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NBA有哪些球隊,要全名.
看看吧
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縮寫 全美職業籃球聯賽
總裁:大衛·斯特恩(David Stern)
NBA官方網站:www.nba.com(只要你會英語你會得到最新資料)
現有球隊:
東部聯盟(east):
大西洋賽區 :紐約尼克斯隊、新澤西網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多倫多猛龍隊、費城76人隊
中部賽區 :底特律活塞隊、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克利夫蘭騎士隊、密爾沃基雄鹿隊、芝加哥公牛隊
東南部賽區 :邁阿密熱火隊、奧蘭多魔術隊、華盛頓奇才隊、亞特蘭大老鷹隊、夏洛特山貓隊
西部聯盟(west ):
西北賽區 :明尼蘇達州森林狼隊、丹佛掘金隊、猶他爵士隊、波特蘭開拓者隊、俄克拉荷馬雷霆隊(前超音速)
太平洋賽區:薩克拉門托國王隊、洛杉磯湖人隊、菲尼克斯太陽隊、金州勇士隊、洛杉磯快船隊
西南部賽區:聖安東尼奧馬刺隊、休斯頓火箭隊、達拉斯小牛隊、孟菲斯灰熊隊、新奧爾良黃蜂隊
❷ NBA是哪國球隊
NBA不是球隊
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縮寫 全美職業籃球聯賽
總裁:大衛·斯特恩(David Stern)
現有球隊:
東部聯盟(east):
大西洋賽區 :紐約尼克斯隊、新澤西網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多倫多猛龍隊、費城76人隊
中部賽區 :底特律活塞隊、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克利夫蘭騎士隊、密爾沃基雄鹿隊、芝加哥公牛隊
東南部賽區 :邁阿密熱火隊、奧蘭多魔術隊、華盛頓奇才隊、亞特蘭大老鷹隊、夏洛特山貓隊
西部聯盟(west ):
西北賽區 :明尼蘇達州森林狼隊、丹佛掘金隊、猶他爵士隊、波特蘭開拓者隊、俄克拉何馬雷霆隊
太平洋賽區:薩克拉門托國王隊、洛杉磯湖人隊、菲尼克斯太陽隊、金州勇士隊、洛杉磯快船隊
西南部賽區:聖安東尼奧馬刺隊、休斯頓火箭隊、達拉斯小牛隊、孟菲斯灰熊隊、新奧爾良黃蜂隊
❸ east dorsetshire是哪個隊伍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east dorsetshire
東多塞特郡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滿意請採納。
❹ NBA所有球隊叫什麼
西部聯盟:
1、菲尼克斯太陽(Phoenix Suns):球隊建於1968年,菲尼克斯是亞利桑那州的首府,位於美國西海岸的沙漠中,年降水量稀少,陽光充足,以「太陽」為隊名最有代表意義。Sonic Underwater Navigation System 聲納水下導航系統
2、聖安東尼奧馬刺(San Antonio Spurs):NBA的創始球隊之一,最早時球隊大本營在達拉斯,隊名為「達拉斯橡木隊」,1970年更名為「得克薩斯橡木隊」,1973年移師聖安東尼奧後改名為「馬刺隊」。「馬刺」是騎馬者釘在鞋後跟上的一種鐵制的刺馬針,以此為隊名,可以反映出美國西部大開發的時代特徵。Space Power Unit Reactor宇宙飛行電源裝置用的反應堆
3、西雅圖超音速(Seattle Supersonics):球隊誕生在西雅圖,是世界上最大的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的總部所在地。1967年球隊建立的時候,波音公司正在開發製造超音速客機,而在波音公司幫助下創立的球隊也選擇了「超音速」這個名字。
4、達拉斯小牛(Dallas Mavericks):1980年3月,球隊老闆在徵集來的大約四千六百個名稱中,選中「小牛」為球隊的隊名。
5、薩克拉門托國王(Sacramento Kings):該隊更名之多是NBA其他球隊望塵莫及的,剛成立時叫「羅切斯特皇家隊」,1957年更名為「辛辛那提皇家隊」,1972年改稱「堪薩斯城—奧哈馬國王隊」,直到1985年才定居薩克拉門托,更名為「薩克拉門托國王隊」。
6、休斯敦火箭(Houston Rockets):球隊最早是在盛行軍需產業的聖地亞哥,1961年遷美國國家航空天局(NASA)所在地休斯頓後,「火箭」這個名字更加名副其實了。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7、孟菲斯灰熊(Memphis Grizzlies):灰熊隊於1995年誕生,當時作為NBA海外擴張計劃的一部分,主場設在加拿大的溫哥華市,並以加拿大西部非常有代表性的動物「大灰熊」給球隊命名,象徵著籃球的力量。2001年,灰熊隊遷回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更名為孟菲斯灰熊隊。
8、洛杉磯湖人(L.A. Lakers):1948年加盟NBA時,湖人隊還在明尼蘇達阿波利斯,但是一次飛機失事,使湖人老闆痛下決心,於1960年搬遷到了洛杉磯。隊名也是徵集來的名字,大意是在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工作或者居住的人。
9、明尼蘇達森林狼(Minnesota Timberwolves):1989年加盟NBA,以明尼蘇達地區數量一種兇猛的野生動物「森林狼」命名。
10、丹佛掘金(Denver Nuggets):原名「丹佛火箭隊」,是ABA創始球隊之一。1974年加入NBA後改名為「金塊隊」,因為19世紀美國家對西部進行大開發時,曾在丹佛發現了金礦。
11、洛杉磯快船(L.A. Clippers):1970年成立於布法羅(buffalo水牛城),隊名為「布法羅勇敢者隊」。1978年遷到聖地亞哥後,更名為「聖地亞哥快艇隊」,1980年又遷到至洛杉磯。
12、波特蘭開拓者(Portland Trail Blazers):成立於1970年,當時波特蘭正好是西部大開發的中心地,因此用「開拓者」給球隊命名也能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特徵。
13、猶他爵士(Utah Jazz):創建於1974年,當時主場在新奧爾良,隊名為「新奧爾良爵士隊」。1980年移師猶他州的鹽湖城後,依然沿用「爵士隊」這個名字。
14、金州勇士(Golden State Warriors):1946年誕生與於費城,隊名為「費城武士隊」,是為表達對美國獨立戰爭中犧牲的勇士的一種敬意。1962年移師舊金山後改為「金州勇士隊」。
