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如何開展好籃球論文
斷提高幼兒教師的組織能力,確保區域活動順利開展目前,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幼兒園有限的活動空間開展區域籃球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為了有效避免這些阻礙性的因素,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確保區域活動有效開展,先教他們運球,排隊扔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固定和動態相結合的方式將幼兒園教室的區域有效結合起來;其次是應該充分利用與幼兒相關的資源,如:幼兒自身、幼兒家長等,讓他們一起帶領幼兒參與活動,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區域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一些阻礙因降低學生參與區域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的區域活動停留在單一的集體教學活動中。創設獨特的區域活動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從而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參與區域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在有限的活動空間中創設具有獨特性而且又具有較強趣味性的環境。但是又由於幼兒學生自身年齡較小、體能較低,根本無法像大人一樣參加勞動。因此,針對這個特點,老師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便可以為幼兒學生安排一個籃球活動場。得先有適合幼兒用的器材,不能讓孩子玩標准球投三米二的架子吧,有了器材,就先從運球開始,能把球運走了可以組織孩子們玩一些傳球游戲,之後就讓他們投籃唄,讓他們比比誰進的多,既有趣還能鍛煉,1、幼兒小注意安全第一。 2、盡量多人參加,提高參與度。建議:可以設置分組比賽;可以分個人賽和團隊賽,增加團隊合作能力;如果能組織學生家長一並參加是最好的了。合作互動對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利於激發幼兒教師教學的熱情,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幼兒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因此,幼兒教師在幼兒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資源,不斷強化區域活動中的互動性。
㈡ 體育課(籃球)最後的放鬆活動怎麼進行的好
1、頭部向左右轉動各5次。
2、下肢放鬆運動:仰卧、舉腿、拍打、按摩,顫抖大腿內、前、後側和小腿後側,以及臀、腹、側腰部。
3、團身抱膝放鬆運動:雙手抱膝,下蹲,低頭,反復上下顫動至腰椎發熱止。
4、全身休整運動:站立,雙膝屈,雙手體前扶地。
㈢ 如何進行籃球的初級訓練
籃球基本功訓練方法
籃球控球技巧技巧練習
1.持球
使用五根手指持球,並將手指向內緊縮。在球落下的一刻使用手掌接住。 2.軀干盤球
將球放在腰際盤旋,這個動作的關鍵在於臉面朝前,同時眼睛不要看著球,然後做順時鍾、逆時鍾的盤球練習。
3.頸部盤球
將球沿著頸部環繞練習,這個練習同樣臉面朝前,頸部切忌不可移動,並且做正、反時針方向的交替練習。
4.單腳盤球
兩腳分開並且重心放低,持球在單腳一側做盤球練習。眼睛不要看球,並利用左、右腳做正、反時針方向的交替練習。
5.跨下前後拋球
兩腳分開同時重心放低。將球從前方輕拋到後方,兩手迅速由後方接住球,並將球輕拋回前方,如此反覆記時練習,試試看叄十秒內能完成幾次。
6.膝部盤球
兩腳稍微靠攏同時身體重心放低 ,將球沿著兩膝做盤球練習。眼睛不要看球,並按正、反時針方向交替練習。
7.跨下
這是單腳盤球的應用,將球沿著雙腳在跨下做8字形的盤球,同時眼睛不要看著球,並按正、反時針方向交替練習。
㈣ 如何進行籃球戰術教學
籃球戰術教學的過程有其自身的特點,在戰術教學過程中,應使隊員准確系統地理解戰術的指導思想和理論知識,培養隊員的戰術意識,建立清晰的戰術結構概念,按照戰術活動原則進行有效的戰術行動,這是戰術教學的基本任務。籃球戰術教學是一個教育過程,在此過程中,教練員要把戰術的基本知識系統地傳授給隊員,並轉化為運動員自身的知識技能,從戰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運動能力兩方面開始,逐步地通過有效的教學訓練,成為運動員具體的戰術活動反映出來。比賽中的戰術實質是教學與訓練所培養的運動能力的集中體現,籃球戰術教學必須根據戰術系統的特點,按照人的認識規律、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去指導這一教學過程。根據上述規律和平常教學中的體會與理解,本人將戰術教學分為如下程序:
