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現代職業競技籃球運動將繼續向「高」、「快」、「全」、「准」、「變」和女子籃球「男子化」、明星更加突出、技戰術運用向「精練化」、「技藝化」、「智謀化」的方向發展,而「高、快、全、准、變」等的含義又有了新的變化。隨著現代籃球運動的繼續發展,將會使人感覺到球場越來越小、比賽時間越來越短、籃架越來越低、籃筐越來越大、場上變化越來越快、隊員身體接觸越來越頻繁劇烈、核心球員的特殊功能越來越突出、女子籃球越來越接近男子。
「高」:主要包括身高、彈跳、高空技戰術和空間對抗能力等,要成為世界強隊必須具備一定的「高度」。目前世界強隊中男隊的平均身高約為200~205厘米(中鋒身高約215厘米,前鋒身高約200~210厘米,後衛身高約190~200厘米);女隊的平均身高約為183~185厘米(中鋒身高約195~200厘米,前鋒身高約185~190厘米,後衛身高約175~180厘米)。除了身高之外,優秀運動員也都具備了出色的彈跳,許多男子運動員的凈跳高度超過了100厘米,比賽中爭搶籃板球的高度可達到330~350厘米以上,例如NBA的飛人喬丹,他的助跑摸高超過380厘米(空中飛行的實際距離超過1米)。被稱為「滑翔機」的德雷克斯勒(職業生涯1983~1998年)面對著355厘米高的籃圈照樣能扣籃。而早在20世紀60年代有「蓋帽祖師爺」之稱的拉塞爾(身高206厘米),可以輕松地摸到籃板上沿(395厘米)。有資料可查的能扣籃的最矮的運動員是身高「號稱」60厘米的美國黑人運動員托捏·勃加斯。有資料顯示:20世紀80年代初就有美國的黑人女子籃球運動員在訓練中表演了扣籃動作。現世界著名的美國女子籃球運動員萊斯莉(洛杉磯火花隊,身高196厘米,2002年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及多次W74BA聯賽等重大賽事的最有價值球員獲得者),在2002年賽季的WNBA聯賽中成功扣籃,成為第一個在職業聯賽中扣籃的女子籃球運動員。我國也涌現出了一大批有「高度」的球員,例如前國家隊隊長孫風武(身高186厘米)可以輕松地雙手正、反扣籃;王非(前國家隊隊員,曾任國家隊主教練,身高192厘米)在比賽中可將隊友投籃未中的球直接按進籃筐。來自山東的宋濤(身高208厘米),是第一位被NBA球隊(亞特蘭大鷹隊)選中的中國球員。近年來又涌現出了胡衛東(身高198厘米)、王治郅(身高214厘米)、姚明(身高226厘米)等一批能完成「空中接力扣籃」的優秀選手。當然,優異的身高及彈跳只是成為優秀選手的基本條件之一,在此基礎上還必須具備高超的空間技、戰術和空間對抗能力。從近年來的發展變化看,世界強隊在提高技巧的同時,身高增長日趨平緩,但體重明顯增加。這說明身體的對抗將日趨激烈。
「快」:快速是籃球運動的核心和靈魂。現代高水平競技籃球由於進攻時間的限制使得攻防轉換的速度越來越快,各隊不斷強化「快」的意識和「快」的訓練,使得比賽中各個環節的銜接越來越快,運動員完成技戰術的動作速率及轉換越來越快,各種有針對性的制約與反制約的變化也越來越快。但是,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一味求快,因此,節奏的控制與把握更能顯示出控制比賽水平的高低。
「准」:具體反映在投籃和傳球的准確性上,其中首先以遠投和強對抗下的投籃命中率為代表。其次還表現為攻守技術運用的准確性的提高,以及實現技、戰術配合在時間、空間、節奏等方面的准確把握。
「全」:要求運動員具備全面的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心理、智力、思維、技戰術水平、協同配合等攻守能力全面均衡。同時,要求隊伍具備全面的風格,兼容各種打法,不能偏廢。
「變」:技、戰術的發展和規則的變化及對手的具體特點等迫使運動員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並適當調整技、戰術的運用。現代籃球運動既是實力的對抗,又是智謀的決戰,在各隊實力日趨接近的比賽中,如何面對賽場的千變萬化已成為取勝的關鍵。
「星」:現代籃球比賽中,明星球員的作用日趨重要。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作風頑強、技術全面、特點突出、心理穩定、得分能力強、攻守兼備、智勇雙全,在全隊最困難和最需要的時候,往往是他們挺身而出,率領全隊渡過難關。因此每個隊都應有自己的明星球員,都應該下大力氣培養自己的明星球員。
「技」:現代籃球比賽已將技、戰術與藝術融合為一體。有時,籃球比賽場已成為高水平運動員展示其高超技巧、體能和智慧的藝術舞台,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健康向上的啟迪。
「陣」:在排兵布陣中苦思冥想,細致演練。依據自己現實的條件,結合對手的具體情況,追求最大限度地發揮本隊個人和全隊的特長,以揚長避短,盡可能有效地抑制對手的特長,爭取比賽的主動。