15、新奧爾良黃蜂(New Orleans Hornets):1988年在夏洛特組建並進入NBA,球隊的隊標就是一隻兇猛的班胡蜂,是從社會上徵集來的作品,另外夏洛特市的市徽上也有蜂的圖案。2002年黃蜂隊由夏洛特市搬遷到了新奧爾良。
東部聯盟:
1、邁阿密熱火(Miami Heat):1988年組建,球隊位於四季溫暖宜人的佛羅里達的邁阿密,所以在眾多隊名後選名單中選中了「熱」,既現示出了邁阿密的氣候條件,又希望球隊能有個紅紅火火、蒸蒸日上的未來。
2、底特律活塞(Detroit Pistons):1948年加入NBA時大本營在福特懷恩,老闆是從事活塞製造業的,「活塞」就成了球隊的隊名。1957年,球隊遷到汽車城底特律後仍然沿用這個名字。
3、波士頓凱爾特人(Boston Celtics):1946年,11個冰球大老闆商量成立新的籃球聯盟,於是BAA應運生,凱爾特人隊是最初的11支球隊之一。由於波士頓有許多愛爾蘭移民,其中有不少移民是凱爾特人,所以球隊初建時隊名就叫「原始凱爾特人隊」,後簡化成「凱爾特人隊」。
4、克里夫蘭騎士(Cleveland Cavaliers):1970年入盟,克里夫蘭在給新成立的職業籃球隊起隊名時,在當地投票表決,結果6000張選票中超過三分之一的票數都選了「騎士」。
5、華盛頓奇才(Washington Wizards):1961年加入NBA,球隊大本營還在巴爾的摩時隊名為「子彈隊」,因為巴爾的摩的軍需產業非常發達。球隊遷往華盛頓後繼續用「子彈隊」這個名字,因為叫「子彈」有暴力傾向,直到1997-1998賽季才改為「奇才隊」,也有人稱之為「巫師隊」。
6、奧蘭多魔術(Orlando Magic):魔術隊是NBA的新軍之一,1989年才加入NBA。因為迪斯尼世界樂園是奧蘭多的一大休閑娛樂場所而「 Come to the magic」(來玩魔術)又是奧蘭多人最愛說的一句話,魔術隊也因此而得名。
7、芝加哥公牛(Chicago Bulls):1966年加盟NBA,因為飛人邁克爾—喬丹的原故,芝加哥公牛隊絕對是在全球擁有最高知名度的NBA球隊。芝加哥畜牧業非常發達,該城的職業橄欖球隊和職業棒球隊各有一支以動物名稱命名的球隊,所以「公牛」便成了芝加哥職業籃球隊的隊名。
8、費城76人(Philadelphia 76ers):作為NBA中的一支老牌球隊,在建隊之初,當時的費城76人隊既沒有把主場設在費城,也沒有取名為76人隊,而是起了個非常富有愛國主義意味的名字——錫拉丘茲民族隊(Syracuse Nations)。1937年組建的錫拉丘茲民族隊隨著NBL(國家籃球聯盟)與ABB(美洲籃球協會)的合並,於1949年加入NBA,1963年遷到費城後改成「76人隊」因為費城是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的地方。
9、印第安納步行者(Indiana Pacers):也有叫印第安納溜馬隊。1976年加入NBA,步行者英文名字是「Pacers」,發音和「Pace car」非常相似,而「Pace car」是在「印第安納500」(和F1齊名的世界著名賽車盛事之一)比賽中在前方開道的先導車,其風頭不讓名賽車。球隊以「Pacers」命名,自然也是想借「印第安納500」的人氣一舉成名。
10、新澤西網(New Jersey Nets):網隊於1976年加入NBA ,「網」指的就是「籃網」,是籃球運動中不可缺的要素之一。網隊之所以起這個名字,一方面是為了和籃球攀上點關系,另一方面是因為早在新澤西網球隊成立之前,紐約已有棒球隊METS和橄欖球隊JETS,當時這兩支球隊都已羽翼豐滿,網隊起了這兩個隊的諧音NETS,其實也想沾一下它的光。
11、密爾沃基雄鹿(Milwaukee Bucks):1968年加入NBA,和許多不知用什麼動物名稱給球隊命名的球隊一樣,密爾沃基在給自己的球隊命名時也曾舉棋不定,最後在包括「臭鼬(Skunk)」、「海狸(Beaver)」等一大堆動物名稱中,選擇了彈跳力好、而且是密爾沃基一帶野生的「雄鹿」為球隊的隊名。
12、紐約尼克斯(New York Knicks):加入NBA時間1946年,正確的說法是「燈籠褲隊」,因為紐約有大量荷蘭移民,荷蘭人最喜歡穿寬松肥大的燈籠褲,而「尼克斯」只是「燈籠褲」一詞的譯音。
13、多倫多猛龍(Toronto Raptors):猛龍隊於1995年誕生,當時作為NBA海外擴張計劃的一部分,主場設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市,隊名也是徵集而來的,最後選中了兇猛、速度快、彈跳高的「龍」。
14、夏洛特山貓(Charlotte Bobcats): 「山貓」,北卡羅萊納州山林中的野生動物,它機警、善於捕捉獵物,擁有貓科動物的所有習性。山貓隊於2004年加入NBA。
15、亞特蘭大老鷹(Atlanta Hawks):最初命名為「三市黑鷹隊」,是借用了酋長「黑鷹」的名字。1951年遷至密爾沃基後易名為「鷹隊」。1955年遷至聖路易斯,1968年遷到亞特蘭大至今仍一直使用「鷹隊」這個名字。加入NBA時間1949年
❺ NBA的這些籃球隊是怎麼分的
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縮寫(全國籃球協會)。
總裁:大衛·斯特恩(David Stern)
現有球隊:
東部聯盟(east):
大西洋賽區 :紐約尼克斯隊、新澤西網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多倫多猛龍隊、費城76人隊
中部賽區 :底特律活塞隊、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克利夫蘭騎士隊、密爾沃基雄鹿隊、芝加哥公牛隊
東南部賽區 :邁阿密熱火隊、奧蘭多魔術隊、華盛頓奇才隊、亞特蘭大老鷹隊、夏洛特山貓隊
西部聯盟(west ):
西北賽區 :明尼蘇達州森林狼隊、丹佛掘金隊、猶他爵士隊、波特蘭開拓者隊、俄克拉何馬超音速隊
太平洋賽區:薩克拉門托國王隊、洛杉磯湖人隊、菲尼克斯太陽隊、金州勇士隊、洛杉磯快船隊
西南部賽區:聖安東尼奧馬刺隊、休斯頓火箭隊、達拉斯小牛隊、孟菲斯灰熊隊、新奧爾良黃蜂隊
NBA成立於1946年6月6日。成立時叫BAA,即全美籃球協會(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是由十一家冰球館和體育館的老闆為了讓體育館在冰球比賽以外的時間,不至於閑置而共同發起成立的。
BAA成立時共11支球隊:紐約尼克斯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華盛頓華盛頓國會隊、芝加哥牡鹿隊、克利夫蘭叛逆者隊、底特律獵鷹隊、費城武士隊、匹茲堡鐵人隊、普羅維登斯蒸氣隊、聖路易斯轟炸機隊和多倫多愛斯基摩人隊。1949年BAA吞並了當時的另外一個聯盟(NBL),並改名為NBA 。1949-50賽季,NBA共17支球隊。1976年NBA吞並了美國籃球協會(ABA),球隊增加到22支。 1980年達拉斯小牛隊加入NBA。1988年,新奧爾良黃蜂隊和邁阿密熱火隊加入NBA。1990年奧蘭多魔術隊和明尼蘇達森林狼隊加入NBA。1995年兩支加拿大球隊加入NBA,多倫多猛龍隊和溫哥華灰熊隊,使NBA的球隊達到29支。2004年的山貓隊的加入達到30隻。
