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莫旗什麼時候發補助
湖南耒陽教育局一日簽167份調令 局長被雙規
2010年05月24日00:15法治周末我要評論(1855) 字型大小:T|T
核心提示:2009年8月,河北省武安市教育局長被免職當晚簽發數百封調令事件,曾備受媒體關注。類似事件日前也在湖南省耒陽市上演。
近日,湖南省耒陽市教育局一日簽發167份調令,將大批農村教師調往市區學校任教,一時間輿論一片嘩然。雖然當地政府曾出「公函」解釋說,這是一次正常的教師調動,但政府的「公函」並沒有平息網民發出的質疑聲。在紀委和檢察機關的介入下,這起「調動門」後的一些腐敗案漸漸浮出水面。
目前,涉及此事的耒陽市教育局局長王宗江已被衡陽市紀委雙規,主管人事的副局長賀洪興也因為在此次教師調動中收受賄賂被衡陽市檢察院決定逮捕。
不獨河北、湖南,河南、山西等地也有此類事件發生。如何避免「突擊調動」背後的「突擊腐敗」,對權力加以制約避免權錢交易,成為此類事件的關鍵。
一日簽發167封 湖南耒陽再現「瘋狂調令」
教育局長雙規 副局長被逮捕
□趙文明 劉希平 阮占江
發自湖南耒陽
5月21日下午,湖南省耒陽市教育局機關大院里依舊如往日般繁忙,上班不到半小時,大大小小的車輛便將整個大院擠得嚴嚴實實。大院里的小籃球場上,一些身著紅色球衣的老師正在進行一場籃球賽。
一切都顯得十分平靜。
然而,這個平靜的機關大院日前卻因為一宗「調動門」事件而備受各界關注。
今年3月3日,耒陽市教育局發出167份調令,將大批農村教師調往市區學校任教。這次大規模的教師調動是否正常?網民和當地政府在網上打起了「口水仗」。
在紀委和檢察機關的介入下,這起「調動門」背後的腐敗案件浮出水面。
近日,涉及此事的耒陽市教育局局長王宗江已被衡陽市紀委雙規,主管人事的副局長賀洪興因為在此次教師調動中受賄,已被衡陽市檢察院決定逮捕。
網民舉報「大批教師突擊進城」
《最後的晚餐 瘋狂的調動》——今年3月8日,網民「耒水風光」在湖南紅網發了一則帖子。帖子稱:「耒陽教育驚現河北武安現象,教師突擊進城農村教育現亂象」。
5月21日上午,當記者登陸紅網查尋原始舉報資料時,發現網民「耒水風光」的舉報信只剩下兩行標題,具體內容已被刪除。
不過在天涯論壇,記者還是找到了這個帖子。
帖子寫到:「2010年新學期已開學一周,耒陽市教育局突發百多份調令,從農村學校調動大量教師進城,致使本就脆弱的農村師資更現雪上加霜之勢,同時致使本就按部就班的鄉村學校因教師突然離崗進城,造成教室無老師上課的空堂現象。校長束手無策,教學秩序混亂,社會反響非常大。3月4至5日教育局全體副局以上幹部放下手中正常工作,到各學校去做『挖肉補瘡』工作」。
「大量教師突然進城,這種調動方式擾亂了學校的教學秩序和教師隊伍的人事管理制度,愚弄了『凡進必考』的人事管理原則,進人失去標准,失去原則,失去公信……」。舉報此事的網民「耒水風光」認為:「這種教師無序進城給耒陽教育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消極作用」。
「教師上進方向迷失了:是優而進?是科而進?是努力工作?還是多花時間尋門路,找關系?教師們迷惑了。思想變化了,工作態度也就變化了,耒陽教育的明天也就迷惘了。本就脆弱的農村教師師資,這樣一折騰,更顯蒼白了!」「耒水風光」如此感嘆。
「這是否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調動?調動中是否暗藏『貓膩』?」此帖發出後,立即得到了許多網民的聲援,網民們紛紛發帖要求當地有關部門能徹查此事,一些學生家長也紛紛打電話到當地學校詢問詳情。耒陽市教育局一時間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耒陽教育局一日發出百餘調令,百名教師突擊進城,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河北省武安市教育局長被免職當晚簽發數百封調令的事件。因此我在帖子後面跟了貼,強烈希望當地有關部門能調查此事。」網民「耒陽清風」對《法治周末》說。
政府回應屬正常調動
網民的質疑立即引起了耒陽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的回應也異常迅速。
2010年3月15日,耒陽市政府在網上就網民舉報的「大批教師突擊進城」,做了公開回復。
「最近我市因工作需要調動部分教師進城,造成了一定影響,實屬意外。此次教師異動絕非單個事件,而是近年來我市統籌教育發展和布局調整的重要舉措。」耒陽市政府在回應中開宗明義地說明了此次大規模調動教師進城的初衷。
回復稱: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人口紛紛湧向城市,農民或農民工孩子也湧入城區就學,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獨生子女的增多,人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不斷增長,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弟輸在起跑線上,這就形成了普遍的「擇校熱」:農村的學生到縣城就學,縣城的學生往地級市城市就學,地級市城市的學生往省城甚至首都就學。耒陽也不例外,也出現了「三大轉移」。突出表現為城區學校大班額現象嚴重,而在農村就讀的學生逐漸減少。這在客觀上造成了城鄉教育發展嚴重失衡,教育資源急需有效整合,教師資源急需重新合理調整。