「帥」:教練員是一隊之主帥,負責球隊的訓練和比賽,決定著球隊的發展前途,特別是在一強一弱、實力相當或決戰的關鍵時刻,他對贏得勝利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女子籃球「男子化」:現代的女子籃球運動與男子的差距日益縮小。以前只在男子籃球中才出現的技、戰術等,現在已經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女子籃球中。
『貳』 籃球的發展與起源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人詹姆斯·奈史密斯發明的。當時,他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
由於當地盛產桃子,這里的兒童又非常喜歡玩將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戲,這使他從中得到啟發,並博採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類項目的特點,創編了籃球游戲。
1892年,籃球運動首先從美國傳入墨西哥,並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開展,這樣,墨西哥成為除美國外,第一個開展籃球運動的國家。
此後,這項運動先後傳入法國、英國、中國、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亞、黎巴嫩等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開展、普及和發展。
1895年,美國人鮑勃蓋利將籃球傳入中國,1896年天津基督教育青年會舉行了我國第一次籃球游戲表演。
『叄』 籃球運動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1892年,籃球運動首先傳入墨西哥,並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開展。這樣,墨西哥成了美國之外,第一個開展籃球運動的國家。此外,這項運動先後傳入法國,英國,中國,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亞,黎巴嫩等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開展,普及和發展。
到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均無嚴格限制。只需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鳴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條比賽規則,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連續3次犯規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鍾;對場地大小也作了規定。上場比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
1904年在第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並有移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一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此後,到1948年的10多年間,規則曾多次修改,與現行規則有關的重要變化是:將得分後的中圈跳球,改為失分隊在後場端線外擲界外球繼續比賽;進攻隊必須在10秒鍾內把球推進到前場;球進前場後不得再回後場;進攻隊員不得在「限制區」內停留3秒鍾;投籃隊員被侵犯時,投中罰球1次,投不中罰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兩屆奧運會的籃球比賽中,出現了兩米以上的多人,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曾兩次擴大籃球場地的「限制區」(也叫「3分區」);還規定,一個隊控制球後,必須在30秒內投籃出手。60年代初有關10秒和球回後場的規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屆奧運會後取消了中場線改畫邊線的中點而中止。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後,又恢復了中場線,這些規定又繼續執行。1977年增加了每隊滿10次犯規後,在防守犯規時罰球兩次,防投籃時犯規兩罰有1次不中再加罰1次的規定。1981年又將10次犯規後罰球的規定縮減到8次。很明顯,人員的變化的技術,戰術的發展引起了規則的改變,而規則的改變又促進了人員和技術、戰術的進一步發展變化。特別是50年代後期以來,規則的改變對籃球比賽的攻守速度,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以及意志、作風等各方面都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進了籃球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籃球是1976年第21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
