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籃球裡面什麼叫下球
外傳內,大傳小
----------------
是聽的說中國沒有下球角度吧
--
不廢話,姚明不會,腰部沒力量。別人傳姚明的話,人家繞前,所有沒角度
OK
Ⅱ 在籃球中什麼下球是什麼意思
不要管下球什麼意思,接到球後一定要有掩飾性以及恐嚇性動作,然後立刻找機會上籃或近距離投球。
Ⅲ 籃球中,搶球和斷球有什麼區別
搶球是指對方控球時你從對方手中搶下球,斷球是指對方在傳球過程中被你截斷。
滿意請採納
Ⅳ 籃球中的下球是什麼意思
「大球」指的是比賽節奏適中、攻守平衡而穩健,主打內線的球隊,例如馬刺。而「小球」則泛指攻防轉換速度極快、有時攻強守弱,不講章法,同時外圍投籃很多的球隊,典型的代表就是太陽隊和勇士隊。
大球是以內線為主要進攻手段,節奏平穩。
而小球是以後衛為主要中心,全體陣容身高不突出,但速度快,以快攻、外線3分為主的進攻陣容。
Ⅳ 籃球比賽中什麼是前場球,什麼是後場球
1、進攻方持球,則進攻方組織進攻未果,如果是自己搶到籃板球則成為前場籃板,如果是防守方搶到籃板則成為後場籃板。
2、進攻方持球,如果球被防守方碰出邊線或者底線,此時成為進攻方的前場球,如說是進攻方自己失誤出界增成為防守方的後場球。
3、進攻方持球,組織進攻防守方犯規然而並沒有罰球,此時進攻方發邊線球,稱為進攻方的前場球,如果是進攻方自己犯規或者違例,此時對方法邊線球,此時為對方的後場球。
4、每次進球後,另外一方發底線球,此事成為他們後場球。
(5)籃球什麼是下球擴展閱讀:
前場籃板與後場籃板
防守隊員在本方半場場地所獲得的籃板球,稱之為後場籃板,後場籃板是體現1隻隊伍防守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桿,獲得的後場籃板比對手多,說明防守越穩固。
進攻隊員在對手的半場場地所獲得的籃板球,稱之為前場籃板,由於前場籃板可以直接導致二次進攻得分,所以前場籃板對每場比賽都至關重要,但是由於攻防雙方站位的問題,前場籃板的難度遠大於後場籃板,前場籃板的卡位,起跳,撥球都需要一定的意識和身體技術。
前場籃板的多少,很多情況下直接決定比賽的勝負,也是球隊進攻力,內線球員個人實力,全隊配合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
Ⅵ 任何籃球比賽(包括男籃和女籃,包括全場和半場)中所說的地板球是什麼意思
一個人傳球,球在地上彈一下,然後接球的人接住。地板球是一種低傳球,比較難被斷球
Ⅶ 籃球比賽中的所有規則是什麼
基本規則
[編輯本段]
基本規則一
1.比賽方法
一隊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候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而增加人數。比賽分四節,每節各10分鍾,每節之間休息5分鍾,中場休息 10 分鍾。比賽結束兩隊積分相同時,則舉行延長賽 5 分鍾,若 5 分鍾後比數仍相同,則再次進行 5 分鍾延長賽,直至比出勝負為止。
2.得分種類
球投進籃框經裁判認可後,便算得分。3分線內側投入可得2分;3分線外側投入可得3分,罰球投進得1分。
3.進行方式
比賽開始由兩隊各推出一名跳球員至中央跳球區,由主審裁判拋球雙方跳球,開始比賽。
4.選手替換
每次替換選手要在20秒內完成,替換次數則不限定。交換選手的時間選在有人犯規、爭球、叫暫停等。裁判可暫時中止球賽的計時。
5.罰球
每名球員各有 4 次被允許犯規的機會,第五次即犯滿退場(NBA中為6次)。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罰球是在誰都不能阻擋、防守的情況下投籃,是做為對犯規隊伍的處罰,給予另一隊的機會。罰球要站在罰球線後,從裁判手中接過球後10秒內要投籃。在投籃後,球觸到籃框前均不能踩越罰球線。
6.違例
大致可分為(1)普通違例:如帶球走步、兩次運球(雙帶)、腳踢球(腳球)或以拳擊球。(2)跳球違例;(3)跳球時的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人不可在跳球者觸到球之前進入中央跳球區。
基本規則二
24秒鍾規則:進攻球隊在場上控球時必須在24秒鍾內投籃出手(NBA、CBA、CUBA、WNBA等比賽均為24秒,全美大學體育聯合會比賽中為35秒)。
8秒鍾規則:球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5秒鍾規則:持球後,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擲界外球出手,FIBA規則規定罰球也必須在5秒鍾內出手。
