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快速籃球培訓方法
一、培養幼兒對籃球的熱愛
幼兒接受業余籃球訓練的第一步,就是首先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喜歡上籃球,培養其對籃球的興趣。在4歲的年齡段(小班)我們可以通過玩球來引起幼兒對籃球的興趣。而到了5-6歲的年齡段,可以初步的接受最基礎的籃球訓練。
二、訓練時間
幼兒業余籃球訓練應為一周2-3次,每次訓練時間為45分鍾以內,內容動靜交替。不宜每天練,這樣對幼兒的體能、精力影響比較大,因為幼兒每天不止要參加籃球訓練,還有其他內容學習。不宜次數太少,這樣會使幼兒學習技能的進度緩慢,而且容易遺忘。
三、幼兒業余籃球訓練內容與方法
由於幼兒年齡較小,身體力量薄弱,所能掌握的都是最基礎的籃球技能,不涉及籃球的深層技戰術。以下是幾種基礎籃球訓練的內容。
1、球性練習
2、原地拍球
3、行進間運球
4、雙手胸前傳接球
5、雙手投籃
6、三步上籃
7、全場3對3小籃球比賽與簡單的籃球比賽規則
8、幼兒籃球游戲
四、訓練方法
1、球性練習:
球性是一切籃球技能中的基石,幼兒每次訓練必須的熱身環節。只有熟悉球性才能夠控制好籃球。而球性練習是讓幼兒學會運用手指、手腕力量控制籃球。為之後的拍球等一系列基礎動作,打下基礎。
(1)屈蹲撥球:幼兒蹲下,把籃球放於身前,左右手手指打開,手腕擺動,在身前左右撥動籃球,將球控制在身前。在幼兒能左右熟練的撥動、控制好籃球後,可以要求幼兒目視前方,用手指手腕讓籃球圍繞著的身體轉圈。幼兒園老師籃球培訓方案。
(2)小球過山洞:幼兒站立,兩腳打開略寬於肩,彎腰,稍稍屈膝,將球放於身前,運用手指、手腕撥動籃球,使籃球穿過自己的兩腳,就像在書寫一個8字一樣,來回拔動。左右手交替進行。
(3)雙手胸前拋球:雙手胸前拋球對幼兒的注意力、手眼協調性要求比較高。幼兒直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球放於胸前,雙手用力將球垂直往上拋,對初學的幼兒拋球高度要求應比較低,逐漸增加拋球高度。要求幼兒在球下降時應主動伸手接球,而不是等球落在手裡。幼兒熟悉後可增加難度,如:拋球後擊掌一次再接球。
(4)小矮人滾球:幼兒蹲下,扮小矮人,往前推著球走。
(5)滾球追趕:幼兒彎腰,稍稍屈膝,籃球放在身體一側,用手指、手腕撥動球向前進。
『貳』 幼兒園小班籃球教學步驟
幼兒園籃球教學的思路。
以籃球為特色活動,熟悉籃球的球性練習來引導幼兒的興趣,開展教學活動。在幼兒園,孩子們年齡小,手部力量和腿部力量不是很到位,對抗性的比賽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結合幼兒的年齡及生理運動特點,立足於《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以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的精神,我們做了些嘗試性的探索。
1、籃球教學的總目標有三點。
第一、讓每名孩子能夠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一起投入籃球活動中,對籃球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第二、積極探索與同伴運球的各種方法,具備良好的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形成團結合作、遵守規則、活潑開朗的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第三、豐富籃球動作的技能,提高玩球的多樣性。了解籃球比賽規則,學習靈活的運球的方法,能一對一的對抗,在練習中獲取得競爭意識。讓幼兒在掌握運動技能和進行身體鍛煉的同時體驗到運動的各種樂趣,產生對運動快樂的體驗,並逐步形成終身參加實踐的志向和習慣。
2、籃球教學的方法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示範,幼兒整體認識,然後分解每一個動作要領,上肢和下肢的局部學習。讓幼兒整體練習,老師在巡迴個別指導、熟練鞏固後,在集體練習運用提高。再配上兒歌輔導法,就是把籃球類動作的要領、規則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在學習打籃球的基本動作和技能時結合兒歌的朗誦,使幼兒在理解兒歌的同時記憶了動作要領或游戲規則。這種形象地方法能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學習的效果,在幼兒練習過程中,還可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如單獨練習、對練、小組練習等,幫助幼兒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另外還加強對班級教師的籃球培訓,寫好每一次培訓的計劃,嚴格要求老師學會並掌握籃球的基本知識點和動作要領,調動老師們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形成特色的球類活動課程奠定基礎。教師在教學實踐——反思、分析——尋找解決方法——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知識和能力得到了同步提高。三、幼兒園籃球基本動作練習。
