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籃球比賽中犯規和違例有哪幾種類型
1、犯規:一般原則、侵人犯規、雙方犯規、技術犯規、打架。
2、違例:
限制區3秒違例,防守5秒違例,帶球8秒違例,進攻24秒違例、跳球違例、擲球入界違例、球出界違例、兩次運球違例、攜帶球違例——俗稱翻腕。
籃球比賽里,既不屬於侵人犯規、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也不屬於技術犯規的違反規則的行為·違例一般指非直接針對對方球員而做的違反條例規則的事,一般不會記錄在次數上也不累計,一般會判給對方發界外球。
犯規分類
一般原則
33.1圓柱體原則
圓柱體原則定義為一名站在地面上的隊員占據一個假想的圓柱體內的空間。它包括該隊員上面的空間,
圓柱體原則並受下列限定:
·前面由手的雙掌;後面由臀部,和兩側由雙臂和雙腿的外側;雙手和雙臂可以在軀干前面伸展,其肘部的雙臂彎曲不超過雙腳的位置,因此兩前臂和雙手是舉起的。他的雙腳間的距離應依據他的身高有所不同。
33.2垂直原則
在比賽中,每一隊員都有權占據未被對方隊員已經占據的任何場上位置(圓柱體)。
這個原則保護隊員所佔據的地面空間和當他在此空間內垂直跳起的上方空間。
隊員一離開他的垂直位置(圓柱體)並與已經建立了他自己的垂直位置(圓柱體)的對方隊員發生身體接觸,離開他的垂直位置(圓柱體)的隊員就對此接觸負責。
防守隊員垂直地離開地面(在他的圓柱體內)或在他自己的圓柱體內把雙手和雙臂伸展在他的上方,則不必判罰。
無論是在地面上或在空中的進攻隊員不應用下列方式與處於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隊員發生接觸。
『貳』 籃球比賽中的犯規和違例有什麼區別
籃球比賽中的犯規和違例有如下區別:
1、兩者的侵犯的對象不一樣,犯規是自己侵犯別人,違例是自己違反籃球比賽規則。
違例是不慎侵犯了比賽中的某一些基本規定。比如走步、回場、干擾、三秒等等並不是惡意的手段。犯規是指場上球員在比賽進行過程中,採用不正當的方式來獲取得分或者有利於得分的手段,或者是在防守時侵犯了進攻隊員的有利權益。比如打手、推人、帶球撞人、阻擋等比較惡性的不正當手段。
2、處罰不一樣。
隊員每場比賽的每次犯規都會登記,在NBA里,如果一個隊員一場比賽犯規次數達到6次,將被罰下。如果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發生犯規,應按下列所述判給投籃隊員若干罰球:
1、如果投籃成功,應計得分並判給1次追加的罰球。
2、如果從2分投籃區域的投籃不成功:2次罰球。
3、如果從3分投籃區域的投籃不成功:3次罰球。
違例的判罰是將球判給對方隊員在最靠近發生違例的地點擲球入界,但正好在籃板後面的地點除外,除非本規則另有規定。
3、犯規是主動,違例是被動。
犯規是主動去侵犯別人,而違例是自己被動的違反了規則。
(2)籃球比賽中什麼是犯規擴展閱讀:
常見違例:
1、走步。球場上所有的沒有同步拍球三步以上的移動行為都可以吹罰為走步違例。
當運球結束的時候,就是雙手抱球或單手托球的時候,這時,你的雙腳有一隻是不能動的,也就是中樞腳,而另一隻腳可以隨意移動,如果你的中樞腳移動了,那就是走步了。中樞腳可以是任意一隻腳,但一經選定,就不能再變化了。
2、二次運球。運球以後停止運球,再運球,即為兩次運球。
現在再來復習下什麼是二次違例:當你拿到籃球開始運球的時候這就已經開始了你的運球,那麼,當你再次雙手抱球的時候,你就不能夠在運球了,你的選擇只有投籃或者傳球,如果你再一次運球,那麼這就是二次違例了
3、翻腕違例。即拍球時不可掌心向上。
我們在運球時,有時不經意會出現翻腕,這樣也是違規的。因此平常一定要加強基本功的訓練,拍球要掌心向下,即使是變向運球過人時,也要保持好手型。
常見犯規:
1、打手犯規 。主要指籃球運動員在運球或上籃、投籃時防守人員打手。
打手犯規中最常見、也是最明顯的是出手投籃、上籃時的打手犯規。在進攻方已經明顯有攻籃企圖的時候,被防守方拉手或打手,破壞進攻方的投籃節奏與感覺,干擾投籃者的動作等,均為打手犯規。
2、推人犯規。即出手去推、擠、拱對方。
例如籃底下爭搶籃板,多數會先「推人」再去搶球,這是犯規。爭搶籃板球時,被卡在後面的球員試圖跳起去搶球,而越過已經卡好位子球員的圓柱體也算推人。還有在阻擋進攻時也會出現推人犯規,這就要求在防守或爭搶籃板時,一定要卡住位置,比如切斷對方的進攻路線、繞到對方前面搶籃板等,這樣就不用急著用推人阻擋犯規了。
