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東宏遠籃球隊的主場在哪裡
廣東宏遠籃球隊的主場坐落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東部快速路與松山湖大道交匯處。
(1)吳川籃球館在哪裡擴展閱讀:
廣東宏遠籃球隊的主場名為東風日產文體中心。
東風日產文體中心佔地26.7萬平方米,是以NBA規格打造,可容納1.6萬名觀眾的場館。該籃球館的現場設備在國內排名前十,可滿足國際國內頂級籃球賽事和NBA比賽要求,被譽為「CBA第一館」。
同時,東風日產文體中心還將作為廣東宏遠隊的主賽場。廣東宏遠隊是CBA賽場的常勝之師,曾多次奪得CBA聯賽總冠軍,在全國各地擁有眾多粉絲。隨著東風日產文體中心正式開館,這支常勝之師將正式入駐,為廣大球迷觀眾奉獻頂級籃球賽事。
廣東宏遠俱樂部成立於1993年12月,由廣東宏遠集團公司創建,俱樂部二十餘年來不斷發展壯大,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訓練和年輕運動員培養體系,使球隊的實力得到不斷的加強,至今為止奪得了9次CBA聯賽總冠軍。
廣東宏遠華南虎俱樂部培養出易建聯、朱芳雨、王仕鵬、杜鋒、陳江華等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主力球員。
㈡ 煙台的籃球館的地址和電話
1、煙台有兩個CBA級別以上球館。在國際博覽中心西面,煙台大學南面,即煙台體育中心內有一籃球館(隸屬煙台大學),曾經舉辦過國家隊與克羅埃西亞隊比賽。
2、另外一個也在萊山區,是曾經的CBA籃球用館。其他一些球館,小型的在開發區高級中學都有。
至於電話我還真不知道,能幫到的就只有這些了
㈢ 哪裡有免費的室內籃球場打球
呵呵,這個就要看是哪裡的室內籃球場了呀,畢竟很多室內籃球場都是需要收費的呢,這個你還要具體去咨詢這個室內籃球場館的負責人呀,收費方面比較常見的是在30-50元左右幾個小時,或者門票30-50進去不限時可以隨便玩的。
㈣ 如何查找附近的籃球館
您好,根據您提供的信息,距離您位置最近的是永豐籃球場,具體地址是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 新湖路292附近永豐籃球場,另外,您還可以在下方參考資料中,查看該地址附近的10個籃球館。
希望能幫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㈤ 廣東湛江吳川哪裡有街頭籃球學
我是地道的吳川人,那裡沒有專門學街頭籃球的地方。籃球氣氛最濃的,整個吳川就只有假日的吳川一中。
㈥ 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籃球館在哪裡
奧林匹克籃球館
地址:北京海淀區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近五棵松地鐵站) 公主墳/萬壽路
線路1: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373路下行(北京西站-魯谷路衙門口),抵達五棵松橋東. 約6.68公里
線路2: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320路區間車上行(北京西站-保福寺橋西),在軍事博物館換乘地鐵1號線(蘋果園-四惠東),抵達五棵松. 約7.27公里
線路3: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802路下行(北京西站-左安路),在軍事博物館換乘地鐵1號線(蘋果園-四惠東),抵達五棵松. 約9.68公里
線路4: 從北京西站南廣場出發,乘坐981路下行(北京西站南廣場-上岸種植園),抵達五棵松橋北. 約8.51公里
線路5: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運通102路下行(趙公口長途站-錦綉大地綠色市場),在公主墳南換乘620路上行(廣安門北-張儀村總站),抵達五棵松橋東. 約6.51公里
線路6: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609路下行(紅蓮南里-恩濟里小區),在公主墳換乘地鐵1號線(蘋果園-四惠東),抵達五棵松. 約6.3公里
線路7: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21路上行(北京西站-中國科技館東門),在軍事博物館換乘地鐵1號線(蘋果園-四惠東),抵達五棵松. 約8.34公里
線路8: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320路上行(北京西站-西苑),在軍事博物館換乘地鐵1號線(蘋果園-四惠東),抵達五棵松. 約7.36公里