第一、兒歌輔導法。用兒歌的形式簡化了籃球基本動作要領,讓孩子們有趣地掌握基本動作和方法。
持球
手心空空不觸球、兩臂彎彎成八字;
雙腳肩寬稍微屈、指瑞控球於胸前。
拍球
手當帽子蓋住球、手位協調很重要;
一上一下膝稍屈、指根掌沿拍拍樂。
運球
手推按球前後方、眼睛平視不看球;
落點身體側前方、手身前傾保護球;
低運球:兩腿彎曲膝以下。
高運球:兩腿微屈腰腹間。
傳接球
雙手持球於胸前、兩眼注視接球人;
後腳蹬地前臂伸、翻掌傳球給對方。
接球
兩腳前後稍屈站、兩眼注視傳球人;
伸直雙臂接准球、掌心相對收住球。
雙手投籃
雙手持球於胸前、重心放在兩腳間;
目視籃筐的後沿、兩腳蹬地腰腹展;
兩臂上伸兩手翻、指尖撥球三指投。
單手投籃
小小腳尖正對籃、重心要在兩腳間;
一手曲膝肘稍外、肩肘腕三個直角;
兩手拇指T手型、食指放在球中間、
雙肘之間倒V字、食指指向籃球圈、
頭不幌頭瞄準點、投後食指向籃圈。
第二、拿著球隨著音樂,以兒歌的形式來進行熱身運動:
小班球操
寶寶開火車呀、兩臂兩肩來繞繞;
長高了變矮了、上下左右前後拍;
身前屈繞圈圈、球在肩上扭扭跨;
小兔小兔跳跳、蝸牛蝸牛慢慢走;
碰碰小腿小腳、拋拋轉轉真有趣。
大中班球操
抱球跑跳踏步走 、 半蹲活動頭和肩;
體前彎腰轉大圈 、 四個方向拍四下;
腳尖腳跟左右擺 、 球碰大腿和小腿;
弓步抱球繞一下 、 換個腳兒在試試;
左右手兒來托舉 、 拋球向上放放鬆。
『叄』 籃球的基礎知識有哪些
籃球的基礎知識有以下幾個。
第一:在運球方面不得抱著球走三步,否則就是犯規,球權歸對方所有。三步上籃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避免了抱著球走三步,還能進行上籃。學習籃球必須學會三步籃,才算進入門檻。
第六:如果己方球員已經將球投出,卻被對方蓋帽,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球搶回來,但如果由於個人原因沒有將球投出去,但球已經離手在這種情況下再抓起球就屬於犯規。
第七:己方球員和對方球員同時抓到球爭執不下,在這種時候裁判會暫停比賽,讓雙方球員進行跳球,重新爭奪球權。
『肆』 幼兒園開始學籃球,需要練習多長時間
幼兒園開始學籃球,需要練習的時間根據孩子的體能情況而定,通常一天兩次,一次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啦
『伍』 幼兒園籃球教學要點
1. 單手原地拍球:雙腳左右開立,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屈膝。右手為例,拍球時,左手放於背後,右手掌自然分開,全手掌觸球。拍球時身體要有節奏的上下擺動。
2. 雙手原地拍球:動作同上,加上左手拍球,拍球時,可分為:雙手同時拍、雙手間歇拍。
3. 雙手左右拍球:雙腳左右開立,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屈膝。身體向前探,拍球時全手掌觸球五指自然分開左右手換拍球。拍球時球的方向要於掌心垂直,手發力的方向要正。拍球時身體要有節奏的左右擺動。
4. 單手左右拍球:雙腳左右開立,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屈膝。右手為例,拍球時,左手放於背後,右手左右拍球,技術要點,胳膊帶動手迅速左右轉換。拍球時球的方向要於掌心垂直,手發力的方向要正。拍球時身體要有節奏的左右擺動。
5. 單、雙手左右拍球:與單手左右拍球一樣,左手左右拍完換右手,有規律的換手。
6. 原地單手前後拍球:雙腳前後站立,微蹲方法與要領與單手左右拍球同樣。
7. 原地雙手前後拍球:技術同上,加上左手拍球。
8. 單手跪地拍球:兩腳前後站立半跪地,排球方法與原地拍球方法一樣。
9. 雙手跪地拍球:技術同上加上左手。
10. 坐地拍球:分為坐地並腿拍球、坐地分腿拍球。動作要領。坐地上提保持直立,雙腿向前伸直。並腿拍球球在兩側拍球,分腿拍球可在兩側可在腿中間拍球。
11. 胯下拍球:雙腿前後開立,手的發力方向掌握好,把球從跨下拍過去,另一隻手要有預判把球接住。也可以抬腿胯下拍球,先把退抬起把球從胯下拍過去,動作相對簡單。
12. 背後向前運球:雙腳前後開立,重心盡量向前可以為後手騰出更大的空間,將球引至身後由身體另一側向前拍出。
13. 運球進攻:雙腳前後站立膝蓋微蹲,左手抬起小臂護住面部,五指自然張開,掌心向外。右手單手拍球,做運球進攻狀態,後腳向前一步接著前腳向前一小步.
