
③ 籃球的起源於哪裡
1891年12月初,在美國馬塞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Spring- field) 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 ( 後為春田學院 ), 由該校 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發明。
當年的 籃球規則只有13條,奈史密斯博士於1939年去世,終年78歲。 他未曾料到,由他創建的籃球項目竟然在二百多個國家流傳 著,而且至今美國籃球還譽滿全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美軍 傳入歐洲。
為了紀念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籃球的功績,在春田學院校園 內修建了美國籃球名人館一~詹姆斯•奈史密斯紀念館。1891年,奈史密斯在馬塞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 國際訓練學校鎌。 這所學校體育系主任盧瑟•古利克為貫徹冬季體育課教學大 綱委託他設計一項室內集體游戲。
他從當地兒童喜歡用球投向桃 子筐(當地盛產桃子,各家各戶都備有桃筐)的游戲中得到啟 發,創編了籃球游戲。
④ 籃球誰發明的
是美國人詹姆斯·奈史密斯。
籃球,起源於美國馬薩諸塞州,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現譯名為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
1892年,籃球運動首先從美國傳入墨西哥,並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開展。這樣,墨西哥成為除美國外,第一個開展籃球運動的國家。此後,這項運動先後傳入法國、英國、中國、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亞、黎巴嫩等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開展、普及和發展。
1895年,美國人鮑勃蓋利將籃球傳入中國,1896年天津基督教育青年會舉行了我國第一次籃球游戲表演。之後在天津、北京等城市青年會中開展起來。在1910年舊中國首屆全國運動會上,籃球首次被列為表演項目。
(4)籃球一般出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籃球場地基礎有土質、水泥、瀝青和木質等。有條件的一般都用木質場地。土質、水泥和瀝青場地比較經濟,基層單位使用較多,但要注意地面平整,以防出現傷害事故。
基本要求
1、籃球比賽場是一個長方形的堅實平面,無障礙物。
2、標準的比賽場地長度為28m,寬度為15m。
3、天花板或最低障礙物的高度至少應為7m。
4、球場上各線都必須十分清晰,線寬均為0.05m。
⑤ 籃球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16世紀阿茲特克人在墨西哥的球類,是籃球的前身。當實心橡皮球投入掛在運動場一邊高處的石圈裡面,贏隊的球員就有資格獲得全場觀眾的衣服;而輸隊的隊長則要被砍頭。 近代籃球是加拿大人奈斯密斯於1891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春田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發明的。當時他想設計一種既能保持游戲技術又能在體育館等特定場合進行的活動。剛開始此球被稱為奈斯密斯球但他本人認為叫籃球更合適。因為這個運動是用桃枝編成籃子掛在牆上,把球投入籃中,「籃球」之名更形象些。 因為球籃掛在離地3米的高處,而籃底又是封閉的,所以每投進一球,就要由一個人爬上專設的梯子從籃筐里把球取出來。那時的遮板用鐵絲網,球則用足球代替。到了1906年,籃筐才改成空心圈,並用金屬筐代替枝筐。 參加籃球比賽的人數開始並不固定,通常是每隊7人或9人,有時則多達50人。場地大小也不固定,也不設邊界線,可以任意活動。 1891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國際青年訓練學校,有一個叫詹姆士·史密斯的體育教師,接受了體育系主任交給的一項任務,要他發明一種冬天能在室內比賽並能引起興趣的團隊運動任務。於是,史密斯融合了印第安人所玩的長曲棍球和英國人所玩的足球,設計了一種可以在室內進行的運動。 