一、初步建立戰術概念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讓運動員明確戰術概念,理解運動戰術方法的意義,了解戰術運用,從而使運動員建立戰術的初步概念。要擴大隊員的知識面,特別是戰術方面的內容。在臨場比賽中,攻守力量的對比變化多端,雖然教練員的場外指導在比賽過程中能觀察出一些問題,但由於受到暫停次數、時間和時機等規則的限制,不可能詳盡地分析和指導,更不可能將理論指導有絕對把握地變為全隊的實際行動。這就要求隊員通過自己學過的理論知識,把握戰術的運用時機,通過靈活、及時、准確、有效的戰術方法,實現和改變攻守戰術的配合,這是取得比賽勝利的保證。
二、掌握戰術的基本結構特點階段
戰術的基本結構由教練確定,運動員則是構成戰術結構的自身因素。戰術教學在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了解本隊戰術的結構特點,讓組織戰術結構的每一名隊員既明確自己在戰術結構中的位置、作用,也了解其他隊員的位置、作用,為進一步形成戰術活動的配合創造條件。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任何教練員所布置的戰術都要求場上各個隊員密切配合,籃球戰術不是一個人的事,在戰術運用過程中,如果不知道同伴的意圖、移動路線、進攻方法等,就無法保證戰術的流暢性,也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例如:在進行側掩護配合中,持球隊員的一個眼神或者一個動作,就告訴了同伴應該在什麼時間、時機、位置下進行配合,如果隊員之間沒有很好的默契和對場上其他隊員的位置、作用不了解,就不可能做出成功的配合。
三、戰術主體配合方法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讓運動員掌握基礎配合組成的主體戰術方法,其內容包括戰術進攻方法中所有的基礎配合、所採用的技術及運動時機、進攻點等。
運動員既要掌握主體的戰術方法,又要熟練掌握各種基本配合,因為任何戰術都是由各種基礎配合組成的。在學習各種主體戰術配合之前,必須學好基礎配合,否則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教練員的戰術意圖。基礎配合包括進攻基礎配合和防守基礎配合。在學習進攻基礎配合時,最好先從教傳切配合開始,再教突分配合,後教掩護配合,最後教策應配合。在教掩護配合中,先教無球隊員之間的掩護,再教有球隊員和無球隊員之間的掩護,先教原地掩護,後教行進中的掩護。在教策應配合時,先教二人配合,後教三人配合。在學習防守基礎配合時,最好先從「關門」配合開始,而後教夾擊、補防配合,最後是擠過、穿過、繞過配合和交叉防守配合。
在學習各種戰術配合時,要使隊員產生配合意識,體現誘導性練習。例如在學習策應配合時,可採取如下步驟: (1)讓運動員自己上籃;(2)再加一個防守隊員的情況下,讓防守隊員在側防下進攻隊員的上籃練習;(3)同(2),但防守隊員採用正位防守;(4)加一固定進攻隊員的條件下,進行一對一對抗;(5)兩進攻、兩防守隊員進項比賽;(6)教練員講解策應配合。在以上的六個步驟中,隊員就會知道在學習了策應配合後,進攻的效率是最高的,從而對這種配合方法有了深刻的印象。
四、戰術方法熟練化、完整化階段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與訓練,戰術已基本變成隊員完整的進行戰術方法的練習,要注意戰術活動的節奏變化,並進一步熟練化。在這一階段的訓練中,要著重於本隊的特點,形成自己的戰術風格,從實戰中找特點,針對本隊的特點和不足做一些必需的針對性練習。例如在戰術運用過程中,發現中鋒隊員的籃下專門技術不足,就要求教練員根據中鋒技術的特點對中鋒隊員進行單獨的訓練,使中鋒隊員明確中鋒在現代籃球運動中的地位,使其從思想上提高認識,盡快適應本隊戰術運用的要求。
五、戰術方法的變化階段
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戰術方法的完整化訓練之後培養運動員在戰術原則要求下的應變能力,其主要內容是改變配合程序的多種方法的組合練習。
使用戰術的應變能力來源於高超的戰術意識,技術是戰術的基礎,沒有熟練的技巧打不出巧妙的戰術。但是思想意識是行動的指南,如果隊員具備熟練的技巧,卻缺乏良好的戰術意識,技術就不可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也不會創造巧妙的配合。所以要想使隊員掌握靈活多變的戰術打法,必須進行戰術意識的培養。任何戰術行動沒有一成不變的,在戰術訓練中必須促進隊員的獨立思考,誘導性訓練的目的就在這里。不會思考的球隊和隊員,絕不會掌握靈活多變的戰術打法,也就不可能提高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的應變能力。
㈤ 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籃球活動
首先讓幼兒認識籃球和籃球活動的好處,每天都要堅持讓幼兒們練習拍球。再就是老師要有耐心,讓孩子們通過一段時間拍球,逐漸提高孩子們打球的自信心,鍛煉幼兒的身體,身體協調功能,以及孩子們的靈活性。所以說在幼兒園堅持籃球活動非常好。
㈥ 如何進行籃球體能訓練
彈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動速度、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的綜合體現。
所以我們不可以認為提高彈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須堅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韌帶、肌肉,擴大關節的活動范圍,同時,做各種復雜的有利於提高身體協調性的體操。動作要准確、優美、既有力又放鬆。
