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性能最好的十大籃球鞋
如下:
1、Nike PG 6
洛杉磯快艇隊球星Paul George帶來全新一代簽名鞋Nike PG6,可以發現鞋身「倒勾」讓人印象深刻,而且不同於前5代的核心技術,本次將避震回歸熟悉的React材質,使鞋身重量降低,更讓中底波浪紋路辨識度提升,不過目前在國內也許未正式上市,有興趣的朋友可能要再等一段時間。
B. 推薦幾雙有內靴或者包裹性好的實戰籃球鞋
C. 腳感好的籃球鞋推薦
10.Nike Kobe 9
腳感最好的實戰鞋TOP10 盤點實戰最舒適的十大籃球鞋
這雙科比9代是2014-15年NIKE的主打產品,綜合考量了科比對球鞋科技的需求以及其個人的設計靈感,採用工程網眼鞋面、飛線技術和LUNARLON泡棉三大頂尖科技。
雖然也有低幫,但是主打產品為超高幫。中底全掌Lunarlon泡棉充分保障了輕盈與柔軟的腳感。
這雙鞋唯一的缺點就是鞋底有點薄,不適合在水泥地上打球。
9.Nike Lebron 11
腳感最好的實戰鞋TOP10 盤點實戰最舒適的十大籃球鞋
作為外場實戰利器,詹姆斯系列簽名鞋一向都是非常踏實的腳感,LeBron 11於2013年上市,球鞋設計靈感來源於漫威的超級英雄鋼鐵俠。
HyperPosite發泡材料為Lebron 11打造出了盔甲般造型的鞋面,搭配Flywire動態飛線,球鞋的保護性能、包裹度和響應性能都提高至全新水平。
中底科技方面,採用了Zoom Air與Lunarlon相結合的配置,全掌Zoom Air氣墊放置在大尺寸的Lunarlon鞋墊中,腳感軟彈,緩震出色。
只是詹姆斯系列有個缺陷,那就是重心偏高,貼地感不太明顯。
8.Nike Hyperrev 2014
腳感最好的實戰鞋TOP10 盤點實戰最舒適的十大籃球鞋
這雖然只是一雙團隊鞋,但是創意設計都堪稱當時的頂級。Rev的中文意思是發動機的加速旋轉。
鞋身的外觀十分新穎,腳踝處使用了開窗式的綁帶設計,加強固定的同時也賦予了踝關節足夠的靈活性,鞋面由織物網面和Fuse復合材料結合打造,輕質透氣,這款球鞋擁有靈敏的響應和優秀的緩震性能。
同樣的,因為過於柔軟的鞋面和鞋領使得鞋子的穩定性有些差強人意。
7.Adidas Crazy explosive 2017 PK
腳感最好的實戰鞋TOP10 盤點實戰最舒適的十大籃球鞋
adidas Crazy Explosive 2017分為普通版本與PK襪套版本,PK襪套版本採用Primeknit編織鞋面,實現透氣性與支撐性的完美融合。
中底採用TPU Cage包裹的雙密度全掌Boost,提供靈敏的貼地感和出色緩震表現。內嵌8字形的TPU穩定片,並在前掌外側增加了一塊內置TPU用來提升穩定支撐性能。
NBA新生代球星維金斯、波爾津吉斯的經常性上腳也證明了這雙鞋性能的強大。
6.安踏 Kt 4
腳感最好的實戰鞋TOP10 盤點實戰最舒適的十大籃球鞋
作為近期最火熱的國產實戰鞋,KT4大家其實已經非常的了解了。
KT4中底使用了安踏現階段最強的緩震科技「蟲洞科技」A-Flashfoam,腳感異常柔軟舒適。編織鞋面配上一體式的襪套設計把整隻腳都包裹的很有貼合感。
