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籃球的最佳陣容是什麼
組織後衛:場上的教練,合理的調動隊友的跑位,人到球到,眼界要好,主要任務是助攻為主得分為輔
得分後衛:顧名思義就是得分,能突能投,在各個位置上都可以得分投籃要准,主要任務得分,助攻
小前鋒:與得分後衛相似,在身高和力量上要強於得分後衛,進攻范圍可比得分後衛略近些,有不錯的藍板意識,主要任務是得分,籃板
大前鋒:進攻范圍比小前更近身高力量更強,主要任務是藍下的進攻,防守,藍板,蓋帽,藍板極為重要
中鋒:禁區內的支柱,籃下的第一得分點,藍筐下的最後一道防線,身高力量不弱於大前鋒甚至更強,主要任務是利用自己的身高力量在籃下得分,吸引更多的對方球員來為對友創造得分條件,藍板,蓋帽,防守極為重要。
首發保羅組織後衛,科比得分後衛,詹姆斯小前鋒,斯塔格邁爾大前鋒,霍華德中鋒
替補朗多,韋德,安東尼,加索爾,拜納姆
以上純個人理解
Ⅱ 一般籃球比賽的陣容怎麼排
籃球比賽上場人數為五人,中鋒一人,小前鋒一人,大前鋒一人,後衛兩人。
1、組織後衛
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在場內調動隊友,起著領導作用。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並且需要犧牲自己的得分機會幫助其他隊友得分。
2、得分後衛
在場上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主要負責外圍的投籃,需要具有高強的投籃能力和運球能力。
3、小前鋒
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較遠距離的得分。擅長內場投籃和運球,技術全面性強;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其餘四個人的作用。一般球員身高比較中等。
4、大前鋒
大前鋒的職責是搶板、防守,要和中鋒一起死守籃下,中鋒負責內部得分時,前鋒必須跟進;也要起到和其他人的樞紐作用。
5、中鋒
負責罰球區的得分。一般來說,中鋒的主要職責是得分,其次是籃板球,防守等。
(2)籃球的常用陣容有哪些擴展閱讀:
戰術意識是隊員在比賽中對戰術運用規律性的認識,是在參加籃球運動實踐活動中逐步積累與豐富起來的,從而能在比賽中自覺地、能動地知道自己根據攻守的具體情況和按戰術意圖進行獨立的或配合的行動。
意識支配行動,行動反映意識,意識具有定向、抉擇、反饋、支配等作用。由於戰術是由參與比賽的隊員去實現的,所以隊員的戰術意識越強,實現戰術的可能性就越大。
意識還能反映出隊員對比賽的控制能力。 籃球戰術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1、知己知彼,科學合理地選擇確定戰略戰術。
2、注重戰術實施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銜接和轉換。
3、攻守兼顧,全面考慮。
4、根據戰局發展變化,隨機應變,善於捕捉戰機。
Ⅲ 籃球進攻陣型
傳切配合
Ⅳ 分析自由籃球游戲中幾種主流陣容求答案
當然,在講究自由,打法奔放的自由籃球里,任何陣型都是可以嘗試的,而這不也是游戲的樂趣么。 主流陣容一:PG+SG+C 這種打法在游戲里非常常見,PG負責控球突破傳給空檔的隊友,當然有機會可以出手投,SG主要負責的就是投籃和突破,不管是三分還是二分,出了機會就投。當然了,不管是SG還是PG,內線有空檔的情況下,把球交給內線也是合理的選擇。這個陣容對內線大C的要求比較高,外線2個投手命中率不穩的話,作為C就要保護好籃板,不然運氣不好的情況下局勢很容易失控。 主流陣容二:SG+SF+PF 這種陣容在游戲里的能力比較均衡,各方面的能力也都不錯。SG除了找機會空位投籃,也要給SF和PF喂球,實際上這3個職業單打的能力都很強。SF和PF除了要在進攻中突破單打中投,防守端也要保護好籃下,不要給對手統治籃下的機會。 主流陣容三:PG+PF+C 這個陣容強大的地方在於其內線能力,PG在外線負責控球和尋找機會,出了機會也要果斷得投,記住內線有2個大個子保護籃板呢!當然,這個陣容主要還是要沖擊內線。有機會把球給到內線造成PF和C單打的機會,在籃下命中的把握還是有的。另外PF有中投機會也不要猶豫。
Ⅳ 籃球有幾種陣型
籃球有四種陣型。
1、「2-1-2」區域聯防
優點: 隊員的分布比較均衡,移動距離近,便於相互協作,控制籃下,有利於搶籃板球和發動快攻。
缺點:三分線的正面、30°-45°區及籃下是防守的薄弱區域。
2、「3-2」區域聯防
優點: 這種防守隊行加強了外圍防守,有利於防守外圍中、遠距離投籃和搶斷球發動快攻。但是,灰色是薄弱區域,不利於防守兩個場角的中遠距離投籃和籃下進攻,也不利於搶籃板球。
