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籃球幾秒算違例
籃球超時為例有以下幾種情況:
超時違例
1、3秒鍾規則:某隊控制球時,同隊隊員在對方禁區內停留不得超過3秒鍾。在比賽過程中或控球後在界外擲界外球的情況下,只要同方隊員在對方禁區內停留超過3秒鍾,裁判員會立即鳴哨,判罰3秒違例。
2、5秒鍾規則:當一個持球隊員被嚴密防守,在5秒鍾內沒有傳球、投球、滾球或運球時,也將宣判違例。過去5秒違例判爭球,現在則由對方隊員就近擲界外球。
3、8秒鍾規則:一個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將球推進到前場,否則判8秒鍾違例,由對方擲界外球。
4、24秒鍾規則:一個隊在場上控制球後,必須在24秒鍾內出手投籃,否則判24秒違例。過去如在24秒鍾內球被對方擊出界外後將重新計算24秒,現在則從邊線擲界外球後不再重新計算24秒,而是在24秒鍾中的剩餘時間內必須出手投籃,否則仍被判為24秒違例,判由對方擲界外球。
(1)籃球爭球多少秒擴展閱讀:
其他規則:
(1)技術犯規:技術犯規是指所有不包括與對方隊員接觸的隊員犯規。隊員不得漠視裁判員的勸告或運用不正當的行為。
(2)兩次運球:又稱「非法運球」,球員第一次運球結束後不得再次運球,失去了對球的控制以後只可以投籃、傳球、除非球被另一球員接觸。
(3)帶球撞人:持球隊員推動或移動到防守隊員軀幹上的身體接觸,當接觸的瞬間防守隊員已經提前站位,則進攻隊員構成帶球撞人。
(4)阻擋犯規:持球隊員與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採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動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而產生的侵人犯規。
(5)打手犯規:又稱「非法用手」,在運球或上籃、投籃時防守人員打手,這樣就會被裁判吹其打手犯規。
(6)走步:又稱「帶球走違例」,是指當隊員在場上持著一個活球,其一腳或雙腳超出規則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動。
(7)24秒違例:1.當一名隊員在場上控制量個活球時,該隊必須在24秒鍾內完成投籃。計時器是籃球比賽不可缺少的部分允許24秒時間到時籃球尚在投籃動作完畢後的飛行軌跡中,如果籃球最後觸碰籃筐,則24秒計時器重置計時,如果投籃未能觸碰籃筐,則判24秒超時違例;2.控制球隊在24秒鍾內未投籃,要發出24秒信號的聲響,違反本條規則為違例。
(8)八秒違例:負責進攻的球隊必須要在八秒鍾內把球運到對方的半場,如果在八秒之前運不過對方前場的話,那麼裁判就會判給對方發球,比賽也因此會重新開始。
(9)5秒違例:1.進攻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擲出界外球;2.在被嚴密防守時,必須在5秒鍾之內傳、投或運球;3.在罰球時,罰球隊員必須在5秒之內將球投出。
(10)雙方犯規:雙方犯規是2名互為對方的隊員大約同時相互發生侵人犯規的情況。如發生雙方犯規,應給每一犯規隊員登記一次侵人犯規,不判給罰球,並且只給隊員登記犯規,不登記全隊犯規。
( 11 )回線:進攻隊員不得將球傳回後場,
⑵ 籃球的爭球規則是什麼
爭球規則
爭球發生在雙方球隊各一名球員或數名球員同時用一手或雙手緊緊抱住籃球的時發生,或無論何時,只要有防守隊員觸球並造成進攻隊員帶球倒地的情況,即可判爭球。如果雙方球員均未採用粗野動作,都不能獲得球權時,可判爭球。
