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籃球全場比賽從發球必須8秒內運到前場嗎
國際籃聯現行的時間規則中只有3秒、5秒、8秒、24秒四種,10秒、30秒是原來老規則中使用的,國際籃聯為了與NBA減少規則差異,用8秒、24秒替代了它們。
1、3秒規則:
第26條 3秒鍾
26.1 規定
26.1.1 當某隊在前場控制活球並且比賽計時鍾正在運行時,該隊的隊員不得停留在對方隊的限制區內超過持續的3秒鍾。
26.1.2 隊員在下列情況中應被默許:
他試圖離開限制區。
他在限制區內,當他或他的同隊隊員正在做投籃動作並且球正離開或恰已離開投籃隊員的手時。
他在限制區內已接近3秒鍾時運球投籃。
26.1.3 為證實隊員自身位於限制區外,他必須將雙腳置於限制區外的地面上。
2、5秒鍾規則,有兩種情況。
A、擲界外球時:
17.3.1執行擲球入界的隊員應該在裁判員交球後不超過5秒鍾球應離手。
B、被嚴密防守的隊員5秒內必須處理球。
規則:第27條 被嚴密防守的隊員
27.l 定義
一名隊員在場上正持著活球,這時對方隊員處於積極的防守位置,距離不超過1米,該隊員是被嚴密防守。
27.2 規定
一名被嚴密防守的隊員必須在5秒鍾內傳、投或運球。
3、8秒鍾規則:
第28條 8秒鍾
28.1定義
28.1.1某隊的後場由該隊本方的球籃、籃板的界內部分以及由該隊本方球籃後面的端線、兩條邊線和中線所限定的球場部分組成。
28.1.2某隊的前場由對方的球籃、籃板的界內部分以及由對方球籃後面的端線、兩條邊線和距對方球籃最近的中線內沿所限定的球場部分組成。
28.1.3 球進入該隊的前場,當:
球觸及前場時。
球觸及有部分身體接觸前場的隊員或裁判員時。
28.2 規定
28.2.1 每當一名隊員在他的後場獲得控制活球時,他的隊必須在8秒鍾內使球進入它的前場。
28.2.2 當先前已控制球的隊由於下列情況的結果被判在後場擲球入界時,8秒鍾周期應以任何剩餘的時間繼續:
球出界了。
一名同隊隊員受傷了。
一次跳球情況。
一次雙方犯規。
雙方球隊的相等抵消。
4、24秒鍾規則:
第29條 24秒鍾
29.1 規定
29.1.1 每當一名隊員在場上獲得控制活球時,他的隊必須在24秒鍾內嘗試投籃。
在24秒鍾內,為構成一次投籃:
在24秒鍾裝置的信號發出前,球必須離開隊員的手,而且
球離開了隊員的手後,球必須觸及籃圈或進進球籃。
29.1.2 當一次投籃嘗試臨近24秒鍾周期結束和球在空中時信號響起:
如果球進進球籃,沒有違例發生,信號應被忽略並且計中籃得分。
如果球觸及籃圈但未進進球籃,沒有違例發生,信號應被忽略並且比賽應繼續。
如果球撞擊籃板(不是籃圈)或未碰籃圈,一次違例已發生,除非對方隊員即時和清楚地獲得了控制球,在此種情況下,信號應被忽略並且比賽應繼續。
關繫到干涉得分和對球干擾的所有限制應適用。
29.2 程序
29.2.1如果裁判員為任何正當的與任一隊無關的原因(24秒裝置錯誤的復位等)或與控制球隊的對方有關的原因停止比賽,一個新的24秒鍾周期和球權應判給先前已控制球的隊。
然而,如果根據裁判員的判斷,對方將被置於不利,24秒鍾裝置應從中斷的時間繼續。
29.2.2 如果某隊已控制球或雙方隊都未控制球時24秒鍾裝置錯誤地發出信號,此信號應被忽略並且比賽應繼續。
然而,如果根據裁判員的判斷,控制球隊已被被置於不利,比賽應被停止,24秒鍾裝置應被校正並且把球判給該隊。
29.3 罰則
應將球判給對方隊員在最靠近比賽被裁判員停止的地點擲球入界,正好在籃板後面的地點除外。
2. 籃球有幾秒原則
進攻3s:指進攻隊員在無球或有進攻動作或意圖的情況下在三秒區停留時間超過三秒的話被視為進攻三秒,並進行交換球權的處罰;
防守3s:指防守隊員站在三秒區內在起附近1米處左右沒有進攻隊員,其又在三秒區內停留的時間超過三秒的話就被視為防守三秒如果兩次三秒違例的話還要進行一罰一擲的處罰;
背身單打5s:當一名進攻球員在本方前場,罰球線延長線下方的位置時,不得背對或者側對籃筐運球超過5秒鍾;
過半場8s:8s之內必須運球至前場;
進攻24秒:一次進攻時間不得超過24s;
發球5s:邊界發球不得超過5s;
3. 籃球是怎麼安排發球的
投進就對方發球。球沒進時,如果可以搶到籃板,再來一次進攻,直到得分為止。如果被對方搶走,那麼就該他們組織進攻了。
4. 打籃球時。必須在幾秒鍾內發球
不論是開場發球還是中途的界外球,都是5秒內。
5. 籃球的三秒、五秒、八秒、24秒是怎麼回事
3秒鍾規則:某隊控制球時,同隊隊員在對方禁區內停留不得超過3秒鍾。在比賽過程中或控球後在界外擲界外球的情況下,只要同方隊員在對方禁區內停留超過3秒鍾,裁判員會立即鳴哨,判罰3秒違例。