只不過這款球鞋過於為湯普森的技術特點量身定製,啟動和抓地力的不足讓這雙鞋不適合做高頻變向的動作。
5.Adidas D Lillard 2
腳感最好的實戰鞋TOP10 盤點實戰最舒適的十大籃球鞋
利拉德5代都即將發售了,但是小編還是想說這款adidas D Lillard 2。
鞋身造型簡潔利落,同時Techfit全掌彈性內靴又營造出舒適的包裹效果,中底方面則升級為Bounce緩震,雖然柔軟程度上略遜Boost,但仍然帶來不俗腳感,既有彈性又有著優秀的反饋。
經典的馬牌輪胎科技大底則帶來了更強的抓地力與耐磨性,更重要的是利拉德系列的售價都非常的良心,十分親民,性價比極其出色。
4.Air Jordan 28
腳感最好的實戰鞋TOP10 盤點實戰最舒適的十大籃球鞋
Air Jordan 28設計採用延伸性合成材料的鞋面護罩結合高性能拉鏈設計不僅起到支撐作用,還呈現出整潔利索及具有時代感的獨特外觀。
DynamicFit技術運用彈力帶與鞋帶系統相融合,保障鞋子的輕質穩定;全長內靴採用三層網布製成,更加舒適透氣;革新的FlightPlate技術採用以Pebax為原料的減震板,通過壓縮和彎曲使Zoom單元的減震反饋效果最大化。
AJ28應該是近期AJ正代系列當中腳感最好的性價比之選。
3.Nike Kobe Ad Nxt 360
腳感最好的實戰鞋TOP10 盤點實戰最舒適的十大籃球鞋
作為後科比時代的代表性球鞋,這雙Nike Kobe Nxt 360於2018年4月13日Mamba day正式發售。
球鞋依舊採用低幫設計,依靠全新的編織技術,給使用者帶來360度的完美包裹感,三段結構環繞式 Flyknit 鞋面結構更貼合腳部,Lunarlon 泡棉配合Nike REACT 科技帶來舒適腳感。
而鞋底也是採用水晶大底材質,以及雙密度嵌入式中底及外底,旨在帶來優異的穩定性。
這雙鞋口碑一直不太好,但是小編也非常的疑惑,具體哪裡不好了?還是建議各位朋友可以嘗試一下,真的很不錯。
2.Air Jordan 31
腳感最好的實戰鞋TOP10 盤點實戰最舒適的十大籃球鞋
AJ33預熱了很久,發售效果卻並不好,因為說白了也就是沒有真正在性能上比AJ31強上多少。
Air Jordan 31主打速度與高性能的結合,鞋身輪廓參照了Air Jordan 1的經典線條,Flyweave高性能編織材質和皮革材質的融合實現了質感與時尚的完美平衡。
中底Flight Speed結合Zoom Air全掌氣墊,以更為貼地的設計,帶來更低的重心與更加急速的響應速度。鞋子無論從顏值還是性能,都是球鞋市場數一數二的作品。
1.Nike Lebron 16
腳感最好的實戰鞋TOP10 盤點實戰最舒適的十大籃球鞋
詹姆斯全新一代簽名鞋,自發售以來一直口碑都很不錯,Lebron 16在鞋面編織上採用了最新的Battleknit 2.0科技,增強了拉抗強度,在保障球員舒適度的前提下並能夠有效吸收球員橫移沖擊力,起到保護、輔助的效果。
Nike Lebron 16所承載改進版本的Nike Max Air緩震系統,取消了之前的前掌與氣墊之間的連接,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支架結構。
整個詹姆斯16的上腳感覺可以說是無懈可擊,包裹無敵,腳感澎湃!