【NBA歷史】
1896年,美國第一個籃球組織「全國籃球聯盟(簡稱NBL)」成立,但當時籃球規則還不完善,組織機構也不健全,經常一名隊員在一個賽季中可以代表幾個隊參賽, 經過幾個賽季後,該組織就名存實亡了。
1946年4月6日,由美國波士頓花園老闆沃爾特·阿·布朗發起成立了「美國籃球協會(英文簡稱BAA)」,布朗首次提出了後來成為現代職業籃球兩大基石的高薪制和合同制,高薪制是指職業籃球必須有雄厚的財政支援,這樣才能使比賽保持在高水平上,吸引觀眾,求得生存。合同制是指一名選手只能與一傢俱樂部簽訂合同,並設立選手儲備制,以防球員突然離隊時受到損失。
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國兩大籃球組織BAA和NBL合並為「全國籃球協會(簡稱NBA)」。布朗也成為後來著名的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創始人。NBA成立 時擁有17支球隊,分成三個賽區比賽,來自NBL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依靠身高 2.09米的美國第一中鋒喬治·邁肯的幫助獲得NBA第一個賽季的冠軍。
從1954-55賽季起,NBA經自然淘汰只剩下東部聯盟和西部聯盟兩大賽區。其中,東部聯盟又分大西洋區、中區;西部聯盟又分中西區、太平洋區。
1952年,NBA為了限制第一中鋒邁肯的得分能力,將籃下3秒禁區寬度由原來的6英尺擴大到12英尺。到了60年代,由於另一位超級中鋒張伯倫的出現,NBA又將禁區寬度擴大到16英尺。 由於NBA的球隊在比分領先時常採用拖延戰術,使比賽不能吸引觀眾,從1954-1955賽季起,NBA開始實行24秒制,即每隊每次進攻不得超過24秒。
1973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以2700萬美元買下NBA比賽3年播映權,從而使NBA比賽首次走上電視,但由於當時還不具備實況轉播的條件,所以只能播放錄像。
1967年,一個新的籃球組織ABA(美國籃球協會)宣告成立,喬治·邁肯任第一位主席。ABA採用紅、白、藍三色籃球,並實行遠投三分制,每年還舉辦扣籃大賽。 這些措施在NBA是不允許的。但由於經營不善,ABA於1976年被美國NBA吞並,從此,NBA形成對美國籃球業的壟斷。 1979年起,NBA開始實行3分遠投制。為避免各隊的實力懸殊太大,NBA建立了每年一度的「NBA新秀選撥制度」,將當年畢業的大學生選手按水平高低排出名次,然後由各俱樂部按當年聯賽的最後排名依次挑選, 排名靠後者先選,每輪各隊只能選擇一名,這樣就保證了實力最弱的球隊能得到水平最高 的新秀,選到新星的弱隊在新賽季中往往會脫胎換骨。為避免財大氣粗的球隊用高薪壟斷明星球員,NBA規定了每支球隊的工資總額限制。如用很多錢購買明星,則就無力買到其它優秀球員。這一制度保證了最好的明星平均分布在各個球隊,使各隊實力十分接近。 如果說「高薪制」和「合同制」是NBA兩大基石,那「新秀選撥制」和「薪金限額制」則確保了NBA比賽的激烈和精彩,比賽的不可預測性將眾多的美國球迷吸引到籃球場。
NBA聯賽還實行轉會制度,NBA球員轉會不得買賣,只能以人換人。從賽季開始到第16個星期四晚9時止,球隊可自由交換球員。此後一直到常規賽季結束,各隊人員 全部「凍結」。NBA轉會是連人帶合同一起交換。
吹滅了第58根生日蠟燭,蛋糕上是幅2005年最新版的NBA版圖。夏洛特山貓,成了奶油鋪張上的又一顆櫻桃。三十,不是紋理沉澱的舊年輪,而是內存擴張的新時空,從1946到2004,球隊條形碼從No.11到No.30,規模空前的NBA,三十而立。
季後賽種子排名規則
六賽區突出區域對抗,由於夏洛特山貓隊的加盟,NBA球隊已經達到了30支。關於季後賽種子排名規則一直存在著爭議,經過聯盟管理層的商議,北京時間8月3日正式宣布,從下賽季開始,將改變先有的季後賽排名規則。
NBA共30支球隊,分為東部和西部兩個大分區,每個分區又分為三個小的賽區,東部分區為大西洋賽區、中部賽區和東南賽區;西部分區為西南賽區、西北賽區和太平洋賽區。
新的種子排名規則是:各分區的前四名種子由各賽區排名第一的球隊和餘下的成績最好的一支球隊組成,不過前四位種子的排位則根據各自的成績來排定。
以前的季後賽種子排名規則顯然不合理,按照過去的排名規則,在每個分區中,每個賽區的頭名(共三支球隊)作為東西部賽區的前三號種子,他們之間的排位依據各自的戰績排定。而某賽區的第二名,哪怕它的勝率超過了另一賽區的頭名,最高只能排到分區的四號種子。
這樣的排名規則在上個賽季飽受人們的非議,西部分區中的兩只最強的球隊恰好是同在西南賽區的聖安東尼(安東尼新聞、安東尼說吧)奧馬刺隊和達拉斯小牛隊,但是根據去年的季後賽種子排名規則,馬刺隊是一號種子,而小牛隊雖然勝率遠高於西南賽區的頭名丹佛掘金隊和太平演賽區的頭名菲尼克斯太陽隊,但是只能排到第四號種子。於是這兩支西部最好的球隊不得不在季後賽的第二輪就提前相遇。最終達拉斯小牛隊苦戰七場戰勝了馬刺隊,仰首挺進西部決賽。
【NBA之最】
冠軍戒指之最
在1957年-1969年的13個賽季里,比爾·拉賽爾帶領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獲得11次NBA總冠軍,他也因此獲得11枚NBA冠軍戒指,是NBA歷史上獲得NBA冠軍戒指最多的人。
加時賽之最
1951年11月2日,羅切斯特皇家隊,經過6個加時賽,最終以75比73戰勝了印第安納隊。
三分球紀錄
單場比賽個人3分球紀錄由科比在2002-2003賽季對陣超音速創造的全場命中12個三分,連續命中9個三分也是歷史最多;單場比賽全隊3分球紀錄由超音速隊在1995-1996年季後賽同火箭隊的第二場比賽中創造,共投進20個3分球(出手27次);
單個賽季中個人3分球命中率最高的是公牛隊的後衛史蒂夫.科爾,為52.4%。他獲得1996年和1997年NBA遠投賽的冠、亞軍。
最高和最矮
身材最高的球員是前華盛頓子彈隊的曼紐特·博爾(扎伊爾籍)和前奇才隊中鋒吉萊赫·繆里森(羅馬尼亞籍),均為2.29米,身材最矮的則僅有1.60米,是前華盛頓子彈隊的博格斯.現役球員中最矮的為博伊金斯,165cm
單場比賽得分之最
1983年12月13日,底特律活塞隊186: 184戰勝了丹佛金塊隊,創NBA單場比賽得分最。
NBA歷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球隊
奪冠次數最多的球隊是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共獲17次冠軍。其次為湖人隊,獲14次冠軍。
NBA球員合同金額最高紀錄
凱文•加內特成為NBA歷史上簽約合同金額最高的球員。2007年8月1日,與凱爾特人簽下了5年1.25億美元的合同!
