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籃球賽上一隊幾個人
比賽中,兩隊各5人,替補隊員各7人,每隊可上場的合法隊員為12人,必須配備教練一名,最多15人。
2. 在正式籃球比賽當中規定每隊上場隊員為多少人
在正式
籃球比賽
當中規定每隊上場
隊員
為5人,在國際籃聯舉辦的比賽中,每個籃球隊允許有12人,5個首發,7個
替補隊員
。一般來說,首發陣容是1個
中鋒
,2個後衛(一個得分後衛,一個組織後衛),一個大前鋒和一個
小前鋒
。
另外,在一場比賽中,如果一個隊員的犯規次數達到5次以後會被罰下場,NBA是犯規6次以後會被罰下場。
3. 一個標准籃球比賽有多少人,每個人分別有什麼作用。
一個標準的籃球比賽場上有10個人,每隊各五人,每個人的作用分別如下:
1、控球後衛,是全隊進攻的組織者,並通過對球的控制來決定在恰當的時間傳球給適合的球員。控球後衛典型的進攻模式就是在對手得分之後,由控球後衛在底線運球,開始一輪新的進攻。
2、中鋒,在攻防兩端都要起到作用,主要負責籃下的對抗動作。利用身體力量優勢,強力控制籃下。一般都由隊中最高的球員擔任,傳統上強調籃下的防守以及籃板球的保護。
3、小前鋒,傳統上以進攻得分為主要任務,強調快速推進上籃的能力。小前鋒除了速度以外,往往還被要求具備運球突破以及長距離投射的能力。
4、大前鋒,負責搶籃板、防守、卡位等。傳統上,大前鋒被要求利用他們壯碩的體型,在籃下積極強攻並爭奪進攻籃板球;而在禁區防守和防守籃板球的保護方面,則被認為是中鋒的主要任務。
5、得分後衛,以得分為主要任務,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一般擔任該位置的球員對體形、體能和心理質素的要求非常高,在速度和爆發力上具有優勢。
4. 籃球比賽中,每隊有多少人參加比賽
籃球比賽中每隊總共有12名參賽隊員,然後派出5名隊員上場比賽,並從剩下的隊員中進行輪換。
在正規的籃球比賽中,一隊同時可以上場的有五人
分別是中鋒、大前鋒、小前鋒、得分後衛、控球後衛,當然,這些位置的劃分只是理論上的,以倫敦奧運會的夢十隊為例,老k教練經常祭出詹姆斯、安東尼、科比、杜蘭特、保羅這樣的無中鋒陣容,由此可見,在未來的籃球比賽中,諸如安東尼、詹姆斯、杜蘭特這樣能突善投、能攻善守,又高又快的搖擺人,將會引導未來的籃球主流。
5. 一場正規籃球賽每一隊有多少人
正規比賽每一隊場5人,各自一名中鋒,一名大前鋒,一名小前鋒,一名得分後衛,一名控球後衛。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條比賽規則,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連續3次犯規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鍾;對場地大小也作了規定。上場比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
國際比賽一個籃球隊12人,籃球比賽上場人數為5人,其餘為替補。NBA標准隊伍是每隊十五人,各上場五人。
6. 籃球一支球隊幾個人
滿員15人。 上場大名單只有12人。
標准NBA的人數
同時上場的5個人,場上有5個位置:C,中鋒;PF,大前鋒;SF,小前鋒;SG,得分後衛;PG,組織後衛。
但不要求非得是每個位置一個人,可以上5個中鋒,5個大前鋒,5個小前鋒。
報名人數是15人,有5人上場,7個替補球員,還有3個名額是傷病名單,傷病名單球員是不能上場的,主教練根據球員狀態會制定出一支球隊的8-9人的常規輪換陣容,其他都是邊緣球員,這些球員都不容易上場。
(6)籃球運動賽場上每隊有多少個人擴展閱讀:
控球後衛(PG)
控球後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掌握比賽、組織進攻的人。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給隊友創造得分的機會。助攻是首要工作,控球後衛在賽場上扮演的角色就象執導一場精彩演出的導演。
一名合格的控球後衛,首先要有出色的運球能力,能將球順利帶過半場;其次,還要有很好的傳球能力。控球後衛要讓球流動得順暢,要能將球傳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
得分後衛(SG)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的後衛隊員,身材一般高於控球後衛,外圍投籃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
得分後衛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不過不需要練就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經常是由隊友幫助找出空檔後再投籃的。
小前鋒(SF)
小前鋒(Small Forward)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同時也要有不錯的防守能力。一名合格的小前鋒不但要有足夠的身高在籃下得分,也要有出色的速度憑借快攻和突破得分。
對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得分,小前鋒乃是對命中率要求最低的一個位置,一般而言只要四成五就算得上合格,而四成以上都可以接受。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要能得分。
大前鋒(PF)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搶籃板、防守、卡位是主要任務,說到投籃、得分幾乎是全隊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
大前鋒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要在禁區與中鋒配合進行卡位防守,同時也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大前鋒常常幫隊友掩護,在隊友出手投籃努力爭搶籃板球,為二次進攻做准備。
中鋒(C)
中鋒(Center)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憑借其強壯、高大的身體,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都是球隊的樞紐,故名之為中鋒。
作為禁區內的「擎天柱」,搶籃板球是中鋒必不可少的能力。此外,封堵阻攻、蓋帽也是中鋒必備的能力。由於本隊進攻時自己常處在禁區中央的樞紐位置,所以中鋒應該具有不錯的導球能力,能將球往較合適的位置輸送,助攻隊友得分。
7. 籃球比賽有幾個人都有什麼角色
共10人,每隊5人。司職主要為控球後衛,中心後衛,大前鋒,小前鋒。還有中鋒,有時並不一定五種角色都上.
控球後衛(組織後衛)(pg)
控球後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掌握比賽、組織進攻的人。他們要把球從後場安
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給隊友創造得分的機會。助攻是他們的首要工作,控球後衛在賽場
上扮演的角色就象執導一場精彩演出的導演。
得分後衛(sg)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的後衛隊員,他的身材一般高於控球後衛,外圍
投籃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
小前鋒(sf)
小前鋒(small
forward)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同時也要有不錯的防守能力。一名合格的小前
鋒不但要有足夠的身高在籃下得分,也要有出色的速度憑借快攻和突破得分。
大前鋒(pf)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搶籃板、防守、卡位是他的主要
任務,說到投籃、得分,他幾乎是全隊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
中鋒(c)
顧名思義,中鋒(center)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憑借其強壯、高大的身體,無論進攻還是防守,
他們都是球隊的樞鈕,故名之為中鋒。
8. 一個籃球隊有幾個人
答:5人上場隊員、教練、輔助教練、隊醫,替補人員若干;共12個人;
1、NBA常規賽的時候每支球隊可以報15人 ;
2、國際比賽時一個隊只能報12人;
3、籃球比賽上場人數為5人:其中前鋒2人,中鋒1人,組織後衛1人,進攻後衛1人。
9. 籃球比賽幾個人
籃球比賽全場一般是雙方各自五個人,如果是打半場的話一般是各自三個人,當然野球場也有四個人的時候。
10. 一個標准籃球比賽有多少人,每個人分別有什麼作用
一個標准比賽是10個人,每隊有5個人,位置分別是中鋒,控球後衛,得分後衛,大前鋒,小前鋒,看名字應該就可以才出來他們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