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籃球評論員楊毅篇篇文章10萬+的點擊量,為什麼不招球迷待見
因為他的許多話語還是挺犀利的,這個從他的文章點擊量可以看出,如果不犀利的話也不會有這么高的點擊量,但也正因為這個才不會被許多球迷待見,可喜歡他的解說的人也有不少。另外就是過硬的實力,楊毅是唯一一個曾經全部親自采訪中國三大中鋒王治郅、巴特爾、姚明進入NBA的記者,也是第一個陪伴姚明在休斯敦開始NBA征程的記者,也是中國最早深入報道NBA的一群人。
對此,一位球迷留言道:「楊老師,您這次的三觀很正!上次我記得有個足球記者也是在缺乏基本了解的情況下胡噴籃球的事,您還為他發聲,說他可以表達言論自由的權利,這次您的立場很正!」隨即,楊毅回應道:「本來他就有,就像我也可以評論足球。」
2. 楊毅對麥迪的評論是不是過於主觀,不適合當解說員
楊毅是個典型的傻逼
0203賽季,姚明以狀元的身份加入nba
媒體樂瘋了,「明王朝」的聲音開始出現
當時球隊的老大是弗朗西斯,但竟然還有記者問他,你能幫助姚明開創明王朝么
事隔多年,火箭的球員換了一波又一波,可cctv5的解說卻還是這幾張嘴臉
弗朗西斯最起碼也是靠著自己的實力,拿下全明星的位置,但cctv5卻不以為然,在他們眼中,sf3隻是一個破壞團隊籃球的球員
中國籃球的水平脫離世界籃球不知道幾個等級,而在國內被稱為「專家」的某些人,卻口若懸河的忽悠著大眾
其實弗朗西斯的風格就是這樣,而當時的教練魯迪也並沒有特意改變弗朗西斯的打法,也為弗朗西斯設計出單打的戰術
但每次弗朗西斯開始單打,cctv5就婆娘般的嘮叨了,整天什麼「弗朗西斯又開始1打5了」「雖然球進了,但你不應該一個人玩」「姚明出機會了,弗朗西斯又沒傳」
如果舉辦一個「紙上談兵」大賽,cctv5的幾位可以包攬金銀銅牌了
雖然弗朗西斯不得「專家」的喜愛,但他勁暴的灌籃,花式的運球,以及火爆的個性,還是深得球迷的喜歡
之後范甘迪來了,准備把姚明打造成尤因,增加姚明的低位
弗朗西斯卻不願意了,盡管他不想成為一個為中鋒喂球的控衛,但也仍然嘗試著改變
0405賽季開始前,將帥間暗藏的矛盾,因為得分王對大個子的興趣而使球隊開始了交易的談判
最終聯盟當紅炸子雞空降休斯頓,媒體立刻忙開了花
當時的麥迪是每個教練夢寐以求的全能型天才,在加上華麗的球風以及自拋自扣的表演,又是每個老闆喜愛的票房保證
c5當時還是扮演著紅臉的,而麥迪也不負眾望,決殺馬刺成為了常規賽的代表作,季後塞決殺小牛也被津津樂道
雖然最終火箭被淘汰,但人們看到了火箭的潛力
0506賽季,隨著swift的加盟,媒體開始了「冠軍論」
一個不久前還是參加樂透的魚腩,突然莫名其妙的被披上「總冠軍」的名號,充分迎合了大眾的口味
當然,cctv5自以為聰明的把球迷當傻子,當泡泡越吹越大,最終吹爆的時候,人們才意識到誰才是真正的傻子
誰都沒料到,球隊遭遇大面積的傷病,「總冠軍」成了「樂透秀」
