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籃球比賽中爭球時球權的判定
這個問題有些沒看懂。
按你字面意思,既是判定爭球了,球權當然是歸於有效跳球後控制籃球的一方。
如果你的意思是什麼情況下界定為爭球,那一般是三種情況:
1.兩方同時持有球,機會均等,短時間任意一方很難取得控球權;
2.兩方同時發力將球碰出界外,比如爭搶籃板時;
3.出現所有裁判不能判定的情況時,應判為爭球。(不過這種情況很少見了,現在可以藉助錄象判定,但在條件一般的比賽時,還是使用的)。
Ⅱ 籃球球權交換規則有哪些
籃球球權的交換規則指的是在一場籃球比賽中,除了開場跳球,以爭奪球權之外,比賽過程中若是出現爭球的情況,一概以球權轉換進行處理,也就是交換球權。Ⅲ 球權是干什麼的下面還有!拜託各位大神
球權是自己方進攻、球在自己手中、有機會得分 犯規是指場上球員在比賽進行過程中,採用不正當的方式來獲取得分或者有利於得分的手段,或者是在防守時侵犯了進攻隊員的有利權益.比如打手,推人,帶球撞人,阻擋等比較惡性的不正當手段.正式比賽中犯規是要計算次數,當達到一定的次數(比賽分上下半場的為40分鍾5次,分為4節的是48分鍾6次),該球員必須被判離場. 違例是指場上球員在比賽進行過程中,不慎侵犯了比賽中的某一些基本規定.比如走步,回場,干擾,三秒等等並不是惡意的手段.由於違例一般無意中所發生的,所以並不存在侵犯對方球員身體,所以違例不需要被計算次數而使得球員離場. 按提問者的說法,最根本的區別那就是犯規,是對人而言的,違例,是對規則而言的. 【定義】 當某隊在前場控制活球並且比賽計時鍾正在運行時,該隊的隊員不得停留在對方隊的限制區內超過持續的3秒鍾。 【違例條件】 裁判員宣判「三秒鍾違例」必須符合三個條件(規則原文列最下面): 1、控制球隊控制前場的活球; 2、比賽計時鍾運行; 3、控球隊的隊員在前場限制區內停留超過持續的3秒。 【國際籃球聯合會條款】 根據2006年FIBA(國際籃球聯合會)籃球規則第26條: 第26條 3秒鍾 26.1 定義 26.1.1 當某隊在前場控制活球並且比賽計時鍾正在運行時,該隊的隊員不得停留在對方隊的限制區內超過持續的3秒鍾。 26.1.2 隊員在下列情況中應被默許: 他試圖離開限制區。 他在限制區內,當他或他的隊員正在做投籃動作並且球正離開或恰已離開投籃隊員的手時。 他在限制區內已接近3秒鍾時運球投籃。 26.1.3 為證實隊員自身位於限制區外,他必須將雙腳置於限制區外的地面上。 【「3秒鍾」規則】 一、某隊控制球時,該隊隊員在對方的限制區內停留不得超過持續的3秒鍾。 二、限制區的各線都屬於限制區的一部分,隊員觸及任何一線都算位於限制區內。 三、3秒鍾的限制在所有擲界外球情況下均有效。它的計算要從擲界外球隊員在界外可處理球(球進入比賽狀態)的一剎那開始。 四、3秒鍾的限制不適用於: 1、當投籃的球正在空中時。 2、搶籃板球時。 3、死球時。 五、隊員在限制區內停留接近3秒鍾時,可默許他運球投籃。 違反本條規則是違例。 註解:球隊沒有控制球就沒有這條規則的違例。 被嚴密防守的隊; 被嚴密防守(在正常的一步之內)的持球隊員要在5秒鍾內傳、投、滾或運球; 違反本條規則是違例。 界外球顧名思義就是出了賽場邊界的球,不同的球類運動對界外球有不同的規則。在足球和籃球比賽中,球出界造成死球,需要擲界外球重新開始比賽。