缺點: 兩個場角及限制區是防守的薄弱區域。
3、「2-3」「區域聯防
優點: 這種區域聯防的優點是:加強了籃下和底線的防守,有利於搶籃板球。
缺點: 正面及35°-45°角區是防守的薄弱區域。
4、「1-3-1」區域聯防
優點: 這種防守隊行加強了正面、罰球區和兩側的防守,有利於分割進攻隊員前、後、左、右之間的練習,造成進攻隊員之間傳球的困難,有利於防止正面、罰球區和兩側的投籃和搶籃板球發動快攻。
缺點: 兩個50°-70°角區、底線及兩個場角。
(5)籃球的常用陣容有哪些擴展閱讀:
籃球陣型由技術、方法和形式三個基本要素組成。技術是隊員進行比賽的基本手段,是戰術的基礎;方法是戰術的具體內容和核心環節,是隊員和隊員之間有意識、有組織、有步驟的行動方案和過程;形式是戰術的外部表現。
籃球陣型的實施由開始組織、協同配合和結束轉換三個階段構成。開始組織階段主要是轉入有組織的攻守,根據所運用的戰術,迅速組織和形成一定的陣式和隊形;
協同配合階段主要是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有組織地進行攻擊或制約對方,進攻以投籃為目的,防守以爭奪控球權而展開對抗;結束轉換階段主要是在協同配合階段以後,如何迅速轉入下一個攻守回合,繼續不停地展開攻守對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籃球戰術
Ⅵ 籃球史上最強大的陣容分別哪些
個人觀點:
C.張伯倫
PF.伯德
SF.皮蓬
SG.喬丹
PG.約翰遜
現役:
C.霍華德
PF.加內特
SF.詹姆斯
SG.科比
PG.保羅
Ⅶ 求:籃球比賽種一些常用的防守陣型。
23聯防,131聯防,全場緊逼,半場盯人
實話是這東西累死了 沒興趣寫
Ⅷ 籃球131進攻陣型和212防守陣型(具體介紹)
1-3-1,是破「聯防」的一個進攻套路的站位。進攻時,底線有一名球員,在底線站位,穿插。質就是所謂的「1」。3分線的兩個45度角,各有一名球員,加上發球線附近的策應中鋒,這一條線就是所謂的「3」。
3分線弧頂還有一名控球的後衛,持球組織,這就是所謂的另外一個「1」。
2-1-2隊形:隊員分布均勻,各位置隊員之間便於協防,便於變換防守隊形和控制腹地,有利於搶後場籃板球和發動快攻,它是區域聯防的基本形式。
弧頂一帶,限制區兩側和兩底角以及籃下是防守的薄弱地區。
(8)籃球的常用陣容有哪些擴展閱讀:
籃球戰術分析
戰術組成
籃球戰術由技術、方法和形式三個基本要素組成。技術是隊員進行比賽的基本手段,是戰術的基礎;方法是戰術的具體內容和核心環節,是隊員和隊員之間有意識、有組織、有步驟的行動方案和過程;形式是戰術的外部表現。
籃球戰術的實施由開始組織、協同配合和結束轉換三個階段構成。開始組織階段主要是轉入有組織的攻守,根據所運用的戰術,迅速組織和形成一定的陣式和隊形;協同配合階段主要是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有組織地進行攻擊或制約對方,進攻以投籃為目的。
防守以爭奪控球權而展開對抗;結束轉換階段主要是在協同配合階段以後,如何迅速轉入下一個攻守回合,繼續不停地展開攻守對抗。
籃球進攻戰術
籃球戰術的運行及輪轉遵循活與變,是通過洞悉對方的防守,在站位的基礎上,進行擋與拆,掩護,切入,策應的配合。
最初的籃球沒有三秒區,常是中鋒站在籃下,其他四位球員在外線不斷地傳球轉換進攻點;而隨著規則的跟新,球員實力的進步,如今的籃球戰術需要五位球員的集體運行,如一側戰術配合的同時,另一側的球員伺機為切入的球員擋拆配合,球轉換另一側進攻,不斷輪轉。
造成時間與空間的差異,進攻得手。如此演變出了更加深入復雜多變的戰術進攻。意在輪轉,避其實,攻其虛,與對方的太極之勢。
籃球戰術的良好應用在於全隊的和諧統一,要充分利用基礎配合極其變化來創造攻擊機會,擴大攻擊面,增多攻擊點,加強進攻的攻擊性。掌握根本,變之又變,魅力無窮。
Ⅸ 喬丹詹姆斯領銜一陣,NBA歷史還有哪些最佳陣容呢
NBA發展至今已有74年,這漫長的歲月中誕生了太多偉大的球星,他們擁有各具特色的球技,給球迷們留下了無限的回憶。那麼如果評選NBA歷史最佳陣容,哪15位球星最有資格入圍呢?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第一陣容
控衛:埃爾文·約翰遜
常規賽數據:19.5分,7.2籃板,11.2助攻,命中率52.0%
季後賽數據:19.5分,7.7籃板,12.3助攻,命中率50.6%
同時代的拉塞爾在和張伯倫對位時,都是處於明顯下風,而另一位傳奇中鋒奧拉朱旺榮譽積累不夠豐厚,所以中鋒位置最後一個名額還是應該給張伯倫。(張伯倫生涯榮譽:2次總冠軍,4次MVP,1次FMVP,7次一陣,3次二陣,2次一防,7次得分王,10次籃板王,1次助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