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中國媒體的偉大表現
swift加盟時,各大網站紛紛慶賀,因為中國媒體自知自己講的話是放屁,怕別人不信,所以往往在放屁前加個「專家表示」
但球迷們又漸漸的發現「專家」其實也是在放屁,所以媒體又開始改成了「美國專家表示」,外國的屁總是香的嘛,就算這個屁臭,又能把責任推到國外去,兩全其美啊
所以突然就冒出了許多「專家」和「美國專家」
我記得當時「專家」們是這么說的,swift彌補了火箭大前的軟肋,他擁有驚人的身體素質,同時也很年輕,火箭的奪冠拼圖上獲得了關鍵的一塊
可球迷慢慢發現,怎麼swift的表現和「專家」說的差這么多
cctv5也要緊隨潮流啊,忽悠大眾不成功後,就要取悅大眾啊,便開始以「沒頭腦」來稱呼swift
當時某解說的一句:「思維福特的技術怎麼這么糙」
我聽了,笑了
你不是專業人員么,swift又不是什麼默默無聞的新秀,他也打了幾年了,你對他的熟悉度怎麼還不如某些業余的球迷呢,你以前沒看過swift的比賽么
自己專業性不怎麼樣,怎麼還後臉皮的以「專家」的口吻來忽悠大眾呢
0506賽季的中段,麥迪短暫復出過一陣,可後來又傷了
球迷開始抱怨,有麥迪才能贏球,光靠姚明一個人怎麼這么難贏球啊,怎麼開創「明王朝」啊
這時候,某某(名字我不提了,是誰大家清楚)憋不住了,開始露出了尾巴,說了一句:「麥迪復出都是打弱隊」
我突然想到了0203賽季初,媒體怎麼說弗朗西斯如何照顧姚明的,但之後球隊戰績不好時,媒體又改口說sf3不傳姚明,老是一打5
沒過多久,某些媒體醞釀出了「詐傷論」,雖然沒有正式的倒麥,但已經開始暗潮湧動了
該賽季最終的結果是姚麥組合共同缺席幾十場,休城無大將,海德當先鋒
0607賽季火箭拿了第5(戰績是第4),遇上爵士,3比4
媒體爆發,球迷的耐心也到了極點,炮轟姚麥
cctv5選擇保姚倒麥,某某等人終於不用戴面具了,開始用諷刺和放冷箭的方式黑麥
范甘迪辛辛苦苦的將姚明教導成為內線殺器,也被cctv5冠以各種罪狀
火力終於被成功分散到麥迪和范甘迪身上,cctv5的大爺們相視一笑,長舒一口大氣,倍添許多成就感
0708賽季,火箭一度掉出前八,媒體當機立斷,編造「孤立門」,炮火集中到麥迪身上
隨著姚明中途倒下,cctv5也當機立斷,立刻中止原來的轉播計劃,減少火箭的轉播
「專家」們認為,靠一個「半殘」的麥迪,更本不可能率領球隊打進季後賽
結果火箭一波歷史第二的22連,把「專家們」嚇的屁滾尿流
當時的比賽真是看的解氣,盪氣回腸,一群已經被「專家們」定下死刑的球員,硬是頑強的打出駭人的成績
雖然少了姚明,但同時也少了媒體的烏煙瘴氣,也少了一群只是湊熱鬧的球迷,留下了真正熱愛火箭的球迷
不管姚明受傷與否,真正熱愛火箭的球迷依然關注著火箭,而火箭也不負眾望,回報了球迷22連
盡管我們知道火箭在季後不會走很遠,但火箭在真球迷的眼中依然是非常棒的球隊
這就是純粹的籃球
0809賽季,阿泰加盟,「專家表示」:阿泰帶來火箭缺少的血性
我又笑了,22連期間,火箭沒血性么?
