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籃球的發展史及特點
1891年12月初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後為春田學院),由該校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當年的籃球規則只有13條,奈史密斯博士於1939年去世,終年78歲。他未曾料到,由他創建的籃球項目竟然在二百多個國家流傳市面著,而且至今美國籃球還譽滿全球。 為了紀念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籃球的功績,在春田學院校園內修建了美國籃球名人館-詹姆斯·奈史密斯紀念館。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桃籃別釘在鍵身房內看台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
到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均無嚴格限制。只需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鳴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條比賽規則,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連續3次犯規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鍾;對場地大小也作了規定。上場比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 1904年在第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並有移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一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此後,到1948年的10多年間,規則曾多次修改,與現行規則有關的重要變化是:將得分後的中圈跳球,改為失分隊在後場端線外擲界外球繼續比賽;進攻隊必須在10秒鍾內把球推進到前場;球進前場後不得再回後場;進攻隊員不得在"限制區"內停留3秒鍾;投籃隊員被侵犯時,投中罰球1次,投不中罰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兩屆奧運會的籃球比賽中,出現了兩米以上的多人,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曾兩次擴大籃球場地的"限制區"(也叫"3分區");還規定,一個隊控制球後,必須在30秒內投籃出手。60年代初有關10秒和球回後場的規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屆奧運會後取消了中場線改畫邊線的中點而中止。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後,又恢復了中場線,這些規定又繼續執行。1977年增加了每隊滿10次犯規後,在防守犯規時罰球兩次,防投籃時犯規兩罰有1次不中再加罰1次的規定。1981年又將10次犯規後罰球的規定縮減到8次。很明顯,人員的變化的技術,戰術的發展引起了規則的改變,而規則的改變又促進了人員和技術、戰術的進一步發展變化。特別是50年代後期以來,規則的改變對籃球比賽的攻守速度,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以及意志、作風等各方面都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進了籃球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籃球是1976年第21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後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里也有了此項活動。在1910年的全運會上舉行了男子籃球表演賽之後,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大、中學校的籃球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開展得較好,水平也較高,當時的比賽規則很簡單,在球場中間畫一個約有1米直徑的中圈,中鋒隊員跳球時一隻手必須置於背後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術也簡單,中圈跳球後,誰接到球就自己運球,超過防守人就投籃。