有一次,史密斯在學校健身房兩側各釘上一隻空籃框,讓分成兩隊的球員,設法將球投入對方的籃框里,以投進多少決定勝負。 最初每個隊有7個隊員,比賽時間為3節,每節20分鍾。比賽時,一旦球投入籃框,比賽就要停止,由專門的撿球員爬上梯子,把球從籃框里取出來。 到了1893年,開始使用籃圈和附在上面的網狀袋子,球員投中之後,裁判員就拉動一條附在網袋上的繩子,使球掉下來。後來為了防止看台的觀眾影響球員的投球,設置了籃板。大約到了1913年,無底的籃網才開始使用。1936年,籃球被正式列為奧林匹克運動項目。 西元1892年1月20日 在美國麻州春田青年會舉行了歷史上的第一場賽 最初是將兩個籃子懸掛在室內體育館兩端牆上約 10 呎處 這也就是籃球的由來 比賽時,每當球員擲中目標,球就停在籃裏,必須登梯將球取出才能繼續比賽 不久,桃籃便被金屬取代 兩年後,由於基督教青年會之推廣 籃球運動於西元 1894 年傳入我國天津,不出幾年便遍全國各地 直到今天,籃球不但是學校體育的主要教材,同時亦是青年朋友們的最愛 籃球運動是學校體育的主要教材之一 不僅可以訓練個人跑、跳、擲、轉身、突停等全身的活動,以及手眼的協調能力 更能激發個人與團隊的互助合作關系 不可否認的,由於強力籃球觀念的蓬勃發展 籃球運動的競爭愈來愈激烈,身體碰撞的機會愈來愈多 為了應付瞬息萬變的球場環境,並能快速、穩定的處理來球 在個人進攻與防守的基本動作的純熟度亦需相對提高 方能縱橫球場,盡情享受籃球運動的樂趣
⑥ 什麼時候出現籃球的
籃球是19世紀末由美國的一位體育教師發明的。起初,他將兩只
桃籃
分別釘在鍵身房內看台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內投擲。
投球
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
爬梯子
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
竹籃
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
鐵圈
下面
掛網
。到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
籃圈
和
籃網
。
最初的
籃球比賽
,在規則上並無嚴格限制。只需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
比賽開始
,雙方隊員分別站
在兩端
線外
,裁判員鳴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
搶球
,開始比賽。
持球者
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
籃球規則
,並用多種文字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每場籃球比賽由兩個隊參加,每隊出場5名隊員。目的是將球進入對方
球籃
得分,並阻止對方獲得球或得分。可將球向任何方向傳、投、拍、滾或運,但要受下列規則的限制。
⑦ 中國籃球的發展歷史
1983年,是中國現代籃球運動騰飛的一年。中國男、女籃球隊繼在亞洲比賽中獲得好成績之後,中國女子籃球隊在第九屆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上獲得第三名。中國男婦籃球隊於1986年舉行的第十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上,在有24個世界強隊的比賽中,打敗多個歐美強隊,榮獲第九名。這是中國現代籃球歷史性的突破。
中國女籃的榮譽
1. 榮獲亞洲冠軍
1982年11月19日——12月4日,第九屆亞運會籃球比賽在印度的新德里舉行。我國女籃懷著「沖出亞洲的任務再也不能往下交了」的決心,發揚勇敢拼搏的精神,在比分落後的情況下,急起直追,終於以75:67的比分戰勝南朝鮮隊,榮獲亞洲冠軍。
參加這次比賽的中國籃球隊領隊是劉貴乙,女籃教練楊伯鏞、王利發,隊員是陳月芬、修麗娟、邱晨、劉敏、冼麗清、張六如、孫瑞雲、宋曉波、張月琴、張惠、游淑敏。
2. 世界錦標賽中奪得第三名
1983年7月24日至8月6日,第九屆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在巴西的聖保羅舉行。中國女籃首次參賽,姑娘們經過艱苦奮戰,勝加拿大等世界強隊進入半決賽,與世界最強的美國隊相遇,鏖戰40分鍾不分勝負,加時賽時失去決賽的機會,居於蘇聯和美國之後,奪得第三名。這是中國籃球運動向世界先進水平挺進中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國籃球史上,女子籃球在世界大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