Ⅳ 籃球比賽每一節開始時的球權怎麼判啊
第一節球權,也就是開場的跳球,先得球進攻的一方持球後,交替擁有的箭頭指向被進攻隊的方向,直到比賽時發生爭球情況才再次交換進攻方向,這叫做交替擁有,比賽中所有關於球權的問題都要看當時的交替擁有箭頭的指向,每節開始的時候交替擁有的箭頭指向哪邊,那隊就獲得球權,例如a隊和b隊,第2節,交替擁有箭頭指向b隊的前場,那麼第2節比賽就由b隊擲球進攻~
Ⅳ 籃球球權歸屬
球權歸對方。因為球最後是經過你的身上而出界的,對方已經在球場外,所以就算球砸著他也沒用。如果最後是在球場內砸著他,那麼球權就歸你們。
Ⅵ 籃球球權判定
甲隊開球
界外球的球權的判定,球在落在球場界外地面之前,最後觸球的是哪方,如果最後觸球的是乙方,就由甲方開球。
特殊情況:裁判認為甲方有意在進攻困難或無法傳球時,故意將球砸向乙方導致球出界,可以判罰甲方技術犯規,由乙方獲得球權
Ⅶ 國際籃聯規則爭球時如何判定球權
國際籃聯規則爭球時會通過跳球判定球權。
在籃球規則中,有一項用於代替爭球的措施,稱為球權箭頭,當裁判判罰爭球後,將根據箭頭方向判定球權。爭球後此箭頭轉向另一方。箭頭的初始方向為開賽爭球時失敗一方的方向。1981年在大學聯賽中使用。
國際籃球聯合會在2003年採納了球權箭頭規則,但是與之前規則不同的是,每個延長期的開始不爭球,並根據箭頭方向判定球權。
(7)籃球球權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NBA的比賽中,第一節和每一個延長期的開始都要在中圈爭球。而當雙方的隊員同時觸球都沒爭搶下來並且無法判斷球權時,裁判也會判罰爭球,這時裁判將選擇中圈和雙方罰球弧圈中最近的一個作為爭球地點。
爭球時,雙方各派一名隊員(比賽中爭球時,由雙方當事人)站至中圈准備,裁判在中圈中心點向上拋球,球下落時球員即可觸球,球員必須在空中將球打出而不能持球落地。歐洲籃球聯賽從2005-2006賽季採用球權箭頭規則,CBA聯賽從2003-2004賽季開始採用此規則。
Ⅷ 籃球每一節開始時的球權由什麼決定的
在正式的籃球比賽中,關於球權的規則是:
第一節
第一節採用爭球獲得球權,兩方隊員在球場中圈跳球,球被哪一方控制這一方擁有球權,進攻方向跳球前決定。
第二節和第三節以及第四節
從第二節開始球權發生改變,即a隊第一節通過跳球獲得球權,那麼b隊第二節第三節擁有開始的球權,a隊第四節擁有開始的球權。
加時賽
加時賽的時候再次通過跳球判球權。
Ⅸ 籃球進籃後球權是誰的
進攻方投籃進球的同時,如果沒有防守方沒有犯規,球權屬於防守方;進攻方投籃球進的同時,如果防守方犯規,球權屬於進攻方,進攻方罰球一次!
Ⅹ 籃球比賽的球權問題,除了第一節是跳球獲勝方獲得球權
你這個規則是哪裡看來的,從來就沒有你這樣的規則,什麼最後一節的球權是下一節開始的。
國際籃球規則(fiba規則)是用交替球權的,NBA是用14、23這樣的,你自己去查閱下FIBA規則12.5交替擁有球權
這一條,說的很明白了。
意思就是正常情況下每節都交替球權,但發生一次爭球,也算發生一次交替,下一次就給未奪得的球隊。
比如第一節爭球A隊搶到,那第二節就是B,三就是A,四就是B
如果在第二節發生爭球
,被B隊搶到,那第三節就又是A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