線路9: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40路下行(木樨園橋北-五路),在公主墳東換乘337路下行(前門西-石景山),抵達五棵松橋東. 約6.66公里
線路10: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437路上行(北京西站-頤和園新建宮門),在公主墳北換乘817路下行(國防大學-玉泉路口南),抵達五棵松橋東. 約6.72公里
個人感覺坐城鐵一號線比較方便
㈦ 「吳川足球之鄉」是怎麼來的
應該是體育之鄉。。
全國體育先進縣」——吳川(縣)市
吳川市重視體育運動,積極修建體育場館,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培養出一批優秀體育人才,在參加國家級和國際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00年11月,被授予「全國體育先進縣」稱號。
重視經費投入,加強場館建設。該市政府重視對場館建設經費的投入,下撥的體育經費逐年增加。1977~1986年的10年撥款比前10年增長3.53倍;1987~1996年的10年撥款比前10年增長4.87倍;1997~2000年,的撥款和前10年比,每年增長1.53倍。此外,還獲廣東省、吳川市支持吳川市重點項目(游泳、足球的)訓練、培訓費,訓練場地維修費。同時還有體育彩票收入,體育市場以及游泳、足球的培訓費和承辦各項競賽的贊助費。
在資金保障的基礎上,吳川市逐步地開展體育場館建設。1987年將25×20米水泥紅磚的兒童池改建為室內溫水游泳館。1992年春,開發紅心島體育中心,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有兩個8條跑道400米田徑場(兩個大型足球場,其中一個草坪場,4個小型場)。主場有主席台和觀眾看台8000個座位,主場旁西北面建有4層體育辦公大樓,並設有比賽運動員休息室。1995年在泳場建一座舉重訓練房,1999年在副場西北面興建一座室內體育館,至2000年,全縣共有燈光球場40個、游泳池10個(含簡易池)、大型足球場12個、含中小學在內籃球場350個和大小田徑場160個。
重視開展群眾體育活動:
一是職工體育。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每年春節、三八、五一、八一、國慶、元旦等節假日,體育局、婦聯、總工會、共青團、市直機關工委、武裝部等單位均舉行長跑、拔河、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多項比賽。1987年「五一節」,供銷社舉行城區供銷系統職工籃球、足球、乒乓球、中國象棋、拔河、羽毛球等項目比賽,有400人參加。1995年開始,市衛生局每年舉辦一屆衛生系統男、女籃球賽;電信局、供電局每兩年舉辦一屆足球賽;1997年,市工商行舉辦了全行男、女籃球賽。1995~1998年連續舉辦4屆市長杯足球賽,每屆均有24支球隊參加。1997年舉行市各系統科局級幹部參加的男子籃球賽。1998~2000年,每年元旦都組織萬人迎春長跑。1998年「五四」青年節機關團委舉辦「信合杯」男子籃球賽(16支隊)。1998年舉辦「建行杯」足球賽(24支隊)。1999年「五一」勞動節,體育局、總工會聯合主辦職工運動會,比賽項目有籃球、乒乓球、象棋、羽毛球等。1998年10月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暨國慶40周年,舉辦了「邊防杯」、羽毛球團體錦標賽(11支隊)。
二是農民體育。該市農民喜愛籃球運動。全市10個鎮(街道辦)都開展了籃球活動。黃坡水潭村建起了兩個燈光球場,每年春節、國慶節或村中「年例」都舉行籃球賽。龍舟競渡是吳川民間體育之一。鑒江、梅江、袂花匯流地帶是個水網之鄉,端午節舉辦龍舟競渡已成為城鄉群眾民間傳統體育。賽龍舟開展較普遍的有蘭石、博鋪、振文、長岐、黃坡等鎮。1993年吳川市舉辦了首屆龍舟競渡,有14支隊參加。1994年開始,梅麓頭村每年端午節在大塘舉辦龍舟競渡邀請賽已成傳統。武術(含舞獅、舞龍、舞貔貅、上牌山等)項目的開展也較普及。2月,吳川武術協會正式成立,在吳川體育場舉行武術表演。此後每年春節都組織比賽,並舉辦短期武術訓練班。全市已有武術社館300個,農民武術教練200人,參加習武的已超過萬人。同年,在吳川建市慶典上,來自各鎮100條醒獅進行了表演。此外,吳川農民喜愛的走成棋(走三)、走月亮棋、走牛角棋、走十字棋和打尺、頂棍、屈手橋等活動,也常有開展。1998年春節,黃坡水潭村舉辦了籃球邀請賽,邀請湛江、電白、市區機關、工廠籃球隊前來參加。
三是老人體育。1985年1月6日,該市老年人體協正式成立,積極開展門球、太極拳、太極劍、太極扇、保健操、乒乓球、棋牌、舞蹈、散步、自行車等體育活動。1988年6月,在縣體育場開辟了2個門球場,1994年在老乾局院內和江心島體育中心各開辟了2個門球場、第二春場、老幹活動中心、奎方文體娛樂場、梅麓頭社區球場、沿江六區活動小區。90年代以前每年梅菉約有300人參加活動;1991~2000年底,每天不少於1000名老年人參加各項體育活動。