當時只會直線運球前進,傳球方法是單、雙手胸前傳球,跑動投籃是用單手低手上籃,立定投籃無論遠近都是用雙手腹前低手投籃。1925年前後,進攻和防守的5名運動員,有了較明確的分工,中鋒對中鋒,後衛對前鋒,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對手。但前鋒的職責是只管進攻投籃,不管退守;後衛的職責是只管防守搶截球,不管投籃。前鋒和後衛很少全場跑動,只有中鋒要攻守兼顧。以後又逐漸改為兩後衛1人助攻(活動後衛),1人留守後場(固定後衛),兩前鋒也變為1人留在前場專管偷襲、快攻,1人退守後場助防。技術動作也有所發展,跑動投籃出現了單手、高手投籃,立定投籃出現了雙手胸前投籃,傳球出現了單、雙手擊地傳球,運球出現了兩手交替運球躲閃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進的技術。規則中增加了罰球區和罰球線,隊員犯規4次即被取消比賽資格,犯規罰球可由隊長指定任何1個隊員主罰。比賽時間分為上、下半時各20分鍾,中間休息10分鍾。每次投中或罰中後,都在中圈跳球,重新開始比賽。而中國籃球運動水平在1926年以後有了較大提高 。
籃球起源與發展
起源:現代籃球運動自1891年起源與美國。是美國東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春田市)當時的青年基督教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當時稱為"奈史密斯球"後又稱"筐球"最後根據活動的內容是向籃球筐中投球,邊形象的命為籃球。
一,初創時期(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
二,完善、推廣時期(20世紀30至40年代)
三,普及、發展時期(20世紀50至60年代)
四,全面提高時期(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
五,創新攀高時期(20世紀90年代-)
今後發展的新趨勢將繼續向著"高" 、"快" 、"全" 、"准"、"全"和"女籃男化" 技術、戰術運用技藝化的方向發展。
當代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
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世界籃球職業隊伍參加奧運會,推動世界籃球運動跨入了一個嶄新的創新發展,達到技藝化的新階段。以1992年巴塞羅那第25屆奧運會籃球賽中美國"夢之隊"的絕妙表現,顯示著籃球運動整體內容結構和優秀運動隊伍綜合智能、技能、能力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今後的發展新趨勢在繼續向著"高"、"快"、"全"、"准"、"變"、的含義將更富有新意,相互間將融為一體。從而使人感受籃球競賽的球場越來越小;競賽的時間越來越短,籃架越來越低;籃圈越覺越大;球場變化越來越快;攻守隊員身體接觸越來越近;比分越來越高;女子與男子的對抗形式越來越難分的新趨勢。
一、"高"的新意
籃球運動的"高",時代已賦予其新意,"高"的內涵和外延均發生了新變化。第一,世界強隊普遍重視隊伍的整體身體平均高度的增長。美國等世界優秀隊伍中的高大隊員在第25屆奧運會上均能將驚人的彈跳力、敏捷的奔跑移動以及無以倫比的技術和技巧融於一身,展現絕妙的表演,已成為當代世界籃球運動中高大隊員的典範。第二,隨著高大運動員大量涌現,高空爭奪更為突出,能否占制空有優勢,已成為衡量隊伍水平的重要標志,於是創新的各種立體型的戰術配合方法,為世界籃球運動增添了許多新內容。
二、"快"的延伸
籃球競賽規則進攻有時間限制,一次進攻必須在30s內結束。世界籃球運動強化了"快"的意識,掀起了全面"快"的浪潮。今後的趨勢有可能還要將進攻時間限的更短些,這便給籃球運動提出了更快的速度要求,進一步形成各種快的技、戰術方法。
第一, 繼續加快進攻速度,主動爭取時間,增加攻擊次數;第二,繼續強調提高攻守轉換速度;第三,繼續提高運用技術和戰術間銜接的速率,加快轉換戰術變化的節奏,都將給現代籃球運動向更高層次延伸。
三、"准"的發展
現在籃球競賽積分的高比分的特點是:第一,以3分球為重點的投籃准確性繼續提高;第二,掌握攻守技術、運用攻守技術與變化准確性提高。第三,戰術配合的時間與空間、地面的接和的准確性提高。
四、"全的演進
現代籃球運動對"全"的要求是:
第一,運動員素質全面。
第二, 重視全面綜合素質水平,陶冶自己成為既全面又有特長的隊員。
第三,對教練員來說,必須高度重視並善於科學地使運動員具有以上諸多因素的開發與全面利用的才能,同時反映出教練員的全面才華和綜合水平。
