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相機常用鏡頭有哪些

相機常用鏡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9 17:20:33

Ⅰ 常用的單反鏡頭有哪些

大多數一個初學者第一次都購買相機都會選擇套機,因為可以跟著一支變焦鏡頭――一鏡走天下,適合在不同場合中使用。而我卻第一次真正擁有和接觸的單反鏡頭反而是一支50mm標準定焦鏡頭,當時有朋友笑說不能走天涯了,但這是真的嗎?變焦鏡那麼方便,為什麼我們還要使用定焦鏡呢?通常來說,使用變焦鏡頭想要有大光圈,就得付出非常昂貴代價,而定焦頭用「白菜價錢」就可以輕易買到「燒鵝味道」的大光圈鏡頭。首先,光圈越大,搜集的光線比小光圈的變焦鏡頭多,可以輕易製造淺景深的效果,在晚上或室內弱光環境下不用調高感光度(ISO)就可以拍到所想的照片。再者,因為定焦鏡頭的組件可以製造得比變焦鏡頭細小,所以會很輕巧。同時,由於沒有變焦的「便利」後,你就需要靠自己的移動來拍攝,可以幫助你認真思考構圖。加上定焦鏡頭的構造純粹,素質往往都會比變焦鏡頭高,而且價錢相宜,物美價廉誰能不愛。

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定焦鏡頭最常見的三個焦段:35mm,50mm,85mm。

35mm定焦鏡頭――EF 35mm f/1.4L USM


35mm是著名的人文廣角,同時也適合風光和團體人像,甚至肖像都適合使用。它能在街頭上讓攝影師足夠的空間進行構圖,而且可拍攝的范圍較廣,能將人物及大部分的周邊環境拍進去。再者,具有微廣角的透視感,受到許多街頭攝影或新聞攝影的人士的青睞,所以有人認為用35mm鏡頭拍攝的畫面比標准、人像定焦鏡頭更有「視覺沖擊力」。


50mm定焦鏡頭――AF-S NIKKOR 50mm f/1.8G


50mm定焦鏡頭應該是新手最容易上手的鏡頭。著名攝影師布列松亦喜愛用Leica配搭一支50mm鏡頭拍照,他認為鏡頭對他來說就像是眼睛的延伸,更認為50mm是人眼的焦距,固定使用同一焦距的鏡頭,可以「所見即所得」。透過觀景窗用50mm看到的事物等同於你肉眼當前所看見的,當需要快速構圖時,可以在腦中幻想需要的畫面。這顆廉價高素質的尼康定焦,也被去圈內人士戲稱為「人類光學精華」。


85mm定焦鏡頭――85mm F1.4 EX DG HSM


85mm被稱為人像鏡頭,因為此焦距變形小,而且壓縮感較小,容易營造淺景深,所以常用於影人像時使用。而且由於物理限制關系,焦距愈長的鏡頭難以製造出較大的光圈,但85mm卻輕易有f/1.4,f/1.2等大光圈。再者,此焦距很適合拍攝半身人像相片,拍攝時攝影師與模特兒的溝通相當重要,如果焦距太長會讓兩人難以溝通。而焦距太短,因為需要近距離才能填滿畫面,會令模特兒和攝影師都感到尷尬,所以85mm正是一個合適的距離,讓兩人容易溝通又可以減除尷尬感,人像必備。


以上只是較通用的三款焦距鏡頭,其實定焦鏡頭仍然有很多不同焦距可以選擇,如24mm、135mm等等,所以定焦鏡頭的世界仍然是五花八門,任君選擇。希望大家可以透過日後所累積的經驗可以找出自己所喜愛的鏡頭吧。
其實除了定焦鏡頭,相信不少攝影朋友都有一兩支變焦鏡頭「旁身」。當初學者學懂使用其他的變焦鏡頭後,通常都會選擇購買一支廣角鏡頭以補充不足。因為通常首支變焦鏡頭都是標准變焦,不夠駕馭一些壯觀的風光照。無論是廣角變焦、長焦定焦,其實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鏡頭,因為這些種類鏡頭的製作難度非常大,所以也是各個廠家的技術體現所在。