判爭球有以下幾種情況:
1、兩方同時持有球,機會均等,短時間任意一方很難取得控球權;
2、兩方同時發力將球碰出界外,比如爭搶籃板時;
3、出現所有裁判不能判定的情況時,應判為爭球。
(2)籃球爭球多少秒擴展閱讀
籃球一般規定
隊員5次犯規
1、一名隊員己發生了5次侵人犯規和/或技術犯規,裁判員應通知本人,必須立即離開比賽,並且必須在30秒鍾內被替換。
2、先前已發生了第5次犯規的隊員的犯規,被認為是一名出局的隊員的犯規,並登記在教練員名下和在記錄表上記入「B」。
全隊犯規:處罰定義
1、在一節中某隊全隊犯規己發生了4次時,該隊是處於全隊犯規處罰狀態。
2、在比賽休息期間發生的所有全隊犯規應被認為是發生在隨後一節或決勝期比賽中的犯規。
3、在決勝期內發生的所有全隊犯規應被認為是發生在第4節比賽中的犯規。
全隊犯規:處罰規定
1、當某隊處於全隊犯規處罰狀態時,所有隨後發生的對未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的侵人犯規應被判2次罰球,代替擲球入界。
2、如果控制活球隊的隊員或擁有球權隊的隊員發生了侵人犯規,這樣的犯規應判對方隊員一次擲球入界。
特殊情況定義
在一次違犯後的同一個停止比賽計時鍾期間又發生了一次或多次犯規時,可能出現特殊情況。
罰球定義
1、一次罰球是給予一名隊員從罰球線後的半圓內的位置上,在無爭搶的情況下得1分的機會。
2、由一次單一的犯規罰則帶來的所有罰球和/或隨後的球權被定義為一個罰球單元。
罰球規定
1、當宣判了一次侵人犯規時,如果被替換,必須在離開比賽前執行完罰則的全部罰球。如果被由於受傷、已發生第5次犯規或已被取消比賽資格必須離開比賽,替換的替補隊員應執行罰球。沒有有效的替補隊員,應由教練員指定任意一名同隊隊員應執行罰球。
2、當宣判了一起技術犯規時,由對方隊的教練員指定球隊中任一成員應執行罰球。
3、罰球隊員應在罰球線後並在半圓內占據一個位置。
4、罰球隊員可用任何方式罰球,並且以這樣的方式使球從上方進進球籃或球觸及籃圈。
5、罰球隊員在裁判員將球置於可處理時,在5秒鍾內應將球出手。
6、罰球隊員不觸及罰球線或進入限制區,直到球已進進球籃或已觸及籃圈。
7、罰球隊員不做假動作罰球。
8、不在分位區中的隊員們應留在罰球線延長線和3分投籃線後面,直到罰球結束。
9、在罰球後接著有另一罰球單元或一次擲球入界,所有隊員應在罰球線延長線和3分投籃線後面。
罰則
1、罰球成功並且罰球隊員違例,中籃不應計得分:
應將球判給對方隊員在罰球線延長線擲球入界。
2、罰球成功並且除罰球隊員外的任一隊員發生了違例,違例應不究。最後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應將球判給對方隊員從端線的任何地點擲球入界。
3、罰球不成功並且發生違例,罰球隊員的同隊隊員在最後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中違例,應將球判給對方隊員在罰球線延長線擲球入界。該隊有進一步的球權罰球隊員的對方隊員違例,應判給罰球隊員再罰一次。
可糾正的失誤定義
僅在下述情況中某條規則被無意地忽視,裁判員可糾正其失誤:
1、判給不應得的罰球
2、沒有判給應得的罰球。
3、不正確地判給得分或取消得分。
4、允許不該罰球的隊員執行罰球。
⑶ 籃球中的5秒規則
根據NBA相關的比賽規則規定,當球場上出現因防守方持球而發生爭球時,24秒進攻時間可以不回表,或者可以回表到5秒,而具體的操作要視進攻有利來定,保證爭球後進攻方能有5秒的進攻時間可用。