D. 推薦幾款帶內靴的籃球鞋
詹姆斯10代。。
E. 什麼牌子的籃球鞋性價比高
如果你想問,籃球鞋哪個牌子做的是最好的話。
那毫無疑問是耐克。球星資源,技術儲備,以及籃球鞋的經驗和底蘊都和其他品牌有相當大的差距,而且耐克也盡量在讓自己的鞋可以滿足各個層級消費者的需求。
這一點從高端產品線大量配色運用更適合內場穿著的水晶底就能看出。
在相對低端一些的線里,比如PG,歐文。則是大量XDR,主打性價比,盡管歐文也不算便宜,但在這塊金字招牌底下,耐克還是做出了兩代低幫歐文(配置還不錯)以及3代Flytrap,這讓Nike連低端市場的錢也可以掙到手裡。這里可以再插一句題外話,耐克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可以有多細呢?除了歐文,連粉絲眾多的勒布朗和KD都有低端產品線,分別是Witness和Trey 5,價格都十分親民,而且還可以掛著球星的logo,細,就是耐克的強大之處。
F. 籃球鞋排行榜有哪些
籃球鞋排行榜有:Nike KD TREY 5 II、Prime Hype DF Winterized、Hyperrev 2015、Zoom Run The One、Howard 5。
1、Nike KD TREY 5 II
Nike KD TREY的第二代,相比第一代,外觀細節設計更用心,透明的橡膠底,多色彩的鞋面紋路,不規則的Swoosh等等。XDR外底加上粗厚紋路的設計,使得這款球鞋非常適合在外場水泥地實戰。雖然是低幫球鞋,但是鞋子的整體包裹性還是做得不錯。
5、Howard 5
鞋面的支撐性、底盤的穩定性、腳踝的保護性等等Howard 5都做得非常優秀,鞋型也很貼合腳,繫上鞋帶後能夠緊緊的包裹好你的雙腳。不要以為它是一雙笨拙的內線球鞋,鞋幫的設計靈活;中底使用前掌adiPrene+,緩震出色。外底人字紋路很深,耐磨度不錯。
G. 各位大大,請問有內靴的籃球鞋有什麼牌子有氣柱的籃球鞋又有什麼牌子呢要詳細點的!最好全部牌子都說
有內靴的基本是耐克和阿迪的高端鞋子了,比如科比系列,tamc5等。.氣柱的是以前nike的shox系列,基本隸屬於卡特的鞋子,由於對膝蓋不好,目前很少了,建議不要買
H. 有哪些可以入手的最佳性價比籃球鞋
adidas Dame 4成為性價比之王的最大因素,非全掌Bounce中底莫屬。當我穿著Dame 4實戰踩開後,就明顯感覺到,矮油,很彈喔!除了一貫超有彈性的緩震之外,啟動速度也相當快。雖然不如Boost的完美腳感,但是Bounce絕對是舒適與功能兼顧的優秀緩震!
I. 阿迪和耐克。哪個籃球鞋好
兩個牌子各有千秋。我市兩中都穿過很多雙的,從中端到高端都有,但總體上來說,阿迪的鞋耐穿,耐克的鞋避震性強(這個是灌籃等籃球雜志一直見解)
我簡單介紹下耐克和阿迪的高端配置來比較。
鞋底來說阿迪由著名的non-marking技術,也就是無劃痕。這個技術比較廣泛的使用在其籃球鞋上,本人親身體驗,很耐磨。而耐克的外場能力歷來為人所詬病,但其內場抓地力上佳,其底紋也與阿迪區別不大,所以從鞋底來說,阿迪稍稍勝出(耐用是硬道理啊)
而避震性阿迪就不如耐克了,耐克的max air(中鋒鞋居多),
zoom air(後衛鞋居多,而且基本上已成為頂級籃球鞋必備技術),
shox等等技術,都是表現極佳的,我有一雙科比1代和一雙科比三代(黑曼巴那雙)(都是打折買的。。。否則太貴啊),就是全掌zoom air,避震性很好。
而阿迪則只有adiprene+避震單元以及adiprene++所謂的前掌快速啟動,其避震效果。。避震膠自然不如厚實的氣墊,甚至靈敏度也不如新一代的超薄zoom air。
在中底方面,兩個公司都有比較不錯的技術,阿迪是torsion抗扭轉系統,是一種熱塑材料,而耐克則採用碳板支撐中底,效果也很好,不過個人認為還是碳板稍好一些,不過就是不太好保護,相對更容易壞。