超廣角鏡頭的選擇――EF 8-15mm f/4L Fisheye USM


因為廣角變焦比較少人會用到,所以會為大家介紹一些使用技巧:
(1)一切從簡


初學者拍攝風光時,都想拍下當時所有事物,甚至一花一草都不會放過,所以通常都想「大而全」。廣角鏡頭難以駕馭的地方也是如此,往往在照片中都會拍到一些不想要的東西,這些不必要的元素很容易容易影響觀感。其實,拍攝風光也應該一切從簡,不需要堆疊太多的前景、中景、後景,而且這樣有效引導觀眾的視覺焦點,而不是被擾亂視線。
(2)嘗試不同尋常的角度


嘗試用不同角度拍攝事物,讓自己學慣用不同角度去觀察事物。例如將相機貼近地面,然後用水平角度拍攝貼近地面的主體拍攝物件,通常都會得到一個新鮮的畫面。也可以嘗試向上拍攝事物,保留更多的天空與留白,令畫面製造更多空間感,同時也不會感到局促。
(3)留意物體的大小關系


使用廣角鏡頭,會有「近大遠小」的效果,即是會誇大鏡頭附近的物件,而使遠處的物體變小。當拍攝的時候可以留意身邊的事物,可以藉此作為前景襯托你所拍攝的主體,有時候亦可以得一些有趣的效果,如物件大小和正常時相反等等。
(4)利用廣角改變線條


拍攝時發現附近有些線條,如馬路等可以藉助廣角鏡頭來加強照片透視感。例如拍攝建築物時,可以藉助它的線條,從下而上拍攝,因為廣角鏡有鏡頭扭曲的特性,因此在邊緣的事物會被拉長和放大,可以使事物顯得巨大之外亦讓照片顯得有張力。

Ⅱ 照相機鏡頭的類型主要有哪些

外界的景物只有通過鏡頭,才能在照相機的焦平面上聚焦成像。影像品質的高低,主要取決於鏡片的材質、鍍膜的質量、組裝的精度等,低色散、非球面、防抖動和恆定的大光圈是當今品牌鏡頭的重要指標。
    鏡頭的類型:
    1. 標准鏡頭
    標准鏡頭的鏡頭焦距和底片(數字照相機為攝影感應器)對角線接近,因此其拍攝視覺與人眼視覺大致相近,透視比例也基本相同。其特點是成像質量較好,透視畸形變小,光圈絕對口徑大,較適合翻拍或在照度較低環境下利用自然光拍攝等。

    2. 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比標准鏡頭的焦距短,具有視角廣、成像小、景深長的成像特點,它特別適合拍攝風光等全景或遠景的大場面大景深的照片。一般拍攝風光、會議、新聞、旅遊留影以及生活攝影等其他題材時都會用到廣角鏡頭,這是攝影者較常見的鏡頭。

    3. 長焦距鏡頭
    長焦距鏡頭比標准鏡頭的焦距長,具有視角小、成像大、景深短的成像特點,適合拍攝特寫、近景以及需要元距離取景而不便靠近拍攝的題材。長焦距鏡頭在近距離選擇較大光圈拍攝時,因為景深短,對焦距比較高,無論手動聚焦還是自動聚焦,最好認真復核,確保焦點清晰。
    4. 變焦距鏡頭
    上述3種鏡頭都是固定焦距鏡頭,而目前攝影者最常用的還是變焦距鏡頭,變焦鏡頭取景更加方便,可在不改變視點位置的條件下通過改變鏡頭焦距來攝取不同視角景物。變焦鏡頭的主要類別有廣角到中焦的變焦鏡頭、中焦到長焦的變焦鏡頭和長焦變焦鏡頭。一般使用APS-C規格的單鏡頭反光數字照相機者可選擇18-55mm(18-35mm)、70-210mm的變焦鏡頭以滿足日常各種題材的拍攝的需要。早期變焦距鏡頭的成像質量一般較定焦距鏡頭略差,有效口徑也不夠大。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現在,與定焦距鏡頭相比,變焦距鏡頭的成像質量毫不遜色,並且出現了大有效口徑、高變焦距倍率的變焦距鏡頭。
    5. 特效鏡頭
    (1)移軸鏡頭
    移軸鏡頭具有矯正正透視變形的功能,主要用來拍攝建築。移軸鏡頭可在比較垂直角度取景的前提下,把鏡頭的像平面中心向調焦平面中心之上或之下移動,從而將建築的頂部或底部較多地移進鏡框內而垂直線條仍然保持垂直。

