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男孩子們都喜歡的籃球比賽中常見的犯規與違例分別有哪些
越界犯規是指球員在球進入比賽狀態時的犯規,無論是活球還是死球。團隊成員不得通過伸展手臂、肩膀、腿、膝蓋或過度彎曲身體或異常姿勢阻擋、拉動、推動或毆打他人來阻礙彼此的進度,也不得使用任何粗暴的動作。違反上述規定即構成攻擊和犯規。毆打和犯規的處罰規則:在所有情況下,毆打和犯規應根據以下情況進行登記和處理:如果被侵犯的隊員沒有做出投籃動作,被侵犯的隊員應在離犯規地點最近的邊線上投擲一個界外球。
帶球回場 控制球的球員不得將球返回前場的後場,包括將球拋出界外。當球碰到身體接觸中心線或位於中心線後面的隊員時,或者球碰到後場後,球就回到了後場。處罰:對方隊員被判在邊線中點投出界外球。投球出界的球員分別用腳站在中線延長線的兩側,並有權將球傳給場上任何地方的球員。
Ⅱ 常見籃球比賽的違例有那些
違例即是違反規則。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懲罰則是將球權判給對方隊在靠近發生違例的地點擲球入界。
帶球走:當持活球的隊員用同一腳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多次,其另一腳(稱為中樞腳)不得離開與地面的接觸點,如果中樞腳離開了這個接觸點就構成帶球走違例。
非法運球:隊員在運球後,用雙手同時觸及球或允許球在一手或雙手中停留時,運球即完畢。運球結束後,除非失去控球權後又重新控制球,否則不得再次運球,如果再次運球,則為非法運球違例。
拳擊球或腳踢球:比賽中隊員不得故意用拳擊球或用腿的任何部分去阻擋球,否則將判違例。如果球偶然地接觸到腿的任何部分,或腿的任何部分無意碰到球,不算違例。
球回後場:在比賽中,前場控制球的隊,不得使球再回到後場,否則為球回後場違例。具體判定球回後場有三個條件:
(1)該隊必須控制球;
(2)球進入前場後,在球又回到後場前該隊隊員(或裁判員)最後觸及球;
(3)球回後場後,該隊隊員在後場最先觸及球。這三個條件必須依次連續發生。
干涉得分和干擾:投籃(罰球)的球在飛行下落並完全在籃圈水平面之上時,雙方隊員不可觸及球。當投籃的球觸及籃圈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及球籃或籃板,不得從下方伸手穿過球籃並觸及球,不得使籃板和籃圈搖動。如果進攻隊員違犯這一規定,中籃無效,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界外擲球入界;如果防守隊員違犯這一規定,不論是否投中,均判投籃(罰球)隊員得分,得分的判給就好像球已進進球籃。
3秒違例:當某隊在前場控制活球並且比賽計時鍾正在運行時,該隊隊員在對方的限制區內持續停留的時間不得超過3秒鍾。
5秒違例:進攻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擲出界外球;或在被嚴密防守時,必須在5秒鍾之內傳、投或運球;當裁判員將球遞給罰球隊員可處罰時,該隊員必須在5秒鍾內出手。
8秒違例:個球隊從後場控制活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24秒違例:每當一名隊員在場上獲得控制活球時,該隊必須在24秒鍾內嘗試投籃。
Ⅲ 籃球比賽中的犯規和違例都分別有哪些
籃球違例主要有:走步,二運,球回後場,出界,干擾球,腳踢球等;還有時間違例:三秒,五秒,八秒和二十四秒等。
籃球犯規主要有:打手,拉人,阻擋和帶球撞人,推人,掩護等,技術犯規和無球犯規等。
Ⅳ 籃球犯規有哪些
1、一般犯規:防守方:打手、阻擋、拉人、推人。
2、進攻方:帶球撞人、移動掩護、拉人、推人(這兩項在進攻跑位中出現)。
3、技術犯規:裁判針對場上形勢給予,情況很多,不一而足。