這次中國女子籃球隊領隊是張鈞漢,教練員楊伯鏞、王利發、隊員宋曉波、邱晨、柳青、游淑敏、張惠、陳月芬、鄭海霞、修麗娟、張月琴、巴燕。我國際級裁判張雨生參加了這屆賽會的裁判工作。
在這個征途中,教練員楊伯鏞,隊員宋曉波、邱晨、陳月芬等人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隊員宋曉波以獨得134分,被選為世界女籃A組最佳陣容之一。宋曉波在國內3次被評為全國十名最佳運動員之一,還曾評上國家體委系統的優秀黨員。她在代表中國女籃在世界錦標賽上升起五星紅旗後,對同伴說:「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實際上才走了一半。登上世界高峰的最後那兩個台階,比現在這一半還要艱難!」
3. 奧運會上再展雄姿
中國女子籃球隊是世界強隊之一。1984年5月5日至16日,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女子籃球預選賽在古巴哈瓦那舉行。我國女籃奪取第一名,獲得參加奧運會女籃比賽的資格。7月29日,第二十三屆奧運會籃球比賽在美國的洛杉磯舉行,我國女籃首次參加奧運會的比賽,結果奪得銅牌。
這次中國女子籃球隊教練員是楊伯鏞、王利發,運動員宋曉波、邱晨、叢學娣、陳月芳、柳青、鄭海霞、修麗娟、張月琴、張惠、李曉勤、王軍、巴燕。我國際裁判羅景榮、張雨生赴賽擔任裁判。
我們也看到了中國女子籃球隊畢竟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其運動技術的穩定狀況、運動競技狀態和水平的保持,也曾出現過多次反復。
1984年10月13日至24日,第10屆亞洲女子籃球錦標賽在中國上海舉行。中國女籃以61:62的比分負給南朝鮮女籃,居第二名。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第十三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籃球比賽在日本舉行,中國隊本有可能取得對南斯拉夫與美國隊(臨時由大學生組隊)比賽的勝利,但卻負於了對方,被擠出了四強之列。1986年8月8日至18日,第十屆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在蘇聯莫斯科舉行,中國女籃在小組預賽的首場比賽中,以74:80的比分,反勝為敗地輸給了捷克斯洛伐克隊。這樣,促使中國籃壇對女籃隊員的身體與技術、戰術,訓練與比賽中的戰略戰術等多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
但無數事實證明,中國女籃確實是一支進步迅速、提高顯著的世界勁旅。自1981年改組以來,在亞洲和世界大賽上打出好成績,實現了籃球要大上,「女籃先上」的既定方針,出現了中國女籃率先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男籃緊緊跟上的大好形勢。
1984年8月15日,共青團中央授予中國女籃「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8月18日全國婦聯授予中國女籃全體隊員「三八」紅旗手稱號。8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決定授予中國女籃12名隊員三等軍功獎章。8月19日,國家體委決定授予在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的籃球運動員宋曉波、修麗娟、陳月芳、鄭海霞、邱晨、李曉勤、張惠、叢學娣、張月琴、巴燕、王軍、柳青「體育運動一級獎章」,以示獎勵。
中國男籃的戰績
1. 亞洲「五連冠」
中國男子籃球隊,曾於1975年第一次參加亞洲錦標時,就以97:78和80:59的比分分別戰勝南朝鮮和日本隊,獲得冠軍。1978年以來,又多次保持亞洲冠軍的地位和在世界錦標賽中處於第十一、十二名的水平。
《當代中國體育》中有一段評論說:從賽場表現看,我國家隊的實力比70年代初期和中期有了明顯增強。
第一,運動員的高度增加了,對高大運動員的訓練和使用也有了改進。1982年增添了新生力量的國家男隊,平均身高已達1.96米(1951年只有1.78米),比世界錦標賽第五名的澳大利亞隊還高2厘米。2米以上的隊員也比澳隊多3人。60年代許多籃球隊在選擇、訓練、使用高大運動員方面存在片面性,以致影響隊伍的實力……這個問題 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廣泛接觸世界各國籃球運動之後,才得以解決。
