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適合自閉症兒童(8歲以下)玩的戶外活動,由簡單到復雜,要7個游戲
兔子蹲。讓孩子們都為自己想一種水果。當自己是那種水果。然後念到這種水果時哪個人要適當反應。比如: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完蘋果蹲,然後蘋果同學要開始蹲,然後要傳給其他人,反應錯誤的就淘汰。最後獎勵
② 有自閉症的孩子體育課要怎麼上呢
建議去參與一些競爭性不是很強的游戲。比如打打乒乓球,這個競爭性都不是很強。其實歸根到底,你要解決的是孩子自閉症這個問題。能做的是盡力的開導,給他更多的關愛吧。這樣孩子心中有了安全感,慢慢一步一步就有可能治癒自閉症。
③ 特別自閉的學生
以下幾點,你能做到嗎?
1、如果有同學欺負你,請不要忍耐,這樣只會是他們更囂張,只會是你委屈憋在心裡獨自痛苦。但更不能用武力解決問題,這是不對的。當有人欺負你時,不要怯弱,你可以大聲呵斥他(注意你說的話都要和他講的道理),還要及時報告老師,通過老師解決問題。要注意人人平等,這樣交往才能自然順暢,最好不要出現你因為可憐,同情某人而和他交往的情況.
2、請寬容,大度,樂觀,堅強一點。這是與人交往的必備條件,不要太敏感,太脆弱。凡事都要往好的方面想,不管事情多糟都覺得無所謂,因為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你傷心,你煩惱,懊喪,又有什麼用呢?你要做的只是要樂觀一點,保持心情的平靜,想想你該接下來怎麼做。
3、一定要主動!只要你肯主動交往,主動和別人搭話就能獲得友情。請試著讓自己活潑一些,多說點話,多微笑,對人要熱情,主動幫助他人,你的誠摯一定會打動別人。
要敢說話,多說話,鍛煉自己的膽量,要自信。和別人交談時不要緊張,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擔心自己的話合不合適,有沒有必要說。說得多了,就知道該怎麼說了。
盡量與盡可能多的人說話,要和你們班裡的每個人說話。不要擔心交往失敗,和他們成不了朋友,有什麼可擔心的?有什麼好怯弱的?失敗又怎樣?勇敢闖一闖!只要你主動去交往,不怕失敗,你一定會受益無窮,從中學的與人交往的嬌俏與方法。如果你敢這樣拼一次,友情不會遙遠。
4、學習一些交往,言談的技巧,練習口才,使自己的人際交往更加和諧。
你曾經自信,快樂,我想,它們不久就會回到你身邊。(:
④ 自閉症孩子為什麼要進行體育干預
為什麼我們要給孩子培養至少一門體育愛好呢?
一.身體強健、頭腦聰明
有科學實驗證明,體育鍛煉其實才是最佳的休息方式,人在累的時候,適當做些運動,反而能更好調節自己,使自己精力更充沛,頭腦更清晰,當然,該睡覺的時間除外。同時,鍾愛一項運動、擅長一項運動、玩轉一項運動其實是很需要智力的。我們最初感知世界都是靠我們的四肢,試想一個不願意去摸水的孩子能描述出水的觸感么?因此,運動能力與一個孩子的智力發展息息相關。
二、有利於形成自己的魅力及穩定的朋友圈
人總是要得到周圍環境的認可才會越來越有自信及魅力。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有一門體育愛好,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同時,體育愛好與其他愛好不太一體樣的地方是,體育運動多講求團隊合作,對於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領導力、團隊協作能力及抗壓能力都有很大益處。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孩子才容易交到真正的可能相伴一生的摯友,這樣孩子不僅性格容易開朗,而且,內心也會充盈不會覺得孤獨。
三、愛運動的人,都不怎麼會走邪路
體育運動多是需要耗費較大精力的,這樣孩子基本上沒有時間去收外界干擾;同時,體育運動,比如足球、排球尤其講究比賽規則,對孩子的規矩意識是良性的引導。另外,體育運動磨練人的意志,教會人堅持,對孩子的人生影響深遠。那麼愛打架的櫻木在打籃球時,不也乖乖的么?
