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漢明珠的介紹
仙桃市是 譽有「鄂中寶地、江漢明珠」的新興城市,南望長江,北依漢水,東臨九省通衢的武漢,西連歷史悠久的荊州古城,處於湖北「金三角」(襄樊、宜昌、黃石三市構成的三角區)優先發展區的中心和「兩江」(長江、漢江)經濟開發帶的交匯點上。江漢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國家兩型社會試驗區「8+1」武漢城市圈的核心成員之一,也是城市圈美麗的後花園。
㈡ 仙桃叫服務的聯系方式
0728-3319567。
仙桃北依漢水,南靠長江,是江漢平原中心城市,素有「江漢明珠」美譽,是荊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仙桃,原名沔陽,擁有1500多年的建制歷史,是湖北省省轄市、武漢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亞洲體操之鄉。仙桃緊靠武漢,具有貫通南北、承東啟西、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318國道、漢宜高速鐵路、滬渝高速橫貫東西,隨岳高速公路和武漢城市圈環線孝仙嘉高速縱穿南北。仙桃南到廣州、北到北京、東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徑之內。仙桃崇文重教,自古被譽為「文化之鄉」、「狀元之鄉」,人才資源十分豐富。仙桃是國家園林城市、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仙桃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國家級高新區。2017年仙桃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居全國第15位。2017年7月入選中國縣域經濟百強,全國排名第86位。2017年10月仙桃重返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排名97位。
㈢ 江漢明珠的人文地理
仙桃市,前身為沔陽縣,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 位於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漢平原,國土面積2538平方公里,地跨東經112°55'—113°49'、北緯30°04'—30°3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具有南北兼優的氣候特點。仙桃歷史文化悠久,經濟充滿活力,是全國百強縣(市)、湖北首強縣(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綠化先進市。
仙桃緊靠中國中部之首武漢市,具有貫通南北、承東啟西、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境內河渠網路相通,公路四通八達,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漢口火車站、武昌火車站、長江武漢港均1小時車程。貫穿中國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和貫穿東西的滬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匯,仙桃南到廣州、北到北京、東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徑之內。
㈣ 仙桃在哪裡
仙桃北依漢水,南靠長江,是湖北省江漢平原中心城市。仙桃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經濟總量自1991年以來長期位居湖北省縣市第一位,素有「江漢明珠」美譽。
仙桃原名沔陽,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武漢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亞洲體操之鄉、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城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
仙桃緊靠武漢,距武漢市區82公里(距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60公里),至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漢口火車站、長江武漢港均只1小時車程。境內河渠網路相通,318國道、滬渝高速橫貫東西,隨岳高速公路和建設中的武漢城市圈外環孝仙嘉高速縱穿南北,京珠高速和滬蓉高速在仙桃附近交匯,仙桃南到廣州、北到北京、東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徑之內。
㈤ 仙桃市有哪些縣鄉鎮
截至2019年6月,仙桃市共有15個鎮,分別是鄭場鎮、毛嘴鎮、剅河鎮、三伏潭鎮、胡場鎮、長埫口鎮、西流河鎮、彭場鎮、沙湖鎮、楊林尾鎮、張溝鎮、郭河鎮、沔城回族鎮、通海口鎮、陳場鎮。
除上述15個鎮外,仙桃市還包括3個街道,分別是干河街道、龍華山街道、沙嘴街道,共計18個鄉級行政區。
(5)仙桃哪個籃球場離江漢明珠最近擴展閱讀:
仙桃原名沔陽,位於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漢平原腹地,面積2538平方公里,地跨東經112°55'—113°49'、北緯30°04'—30°3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具有南北兼優的氣候特點。仙桃歷史文化悠久,經濟充滿活力,是全國百強縣(市)、湖北首強縣(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綠化先進市。
中國唯一的體操之鄉
仙桃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是中國著名的大僑鄉,全國高考「狀元縣」,中國唯一的體操之鄉。2008年北京奧運會,仙桃市創造了「一座小城,兩位冠軍,三枚金牌,四塊獎牌」的世界體壇神話,仙桃是全國唯一的體操之鄉,先後走出了李小雙、李大雙、楊威、鄭李輝、廖輝等五位世界冠軍,連續四屆奧運會獲得7枚奧運金牌、6枚奧運銀牌。
2000年2月,國家體操訓練管理中心授予仙桃市「中國體操之鄉」和「世界冠軍搖籃」兩塊「金字招牌」。
優越的區位交通條件
仙桃緊靠中國中部特大城市武漢,具有貫通南北、承東啟西、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境內河渠網路相通,公路四通八達,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漢口火車站、長江武漢港均只1小時車程。
貫穿中國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和貫穿東西的滬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匯,仙桃南到廣州、北到北京、東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徑之內。
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