二、力量訓練最好由身體訓練教練安排和輔導。
如自己進行訓練,最好每周進行2到4次的大力量訓練,訓練時必須注意安全,以免發生意外傷害。所謂大力量訓練就是利用杠鈴進行大負荷的練習。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種:
負重蹲起,提鈴,抓舉。總之,這幾項練習的成績越高,你的彈跳力就越好。
至於每次練習的重量、組數、次數、動作規格等問題,原則是:
1、大力量訓練每周至少二次,不多於四次,要給身體超量恢復的時間,但要長年進行,不可間斷。
2、每次課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項練習方法。
3、要講究大力量訓練的技術動作規格,切不可亂來。
4、小力量訓練是指使用各種綜合訓練器械和啞鈴等進行訓練。重量較輕,組數和次數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纖維,減少脂肪,小力量訓練可以變化著花園天天練,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訓練同時進行。無論大力量還是小力量訓練,一次課的時間不要拖的太長,1.5小時至2小時為宜。有強度還要有密度。
三、速度訓練也是提高彈跳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反復沖刺訓練還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許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謂沖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備活動後全速往前沖,而不是中速。專項速度訓練同大力量訓練相同,不必天天練,每周三小時即可。還要特別注意運用小;力量訓練手段增強大腿後側肌肉群的力量。
四、各種專門的彈跳練習手段非常多,諸如跳繩、跳欄、摸籃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籃板上沿。
最後,我要提一提神經系統和彈跳力的關系。我們已經知道速度、力量、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這些素質在瞬間綜合向下作用於地面時就產生彈跳力,那麼什麼東西是這些素質在瞬間同時爆發呢?就是動機和運動神經系統。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的運動神經系統想自己全身的肌肉發出最強的沖動信號。這種強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縮產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劇烈收縮有反過來促使運動神經系統更靈敏,能發出更強烈的沖動。兩者相互促進,你就越跳越高。然而,這也是難點中的難點,沒有超強的動機,運動神經系統就沒有超強的沖動,一切所謂的科學化、現代化、管理、訓練方法和手段全是廢話。最後,祝你夢想成真。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速度很顯然是影響短跑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以90~95%的強度進行20~60m跑,每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鍾,進行2~3組,這將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同時,改變短跑的起跑姿勢,採取站立式、轉身式和行進間起跑,這也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上面這種提高速度的訓練,應在質量良好的,即平坦、乾燥、硬度適中的道面上進行。溫暖的天氣將有利於提高這種訓練的效率。冷天氣不利於這種訓練,但在完成適當的准備活動後也可以進行。
發展步頻:最佳時期11——13歲。側重於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
訓練手段:[1]高速 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聯系,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 擺腿練習,要求腿 臂動作協調進行。
發展步長: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 ,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方法: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與此同時,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速度,並且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
發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也空間的節奏。
訓練方法:(1)20—40米行進間快跑練習。(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