第二,防守能力加強了。聯防、緊逼、搶籃板球水平都大大超過了60年代。
第三,進攻戰術打活了。有內線也有外線進攻,有籃下的強攻也有小配合,有定點跳投也有巧妙的掩護跳投等。教練員的指揮技術也有了相應的提高,每場比賽根據不同的對象,配備不同陣容,而不是單純依靠高度取勝。
1983年11月12日至29日,第十二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在香港舉行,中國男子籃球隊又一次獲得冠軍。這是中國男子籃球隊在亞洲錦標賽上獲得的第5次冠軍,人們習慣地把這稱為中國男籃的「五連冠」。
中國男子籃球隊領隊是柯輪、副領隊劉覺濤,教練員錢澄海、呂長新,運動員韓朋山、呂錦清、穆鐵柱、郭永林、馬躍南、李亞光、孫風武、王立彬、劉建立、嵇照光、張斌、匡魯彬。
在這屆比賽中,高大隊員穆鐵柱、韓朋山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年輕的身高超過2米的隊員王立彬技術、速度、反應等都很突出,又有匡魯彬、郭永林、孫風武等老將的配合,打得非常活躍。中國隊分別以30分和29分的優勢(中國對日本109:79、對南朝鮮92:63),占勝亞軍日本隊和第三名南朝鮮隊。這證明我國男子籃球運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還證明那種認為中國男子籃球隊解決不了既要有高度又要有靈活性這一矛盾的論點是不正確的。問題在於如何發現和訓練、培養人才。
2. 在世界強手中
1984年7月29日至8月6日,第二十三屆奧運會籃球比賽在美國洛杉磯舉行,中國男子籃球隊代表亞洲參加了比賽,領隊柯輪,教練員錢澄海、呂長新,運動員王立彬、匡魯彬、郭永林、呂錦清、孫風武、李亞光、張斌、劉建立、胡章保、王海波、嵇照光、黃雲龍。
中國男籃同美國、烏拉圭、巴西、埃及、西班牙、法國、加拿大等隊進行了比賽,在有12個隊參加的奧運會籃球決定中,獲得第十名。中國男籃在對上述7個世界強隊的比賽中,基本情況是比賽中起伏比較大,這是由於中國男籃是一支年輕的隊伍,還承受不了像奧運會這樣大型競賽給心理上帶來的壓力。更主要的是我隊的實力不如某些世界強隊,因此,雖然努力參加比賽,但是名次尚不夠理想。
通過7場比賽的技術統計看,我隊攻擊能力不強,尤其是內線明顯薄弱,全隊的投籃和罰球命中率不如對手。如對巴西隊,上半時我內線一次罰球機會也沒有。下半時只有呂錦清罰2:6,佔33.3%,而巴西隊罰球18:28,佔64.3%,這一項我隊就輸掉16分,而全場我隊只負於對方16分。
對西班牙隊也是如此。我隊投35:60,佔53%,而西班牙投44:76,佔57.9%。我隊罰球13:24,佔54.3% ,而西班牙隊罰14:20,佔70%。結果,我隊輸19分。
對烏拉圭的比賽,是我隊表現最差的一場。我隊投31:73,佔42.5%,而烏拉圭投27:66,佔43.9%,我隊罰球5:9,佔55.6%,而烏拉圭隊罰16:32,佔67.6%。 這場比賽前,我隊員就對烏拉圭隊的南美粗獷打法發怵,又因為是決定進入前八名的比賽,隊員精神上又有一定的壓力。最後負於對方7分,全隊從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訓。
從總體上看,我隊在關鍵性技術指標中所暴露的問題是明顯的。平均每場得分在12個隊中排第11位,罰球命中率也排第11位,罰球次數排最後,籃板球也排最後,失分排在第9位,投籃次數是第8位,命中率是第6位。
1986年7月20日,在中國籃球的歷史上是值得慶賀的日子,這一天,中國男籃在西班牙巴賽羅那舉行的世界第十屆籃球錦標賽上,在有24個世界的強隊比賽中,獲第九名的好成績。被報界稱頌為「世界籃壇的東方曙光」,國際籃壇普遍重視中國男籃的表現,認為這是中國隊在世界籃球大賽中具有歷史性的突破。
勝利來之不易,人們都知道,中國男籃在參賽前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形勢。1986年初,中國男籃在第十三屆亞洲錦標賽上,連續輸給菲律賓和南朝鮮隊,僅獲得第三名。失敗的痛苦,為祖國和人民爭榮譽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促使他們進行賽後的反思;來自全國人民的願望,多少熱心人的非議和責難,中國男籃的壓力很大。但是,他們並沒有消極對待,而是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勇敢地面對現實,投入更為緊張的賽前訓練和具有針對性的熱身賽。終於沒有辜負全國人民的重望,經過頑強的拚搏,進入世界十強的行列。國際籃聯主席羅貝爾·布斯奈爾特致電中國籃協主席,以示祝賀!
