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籃球,哪些動作是阻擋犯規
阻擋犯規是當進攻方正在進攻時,防守方在進攻方即將到達的時候站在了進攻方的路線上,這就稱為是阻擋犯規。如果對方是進攻投籃的話,還要進行罰球,同樣,團隊犯規次數到了之後也要進行罰球。
在籃球比賽中,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是持球隊員與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採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動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而產生的侵人犯規。要准確的判斷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首先要明確規則對持球隊員進攻時和防守持球隊員在防守時的技術要求。
2. 打籃球防守犯規有哪些
打手犯規
對抗或者比賽的時候防守方最容易出現的犯規動作就是打手。
1.1 進攻隊員持球進攻,在出現投籃動作時防守隊員碰到對方的手臂或者手;
1.2進攻隊員運球或者持球過程中防守隊員抄球時先碰到對方的手,這兩點視為打手犯規。
推人犯規
2.1較常見的就是出手去「推、擠、拱」對方的推人犯規,例如籃底下爭搶籃板,多數會先「推人」再去搶球,這是犯規。
2.2爭搶籃板球時,被卡在後面的球員試圖跳起去搶球,而越過已卡好位子球員的圓柱體也算推人。
2.3防守球員手舉高,但試圖「用身體下肢腿部」去推、頂對手。
2.4進攻球員為了卡到好位置要球「推擠」防守球員。
2.5防守球員為了不讓進攻者卡到好位子,或者,阻撓空手進攻球員占據有利的位子等,進而伸出手去推擠進攻者,這些都是「推人」犯規。
阻擋犯規
防守人沒有站好位或第一步已被進攻球員先佔據,但是防守者還堅持想去阻擋進攻者的行進方向,盡管防守者雙腳雖已站定位,但身體「上半部、側身」又試圖去阻止進攻球員皆是阻擋犯規。
掩護犯規
進攻方非持球隊員給持球隊員進攻創造進攻的條件和路線,叫掩護,他是需要隊員事先選好路線當人牆擋住防守隊員,但是掩護過後就不能在移動到防守隊員前進的路線去擋住防守隊員,這樣就叫掩護犯規,也叫2次掩護!
技術犯規
隊員在場上辱罵對方和裁判,比如大動作拉扯場上隊員大吼大叫語言威脅恐嚇,甚至打人這種視為技術犯規要取消比賽資格的。
無球權犯規
就是離開了雙方的控制,方法都要去搶球的時候,出現和身體非法接觸,比如拉開對方,退對方 ,這視為無求權犯規。
3. 籃球怎樣才算阻擋犯規
阻擋犯規就是持球人在占據了進攻有利位置然後確定了進攻路線時候,防守人不能再橫向移動去阻止持球人,也就是不能再往持球人的進攻路線上跑,最好是只能選擇後退防守。
說再簡單點,持球人已經突破了或者晃開了防守人的時候,這時候他已經起步准備上籃,防守人不能夠再往他的上籃路線上移動並跟持球人有身體接觸。
在籃球比賽中,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是持球隊員與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採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動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而產生的侵人犯規。
(3)籃球一對一有哪些阻擋犯規擴展閱讀:
籃球犯規規則
(1)技術犯規:技術犯規是指所有不包括與對方隊員接觸的隊員犯規。隊員不得漠視裁判員的勸告或運用不正當的行為。
(2)兩次運球:又稱「非法運球」,球員第一次運球結束後不得再次運球,失去了對球的控制以後只可以投籃、傳球、除非球被另一球員接觸。
(3)帶球撞人:持球隊員推動或移動到防守隊員軀幹上的身體接觸,當接觸的瞬間防守隊員已經提前站位,則進攻隊員構成帶球撞人。
(4)阻擋犯規:持球隊員與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採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動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而產生的侵人犯規。
(5)打手犯規:又稱「非法用手」,在運球或上籃、投籃時防守人員打手,這樣就會被裁判吹其打手犯規。
(6)走步:又稱「帶球走違例」,是指當隊員在場上持著一個活球,其一腳或雙腳超出規則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動。
4. 籃球阻擋犯規的詳解是什麼
1\當防守隊員貼身盯防持球進攻隊員並發生身體接觸時,若防守隊員的站位或者跑動位置不處於妨礙進攻隊員的進攻方向時,則不算阻擋
2\當防守隊員與進攻隊員正面發生身體接觸或者劇烈身體接觸時,則應認清在進攻隊員持球進攻跑位的一瞬間(大多數為3步上籃)防守隊員的站位,若防守隊員提前佔住防守位置並因進攻隊員的沖撞而倒地,則判帶球撞人;若沒有倒地或者沒有提前佔位,則判阻擋.