『肆』 淺談籃球發展史
籃球,英文(basketball),起源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是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創造,是奧運會核心比賽項目,是以手為中心的身體對抗性體育運動。
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現譯名為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
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並且2002年姚明以狀元的身份入選NBA,開啟了中國籃球新的狂潮。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36年,籃球在柏林奧運會中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主要的國際性籃球組織是成立於1932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籃球聯合會(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
當今世界籃球水平最高的聯賽是美國籃球職業聯盟(NBA)比賽。
代表中國的水平最高的聯賽是中國職業籃球聯賽(CBA)比賽。
『伍』 為什麼NBA那麼多人看,籃球的魅力到底在哪裡
這是因為NBA經歷了幾十年的商業發展,所以也使得NBA聯盟的商業化程度非常的高。所以我們看到NBA聯盟在各個方面都會考慮球迷的感受。再加上NBA聯盟集結了全世界最優秀的籃球運動員,所以本身NBA的競爭就非常的激烈。更重要的是NBA的各支球隊的比賽風格都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也呈現出了一種百花齊放的效果。可以說NBA的發展潮流代表著當今籃球的最新發展趨勢,所以如果能夠在NBA站穩腳跟的話,那麼這樣的球員也能夠在籃球迷心目中當中獲得認可。
當然NBA雖然擁有很多的超級巨星,但同時也有很多崇尚團隊籃球的球隊。這些崇尚團隊籃球的球隊經常能夠將團隊籃球的威力發揮出來,並且這樣的球隊在全世界的球迷當中也是會贏得很大的尊重的。
『陸』 籃球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人詹姆斯·奈史密斯發明的。是奧運會核心比賽項目,是以手為中心的身體對抗性體育運動。
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現譯名為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
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並且2002年姚明以狀元的身份入選NBA,開啟了中國籃球新的狂潮。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36年,籃球在柏林奧運會中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主要的國際性籃球組織是成立於1932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籃球聯合會(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
當今世界籃球水平最高的聯賽是美國籃球職業聯盟(NBA)比賽。
代表中國的水平最高的聯賽是中國職業籃球聯賽(CBA)比賽。
(6)籃球到底發展哪裡了擴展閱讀
最初籃球游戲比較簡單,場地大小和參加游戲的人數沒有限制。比賽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站在球場的兩端,在裁判員向球場中央拋球後,雙方隊員立即沖進場內搶球,並力爭將球投進對方的籃筐。因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後就留在籃子里,人必須登上專設的梯子才能將球從籃筐里取出。
隨著場地設施的不斷改進,籃筐取消了筐底,並改用鐵圈代替桃籃,用木板製成籃板代替鐵絲擋網,場地增設了中線、中圈和罰球線,比賽改由中場跳球開始。與此同時,場上比賽隊員也通常改為每隊5人,開始有後衛、守衛、中鋒、前鋒、留守等位置之分。
此外,奈史密斯制訂了一個不太完善的競賽規則,共13個條款,其中規定不允許帶球跑、抱人、推人、絆人、打人等。這大大提高了籃球游戲的趣味性,並且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參加這一游戲,從而使籃球運動很快普及到了全美國。