4、違體犯規:此類犯規常見於違背體育道德的犯規,諸如,下絆、掩護或者進攻中對對方的傷害、故意沖撞、對方上籃時鎖喉等不以阻止對方進攻為目的,而以傷害對方身體為目的的犯規,分一級、二級違例:這些違反籃球規則,但不屬於犯規。
5、進攻方的:走步、二次運球、回線、進攻三秒、進攻干擾球、8秒不過後場、5秒違例(拿球後5秒不動的)、24秒違例(24秒以內沒有完成一次投籃的)。
6、防守方的:防守三秒、干擾球。雙方的攻防必須在球場內部完成,出界也算一種違例,膝蓋及以下部位接觸球、罰籃提前進線、非死球狀態下擅自暫停、換人,都屬於違例,需要交換球權;當然了裁判有權根據現場狀況給予技術犯規。
Ⅳ 籃球的常見犯規名稱
1.走步違例,走步這種就是很常見的違例行為也有很多爭議,例如最近流行的soma步(走步);嘮嗑的上下步(非走步)。
2.兩次運球違例,這種比較容易判斷,(漏接球後是可以下繼續運球的)就是判斷漏接球這一行為會有爭議,再也球場上爭議會多。
3.翻球違例,在運球時,球「停」在手上(或整個「手掌向上」)又持續運球。 在進攻要過人,變化自己的進攻方向,「球卻停在手上」過人。
4.腳踢球,踢球就是用膝以下腿的部位或者腳去踢球或攔阻球,只有故意地做這種動作才是違例。
5.干擾球,投籃的球向籃下落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球。當球在球框里的時候,防守隊員不得觸球。(FIBA和NBA這里有區別)球碰板後對方不得碰球,直到球下落。
6.回場,球回後場:球隊如已將球從後場移至前場,該球隊球員便不能再將球移過中線,運回後場。
7.24秒鍾規則:進攻球隊在場上控球時必須在24秒鍾內投籃出手(NBA、CBA、CUBA、WNBA等比賽均為24秒,全美大學體育聯合會比賽中為35秒)。
8.8秒鍾規則:球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9.5秒鍾規則:持球後,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擲界外球出手,FIBA規則規定罰球也必須在5秒鍾內出手。
10.3秒鍾規則:分為進攻3秒和防守3秒。進攻3秒:進攻方球員不得滯留於3秒區3秒以上;防守3秒:當某防守方球員對應的進攻方球員不在3秒區或者3秒區邊緣、且徹底擺脫防守球員時,防守方球員不得滯留禁區3秒以上
Ⅵ 籃球中違例有哪些呢
1、帶球走:當持活球的隊員用同一腳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多次,其另一腳(稱為中樞腳)不得離開與地面的接觸點,如果中樞腳離開了這個接觸點就構成帶球走違例。
2、非法運球:隊員在運球後,用雙手同時觸及球或允許球在一手或雙手中停留時,運球即完畢。運球結束後,除非失去控球權後又重新控制球,否則不得再次運球,如果再次運球,則為非法運球違例。
3、拳擊球或腳踢球:比賽中隊員不得故意用拳擊球或用腿的任何部分去阻擋球,否則將判違例。如果球偶然地接觸到腿的任何部分,或腿的任何部分無意碰到球,不算違例。
4、球回後場:在比賽中,前場控制球的隊,不得使球再回到後場,否則為球回後場違例。具體判定球回後場有三個條件:
(1)該隊必須控制球;
(2)球進入前場後,在球又回到後場前該隊隊員(或裁判員)最後觸及球;
(3)球回後場後,該隊隊員在後場最先觸及球。這三個條件必須依次連續發生。
5、干涉得分和干擾:投籃(罰球)的球在飛行下落並完全在籃圈水平面之上時,雙方隊員不可觸及球。當投籃的球觸及籃圈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及球籃或籃板,不得從下方伸手穿過球籃並觸及球,不得使籃板和籃圈搖動。如果進攻隊員違犯這一規定,中籃無效,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界外擲球入界;如果防守隊員違犯這一規定,不論是否投中,均判投籃(罰球)隊員得分,得分的判給就好像球已進進球籃。
6、 3秒違例:當某隊在前場控制活球並且比賽計時鍾正在運行時,該隊隊員在對方的限制區內持續停留的時間不得超過3秒鍾。