(1)行時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復跑30—60米,4—5次X2—3組。
發展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
1�各種球類運動;(1)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2)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2�各種游戲性質的反應練習;
3�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等)的蹬起跑器的練習; 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觸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擺臂練習,持續時間5~10~20秒;
5�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
6�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
7�快速後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9�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時、計步)。
10 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另外在提幾點建議:
首先,比賽前《從今天到賽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賽前三天開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賽當天吃飯八成飽,要好消化,比賽前30 --40分鍾可以飲200ML葡萄糖水濃度40%。另外吃三片維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認真做好運動前的准備活動。田徑運動很容易造成肌肉、關節和韌帶損傷,尤其下肢受傷的機會更多。防止的唯一辦法是賽前的准備活動。准備活動越充分越不容易受傷。可在慢跑的基礎上對肩關節、肘關節、背腰肌肉、腿膝踝關節等部位進行活動,強化肌肉韌帶的力量,提高機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從而防止受傷,就可提高運動成績。
4、運動或比賽前,學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體力的積蓄,賽前應控制過多的飲食和飲水,更不得飲酒。
5、運動或比賽後,應做好放鬆活動,以盡快恢復體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放鬆性的抖動、拍打,雙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等全身發熱時才脫外衣,跑結束後應立即披上外衣,以防傷風感冒。長跑時所穿的鞋襪應柔軟和腳,
㈦ 如何開展籃球運動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與時俱進,從選拔人才。到組織比賽。都要與國際接軌。加大獎懲力度。有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其他人少干涉就能夠成功。
㈧ 體育課上如何開展好籃球運動.
基本功是基礎,練好基本功是對的,但是長時間的單調的練習就會使學生對這項運動產生厭惡感,你的練習確實單調了一些,原地運球改為行進間運球,兩人傳球改為三人8字傳球,快攻傳球等等,結合到實戰中去,我相信會增加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技戰術的練習都是為了能更好的運用到比賽中去,咱這不是打仗,正常的比賽教學還是要開展的,只有在比賽中籃球的水平才會提高,建議增加比賽教學的密度,也會使學生們的積極性提高。
體育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並不是單純的運運球,傳傳球,跑跑步就能解決問題的,既然要創陽光體育,那就去請專業的體育教練來吧。相信一個合格的體育老師在學校里邊所學的和根據你們學校情況制定的訓練計劃比在著得到的答案要好得多。
㈨ 籃球在學校應該如何更好的去開展
說實話,不容易。先要看開展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單純為了提高學生整體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還是為了在提高群眾基礎,進而為中國籃球發展添磚加瓦。
如果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素質,那就是比較單純的學校行為,校長和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及教務主任一定要支持。在不影響正常文化課的前提下,在體育課程的設置上、課時安排上,體育教師的人選上予以加強,並且要偏重於籃球規則的普及和基本功訓練;在課余體育活動上增加籃球比重,比如每個學期都組織各年級學生比賽、教職員工比賽,設置與團隊和個人均有關聯的一系列獎項,組建有活力的籃球校隊,經常搞校內、校際的教學賽、邀請賽,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比如所在城市有一線職業籃球隊),多安排學生參與有職業運動員出席的體育公益性的活動,等等。這樣的校園內,勢必會有十分濃厚的籃球氛圍。
