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熊貓生活在什麼地方。
大熊貓生活在中國西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溫帶森林中。
大熊貓以吃竹子為生,每天一半的時間是在進食,而另一半則是用來睡覺。其採食的食物99%都是竹子,但野生大熊貓偶爾吃肉和其他植物,此外,大熊貓的交流一般是通過氣味標記來進行的,用尿液或者是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的混合物。
(1)雷波縣哪些地方可以打籃球擴展閱讀
1、分布地區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留壩、寧強等。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
2、在四川主要分布的縣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縣,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溝縣、松潘、茂縣等縣,少量分布的縣有安縣、綿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
3、邛崍山系主要分布的縣有寶興、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縣有大邑和蘆山,僅少量分布的縣有邛崍、崇州、康定、瀘定等。
4、大小相嶺除洪雅和冕寧為一般分布縣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滎經、石棉、漢源、九龍等。
5、大小涼山除馬邊、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數量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甘洛、峨邊和雷波等。
② 雷波縣在什麼地方
雷波縣地處四川省西南邊緣的橫斷山脈東段小涼山,金沙江北岸,是涼山州的東大門。地理坐標:介於北緯27°49』-28°36』,東經103°10』-52』之間。按現行政區劃,東南隔江與雲南省永善縣相望,北與宜賓、樂山地區相鄰,西接美姑縣,西南緊連昭覺縣、金陽縣。全縣有49 個鄉鎮、278個村、122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3萬人,以彝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佔45%,農業人口佔91%。全縣幅員面積2932.46平方公里。
③ 請問西昌市雷波縣的歷史是古代的什麼地方
雷波古為西南夷地的一部分。從漢武帝建元6 年(公元前135年)在境內設螳螂縣(屬犍為郡)算起,至今已有2139年的歷史。漢末改置潛街縣,三國蜀漢時改為馬湖縣(屬越西郡)。 唐、五代、宋時為馬湖部。唐朝乾元(公元758年)涼山東部雷(波)馬(邊)屏(山)地區為戎州所轄,羈縻殷、馴、騁、浪四州,其馴、騁、浪三州均在雷波縣境內。宋時涼山東部為馬湖路,有三十七部落在今雷波一帶。 元世祖至元13年(1276年)在雷馬屏峨地區設置馬湖路,下轄雷波、沐川六個長官司。 明洪武四年(1371年)年設馬湖府雷波長官司,明弘治8年(1495年)改為黃琅巡檢司。 清康熙初年(1662年)設雷波長官司,清雍正8年(1730年)改土歸流設雷波衛,乾隆26年(1761年)升衛為廳(屬敘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設雷波廳行政公署,黃螂為分廳,隸大漢四川軍府。民國三年(1914年)改稱雷波縣,1930年改隸樂山專員公署。 1950年5月解放,同年8月25日,雷波縣人民政府成立,隸樂山專員公署。1956年劃歸涼山彝族自治州,1958年劃出瓦崗、莫紅、卡哈洛三個區另成立瓦崗縣, 1960年撤銷瓦崗縣劃歸雷波縣。 2000年,雷波縣轄4個鎮、45個鄉:錦城鎮、汶水鎮、黃琅鎮、西寧鎮、南田鄉、海灣鄉、帕哈鄉、杉樹堡鄉、箐口鄉、永盛鄉、順河鄉、回龍場鄉、溪洛米鄉、白鐵壩鄉、渡口鄉、馬湖鄉、中田鄉、穀米鄉、柑子鄉、雙河口鄉、羅山溪鄉、桂花鄉、沙沱鄉、爛壩子鄉、八寨鄉、松樹鄉、拉咪鄉、千萬貫鄉、五官鄉、曲依鄉、卡哈洛鄉、元寶山鄉、大岩洞鄉、岩腳鄉、莫紅鄉、坪頭鄉、克覺鄉、上田壩鄉、簸箕梁子鄉、大坪子鄉、小溝鄉、雷池鄉、咪姑鄉、一車鄉、巴姑鄉、斯古溪鄉、山稜崗鄉、長河鄉、谷堆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07873人,其中: 錦城鎮 9748 、西寧鎮 13223、 汶水鎮 9652 、黃琅鎮 7011、 南田鄉 7711 、海灣鄉 5970 、杉樹堡鄉 3505、 箐口鄉 5797 、帕哈鄉 4614 、永盛鄉 7495 、溪洛米鄉 4366 、白鐵壩鄉 3813、 順河鄉 1956、 渡口鄉 7136、 回龍場鄉 5054 、馬湖鄉 6190 、中田鄉 5279 、穀米鄉 6018 、柑子鄉 2566 、雙河口鄉 2150 、羅山溪鄉 2507 、桂花鄉 2986 、爛壩子鄉 2335 、沙沱鄉 2373 、山稜崗鄉 4736 、長河鄉 2246 、谷堆鄉 2517、 八寨鄉 4526 、拉咪鄉 1551 、松樹鄉 3016 、曲依鄉 3557 、千萬貫鄉 3251 、五官鄉 4411 、上田壩鄉 3291、 大坪子鄉 1497 、簸箕梁子鄉 2253、 小溝鄉 996 、莫紅鄉 3001、 克覺鄉 1270、 坪頭鄉 2297、 雷池鄉 3601 、巴姑鄉 2839、 咪姑鄉 4393、 一車鄉 3240、 斯古溪鄉 1705 、卡哈洛鄉 5638、 元寶山鄉 7124、 大岩洞鄉 1981 、岩腳鄉 3481。現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瑤族、侗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雷波縣轄4個鎮(錦城、西寧、黃琅、汶水)、45個鄉(南田、帕哈、海灣、箐口、永盛、順河、渡口、沙沱、桂花、長河、谷堆、八寨、五官、曲依、松樹、拉咪、馬湖、穀米、中田、柑子、小溝、莫紅、克覺、坪頭、雷池、咪姑、巴姑、一車、岩腳、杉樹堡、溪洛米、白鐵壩、回龍場、羅山溪、爛壩子、山稜崗、千萬貫、上田壩、雙河口、大坪子、斯古溪、卡哈洛、元寶山、大岩洞、簸箕梁子)。
④ 大家對涼山,金陽縣這個地方了解嗎
條件很艱苦,交通又不便,地勢成坡型,簡單的一句比喻:如果你在坡上打籃球,球飛了的話,那你就要背著干糧去找。
要支教的都是不一般的地方,要考慮清楚哦!!