『柒』 我國籃球發展現狀
籃球職業化、商業化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發展趨勢。本文通過研究我國職業籃球現狀,揭示籃球市場基本理論問題,結合我國職業籃球自身特點和具體國情,探討進一步開發我國籃球市場的對策,為我國職業籃球的發展,提供具有科學性的方案和理論依據。
一、我國籃球市場的發展現狀
從1995年進行的籃球競賽體制改革,實行主客場制至今CBA聯賽帶動了籃球相關產業的發展。據統計,男籃甲A1998-1999年賽季172場角逐,現場觀眾人數達到62萬,絕大部分上座率在75%以上,有的賽區超過100%.該賽季門票收入達1410萬元;12家甲A俱樂部僅廣告收入可達130萬元。1998年中國籃協將男籃甲A聯賽冠名權、推廣權和75%的場地廣告權整體轉讓給國際管理集團,每年收入300多萬美元。全國12傢俱樂部的冠名收入超過4600萬。2000 } 2001賽季164場比賽共有563700人次現場觀看,平均上座率達85 %;上座率高達108%,觀眾人數達53300人。另外電視直播收視率也一度排列體育方而首位。在籃球相關的體育用品消費市場也呈上升趨勢。在消費統計中,大學購置的體育器材中籃球排位第一,在中學排第_,小學排第八位。大學男生每年每人購置運動服裝依次為:運動鞋、籃球服;購置的體育器材依次為:籃球、足球、乒乓球等。中學生購置器材依次為:足球、籃球、乒乓球。大中學女生和小學男生購置的體育器材中籃球排在第五位。據調查,1998年居民觀賞性體育消費人均29. 28元,居民體育健身消費人均支出112. 92元,項均支出31. 29元;居民認為應重點發展體育消費項目前三名依次為:足球、籃球、游泳等項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己具備觀賞高水平籃球競賽的消費能力,它可作為滿足人民文化生活的精神產品。
二、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的開發狀況
(一)我國籃球市場開發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
1.市場經濟意識落後,市場發展不平衡。許多理論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對籃球產業的內涵、分類、籃球產業與籃球事業的關系、籃球產業與籃球市場的關系、籃球市場的前景、籃球產業發展重點、政府在籃球產業中的地位等重要問題,還未得到解決。資料顯示,在12個甲A俱樂部中只有5傢俱樂部專門請了經營管理人員任俱樂部總經理,缺乏既懂籃球、又懂經營的管理人才,導致俱樂部自身體制不健全,市場開發不利,經營效益差。1998一1999賽季男籃12支俱樂部的經濟收入不超過2千萬美元,而美國NBA僅1995年門票、電視轉播權及國內外授權產品收入超過37億美元。作為一種產業應定位於競賽表演、健身、娛樂和無形資產的開發經營,而在眾多俱樂部更重視競賽表演市場的開發,而對健身娛樂、體育消費品、體育培訓服務等其他市場的開發價值沒有予以足夠重視。與CBA有聯系的消費產品遠不能滿足球迷和市場的需求。球市發展不平衡,在經濟文化發達和籃球運動開展較好的地區,球市比較火暴,經濟落後地區市場競爭力不足。
2.職業籃球市場營銷策略缺乏前瞻性、長期性。目前CBA各俱樂部的資金主要來源於贊助企業,組織者與贊助商間的關系純屬贊助性質,談不上互相促進。在市場營銷過程中,俱樂部和企業更偏重利益關系,合作不協調。NBA在市場營銷上總是將自己作為一個整體來推廣,而CBA則以俱樂部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營銷計劃,缺乏各賽區間的溝通合作;在與媒體合作方而,NBA主要媒體是電視,除國內有線電視網,還有全世界109個固定播出NBA節目的各國和地區電視網、台;同時在電視轉播專業化水準很高,而CBA暴露出的電視畫而太單調,解說員解說水準不夠,報道內容不夠豐富。
3.青少年這一主要消費群體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美國青少年通過和NBA球星的聯歡,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並在廣大青少年中樹立了良好的公眾形象,為美國的籃球事業穩步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我國由於璽牌戰略「的影響,許多省、市、地方砍掉I籃球隊和體校,使青少年參加籃球運動的積極性下降,使中國籃球後備人才梯隊建設出現斷層。隨養球市的火爆,有更多的青少年己被吸引到了球場,但與自己所喜愛的球星進行交流的機會卻很少,不能與自己崇拜的球星進行近距離的交流,嚴重地影響了青少年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另外,能夠激發青少年興趣的低籃筐、小場地、旋轉籃球場及其他籃球娛樂場所,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