    (2)微距鏡頭
    微距鏡頭主要用於近距離拍攝細小物品的鏡頭。微距鏡頭在控制透視,色彩還原以及清晰度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現,使用時與一般鏡頭無異,也可用來拍攝一般場景。常用微距鏡頭有3種:一種焦距為55-60mm,類似標准鏡頭,一種焦距90-105mm,如著名的騰龍MFSP90mm微距鏡頭;還有就是焦距180mm、200mm的微距鏡頭。焦距長的微距鏡頭即使在較遠攝距也能獲得較大成像,拍攝小昆蟲等效果較好。微距鏡頭的檔次不同,規格也不同,成像倍率也不同,但大部分微距鏡頭為1:1的近攝倍率,也有1:2或2:1的倍率。盡管目前攜帶型數碼照相機大都可在很近的攝距拍攝,但其近攝成像質量肯定不如微距鏡頭的近攝成像質量。

單反相機的鏡頭分為哪幾種

1、廣角鏡頭

本意義上的廣角鏡頭是指的焦距在35mm以下的鏡頭,比如28mm、24mm甚至是16mm的鏡頭。一般來說,24mm以下的鏡頭都稱為超廣角鏡頭了。鏡頭的焦距要乘以1.5或者1.6,所以,對於這類單反來說,16mm的才能算超廣角鏡頭。

2、標准鏡頭

一般來說,焦距是50mm或者85mm。50mm的鏡頭視角跟人眼最接近,但也只能因為如此,想用好標頭很難,因為它不像超廣角或者微距鏡頭那樣,能拍出人眼無法感受到的畫面。85mm的鏡頭則一般是人像鏡頭。

3、中長焦鏡頭

一般是100mm或者135mm。其中100mm的鏡頭一般是微距鏡頭,135mm的鏡頭也是人像鏡頭,只不過側重於半身人像,而85mm更側重於全身的人像。

(3)相機常用鏡頭有哪些擴展閱讀

利用長焦鏡頭可以把遠處的拍攝物體拉近適用於拍攝遠處的景物或者是拍攝不易接近的被攝物體,例如拍攝野生動物體育賽事舞台演出或者是特寫長焦距鏡頭能夠明顯的壓縮畫面的空間縱深距離使畫面變得扁平,獲得較淺景深的畫面效果。

雖然長焦鏡頭能夠使處於雜亂環境中的被攝物體得到突出,但同時給精確調焦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在拍攝時焦距稍微不精確,就可能造成主體模糊。

Ⅳ 攝影常用的定焦鏡頭有哪些

單反相機最常用的鏡頭選擇哪一種好,要根據自己喜愛的攝影題材和經濟條件來確定。不同的攝影題材,例如風光、人像、生態花卉等,對常用鏡頭的焦段、最大光圈的要求都不相同,喜愛的題材不同,選擇的常用鏡頭就不會一樣;再有,鏡頭質量越好的就越貴,價格相差十分懸殊,選擇哪個就要看自己的經濟條件。單反的鏡頭種類那麼多,就是為了適應不同人的不同需要,沒有哪一個鏡頭是能夠適應所有人需要的最好鏡頭,或者是拍攝什麼都合適的萬能鏡頭。

一般使用,或初學攝影,推薦使用單反套機的套頭做常用鏡頭,套頭的焦段大部分是在廣角到標准焦段的范圍(大多是在18-135mm之間),可以應對大部分普通攝影的需要,且價廉物美,只是畫質水平一般。拍攝多了,熟悉了,在拍攝主題上也有了自己一定的愛好,那時,自己也知道配什麼鏡頭最好了。