仙桃有耕地160萬畝,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全國重要的糧、棉、油、魚、豬、蛋生產基地。全市糧食麵積100萬畝,棉花面積40萬畝,油菜面積100萬畝,蔬菜面積60萬畝,水產面積56萬畝,淡水產品養殖面積和產量居全國第二。年出欄生豬100多萬頭,出籠家禽8000多萬只,禽蛋產量50萬噸。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前景十分廣闊。
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
仙桃以輕結構、外向型為產業特色,已經形成以紡織、服裝、無紡布及衛材製品、食品加工、醫葯化工、機械電子為主導的產業體系。紡織服裝已具備年產1億米中高檔面料、5000萬件成衣的生產能力,基本形成紡、織、染、整到服裝加工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仙桃邁亞集團生產的高檔服裝是中國最好的西服面料,可與世界高檔面料媲美。
仙桃市食品加工產業集聚台灣旺旺、福建親親、四川米老頭、香港真巧、香港加多寶等中國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企業,呈現品牌集聚、產業集群的發展勢頭。機械電子產業以台灣健鼎、廣東納偉仕、北京神霧等實力企業為支撐,實現高點起跳,跨越發展,成為全市最具成長性的產業。
無紡布產業在擴張、升級、規范中加快發展,製品出口佔全國45%的市場份額,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產業集群基本競爭力百強。醫葯化工產業集聚德國拜爾斯道夫、香港絲寶、中國宜化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正由傳統的小化工、農化工向現代大化工、精細化工轉變。
仙桃正大力實施雙百億產業工程,以產業規劃為引領,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技術創新為支撐,做大做強五大主導產業,力爭「十二五」期末工業產值突破千億元。
仙桃即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無紡布製造加工基地、華中地區最大的電子電路板生產基地、華中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食品加工基地和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同時運用產業政策,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重點發展食品及環保產業聚集區、現代紡織產業聚集區、光電子及生物醫葯產業聚集區、都市工業聚集區。
怡人的投資居住環境
仙桃以輕紡城、生態城、休閑城為城市特色。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完善,已成為江漢平原的信息中心、物流中心。三產業日趨繁榮,擁有一批星級酒店,一批大型購物廣場,一批專業批發市場,成為區域性的物資貿易集散中心。城區建有四大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備,產業配套齊全,政策環境優良,為招商引資和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㈥ 仙桃市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仙桃北依漢水,南靠長江,是江漢平原中心城市,素有「江漢明珠」美譽,是荊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仙桃,原名沔陽,擁有1500多年的建制歷史,是湖北省省轄市、武漢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亞洲體操之鄉。仙桃緊靠武漢,具有貫通南北、承東啟西、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318國道、漢宜高速鐵路、滬渝高速橫貫東西,隨岳高速公路和武漢城市圈環線孝仙嘉高速縱穿南北。仙桃南到廣州、北到北京、東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徑之內。仙桃崇文重教,自古被譽為「文化之鄉」、「狀元之鄉」,人才資源十分豐富。
1、陳友諒故居
游覽漢王故里——陳友諒故居,共同揭開一代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神秘面紗。玄妙觀就是荊楚大地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故居。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將其改成了玄妙觀。此觀位於沔城南門正街,在1941年-一二八師師長王勁哉縱火燒城之前,有「一觀十殿」之稱。現在的玄妙觀是1984年在原廢墟上重建起來的,現已發展成為江漢平原聞名的道教中心。
2、沔城風景名勝區
沔城,是一座具有1400多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城,從南北朝西魏至建國初期,一直是郡、府、州、縣治地,是江漢平原政治、經濟、文化中樞之一,是一塊閃爍荊楚文化光輝、開發前景廣闊的旅遊勝地。這里地理環境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地處江漢平原腹部,南臨東荊河畔,北依排湖岸邊,距318宜黃高速國道30公里,省級公路橫貫而過。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3、東沼紅蓮池
話說沔城風景好,好就好在「東沼」,我們今天就去游覽風景如畫的東沼紅蓮池。東沼紅蓮池又叫蓮花池,位於古城東門,原先這里是一片沼澤地,長滿了蓮藕,明初建城牆取土燒磚,沼澤地變成了深池。而池又正好在城的東面,故名東沼紅蓮。它是兩城八景中迄今僅存的一景,由大、小蓮池組成,總面積1000面,其主要景點在小蓮花池。小蓮花池的北角是風景迷人的蓮花島,並以九曲橋連接至岸。
4、沔州府
從南北朝西魏起,沔城一直是郡、府、路、州、縣的治地。直到全國解放初期,沔城還做過三年的沔陽縣治地。沔州府,即州衙門,現為沔城高級中學所在地,位於西城古柏門內,佔地六十畝。始建於明·洪武九年。臨街有照壁高數丈,圍以木柵。左右有東西角門,東角門整天開放,為-及民眾出入之路;西角門常年關鎮,只有處決死囚,方開此門將犯人押出古柏門外河堤下行刑。照壁後為小院,有石獅兩座分列,再進為八字形正門,上懸「儀門」匾額。門東為三班(皂班、壯班、捕班)房;西為男女監獄。
5、廣長社
廣長律院又名廣長社,位於大蓮花池西南岸青林山上。律院創始人是高僧三昩和尚。建於明天啟六年(1626)至崇禎二年(1629年),歷時四載。原佔地面積16000多平方米。廟山門牆高三丈,粉紅色,上嵌四個金字「廣長律院」,據說是明末大書法家董其昌手書。廟內銅鑄佛像500多尊,泥塑菩薩110尊。石碑有40多塊。廣長律院是著名的叢林,是湖北三大律院之一,威名顯赫赫,蜚聲遐邇。清·乾隆《沔陽志》記載有三昧法師鼎建廣長律院的碑記。此碑現嵌於廣長律院山門牆中,心細者隱約可讀全文。
6、沔城諸葛武侯祠
諸葛武侯祠,位於古城西門,建於漢建興十二年,是後主劉禪為緬懷諸葛亮的功績,降詔致祭,封諸葛亮為「忠武侯」,並令建祠於沔城,四時享祭。說沔城有個諸葛武侯祠,大家一定感到很疑惑吧!諸葛亮又不是沔城人,緣何有諸葛武侯祠在沔城呢?這裡面確有一段動人的故事。漢獻帝時,南陽有諸葛亮,才貌雙全。前來提親者絡繹不絕,均被諸葛亮一一謝絕。襄陽城告老還鄉的盧相國主動要將美貌女兒許配給他,也遭到同樣拒絕。盧相國惱羞成怒,對諸葛亮一直懷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