「專家」口中的「軟蛋」帶著肩傷和膝傷拼到最後一刻,「專家」口中的「腦子慢」也充分調動了全隊的凝聚力
而就在不久前,弗朗西斯被交易去了灰熊,雖然c5也冠冕堂皇的祝福了幾句
但最後還是笑嘻嘻的說了一句「這就是商業」
麥迪遲早也會離開火箭,到時候某某為首的「專家」恐怕要大笑的說「這就是商業」了
其實cctv5有時也很矛盾,麥迪在隊上時,可以用來背罵名
麥迪在場上,輸球,你無法帶領球隊,麥迪不在場上,輸球,你詐傷拖累球隊
萬一麥迪走了,而火箭又達不到球迷的希望時,誰來背負罵名呢
不用擔心,阿泰下賽季就要拿大合同了,麥迪走了還有阿泰呢
雖然「專家」一直鼓吹阿泰的血性,但我們卻發現,輸球以後,媒體不但沒有鼓勵球隊,反而開始說阿泰閱讀比賽能力不強,該傳的不傳,而且命中率太低。同時我們看了阿泰的傷病史,似乎也沒比麥迪健康到哪裡去
套用一句大帝的名言「這是一種循環」
麥迪的下一站是弗朗西斯,阿泰的下一站就是麥迪了
3. 如何評價楊毅在籃球方面的專業水平
可以很直接的說,楊毅絕對是所有的解說嘉賓里做准備工作做的最充分的,而且他對球隊戰術的觀察和賽場上球員情緒的變化都拿捏的很不錯,對各球隊的優勢和劣勢都有一個很好的分析,有時候還能猜到各教練將要布置什麼戰術。不過正因為如此,他經常被打臉,殊不知人心才是最難猜的。總之拋開人品,個人覺得楊毅的知識面廣,嘴皮子好,對賽場形式把握能力強,是中國目前籃球解說界的一哥。
4. 著名籃球評論員楊毅和一線球星比哪個年薪更高呢
熟悉中國籃球的球迷,對楊毅這個名字不會陌生。無論是早期在央視做NBA解說員,還是現在轉行到騰訊體育,作為解說員的楊毅,一直以他專業獨特的分析和評論吸引著大批粉絲。但是,除了籃球解說員,楊毅其實還有很多身份。他是《泰坦體育》和《籃球先鋒》的副總編。同時他也是一個自媒體達人,他最神秘的身份是中國籃球最著名的經紀人之一。
當初馬布里在北京年薪200萬左右,楊毅按5%提成年薪10萬左右。馬布里成為北京人控男籃教練後,年薪也達到了800萬人民幣,楊毅每年能賺50多萬人民幣的提成。雖然楊毅從馬布里賺的不多,但是他通過馬布里的金字招牌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名聲。之後韋弗、勞森等人也在楊毅的操作下來到CBA。可以說,作為這些外援的經紀人,楊毅也賺了不少錢。相對於很多CBA球員,楊毅的收入足以將他們徹底擊殺。
5. 楊毅的品性如何,為什麼
看新浪的直播,最喜歡的解說就是楊毅老師。楊老師的官方身份是:體壇周報副總編,著名籃球評論員。感覺楊老師的解說帶著中國風,對各種籃球背景和花絮了解很深,給我等偽球迷很多快樂和享受,個人認為這就是娛樂籃球的真諦之一:帶來歡樂,解壓,娛樂。所以職業上,楊老師是成功的。至於為什麼討論到品性,我想可能誤會來自於:
1,楊老師的詼諧,幽默。
2,楊老師的小鬍子,哈哈。個人覺得人品是很不錯的,具體請看楊老師和柯凡的搭配:風流而不下流,通俗而不低俗。
6. 當中國與委內瑞拉比賽可蘭白克上場時,楊毅說「一切來得太晚」是什麼意思
中國與委內瑞拉歷史上曾經有過四次交鋒,無一勝績,這次又一次遇到對手,失敗幾乎是100%,是可以預期的,除非發生奇跡,才能戰勝對手,可惜奇跡究竟沒有發生,技不如人,怪誰都沒有用。
萬一發揮失常,不是又要挨罵了,幻想讓另外一名球員上場,就能轉敗為勝。這是不現實的,中國隊從隊員,教練都有很多問題,僅僅寄希望每一個個人,或者責怪每一個個人,都是有失公平的,總之,問題多多,不可能一夜之間全部解決,中國籃球和中國足球一樣,要想取得脫胎換骨的改變,要做的工作還非常多。克服的困難更多,說多無益,只能腳踏實地,認認真真的,一點一點的改變吧。