對畫質要求高的,經濟條件又允許的,可以選擇好鏡頭,在佳能,就是帶紅圈的鏡頭(鏡頭型號中帶L)。在選擇變焦鏡頭還是定焦鏡頭上,是兩者各有優劣,變焦鏡頭使用方便,但定焦鏡頭在相似的價位上,在畫質、最大光圈上更好些。喜愛拍攝人像的,可以配大光圈定焦鏡頭,焦段是35、50,還是85的,看各人拍攝習慣;喜愛生態花卉攝影的有個微距鏡頭不錯,常用的焦段是100mm左右,即通常說的百微;風光攝影則廣角、長焦的變焦鏡頭都不能少,一般是廣角的用得更多些;經濟條件允許,可以選擇大三元、小三元,組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常用焦段鏡頭組。

數碼相機的鏡頭有哪幾種

鏡頭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標准鏡頭

  2. 廣角鏡頭

  3. 長焦距鏡頭

  4. 變焦距鏡頭

  5. 特效鏡頭

前面3種都是固定焦距鏡頭,目前攝影者最常用的還是變焦距鏡頭。

鏡頭的分法各種各樣,下面是一些其他分法:

http://..com/link?url=bKlTP85eB7eCdpg-JnW8mOluxLJ6MgBxK71v3cH_uMs_UY9jaPkEe7Fr-BEQ1VoNkOKl5Tu2lffM-WM3H56cR77dYOObWfxzIFa86

對以上5種鏡頭的詳細說明,可以看下面篇文章:

http://jingyan..com/article/870c6fc3286c92b03fe4bee2.html

Ⅵ 相機鏡頭分類有哪些

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使生產出的照相機花樣百出、種類繁多、結構復雜、機械精密,新產品層出不窮。
無論各種照相機如何變化,結構如何紛繁,但它們的基本結構是一致的:
一是要具備將特體結成光學影像的成像系統,即鏡頭;
二是要具備由鏡頭至膠片之間的曝光通道,即暗箱;
三是要具備一架能將各部件承裝起來的載體,即機身;
四是要具備一個能盛裝感光膠片的裝置,即後背。所以,一切照相機的基本結構均為四個部分--鏡頭、暗箱、機身與後背。關於這個四個部分,詳述如下:

①鏡頭部分

用光學玻璃製成的鏡頭,把進入鏡頭的光線匯聚起來,在感光膠片上形成一個清晰的影像。比較復雜的鏡頭由兩片或更多的光學玻璃組成的透鏡,叫做透鏡單元。透影單元組成一個整體,這就是攝影鏡頭。
照相機的鏡頭包括透鏡組、光圈、快門三個部分。
鏡頭是由透鏡構成的,透鏡片數與組數的多少,決定著鏡頭的質量與優劣。
光圈是由多片多屬葉片組成的。它用控制鏡頭納光孔的大小,達到控制進入膠片光線的多少。在控制葉片的伸縮中,使得進光孔變大變小,從而來控制通過鏡頭投向膠片光束的大小。這種光孔大小的數值用光孔號碼或f /值標注在鏡頭上。
快門是由金屬片或膠質綢布製成的。它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即控制進入相機的光線和投射到膠片反經歷的時間。正確的曝光,可使被攝對象獲得清晰的影像。

鏡頭的種類:

鏡頭的種類很多,不存在一種「最好的」鏡頭。因為各種鏡頭都有獨特的功能、適用范圍和優點,針對拍攝需要去選擇鏡頭,才是正確的。
依據拍攝畫面的不同效果及照相機鏡頭焦距的長短,通常鏡頭的種類有:標准鏡頭、廣角鏡頭、遠攝鏡頭、魚眼鏡頭、反射式鏡頭、變焦鏡頭和特殊鏡頭等。