四是開展全民健身活動。1997年12月25日,該市舉行元旦迎春萬人長跑活動,參加活動的有:市四套班子領導和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以及梅菉、博鋪、大山江、塘尾、海濱街道辦的幹部、工人、學生、市民等萬人以上。以後每年元旦期間都舉行一次迎春萬人長跑活動。1995~1998年,連續舉辦了4屆市長杯足球賽,參賽運動員500人。每天早晨有成千上萬的市民遍布江心島各個角落,進行各種拳、劍、扇、體操、舞蹈、球類以及游泳散步、跑步等活動。也有全家在自己家庭乒乓球室進行全家乒乓球活動。
五是學校體育。首先抓好中、小學校「兩課、兩操、兩活動」。教師有計劃上好體育課,還派教師到有關學校培訓。1980年成立體育衛生工作領導小組。6月,廣東省教育廳在吳川縣召開了全省「自力更生解決體育場地器材和衛生設施交流會」。到1982年底止,全縣配製體育器材5萬件,開辟大小田徑場168個,籃球場232個。1981年縣教育局建立體育衛生股,並給教研室配備體育教研員,鎮教辦配備體育幹部,各中、小學成立體育衛生工作小組,形成了層層銜接的領導機構,大大推動了全縣體育教學工作的發展。到1986~1987年,學年度達標率為83.3%,優秀率為19.5%,被評為廣東省執行《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先進縣。1987年獲霍英東發展體育基金會傳統項目學校獎。1997年4月吳川三中田徑隊獲湛江市第十屆中學生協作杯田徑運動會甲組團體總分第一名,陳煒以15.26米成績破男子甲組三級跳遠紀錄,彭日土以10″9破男子乙組100米紀錄。吳川學校的運動員取得了15項第一名。
六是重視抓好業余體校訓練。1960年開辦吳川業余體校,設有游泳、足球、籃球、乒乓球和航空航海模型等項目。1973年被列為省重點培養足球、游泳人才訓練基地,開設游泳(75人)、足球(50人)7個班,有專職教練7人。1989年增開舉重班(15人),有教練1人。業余體校採取四集中(食、住、文化課、生活管理)的辦學模式,開設小學三年級以上班級4個班;1994年增開了初中3個班。游泳班連續4次,足球班兩次被評為省業余訓練先進班。1992年該校被國家體委授予全國業余體育訓練先進集體稱號,從1979~2000年,共向省、國家輸送了203名優秀體育人才。
重視承辦省市體育競賽。該市完滿地承辦省、市兩級運動會比賽,受到群眾和上級政府的贊揚。承辦廣東省運動比賽依次是:1980年省少年游泳錦標賽,1991年省少年兒童短池游泳錦標賽,1993年省中小學生「容盛杯」游泳錦標賽,1995年省少年游泳錦標賽。承辦湛江市運動會比賽依次是:1989年第七屆---游泳,1993年第八屆---開幕式、男子少年足球,1997年第九屆---男子少年足球、拳擊。
參加國際賽、全國賽成績優異。從1981年起,吳川市運動員在參加世界(含亞洲、洲際比賽)的各項比賽中(含年齡組)取得43項第一、7項第二、7項第三、4~8名10項;在參加全國各級比賽中,破全國紀錄(含年齡組)28項,獲86項第一、40項第二、19項第三、4~6名38項;在參加廣東省各級比賽中,破省紀錄27項,取得107項第一、116項第二、114項第三;在參加湛江市各級比賽中,獲團體總分第一17次、破湛江市紀錄(含年齡組)671項、取得市第一名644項。有高級教練8人、一級教練6人,國際級蹼泳裁判1人、國家足球裁判1人,游泳、田徑、籃球、足球一級裁判14人。梁亞生曾多次被評為全國和省優秀游泳教練員和全國業余體育訓練先進工作者;李秀也先後多次被評為全國省、市業余體育訓練先進個人。
向上級輸送體育人才。從1979年起陸續向上級體育部門、解放軍部隊和大專院校輸送運動員和體育人才。其中有國際級運動健將2人,運動健將12人。邱亞帝3次破2項世界蹼泳紀錄,林來九破1項亞運游泳紀錄。2人分別參加1988漢城、1992巴塞羅那、2000悉尼奧運會及1986漢城、1990北京、1998年泰國亞運會,林來九兩次獲全國游泳十佳運動員稱號;邱亞帝、林來九曾被評為廣東十佳運動員。
㈧ 汕頭有哪些比賽籃球館
汕頭市體校籃球館
長平路18號
潮汕體育館(2個球場)、正大體育館、汕頭華僑中學體育館(2個球場)、汕頭一中體育館、東方體育樂園、羽毛球協會體育館(2個球場)、高新羽毛球館(2個球場)、汕頭市體校籃球館、汕頭機場籃球館、潮陽體育館、汕頭高職院籃球館
㈨ 什麼是「吳川一中」
吳川第一中學 學校創建於1927年,由於行政區域管理的變更,解放前學校曾名為梅錄市立中學、梅茂縣立中學;解放後曾名吳川縣第一中學、化州縣第二中學。1966年學校遷到現在校址,1978年學校被省教育廳定為縣級重點中學,1994年吳川撤縣設市,學校便用現名。2000年實行初高中分離,創辦吳川市實驗中學,學校現為普通高中.