參加第十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的中國男籃領隊是張長祿、副領隊錢澄海(兼),教練員呂長新,運動員宮魯明、李峰、黃雲龍、沙國利、王非、宋濤、李亞光、孫鳳武、王立彬、張勇軍、徐曉良、張斌。平均身高1.93米,年齡24.5歲。
這次錦標賽上,中國隊被分在C組,組里有義大利、美國、波多黎各、聯邦德國、象牙海岸共6個隊。這個組實力很強,被稱為「死亡之組」。按規程規定,只有取得小組前三名才能出線,進入前十二名,不然將被淘汰。
中國男籃經過多次熱烈討論,統一了全隊的思想,制定「吃科,拚波,沖德、意、美,鍛煉隊伍,力爭出線」的戰略方針。思想上的突破帶來技、戰術的突破。
中國男籃以新穎的東方打法,快速、靈活多變的場上表演,給人們以新鮮的感覺。
中國男籃的得分有進步。前十二名的隊平均得分每場89.66分,中國隊為87.80分。其中罰球一項提高得更為突出,中國隊平均每場罰21.9次,罰中16.9次,命中率77%,為各隊之冠。3分球與近投都有加強,前12個隊平均每場投中5.5個,而中國隊為6.3 個。張勇軍的3分球佔世界第三位。
內線隊員的攻擊意識也有所加強,中國隊4個內線隊員的得分佔全隊總得分的35.6%。籃板球技術也有提高,最後我隊前後場各負3個。犯規、違例減少,有8個隊犯規次數高於我隊。12個隊平均違例為34.6次,我隊為33次,排第七位。失誤是大問題,僅排蘇聯之後,居第二位。
中國男籃勇敢闖關奪隘,智謀高強地打好了幾場關鍵球。以98:84勝波多黎各,93:78勝古巴隊,112:111小勝希臘隊,以80:81負聯邦德國。
中國男籃通過比賽和觀摩學得不少好的作風與新的技術,同時也看到了今後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我們同世界高水平隊伍差距還相當大,未來的道路還相當長……
中國籃球隊,在其它賽場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981年3月28日至4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男子籃球隊,參加了在香港舉行的第一屆世界男子籃球俱樂部冠軍隊錦標賽亞洲地區選拔賽。經過7輪比賽,我「八一」隊7戰7勝,取得冠軍,並獲得了最佳風格獎杯,取得了代表亞洲地區參加6月於巴西舉行的第1屆世界男子籃球俱樂部錦標賽決賽階段的比賽資格。隊中郭永林、馬連保被評為「最佳隊員「。
「八一」男籃在港比賽,這是首次,格外引人注目。特別是對南朝鮮、菲律賓、日本的3場實力較強的奪標賽,給港澳同胞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香港各報都在顯要位置以醒目的標題報道了比賽的場面,刊登了照片和專欄文章,贊揚了「八一」隊球藝和勇猛頑強的戰斗作風。
1981年6月26日至7月5日,「八一」男籃代表亞洲參加了在巴西聖保羅舉行的第一屆世界俱樂部男子籃球錦標賽。
這屆的比賽是在國際籃聯管轄下舉行的第1次世界性俱樂部級的比賽,國際籃聯下屬的7個地區都派了隊(美國除外)。根據競賽規程規定,各參賽隊允許有兩名外國選手代表參加比賽。所以,巴西《聖保羅報》對此評論為「這屆比賽實際上是職業隊表演,美國人的比賽」。
這屆比賽是在高速度、高水平的情況下進行的。使我們清楚地看到世界籃球運動,在高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速度更快,技術向全面發展。
「八一」男籃在小組預賽的五個隊中一勝三負,未能進入前六名,在決賽中勝委內瑞拉,負於以色列獲第九名。通過這次比賽經受了鍛煉,開闊了眼界,在與國際強隊比賽中,看到了我們的差距。
這屆比賽中速度快,各隊得分很高。西班牙隊平均每場得106分、美國隊得104分、巴西隊得97分,15場決賽有9場在100分以上。空中爭奪激烈,各隊陣容身材高大,西班牙隊平均身高2.015米、巴西隊2.01米、美國隊2.006米。隊員身高而速度、力量、彈跳、柔韌性協調素質好,空中爭奪籃板球人數多,起跳早,跳得高、伸展好,力量強,空中沖撞激烈。補籃、扣籃和封籃技術動作有進一步的發展。
個人攻擊能力強,由於有職業隊員參賽,個人攻擊表演突出。澳大利亞請的美國選手史密斯,身高1.86米,6場共得202分,每場平均得30-40分,命中率高,自信心強,鬥志頑強,基本功全面、扎實。
各隊打法不同,風格各異。
通過比賽看,「八一」隊進攻中雖有突出高度,但隊員站得過死,進攻區域狹小,打法呆板。防守能力弱,防區也小,防守戰術變化少。要爭得主動,必須善於使用積極擴大的人盯人和區域防守。必須提高應變能力和整體作戰能力。