3、帶球撞人犯規。在進攻時,很容易造成帶球撞人犯規。
即進攻方持球撞到防守人員,在撞人之前,防守人員已經防守到位,而且已經站穩了。因此當你持球進攻時,不管是帶球突破,還是三步上籃,如果對方站在禁區里不動,並保有垂直圓柱體,就不要硬往前撞了。
4、技術犯規。
某一方球員,用語言或動作挑逗對手、包括恐嚇、威脅對手、球員或教練對裁判的判罰不服氣,並且馬上做出挑釁動作等皆屬技術犯規。 因此為了防止技術犯規,賽場上我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叄』 籃球比賽中的犯規和違例都分別有哪些
籃球違例主要有:走步,二運,球回後場,出界,干擾球,腳踢球等;還有時間違例:三秒,五秒,八秒和二十四秒等。
籃球犯規主要有:打手,拉人,阻擋和帶球撞人,推人,掩護等,技術犯規和無球犯規等。
『肆』 籃球比賽中都有哪些動作是犯規的哪些動作會被罰球
籃球比賽,是一項非常激烈的運動,因為他充滿了激情。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歡,和歡迎。當然,無論哪種運動,他本身都有一定的規則,沒有規則。就無成方圓。籃球比賽自然也不例外,那麼在籃球比賽中,都有哪些動作是犯規的呢,其實主要有兩種行為,一種是侵犯人行為,另一種是技術行為,這兩種行為,屬於犯規行為,當然,具體內容,有具體的細述。同樣,在這些范圍當中。有一些動作。是會加罰罰球的,也就是相當於。送分給對手。比如說,當進攻方。已經出手投籃,這個時候,打手侵犯,那麼自然就需要罰球,還有,一些技術犯規,也是會執行罰球的。所以說,在球場上,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動作,和行為,以免給自己,和球隊,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收獲勝利。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千萬不要被游戲規則給約束了自己。還是要學會利用規則,去做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所以一定要關注。
『伍』 籃球比賽中主要有哪些犯規,是怎樣犯規的
1、打手即「非法用手」。
用手觸及對方隊員,本身未必是犯規。
裁判員應判定引起接觸的隊員是否已經獲得了不公正的利益。如果隊員引起的接觸在任何方面限制對方隊員的移動自由,這樣的接觸是犯規。
當防守隊員處於防守位置,並且他的手或手臂放置在持球或不持球的對方隊員身上並保持接觸以阻礙他行進,就發生了非法的用手或非法伸展手臂。
反復地觸及或「戳」持球或不持球的對方隊員是犯規,因為這可導致粗暴的比賽。
這是進攻的隊員犯規:
•為了獲得不公正的利益,用手臂或肘「勾住」或纏繞防守隊員。
•為了阻止防守隊員的防守或試圖搶球,或;為了在他或防隊員之間創造更大的空間,「推開」防守隊員。
•運球時,用伸展的前臂或手去阻止對方隊員獲得控制球。
不持球的進攻隊員為了下列原因「推開」防守隊員是犯規:
•擺脫去接球。
•阻止防守隊員的防守或試圖搶球。
•在他和防守隊員之間創造更大的空間。
2、走步即「帶球走」,屬於違例,不是犯規。
當隊員在場上持著一個活球,其一腳或雙腳超出本規則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動是帶球走。
隊員持著球滑動、滾動或試圖站起來是帶球走違例。
3、兩次,即「兩次運球」,不是犯規,是違例。
隊員第一次運球結束後不得再次運球,除非在兩次運球之間他在場上已失去了控制活球以後,由於:
•投籃。
•被對方隊員觸及球。
•傳球或漏接,然後觸及了另一隊員或被另一隊員觸及。
注意:漏接球不視為運球。
4、推人,是隊員用身體的任何部位強行移動或試圖移動控制或未控制的對方隊員時發生的非法身體接觸。
5、撞人,是有球或無球的隊員推進或移動到對方隊員軀幹上的非法身體接觸。
6、2運,見第3,是違例(不是犯規)。
7、回場,「球回後場」的簡稱。
球回後場三要素——球隊控制球;控球隊最後觸及前場的球;控球隊最先觸及後場的球。
凡是符合此三要素的球回後場都是控球隊非法地使球回到後場,是違例(不是犯規)。
注意:三要素的排列順序,也是球回後場發生的先後順序。