14. 擊地傳球:雙腳前後站立,雙手五指自然張開掌心相對握住籃球的上部,傳球的的時候手腕前扣,讓球快速向前旋轉出去。
15. 雙手胸前傳球:雙腳前後站立,雙手五指自然張開掌心相對握住籃球的上部傳球時手腕上揚將球快速推出。
『陸』 幼兒籃球基本動作名稱
1、球性練習:
球性是一切籃球技能中的基石,幼兒每次訓練必須的熱身環節。只有熟悉球性才能夠控
制好籃球。
而球性練習是讓幼兒學會運用手指、
手腕力量控制籃球。
為之後的拍球等一系列
基礎動作,打下基礎。
(1)屈蹲撥球:幼兒蹲下,把籃球放於身前,左右手手指打開,手腕擺動,在身前左右撥
動籃球,將球控制在身前。在幼兒能左右熟練的撥動、控制好籃球後,
可以要求幼兒目視前
方,用手指手腕讓籃球圍繞著的身體轉圈。
(2)小球過山洞:幼兒站立,兩腳打開略寬於肩,彎腰,稍稍屈膝,將球放於身前,運用
手指、手腕撥動籃球,使籃球穿過自己的兩腳,就像在書寫一個
8
字一樣,來回拔動。左右
手交替進行。
(3)雙手胸前拋球:雙手胸前拋球對幼兒的注意力、手眼協調性要求比較高。幼兒直立,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球放於胸前,
雙手用力將球垂直往上拋,
對初學的幼兒拋球高度要求應
比較低,逐漸增加拋球高度。要求幼兒在球下降時應主動伸手接球,而不是等球落在手裡。
幼兒熟悉後可增加難度,如:拋球後擊掌一次再接球。
(4)小矮人滾球:幼兒蹲下,扮小矮人,往前推著球走。此動作對體力要求比較高。
(5)滾球追趕:幼兒彎腰,稍稍屈膝,籃球放在身體一側,用手指、手腕撥動球向前進。
可用比賽的形式進行。
2、原地拍球:
概念:
指幼兒原地用單手連續拍按由地面反彈起來的球,叫拍球
。
原地拍球動作是由身體姿勢、手臂動作、球的落點、手腳協調配合四個環節組成。
(1)身體姿勢
幼兒拍球時應保持兩腳前後自然開立,兩膝微屈,
上體稍前傾,眼睛看著籃球。
(水平
提高後要求目視前方)
,非運球手臂屈肘平抬,用以保護球。腳步動作的幅度和下肢各關節
的屈度隨運球速度和高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2)手臂動作
拍球球時,五指張開,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的外緣觸球,掌心不觸球。
(3)球的落點
幼兒在運球時應學會控制球的落點,
使球完全保持在自己身前能控制到的位置。
可在地上
劃標志物。要求幼兒把球控制在標志物范圍內。
『柒』 籃球課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籃球運動涵蓋了走、跑、跳、投等多種身體運動形式,能全面、有效、綜合的促進身體素質全面發展,保持和提高孩子的生命活力,為孩子的一切活動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
一、籃球運動可以讓孩子長高
大家都知道打籃球的孩子都很高,看看姚明。我們不需要每個孩子都長得他那麼高,但是如果有一個運動項目能讓孩子長高,你願意讓孩子參與嗎?有科學的數據表明:從小打籃球的幼兒將來身高都多增長5~10公分!