專業細致版解釋
怎樣判斷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
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在籃球比賽中是裁判員經常碰到的問題,也是裁判員判斷和處理犯規問題的一個難點。如果不能准確地掌握判斷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的尺度,把帶球撞人犯規,吹判成阻擋犯規,或者把阻擋犯規,吹判成帶球撞人犯規,容易引起教練員、運動員和觀眾的不滿。如果這種反判出現在比賽的關鍵時刻,往往直接影響球隊的勝負,引起球場風波。有一些裁判員,在判斷和處理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時,不根據攻、守雙方隊員的具體情況,總是吹判防守隊員阻擋犯規。這種「持球有理」、「進攻有理」的吹判方法,還將影響到籃球防守技術的發展和提高。
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是持球隊員和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由於採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跳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所產生的侵人犯規。
規則對持球隊員進攻時的要求是:持球隊員必須預計到對方的防守,每當防守隊員在瞬間出現在他的面前並占據了合理的防守位置時,持球隊員必須隨時控制好自己的身體,要麼立即停步,要麼立即改變移動方向,以避免發生身體接觸。如果此時一旦發生了身體接觸並造成了侵人犯規,應由持球隊員負責。
規則對防守持球隊員在防守時的要求是:防守隊員必須佔有合法的防守位置。這個合法的防守位置是指:當防守隊員面對對手,雙腳以正常的跨立姿勢著地,兩腳之間的距離一般與自己的肩同寬或稍寬於肩,不得採用分腳過寬的不正常的跨立姿勢。此外,合法的防守位置垂直延伸到他的上面空間,他可將手臂伸於頭上。但兩臂必須保持垂直。因此,合法的防守位置可視為一個長方形的垂直平面,地面上短邊的寬度由隊員的兩腳所限定,兩個長邊由腳著地點垂直向上伸延,在空中的另一短邊位於隊員跳起所能達到的高度上。因此,如果在進攻隊員垂直面上空發生了身體接觸並造成了侵人犯規,則由防守隊員負責,反之,如果在防守隊員垂直面上空發生了身體接觸並造成了侵人犯規,則由進攻隊員負責。各自的垂直面上空,隨著運動員的移動而移動,各自的垂直面上空都不得被對方所侵佔,除非是沒有發生身體接觸,或發生了身體接觸而未構成犯規。如果防守隊員防守時採用不正確的防守位置,或不正確的防守姿勢,企圖用臂、肩、臀和腿,阻止對方從自己身邊運球突破,而發生了非法的身體接觸,就是阻擋犯規;當持球隊員持球突破時,防守隊員如果不是向後,或向兩側後撤步,而是迎著持球隊員上移和橫跨步,主動與持球隊員造成非法的身體接觸,也是防守隊員阻擋犯規。但是持球隊員,不顧防守隊員已站好的合法防守位置,強行運球從防守隊員面前通過時,用肩、臂沖撞了防守隊員,就是運球隊員撞人犯規。若運球隊員用假動作,使其肩或頭部超越防守隊員時,防守隊員在調整其防守位置中,不得與進攻隊員發生身體接觸,否則就是防守隊員阻擋犯規。
又如,運球隊員和防守隊員平行向一個方向前進時,防守隊員不得把手臂伸到運球隊員前進的路線上,否則,發生了身體接觸,阻撓了運球隊員的行進,就是防守隊員阻攔犯規;反之,運球隊員主動擠入防守隊員行進的路線上,使防守隊員沒有時間和距離改變移動方向,造成與運球隊員發生了不可避免的身體接觸,而這種身體接觸所構成的侵人犯規,應該由運球隊員負責。同樣,運球隊員用臀部頂撞了已站好防守位置的隊員,或者運球隊員運到籃下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傾斜起跳投籃或者傳球,這種違犯了垂直原則的起跳方法並與防守隊員發生非法的身體接觸,都應判持球的隊員撞人犯規。