NBA歷史上個人得分之最
一場比賽個人得分最高紀錄是100分,單個賽季個人總得分最高紀錄為4029 分,賽季個人場均平均分最高分50.4分。這3項紀錄是在1962-1963賽季,均由 「籃球皇帝」威爾特·張伯倫創造。
NBA能扣籃的最矮球員
能扣籃的身高最矮球員是「士兵」斯珀特·韋伯,曾獲1996年NBA扣籃大賽的冠軍,其身高只有1.70米。據NBA資料介紹,韋伯在16歲,身高僅1.60米的高中階段,便有過扣籃的記錄,他的原始縱跳高度為1.33米, 助跑摸高為3.60米。
NBA收入最高的球員
邁克爾·喬丹。1996年度,他的年薪雖只有400萬美元,但他的廣告等收入卻有4000多萬美元。據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的全世界運動員的收入排行榜,喬丹以5260萬美元排在NBA榜首。 列二、三位的是沙克·奧尼爾(2440萬美元)和丹尼斯·羅德曼(1290萬美元)。
07-08賽季勒布朗-詹姆斯以4045萬美元位居第一
NBA球員平均年薪和最低年薪
NBA球員平均年薪為150萬美元,最低年薪不得低於20萬美元。
一場比賽搶到籃板球之最
威爾特·張伯倫保持著NBA歷史1960年11月6日對易拉丘茲國民隊單場搶下55個籃板的紀錄。
後衛得分最多
奧斯卡·羅伯遜以26710分成為所有後衛中得分最多的選手。
單場比賽得分最低
1950年11月22日,活塞和湖人展開了一場防守大戰,最後活塞驚險的1分險勝,比數是19比18。
比分差距最大
1991年12月17日,克里夫蘭騎士隊以148比80擊敗了邁阿密熱隊。68分,這個NBA比賽最大分差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總決賽比分差距最大 42分,公牛和爵士在1988年6月7日創造. 2008年總決賽波士頓凱爾特人以131比92戰勝了洛杉磯湖人隊,39分,是NBA歷史上總決賽第二大分差.
連冠之最
1959年到1966年,凱爾特人8連冠,創NBA連冠之最
得分最快之最
2007年,大衛李0.1秒進球絕殺山貓,為最快紀錄.
【NBA歷史偉大的十支球隊】
(1)波士頓凱爾特人隊(1964-1965賽季)總成績62勝18負77.5%。主力陣容有比爾·拉塞爾、薩姆·瓊斯、哈夫利切克、桑德斯和海因恩。該隊突破了本隊單賽季獲勝場次的最高紀錄,並隨後獲得了連續第七個總冠軍。
(2)費城76人隊(1966-1967賽季)總成績68勝13負,勝率84.0%,主力陣容為張伯倫、格里爾、沃克和坎寧安,創下了NBA單賽季獲勝第二高紀錄。在東部決賽中擊敗了凱爾特人隊,結束了「波士頓王朝」的8連冠紀錄, 並擊敗金州勇士隊獲總冠軍。
(3)紐約尼克斯隊(1969-1970賽季) 總成績60勝22負,勝73.2%。主力陣容有里德·費雷澤、巴特內特·德布歇和布拉德利。 受傷的里德在總決賽第七場之前突然出現在賽場,這一著被稱為反施 「空城計」,令對手猝防不及,最後擊敗湖人隊奪冠。
(4)洛杉磯湖人隊(1972-1973賽季) 總成績69勝13負,勝84.1%。主力陣容有古德里奇、韋斯特、張伯倫、麥克米倫和海爾斯頓。該隊創下33連勝紀錄和69場勝利的紀錄, 並擊敗紐約尼克斯隊奪冠。
(5)費城76人隊(1982-1983賽季) 總成績65勝17負,勝率79.3%。主力陣容有摩西·馬龍、「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托尼、奇克斯和鮑勃·瓊斯。由於76人隊直接進入半決賽,所以每輪都是7戰4勝。馬龍在復賽前發誓說:「FO!FO!FO!」,「FO」就是「FOUR」 (四),意思是76人隊將全部以4:0過關斬將奪得冠軍。結果馬龍的預言只差一場,他們在半決賽中4:0橫掃對手後,在東部決賽中只輸給雄鷹隊一場,最後又以4:0擊敗湖人隊奪得總冠軍後,每一位選手在他們的冠軍戒措上刻「FO」的字樣。
(6)波士頓凱爾特人隊(1985-1986賽季) 總成績67勝15負,勝率81.7%。主力陣容有拉里·伯德、帕里什、麥克黑爾、丹尼·安吉、丹尼斯約翰遜和比爾·沃爾頓。該隊創造了40勝1負的NBA主場最佳紀錄,總決賽擊敗湖人 隊後奪冠。
(7)洛杉磯湖人隊(1986-1987賽季) 總成績65勝17負,勝79.3%。主力陣容有「魔術師」約翰遜、賈巴爾、詹姆斯·沃西、拜倫·斯科特A.C格林和庫柏。復賽中湖人隊前12場只輸一場,並擊敗凱爾特人隊奪冠。
(8)底特律活塞隊(1988-1989賽季) 總成績63勝19負,勝76.8%。主力陣容有托馬斯、杜馬斯、蘭貝爾、羅德曼、阿吉爾和溫尼·約翰遜等。這是NBA歷史上防守最強的一支球隊。作風粗獷,被稱為「壞小子球隊」。該 隊因缺少有威脅的中鋒,派出了少有的3後衛陣容,總決賽4:0橫掃湖人隊奪冠。
(9)芝加哥公牛隊(1991-1992賽季) 總成績67勝15負,勝81.7%。主力陣容有喬丹、皮蓬、格蘭特、阿姆斯特朗、卡特萊特和帕克森。這一屆公牛隊比1990-1991賽季多勝出6場,也是喬丹狀態最好的賽季之一,總決賽4:2擊敗開拓者隊奪冠。
(10)芝加哥公牛隊(1995-1996賽季) 總成績72勝10負,勝率87.8%,創下NBA單賽季最高勝率。主力陣容有喬丹、皮蓬、羅德曼、科爾和庫科奇。總決賽以4比2擊敗佩頓和坎普領銜的超音速隊奪冠。
❻ east是哪個nba球隊的省略
east不是哪只球隊,而是表示全明星賽時東部球隊。
❼ NBA的30個球隊的隊名!拜託了各位 謝謝
1、洛杉磯湖人隊。湖人隊的總部原本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由於該市以"萬湖之城"聞名於世,1948年,該俱樂部便據此將球隊命名為"湖人"。盡管1960年湖人隊遷至洛杉磯市,但球隊的名稱卻從此沿襲下來了。 2、猶他爵士隊。爵士隊原本紮根於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市。由於新奧爾良是有名的"世界爵士樂之都",1974年,該俱樂部就以"爵士"命名了球隊。1979年,爵士隊遷居到尤它州的鹽湖城;或許是"爵士"這個頭銜的誘惑力實在太大,於是,也就沒有人想到要"名副其實"地改改隊名了。猶他州沒有公爵,沒有爵士樂,但卻有爵士隊。 3、芝加哥公牛隊。據說在為公牛隊命名時,該隊最早的主人理查德-克萊恩某年某月某日突然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靈感——好鬥的公牛之永不言敗的性格,正是一支冠軍球隊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質。結果,歷史的進程有幸被克萊恩言中,"正名"後的公牛隊果然在後來的八年裡六奪總冠軍。 但公牛隊在喬丹走後,已今非昔比,似已不那麼名副其實了。 4、波士頓凱爾特人隊。波士頓花園競技公司的老闆、凱爾特人隊的主人沃爾特-布朗,最初純粹是出於生意的需要才自掏腰包創立凱爾特人隊的——用火熱的籃球比賽來溫暖波士頓那個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季。因為,每年到了冬季之時,與其它季節拳擊和曲棍球比賽接連不斷、人滿為患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布朗的花園廣場總是人少車稀,生意蕭條不堪。不過,在為球隊起名時,布朗很是費了一番心思;最後,他終於決定棄"龍卷風"、"奧林匹克斯"和"獨角獸"等名稱不用,獨獨選中了"凱爾特人",以此來紀念那些早年移民美國、並酷愛籃球運動的英格蘭凱爾特人。