4.現行管理體制、機構的不完善,影響了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的良性運行。我國職業籃球聯賽己經逐漸建立起一套經營機制,但與現代化企業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目前還處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階段,由國家籃管中心組織聯賽,地方籃協承辦、俱樂部出資經營的管理體制,管理手段主要依靠籃管中心的行政指令和法規約束,與俱樂部協商等形式相結合;這種決策機制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的行政特點,動力機制不足,影響了俱樂部市場開發的積極性。從管理體制方而,籃球管理中心與俱樂部間處於既無行政隸屬關系,又無經濟產權的法律約束;職業籃球聯賽產權不夠明晰,籃管中心代表政府佔有聯賽實際佔有權,以行政命令十預聯賽經營,俱樂部則缺乏自主經營、自負盈萬的權利。俱樂部在管理方而實行總經理領導下的主教練負責制,據統計,有30%的俱樂部沒有機構設置,沒有一家設置法律事務部。65%的俱樂部的總經理是體育專業人才,缺乏市場經營管理經驗,甚至不懂經營管理,合辦俱樂部的企業沒有真止參與俱樂部的經營運行。
(二)職業籃球市場經營狀況
職業籃球經營渠道,主要包括:門票、電視轉播、標志產品、球場經營、贊助、廣告等,其中廣告占俱樂部收入40% -50%;其次是電視轉播和標志產品收入,在NBA決賽中,電視廣告費每30秒,就高達30萬美元,電視轉播費占俱樂部收入30%左右。我國CBA聯賽和市場開發是與國際管理集團進行合作開發形式。從1995年開始,國際管理集團作為CBA職業聯賽指定代理商,進行1995一1997年和19982001年的兩次合作,合作期都為3個賽季。在合作期間,CBA聯賽電視轉播權、冠名權、標志產品權全部由國際管理集團經營。籃球管理中心從集團獲得一定數額經費(1998一2001年3個賽季獲得320萬美元),主要用於各參賽球隊參加比賽交通費;另一部分作為中國籃球事業發展基金,由籃管中心支配。通過幾個賽季的摸索、積累經驗,2001-2002賽季,由國家籃球管理中心承辦CBA聯賽,對籃球市場進行了嘗試性的開發和運作,並作了大量的公關措施:如每年多次的新聞發布會、向社會提供CBA籃球網站、在中央電視台每周兩次現場直播、1999年12月發行CBA球星卡、2000年7月設CBA用品專賣店、2000一2001賽季提出了CBA口號和會歌。所有這一切促進了籃球市場產業化進程。但也存在養問題:首先,各俱樂部在門票銷售方而還處於等球迷上門,依賴性大,對市場調查不夠,銷售渠道少;在電視轉播方而,俱樂部為滿足賽場廣告客戶需要,賺取廣告費用,在懇請電視台轉播比賽時,要向電視台支付轉播費用的勞務費。
(三)籃球職業聯賽中的管理、約束機制逐步健全
通過7年的聯賽的摸索,逐漸建立和健全了比較完善的法規、法制。在1995年10月頒布的卻國籃球協會俱樂部管理條例》中對籃球接俱樂部作了定性:籃球俱樂部是從事籃球運動的體育團體,並必須是在所在地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或所在地工商行政部門登記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同時規定籃球俱樂部必須在CBA注冊或備案,服從CBA的領導和管理,遵守CBA的章程、條理和規定「.隨後又頒布了卻國籃球協會俱樂部籃球隊運動員轉同管理條例》,保證了球隊及運動員的合法權益,促進運動員合理有效的流動。為維護中國籃球市場的健康有序,防}卜侵權事件的發生和市場混亂,頒布I卻國籃球協會俱樂部籃球隊運動員及注冊俱樂部籃球隊標志的市場推廣管理條例》,規定了運動員和}俱樂部准許從事的商業活動范圍和利益分配的方式。1999年9月8日頒布的全國籃球競賽處罰規定》(討論稿)對保證籃球競賽的順利、有序進行、制}卜違反體育道德行為,保護I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為I防比某些球星漫天要價的現象,解決勞資雙方的矛盾,規范全國男子籃球俱樂部分配製度,建立俱樂部止常勞資關系,1999年10月15日頒布了中國籃球協會男子俱樂部運動員收入辦法(哲行)》規定。所有這些法規,對保證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經濟主體行為合理化、規范化、職業籃球聯賽的止常運行起到了重要的保證作用。
三、我國籃球市場開發策略
1.尊重籃球市場生存與發展規律,克服盲目性。籃球市場的開發與其他產業一樣,受多種社會因素制約,要以適應市場規律的管理體制為保證,以滿足球迷觀眾多樣化需求為出發點,提高競賽產品」質量競賽水平、競爭性、觀賞性),高質量才能吸引更多消費群體。
2.建立和開發籃球市場,要結合我國國情。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籃球產業發展方向和整體發展水平,籃球市場必須突出效益兩個字,要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_者統一;以國家調控、依託社會、而向市場為指導方針,形成政府職能由)h產業「向管產業」的轉變的思想體系。