四、愛運動的人,情商更高
體育運動本身除了需要人堅持、克服惰性等自身特點外,運動最重要的是會給人提供一個情緒的出口,每個人一生都會經歷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而運動就像是一個朋友,一生陪伴自己,共歡樂,同哀苦,包容一個人最極端的那一面,最終還給大家一個平和陽光、對周圍溫柔以待的高情商的人。
找一片天藍雲白,空氣潔凈的地方,帶著孩子一起邁開腿吧,走出門去,讓奧運的精神即刻真正傳承。
⑤ 帶領自閉症孩子到球場打籃球
這是好起來的節奏啊
⑥ 讓自家小孩去學學籃球鍛煉,特別特別需要注意什麼
籃球作為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運動,它的好處非常多,尤其是對於尚處於身體和心裡發育關鍵時期的孩子們。打籃球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也能夠鍛煉心智,養成良好的性格。
在進行籃球比賽或培訓時,也需要准備一些必備的籃球用品,這樣才能在享受運動的同時,保證自身安全。
1
籃球
籃球一般分為5號、6號、7號,建議初學者用6號球,熟練掌握之後再開始用7號球。
籃球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恆的運動,每周的訓練是孩子們進行學習、提升自我的過程,但更多的是在平時,不斷練習,培養球感,記住一句話,熟能生巧。
2
球衣
球衣材料一般使用具有良好透氣疏水性的布料,不會影響球員的身體活動,不易產生靜電,重量輕.好的球衣有助於運動員提高成績。
3
球鞋
籃球運動一定要穿適合的籃球鞋,鞋碼太大容易摔倒,太小則會讓腳施展不開;一雙好的籃球鞋能夠幫助你在籃球比賽時保護你的雙腳,訓練時可以選擇那種專門的練球鞋,是低幫的,練球很舒服,不容易疲勞;而比賽時,建議選擇穿裹腳的那種高幫球鞋,綁緊一些,可以有效地防止崴腳。
4
護具
在打籃球之前,最好是佩戴護踝、護膝,以及護齒等護具進行保護。一般籃球比賽中膝蓋的受傷多因沖撞引起,戴護膝是個很好的保護辦法。
5
運動飲料
籃球訓練和比賽要及時進行補水,推薦鹽汽水,可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和鹽分。切記千萬不要喝碳酸飲料,會讓身體的鈣流失。
6
運動毛巾
訓練和比賽休息的時候,用運動毛巾擦擦汗,讓身體更加清爽。
7
創可貼
激烈運動的情況下,不可能完全避免受傷,隨身帶著創可貼,這點痛不算什麼!
8
指甲刀
指甲在籃球運動中是一個「害人害己」的東西,長指甲在碰到籃球後,容易斷裂受傷;指甲也容易傷害到其他人,勤剪指甲,衛生又安全。
9
眼鏡盒
在打籃球時最好是不要帶眼鏡。因為眼鏡不僅會在你打籃球時有一定的干擾如眼鏡會晃動,而且在激烈的籃球賽中,很容易發生因為碰撞打碎眼鏡從而劃傷臉甚至眼睛的情況。
⑦ 孩子有自閉症,怎麼進行康復訓練成都哪兒可以
自閉症兒童康復教育是世界難題!原因有以下幾點:
1,病因不明,但可以肯定是屬於起源於胎兒早期神經系統發育障礙,而非後天教養導致;
2,每個孩子症狀和具體問題不一樣;
3,康復教育時間非常長甚至終身需康復;
4,康復教育投入的時間、精力、財力、人力、專業知識都非常大;
5,無論哪一種康復教育方法都不是百分百對每個孩子有效,每個孩子都是特殊個案!都需要康訓老師根據孩子自己的特點做個別化教育方案!
自閉症孩子康復過程有很多方面,很多問題都需要同時干預,而其中有一個方面是:語言,這也是一般家長都最在乎最著急的。語言交流溝通表達障礙也是自閉症孩子一個明顯的障礙。我們知道: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用於相互交流感情、表達需求、願望、陳述事實、描述事物發生發展過程、解釋原因等諸多社會性行為的首要工具。
在我們用語言與他人溝通交流時,一般會涉及到事物主體名稱(What?)或人物(Who?)、事物事件發生地點(Where?)、事件發生時間(When?)、事情怎麼回事或將要怎麼做(How to do?)、事件主體或人的數量有多少(How many?)、以及事件發生的原因(Why?)。
這些是我們用語言溝通交流最基本的要素。如句子:
1、媽媽(人稱),我(事件主體)口渴(原因),我想要吃冰激凌(願望)!