可見,未來要想成為世界性強隊必須具有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全面整體成員中高大隊員的數量和質量。
第二,特殊高大中鋒隊員的數量和質量,能給對方構成威脅力和實戰攻擊力。
第三,具有全面型明星隊員以核心的組織才能、掌握絕招。
第四,全隊個人和整體做戰的速度,和節奏。應運用戰術的簡練性,應變意識、才智與能力的綜和水平。
第五,具有獨特的個人與全隊整體防守的意識作風和看家本領。
第六,教練員智能結構的高層次和科學化訓練,管理相結合的高水平
http://cache..com/c?word=%C0%BA%C7%F2%3B%B5%C4%3B%B7%A2%D5%B9%3B%CA%B7%3B%BC%B0%3B%CC%D8%B5%E3&url=http%3A//%2E%2Ecom/question/6685915%2Ehtml&b=20&a=0&user=
❷ 作業:闡述世界籃球運動的發展歷程幾每個階段的主要特徵
籃球運動創建已達一個多世紀,這116年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1、創立、傳播、技戰術初步形成時期。從1891 ~ 1932年。
這個時期特點主要是:① 籃球運動創立;② 傳播;③ 技、戰術初步形成;④ 正式登上國際體壇。
2、充實提高,逐步完善時期。從1933 ~60年代末。
其特點是:① 國際交往與日倶增,國內外比賽頻繁。② 技、戰術不斷提高並逐步趨向完善。③ 在國際體壇的地位迅速提高。④ 小籃球運動的興起。
3、興旺發展,全面飛躍時期。自70年代至今。
其主要特點是:① 技、戰術向著「三高一全」方向發展。② 不同風格特點的強隊之間抗爭,形成國際籃壇上百花齊放的興旺局面。③ 女子籃球得以重視和發展。
(2)籃球按照時間的分類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世界籃球發展歷史:
籃球運動是在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帥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當時,在寒冷的冬季,缺乏室內進行體育活動的球類競賽項目。
奈史密斯從工人和兒童用球向"桃子筐"投準的游戲中得到啟發,設計將兩只桃籃分別釘在健身房內兩端看台的欄桿上,桃籃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為比賽工具向籃內投擲,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
因為這項游戲最初使用是桃籃和球,遂取名為籃球。1883年鐵質球籃取代了桃籃並掛上了線網。1895年籃筐開始固定在4×6英尺的籃板上並逐漸深入場內,到1913年將籃網剪開,形成了近似現代的籃板和球籃。
最初的籃球比賽規則很簡單,對於場地大小、參加人數多少、比賽時間長短均無統一規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條的原始規則,目的是使籃球游戲在公平對等的條件下進行,同時不允許粗野動作的發生。
1915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競賽規則,並翻譯成多種文字,向全世界發行。1932年,剛誕生的國際籃聯以美國大學使用的籃球規則為基礎,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統一的競賽規則。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場地設備得到改進和完善,規則也不斷地增刪和變化,現行規則計有61條和57個手勢圖。
❸ 籃球的分類有哪些,區別在哪
籃球的分類有四種,分別是#3、#5、#6、#7,這四種籃球的區別是它們的重量和圓周,它們的重量和圓周都是不一樣的,首先我們說一下#3籃球,#3籃球一般是兒童比賽用的,它的重量是300克到340克之間,它的圓周是56厘米到57厘米之間,然後是#5籃球,#5號籃球是青少年比賽用的,它的重量是470克到500克之間,圓周是69厘米到71厘米之間。
在比賽的時候主隊必須提供不少於兩個符合規格的籃球,而提供的籃球必須是使用過的,主裁判要是鑒定出提供的籃球不符合標准,那麼主裁判就可以從客隊的球裡面,或者是在兩隊做比賽前准備的用的籃球之中選擇一個符合規格的。
❹ 現代籃球運動的具體特點反映在哪些方面
現代籃球運動的具體特點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集體性特點
籃球運動的活動形式是以兩隊成員相互協同攻守對抗的形式進行的,競賽過程,集整體的智慧和技能協同配合,反映和諧互助的團隊精神和協作風格,才能獲得最佳成效。
第二:對抗性特點