●標准鏡頭

標准鏡頭屬於校正精良的正光鏡頭,其焦距長度等於或近於所用底片畫幅的對角線,視角與人眼的視角相近似。如135相機的畫幅為56×56mm, 那麼其標准鏡頭焦距則為50mm。因而,標准鏡頭的成像效果,諸如攝取景物的范圍、前後景物的大小比例帶來的透視感等,都與人眼觀看的效果類同,畫面影像較為真切自然,其成像質量相對來說比較高,故而在各種攝影中應用廣泛,適應力強。凡是要求被攝景物必須符合正常的比例關系,均需依靠標准鏡頭來拍攝。它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鏡頭。

●廣角與超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的特點是:焦距短、視角廣、景深長,而且均大於標准鏡頭。其視角超過人們眼睛的正常范圍。
凡視角在70度至90度左右的鏡頭,即為廣角鏡頭;其視角為100度左右的,即稱為超廣角鏡頭。這類鏡頭其最大的優點為在較近距離內拍攝較大的場景。
它具體的特性與用途表現在:景深大,有利於把縱濃度大的被攝物,清晰地表現在畫面上;視角大,有利於在狹窄的環境中,拍攝較廣闊的場面;景深長,可使縱深景物的近大遠小比例強烈,使畫面透視感強。其缺點是,影像畸變差較大,尤其在畫面的邊緣部分,因此在近距離拍攝中應注意變形失真。

●遠攝與超遠攝鏡頭

這類鏡頭也稱長焦距鏡頭,它具有類似望遠鏡的作用。
這類鏡頭的焦距長於、視角小於標准鏡頭。如135相機,焦距在200mm左右,視角在12度左右稱為遠攝鏡頭,焦距在300mm以上,視角在8度以下稱為超遠攝鏡頭。
這類鏡頭具有的特點表現在:景深小,有利於攝取虛實結合的形象;視角小,能遠距離攝取景物的較大影象,對拍攝不易接近的物體,如動物、風光、人的自然神態,均能在遠處不被干擾的情況下拍攝;透視關系被大大壓縮,使近大遠小的比例縮小,使畫面上的前後景物十分緊湊,畫面的縱深感從而也縮短;影象畸變差小,這在人像中尤為見長。

●魚眼鏡頭與反射式鏡頭

魚眼鏡頭是一種極端的超廣角鏡頭。對135相機來說是指焦距在16mm以下,視角在180度左右,因其巨大的視角如魚眼而得名。它拍攝范圍大, 可使景物的透視感得到極大的誇張。它使畫面嚴重的桶形畸變,故別有一番情趣。
反射式鏡頭是一種超遠攝鏡頭,外觀短而胖,比相同焦距的遠攝鏡頭短一半,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它的缺點是只有一檔光圈,故對景深控制不利。

●變焦鏡頭

變焦是鏡頭可以改變焦點距離的鏡頭。所謂焦點距離,即從鏡頭中心到膠片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上的距離。焦距決定著被攝體在膠片上所形成的影像的大小。焦點距離愈大,所形成的影象愈大。
變焦鏡頭是一種很有魅力的鏡頭。它的鏡頭焦距可在較大的幅度內自由調節,這就意味著拍攝者在不改變拍攝距離的情況下,能夠在較大幅度內調節底片的成像比例,也就是說,一隻變焦鏡頭實際上起到了若干只不同焦距的定焦鏡頭的作用。世界上第一隻用於攝影的變焦鏡頭是1959年問世的,焦距變化為36--92mm,用於135相機。現代變焦鏡頭的種類已越來越多, 成像質量也越來越高,日益倍受攝影者親睞。

1.變焦鏡頭的種類

現代變焦鏡頭的種類繁多,總體來說有自動變焦和手動變焦兩大類。前者用於自動聚焦相機,後者用於手動聚焦相機。無論自動變焦或手動變焦,從廣角變焦鏡頭直至遠攝變焦鏡頭應有盡有。有關變焦鏡頭種類的實用常識包括以下方面。
變焦范圍--從變焦范圍的角度看,基本種類有:20--35mm左右的廣角變焦鏡頭,35--70mm左右的標准變焦鏡頭、70--210mm 左右的中遠變焦鏡頭,200--400mm左右的遠攝變焦鏡頭等。
變焦倍率--從變焦倍率的角度看,基本種類有2倍、3倍、4倍、5倍、 6倍等。2倍的主要有20--35mm,25--50mm,28--55mm,35--70mm, 75--150mm,100--200mm,200--400mm等;3倍的主要有28--85mm,35--105mm,70--210mm,85--250mm,100--300mm等;4倍的主要有50--200mm,150--600mm等,5倍的主要有28--135mm,50--250mm等,6 倍的主要有35--210mm,50--300mm等。