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原本只是其它體育運動"配角"的籃球,後來竟喧賓奪主地唱起了"大戲"。 5、紐約尼克斯隊。說起紐約尼克斯隊名的來歷,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尼克斯"或"尼克斯博克斯",原意是公元17世紀漂洋過海到紐約這個"新世界"淘金的那些荷蘭人所穿的內褲(KNICKERBOCKER,燈籠褲)。聽起來真是令人難以置信:趕時髦的紐約人什麼都想得出來,最終還是以荷蘭人的內褲作為自己球隊的名字了。不過,玫瑰花園球場的總經理,1999年去世享年86歲的弗雷德•波德斯塔在生前回憶說:「這個名字是從帽子里出來的。有一天艾理士、萊斯特•斯科特和我們其他幾個工作人員在辦公室里舉行了一個投票儀式。我們每個人在紙條上寫個名字,然後扔在帽子里。最後經過統計,大多數的人都寫了燈籠褲(KNICKERBOCKER),於是球隊的名字就決定了。不久後,我們創造了球隊吉祥物——燈籠褲老爹,KNICKERBOCKER也被縮短成了KNICKS。」 6、底特律活塞隊。活塞隊的"老巢"本來不在底特律,而是在印第安那州的韋恩堡。由於球隊的老主人佐爾納當初是以製作活塞零配件作為生計的,於是,球隊也就順理成章地以"活塞"命名了。1957年,為了開拓球市,佐爾納將活塞隊遷至有"世界汽車之都"美譽的底特律。也許是天作之合,活塞與汽車一個搭台,一個唱戲,球隊自然也就沒有改名的必要了。 1987年4月22日,NBA決定將夏洛特大黃蜂隊、邁阿密熱隊、明尼蘇達森林狼隊和奧蘭多魔術隊納入麾下。但是在為球隊起名時卻出現了意見分歧的局面。最後,這四傢俱樂部決定由球迷投票進行裁決。 7、新奧爾良黃蜂隊。黃蜂隊最初的名字叫夏洛特黃蜂隊,夏洛特黃蜂隊原本叫作"夏洛特靈魂隊"。這個名字聽起來陰森森的,令人毛骨悚然,球迷們當然群起而反對之。球迷民主投票後,"黃蜂"在六個獲選隊名中脫穎而出。1988~2002年在夏洛特,2002至今遷至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 8、邁阿密熱隊。邁阿密熱隊也是如此。盡管諸如"旋風"、"鯊魚"和"海灘"等名稱曾經令人目不暇接,不過最後,多數球迷還是選擇了"熱隊"一名。 9、明尼蘇達森林狼隊。明尼蘇達也遇到了同樣的麻煩。最後,俱樂部確定了兩個獲選隊名:要麼叫"森林狼",要麼叫"地極"。投票結果,"森林狼"以三分之二的多數勝出。贊成者的理由是:明尼蘇達素以盛產森林狼而著稱。 10、至於說奧蘭多之所以將球隊命名為"魔術",據說是與曾經在該市風靡一時的"歡迎來到魔術之城"的旅遊口號有直接關系。 11、達拉斯小牛隊。達拉斯小牛隊的英文原意是"特立獨行"。眾所周知,球隊所在的德克薩斯州是那些令人神往的"西部牛仔"的故鄉。 12、菲尼克斯太陽隊。太陽隊所在的菲尼克斯城隸屬於亞利桑那州,該州一年到頭陽光燦爛,是典型的熱帶氣候。 13、西雅圖超音速隊。西雅圖是美國波音公司的大本營,"超音速"隊由此而得名。 14、克利夫蘭騎士隊。1970年,克利夫蘭的一家名為《THE PLAIN DEALER》的報紙舉行了一次為城市剛剛成立的籃球隊征名的活動。活動勝利者傑里•唐克在他的投標信上寫道,騎士代表了一隊膽大心細,無所畏懼的男子漢。這些騎士從不屈服,從不投降,無論勝利與否。不過,騎士隊英語名字CAVALIERS經常被簡化成CAVS。 15、波特蘭開拓者隊。1970年2月10日NBA官方同意波特蘭組建職業籃球隊加入聯盟。兩周後,俱樂部的執行副總裁哈里•格里克曼發起了「球隊征名」活動。他回憶說:「大概有10,000件郵件」。在這些作品中,最受歡迎的是「先鋒」,但是這個名字已經波特蘭的劉易斯-克拉克學院的球隊用了。有172個人給球隊命名為「開拓者」,於是他們決定使用開拓者作為球隊的名字。 16、密爾沃基雄鹿隊。1968年,密爾沃基的球迷們決定以"雄鹿"來命名自己的球隊,因為米爾沃基所在的威斯康星州盛產這種野生動物。 17、休斯敦火箭隊。休斯敦火箭隊的老家原來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迭戈市。由於聖迭戈一向以"動態城市"自稱,於是,球隊就取名為"火箭"。1970-1971賽季之後,火箭隊正式遷到休斯敦市。湊巧的是,休斯敦又是美國航空航天署的一個重要基地。 18、洛杉磯快船隊。失去火箭隊之後,聖迭戈市又在1978年擁有了自己的第二支NBA球隊"水牛勇敢者隊"。但是該俱樂部的領導層認為:"水牛"一名與聖迭戈的城市形象不符,決定改名。球迷們經過投票後,一致決定採用"快船"之稱;因為,有許多遊客喜歡乘坐快船在港口城市聖迭戈游弋。不想到了1984年,快船隊又遷到了洛杉磯。似乎是冥冥上蒼的有意安排,聖迭戈市長久擁有一支NBA球隊的夢想始終未能實現。 19、多倫多猛龍隊。1995-1996賽季才加入NBA,位於加拿大的多倫多,是NBA唯一隊址在美國之外的球隊。通過加拿大全國征名活動,最後進入決賽的10個名字中絕大多數都是動物的名字:Beavers海狸, Bobcats山貓, Dragons龍, Grizzlies灰熊, Hogs公豬(多倫多市的綽號就是Hogtown), Raptors猛龍, Scorpions蠍子, T-Rex雷克斯貓, Tarantulas狼蛛, 和Terriers特里爾犬。實際上,Raptors正確的意思應該是指恐龍類裡面速度最快的速龍。1994年5月15日,加拿大職業籃球有限公司組做出決定選用速龍這一名字。原因是當時風行全球的電影《侏羅紀公園》和恐龍熱都是年輕人們的潮流。球隊的顏色也定為亮紅色、紫色、黑色和銀色。 20、亞特蘭大老鷹隊。在20年的時間里,原名"三城黑鷹隊"的老鷹隊輾轉於密爾沃基、聖路易斯和亞特蘭大三地,直到1968年才最終在亞特蘭大紮下根來。1951年,黑鷹隊由依阿華州的達文波特市遷至密爾沃基,隊名也從此改為"老鷹隊"。四年後,老鷹隊又"背井離鄉地"來到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13年後,老鷹隊終於在美國南方的亞特蘭大落地生根。 21、金州勇士隊。勇士隊也是如此。它們先是在東部的費城呆了16年,接著,又長途跋涉來到西部的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最後,才定居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市。由於加利福尼亞州盛產黃金,"金州"一名便應運而生。 22、丹佛掘金隊。科羅拉多州的丹佛掘金隊,其隊名的來歷也與勇士隊相似。 23、新澤西網隊。1967年,網隊在紐約市正式成立。十年後,它們發現紐約的天下不好打開局面,便遷到新澤西。之所以起名"網隊",是因為球網是籃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4、薩克拉門托國王隊。雖然尊稱"國王",但國王隊多年來一直難以擁有一塊真正屬於自己的"領地"。1946年,"國王"的前身"羅徹斯特皇家隊"正式掛牌成立;1957年,該隊遷至辛辛那提,隊名未改;1972年,皇家隊又遷至密蘇里的堪薩斯,隊名改為"堪薩斯城-奧馬哈國王隊";1975年,該隊又改名為"堪薩斯城國王隊";1985年,"國王隊"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終身立命之所,"嫁到"加利福尼亞州的薩克拉門托市,從此隨了"夫姓"。 25、聖安東尼奧馬刺隊。1967年,馬刺隊的前身"達拉斯叢林隊"成立,因為叢林是達拉斯所屬的德克薩斯州的標志性植物。1973年,"叢林隊"遷至德克薩斯的聖安東尼奧。由於德克薩斯也是美國"西部牛仔"經常出沒的地方,球隊也就"入鄉隨俗地"改名為"馬刺"。 