2006年10月25日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導驗收.
基本情況
學校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足球)學校,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學英語教育實驗基地,湛江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佔地面積88940.9平方米,建築面積100498.2平方米,綠化面積22014.5平方米,綠化覆蓋率87.4%。校道全部硬底化,教室和教師住房樓房化,布局合理。校園內繁花燦爛,綠草如茵,古木參天,環境優美,文化氣氛濃厚,是湛江市綠色學校和花園式單位。學校現有高中教學班 86 個,學生 4814 人,教職員工 347 人,教師 323 人,其中高級教師 56 人,特級教師 1 人,在讀研究生課程進修班 4 人,參加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骨幹教師培訓 7 人、市級 8 人,湛江市中教一級職稱評委 5 人.
設施建設
學校教學儀器、設施設備比較齊全。現有教學樓 5 幢,教室 113 個;科學館一幢,建築面積 12762 平方米,集圖書館、各學科功能室於一體,設有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實驗室、歷史室、地理室、電腦室、語音室、美術室、聽力系統控制室、教師閱覽室、學生閱覽室、藏書室、課件製作室等共 73 間;圖書館藏書 168716 冊,各類報刊 372 種;電腦室 8 個,學生專用電腦 430 台,教師辦公室每3.8位教師配有一台電腦,多媒體教室 73 個,行政辦公的處室均裝配了電腦;體育場館五處:第一運動場為標准 400 米環形跑道運動場,新建的第二運動場面積為 9600 平方米,設有小型足球場一個、籃球場 3 個、乒乓球場一個;體育館一座,面積 1626 平方米;籃球、排球綜合運動場一個,佔地 4200 平方米;游泳池一個,佔地 2200 平方米。同時,校園千兆網、圖書藝術中心(在裝修)更體現我校教學設施的不斷完善.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師323人,其中高級教師56人,特級教師1人,在讀研究生課程進修班4人,參加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骨幹教師培訓7人、市級8人,湛江市中教一級職稱評委5人。近年來,學校實施名師工程,大膽起用年輕教師,放眼全國向省外高校招聘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師資隊伍進一步優化,專任教師中,學歷達標率100%。
辦學特色
"全面發展,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省內一流"是學校辦學的一貫目標,學校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三個明顯的辦學特色。
一是班級循環管理責任制。所謂循環管理,就是每個年級有一名副校長,一至二名中層幹部,以及一名級組長,組成管理核心,由起始年級一直帶到畢業,然後再回到一年級,如此循環往復。教師能否隨級直上進行循環教學,則根據綜合考核結果決定。這一管理模式,大大強化了集體責任感,激發個性創造力,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煥發了教師自尊、自強、力爭上游的精神,有利於教學管理、教學實施的系統性和延續性,有利於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及發展變化,有針對性地持續進行思想教育,收到更好的「培優轉差」的效果
二是課堂教學「高效率、大容量、優化系列訓練」。這是我校長期堅持教學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所謂「高、大」,就是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同等的時間給學生更多的知識。要做到這點,就要求老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探究慾望,而不能主次不分,滿堂灌。「優化」訓練,就是精選訓練點,力求「舉一反三」,甚至「聞一知十」,而不是題海戰術,簡單重復。在湛江市產生影響的語文組的「快速、巧練、高效」的教改試驗,獲得省科研黃華獎的生物科組的「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中學生物教學難點的研究」教改課題,以及其他許多教研教改課題,都是圍繞這一特色進行的.