2012年6月20日,雷霆和熱火的總決賽第四場最後時刻:在韋德的底線跳投偏出後,比賽第四節最後17.3秒,雷霆的詹姆斯-哈登和熱火的哈斯勒姆形成了爭球局面。裁判隨即做出爭球判罰,事實證明這是一次正確的吹罰。當哈登和哈斯勒姆爭球裁判鳴哨後,此時計時器上的時間只剩下了0.8秒。
對於熱火來說,0.8秒幾乎不足以讓他們重新控球並成功投籃。然而因為雙方跳球的原因,計時器的時間被回表到5秒。熱火主教練斯珀爾斯特拉知道這條規則,因此他立即伸出五指朝著場上的熱火球員喊叫。
但與此同時,雷霆將士明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一些雷霆球員甚至認為熱火的進攻已經結束了。這就解釋了為何在熱火前鋒肖恩-巴蒂爾搶到皮球,威斯布魯克對馬里奧-錢莫斯犯規後,一臉的難以置信和驚愕表情。錢莫斯隨後兩罰全中將熱火的領先優勢擴大到5分,本質上確保了熱火的勝利。
⑷ 籃球比賽發生爭球。球權又是進攻方。請問進攻時間。24秒還是原來的進攻時間
因防守方持球而致的跳球,24秒計時器或不回表,或回表至5秒,視更有利原則而定。進攻時間不足5秒的爭球時表要回到5秒。進攻方得球表依然是5秒,防守方得球回到24秒。
⑸ 籃球比賽中前場判爭球,還是前場,時間回多少秒
還是前場的球有幾種情況:
如果是14秒以上,那就不回表;
如果是5-14秒,那就回表到14秒;
如果是5秒以下,就回表到5秒;
當然以上只是一些規定的時間內的回表,到了一定時候,比如關鍵時刻,比賽還剩下1秒,就不會回表。
⑹ 籃球規則之24秒鍾是怎麼規定的
24 秒鍾
陳述1:
當一次投籃嘗試臨近24 秒鍾周期結束並且球在空中時信號響起,如果球撞擊籃板或未碰籃圈,一次違例已發生,除非對方隊員即時和清楚地獲得了控制球。裁判員應該判由對方隊員在離停止比賽最近的界外地點擲球入界,正好在籃板後面的地方除外。
舉例1:
A5 投籃的球在空中時24 秒裝置信號響起。球觸及籃板然後滾落在地面上,B4 觸及了球隨後A4 也觸及了球,球最後被B5 控制。
解釋:
這是一個因為球沒有觸及籃圈並且球沒有即時和清晰地被對方隊員所控制而導致的24 秒鍾違例。
舉例2:
A5 投籃的球觸及籃板,但是沒有觸及籃圈。在籃板球中球被B5 觸及但未被控制,此後,A5 獲得控制球。在此時24秒鍾裝置信號響起。
解釋:
24 秒鍾違例已經發生。當投籃的球沒有觸及籃圈並且球再被A 隊隊員所控制的時候,24秒計時鍾繼續走動。
舉例3:
在24 秒鍾周期即將結束時,A4 投籃。球被B4 合法地阻攔並且接著24 秒鍾裝置信號響起,在信號響後B4 對A4 犯規。
解釋:
24 秒鍾違例已經發生。B4 的犯規將被忽略,除非是技術犯規、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或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
舉例4:
A4 投籃的球在空中時24 秒鍾裝置信號響起。球沒有觸及籃圈,之後在A5 和B5 之間立刻宣判了一次爭球。
解釋:
24 秒鍾違例已經發生。B 隊沒有在籃板球中即時和清晰地獲得控制球。
陳述2:
如果先前控制球的隊被判給一次交替擁有擲球入界權,該隊應只有在發生跳球情況時24 秒鍾周期剩餘的無論多少時間。
舉例5:
A 隊控制球,在24 秒鍾周期剩下10 秒鍾的時候發生了一起爭球。一次交替擁有擲球入界被判給了:
[a] A 隊。
B 隊。
解釋:
[a] A 隊只有24 秒鍾周期中剩餘的10 秒鍾。
B 隊應有一個新的24 秒鍾周期。
舉例6:
A 隊控制球,24 秒鍾周期剩餘10 秒鍾時球出界。裁判員們對是A4 還是B4 在球出界之前最後觸及球有爭議,或者無法判定哪一名隊員在球出界之前最後觸及球。一次交替擁有擲球入界判給:
[a] A 隊。
B 隊。
解釋:
[a] A 隊只有24 秒鍾周期中剩餘的10 秒鍾。
B 隊應有一個新的24 秒周期
⑺ 籃球比賽中前場判爭球,還是前場球權,時間回多少秒
如果是14秒以上,那就不回表; 如果是5-14秒,那就回表到14秒; 如果是5秒以下,就回表到5秒;
⑻ 求籃球賽24秒如何計時 要十分詳細 比如爭球後 技術犯規後
24秒是從發球後第一次觸球開始計時的,爭球就是在兩隊中鋒爭球時第一次觸球開始計時,技術犯規也是一樣的。在比賽時有的球員為了節省時間往往在發出球來之後讓球在地板上自己滾動而不用身體去觸球這樣就不算是計時開始。
⑼ 籃球規則 關於爭球的
爭球發生在雙方球隊各一名球員或數名球員同時用一手或雙手緊緊抱住籃球的時發生,或無論何時,只要有防守隊員觸球並造成進攻隊員帶球倒地的情況,即可判爭球。如果雙方球員均未採用粗野動作,都不能獲得球權時,可判爭球。
如果一名球員躺著或坐在球場地板上控球,該球員有機會將球傳出,可不判爭球,但出現危險或受傷情況時,裁判員應判爭球。
判爭球有以下幾種情況:
1.兩方同時持有球,機會均等,短時間任意一方很難取得控球權;
2.兩方同時發力將球碰出界外,比如爭搶籃板時;
3.出現所有裁判不能判定的情況時,應判為爭球。(不過這種情況很少見了,現在可以藉助錄象判定,但在條件一般的比賽時,還是使用的)。
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abpic/item/06493638a014af37b8998f1d.jpg
⑽ 籃球比賽中,一個球隊從後場控制活球開始,必須在幾秒鍾內使球進入(對)方的半場
個球隊從後場控制活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使球進入(對)方的半場。
1、3秒鍾規則:某隊控制球時,同隊隊員在對方禁區內停留不得超過3秒鍾。在比賽過程中或控球後在界外擲界外球的情況下,只要同方隊員在對方禁區內停留超過3秒鍾,裁判員會立即鳴哨,判罰3秒違例。
2、5秒鍾規則:當一個持球隊員被嚴密防守,在5秒鍾內沒有傳球、投球、滾球或運球時,也將宣判違例。過去5秒違例判爭球,現在則由對方隊員就近擲界外球。
3、8秒鍾規則:一個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將球推進到前場,否則判8秒鍾違例,由對方擲界外球。
(10)籃球爭球多少秒擴展閱讀
技術規則
1、技術犯規:技術犯規是指所有不包括與對方隊員接觸的隊員犯規。隊員不得漠視裁判員的勸告或運用不正當的行為。
2、兩次運球:又稱「非法運球」,球員第一次運球結束後不得再次運球,失去了對球的控制以後只可以投籃、傳球、除非球被另一球員接觸。
3、帶球撞人:持球隊員推動或移動到防守隊員軀幹上的身體接觸,當接觸的瞬間防守隊員已經提前站位,則進攻隊員構成帶球撞人。
4、阻擋犯規:持球隊員與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採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動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而產生的侵人犯規。
5、打手犯規:又稱「非法用手」,在運球或上籃、投籃時防守人員打手,這樣就會被裁判吹其打手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