這一時期,中國青年男、女籃球隊參加了亞洲和世界青年籃球錦標賽。
亞洲青年籃球錦標賽 世界青年籃球錦標賽
1978年第五屆:女冠軍,男亞軍 1983年第二屆男籃賽:第十一名
1980年第六屆:男冠軍,女亞軍 1985年第一屆女籃賽:第四名
1982年第七屆:女冠軍,男亞軍 1987年第三屆男籃賽:第九名
1984年第八屆:女冠軍,男亞軍 1989年第二屆女籃賽:第九名
1986年第九屆:男、女雙獲冠軍
1989年第十屆:男、女雙獲冠軍
1978年以來,有許多隊赴亞洲和世界上其它地區參加了各種邀請賽、城市賽等
時間 比賽名稱 成績
1978年 香港國際男子籃球邀請賽 廣東男籃獲第一名
1978年 國際軍隊籃球邀請賽(泰國曼谷) 解放軍隊第一名
1979年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杯」國際男籃邀請賽 解放軍隊第一名
1979年 第廿六屆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籃球錦標賽 解放軍男籃第四名
1982年 第二屆泰國王儲杯國際籃球邀請賽 北京部隊第二名
1982年 第一屆亞洲城市女籃錦標賽(香港) 北京隊第一名
1982年 第一屆亞洲城市男籃錦標賽(香港) 上海市隊第一名
1983年 第十二屆世界青年男籃邀請賽(聯邦德國曼海姆) 中青隊第十名
1983年 第二屆亞洲城市女籃邀請賽(吉隆坡) 長春市第三名
1983年 第三屆泰國王儲杯國際籃球邀請賽(曼谷) 解放軍隊第一名
1984年 第二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男籃邀請賽(美國關島) 湖北隊第一名
1984年 第三屆亞洲城市籃球邀請賽(曼谷) 北京隊男第三名南京隊女第二名
1986年 伊朗國際籃球邀請賽(德黑蘭) 遼寧隊第一名
1986年 第三屆泰國王儲杯男籃邀請賽(曼谷) 南京部隊第二名
1987年 第四屆亞洲城市女籃錦標賽 上海女籃第一名
1988年 參加加拿大國際女籃邀請賽(多倫多) 中國女籃第一名
1989年 第五屆魚尾獅國際男籃邀請賽(新加坡) 中國男籃第一名
通過這些比賽活動,加強了中國人民和運動員同各國好友的往來,使中國更多的籃球隊伍有了接觸國際籃球實際的機會,從而達到學習國外籃球運動的技、戰術長處,提高和鍛煉隊伍的目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除國家隊以外的籃球隊伍的積極性。這些籃球隊伍是國家隊的雄厚基礎和堅強的後盾,事實上他們也創造了一些好的成績。
中國青年籃球隊的成績也是比較好的。1986、1989年第九、十屆亞洲青年籃球錦標賽賽上,我男女隊雙獲冠軍。
我青年籃球隊雙獲冠軍,顯示了我國籃球後備力量的實力。它關繫到我國青年籃球的迅速成長,並源源不斷地為國家隊輸送新生力量,縮短我國家隊在亞洲和世界大賽中適應能力的時間。所以,在很大程度可以說我國青年籃球是中國籃球運動的未來。
1987年以來,中國男、女籃球隊分別參加了亞洲和世界一些大賽。1988年中國男籃、女籃參加了第二十四屆奧運會的籃球比賽,男籃第十一名、女籃第六名;1989年中國男籃在第十五屆亞洲錦標賽上獲第一名,中國女籃獲第十三屆亞洲錦標賽的冠軍;1990年中國男籃、女籃分別參加了第十一屆世界錦標賽,男籃獲第十四名、女籃第九名,同年,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男籃獲冠軍、女籃獲亞軍。
通過比賽可以看出,中國男籃、女籃仍然是亞洲的強隊,但在世界大賽中了取得的名次與過去比較是有些不夠理想,雖然也發揮出一定的水平。中國男籃、女籃暴露出的問題仍然是自己的風格特點不突出、身體與技術不適應強對抗的激烈比賽要求、戰術配合單一而缺少應變能力等等,這對重新調整後的中國男、女籃球隊是不能苛求的。其關鍵是必須狠抓科學嚴格的管理、訓練的指導思想和科學化訓練,重視基礎訓練和對抗訓練的科學研究工作等,這些問題是會得到解決的。
⑧ 籃球起源地是哪裡
美國。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當時,由於在寒冷的冬季,人們缺乏室內進行體育活動的球類競賽項目,奈史密斯便從工人和兒童用球向「桃子筐」投準的游戲中得到啟發,設計將兩只桃籃分別釘在健身房內兩端看台的欄桿上,桃籃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為比賽工具向籃內投擲,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因為這項游戲最初使用的是桃籃和球,遂取名為籃球。1893年鐵質球籃取代了桃籃並掛上了線網。1895年籃筐開始固定在4×6英尺的籃板上並逐漸深入場內,到1913年,由於每次投籃命中後都需要將球從籃筐內撈出太麻煩,於是人們將籃網底部剪開,形成了近似現代的籃板和球籃。