由於籃球運動攻守對抗競爭是在狹小的場地范圍內快速、兇悍的近身進行的,獲球與反獲球的追擊、搶奪與限制、反限制,其拼智、拼技、拼體、拼力,必須有聰穎的智慧,還需要特殊的體能,驃悍的作風和頑強的意志與必勝的精神。籃球運動競爭的過程,即是陶冶這種作風,精神的過程。
第三:轉換性特點
快速轉換攻守對抗是現代籃球比賽的重要特點,因為籃球比賽的規則規定,以進攻得分多少分高低,而進攻又有時間規定,攻後必守,守後必轉攻,攻守不斷轉換,轉換又在瞬間,瞬時變化無常,使比賽始終在快速而和諧的高節奏情況下進行,給人以懸念,這不僅使觀賞者增添觀賞樂趣,而且給參與者增智養心。
第四:時空性特點
籃球比賽在一定的時間內圍繞空間的球和籃展開攻守對抗,因此在比賽過程中的時間觀念、空間意識必須強烈、並以智慧運用各種形式、方法和手段去爭取時間,搏奪空間優勢,從而使比賽更具有時空性要求,這也是籃球運動獨異的特點。 第五:增智性特點
現代籃球運動與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有機融合、加上自身整體的特殊活動形式產生的功效,已成為社會文明進步和人們喜聞樂見的人文景觀,它引發種種有趣的競技史事和人物故事,給人以觀賞贊譽,增智教育,可以成為在不同人群中進行社會性人本教育的直觀課程,能達到博知廣識的目的。
第六:綜合性特點
籃球運動分類屬綜合性體育運動,它包含著跑、跳、投等身體體能活動,從其本體運動的科學內容體系結構而言,呈現多元化趨勢,涉及社會學、人文學、軍事學、生物學、科技學、管理學,以及體育學、競技學、教育學等等,從而有利於廣大籃球活動者樹有特殊的運動意識、氣質、修養、品德、體能、技能和能力,達到健身強體的作用。
第七:智藝性特點
現代籃球運動競技拼爭日趨兇悍激烈的基礎是智慧、技藝、體能和默契配合的組合,所以具有特殊的觀賞性。如何揚長避短,克敵制勝,除需自身的身材條件,體能素質水平,技能能力,意志作風等保障外,更需人文修養,智慧,計謀和精湛的技藝作保障,用此調動對方。因此從事籃球活動需要技藝上精益求精,使自己達到「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的境地。同時還需要在實踐中刻苦磨練,博覽群書,充實自己的智能結構,使自己更聰明起來。所以籃球運動活動過程將使從事者更加聰慧、健魄起來。無智與藝者的結合不成為籃球新星和將帥已是籃球界的共識。
第八:職業性特點
自20世紀中期在美歐國家率先成立職業籃球俱樂部以後,現代籃球運動隨著競技水平的提高以及賽制和規則的完善、創新的在全球蓬勃發展,使運動員的智能、體能和技、戰術水平不斷和諧提高,對推動職業化進程起了新的催化作用,至20世紀80-90年代,籃球職業化如雨後春筍在美、歐、澳、亞建立起來,特別國際奧委會同意美國NBA職業隊員參加國際大賽後,全球職業化籃球已成為一種時尚的產業化趨勢,優秀球隊和球星效應的社會商業化價值觀發生了新的變化,反映著新世紀籃球運動發展的又一新特點。
第九:商業性特點
籃球運動商業化的重要特徵是籃球運動組織體制、競賽賽制和訓練管理機制的商業化氣息的增濃,以及運動員自由人地位的確立和運動技能能力價值觀的變更,俱樂部產權的明晰,獨立社會法人代表的重新認識,這一系列的變革無疑一方面促進了世界籃球運動向更高的競技水平發展,另一方面,有力的推動了職業化籃球向商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這已成為21世紀世界籃球競技運動發展的總的趨勢,其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必將呈現新的景象。
❺ 籃球比賽的詳細時間規則是怎樣的啊
比賽時間國際籃球賽事,每場比賽分兩個半時共4節,每節10分鍾。加時賽為5分鍾。
在第一節和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之間休息兩分鍾。兩半時之間休息15分鍾.
NBA每場比賽分兩個半時共4節,每節12分鍾。加時賽為5分鍾。
在第一節和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之間休息130秒。兩半時之間休息15分鍾。在第4節和加時賽之間和任何加時賽之間休息100秒。
在第一節、第二節和第三節的最後一分鍾期間,投籃成功後應停止比賽計時鍾。在第四節和加時賽的最後兩分鍾期間,投籃成功後應停止比賽計時鍾。籃球規則
(一)比賽場地
標準的籃球比賽場地, 尺寸應是二十八米長乘以十五米闊平滑的木板地或石地.
(二)籃球板
籃球場的底線處各有一塊籃球板尺寸是一點八米乘以一點零五米, 球板上有籃框和籃網.
籃框是用金屬製造,橙色,直徑是四十五米.
籃網是勾在球框上,它可以使人們清楚地看見進球與否.
籃框是釘在籃板處防止籃球飛出場外.
(三)比賽服飾
基本的比賽衣著是一件運動背心和一條短運動褲.
各球員的隊衫一定要編有號數,數字通常由四號至十五號,背心前面的號碼要有十米高而背後則要有二十米高.