變焦方式--手動變焦有「單環推拉式」與「雙環轉動式」兩種。

「單環推拉式」的變焦環也是聚焦環,前後推拉為變焦,轉動為聚焦。具有使用方便、有利快速拍攝的優點,但也存在缺點,如俯拍、仰拍時鏡頭簡易滑動;當聚焦在先、變焦在後時,易使焦點發生偏移而影響成像清晰度。
「雙環轉動式」的變焦環與聚焦環各自獨立,轉動操作互不影響,因而不存在單環推拉式的上述缺點,但操作不如單環式簡便,尤其當採用「變焦拍攝爆炸效果」的特技時,不如單環推拉式。

2.變焦鏡頭的優缺點

變焦鏡頭最大的優點是一隻變鏡頭能代替若干只定焦鏡頭的作用,因而攜帶方便,使用簡便,既不必在拍攝中不斷更換鏡頭,也不必為攝取同一對象不同景別的畫面而前後跑動。
變焦鏡頭的主要缺點是它的口徑通黨較小,黨會因此而給拍攝帶來麻煩,如想用高速快門速度時、想用大光圈時等,往往不能滿足需要。使用變焦鏡頭後的取景屏也不如定焦鏡頭明亮,還常常會使裂像聚焦指示失靈。此外,在生產技術水平相同的前提下,變焦鏡頭的成像質量總比定焦鏡頭要差些。

3.變焦鏡頭的選擇

配備一隻變焦鏡頭--除非專門為了遠攝的需要,通常配備一隻變焦鏡頭宜選擇包含廣角、標准與中焦的鏡頭,如28--85mm、28--135mm、35 --70mm、35--105mm、35--210mm等。「35--70mm」的雖然變焦倍率較小,但以輕巧見長,價格也相對較低,也能足以應付大量的日常拍攝需要,現代有些相機已將這種變焦鏡頭取代原先定焦的50mm標准鏡頭。「28--135mm 」的焦距變化范圍是較為理想的,但偏重些,價格也相對較高。「28--85mm」對常有室內拍攝的攝影者較為理想;「35--210mm」雖然變焦范圍極大, 適用性也相對較大,但體積過大過重,黨給拍攝帶來不便,僅考慮變焦倍率大小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方法。
配備兩只變焦鏡頭--手中有兩只變焦鏡頭幾乎能滿足各種拍攝需要。選擇兩只變焦鏡頭的基本考慮是包括所有常用的焦距,並不使兩只變焦鏡頭的變焦范圍有過多的重復。從這一指導思想出發的基本選擇有「35--70mm」加上「70--210mm」、「28--85mm」加上「85--250mm」、「24--50mm」加上「50--250mm」等。如果你的鏡頭主要用於遠攝,那麼「150--600mm 」是理想的,可以再配上「28--135mm」或「35--105mm」。
盡可能使兩只變焦鏡頭的變焦操作方式一致也很重要。「推拉式」和「轉動式」各有優缺點,只要一致,熟能生巧,便於使用。

Ⅶ 常用鏡頭的種類、特點和用途

1、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大致分為兩類: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在24mm~45mm之間;超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小於24mm,其中有一種特殊的鏡頭叫魚眼鏡頭,焦距甚至只有幾毫米。

在拍攝廣闊的大場面時,攝影者一般都依靠廣角鏡頭焦距短,表現的景物景深長的特點,將從近到遠的整個景物都納入清晰表現的范圍。此外,用廣角鏡頭拍攝時,如果同時採用較小的光圈,則景物的景深就會變得更長。