同時,回復還說明:此次教師調動是該市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的重要步驟,並經長時間醞釀,是慎重作出的決策,絕非河北武安式突擊進人;此次教師調動是破解教師「三圈現象」,建立合理的教師交流制度的重要舉措。
回復最後還就調動事件引發網民質疑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反思」,認為此次異動確屬正常的人事調配,是城區教育教學的切實需要。但因教師崗位的特殊性,相當多的農村教師進城願望強烈,為了穩定農村教育,統籌城鄉教育發展,一時無法滿足眾多農村教師進城的要求,從而造成了一些矛盾,產生了一定影響,值得深思。
對於此次人事調動中是否存在腐敗問題,回復並沒有作出說明。
教育局局長被雙規
采訪中有知情人士向《法治周末》透露,雖然耒陽市政府已對「調動門」事件做了公開回應,但廣大網民依舊對此事表示出強烈的質疑,各種舉報信也紛紛寄往湖南省有關部門。
與此同時,網民舉報的帖子也引起了耒陽市人民檢察院舉報中心幹警的注意。經過一番秘密的調查了解,耒陽市教育局主管人事的副局長賀洪興進入了檢察官的視線。
2010年4月15日,賀洪興因涉嫌受賄罪被耒陽市公安局刑事拘留。4月29日,賀洪興被衡陽市檢察院決定逮捕。
耒陽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日前向《法治周末》透露,賀洪興被捕,主要原因是他在此次教師調動中有受賄的行為。但具體受賄的金額目前還在偵查中,不便向外界透露。
記者在耒陽市采訪中還意外獲悉,耒陽市教育局局長王宗江一周前也被衡陽市紀委雙規。
那麼,耒陽市教育局的此次人事調動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呢?教師調動的名單又是如何確定的呢?
5月21日下午,記者專程來到了耒陽市教育局進行采訪。
記者看到,局長王宗江的照片依舊貼在教育局領導宣傳欄中,王的辦公室門上則寫上了一行大字:「去省教育廳開會」。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均未透露王宗江已被紀委雙規的情況。
在耒陽市教育局辦公室主任的安排下,人事股股長劉小紅接受了《法治周末》的采訪。
劉小紅向記者透露,其實早在去年暑假時就已經醞釀教師調動的事情,大規模調動教師也是形勢所逼。
「去年我們通過核實,發現城區編制缺少189名教師,後來開局黨委會的時候,有黨委委員提出從鄉村學校調動一些教師到城區來任教,教育局領導和市領導對此事都進行了認可。」劉小紅說。
劉小紅還清楚地記得,今年3月3日,教育局開出了167份調令,167名農村教師被調往城區任教。
耒陽市教育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向《法治周末》透露了此次調動的「兩條標准」:一是選拔優秀教師;二是適當照顧關系。如一些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的職能部門領導親屬以及一些長期在基層工作一些校長的妻子。
「突擊腐敗」緣何屢禁難止
「沒想到這次正常的人事調動會變成這樣的結局,我們也不知道以後該採取何種方式調動教師。」劉小紅對《法治周末》說。
據了解,近年來耒陽市教師隊伍相對穩定,原來城區需要教師都是從中學調劑一些教師到城區任教,像今年這樣大規模地從農村調動教師到城區任教還是第一次。
「王局長從2002年當局長至今8年時間,一直沒調動教師,壓在這里。」劉小紅坦陳,此次調動備受質疑的原因是「時間倉促、動作太大」。
有網友稱,這種突擊的調動,實際上就是「突擊腐敗」。
「採取考試選拔制,會使所有的優秀教師都進城了,這對農村教育不公平;不採取考試制度,又難以有相關的選拔標准,更容易引起教師們的質疑。」劉小紅認為,惟一的方法就是考試和考核相結合的制度。
法律界人士認為,包括教師調動在內事項,惟有經由程序化途徑辦理,才能不失去其嚴肅性。這就要求在包括教師調動在內的權力的行使上,必需建立健全權力制約機制。通過嚴密的制度設計強化對於主要領導權力的制約,避免必要的程序與組織原則為其架空或流於形式。
「惟有如此,才能維護包括教師調動在內事項辦理的嚴肅性,避免各領域相關工作秩序遭受不必要的破壞,同時也才能減少乃至杜絕伴隨著各類非正常現象而生的腐敗出現。」這位法律界人士說。
劉小紅最後向記者透露,此次被調動的167名教師,目前已全部派回到各自原所在的農村學校進行「支教」。具體「支教」多長時間,目前還未確定。
這167名已經被「調動」到城區卻依舊在農村學校「支教」的教師,能否真正調往城區學校任教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貳』 全國學聯新的114家團體單位名單
田德民:
第十五屆全國學聯主席:田德民,直隸(今河北)曲陽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曲陽縣青年抗日救國會副主任,中共曲陽縣委宣傳部部長,察哈爾省委青委青工部部長,張家口市委青委書記、青年團張家口市委書記。195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計劃系。後任全國學聯第十五屆主席,共青團中央學校工作部副部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副司長、司長,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代所長。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胡啟立:
第十六屆、第十七屆全國學聯主席:胡啟立,1929年10月生,陝西榆林人,194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工作,北京大學機械繫畢業,大學文化。 1956年至1966年任全國學生聯合會主席,時年27歲,正擔任北大黨委常委、團委書記。文革中受迫害直到1972年,之後,歷任寧夏某縣縣委副書記、地委副書記、自治區黨委辦公廳主任,1982年入政治局,任中辦主任,直至政治局常委,1998年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現已退休。
1946年至1951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機械繫學習。1951年至1956年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團委書記。1956年至1966年任全國學生聯合會主席,駐捷克布拉格國際學生聯合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1966年至1972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後下放「五七」幹校勞動。1972年至1977年任中共寧夏自治區西吉縣委副書記,固原地委副書記,自治區黨委辦公廳主任。1977年至1978年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1978年至1980年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年聯合會主席。1980年至1982年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市長。1982年至1987年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其間任中共中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1987年至1989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1989年至1991年任中共十三屆中央委員。1991年至1993年任機械電子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93年至1997年任電子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1997年至1998年3月任電子工業部部長。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二至十四屆中央委員,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
伍紹祖:
第十八屆、第十九屆全國學聯主席:伍紹祖,湖南省耒陽縣(今耒陽市)人,1939年4月8日出生於西安。1957年至1965年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學習,理論物理專業本科畢業、研究生肄業。
1965—1972;1979—1981(1981辭職,由清華學子林炎志—現吉林省委副書記繼任)任全國學生聯合會主席。第一次擔任全國學聯主席時,年僅26歲,正在清華大學讀研。1972年,調任王震同志處秘書,結束了在團中央的工作;1979年初,為恢復被林彪、「四人幫」破壞的青、學聯工作,復還團中央任全國青聯副主席、全國學聯主席。在國防科工委的工作中,從普通參謀當起,經過副科長、副局長、副主任直到擔任國防科工委政委、黨委書記。1982年起,歷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國家體委主任、體育總局局長,現任中直工委常務副書記。
195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5年任全國學聯主席、全國青聯第四屆常委、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幹部。1969年至1972年在河南的共青團中央機關五七幹校勞動。1972年調到國務院辦公室任王震秘書。1975年至1982年歷任國防科委司令部二局參謀、科技部二局副科長、副局長。1979年1月12日借調到共青團中央,任全國青聯第五屆副主席、全國學聯主席。1982年7月起,歷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黨委副書記、政治委員、黨委書記兼紀委書記;還任新時代公司副董事長、董事長。1988年10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12月底任國家體委主任、黨組書記。199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國家體委改為國家體育總局,與中華體育總會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任體育總局局長、體育總會會長,並兼任黨組書記,現任中直工委常務副書記。