⑤ 大熊貓的生活環境是什麼
01
大熊貓是喜濕性動物,氣候溫潤潮濕,通常濕度在80%以上,他們活動多在一些河谷窪地等緩坡地形,溫度在20°左右。這些地方的土質肥沃,森林繁茂,最愛吃的當然是竹子。
02
大熊貓不害怕寒冷,也不會冬眠,哪怕氣溫只有幾度或者零下幾度,他們也愛在被積雪壓住的竹林中生活,他們喜歡潮濕的地方,所以愛在陰濕天地里生活。
03
其實大熊貓的生活除了吃就是睡覺,但是他們的食量相當大,一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吃,剩下的時間就是在休息。而他們休息的姿勢也是很多很可愛,這也是這么多人喜愛的原因。
04
大熊貓因為身體胖嘟嘟和走路慢吞吞的樣子是其可愛的特點,也是因為在大熊貓的生活環境里有足夠的食物,沒有天敵,他們是沒有必要行動那麼快,又愛吃又不運動當然會胖嘟嘟啊。
出自於《動物網路全書》
⑥ 熊貓生活在什麼地方
大熊貓的棲息環境:
1、大熊貓棲於中國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
大熊貓生活的6塊狹長地帶,包括岷山、邛崍山、涼山、大相嶺、小相嶺及秦嶺等幾大山系,橫跨川、陝、甘3省的45個縣(市),棲息地面積達20000平方公里以上,種群數量約1600隻,其中80%以上分布於四川境內。
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類生長良好,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
2、大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裡常年空氣稀薄,雲霧繚繞,氣溫低於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野外大熊貓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處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勢等。人為的干擾是現今影響大熊貓分布的主要因素。
3、大熊貓具有不懼寒濕,從不冬眠的性格。哪怕氣溫在-4-14℃它們仍然穿行於被白雪壓得很厚的竹叢中。它們也不怕潮濕,總愛在濕度80%以上的陰濕天地里生活。
(6)雷波縣哪些地方可以打籃球擴展閱讀:
大熊貓的分布范圍:
現存: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滅絕:中國(湖南和湖北)。
大熊貓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地區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留壩、寧強等。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
在四川主要分布的縣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縣,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溝縣、松潘、茂縣等縣,少量分布的縣有安縣、綿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崍山系主要分布的縣有寶興、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縣有大邑和蘆山,僅少量分布的縣有邛崍、崇州、康定、瀘定等。
大小相嶺除洪雅和冕寧為一般分布縣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滎經、石棉、漢源、九龍等。大小涼山除馬邊、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數量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甘洛、峨邊和雷波等。
⑦ 四川雷波縣有哪些鄉鎮
錦城中心鎮
錦城鎮 南田鄉 海灣鄉 帕哈鄉 杉樹堡鄉 汶水鎮 箐口鄉
永盛中心鄉
永盛鄉 順河鄉 回龍場鄉 溪洛米鄉 白鐵壩鄉 渡口鄉
黃琅中心鎮
黃琅鎮 馬湖鄉 中田鄉 穀米鄉 柑子鄉 雙河口鄉
西寧中心鎮
西寧鎮 羅山溪鄉 桂花鄉 沙沱鄉 爛壩子鄉
馬頸子中心鄉
八寨鄉 松樹鄉 拉咪鄉 千萬貫鄉 五官鄉 曲依鄉
山稜崗中心鄉
山稜崗鄉 長河鄉 谷堆鄉
上田壩中心鄉
上田壩鄉 大坪子鄉 簸箕梁子鄉 小溝鄉
瓦崗中心鄉
雷池鄉 咪姑鄉 一車鄉 巴姑鄉 斯古溪鄉
卡哈洛中心鄉
卡哈洛鄉 元寶山鄉 大岩洞鄉 岩腳鄉
莫紅中心鄉
莫紅鄉 坪頭鄉 克覺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