3.在大力發展群眾性籃球運動的基礎上,積極開發和培育籃球市場,在培育過程中,可以借鑒NBA的成功經驗及國際其他球類市場的先進成果,有選擇地吸收和消化。
4.加大籃球自身人才培養,以適應籃球市場發展需要。如在體育院校應加強對體育經濟工作和體育管理人才的培養工作,建設和加強體育經濟與經營管理學科;開辦體育產業學習班,提高現有籃球產業部門經營素質和管理水平。加強市場經濟意識,引進懂經營、會管理、懂籃球的人才,建立長期、系統的營銷策略,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要。
5.進一步加強體育法規建設,完善管理體制,建立完整的管理機構,加強法制觀念,完善約束機制;政府要制定與聯賽有關的法規、制度,保障俱樂部、教練員、運動員的合法權益。如俱樂部注冊、權利義務、收益分配、球員選拔、轉會、工資制度、合同簽定等方而,作出明確規定,作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
6.重視青少年這一消費群體。通過中小學、大學生聯賽,開發有特色消費品,組織有趣的籃球活動,激發青少年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挖掘潛力,促進球市和籃球運動的發展。
7.根據我國經濟、文化及體育發展不平衡的歷史和現實,有步驟地實現由不完善到完善、成熟的籃球市場轉換。以沿海東部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大、中城市,作為市場培育重點,逐步向中、西部大、中城市發展,以至推進農村。在球市差的地區,應與以相應的特殊政策,重點扶植,刺激和促進市場發展。
8.建立與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職業籃球管理體制,如職業籃球聯盟。建議由籃球管理中心與甲A俱樂部組成職業籃球聯盟,籃協以無形資產形式入股,12家甲A俱樂部投入等量資金,共同成立一個股份制形式的職業聯盟;該聯盟應具有相對獨立於政府職能管轄,是一承擔所有籃球俱樂部共同利益的經營機構,它應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便於實現決策的民主化與科學化,使投資者成為聯賽的真止主人,最大限度地調動投資者的積極性;作為籃管中心的職責應是為籃球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必要的條件,並對市場進行有效監督,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爭取政府優惠政策,如稅收、融資等。
四、主要結論與建議
1.我國籃球市場目前還處於初級形成過程,市場開發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通過擴大市場化增量,強化籃球市場化程度,從而建立一個符合我國國情的市場運行體制。
2.採取多種措施,依靠多方配合,開發籃球市場的商業資源;建立新的籃球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提高運動員訓練和競賽水平,營造賽場氣氛,提供多樣化的綜合*河蟹*等方式,提高籃球競賽產品質量。
3.不斷擴大籃球市場的消費需求,進一步開辟門票、開發電視轉播權、標志產品、贊助、廣告、營銷渠道,大力創造CBA職業聯賽品牌、塑造球星,從而激發籃球消費者對籃球運動項目的興趣,擴大籃球市場,增加競爭力。
4.加強體育場館、新聞界、俱樂部、觀眾和企業家之間的聯系,積極合理解決各自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大力開發籃球市場。
5.建立鑒渠道培養,多層次選拔「的籃球後備人才培養體系,以學校為培養基地,充分發揮科研和智力優勢,而向社會,實行有償培養、有償輸出,走學、訓結合之路。
『捌』 籃球的起源和發展
1891年,詹姆斯·奈史密斯在當時的馬薩諸塞州的青年訓練學校任教,由於當地盛產桃子,而且孩子們十分喜歡將掉落在地上的桃子投入到撿拾桃子的桃框中,所以他從這里得到了啟發,並開始採用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類運動的特點,編創了籃球類游戲。
最開始的籃球游戲是沒有場地大小和參與人數的限制的。比賽隊員會被成相等人數的兩個隊伍,並分別站在球場的兩端,在裁判員向球場中央拋球後,雙方隊員會立即進進球場搶球,並力爭將球投入到對方的籃筐中。由於當時用的是桃框,帶有底面,所以投入的球就會在籃子里,必須用梯子才能將框中的球取出。
隨著場地不斷的被改進,籃筐被取消了筐底,開始用鐵圈來代替桃筐,並用木板製作成的籃板來代替鐵絲檔網。場地也開始增設了中線、中圈和罰球線。比賽改為從中場跳球開始。比賽隊員也被改為每隊5人,並分為後衛、守衛、中鋒、前鋒留守等位置。
到了1892年,籃球運動開始從美國傳入到墨西哥,並很快在墨西哥受到歡迎,墨西哥也成為了除美國以外,第一個開展籃球運動的國家。此後,籃球開始逐漸傳入了英國、法國、中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