說到內靴(一般頂級籃球鞋才會有),阿迪的好像沒怎麼見到,(不過阿迪的天足系列還是很舒適的)這個是額的盲區。。。耐克的內靴還是很舒適的,很包腳,而阿迪的鞋對於腳瘦的人來說就不是很貼腳了。所以舒適度方面耐克稍稍勝出(主要是我也比較喜歡寬松)
而保護性來說,二者都差不多,以前也搞過「猴爪」等技術,不過都沒有大面積應用,但兩者的保護性都不錯(低幫版不算啊,雖然他們鼓吹低幫也保護。。。但我覺得不靠普)
鞋面的支撐性和透氣性就因鞋而異了,不作評論。
最近出的科比4據說是最輕的籃球鞋,可以關注下。耐克也挺喜歡往輕的方面發展。
阿迪還有一個gcs系統,即ground control system,官方的介紹是地面控制系統,主要有利於側向急停,我有一雙阿倫納斯1,有這個技術,不過感覺不強烈,大概是我不太會即停的緣故吧,所以不敢亂下評語。
綜上,耐克略占優勢。
以上就是我對兩個公司的籃球鞋(主要是比較經典的主流球鞋技術)的個人見解,有不完整不正確的地方請各位指出,謝謝
個人的建議是如果經常打外場,還是阿迪吧,耐磨,經濟些,球鞋的水平也足夠咱使了,nba的鄧肯,麥迪,加內特,比盧,霍華德,阿倫納斯都穿這個,說明職業性是夠強了。(當然穿耐克的更多,不過人家是內場不怕磨,而且體重比咱大得多,跳得也高,更需要氣墊一些)
J. 籃球鞋推薦
剛才小編推薦2018國內實戰籃球鞋的排名,現在給大家推薦國外實戰籃球鞋的排名,那麼2018最值得入手的籃球鞋有哪些呢?2018實戰籃球鞋排行榜是怎麼樣的呢?2018最佳實戰籃球鞋是哪些呢?下面就和趣流網的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關於實戰籃球鞋排行榜。
top1:AJ32
AIR JOROAN 正代系列代表了實戰籃球鞋最頂尖的存在,無論是設計還是球鞋配置都能夠經得起檢驗,即便是這款已經是前一代的 AJ 籃球鞋。高韌度的 FLYKNIT鞋面有著堪比皮革鞋面的支撐效果,在舒適度和包裹感等方面的表現也十分的優秀。特殊的系帶系統與鞋面近乎融為一體,再搭配半掌內靴設計,對雙腳實現全面的鎖定。在中底配置方面, AIR JOROAN XXXI }也有著十分豪華的配備。前後掌分離 ZOOM AIR 氣墊+足弓 flight SPEEd 技術結合的超強中底組合,緩震效果與靈活兼顧。
top2:詹姆斯lbj15
說實戰籃球鞋自然不能少了詹姆斯的球鞋,作為鋒線球員的代表,詹皇的球鞋自然是以各項全能而著稱。 LEBRON xv無論是鞋面材質還是中底緩震配置運用的都是全新的科技,所以非常值得實戰黨一試.
與普通實戰籃球鞋所採用的 ZOOM AIR 氣墊所不同的是 LEBRON XV 的後跟氣墊是 Z00M + MAX 氣墊。這樣的搭配既具了 ZOOM AIR 氣墊的快速回彈,又有了 MAX AIR 氣墊的出色支撐與保護。
top3:哈登2
arden Vol . 2 作為哈登個人的第二雙簽名鞋見證了他在上個賽季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雖然二代簽名鞋與一代中底緩震材料相同,但是在外觀上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哈登2的中底仍然是一整塊 BOOST,中底層的下方是一大塊tup支撐板。
長度貫穿了整個中底的TP∪支撐板能夠彌補boost材料偏軟的缺憾,在劇烈的籃球運動中保持球鞋中底的穩定性
top4:KD11