臨場裁判員在判斷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時除了掌握規則對持球隊員和防守持球隊員的具體要求外,還必須在運球隊員和防守運球隊員接近的一剎那,選好觀察角度,縮短判斷距離,看清攻守雙方隊員的位置、距離、時間和動作,才能比較准確地判斷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
5. 打籃球的全部犯規規則有哪些
一般犯規:防守方:打手、阻擋、拉人、推人
進攻方:帶球撞人、移動掩護、拉人、推人(這兩項在進攻跑位中出現)
技術犯規:裁判針對場上形勢給予,情況很多,不一而足;有一年,鄧肯在替補席坐著笑
了下,裁判也給了技術犯規
違體犯規:此類犯規常見於違背體育道德的犯規,諸如,下絆、掩護或者進攻中對對方的傷害、
故意沖撞、對方上籃時鎖喉等不以阻止對方進攻為目的,而以傷害對方身體為目的的
犯規,分一級、二級
違例:這些違反籃球規則,但不屬於犯規。
1、進攻方的:走步、二次運球、回線、進攻三秒、進攻干擾球、8秒不過後場、5秒違例(拿球後5秒不動的)、24秒違例(24秒以內沒有完成一次投籃的)
2、防守方的:防守三秒、干擾球
雙方的攻防必須在球場內部完成,出界也算一種違例,膝蓋及以下部位接觸球、罰籃提前進線、非死球狀態下擅自暫停、換人,都屬於違例,需要交換球權;當然了裁判有權根據現場狀況給予技術犯規。
有不足的,歡迎補充。
PS:戰術犯規,屬於一種戰略,在犯規當中不能算作分類,籃球規則中也沒有戰術犯規這一類別;違體犯規,一般懲罰要嚴於技術犯規,也就是說違體犯規不一定會同時給技術犯規。
6. 籃球的防守犯規有哪些
3秒區是一個為了限制進攻方球員在有利進攻位置滯留時間過長而從球場地面(注意是地面,為啥要注意,後文有分解。)劃出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當進攻方開始半場控球時刻計算,任何一名進攻方球員滯留的時間不應該超過3秒,否則將會被認定對於防守方不公正的進攻行為而吹罰,具體的罰則為攻防轉換,滯留3秒區內超過時間的進攻方球員計失誤,不計犯規。
其一,3秒區域是一個地面區域,這點的定義和其他所有nba空間定義是統一的。換句話說,如果某進攻球員雙腳在3秒區域以外,而身體回風舞柳般的扭曲在3秒線內假定空間的上方超過3秒的話(假設這種情況存在),不會有任何進攻違例嫌疑;
其二,3秒區域的定義是進攻方的任何觸及地面的部位。假定某進攻球員的雙腳一隻腳在3秒區域內,另外一隻腳在禁區外的情況發生超過3秒的話,該行為構成3秒禁區違例;
其三,大多數nba的習慣性判罰,如果a隊伍得到進攻籃板並且立刻構成快攻,參與快攻的進攻方球員當己方隊友獲得進攻籃板的同時已經雙腳在b隊3秒區域內的情況下,裁判無論該進攻球員是否滯留禁區超過3秒都基本上會吹罰(這一點是很多裁判對於3秒規則的不成文認定,至今還沒有發現聯盟對於此情況判罰標準的書面說明,但是實際操作中的確存在。)。
其四,防守3秒,nba有著防守3秒違例的判罰。具體的定義是某防守球員對位的進攻方球員沒有處於3秒區或者3秒區邊緣,且對位進攻方球員已經徹底擺脫防守球員隊位的情況下(規則書面定義為「非貼身防守情況」下,判罰中視為一臂距離以上),防守球員依舊在禁區內滯留超過3秒的情況可視作防守3秒違例。
7. 籃球中的阻擋犯規是什麼
持球隊員與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採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動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而產生的侵人犯規。
要准確的判斷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首先要明確規則對持球隊員進攻時和防守持球隊員在防守時的技術要求。
持球隊員必須預計到對方的防守,每當防守隊員出現在他的面前並占據了合理的防守位置時,他必須隨時控制好自己的身體,要麼立即停步。要麼立即改變移動方向,以避免與防守者發生身體接觸。否則,此時一旦發生了身體接觸並造成了侵人犯規,則由持球隊員負責。
(7)籃球一對一有哪些阻擋犯規擴展閱讀:
阻擋犯規的經典案例:
2018年6月2日,NBA官方公布了克利夫蘭騎士對陣金州勇士總決賽第一戰的裁判報告。
在比賽最後36.4秒,勇士隊凱文-杜蘭特強突傑夫-格林直接殺往籃下,勒布朗站定位置被杜蘭特撞倒在地。裁判先是吹罰了杜蘭特進攻犯規。但經過錄像回放,裁判進行了改判,改吹勒布朗阻擋犯規。這次判罰相當關鍵,可以說是直接影響了比賽勝負。
對此,裁判報告認為:「在吹罰了杜蘭特進攻犯規之後,裁判並不確定勒布朗是否站在禁區之外。因此,裁判決定看錄像回放,以確認勒布朗是否站在禁區之外。經過錄像回放,裁判確認勒布朗站在禁區之外。
同時,裁判也通過錄像回放審查勒布朗當時是否處在合法防守位置。這也是可以回看的一個內容。錄像回放顯示,勒布朗當時並未處在合法防守位置。因為他和杜蘭特產生身體接觸時,他還在轉動自己的身體並向杜蘭特的方向移動。因此,杜蘭特的進攻犯規被推翻,改判勒布朗阻擋犯規。」
8. 籃球犯規有哪些
1、一般犯規:防守方:打手、阻擋、拉人、推人。
2、進攻方:帶球撞人、移動掩護、拉人、推人(這兩項在進攻跑位中出現)。
3、技術犯規:裁判針對場上形勢給予,情況很多,不一而足。
4、違體犯規:此類犯規常見於違背體育道德的犯規,諸如,下絆、掩護或者進攻中對對方的傷害、故意沖撞、對方上籃時鎖喉等不以阻止對方進攻為目的,而以傷害對方身體為目的的犯規,分一級、二級違例:這些違反籃球規則,但不屬於犯規。
5、進攻方的:走步、二次運球、回線、進攻三秒、進攻干擾球、8秒不過後場、5秒違例(拿球後5秒不動的)、24秒違例(24秒以內沒有完成一次投籃的)。
6、防守方的:防守三秒、干擾球。雙方的攻防必須在球場內部完成,出界也算一種違例,膝蓋及以下部位接觸球、罰籃提前進線、非死球狀態下擅自暫停、換人,都屬於違例,需要交換球權;當然了裁判有權根據現場狀況給予技術犯規。
9. 籃球比賽阻擋犯規是什麼
在籃球比賽中,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是持球隊員與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採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動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而產生的侵人犯規。要准確的判斷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首先要明確規則對持球隊員進攻時和防守持球隊員在防守時的技術要求。
進攻要求
持球隊員必須預計到對方的防守,每當防守隊員出現在他的面前並占據了合理的防守位置時,他必須隨時控制好自己的身體,要麼立即停步。要麼立即改變移動方向,以避免與防守者發生身體接觸。否則,此時一旦發生了身體接觸並造成了侵人犯規,則由持球隊員負責。
防守要求
阻擋犯規
防守隊員必須佔有合法的防守位置。這個合法的防守位置是指:(重點)當防守隊員面對對手。雙腳以正常的跨立姿勢著地,兩腳之間的距離一般與自己的肩同寬或者稍寬於肩,不得採用分腳過寬的跨立姿勢著地。此外,合法的防守位置垂直延伸到他的上面空間,他可將手伸於頭上,但兩臂必須垂直。因此,合法的防守位置可視為一個長方形的垂直平面。地面上短邊的寬度由隊員的兩腳所限定,兩個長邊由腳著地點垂直向上伸延,在空中的另一短邊位於隊員跳起所能達到的高度上。根據垂直面這一原則,如果在進攻隊員垂直面上空發生了身體接觸並造成了侵人犯規,由防守隊員負責,反之,如果在防守隊員垂直面上空發生了身體接觸並造成了侵人犯規,則由進攻隊員負責。各自垂直面上空,隨著隊員的移動而移動,各自垂直面上空都不得被對方侵佔,除非是沒有發生身體接觸,或發生了身體接觸而未構成侵人犯規。如果防守隊員防守時採用不正確的防守位置,或不正確的防守姿勢,企圖用行、肩、臀和腿,阻止持球隊員從自己身邊運球突破而發生了非法的身體接觸,就是阻擋犯規。當持球隊員持球突破時,防守隊員如果不是向後或向兩側後撤步,如果不是首先站好位置,並且接觸不是發生在軀幹部位而是迎著持球隊員上部,主動與持球隊員造成非法的身體接觸,也是防守隊員阻擋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