26、華盛頓奇才隊。華盛頓奇才隊此前曾以"巴爾的摩子彈隊"、"首都子彈隊"和"華盛頓子彈隊"行世,這三個名稱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與"子彈"結下了不解之緣。1997-1998賽季開始前,或許是覺得過於血腥、有悖和平的緣故,該隊老闆波林決定將球隊改名為"奇才"。 27、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印第安納步行者的隊名來歷比較獨特。該俱樂部老闆希望球隊能在比賽中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因此,就把球隊定名為"步行者"。 28、費城76人隊。1963年,勇士隊從費城遷到舊金山。不久後,該市又迎來了另一支自己的NBA球隊——76人隊。之所以命名為"76人",並不是指76個球員。隊名來歷主要來自於球隊所在城市費城的歷史淵源。美國在1776年7月4日在費城的獨立大會堂宣布獨立。為紀念這特別日子,該隊便以美國獨立的年份"76"命名。 29、孟菲斯灰熊隊。1995年加入NBA的加拿大溫哥華灰熊隊,其命名方式也別具一格,該俱樂部是以本地盛產的灰熊來為自己的球隊命名的。現在球隊遷移到孟菲斯,但隊名卻沿用下來。 30、夏洛特山貓隊。2004年加入NBA的山貓隊,隊名體現尊嚴、熱情、勇氣以及忠心。山貓原產地在美國東部的卡萊羅納地區,但是在美國的其他地方也經常可以見到。山貓屬於貓科動物,天性強壯矯捷,又是食肉動物;晝伏夜出,行動詭秘,兇猛快捷,往往憑借能夠跳躍10英尺的能力發動進攻,使得它們成為了夏洛特的NBA新軍的最為理想的代表。山貓隊也是美國第一個以山貓作為吉祥物的職業運動隊,在藍色、銀色、黑色橫行的NBA球隊吉祥物顏色中,山貓隊特有的橙色也成為NBA球隊中難得一見的亮色。
❽ 誰還有更多的籃球資料
【NBA簡介】
[編輯本段]
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縮寫(全國籃球協會)。
總裁:大衛·斯特恩(David Stern)
現有球隊:
東部聯盟(east):
大西洋賽區 :紐約尼克斯隊、新澤西網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多倫多猛龍隊、費城76人隊
中部賽區 :底特律活塞隊、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克利夫蘭騎士隊、密爾沃基雄鹿隊、芝加哥公牛隊
東南部賽區 :邁阿密熱火隊、奧蘭多魔術隊、華盛頓奇才隊、亞特蘭大老鷹隊、夏洛特山貓隊
西部聯盟(west ):
西北賽區 :明尼蘇達州森林狼隊、丹佛掘金隊、猶他爵士隊、波特蘭開拓者隊、俄克拉何馬超音速隊
太平洋賽區:薩克拉門托國王隊、洛杉磯湖人隊、菲尼克斯太陽隊、金州勇士隊、洛杉磯快船隊
西南部賽區:聖安東尼奧馬刺隊、休斯頓火箭隊、達拉斯小牛隊、孟菲斯灰熊隊、新奧爾良黃蜂隊
NBA成立於1946年6月6日。成立時叫BAA,即全美籃球協會(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是由十一家冰球館和體育館的老闆為了讓體育館在冰球比賽以外的時間,不至於閑置而共同發起成立的。
BAA成立時共11支球隊:紐約尼克斯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華盛頓華盛頓國會隊、芝加哥牡鹿隊、克利夫蘭叛逆者隊、底特律獵鷹隊、費城武士隊、匹茲堡鐵人隊、普羅維登斯蒸氣隊、聖路易斯轟炸機隊和多倫多愛斯基摩人隊。1949年BAA吞並了當時的另外一個聯盟(NBL),並改名為NBA 。1949-50賽季,NBA共17支球隊。1976年NBA吞並了美國籃球協會(ABA),球隊增加到22支。 1980年達拉斯小牛隊加入NBA。1988年,新奧爾良黃蜂隊和邁阿密熱火隊加入NBA。1990年奧蘭多魔術隊和明尼蘇達森林狼隊加入NBA。1995年兩支加拿大球隊加入NBA,多倫多猛龍隊和溫哥華灰熊隊,使NBA的球隊達到29支。2004年的山貓隊的加入達到30隻。
國內NBA官方網站:http://china.nba.com/ 或 http://nba.com/china
國內nba中文直播站:http://www.nbato.cn
【NBA歷史】
[編輯本段]
1896年,美國第一個籃球組織「全國籃球聯盟(簡稱NBL)」成立,但當時籃球規則還不完善,組織機構也不健全,經常一名隊員在一個賽季中可以代表幾個隊參賽, 經過幾個賽季後,該組織就名存實亡了。
1946年4月6日,由美國波士頓花園老闆沃爾特·阿·布朗發起成立了「美國籃球協會(英文簡稱BAA)」,布朗首次提出了後來成為現代職業籃球兩大基石的高薪制和合同制,高薪制是指職業籃球必須有雄厚的財政支援,這樣才能使比賽保持在高水平上,吸引觀眾,求得生存。合同制是指一名選手只能與一傢俱樂部簽訂合同,並設立選手儲備制,以防球員突然離隊時受到損失。
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國兩大籃球組織BAA和NBL合並為「全國籃球協會(簡稱NBA)」。布朗也成為後來著名的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創始人。NBA成立 時擁有17支球隊,分成三個賽區比賽,來自NBL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依靠身高 2.09米的美國第一中鋒喬治·邁肯的幫助獲得NBA第一個賽季的冠軍。
從1954-55賽季起,NBA經自然淘汰只剩下東部聯盟和西部聯盟兩大賽區。其中,東部聯盟又分大西洋區、中區;西部聯盟又分中西區、太平洋區。
1952年,NBA為了限制第一中鋒邁肯的得分能力,將籃下3秒禁區寬度由原來的6英尺擴大到12英尺。到了60年代,由於另一位超級中鋒張伯倫的出現,NBA又將禁區寬度擴大到16英尺。 由於NBA的球隊在比分領先時常採用拖延戰術,使比賽不能吸引觀眾,從1954-1955賽季起,NBA開始實行24秒制,即每隊每次進攻不得超過24秒。
1973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以2700萬美元買下NBA比賽3年播映權,從而使NBA比賽首次走上電視,但由於當時還不具備實況轉播的條件,所以只能播放錄像。
1967年,一個新的籃球組織ABA(美國籃球協會)宣告成立,喬治·邁肯任第一位主席。ABA採用紅、白、藍三色籃球,並實行遠投三分制,每年還舉辦扣籃大賽。 這些措施在NBA是不允許的。但由於經營不善,ABA於1976年被美國NBA吞並,從此,NBA形成對美國籃球業的壟斷。 1979年起,NBA開始實行3分遠投制。為避免各隊的實力懸殊太大,NBA建立了每年一度的「NBA新秀選撥制度」,將當年畢業的大學生選手按水平高低排出名次,然後由各俱樂部按當年聯賽的最後排名依次挑選, 排名靠後者先選,每輪各隊只能選擇一名,這樣就保證了實力最弱的球隊能得到水平最高 的新秀,選到新星的弱隊在新賽季中往往會脫胎換骨。為避免財大氣粗的球隊用高薪壟斷明星球員,NBA規定了每支球隊的工資總額限制。如用很多錢購買明星,則就無力買到其它優秀球員。這一制度保證了最好的明星平均分布在各個球隊,使各隊實力十分接近。 如果說「高薪制」和「合同制」是NBA兩大基石,那「新秀選撥制」和「薪金限額制」則確保了NBA比賽的激烈和精彩,比賽的不可預測性將眾多的美國球迷吸引到籃球場。