(四)球鞋
球鞋對運動員非常重要的, 所以選購球鞋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球鞋要輕便和合大小
2. 可以高筒或短筒鞋
3. 由帆布或軟皮製造
4. 鞋底可以避震和柔韌的
5. 防滑的
(五)籃球
由皮革, 軟膠或人造纖維包著膠制氣囊的圓球體, 圓周要有74.9cm和78cm之間, 重量要有567g和650g之間
(一)24秒規則
1. 當一球員在場內獲得活球控球權後該球隊必須在24秒內設法投籃。
2. 24秒計時器的信號表示該控球隊未能在24秒內投籃。
違反本條規則即為違例。
3.若球被對手觸及,而原控球隊仍持有控球權時,不得重新計算24秒。
4.24秒計時器必須停止,但不得重新設定,當
(1)球出界由原控球隊的球員發界外球。
(2)職員終止比賽以保護控球隊受傷的球員。
(3)比賽因控球隊的某些動作而停止。
注釋
1.當投籃時球正在空中,此時若24秒計時器誤嗚:球未被任何一隊球員觸及而中籃,則應算得分。
2.若任何一隊球員合法觸球或球顯然無法中籃時,則應成死球,並判跳球。
(二)8秒違例
攻方必定要在8秒之內把球帶到前場, 否則就算違例. 一旦把球控到前方, 就不能帶回後場, 否則也算違例.
(三)5秒違例
攻方要在5秒鍾之內投出界外球, 過之則�\違例.
(四)3秒違例
攻方任何一位球員不能在守方禁區內逗留超過3秒, 否則違例.
(一)比賽時間應包括:
1. 四節每半時二十分鍾,,每節十分鍾。在第一節與第二節及第三節與第四節之間,其休息時間為二分鍾。
2.中場的休息時間為十分鍾,或十五分鍾。
(二)球員五次犯規
1.在4*1O分鍾賽制,球員犯滿五次犯規,包括侵人與技術犯規的總次數時,應告知該球員已犯滿,並應自動退出比賽。
4X10分鍾賽制為1-5次。
(三)籃球的打法
1·籃球是用雙手的比賽。帶球跑、腳踢或用拳擊球均屬違例。
2.踢球意指用膝蓋或膝蓋以下的腿部、或腳踢球或擋球。只有故意的踢球才算違例。
3·腳或腿部無意中碰到球不應視作違例。
(四)得分相等與決勝期
1·下半時時間終了得分相等時,應繼續舉行一次或多次五分鍾
的決勝期,直到分出勝負為止。
2·在第一次決勝期前,應重新選籃。
3·每一次再增加的決勝期,均應互換球籃。
4·每一次決勝期,應給予二分鍾的休息時間。
5·每一次決勝期,應在中圈跳球開始比賽。
(五)請求暫停
A.說明
球隊謂求暫停時,依據下列規定每次應給予一分鍾時間:
2. 在4x10分鍾賽制中,每隊在(二節)內允許請求2次暫停,決勝期可請求2次暫停。
3. 若講求暫停球隊在暫停時間結束之前,已做好比賽的准備,裁判
員應立即開始比賽。
4. 在暫停期間允許球員離開比賽場所坐在球員席上
B.程序:
1.教練或助理教練有權請求暫停,但必須親自到記錄員處以專用手號,明確地提出暫停之講求。
2.記錄員必須在死球並停止比賽計時鍾時,盡速發出信號,通知職員某隊請求暫停。
3.記錄員必須在繼續比賽前發出信號,以通知職員某隊請求暫停,及若職員宣判犯規,則記錄員必須在職
員已經與記錄台完成犯規登記手續的連系後,發出信號。
4.下列情況允許教練或助理教練請求暫停:若對隊投籃得分是在該隊請求暫停之後,且在投籃球員球離手
之前,該隊已登記講求暫停。
C.限制:
一、當第一次罰球或僅只一次的罰球,繼續比賽時,不得允許球隊請求暫停,直到經一段開表時間之後
再成死球時,才允許暫停。
二、不必登記暫停,若
a. 受傷球員未曾接受觀察治療,且能立即(大約十五秒)准備參加比
賽。
b. 受傷球員已盡快地被替補。
c. 球員第五次犯規或被判奪權犯規的球員,在三十秒鍾內已完成
替補。
d.職員所允許的延誤。
三、未使用的暫停不得移到下半時或決勝期使用。
注釋 下列有關請求暫停的各點,應提示教練及記錄員注意:
1.暫停應登記在較先請求的教練名下,除非該暫停是在未發生犯規的情況下,對隊投球中籃。
2.球隊請求暫停後,只能在記錄員發出暫停信號通知職員之前請求撤銷。
❻ 籃球運動有哪些特點
1、對抗性:籃球運動持續時間可長可短,但需要參與者快速奔跑、突然與連續起跳、敏捷反應與力量抗衡。
2、集體性:籃球運動不僅要求運動員具有技戰術能力,以及在比賽中表現出的智慧、膽略、意志、活力與創造力,運動員也必須具備勇敢頑強的鬥志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3、觀賞性:籃球比賽中,可以欣賞到嫻熟的運球、巧妙的傳球、准確的投籃、機智的搶斷、精彩的扣籃和出奇的封蓋,再加上攻守交錯、對抗變換,從而使比賽雙方鬥智斗勇,球場形勢變化富有戲劇性,能使參與者和觀看者得到心理的滿足和愉悅。
4、趣味性:籃球運動簡單易行,趣味性很強,可以因人、因地、因時、因需而異。通過變換各種活動方式,籃球運動更加方便與吸引人們的參與,以達到活躍身心、健身強體的目的,進而提高社會的文明氛圍,充實人們業余文化娛樂生活 。
5、健身性:人們通過參與籃球運動,既可以強身健體,也可以使個性、自信心、審美情趣、意志力、進取心、自我約束等能力都有很好的發展,也有利於培養團結合作、尊重對手、公平競爭的道德品質。
(6)籃球按照時間的分類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技術規則
1、技術犯規:技術犯規是指所有不包括與對方隊員接觸的隊員犯規。隊員不得漠視裁判員的勸告或運用不正當的行為。
2、兩次運球:又稱「非法運球」,球員第一次運球結束後不得再次運球,失去了對球的控制以後只可以投籃、傳球、除非球被另一球員接觸。
3、帶球撞人:持球隊員推動或移動到防守隊員軀幹上的身體接觸,當接觸的瞬間防守隊員已經提前站位,則進攻隊員構成帶球撞人。
4、走步:又稱「帶球走違例」,是指當隊員在場上持著一個活球,其一腳或雙腳超出規則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動。
❼ 籃球的特點是什麼
1籃球運動的競技特點
從控制論角度說,籃球運動是向懸掛於高空的籃圈內投球的運動,籃球比賽雙方將空間、地面與時間有機結合所展開的不同戰術陣形與技術手段的攻守是現代籃球的獨特魅力、籃球比賽過程較其它球類復雜,技術動作繁多,戰術形式多樣,而圍繞空間瞬時變化展開的爭奪,反映出個體單兵作戰與協同集體配合相結合;空間攻守與地面相結合;空間、地面與時間、速度相結合;對抗性與計謀性、技藝性相結合,並由此顯示出的立體型的、各種類別的、多變性的攻守形式和方法,隨著籃球運動職業化程度逐步廣泛化,必將使籃球運動的競賽走向商業化的軌道,運動員和運動隊技能水平和運動成績越來越高,越來越具藝術性和欣賞價值,帶動籃球運動的發展。
2籃球運動的健身性增智性特點
籃球運動技術、戰術的實踐操作與實戰動用過程,是通過對抗、變化著的時間、場地、距離、設施條件,動用跑、跳投等手段來完成的,而且要求跑似"脫兔',、跳似"猴翻"、展似"鵬飛"、停似"大象"、擲似"飛雁"。這從生理學的某種角度而言,適量參加籃球運動,勢必對促進人的生理機能、心理修養,特別是對提高內臟器官的功能、中樞神經系統的支配能力、提高身體的生命基礎水平、增進健康以及發展靈敏性速度、力量、彈跳等身體素質、鍛煉意志品質、培養集體主義精神起著積極的作用。加上籃球比賽已進入科學化、技藝化、謀略化的新時期,技高與智深的滲透結合,促使運動員技能從籃球競賽活動中吸引文化營養,又鞭策他們要具有更好、更高的文化知識,所以從事籃球活動,能充實廣博的文化知識、陶冶高尚的情操,科學地、適量地參加籃球運動,能全方位地起到健身、增知、養心的作用,這是它的特殊價值。
3籃球運動教育性特點