2、中焦鏡頭

中焦鏡頭的焦距在50mm~135mm之間,該焦距中包括許多大家常用的焦段:50mm標准鏡頭,85mm人像鏡頭,100mm微距鏡頭,135mm人像鏡頭等。

通常情況下,人眼的視角是50°左右,於是人們將傳統35mm相機鏡頭中近似與人像視角范圍內的鏡頭稱為標准鏡頭,它的焦距為50mm,拓展到變焦鏡頭,只要焦段覆蓋了50mm的變焦鏡頭,一般都稱為標准變焦鏡頭。

標准鏡頭與人眼看到的效果非常接近,拍出的畫面能給人更加真實的感覺,它幾乎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的拍攝。

由於標准鏡頭的用途非常廣泛,所以很多人購買的第一支鏡頭就是標准變焦鏡頭,第二支鏡頭就是50mm定焦鏡頭。

3、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是指焦距在200mm以上的鏡頭,它又分為長焦和超長焦兩種,長焦的焦距在200~300mm之間,適合拍攝特寫,舞台等,超長焦的焦距在400mm以上,常用來拍攝無法靠近的鳥類、野生動物等,以及大型體育館內的比賽。

(7)相機常用鏡頭有哪些擴展閱讀

鏡頭結構:

(1)採用鏡片數目:多類型鏡片組合,可減少色偏改善聚焦等問題,但會減少透光率。

(2)鏡片透光率:好鏡片透光率佳價格貴,差鏡片較會阻擋光線通過。

(3)鍍膜與研磨:鏡片鍍膜與研磨技術影響鏡片品質。

(4)機械裝置:鏡頭內部機械結構精密度,影響鏡片移動精確度及可靠度,品質差機械結構,會產生調整誤差及不一致性。

Ⅷ 鏡頭種類有哪些

鏡頭的分類又可依焦距、依光圈分和依鏡頭伸縮調整等方式分類:

1、依據焦距分類有固定焦距式、伸縮式、自動光圈或手動光圈等類型。

2、依據焦距數字大小區分分類有標准鏡頭、廣角鏡頭、望遠鏡頭等類型。

3、依據光圈分分類有固定光圈式 ( fixed iris ) 、 手動光圈式 ( manual iris ) 、自動光圈式 ( auto iris ) 等類型。

4、依據鏡頭伸縮調整方式分類有電動伸縮鏡頭、手動伸縮鏡頭等類型。

(8)相機常用鏡頭有哪些擴展閱讀

鏡頭一般表現手法:推鏡頭、移鏡頭、跟鏡頭、搖鏡頭、旋轉鏡頭、拉鏡頭、甩鏡頭、晃鏡頭等

鏡頭是影視創作的基本單位,一個完整的影視作品,是由一個一個的鏡頭組成的,離開獨立的鏡頭,也就沒有了影視作品。

通過多個鏡頭的組合與設計的表現,完成整個影視作品鏡頭的製作,所以說鏡頭的應用技巧也直接影響影視作品的最終效果。

Ⅸ 相機有哪些鏡頭

鏡頭分類
鏡頭主要分為變焦和定焦,還有增倍鏡。

變焦鏡頭
變焦鏡頭我們剛才已經試用了,就是焦距可變,也就是可以推拉的鏡頭。除此之外還有定焦鏡頭,就是焦距不能變只有一個焦段,或者說只有一個視角。

在鏡頭外觀上二者存在明顯的差異,定焦鏡頭只有對焦環(就是控制清晰度的,稍後介紹),而變焦鏡頭擁有兩個環,一個對焦環(控制清晰度)和變焦環(控制視角,即推拉)。

定焦鏡頭
定焦鏡頭因為其焦距固定,因此比較好分類:

廣角鏡頭:一般低於35mm的鏡頭為廣角鏡頭,低於28mm的為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視角廣,縱深感強,景物會有變形,比較適合拍攝較大場景的照片,如建築、集會等。