袁純清
第十九屆全國學聯副主席:袁純清出生在湖南,13歲時,進入漢壽縣第一中學學習。「文革」開始後,學校停課,袁純清被迫回鄉務農。1971年10月至1977年2月間,袁純清先後在家鄉漢壽縣和常德地區的公安局工作。1977年2月,即將25歲的袁純清作為最後一批工農兵學員,進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習。在北大學習期間,袁純清曾擔任共青團北京大學副書記,北大學生會主席,全國學聯副主席等職務。袁純清在畢業後即進入共青團中央工作。[
劉能元
第二十屆全國學聯主席:劉能元, 江西於都人。197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系。1983年後任全國學聯第二十屆主席、全國青聯第六屆副主席。1981年至1988年在北京大學經濟繫上學,曾任北大學生會主席、全國學聯主席、全國青聯副主席。1983年—1990年任全國學聯主席,後任中國證監會呼和浩特證券監管特派員辦事處主任、中國政監會上市部副主任,2002年至今任天津證監局局長。
宋軍
第二十屆全國學聯副主席:宋 軍,男,1961年出生,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1983年8月當選第二十屆全國學聯副主席。(現任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岳
第二十一屆全國學聯主席:楊岳, 男,1968年生,遼寧鞍山人,副教授.1990年—1995年7月任全國全國學聯主席,大四時,以清華大學校學生會主席身份任全國學聯主席,僅22歲。1993年5月當選共青團第13屆中央常委。1997年任清華大學團委書記。第十四屆北京市「五四獎章」獲得者。1998年6月當選共青團第14屆中央委員。2000年年初調任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委副書記。2001年12月團十四屆五中全會上增選為書記處書記。2004年1月兼任全國青聯副主席。2005年12月任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2006年1月至今接替趙勇任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
毛曉峰
第二十一屆全國學聯副主席:毛曉峰,1972年生,1986年入湖南大學,1989任湖大學生會主席。然後留校讀研。是全國學聯副主席省學聯主席。1992年全國學聯執行主席(即在團中央駐會),1994年去湖南鍛煉(縣委副書記)。24歲回團中央任副處長。
張菁
第二十二屆全國學聯主席:張菁:1973年生,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本科畢業,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碩士研究生。1995年(時年22歲)—2000年任第22屆全國學聯主席,現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工作.
陳凱雲
第二十二屆全國學聯副主席:陳凱雲,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1996級碩士研究生。1995年當選第二十二屆全國學聯副主席.
申躍:
第二十三屆全國學聯主席:申躍,女,滿族,1978年生,中共黨員,。2000年7月當選為全國學聯主席、全國青聯副主席。1996年鞍山市第一中學畢業,1996年經免試推薦入清華大學學習,大學期間曾任班級團支部書記、藝術團舞蹈隊團支書、系團委副書記、校團委組織部副部長等,現已直讀博士生。任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
牟大鵬
第二十三屆全國學聯副主席:牟大鵬,1997年9月考入吉林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入學伊始,牟大鵬就是校園里的「新聞人物」。在大學生中間,牟大鵬絕對「突出」——一米九幾的個子!挺拔魁偉,矯健敏捷,是籃球場上的明星,曾代表學校參加「吉林省大學生運動會籃球比賽」,還是校辯論隊的主力隊員,機智儒雅,辯才滔滔。在1999年10月上海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名校大學生辯論賽」中他和三名隊友一起為吉林大學捧回了冠軍獎杯。他歷任班長、商學院學生會主席等。2000年當選第二十三屆全國學聯副主席.