從社會教育學而言,籃球運動應是當代體育學與社會教育學的有機結合。在籃球競賽的各種活動過程中,包含著豐富的教育內容。因此,它對提高人的社會素質、活躍社會生活內容、促進社會交往、增強國家與民族自尊和自信心都有獨特的社會價值。籃球運動以球隊的形式進行集體訓練和比賽,而籃球運動獲得勝利的重要保證之一在於隊員之間的協調配合、統一行動。這種協調配合、統一行動必須以積極的、健康的道德情感為基礎,視共同的責任感、榮譽感為精神支柱;忽視集體力量而過分重視"表現自己",從而給予集體造成損害的人,無疑將受到公眾的批評和指責。參與者在這種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訓練中,有益於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增進良好的道德情感,從而促進正確道德意識的形成。
❽ 籃球 有幾種分類
一、根據使用環境不同,籃球可分3種:
1、室內籃球(INDOOR)
2、室外籃球(OUTDOOR)
3、室內、室外通用球(INDOOR/OUTDOOR)
二、根據材料可分為4種:
1、橡膠籃球:製作工藝簡單,成本也較低,彈性好,重量很輕,手感硬,容易變形,漏氣,一般不做比賽用。
2、PVC合成皮革籃球:就是人造塑料,這種球表面由八片PVC皮革組成,屬中低檔球。
3、PU合成皮革球;表面由八片PVC皮革組成,屬中檔球。其彈性、手感 和耐磨度比PVC球、橡膠球要好。
4、天然皮革球;通稱「真皮籃球「,表面由八片天然皮革組成,屬高 檔球。其彈性、手感較PU合成皮革球好,但耐磨性和耐水性較PU球差。一般適合在室內場所使用。
它是現今被大多數的正規比賽所採用。現在NBA用的都是袋鼠皮籃球,每年每個球隊都會定製60個,每個大概400美元左右。
三、根據規格不同,籃球可分3種:
1、七號籃球;(通稱標准球)此種球圓周在76CM左右。國際上所有成年籃球比賽均須用這種規格的籃球。
2、五號籃球;此種球圓周在69CM左右。通常作為少年、兒童的比賽用球。
3、三號籃球;此種球圓周在55CM左右。通常作為兒童游戲用球。
籃球的運動特點
1、集體性:籃球運動不僅要求運動員具有技戰術能力,以及在比賽中表現出的智慧、膽略、意志、活力與創造力,運動員也必須具備勇敢頑強的鬥志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
2、對抗性:籃球運動持續時間可長可短,但需要參與者快速奔跑、突然與連續起跳、敏捷反應與力量抗衡 。
3、健身性:人們通過參與籃球運動,既可以強身健體,也可以使個性、自信心、審美情趣、意志力、進取心、自我約束等能力都有很好的發展,也有利於培養團結合作、尊重對手、公平競爭的道德品質
4、趣味性:籃球運動簡單易行,趣味性很強,可以因人、因地、因時、因需而異。通過變換各種活動方式,籃球運動更加方便與吸引人們的參與,以達到活躍身心、健身強體的目的,進而提高社會的文明氛圍,充實人們業余文化娛樂生活 。
5、觀賞性:籃球比賽中,可以欣賞到嫻熟的運球、巧妙的傳球、准確的投籃、機智的搶斷、精彩的扣籃和出奇的封蓋,再加上攻守交錯、對抗變換,從而使比賽雙方鬥智斗勇,球場形勢變化富有戲劇性,能使參與者和觀看者得到心理的滿足和愉悅 。
❾ 籃球運動有那些特點(9點)
現代籃球運動的具體特點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集體性特點
籃球運動的活動形式是以兩隊成員相互協同攻守對抗的形式進行的,競賽過程,集整體的智慧和技能協同配合,反映和諧互助的團隊精神和協作風格,才能獲得最佳成效。
第二:對抗性特點