NBA聯賽還實行轉會制度,NBA球員轉會不得買賣,只能以人換人。從賽季開始到第16個星期四晚9時止,球隊可自由交換球員。此後一直到常規賽季結束,各隊人員 全部「凍結」。NBA轉會是連人帶合同一起交換。
吹滅了第58根生日蠟燭,蛋糕上是幅2005年最新版的NBA版圖。夏洛特山貓,成了奶油鋪張上的又一顆櫻桃。三十,不是紋理沉澱的舊年輪,而是內存擴張的新時空,從1946到2004,球隊條形碼從No.11到No.30,規模空前的NBA,三十而立。
NBA是美國職業籃球隊的聯盟,由它制定的NBA規則必然與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制定的FIBA規則不盡相同。NBA規則除包含FIBA規則中各種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法則之外,還有自己鮮明的地域性、商業性以及保證和促進精彩表演的特點。 以下介紹的是NBA規則的重要部分(側重在與FIBA規則不同的部分),供讀者參考。
(一)比賽規則
1.球場規格
NBA的球場尺寸是長94英尺(28.65米),寬50英尺(15.24米)。球場的丈量是從界線的內沿量起,線寬為2英寸(5.08厘米)。 球場兩端標有長方形的罰球區,長19英尺(5.79米),寬16英尺(4.88米)。 球場兩端標有3分投籃線,劃法是:從底線引出兩條平行於邊線的線,各距邊線3英尺(0.91米),與以球籃中心點為圓心、以23英尺9英寸(7.24米)為半徑的圓弧相交。WNBA的圓弧半徑為19英尺9英寸(6.02米)。 圓圈的半徑是6英尺(1.83米)。中圈內圓圈的半徑是2英尺(0.61米),一條中線橫貫其中。 另有4條垂直於邊線寬2英寸(5.08厘米)的標志線,各距底線28英尺(8.53米)向場內延伸3英尺(0.91米)。(位置區和中立區域以及一些短標志線略。)
2.比賽時間
每場比賽分兩個半時共4節,每節12分鍾。加時賽為5分鍾。 在第一節和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之間休息130秒。兩半時之間休息15分鍾。在第4節和加時賽之間和任何加時賽之間休息100秒。 在第一節、第二節和第三節的最後一分鍾期間,投籃成功後應停止比賽計時鍾。在第四節和加時賽的最後兩分鍾期間,投籃成功後應停止比賽計時鍾。
3.球隊
比賽時,每隊由5名隊員組成,場上隊員不得少於5名。 如果隊員第六次侵人犯規,而且該隊已無有資格的替補隊員,該隊員應留在場上,並應登記一次侵人犯規和全隊犯規;還要判罰該隊一次技術犯規。所有後來發生的侵人犯規(包括進攻犯規),應照此處理。 如果只有5名合格的隊員,其中一名隊員受傷必須離場或被驅逐,他應由最後一名因6次侵人犯規而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來替換。每一次需要替換受傷或被驅逐的隊員時,均應照此倒轉的順序處理。任一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再進入比賽,應判罰一次技術犯規。
4.比賽開始
第一節比賽和加時賽應以在中自跳球開始。 第二節和第三節比賽應由第一節比賽開球後失掉球權的隊在端線擲界外球開始。 第四節比賽應由第一節比賽開球後獲得球權的隊在端線擲界外球開始。
5.死球、活球、壓力球
當出現下列情況時球成死球: 爭球; 球停留在球籃上或卡在籃圈與籃板之間; 任一節時間終了;技術犯規的罰球; 侵人犯規(拳擊犯規、非賽犯規); 多次罰球中的第一次罰球; 場上違例(帶球走,3秒,10秒,24秒等); 打架犯規; 疏漏的鳴哨; 投籃或罰球成功後; 在隊員佔有界外之前。 下列情況球成活球:在任何跳球中,裁判員拋球時;擲界外球隊員可處理球時;罰球隊員可處理球時。 下列情況球成活力球:球被一名跳球隊員合法拍著時;球離開擲界外球隊員的手時;球離開罰球隊員的手時。
6.替換
替補隊員應向記錄員報告他和被替換隊員的姓名和號碼,並置身於記錄台前的替換區內。如不向記錄員報告,則罰款25美元。記錄員應在球成死球時就鳴哨宣告替換(投籃成功後除外),替補隊員需經裁判員招手才能進入比賽。替換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的時間為30秒鍾。 在多次罰球的第一次罰球後,不論罰中與否,允許替補隊員進入比賽。 替補隊員不得替換罰球人員或跳球隊員,除非受傷隊員要求替換,這時應由對方教練員在罰(跳)球一方的球隊席上挑選替補隊員。受傷隊員不能再上場比賽。替補隊員一旦進入比賽就得留在場上,直到下一個死球時才允許替換。 如果是以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造成隊員受傷,而且不能執行罰球,他的教練員可指定該隊任一合格的隊員來執行罰球。受傷隊員也可再上場比賽。
7.暫停
(l)20秒暫停 每隊每半時有權請求一次20秒暫停。每場比賽(包括加時賽)共可請求兩次20秒暫停。 隊員請求20秒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或該隊控制球時才給予。隊員要喊出:「20秒暫停」。 在20秒暫停期間,球隊只可替換一名隊員。如果請求暫停的隊替換一名隊員,對方隊也可替換一名隊員。 如果在半時(包括加時賽)中請求第二次20秒暫停,應予允許,但要登記一次常規暫停。 如果20秒結束時比賽不能繼續進行,也應登記一次常規暫停。
(2)常規暫停(100秒) 每隊有權請求7次要登記的常規暫停。限定每隊在第四節中不得超過4次暫停;在第四節的最後兩分鍾內不得超過3次暫停。在加時賽內,允許每隊3次暫停。 隊員請求100秒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或該隊控制球時才給予。隊員要喊出:「暫停」。 每節比賽必須有兩次暫停。如果每節比賽剩下6分59秒時沒有任一隊叫暫停,記錄員應在第一次死球時採取強制暫停,這一暫停登記在主隊名下。在每節比賽剩下2分59秒時沒有任一隊叫第二次暫停,記錄員應在第一次死球時採取強制暫停,這一暫停登記在該節先前沒有登記的隊的名下。 允許有追加的暫停,但要判罰一次技術犯規。主教練員可以在比賽中止時,請求20秒或100秒暫停。
8.24秒鍾規則
當某隊在比賽中獲得新的球權時,或在擲球入界中當球在場上被隊員合法觸及時,24秒鍾計時器將開動。擁有球權的隊必須在獲得球後的24秒鍾內投籃。完成投籃的條件是: (1)在24秒鍾結束之前,球必須離開隊員的手; (2)球離開隊員的手後,球必須與籃自接觸。 如果在24秒鍾內球未接觸籃圈,為24秒鍾違例。
(二)違例及其罰則
1.3秒鍾規則
某隊控制球,該隊隊員不得在罰球區停留超過3秒鍾。 某隊在前場控制球,開始計算3秒鍾。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2.肘的擺動
不允許隊員過分地或有力地擺動肘部(無接觸)。當一名防守隊員在附近,並且進攻隊員持有球,此即為違例。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靠近違例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
3.非法協助得分
隊員不得使用籃圈或籃板來吊起、支撐或提高自己,以有助於投籃得分。 隊員不得協助同伴在投籃時增加高度。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4.孤立