2、爸爸(人稱),明天是周末(時間),我(事件主體)想要去游樂園(地點)玩!
3、小明(人稱),把陽台上(地點)的掃帚(物體名稱)給媽媽(人稱)拿到廚房(地點)來!
4、小紅(人稱),去冰箱(地點)拿(動作詞)兩個(數量)蘋果(物品)出來!
5、爸爸(人稱),弟弟(人稱)用水彩筆(物品名稱)在牆上(地點)亂畫(動作詞)!
我們在這里簡單列舉幾個句子,實際生活中用到的語言表達句子更多更復雜,經常還會涉及到形容詞(顏色、形狀、大小、高矮、長短、輕重……)、介詞、連詞、語氣助詞等等!
在這些星星的孩子的語言康復教育中我們發現:家長們在孩子語言沒出時著急什麼時候孩子開始說話。但當孩子語言出來時新的問題和煩惱更多:他們自言自語、反復說與場景無關的話、把我們的問題重復而不會回答,無視與他交流的人的問題、語調異常發音怪異、會說話但不會唱歌……等等,讓家長頭痛不已。自閉症孩子大多的問題行為,如發脾氣也與他們「想表達而不能不會表達」有直接關系,自閉症的思維發展與語言表達能力是不同步的。這是因為自閉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實際應用能力,聽理解能力都不是按我們一般孩子的順序在發展。語言發展的康復訓練過程中,自閉症孩子一般在以下方面存在困難(前提是語言已經出來了,完全沒有出語言的暫且不說)。對涉及:
1、 What:——這是什麼? (名稱,命名)
XX在干什麼?(動作命名)
XX是干什麼用的?(功能命名)
2、Where——XX在哪裡?(針對地點,方位提問)
3、 How many——XX有幾個?(針對數量提問)
4、 When——什麼時間?(時間概念)
5、Who——誰?(人物及人稱代詞使用)
6、How to do?——怎麼做?(解決問題方法、與程序)
7、Why——XX為什麼干XX?(邏輯思維、解釋原因)
以上幾個涉及語言表達交流方面問題相互之間問題難度又是層層遞進,前面的問題解決是後面語言能力的基礎!尤其是前面1~5個問題是回答6、7等復雜的需要更高邏輯思維能力問題的基礎。我們今天重點就討論如何針對1-5基礎問題做訓練。
一、1類問題:What:——這是什麼? (名稱命名);XX是干什麼用的?(物品特徵、功能命名);XX在干什麼?(動作命名); XX是干什麼用的?(功能命名)
一般情況下,當一個自閉症孩子語言開始出來時一般僅能表達1類問題:命名物體,物品,動物等名稱。而不能回答:XX是干什麼用的?(物品功能命名);
XX在干什麼?(動作命名);
這兩類問題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關的。這涉及讓孩子專項練習理解「動詞」的意義以及物品功能命名,需要大量練習,讓孩子先通過實際操作,記住如動作詞:喝水、吃飯、睡覺、拍手、開門、戴帽子、脫鞋子……;物品功能:手機是打電話的;勺子是吃飯的;杯子是喝水的;牙刷是刷牙的……;。
只有通過大量學習,記憶身邊所有物品,動物的名稱,物品的功能,以及動作詞的搭配短語.eg:打籃球,踢足球,拿餅干,梳頭發等!讓孩子在生活例子中理解具體動作詞代表的動作意義。
只有這樣大量練習累積到足夠量並大量泛華學習,孩子才能回答:1類問題。
二、對於2類問題:Where——XX在哪裡?(針對地點,方位提問):
就需要教導孩子專門學習關於地點,方位(前、後、左、右、里、外等)的詞彙並理解意義,並讓孩子在生活中大量練習積累,總結規律,如:eg: 杯子在桌子上! 弟弟在學校里!