如果是為了提高籃球運動的普及率,幫助提高地區乃至國家的籃球基礎水平,那就是比較大的區域性行為了。不僅需要得到校方領導的支持,還要有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體育系統的支持和幫助。比如建設比較廣泛長期的校際比賽,城際比賽(如美國的高中聯賽),建立地區性的青少年籃球人才培養基地,完善青少年籃球訓練培養機制,聘請職業教練主導訓練工作。與重點高中和各級別大學建立溝通,完善青少年籃球人才的升學優待機制,在不放棄對青少年文化教育的前提下,提高綜合水平。但這方麵包含了太多的現實與理想的對撞,機制與體制是影響理想實現的根本阻力,如何改善,就不是我們在這里紙上談兵就能幫助解決的了。
㈩ 如何辦一場特色的籃球賽
籃球是一項讓人激情澎湃的運動,不管是場上揮汗如雨的運動員,還是場下熱情似火的啦啦隊,都讓人心情激盪,那麼我們在策劃一場籃球比賽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怎麼做才好看呢,下面請看我們出國留學網為打擊准備的籃球賽策劃書。
一、活動目的
為了讓同學們的課餘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進一步推動體育活動的開展,帶動體育活動的風氣,增強各系部和各班級凝聚力和默契度,加強新老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也給同學們展示自我的舞台,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定於在2010年10月23日展開學院「迎新杯」籃球賽,旨在增強各班凝聚力,展示出新時代大學生的蓬勃朝氣和競技熱情。
二、活動宗旨
以球會友,促進交流,強身健體,構建和諧校園
三、主辦單位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工處
四、承辦單位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學生會體育部
五、活動時間、地點
2010年9月23日開賽,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2:00——5:30
後山籃球場
六、參賽對象
各系部代表隊,繼續教育學院,院學生會團委社團聯合會
七、分組方式
各系體育部部長於10月18號到學工處107抽簽分組,沒到者視為棄權。
八、比賽形式
採取淘汰制,以系部為單位抽簽進行循環賽,進入決賽後抽簽進行進淘汰賽。
九、比賽細則
1、比賽期間如天氣不適合比賽,比賽將另安排時間,其他比賽時間不變。
2、以系部為單位參加比賽,參賽隊由一名領隊和12名運動員參賽,參賽隊員必須是本系部的同學。領隊全權負責該班級隊員簽到、協商、聯系等一切事務。
3、比賽分為上下半場,每半場30分鍾,中間休息15分鍾。
4 .上半場開球後,下半場以輪換發球規則相替。
5、比賽中在每半場累計犯規超過7次,對方可獲得兩次罰球的機會。
6、全場比賽中累計五次犯規的球員將被罰出場。
7、全場比賽中各隊只有五次要求暫停的機會上半場兩次,下半場三次。暫停時間30s。換人無限制。。
8、在比賽中有暫停、換人要求的,只能由該班級的領隊到計分席進行要求。然後計分席的工作人員提示裁判暫停(或換人)。場上裁判可有特殊暫停,領隊和場上球員不能向場上裁判直接請求暫停。
9、參賽的系部最好統一服裝且有編號,兩只隊伍應有所區別。
10、球員做出的不體現運動員精神的犯規動作,比如打人等,發生此類情況後,球員將被罰出場外,如有滋事者可將其班級的該場比賽按棄權處理。
11、比賽在計時員發出比賽結束終了信號時結束;在比賽時間即將終了前的投籃,如在信號發出前球已在空中,投中有效。
12、棄權:比賽開始時,一方隊員不足五人時,球賽不得開始。在比賽時間15分鍾候後,參賽隊未能到場或依然不足五人時,則由裁判判令該隊棄權,由對方球隊獲勝;一方球隊因各種原因提出棄權時,則判定對方球隊獲勝。
13、如比賽出現隊員受傷,立即暫停比賽,到有關工作人員處進 行傷口處理,情況嚴重者請馬上送往校醫處。
14、在比賽中須尊重裁判、尊重工作人員、尊重對手、尊重隊友。場上裁判有比賽最終裁定權。
15、本次籃球賽競賽規則按照中國籃協近年制定的競賽規則執行。
16、主辦方有最終解釋權和裁定權。
七、獎項設置
設冠軍、亞軍、季軍各一名
冠軍獎金:300 亞軍獎金:200 季軍獎金:100
人員分配與資源配置
一、人員分配
1、廣播站負責本次活動的前期宣傳和比賽宣傳。
2、外聯部負責籌集本次活動所需的資金。
3、宣傳部負責出本次活動的海報和條幅。
4、體育部和學生會各部門負責本次活動的人員安排,每個場地設一名主裁、一名副裁、兩名記分員、一名計時員、三名場邊工作人員(兩名維護秩序和一名醫護人員)。
二、資源配置
(一)、活動所需用品及器材:
名稱 數量 備注 名稱 數量 備注
比賽用球 4個
口哨 6個
記分牌 4個
秒錶 4塊
海報 4張
條幅 3條
比賽用紙 若干
彩色粉筆 6合
工作人員用水 4箱 醫療用品 一箱
籃網 5對 備用資金 100
(二)、活動資金預算:
比賽用球 320元
口哨 30元
記分牌 100元
工作人員用水 60元
醫療用品 120元
獎品、獎狀 1200元
共計:1830元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學生會體育部
2010年10月9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