二、籃球運動讓孩子學會合作
合作在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籃球是一個集體項目,是靠團隊合作來完成的運動項目,我們通過籃球項目的開展,從小培養孩子相互合作的意識。
三、籃球運動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自信心
拍籃球時,球會上下運動,球要拍到一定的位置,並且要在適當的時機和固定的頻率,才能把籃球拍好。不僅能培養孩子的手部控制力,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怯怯生生地拿著籃球不知所措,到賽場上的所向披靡,這就是籃球帶給孩子的成長,帶給孩子的自信。
四、籃球運動可以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遵守規則是大家和諧相處的前提。打籃球是要講規則的,我們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孩子從小知道規則的重要性。
五、籃球運動能促進孩子左右腦平衡發展
人的左腦主要從事邏輯思維,右腦主要從事形象思維,右腦的存儲量是左腦的100萬倍。開發右腦的主要途徑就是向右腦輸入信息、刺激右腦,有意識地加強左側肢體的運動。而籃球運動中的雙手運雙球、左手運球、投籃球等基本活動,能很好地鍛煉、刺激兒童左右腦平衡發展、培養兒童手眼協調、手腳協調、全身協調發展!
六、籃球運動可以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品質
籃球難度高,不經歷足夠的訓練磨礪甚至無法正確投籃。所以會打籃球的人必然在場下有堅持嚴格的訓練,也必然有勤奮,執著之心。運動難免磕磕碰碰,在籃球練習中,很大程度上磨練了孩子的意志品質,永不放棄的精神。
『捌』 幼兒籃球規則
一、基本規則一
1、比賽方法
每隊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替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規定增加人數。比賽分上下半場,每半場各20分鍾,中場休息10分鍾。比賽結束兩隊積分相同時,則進行延長賽5分鍾,若5分鍾後比分仍相同,則再次進行5分鍾延長賽,直至比出勝負為止。
2、得分種類
球投進籃框經裁判認可後,便算得分。3分線內投入得2分;3分線外投入得3分,罰球投進得1分。
3、進行方式
比賽開始由兩隊各挑出一名跳球員在中央跳球區跳球開賽。
4、選手替換
每次替換選手要在20秒內完成,替換次數不限定。交換選手的時間選在犯規、爭球、叫暫停時進行。裁判可暫時中止球賽的計時。
5、罰球
每名球員各有5次被允許犯規的機會,第五次即犯滿退場。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罰球是在沒有防守的情況下進行投籃,做為對犯規隊伍的處罰。罰球要站在罰球線後,從裁判手中接過球後5秒內要投籃。投籃後,球觸到籃框前球員不能踩越罰球線。
6、違例
大致可分為A、普通違例:如帶球走步、兩次運球、腳踢球或以拳擊球。B、跳球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人不可在跳球者觸到球之前進入中央跳球區。
二、基本規則二
1、24秒鍾規則:進攻球隊在場上控球時必須在24秒鍾內投籃出手(NBA比賽為24秒,全美大學體育聯合會比賽中為35秒)。
2、10秒鍾規則:球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10秒鍾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3、5秒鍾規則:持球後,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擲界外球出手。FIBA規則規定罰球也必須在5秒鍾內出手(NBA規則中為10秒)。
4、3秒鍾規則:與對方發生身體接觸而產生的犯規,比如與裁判發生爭執等情況。
5、侵人犯規:與對方發生身體接觸而產生的犯規行為。
6、技術犯規:隊員或教練員因表現惡劣而被判犯規,比如與裁判發生爭執等情況。
7、惡意犯規:球員做出的不體現運動員精神的犯規動作,比如打人。發生此類情況後,球員應立即被罰出場外。
8、隊員5次犯規:無論是侵人犯規,還是技術犯規,一名球員犯規共5次(NBA規定為6次)必須離開球場,不得再進行比賽。
9、違例:既不屬於侵人犯規,也不屬於技術犯規的違反規則的行為。主要的違例行為是非法運球、帶球走、3秒違例、使球出界。