三、對於第3類問題:How many——XX有幾個?(針對數目提問)
這需要平時對教導孩子唱數,實物點數並報出總數(很多孩子會點數,會唱數,但不會報總數)。理解點數的數到最後一個數字就是代表物體的總數。因為數字類抽象符號學習對自閉症孩子也是短板,這需要反復大量練習,才能讓星寶寶們理解數字元號與之對應的「物」的關系,從1,2,3……逐個增加數量學習。
同時在這類問題回答時一定會涉及到「量詞」。正確使用量詞很重要:如孩子們就常錯誤表達:一隻人!一條人!一隻馬!一個樹等!所以我們再具體教孩子實物點數時盡量拉著孩子的手指點數並在報總數時要特別用停頓,加重語氣,延長發音來提示孩子注意量詞使用搭配!同時注意多種不同物品泛化學習!大量反復練習孩子才能總結經驗!
四、對第4類問題:When—什麼時間?(時間概念)
這類抽象問題對自閉症孩子非常困難,他們可能能看鍾表說出具體幾點了。但對表示時間的「過去」,「現在」,「將來」的詞則很多都不能理,比如我們問:
1、今天星期二,明天星期幾?昨天星期幾?
2、早上你吃了什麼?中午你吃了什麼?
3、明天你想要去干什麼?
這類關於時間的推算及相關問題,需要長期在生活中詢問孩子,並示範回答;讓孩子養成每天看具體的日歷,認鍾表、寫出明確是作息時間表(前提是認識字和數字)。家長並隨時告知相關時間概念。
五、對於:Who——誰?(人物及人稱代詞使用)
基本上自閉症孩子在康復階段都出現這樣的問題,你問他: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他要麼直接回答名字:王小小。或回答:你是王小小(而不回答:我是王小小)。或老師問小朋友:我是哪個老師?答:我是李老師(他們不能轉換人稱代詞回答:你是李老師)
對於這種人稱代詞的使用,因為涉及主,客雙方,人稱代詞轉換問題,自閉症孩子一般很難直接學會,而是需要老師協助。如,一個老師發問,另一個老師在旁邊立即示範回答,讓孩子仿說。這樣經過反復多次的練習孩子就能體會到其中的規律奧秘!
在孩子基本掌握了前面五個W的相關問題之後。那麼我們對自閉症孩子的聽理解及語言表達訓練就可以提升到另一個高度:邏輯思維訓練!這一方面又是自閉症孩子語言表達的一個相當困難的坎。因為自閉症孩子本來邏輯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就特別弱,是他們的短板。對一個才有一些簡單語言的自閉症孩子要讓他們直接用語言回答一系列關於「怎麼做?」「為什麼?」(涉及事物發展先後順序,前後關系,因果邏輯關系)的問題,就顯得相當困難。但如果前1-5類問題孩子學習的很不錯,那後面的兩類問題也就不難么困難了!家長們需要在生活中對孩子多進行以上1~5類問題提問練習,示範回答,要求孩子仿說。同時可以選擇繪本(自閉症孩子大多數都對視覺刺激信息更敏感)和孩子一起看,對畫面內容多提以上5類問題。並適量穿插6、7類問題示範回答!同時
根據語言發展規律,及孩子大腦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只要我們的孩子把前面5個基礎的涉及語言表達的問題處理好了,後面的問題基本不是大問題。
當然,除開上面說的自閉症語言康復問題外,自閉症孩子一般還或存在下列一些語言發音問題:
1、 只能進行單音仿說,無法連續發音(這種情況一般孩子發音都直接在四聲上)。
2、 語言發音聲調異常。有些孩子最開始發音都在一聲或四聲,發音無四聲變化,難以發二聲,三聲。說話全在一個聲調上!
3、 會說話,但不會唱歌,語言無抑揚頓挫韻律感,且音調怪異。
4、 部分音發不準或發不出:t、d 、n、k、zh、ch等開頭的部分音(這種一般與舌頭靈活度,是否會發鼻音,口腔肌肉靈活度、肺活量等都有關)。
對於這些問題,家長在孩子說話時不要過分在意,過分的去矯正(過分矯正反而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不好意思甚至不願開口),我們可以讓孩子看著自己的口型(口型誇張一點)正確示範一兩次就可以,別想每次都糾正到位才算完。
因為自閉症孩子大都說話比同齡孩子晚幾年,一般孩子8個月左右開始咿呀學語,一歲左右就正式說話。而自閉症孩子很多3歲以後甚至五六歲或7歲(有的更晚)以後才開始說話,那麼前面這幾年不怎麼說話發音,舌頭靈活度,口腔及面頰與發音相關的肌肉,肺活量等各方面都因為長時間不用而沒得到足夠鍛煉,靈活度,力量都欠佳(達爾文進化論說:用進廢退,不用則功能退化)。最開始孩子只要開口說話就多給與鼓勵(語言,肢體擁抱,實物,喜歡的活動獎勵都可),一般孩子開口說話兩年左右基本可以自我矯正到正常發音狀態!