如果進攻隊在圈頂外或無球一側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隊員,應宣判違例。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圈頂延伸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5.界外的進攻掩護
進攻隊員不得為了建立掩護而離開前場端線處的地面區域。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6.粘性物質
隊員不得使用粘性物質或任何類似的物質。 罰則:第一次違例,罰款25美元。再發生違例罰款加倍。
(三)犯規及其罰則
1.技術犯規
對場上或球隊席上的球隊成員的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或違例的處罰,是技術犯規。在球成活球前,與對方隊員發生非法的接觸,也可判為技術犯規。
(1)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 對任何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的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最多可判罰兩次技術犯規。任何違犯者只要有一次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就可被驅逐;有兩次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必須被驅逐。 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如:與裁判員講話無禮貌;以身體接觸裁判員;對宣判公開表示不滿;使用褻讀的言語;未經裁判員允許教練員進入場地;故意伸肘或試圖動手腳但未包含接觸。 還有一些技術犯規不是由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造成的,如:延誤比賽;球隊席區域的違例;球成活力球時場上隊員不足或多於5名;進攻隊員故意地吊在籃圈或籃板上等等。 在死球期間發生非法接觸,如果在性質上被認為是不符合體育道德的,可判為一次技術犯規;如果接觸是不必要的和過分的,可判為惡意犯規。
(2)打架犯規 比賽中或死球期間,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打架,要登記技術犯規,不判給罰球,參加打架的人員應立即被驅逐。另根據情況判打架人員不超過20000美元的罰款和停賽。 NBA比賽中,對犯規的判罰是較為嚴厲的。如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出現下列情況即可被驅逐:接觸肩的水平或以下部位的肘部犯規;沒有體育道德行為的技術犯規;以不必要的或過分的接觸造成的惡意犯規。 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出現下列行為則必須被驅逐:拳擊犯規;打架犯規;接觸肩的水平以上部位的肘部犯規;試圖揮拳雖無接觸;不是比賽的延續動作而是故意地進入看台。 為了懲罰和制止犯規,NBA規則中還列有罰款的規定,如:裁判員認為隊員是故意地吊在球籃上,應判一次技術犯規和罰款100美元;第一次因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判罰技術犯規的罰款100美元,第二次犯規加罰150美元等等。
2.侵人犯規
在球成活球後,與對方隊員發生非法的身體接觸,是侵人犯規。 隊員不準拉、推、撞對方隊員;也不準靠伸展臂、腿、膝或彎曲身體成不正常姿勢以阻礙對方隊員行進。違反規定,將判為侵人犯規並按相關的罰則處理。
(1)雙方犯規 雙方犯規是指兩名非同隊的隊員大約同時互相發生侵人犯規或技術犯規的情況。 罰則: 不管是侵人犯規或是技術犯規都不判給罰球,只給隊員登記犯規,不登記全隊犯規。如果宣判雙方犯規或打架犯規時某隊擁有球權,應保留球權,在靠近比賽中斷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繼續比賽。如果宣判雙方犯規或打架犯規時雙方球隊都未擁有球權,或投籃未成功球在空中,應由任何兩個非同隊的隊員在中圈跳球繼續比賽。如果投籃成功,得分有效,在底線擲界外球繼續比賽。如果雙方犯規是作為裁判員意見不同的結果,不計得分,應由任何兩個非同隊的隊員在中圈跳球繼續比賽。
(2)進攻犯規 在球成活球後,進攻隊員與對方發生非法的接觸,是進攻犯規。 進攻隊員侵人犯規,如不是肘部犯規、拳擊犯規,也不是惡意犯規,應按如下罰則處理:不判給進攻隊得分;登記犯規隊員一次侵人犯規;不登記該隊全隊犯規(隊員第六次侵人犯規,並且該隊已無有資格的替補隊員除外)。
(3)無球權犯規 在球成活力球後,在雙方球隊均未擁有球權時與對方發生非法的接觸,是無球犯規。 隊員侵人犯規.如不是拳擊犯規、惡意犯規、也不是肘部犯規,而且發生犯規時雙方球隊均未擁有球權,應按如下罰則處理:登記犯規隊員一次侵人犯規;登記犯規隊一次全隊犯規;如果全隊犯規罰則未出現,判給對方隊在靠近犯規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如果全隊犯規罰則出現,判給被侵犯的隊員一次罰球加一次罰球。 如果判了防守隊一次無球權犯規,接著投籃(罰球)成功,應判給被侵犯的隊一次罰球,使有可能得3分或4分。這條規定適用於:不管是對哪個進攻隊員犯規;不管全隊犯規罰則是否出現。 如果判了進攻隊一次無球權犯規,接著進攻隊員投籃成功,不計得分。
(4)拳擊犯規 隊員用拳猛擊對方,是拳擊犯規。 因拳擊宣判隊員的非法的接觸,是一次侵人犯規和一次全隊犯規。應判給一次罰球,不論罰球成功與否,將球判給被侵犯的隊在中場擲界外球。 任何隊員揮拳猛擊對方,無論是否擊中,都是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他應立即被驅逐並至少停止一場比賽。 這條規定既適用於比賽進行中,也適用於死球狀態。 如果接連發生拳擊犯規,這條規定的所有內容都將適用,並由最後被侵犯的隊在中場擲界外球。 另外,根據情況判該隊員不超過20000美元的罰款和停賽。
(5)非賽犯規 在第四節或加時賽的最後兩分鍾內,防守隊對擁有球權的進攻隊發生非法的接觸,而這種接觸發生在遠離球附近的區域或界外球未離手時,為非賽犯規罰則:登記一次侵人犯規和一次全隊犯規;判給一次罰球(肘部犯規或惡意犯規罰球兩次),任一場上隊員可執行此罰球;並由被侵犯的隊在靠近比賽中斷的地點擲界外球繼續比賽。
(6)全隊犯規 每節比賽每隊的全隊犯規超過4次,加時賽每隊的全隊犯規超過3次,要判一次罰球加一次罰球。 如果每節前10分鍾全隊犯規未滿4次,或加時賽前3分鍾全隊犯規未滿3次,允許該隊在最後兩分鍾內有一次全隊犯規不用加罰。 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發生侵人犯規,判給兩次罰球,如果全隊犯規罰則出現也不判給增加的罰球;如投籃成功,判給一次罰球,如果全隊犯規罰則出現也不判給增加的罰球。也就是說,在成功的兩分投籃中最多可得3分,在成功的3分投籃中最多可得4分。
❾ 這男的是誰他是NBA的EAST是什麼隊
他是現在效力於明尼蘇達森林狼隊的PF凱文樂福,經常打兩雙(得分+籃板)數據,身為一個內線卻有不錯的3分球,今年全明星還參加了3分球大賽。
他的球衣是今年全明星正賽西部隊的42號球衣 ,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