姜風鳴
第二十三屆全國學聯副主席:姜風鳴,男,內蒙古呼倫貝爾人,1975年出生,漢族.重慶大學學生會主席, 2000年7月當選第二十三屆全國學聯副主席。
張衛華
第二十三屆全國學聯副主席:張衛華,四川大學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專業1998級碩士研究生. 四川大學研究生會主席, 2000年當選第二十三屆全國學聯副主席。
劉凱
第二十四屆全國學聯主席 :劉凱,男,河南省焦作市人,1983年出生,漢族。1999年考入焦作市第一中學,2002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學。劉凱高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異,追求進步,先後榮獲河南省優秀共青團員、省三好學生、焦作市三好學生、市優秀共青團員和新長征突擊手等稱號;2000年參加河南省拳擊比賽獲亞軍,2001年獲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參加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獲省三等獎,參加河南省計算機競賽獲一等獎,並在高中階段即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劉凱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擔任校團委委員、校學生會主席和班團支部書記等職務,曾任《新空間》雜志社河南記者站站長、《中外少年》雜志特約記者,組織同學們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文化活動,多方面鍛煉了自己的能力。
到北京大學就讀後,劉凱繼續發揮自己在高中階段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很快在眾多優秀學子中脫穎而出。2005年初,剛上大三的劉凱,參加北京大學校學生會主席競選活動,以很大的優勢當選為北京大學第二十八屆學生會主席。2005年至今任全國學聯主席
荊偉
第二十四屆全國學聯副主席:荊偉,同濟大學土木學院研究生會主席、同濟大學研究生會主席、上海市學聯副主席。土木工程學院測量與國土信息工程系研究生。2005年8月當選為全國學聯副主席。
程海濤
第二十四屆全國學聯副主席:程海濤,男,漢族,河南開封人,1983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獲管理學學士,鄭州大學在讀研究生。2006年8月,作為全國學聯二十四屆二次會議代表,參加了全國學聯二十四屆主席團二次會議,並當選為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副主席。
齊興達
第二十五屆全國學聯主席:齊興達,男,1987年生,蒙古族,中共黨員,遼寧阜新人,2006年9月考入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已獲得免試攻讀直博生資格。曾擔任北京奧運會志願者,現為清華大學百年校慶骨幹志願者。大學期間曾任汽63班班長、汽車系學生會主席,2009年12月當選為清華大學學生會主席。本次全國學聯大會上,齊興達是大會主席團成員。
楊正沛
第二十五屆全國學聯副主席:楊正沛,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會主席、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09級博士研究生,2010年8月當選第二十五屆全國學聯副主席。
『叄』 耒陽市第一中學的學校簡介
耒陽一中是湖南省示範性高中(原湖南省重點中學),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坐落於馬埠山下,耒水河畔,交通便利,環境幽雅。其前身是聞名遐邇的杜陵書院,1902年創辦新學,已有百年的輝煌悠久歷史。校內有杜甫墓、杜公祠等省級保護文物。
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學生發展為目標,改革創新,突出特色,秉乘「公勇勤樸」的校訓,以「全面育人,科學育人,讓學生人人成才,讓家長個個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為目標,求真務實,細抓實干,學校規模日盛,聲譽日隆。
學校現有校園面積50000平方米,綠化面積達40%。有80個教學班,學生6000餘人,教職工406人,其中特級教師5人,2人享受國務院津貼,高級教師78人,中級教師116人;有全國優秀教師4人,國家級骨幹教師7人,省級骨幹教師4人,省級優秀教師16人,市級學科帶頭人和後備學科帶頭人23人。
學校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規劃分明,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一流。圖書館藏書10萬余冊,並設有電子視聽閱覽室;體藝館有一流的音樂、美術教學設備,是2003年全國甲B籃球賽的主賽場。