10、隊員出界:球員帶球或球本身觸及界線或蚧線以外區域,即屬球出界。在球觸線或線外區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11、干擾球:投籃的球向籃下落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球。當球在球籃里的時候,防守隊員不得觸球。
12、被緊密盯防的選手:被防守隊員緊密盯防的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傳球、運球或投籃,否則其隊將失去控球權(NBA規則中無此規定)。
13、球回後場:球隊如已將球從後場移至前場,該球隊球員便不能再將球移過中線,運回後場。
『玖』 幼兒園小籃球教學方法
兒童籃球訓練要注意方法和手段,特別是身體素質的敏感期,以多種訓練方法和手段來發展專門能力,訓練應該形式多樣,內容手段豐富多彩。
01一、注重柔韌和靈敏素質練習為學習籃球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柔韌素質影響籃球技術動作的幅度和難度,靈敏素質特別是敏捷的反應決定一名籃球運動員的前途。常用的柔韌和靈敏性練習:1、曲肘摸背、背後上下曲肘拉手。要領:肘關節高抬。2、分腿立向前屈體。要領:腿伸直手觸地。3、側弓步壓腿 。要領:支撐腳跟著地,另一腳尖立起重心盡量向後。4、仰卧舉單腿。要領:兩腿伸直,同側手觸摸抬起的腳尖。5、轉體。要領:腳跟不要離地。6、身體後伸。要領:膝關節前頂,兩手觸摸腳跟。7、兩人相互踩腳。要領:腳步靈活,不能用腳踢。8、站、蹲、坐、爬啟動跑的練習。要領:拋球要突然,啟動反應要快。9、轉身後搶球練習。要領:教師用手拋球,學生轉身後搶球。
02二、結合籃球步法,提高運動員的快速移動能力籃球場上的快速移動能力是運動員最基本的條件之一,籃球步法又是打好籃球的最基本的技術之一。利用籃球步法提高運動員的快速移動能力,這是兒童速度敏感期中十分重要。常用的練習:1、 變速、變向跑。要求:變速、變向時要突然加速。2、 看信號互相追逐。二人一組跑到教師面前時根據教師的手勢向左或向右變向跑後互相追逐。3、模仿對方移動。二人一組,一人做移動,另一人做相應的移動。4、看手勢做防守步法的練習。看教練手勢做各種防守步法和綜合防守步法練習。各種步法的綜合練習。5、可在球場內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兩種以上的防守步法練習。6、一對一防守練習。一人進攻,一人防守。防守者要與進攻者保持一定的距離。
03三、用運球的方法,提高運動員的球性。在運球教學過程中,可採用基本運球手法與各種運球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以加強基本運球手法練習來促進各種運球技術的學習。常用的基本運球手法練習:1、以肘為軸用力拍球。盡量減少手與球的間隙,手的跟隨動作要柔和。2、以肩為軸用力拍球,手的跟隨距離要長,手要用力拍球。3、原地的前後、左右拉運球。拉球前最後一次運球要有力。4、各種變向運球練習。(體前變向換手、不換手運球、後轉身運球、半後轉身運球、背後運球、跨下運球)5、體前變向換手接背後、後轉身、跨下運球。6、跨下接背後、後轉身運球。
運動與學習都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打籃球也一樣,貴在堅持。即使你的孩子現在還不會打籃球或者打的還不好,也沒關系。在哈林秀王學習籃球是一個享受運動過程,讓您的孩子在歡聲笑語的氛圍下學習籃球,收獲健康。
『拾』 幼兒籃球運動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兒童打籃球的好處
1.讓孩子打籃球最大的高處就是促進骨骼發育,對身高有一定的幫助,因為籃球項目中拉伸動作特別多,拉伸多了會對肌肉和骨骼都起到拉伸,這時肌肉和骨骼都會得到很好的拉伸對長高起到很大幫助。
2.大籃球絕對是培養團隊意識的好運動,球中傳球的配合,接球的呼應,籃球的團隊整體性無時無刻都在給孩子灌輸著合作的教育,孩子們在籃球運動中通過相互鼓勵、傳球逐漸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他們需要和隊友並肩作戰,分工合作,共同進退。
3.在學習籃球的時候對於運球是需要掌握的非常熟練的,而且左右手運球都要訓練,在籃球運動中,十分注重孩子雙手運球能力的培養,也就是注重孩子非優勢肢體的發展,這對孩子左右腦的開發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