由於籃球運動攻守對抗競爭是在狹小的場地范圍內快速、兇悍的近身進行的,獲球與反獲球的追擊、搶奪與限制、反限制,其拼智、拼技、拼體、拼力,必須有聰穎的智慧,還需要特殊的體能,驃悍的作風和頑強的意志與必勝的精神。籃球運動競爭的過程,即是陶冶這種作風,精神的過程。
第三:轉換性特點
快速轉換攻守對抗是現代籃球比賽的重要特點,因為籃球比賽的規則規定,以進攻得分多少分高低,而進攻又有時間規定,攻後必守,守後必轉攻,攻守不斷轉換,轉換又在瞬間,瞬時變化無常,使比賽始終在快速而和諧的高節奏情況下進行,給人以懸念,這不僅使觀賞者增添觀賞樂趣,而且給參與者增智養心。
第四:時空性特點
籃球比賽在一定的時間內圍繞空間的球和籃展開攻守對抗,因此在比賽過程中的時間觀念、空間意識必須強烈、並以智慧運用各種形式、方法和手段去爭取時間,搏奪空間優勢,從而使比賽更具有時空性要求,這也是籃球運動獨異的特點。 第五:增智性特點
現代籃球運動與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有機融合、加上自身整體的特殊活動形式產生的功效,已成為社會文明進步和人們喜聞樂見的人文景觀,它引發種種有趣的競技史事和人物故事,給人以觀賞贊譽,增智教育,可以成為在不同人群中進行社會性人本教育的直觀課程,能達到博知廣識的目的。
第六:綜合性特點
籃球運動分類屬綜合性體育運動,它包含著跑、跳、投等身體體能活動,從其本體運動的科學內容體系結構而言,呈現多元化趨勢,涉及社會學、人文學、軍事學、生物學、科技學、管理學,以及體育學、競技學、教育學等等,從而有利於廣大籃球活動者樹有特殊的運動意識、氣質、修養、品德、體能、技能和能力,達到健身強體的作用。
第七:智藝性特點
現代籃球運動競技拼爭日趨兇悍激烈的基礎是智慧、技藝、體能和默契配合的組合,所以具有特殊的觀賞性。如何揚長避短,克敵制勝,除需自身的身材條件,體能素質水平,技能能力,意志作風等保障外,更需人文修養,智慧,計謀和精湛的技藝作保障,用此調動對方。因此從事籃球活動需要技藝上精益求精,使自己達到「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的境地。同時還需要在實踐中刻苦磨練,博覽群書,充實自己的智能結構,使自己更聰明起來。所以籃球運動活動過程將使從事者更加聰慧、健魄起來。無智與藝者的結合不成為籃球新星和將帥已是籃球界的共識。
第八:職業性特點
自20世紀中期在美歐國家率先成立職業籃球俱樂部以後,現代籃球運動隨著競技水平的提高以及賽制和規則的完善、創新的在全球蓬勃發展,使運動員的智能、體能和技、戰術水平不斷和諧提高,對推動職業化進程起了新的催化作用,至20世紀80-90年代,籃球職業化如雨後春筍在美、歐、澳、亞建立起來,特別國際奧委會同意美國NBA職業隊員參加國際大賽後,全球職業化籃球已成為一種時尚的產業化趨勢,優秀球隊和球星效應的社會商業化價值觀發生了新的變化,反映著新世紀籃球運動發展的又一新特點。
第九:商業性特點
籃球運動商業化的重要特徵是籃球運動組織體制、競賽賽制和訓練管理機制的商業化氣息的增濃,以及運動員自由人地位的確立和運動技能能力價值觀的變更,俱樂部產權的明晰,獨立社會法人代表的重新認識,這一系列的變革無疑一方面促進了世界籃球運動向更高的競技水平發展,另一方面,有力的推動了職業化籃球向商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這已成為21世紀世界籃球競技運動發展的總的趨勢,其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必將呈現新的景象。
❿ 籃球比賽時間分為哪兩種
籃球的比賽時間,有上下半場各20分鍾,還有分為四節比賽,單節1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