最初的籃球比賽規則很簡單,對於場地大小、參加人數多少、比賽時間長短都沒有統一的規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條的原始規則,目的是使籃球游戲在公平對等的條件下進行,同時不允許粗野動作的發生。1915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競賽規則,並翻譯成多種文字,向全世界發行。1932年,剛誕生的國際籃聯以美國大學使用的籃球規則為基礎,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統一的競賽規則。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場地設備得到改進和完善,規則也不斷地增刪和變化,現行規則共有61條和57個手勢圖。
籃球運動誕生後,傳播得很快。1892年傳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傳入法國,1895年傳入中國,1901年傳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傳入俄國。1904年美國青年會男子籃球隊在第3屆奧運會上進行了表演,此後,籃球運動逐步在全世界開展起來。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內瓦成立了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簡稱國際籃聯)。1936年第11屆奧運會上,男子籃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別舉行了第一屆世界男籃和女籃錦標賽。1948年起,在許多國家的少年兒童中開始出現小籃球活動,受到國際籃聯的重視,於1968年成立了「國際小籃球委員會」。1976年第21屆奧運會又增加了女子籃球比賽。 1936年至1948年間,由於規則的不斷修改,促進了籃球攻防戰術的變化運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進入50年代,世界各強隊普遍重視和發展高度,成為這一時期的顯著特點。在1952年第15屆奧運會籃球比賽中,出現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隊員。他們在高空爭奪中佔有明顯的優勢,掌握了比賽的主動權。但那時的高大隊員靈活性差,技術單調,籃下死打硬攻,因而戰術呆板,使比賽速度受到影響。針對上述情況,國際籃聯對規則進行了修改,擴大限制區,增加了30秒(後改為24秒)和干擾球規則。
20世紀60年代各國在重視發展高度的同時,加強了高大隊員技術和靈活性的訓練。有些強隊,如巴西隊,盡管身高相對矮些,但他們以短跑運動員的速度和嫻熟的技術,充分發揮快速、靈活的特長,在1963年第四屆世界男籃錦標賽上奪取冠軍,震動了世界籃壇。60年代中期,美國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論,使世界各國開始重視進攻和防守的均衡發展,特別是防守有了新的發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極的,在防守的選位上改變了過去「以人為主」、「以區域為主」的觀念,而是「以球為主」,使防守具有集體性、積極性、攻擊性和破壞性。
20世紀70年代世界強隊的身高增長到驚人的程度,參加第八屆世界男籃錦標賽的隊員,身高2米以上的多達48人。前蘇聯隊平均身高2.02米,前南斯拉夫隊平均身高1.99米,美國隊平均身高1.98米。這些高大隊員既有高度,又有速度,能里能外,技術全面,充分體現了「大個隊員小個化」的特點。快攻成為各隊進攻中首先採用的銳利武器。高空優勢體現在籃下的爭奪,籃板球的爭搶在籃圈水平面之上,投籃技術中出現了空中換手投籃,各種單、雙手扣籃。高超的技巧表現在傳球、運球動作熟練,運用自如。投籃命中率高達50%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在第八屆世界男籃錦標賽全部59場比賽中,有30場比賽獲勝的一方得分超過100分。
⑨ 一般認為籃球起源於哪裡
一般認為呢就起源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