8、過肩,即隊員運球時,偶爾發生的,手仍與球接觸時球反彈過高(與隊員頭部等高或高於頭部)的現象。不一定是非法攜帶球,也可能是合法的運球。
攜帶球,規則並無明文定義,但在規則的違例圖中則有相關的裁判員手勢。
根據規則運球條款的定義「當隊員雙手同時觸及球或允許球在一手或雙手中停留時運球結束」,即使運球過肩,以至於看起來運球動作很不協調,但只要運球隊員的手是朝下,並且手掌的直立程度沒有超過垂直面,那就應當視為手掌仍是朝下,球也不可能在手中停留,因此可看作合法的運球,不宣判攜帶球違例。如果手掌直立面朝上且超過垂直面,球明顯地可停留在手中,此運球可視為一次非法攜帶球違例。
9、翻腕,即「攜帶球」違例的俗稱,不是犯規。見第8。
『陸』 籃球比賽都有哪些動作是犯規的哪些動作會被罰球
在籃球規則中,犯規就是違反規則。包括與其他運動員的非法肢體接觸和違反體育道德的行為。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犯規動作。無論是在活球還是死球的情況下,個人犯規都會對身體接觸的雙方球員造成犯規。
拉犯規——拉犯規很好理解。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只要有明顯的拉扯動作,都是拉扯犯規。這個動作通常發生在防守方未能阻止進攻方不得不或者下意識的拉扯的時候。當一名球員在場上占據一個位置時,他的手臂或肘部伸出他的圓柱體是合法的,但是當對方球員試圖傳球時,它們必須被移入他的圓柱體。如果手臂或肘部在他的圓柱體外面,並且接觸到了,那就是在阻擋或拉扯人。
掩護犯規——進攻型非持球球員為持球球員創造進攻條件和進攻路線,稱為掩護。他需要球員提前選擇路線去阻擋後衛,但是掩護之後,他就無法移動到後衛的前進路線去阻擋後衛。這叫掩護犯規,也叫兩次掩護!
『柒』 籃球比賽中犯規的種類有哪些
惡意犯規。推人、打手、違體犯規(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技術犯規)、走步、阻擋、國內有運球過肩、運球回場。
『捌』 打籃球的全部犯規規則有哪些
一般犯規:防守方:打手、阻擋、拉人、推人
進攻方:帶球撞人、移動掩護、拉人、推人(這兩項在進攻跑位中出現)
技術犯規:裁判針對場上形勢給予,情況很多,不一而足;有一年,鄧肯在替補席坐著笑
了下,裁判也給了技術犯規
違體犯規:此類犯規常見於違背體育道德的犯規,諸如,下絆、掩護或者進攻中對對方的傷害、
故意沖撞、對方上籃時鎖喉等不以阻止對方進攻為目的,而以傷害對方身體為目的的
犯規,分一級、二級
違例:這些違反籃球規則,但不屬於犯規。
1、進攻方的:走步、二次運球、回線、進攻三秒、進攻干擾球、8秒不過後場、5秒違例(拿球後5秒不動的)、24秒違例(24秒以內沒有完成一次投籃的)
2、防守方的:防守三秒、干擾球
雙方的攻防必須在球場內部完成,出界也算一種違例,膝蓋及以下部位接觸球、罰籃提前進線、非死球狀態下擅自暫停、換人,都屬於違例,需要交換球權;當然了裁判有權根據現場狀況給予技術犯規。
有不足的,歡迎補充。
PS:戰術犯規,屬於一種戰略,在犯規當中不能算作分類,籃球規則中也沒有戰術犯規這一類別;違體犯規,一般懲罰要嚴於技術犯規,也就是說違體犯規不一定會同時給技術犯規。
『玖』 籃球比賽中,犯規是指什麼行為
就是
侵犯進攻球員的行為
『拾』 籃球比賽犯規有哪幾種情況
1,犯規。
犯規只發生在身體接觸中,有打手,帶球撞人,阻擋,和技術犯規(惡意行為故意打人,球員或主教練不服惡意頂撞裁判,用完了暫停又叫了暫停,主教練有腳踩在了球場邊線內),除了技術犯規,其他犯規都只有身體接觸才可能造成。
2
違例。即對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的違反,有2次運球;帶球走(俗成走步);限制區3秒違例(只要進攻或防守球員在限制區內停留3秒,即發生3秒違例);
防守5秒
違例,當你被防守球員緊逼貼身防守時,你最多隻能停留5秒之前把球傳出去或投籃,不然
5秒違例;帶球8秒
違例,即當一次進攻開始的時候,從後場拿球後,要在8秒鍾之內將球運過半場到達前場,不然就發生帶球8秒
違例;進攻24秒
違例,即當一次進攻開始的時候,從後場一得到球,必須在24秒鍾之內嘗試投籃,至少在24秒之內投籃一次,否則發生24秒進攻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