自閉症兒童康復教育是世界難題!原因有以下幾點:
1,病因不明,但可以肯定是屬於起源於胎兒早期神經系統發育障礙,而非後天教養導致;
2,每個孩子症狀和具體問題不一樣;
3,康復教育時間非常長甚至終身需康復;
4,康復教育投入的時間、精力、財力、人力、專業知識都非常大;
5,無論哪一種康復教育方法都不是百分百對每個孩子有效,每個孩子都是特殊個案!都需要康訓老師根據孩子自己的特點做個別化教育方案!
自閉症孩子康復過程有很多方面,很多問題都需要同時干預,而其中有一個方面是:語言,這也是一般家長都最在乎最著急的。語言交流溝通表達障礙也是自閉症孩子一個明顯的障礙。我們知道: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用於相互交流感情、表達需求、願望、陳述事實、描述事物發生發展過程、解釋原因等諸多社會性行為的首要工具。
在我們用語言與他人溝通交流時,一般會涉及到事物主體名稱(What?)或人物(Who?)、事物事件發生地點(Where?)、事件發生時間(When?)、事情怎麼回事或將要怎麼做(How to do?)、事件主體或人的數量有多少(How many?)、以及事件發生的原因(Why?)。
這些是我們用語言溝通交流最基本的要素。如句子:
1、媽媽(人稱),我(事件主體)口渴(原因),我想要吃冰激凌(願望)!
2、爸爸(人稱),明天是周末(時間),我(事件主體)想要去游樂園(地點)玩!
3、小明(人稱),把陽台上(地點)的掃帚(物體名稱)給媽媽(人稱)拿到廚房(地點)來!
4、小紅(人稱),去冰箱(地點)拿(動作詞)兩個(數量)蘋果(物品)出來!
5、爸爸(人稱),弟弟(人稱)用水彩筆(物品名稱)在牆上(地點)亂畫(動作詞)!
我們在這里簡單列舉幾個句子,實際生活中用到的語言表達句子更多更復雜,經常還會涉及到形容詞(顏色、形狀、大小、高矮、長短、輕重……)、介詞、連詞、語氣助詞等等!
在這些星星的孩子的語言康復教育中我們發現:家長們在孩子語言沒出時著急什麼時候孩子開始說話。但當孩子語言出來時新的問題和煩惱更多:他們自言自語、反復說與場景無關的話、把我們的問題重復而不會回答,無視與他交流的人的問題、語調異常發音怪異、會說話但不會唱歌……等等,讓家長頭痛不已。自閉症孩子大多的問題行為,如發脾氣也與他們「想表達而不能不會表達」有直接關系,自閉症的思維發展與語言表達能力是不同步的。這是因為自閉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實際應用能力,聽理解能力都不是按我們一般孩子的順序在發展。語言發展的康復訓練過程中,自閉症孩子一般在以下方面存在困難(前提是語言已經出來了,完全沒有出語言的暫且不說)。對涉及:
1、 What:——這是什麼? (名稱,命名)
XX在干什麼?(動作命名)
XX是干什麼用的?(功能命名)
2、Where——XX在哪裡?(針對地點,方位提問)
3、 How many——XX有幾個?(針對數量提問)
4、 When——什麼時間?(時間概念)
5、Who——誰?(人物及人稱代詞使用)
6、How to do?——怎麼做?(解決問題方法、與程序)
7、Why——XX為什麼干XX?(邏輯思維、解釋原因)
以上幾個涉及語言表達交流方面問題相互之間問題難度又是層層遞進,前面的問題解決是後面語言能力的基礎!尤其是前面1~5個問題是回答6、7等復雜的需要更高邏輯思維能力問題的基礎。我們今天重點就討論如何針對1-5基礎問題做訓練。
一、1類問題:What:——這是什麼? (名稱命名);XX是干什麼用的?(物品特徵、功能命名);XX在干什麼?(動作命名); XX是干什麼用的?(功能命名)
一般情況下,當一個自閉症孩子語言開始出來時一般僅能表達1類問題:命名物體,物品,動物等名稱。而不能回答:XX是干什麼用的?(物品功能命名);
XX在干什麼?(動作命名);
這兩類問題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關的。這涉及讓孩子專項練習理解「動詞」的意義以及物品功能命名,需要大量練習,讓孩子先通過實際操作,記住如動作詞:喝水、吃飯、睡覺、拍手、開門、戴帽子、脫鞋子……;物品功能:手機是打電話的;勺子是吃飯的;杯子是喝水的;牙刷是刷牙的……;。
只有通過大量學習,記憶身邊所有物品,動物的名稱,物品的功能,以及動作詞的搭配短語.eg:打籃球,踢足球,拿餅干,梳頭發等!讓孩子在生活例子中理解具體動作詞代表的動作意義。
只有這樣大量練習累積到足夠量並大量泛華學習,孩子才能回答:1類問題。
二、對於2類問題:Where——XX在哪裡?(針對地點,方位提問):
就需要教導孩子專門學習關於地點,方位(前、後、左、右、里、外等)的詞彙並理解意義,並讓孩子在生活中大量練習積累,總結規律,如:eg: 杯子在桌子上! 弟弟在學校里!
