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籃球比賽中的「效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效率值是把球員在場上的數據代入公式算出來的值,能有效衡量球員在場上的表現。
NBA球員效率值(PER)的計算
John Hollinger提出的PER(The Player Efficiency Rating)可以告訴你。
現在,利用PER將球員所有表現記錄下來(sums up all a player's positive accomplishments, subtracts the negative accomplishments),然後加權集成,綜合而成,便可以對不同位置、不同年代的球員進行比較了。
馬上開始:
第一步是uPER (unadjusted PER)的計算
先來看看uPER計算公式:
uPER = (1/MP) ×{3P+ (2/3)×AST+ (2 - factor×tmAST/tmFG)×FG+ FT×0.5×[1 + (1 - tmAST/tmFG)]+ (2/3) × tmAST/tmFG-VOPTO- VOP×DRBP×(FGA - FG)- VOP×0.44×[0.44 + (0.56×DRBP)] ×(FTA - FT)+ VOP×(1 - DRBP) ×(TRB - ORB)+ VOP×DRBP×ORB + VOP×STL + VOP×DRBP×BLK - (PF×lgFT/lgPF) - 0.44×lgFTA/lgPF ×VOP }
其中,分母MP,表示球員出場時間。用作總分母說明了PER的per-minute性質。不是數據越高越好,而是效率越高越好。
B. 籃球場是效率這么算
(得分+籃板+助攻+搶斷+蓋帽)-失誤-(投籃出手數-投籃命中數)-(罰籃出手數-罰籃命中數)=效率值。
C. 籃球一次進攻多少秒
現在一般來說是24秒。
24秒是指在24秒內籃球要沾框,否則24秒違例,球權歸對方,沾了框又搶到前場籃板的話,進攻時間回到14秒。
54-55賽季之前,各支球隊的老闆開會決定修改重要的球賽規則。當時雪球隊的老闆丹尼拜爾松首先引進了控球時間的限制,拜爾松假設平均每個球隊在一場比賽中必須出手投籃60次。因此,在一場48分鍾(2880秒)的比賽里,兩隊必須出手120次,就這樣計算出每次的控球時間不得超過24秒。這項建議立即為聯盟所採納,此後,球場上進攻的一方若不能在24秒鍾之內出手投籃,則防守球隊即可重獲控球權。這是24秒的由來
原先國際籃聯規定一次進攻時間是30秒,直到00年才改為24秒,並將原先只分上下半場改為分四節,每節10分鍾。
而ncaa一次進攻時間很另類,是35秒。該規則的目的是為了讓隊員有充足的時間落實教練制定的戰術,為NBA或其他職業聯賽打下基礎。但從2015-16賽季開始,NCAA比賽的進攻時限將由35秒縮減為30秒,以增加比賽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