三是足球傳統項目長盛不衰。學校以此為龍頭,全面推進體育運動的開展。足球運動在我校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有悠久的歷史,是我校傳統體育項目。學校足球隊曾獲得全國中學生「三好杯」足球賽第三名,在省內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學校曾被評為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集體稱號,曾獲首屆「霍英東發展體育基金會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獎」(當年獲此獎的全國十所中小學,我校是廣東唯一的一所),被評為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三年來,我校為廣東宏遠足球隊輸送了4名運動員,為中山大學等高校輸送了18名足球尖子。足球運動帶動了全校群眾性體育運動的開展,也促進了體育教學科研。體育科組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高中以俱樂部為依託,發展學生終身體育能力模式」研究課題已結題,並取得明顯效果.
學校成果
十多年來,學校高考成績穩步上升,一年上一個台階,在粵西地區贏得廣泛的贊譽。不少學生從母校的懷抱走向清華、北大等著名學府,1997年以廣東省高考第三名成績考取清華大學的陳寧同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隨後歷年以800分以上的優異成績考上清華的有:陳景妹、龍宇飛、王康健、林良有、林詹欽;考上北大的有:易顯河、劉曉春、倪彩霞、吳斌、沈健、黎元春、李高榮;考上復旦的有:黃斌、林建華、李華泉、吳土觀;考上浙大的有:黃俊、孫宇強、吳康平、蔡康榮、孫康進、庄紅艷、梁文鋒、李坤、陳志嫻、朱上志、凌俊傑、歐亞聰。
近幾年來,學校狠抓教育質量,高考成績更加輝煌,2003至2005年均獲湛江市高考特等獎,2001至2005年連續被評為湛江市高考先進單位,2006年獲湛江市高考一等獎(特等獎只有湛江一中一所學校),我校高考成績的輝煌主要表現在:(1)上重點線的人數逐年增多(2004年267人,2005年280人,2006年337人);(2)上第二批本科線以上人數大幅度攀升(2004年490人,2005年609人,2006年760人);(3)在湛江市的高考地位突出,無論是上線率、升第二批本科以上人數還是高分層人數,均居湛江市同類學校首位,並且每年都有亮點:2004年獲湛江市高考特等獎第一名,林詹欽同學為湛江市高考狀元;2005年高考總分700分以上96人,僅次於湛江一中,在湛江市各類學校中排名第二;2006年上第一批重點人數比去年增加57人,而整個湛江市應屆生上重點線人數比去年增加142人,我校占其中38%.
湛江市教育局的一位領導多次說:「吳川一中是湛江市高考的三大支柱之一。」這是對我校高考成績的充分肯定。
未來展望
1、堅持並完善三個辦學特色,認真踐行辦學理念,努力實現辦學目標
2、進一步完善學校硬體建設,特別是爭取今年內建成圖書藝術中心,使學校的育人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3、加大教研力度,完善校本培訓制度,完善名師培訓工程,爭取有一至兩個教改項目在省內產生影響,學校教研成果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4、創新管理機制,形成現代學校管理新途徑。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探索網路環境下的體制改革和管理制度創新,建立與新課改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教代會監督職能,實行校長向教代會定期報告制度及教代會代表對職能處室的問責制度
5、精心打造學校品牌,發揮學校的示範作用。 學校普通高考、學科奧賽成績在繼續保持湛江市同類學校領先地位的基礎上,爭取全面趕超省市重點中學;學校社會地位和綜合影響力不斷提升,使之成為「人才的搖籃,名師的沃土,文明的窗口」,並形成辦學的品牌,在粵西甚至更廣的范圍內發揮示範作用,帶動其他學校發展。
梅山之陽,鑒水之東,吳川一中這座古老而現代的學府,正展翅飛翔,我們無懼困難,任重而道遠;我們面對挑戰,上下而求索。我們堅信,學校會不斷地發展,不斷地超越。
㈩ 漢沽區體育館籃球館在什麼位置
漢沽河西一經路,河西公園對面,漢沽體育館裡面有籃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