7、5秒違例:進攻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擲出界外球;或在被嚴密防守時,必須在5秒鍾之內傳、投或運球;當裁判員將球遞給罰球隊員可處罰時,該隊員必須在5秒鍾內出手。
8、8秒違例:個球隊從後場控制活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9、24秒違例:每當一名隊員在場上獲得控制活球時,該隊必須在24秒鍾內嘗試投籃。
Ⅶ 打籃球的全部犯規規則有哪些
一般犯規:防守方:打手、阻擋、拉人、推人
進攻方:帶球撞人、移動掩護、拉人、推人(這兩項在進攻跑位中出現)
技術犯規:裁判針對場上形勢給予,情況很多,不一而足;有一年,鄧肯在替補席坐著笑
了下,裁判也給了技術犯規
違體犯規:此類犯規常見於違背體育道德的犯規,諸如,下絆、掩護或者進攻中對對方的傷害、
故意沖撞、對方上籃時鎖喉等不以阻止對方進攻為目的,而以傷害對方身體為目的的
犯規,分一級、二級
違例:這些違反籃球規則,但不屬於犯規。
1、進攻方的:走步、二次運球、回線、進攻三秒、進攻干擾球、8秒不過後場、5秒違例(拿球後5秒不動的)、24秒違例(24秒以內沒有完成一次投籃的)
2、防守方的:防守三秒、干擾球
雙方的攻防必須在球場內部完成,出界也算一種違例,膝蓋及以下部位接觸球、罰籃提前進線、非死球狀態下擅自暫停、換人,都屬於違例,需要交換球權;當然了裁判有權根據現場狀況給予技術犯規。
有不足的,歡迎補充。
PS:戰術犯規,屬於一種戰略,在犯規當中不能算作分類,籃球規則中也沒有戰術犯規這一類別;違體犯規,一般懲罰要嚴於技術犯規,也就是說違體犯規不一定會同時給技術犯規。
Ⅷ 打籃球常見的違例有哪些
一、走步
1.單腳跳停時(空中接到球時,哪一腳先落地,該腳即為軸心腳)軸心腳沒有站穩腳步,即為走步。
2.快速上籃時,收球後,多踏一步。
3.雙腳跳停的時後(即雙腳同時落在地面上,哪一隻腳先離開地面,那麼另一腳就為軸心腳),若軸心腳沒站穩腳步,這樣就會被稱之為走步。
4.持球過人時,球未離手前,軸心腳先離地。
5.在禁區里收球完成後或下球前,軸心腳移動(或雙腳移動)。
6.收球後、墊步(應說刺探步)時,軸心腳步法交代不清楚;例如腳尖拖拉、腳尖與腳跟交換當軸心等。
7.當籃球運動員持球的時候跌倒在地板上,如果選手仍然在控制著球,那麼這算是合法的,但是如果球員試圖再站起來就要算走步了。
8.收球後因故停不住而滑步,也算走步的一種。
9.欲上籃或投籃球員跳起要出手時,防守球員手碰觸球,以致球雖離手失去控制但球卻沒有落地;或者進攻球員要出手投籃或上籃瞬間,被防守球員單手壓住球,進而使進攻球員沒辦法出手,也接連發生該球員雙腳落地,此皆稱走步違例。
假如進攻球員要出手投籃或上籃瞬間,被防守球員雙手壓住球,進而使進攻球員沒辦法出手,也接連發生該球員雙腳落地,此稱爭球,依球權輪替決定控球權。
10.運球過高,高過肩膀並繼續前進,稱走步。
二、翻球違例
1.在運球時,球停在手上(或整個手掌向上)又持續運球。
2.在進攻要過人,變化自己的進攻方向,球卻停在手上過人。
三、球回後場違例
1.控球的甲方把球帶到前場,不經對手觸碰後,球回後場時再被後場的隊友或自己碰到、撿起等都稱回場;假如被對手乙方撥到,而掉回後場,或者被乙方抄截、卻沒成功的讓球跑回後場等,甲方再去撿、拾都是好球,而非回場。
甚至,甲方出手投籃後,雙方都沒有搶到籃板球的讓球滾、彈回後場,甲方再去撿、拾都是好球,而非回場;因為,既然已經出手投籃,該次控球權就變成未知數,任一方都可以取球。
2.最後一步從後場離地跳起,並在跨過中線進到前場,人還沒落地,或只有單腳落地瞬間接到隊友的傳球。
打籃球容易發生骨骼以及關節的傷害。也就是骨骼尚未硬化的年輕人當膝蓋受到強烈的刺激時,最容易產生膝關節水腫。
預防的方法是做一些對膝蓋強烈刺激的運動,例如全屈膝運動、兔跳、等等,別做得太過份,同時要訓練強化膝關節周圍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