在加盟勇士隊之後杜蘭特連續兩年奪得總冠軍,並且還蟬聯了總決賽MVP。在總決賽期間NKE為杜蘭特推出了他個人第11代簽名鞋KD11,與前一代球鞋相比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在鞋面材質上KD11依然採用的是 FLYKNIT編織鞋面,中底採用 REACT+全長 ZOOM AIR氣墊的搭配,緩震腳感堪稱頂級。KD11鞋麵包裹感出色,中底軟彈且緩震表現優秀。缺點是襪套領口偏小,高腳背人群穿著時十分費力,以及防側翻能力偏弱。
TOP5:士兵12
戰士系列一直都是詹姆斯季後賽期間御用戰靴,作為詹皇的都上腳的支線球鞋,戰士系列自然有著堪比其他球星簽名鞋的配置。在諸多實戰黨的心目中,戰士系列一直有著很不錯的口碑。前掌採用的是扇形ZooM氣墊後掌採用的是馬蹄形ZooMAR氣墊,足弓處配備的是一塊近似於長方形的TP∪支撐板。
士兵12所採用前後分離式的 ZOOM AIR 氣墊在實戰過程中表現出了十分出色的緩震體驗,交叉綁帶的設計雖然巧妙但是也存在散開的可能性。 XdR 大底的耐磨性表現優秀,即便是外場也能輕松應對。
top6:歐文4
歐文以犀利的運球和飄逸的球風吸引了眾多的球迷,堪稱新生代控衛的代表。作為歐文的簽名鞋 kyrie 系列自然要與其球風相兼容,這也使得歐文簽名鞋的銷量高居前列。 kyrie4 代鋸齒狀的中底延伸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底剖面圖顯示, kyRIE4 的中底在後掌採用了一塊馬蹄形 ZOOM AIR 氣墊,足弓處是一塊長方形的tpu 支撐板。在實際上腳體驗過程中,後掌氣墊感覺較之前幾代有所提升,但是總體感覺還是偏硬,對於喜歡突破的人來說則會受益更大。
top7:NIKE hypernk x
HYPERDUNK是NKE旗下最為經典的團隊實戰籃球鞋款,距今已經發售至第十代。其設計初衷就是為了能夠適應場上的每一個球員,而且HYPERDUNK系列還一直採用的是NKE最為前沿的科技在實戰表現中前後分離的ZOOMAR氣墊腳感清晰明顯,回彈迅速。唯一值得深究的問題就是太空棉材質鞋面的 HYPERDUNKⅩ在支撐性能方面有所缺失,這也是備受大家所詬病的地方
top8:威少1代
why not ZERO . 1 是威少第一款簽名球鞋,從外觀設計上來看帶有諸多的個人元素在其中。熱熔合技術的織物鞋面是個亮點,將鞋帶隱藏在鞋面下,提高了鞋麵包裹性。一體化後跟設計具有很不錯的支撐效果,在實戰過程中能夠起到保護腳踩的作用。
WHY NOT ZER0.1的中底配置也是十分可觀。中底採用的是全長Z○OMAR氣墊,緩震較為舒適,前掌反饋明顯,雖然沒有添加支撐板,但穩定性還是很不錯。除了這些優點之外,威少的這款簽名鞋對於高腳背人群表現的很不友好,穿脫較為費勁。熱熔加固的鞋面在實戰中的散熱表現很一般,會造成不適的悶熱感。
top9:pg2.5
PG 2 . 5 是喬治簽名鞋的中期小改款,從外觀上來看更像是在 2 代的鞋身上加上了 1 代的綁帶。 2 . 5 代除了在外觀上與 2 代稍有差別之外,其中底配置完全沒有發生變動。前掌處採用的是一塊扇形的 ZOOM AIR 氣墊,足弓位置是一塊長方形的tpu 支撐板。
由一體式的鞋身轉變為普通款式設計,對於腳型偏胖或是腳背偏高的人群來說穿脫會變得更加方便。前掌氣墊在試穿時反饋清晰,回彈快速。
top10:羅斯9
D RoSe系列籃球鞋是阿迪旗下壽命最長的籃球鞋款了,但是隨著羅斯個人竟技狀態的下滑羅斯的簽名鞋也遭受到了阿迪的忽視。新近推出的第九代簽名鞋在中底配置上也由之前的BOOST變成了 BOUNCE。D RoSe9從實戰體驗來看整體效果不錯。針織材質的鞋面既柔軟也有很不錯的支撐性,ADWEAR橡膠外底的耐磨性能岀色,適合於突破流打法。 D RoSe9的弊端主要是尺碼偏大和BOUNCE緩震材料腳感偏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