中焦鏡頭:一般在36mm到134mm的鏡頭為中焦鏡頭。中焦鏡頭比較接近人正常的視角和透視感,景物變形小,適合拍攝人像、風景、旅遊紀念照等。

長焦鏡頭:一般高於135mm以上的鏡頭為長焦鏡頭,也被稱為遠攝鏡頭。其中,大於300mm以上的為超長焦鏡頭。長焦鏡頭視角小,透視感弱,景物變形小,適合拍攝無法接近的事物,如野生動物、舞台等,也可以利用長焦鏡頭虛化背景的作用,拍攝人像。

變焦鏡頭因其焦段變化,不好一概而論。假設其焦段在廣角、中焦、長焦的一段或者兩段間變化,也可以稱為廣角變焦鏡頭、中長變焦鏡頭等。

可參見<非常攝影手記--2天玩轉單反相機>(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

增倍鏡
增倍鏡是能夠增大相機光學變焦倍數的鏡頭。如果光學變焦倍數不夠,我們可以在鏡頭前加一增倍鏡,其計算方法是這樣的,一個2倍的增倍鏡,套在一個原來有4倍光學變焦的數碼相機上,那麼這台數碼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由原來4倍變為8倍,即以增距鏡的倍數和光學變焦倍數相乘所得。但是會降低相對應的有效光圈,如2倍增倍鏡就會降低相當於2級的有效光圈。但多數對應的鏡頭仍能完成自動對焦下的拍攝。

維護
一般情況下,建議使用吹氣皮囊將其吹掉。也可以配合使用專用的軟毛刷輕拂鏡頭表面。一般來說,鏡頭表面有一些灰塵其實並不會對成像的清晰度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因此,若是沒有影響到拍攝效果,盡量不要擦拭鏡頭。

如果鏡頭表面有霧氣出現,最好將相機翻轉,使相機鏡頭朝上,讓霧氣自然散去。如果必須擦拭,也最好使用專用的鏡頭紙對鏡頭表面進行"沾吸"。

如果鏡頭表面有沙粒或其他硬性顆粒附著,很容易造成鏡頭表面的劃傷,這時,我們就必須對鏡頭進行清潔處理了。

在擦拭鏡頭時,絕對不能使用普通的軟布或紙質物質,這些都極易劃傷鏡頭表面。也要慎用一些專門的鏡頭紙,因為有些鏡頭紙是經過化學處理過的,如一些眼鏡專用類清潔用紙,很有可能對鏡頭表面特殊的保護膜造成傷害。因此,在清潔鏡頭時,最好的選擇是採用該數碼相機專用的清潔工具。可以到相機專營店選購,根據實際情況,配合鏡頭專用清洗液,從而得到比較滿意的清潔效果。

對鏡頭最好的維護就是在平常使用時加倍地呵護,在拍攝過程中養成及時蓋好鏡頭蓋的習慣。因為這才是維護鏡頭最有效的方法。

Ⅹ 相機鏡頭分類有哪些

據焦點距離不同,拍攝范圍不同,鏡頭分為三種,廣角鏡頭(一次拍攝就能覆蓋很廣范圍)、標准鏡頭(跟人眼的視野比較相似)以及長焦鏡頭(能夠將遠處物體拉近)。焦點距離簡稱焦距,單位是mm。焦距越大,拍攝范圍越窄。標准鏡頭的焦距為50mm左右,比50mm小的鏡頭屬於廣角鏡頭,比50mm大的鏡頭屬於長焦鏡頭。

之前介紹過,鏡頭還可以分為焦距固定的定焦鏡頭以及可以變化的變焦鏡頭。此外還有一些功能比較獨特的鏡頭,比如微距鏡頭等。需要注意的是,定焦鏡頭雖然焦距單一,但是並不意味著不方便。相反,一般定焦鏡頭都具有比較大的光圈,所以容易拍攝出具有虛化效果的照片。

在上述鏡頭中,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對照片構圖的影響較大,對此下騙教程中有詳細介紹。熟練掌握這些鏡頭的特點,可以大幅提高構圖能力。對於一張優秀的照片來說,除了相機本身的功能外,鏡頭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對於構圖來說也是如此。

鏡頭可以改變取景范圍,而且可以改變攝影鳳格。

閱讀全文

與相機常用鏡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