5秒鍾規則:當一個持球隊員被嚴密防守,在5秒鍾內沒有傳球、投球、滾球或運球時,也將宣判違例。過去5秒違例判爭球,現在則由對方隊員就近擲界外球。
8秒鍾規則:一個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將球推進到前場,否則判8秒鍾違例,由對方擲界外球。
24秒鍾規則:一個隊在場上控制球後,必須在24秒鍾內出手投籃,否則判24秒違例。過去如在24秒鍾內球被對方擊出界外後將重新計算24秒,現在則從邊線擲界外球後不再重新計算24秒,而是在24秒鍾中的剩餘時間內必須出手投籃,否則仍被判為24秒違例,判由對方擲界外球。
技術規則
(1)技術犯規:技術犯規是指所有不包括與對方隊員接觸的隊員犯規。隊員不得漠視裁判員的勸告或運用不正當的行為。
(2)兩次運球:又稱「非法運球」,球員第一次運球結束後不得再次運球,失去了對球的控制以後只可以投籃、傳球、除非球被另一球員接觸。
(3)帶球撞人:持球隊員推動或移動到防守隊員軀幹上的身體接觸,當接觸的瞬間防守隊員已經提前站位,則進攻隊員構成帶球撞人。
(4)阻擋犯規:持球隊員與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採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動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而產生的侵人犯規。
(5)打手犯規:又稱「非法用手」,在運球或上籃、投籃時防守人員打手,這樣就會被裁判吹其打手犯規。
(6)走步:又稱「帶球走違例」,是指當隊員在場上持著一個活球,其一腳或雙腳超出規則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動。
6. 籃球比賽中的五秒規則
五秒就是五秒違例,比如發界外球和罰球五秒之內必須出手,不然就丟失球權,此外還有八秒過半場、籃下三秒違例!二十四秒違例
7. 籃球比賽中一支隊從控制球開始,應在多少秒內將球投出
最常見的有:走步違例,當拿倒球時,向前邁出一步必須將球放到地上拍起,取拿球繼續向前視為走步違例;二次運球,運動員運球後雙手觸球,此時再運球算二次運球違例;防守犯規,當持球者運球,防守者阻擋進攻路線或者有侵犯持球者行為視為防守犯規,無投靠動作,不記罰球累計法規次數,累計5次常規犯規罰球兩次,如有投靠動作犯規罰球兩次;此外還有,進攻犯規,搶籃板犯規,進攻三秒,防守三秒,8秒過半場,24秒進攻時間,發球5秒,等等。嚴重的犯規還有惡意犯規,沖撞裁判,驅逐出場,等等,這時會給運動員賽後一些響應懲罰。籃球是一項積極,健康的運動,還希望大家遵守籃球規則。
8. 籃球比賽中3秒、5秒、8秒、10秒、24秒、30秒違列是怎麼規定的
10秒、30秒規則是原來老規則中使用的,國際籃聯為了與NBA減少規則差異,用8秒、24秒替代了它們。
24秒鍾規則:進攻球隊在場上控球時必須在24秒鍾內投籃出手(NBA、CBA、CUBA、WNBA等比賽均為24秒。
8秒鍾規則:球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5秒鍾規則:持球後,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擲界外球出手,FIBA規則規定罰球也必須在5秒鍾內出手。
3秒鍾規則:分為進攻3秒和防守3秒。
進攻3秒:進攻方球員不得滯留於3秒區3秒以上。
防守3秒:當某防守方球員對應的進攻方球員不在3秒區或者3秒區邊緣、且徹底擺脫防守球員時,防守方球員不得滯留禁區3秒以上。
籃球比賽里,既不屬於侵人犯規、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也不屬於技術犯規的違反規則的行為·違例一般指非直接針對對方球員而做的違反條例規則的事,一般不會記錄在次數上也不累計,一般會判給對方發界外球。
9. 關於籃球:由後場到前場所需時間不得超過幾秒每次進攻時間不得超過幾秒發界球必須在幾秒內發到場地
由後場到前場所需時間不得超過8秒,每次進攻時間不得超過24秒,發球者必須在5秒內發到場地,進攻球員不得在三秒區內停留3秒,另外,如果防守隊員沒有明確防守人員,也不能站在三秒區3秒
10. 籃球比賽里,任何發球都有時間限制嗎有的話是多久
罰球時間是5秒內要發出,球員接到球後8秒內要過半場,進攻要在24秒內完成,搶到進攻籃板的二次進攻要在14秒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