三、對於第3類問題:How many——XX有幾個?(針對數目提問)
這需要平時對教導孩子唱數,實物點數並報出總數(很多孩子會點數,會唱數,但不會報總數)。理解點數的數到最後一個數字就是代表物體的總數。因為數字類抽象符號學習對自閉症孩子也是短板,這需要反復大量練習,才能讓星寶寶們理解數字元號與之對應的「物」的關系,從1,2,3……逐個增加數量學習。
同時在這類問題回答時一定會涉及到「量詞」。正確使用量詞很重要:如孩子們就常錯誤表達:一隻人!一條人!一隻馬!一個樹等!所以我們再具體教孩子實物點數時盡量拉著孩子的手指點數並在報總數時要特別用停頓,加重語氣,延長發音來提示孩子注意量詞使用搭配!同時注意多種不同物品泛化學習!大量反復練習孩子才能總結經驗!
四、對第4類問題:When—什麼時間?(時間概念)
這類抽象問題對自閉症孩子非常困難,他們可能能看鍾表說出具體幾點了。但對表示時間的「過去」,「現在」,「將來」的詞則很多都不能理,比如我們問:
1、今天星期二,明天星期幾?昨天星期幾?
2、早上你吃了什麼?中午你吃了什麼?
3、明天你想要去干什麼?
這類關於時間的推算及相關問題,需要長期在生活中詢問孩子,並示範回答;讓孩子養成每天看具體的日歷,認鍾表、寫出明確是作息時間表(前提是認識字和數字)。家長並隨時告知相關時間概念。
五、對於:Who——誰?(人物及人稱代詞使用)
基本上自閉症孩子在康復階段都出現這樣的問題,你問他: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他要麼直接回答名字:王小小。或回答:你是王小小(而不回答:我是王小小)。或老師問小朋友:我是哪個老師?答:我是李老師(他們不能轉換人稱代詞回答:你是李老師)
對於這種人稱代詞的使用,因為涉及主,客雙方,人稱代詞轉換問題,自閉症孩子一般很難直接學會,而是需要老師協助。如,一個老師發問,另一個老師在旁邊立即示範回答,讓孩子仿說。這樣經過反復多次的練習孩子就能體會到其中的規律奧秘!
在孩子基本掌握了前面五個W的相關問題之後。那麼我們對自閉症孩子的聽理解及語言表達訓練就可以提升到另一個高度:邏輯思維訓練!這一方面又是自閉症孩子語言表達的一個相當困難的坎。因為自閉症孩子本來邏輯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就特別弱,是他們的短板。對一個才有一些簡單語言的自閉症孩子要讓他們直接用語言回答一系列關於「怎麼做?」「為什麼?」(涉及事物發展先後順序,前後關系,因果邏輯關系)的問題,就顯得相當困難。但如果前1-5類問題孩子學習的很不錯,那後面的兩類問題也就不難么困難了!家長們需要在生活中對孩子多進行以上1~5類問題提問練習,示範回答,要求孩子仿說。同時可以選擇繪本(自閉症孩子大多數都對視覺刺激信息更敏感)和孩子一起看,對畫面內容多提以上5類問題。並適量穿插6、7類問題示範回答!同時
根據語言發展規律,及孩子大腦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只要我們的孩子把前面5個基礎的涉及語言表達的問題處理好了,後面的問題基本不是大問題。
當然,除開上面說的自閉症語言康復問題外,自閉症孩子一般還或存在下列一些語言發音問題:
1、 只能進行單音仿說,無法連續發音(這種情況一般孩子發音都直接在四聲上)。
2、 語言發音聲調異常。有些孩子最開始發音都在一聲或四聲,發音無四聲變化,難以發二聲,三聲。說話全在一個聲調上!