7. 楊毅發文表態,女籃是很棒,但不應該和男籃對比,怎麼評價他的做法
楊毅的說法是沒錯的,正如他所說女性不同人種之間的運動能力差異沒有男性差異那麼大,女性運動職業化開展也不如男性運動那麼完善,世界運動水平發展較慢。所以咱們三大球都是女子比男子強,這不是秘密,也不是偶然現象。中國女籃和男籃的差別,歷史上就很大。男籃從來沒進過前八的時候,女籃就得過一屆奧運會銅牌、一屆奧運會銀牌、和一屆世錦賽銀牌。所以今天男女籃的成績差別也很正常,不用大驚小怪。另外這是女籃亞洲杯,不是世界盃。
男籃和女籃的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賽場,但專注、執行、信心以及應變卻是相通的。因此,中國男籃真的需要好好研究一下中國女籃在本屆亞洲杯上的表現,並且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後還需要說一句的是,中國男籃畢竟成功過、畢竟有過輝煌的過往,他們重新成功也因此並不該是太難的事情,至少會比其他一些國字型大小球隊容易太多。
8. 陳戌源談范志毅吐槽男籃:中國足球落後就要挨打,對此你怎麼看
范志毅上了一期吐槽大會,他在節目上吐槽了籃球。
對周琦,郭艾倫可以說都是進行了很犀利的吐槽,是怎樣的吐槽話語就不用說了,因為這么多天的新聞,這么多天的話題度與熱度,大家也都是看到的。
因為足球真的很爛,你連自己都管不好,還有臉去說別人嗎?
所以陳戌源這一點說的一點也沒錯,真的是落後就要挨打,你這么落後自然也就沒有一點話語權,現在真的是懶於去說足球了。
9. 楊毅的品性如何
看新浪的直播,最喜歡的解說就是楊毅老師。楊老師的官方身份是:體壇周報副總編,著名籃球評論員。感覺楊老師的解說帶著中國風,對各種籃球背景和花絮了解很深,給我等偽球迷很多快樂和享受,個人認為這就是娛樂籃球的真諦之一:帶來歡樂,解壓,娛樂。所以職業上,楊老師是成功的。至於為什麼討論到品性,我想可能誤會來自於:
1,楊老師的詼諧,幽默。
2,楊老師的小鬍子,哈哈。個人覺得人品是很不錯的,具體請看楊老師和柯凡的搭配:風流而不下流,通俗而不低俗。
10. 微小寶 為什麼查不到楊毅侃球的
中國女排縱橫35年,袁偉民率領的那老一代女排之後,先有陳忠和黃金一代雅典稱霸,後有郎平率領年輕一代里約登頂。所謂的女排精神能延續下來,就在於幾次從低谷里奮起,教練始終都把攔防體系和小球優勢給堅持下來了。不像足球籃球沒主心骨兒,今天學歐洲,明天學美國。2004年在雅典,中國女排決賽是先輸兩局連扳三局取勝,當時主攻是楊昊和王麗娜,網上實力哪兒比得了俄羅斯的加莫娃,可就是靠嚴防死守,一個球一個球耗,生生把俄羅斯給耗死了。一支傑出的球隊,一定有鮮明的風格,中國女排的風格,就是能耗。
正是這種風格,決定了女排一定會強調精神,也一定會彰顯精神。這句話很好理解,各位可能不太了解排球,我拿足球籃球做類比:進攻天賦出色的隊,比如足球巴西隊,籃球勇士隊,當年的太陽隊,你會看到他們的熱情,他們快樂,他們奔放;但防守出色的隊,像足球義大利,像籃球老活塞,你就會看到他們的努力,看到精神,看到意志。
拿足球做類比,中國女排就像巔峰德意志,鋼鐵戰車,體系穩健,再加巔峰義大利,混凝土防線,防的你吐血,大不了咱倆0比0,再加巔峰韓國太極老虎,又倔又擰,不惜體力,沒完沒了。說實話,如果純從欣賞體育的角度出發,您可能愛看老古巴後來巴西那樣有絕對天賦和進攻型的,有激情,有頂尖攻擊手,帶勁。但咱是中國人,就愛看你是烙餅我是餅秤,我烙你;你是油我是燈,我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