3秒鍾規則:分為進攻3秒和防守3秒。進攻3秒:進攻方球員不得滯留於3秒區3秒以上;防守3秒:當某防守方球員對應的進攻方球員不在3秒區或者3秒區邊緣、且徹底擺脫防守球員時,防守方球員不得滯留禁區3秒以上。
侵人犯規:與對方發生身體接觸而產生的犯規行為。
技術犯規:隊員或教練員因表現惡劣而被判犯規,比如與裁判發生爭執等情況。
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球員做出的不體現運動員精神的犯規動作,比如打人。發生此類情況後,球員應立即被罰出場外。
隊員5次犯規:無論是侵人犯規,還是技術犯規,一名球員犯規共5次(NBA規定為6次)必須離開球場,不得再進行比賽。
違例:既不屬於侵人犯規,也不屬於技術犯規的違反規則的行為。主要的違例行為是:非法運球、帶球走、3秒違例、使球出界、用腳踢球。
隊員出界:球員帶球或球本身觸及界線或蚧線以外區域,即屬球出界。在球觸線或線外區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擾球:投籃的球向籃下落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球。當球在球籃里的時候,防守隊員不得觸球。
球碰板後對方不得碰球,直到球下落。
被緊密盯防的選手:被防守隊員緊密盯防的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傳球,運球或投籃,否則其隊將失去控球權(NBA規則中無此規定)。
Ⅷ 籃球下球什麼意思
戰術概念,外傳內,大傳小,應該是戰術回球吧
Ⅸ 籃球比賽規則是什麼
籃球比賽規則有:
(1)帶球走:當隊員在場上持著一個活球,其一腳或雙腳超出本規則所述的限制向任方向非法移動是帶球走。當一名隊員持球時跌倒和滑動在地面上或躺或坐在地面上獲得控制球是合法的。如果而後該隊員持著球滾動或試圖站起來是違例。
(2)運球違例:隊員運球後,用雙手同時觸球一剎那,或使球在手中停頓一剎那,運球就算完畢。一次運球完畢,除非他失去對球的控制然後重新控制球外,不得再次運球,如再運球為運球違例。
(3)拳擊球、故意地踢球:隊員用拳擊球即判違例,隊員故意用腳踢球或用腳的任何部位攔截球應判違例。但隊員的腳或腿偶然地觸及球不算違例。
(4)球回後場:控制球隊的隊員在前場不得使球回到他的後場。最後觸球的前場控制球隊的隊員使球回到他的後場,又被該隊的隊員首先觸及了球,為球回後場違例。
(5)擲界外球:擲界外球的隊員在可處理球時,5s內未將球擲出;擲球時腳踏過界線;擲球離手前,從裁判員指定的地點沿邊線移動超過正常的一步;擲球離手後,在球接觸場上隊員前,球觸及界外;都為擲界外球違例。
(6)3s違例:某隊在場上控制球並且比賽計時鍾正在走動時,該隊隊員不得在對方的限制區內停留超過持續的3s,否則,判違例。但隊員在限制區內停留接近3s時,可允許他向籃下運球投籃
(7)5s違例:有3種情況:擲界外球時5s內未將球擲出;場上持球隊員被嚴密防守;罰球時裁判員遞交球後,罰球隊員5s內未投籃,判違例。
(8)8s違例:進攻隊從後場控制活球開始,必須在8s內使球進入前場。
(9)24s違例:一個隊在場上控制活球時,必須在24s內嘗試投籃,在24s裝置的信號發出前,球必須離開投籃隊員的手,並且球離開投籃隊員的手後,在24s裝置的信號發出前球必須觸及籃圈。
(9)籃球什麼是下球擴展閱讀
位置介紹
控球後衛(PG--Point Guard):
是全隊進攻的組織者,並通過對球的控制來決定在恰當的時間傳球給適合的球員得分。
得分後衛(SG--Shooting Guard):
由其字義我們不難得知,他在場上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不過也就因為如此,他的外線准頭與穩定性要非常好。
小前鋒(SF--Small Forward):
技術非常全面,基本可以勝任場上任何一個位置,也叫鋒衛搖擺人,主要任務就是得分!
大前鋒(PF--Power Forward):
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 大前鋒,有時稱作強力前鋒,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
中鋒(C--Center):
中鋒,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一般都由隊中最高的球員擔任,傳統上強調籃下的防守,以及防守板球的保護。由於具有身高的優勢,一些具備進攻天份的中鋒球員也常常成為在禁區附近投籃得分的主要進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