3、 會說話,但不會唱歌,語言無抑揚頓挫韻律感,且音調怪異。
4、 部分音發不準或發不出:t、d 、n、k、zh、ch等開頭的部分音(這種一般與舌頭靈活度,是否會發鼻音,口腔肌肉靈活度、肺活量等都有關)。
對於這些問題,家長在孩子說話時不要過分在意,過分的去矯正(過分矯正反而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不好意思甚至不願開口),我們可以讓孩子看著自己的口型(口型誇張一點)正確示範一兩次就可以,別想每次都糾正到位才算完。
因為自閉症孩子大都說話比同齡孩子晚幾年,一般孩子8個月左右開始咿呀學語,一歲左右就正式說話。而自閉症孩子很多3歲以後甚至五六歲或7歲(有的更晚)以後才開始說話,那麼前面這幾年不怎麼說話發音,舌頭靈活度,口腔及面頰與發音相關的肌肉,肺活量等各方面都因為長時間不用而沒得到足夠鍛煉,靈活度,力量都欠佳(達爾文進化論說:用進廢退,不用則功能退化)。最開始孩子只要開口說話就多給與鼓勵(語言,肢體擁抱,實物,喜歡的活動獎勵都可),一般孩子開口說話兩年左右基本可以自我矯正到正常發音狀態!
⑧ 小朋友如何學拍籃球
拍球前,成人可用商量的口吻問孩子球應該怎樣玩,引起孩子的興趣。然後再建議與孩子一塊玩拍球的游戲。
針對孩子愛模仿的特點,成人可用示範的方法,讓孩子懂得如何拍球。正確的姿勢是:兩腳左右分開,雙腿微屈,手指自然分開,屈肘拍球於胸前。要用力拍打球的中間,讓球彈起到一定高度後,再拍打一下(用力力求均勻),將以上動作連貫進行,拍的次數越多越好。
由於孩子的注意力易分散,單純的動作模仿與重復練習,孩子容易疲勞。因此,拍球的形式要多樣化。
1、採用「請你接著拍」的游戲。成人拍幾下,讓孩子再拍幾下,輪流拍球。根據孩子拍球的熟練程度,逐漸遞增拍球數量。由於成人的加入,肯定會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2、採用比賽的形式。讓孩子在競爭中,鞏固提高拍球技能。如用「看誰拍得多」的競賽,培養孩子競爭意識和拼搏精神。
3、採用邊念兒歌邊拍球的形式,提高孩子拍球的興趣,保持其注意力,避免孩子處於被動應付狀態。
附兒歌:「拍拍拍,拍皮球,拍得輕,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圓圓皮球跳呀跳。」
教孩子拍球應注意以下幾點:
1、拍球的場地一定要選擇在平坦的地方。
2、應循序漸進地教孩子拍球。一般來說,3~4歲的孩子學習單手拍球;4~5歲的孩子學習左右手輪流拍球,邊走邊拍球;5~6歲的孩子學習變換形式拍球(轉個圈拍幾個,拍一下單腿跨球一次),加跑邊拍球。
3、注意交替輪換玩法。孩子拍一段時間後,適當休息一下,可以用腳踢球,也可拍球與滾球相結合,這樣可以提高對拍球的興趣。
4、孩子掌握每一個動作,總是從不會到會,由生疏到熟練,必須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條件反射。因此,拍球活動一定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⑨ 和自閉症孩子應該做些什麼游戲,籃球什麼的就排除了吧~
各種可以讓他和你說話,參與社交的游戲都行,比如一套玩具,大家可以玩分果果一類的,等等。
⑩ 自閉症的孩子體育課要怎麼上
慢慢去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