耒陽一中素以治校嚴,校風好,讀書空氣濃著稱。教學質量穩居地市前茅,每年都有數名學子考入清華、北大,連年被評為衡陽市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2008年高考本二以上上線563人,創耒陽市高考歷史紀錄。學科奧賽更是衡陽市得獎大戶,學校獲奧賽國家級、省級獎的人數占衡陽市獲獎人數的近半。音體美和科技創新活動也有聲有色,多次獲省歌詠賽、文藝調演一等獎,被評為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基地。
學校設有「力中樹蘭」、「鵬程」、「中柱」三大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或家庭困難而上進的學生,做到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輟學。
學校注重特色辦學。按照高起點、現代化、有特色的整體思路,提出了質量立校、教研興校、管理強校的口號,「中學內部督導研究與實踐」省內領先,三維德育改革成果豐碩,現代教育技術獨樹一幟。
與時俱進的競爭意識,科學規范的內部管理,使學校永葆青春活力和競爭力,學校先後獲得了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中學生文學社團示範單位、全國教育網站示範單位、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道德教育示範學校、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紅旗團組織等省級以上榮譽近40項。
2013年來,學校正以高速發展的態勢向全國示範性高中挺進。
『肆』 中國籃球賽事有哪些
中國籃球賽事很多,主要分為職業賽、業余比賽、高校比賽、大型商業比賽及邀請賽等,以下做具體介紹:『伍』 耒陽市初中籃球比賽贏了有什麼用
這個沒有去關注過,也不知道是什麼意義。
『陸』 衡陽市高中排名
霸主:八中。
衡陽市唯一一所入圍全國百強示範高中的學校。百年名校。雄霸湘南。試與長郡一爭高下。
二超:鐵一中、一中、
兩所都是老牌省重點中學。從歷史上看,兩校歷史都相當輝煌。一中淵於船山書院,是湘軍名將彭玉麟一手創辦的。鐵一中乃民國交通部部立衡陽扶輪中學。建國後歸中南鐵路局管理。在當時是全國唯一一所由企業辦的省重點中學。06年,冶金並入鐵一。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足球躋身全省前三。兩校傑出校友輩出。東西相爭。看好鐵一。
多強:A二中、衡鋼、田家炳、
B實驗、五中、七中、
二中:歷史悠久,老牌市重點。以前深受市府重視,地處市中心,籃球全省前三。
衡鋼:企業辦學,成績斐然。
田家炳:港商注入資金後,生機勃勃。
實驗:雁城新秀,倚靠南華。
五中:新升市重點。
七中:西畔湘濱。風景秀麗。日語見長。
『柒』 誰能介紹下中國高中籃球聯賽
CHBL(就是全國高中籃球聯賽)分為南北兩大賽區。 南區:上海,重慶,四川,江蘇,湖南,浙江,湖北,廣東。 北區: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東,陝西。 共16個大城市省份。 簡單介紹下,各大城市省份的強隊的資料。 南區 上海:復旦中學華東模範中學南洋模範中學(這是公認的南區強隊) 重慶:重慶一中重慶四十二中 四川:綿陽中學成都樹德中學西南交通大學附中 江蘇:南京五中南京九中(江蘇老大) 湖南:長沙市明德中學長沙市第一中學長沙市第九中學 浙江:黃岩第二中學 湖北:武漢第一中學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廣東:廣州第一中學廣州番禺中學華南師范大學附中 北區 北京:北京清華附中北京四中 天津:天津塘沽一中 遼寧:沈陽三十一中學 吉林:長春二實驗中學長春十一中(公認的北區強隊) 黑龍江:哈爾濱五中 河北:河北石家莊市第二中學 山東:山東濰坊一中 陝西:陝西西安交大附中 (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各個省市的主要隊伍,等以後再繼續添加...) 比賽規則是分為三部來進行的 (一)省市比賽 省市的各大球隊先進行循環賽決出第一名。 (二)省際爭雄 各大省市的第一名進行循環賽決出南北賽區的第一名。 (三)終結戰 南北賽區的四隊開始南北爭霸戰,南北兩支球隊進行巔峰之戰,比賽制度是五場主客場三勝制,決出全國高中籃球之王。 籃球之追夢少年大概的過程也是這樣的,這幾年的全國高中籃球聯賽在制度和參賽規模上有了些變化,但由於本人對這些還知之甚少,所以只能暫時先按這個寫了,望廣大讀者予以諒解! 提醒: ★在聯賽中表現優異的高中籃球選手將會被選送到NIKE亞洲籃球訓練營,接受經驗豐富的青少年籃球教練的訓練,與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同齡人切磋球技。此前,NIKE在美國、日本都舉辦過類似的籃球訓練營,多位著名職業球員都曾受邀到現場指導。中國男籃現役國手劉煒、莫克等都曾參加過NIKE在其他地區舉辦的籃球訓練營。 ★國際知名的體育經濟公司IMG也將派出資深球探到高中聯賽的現場,挖掘中國籃球界的新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體育帝國」,IMG是職業體育運動領域的巨大發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