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約多少錢 德國 哈林夫相機 什麼型號 求解答
1、這是德國的林好夫(Linhof,林哈夫、林可夫)特藝系列大畫幅膠片(4X5)相機;
2、林好夫特藝系列相機具備測距觀景器,雙軌折疊式設計,烏龜殼造型(鏡頭、皮腔、復雜的調整機構等所有零部件均可縮進一個殼子之中),可細分為特藝45、特藝2000、特藝3000等,圖中的相機是林好夫特藝45(Master Technika 45);
3、林好夫特藝45有普通版、經典版和紀念版等,根據相機的造型(如相機右上角的廣角翻蓋版),圖中的相機是特藝45普通版;
4、林好夫特藝45普通版發布於1972年,最大皮腔長度435 mm,機頂翻板可向上折疊便於移動廣角鏡頭,內藏75到360 mm鏡頭用的凸輪聯動測距器;
5、林好夫特藝45普通版目前二手市場的價格在7000元左右浮動,成色差的在5000以內,成色好的在10000元以內。
⑵ 我有一個林哈夫相機不知道是什麼型號的,,想出手不知道價值是多少
好經典的相機,還是別賣了吧,很值得收藏的。畢竟林好夫是大畫幅相機里永恆的經典!
⑶ 德國相機有什麼名牌的
1、徠卡(Leica):是由一家同名的德國公司生產的照相機的品牌,由徠茨和照相機的前音節組成,徠卡相機最初問世於1913年,是世界上最早35mm的照相機。
⑷ 林哈夫的首部相機
第一部林哈夫摺合式相機於1899年製成,它的支撐架設計得有趣並且節省空間,只是有點兒欠缺靈活性,當時這部相機的外殼是以木板製成的,即便如此,當年人所共知的林哈夫葉片式快門卻已大批量生產並裝配在林哈夫相機上,並供應德國與其它國家。大約到上世紀初,林哈夫才開始發展全金屬製造的精密相機,一直到三十年代初當有關搖擺的技術困難解決後,這種金屬製造的相機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⑸ 林哈夫的相機型號
型號:技術Ⅲ型
生產年份:1946-1957
功能:林哈夫第一架內置旁軸測距金屬相機。此測距裝置是在Ⅲ型之後才開始廣泛應用的,因此我們可就其金屬構造及測距儀大致分辨出之前的Ⅰ型與Ⅱ型。
體積:110×170×180毫米
重量:2.4kg
型號:技術Ⅳ型
生產年份:1956年-1964年
功能:更大及堅固的機身,光軸前後俯仰。可調無限遠停止閥新型設計的鏡頭板成為其後型號的標准。改良的後背為國際通用型,重合式測距儀可令其使用75毫米至360毫米鏡頭。
體積:110×185×218毫米
重量:2.75kg
型號:技術V型
生產年份:1963年-1976年
功能:自打V型後測距插刀已經標准化,鏡頭已可互換於相機之間。當相機打開面對您時可看到升起前板的裝置由左下方的小鈕改為右下方的小橫把。這使得在用90毫米或以下鏡頭時上升前板容易多了。
體積:110×185×218毫米
重量:2.75kg
型號:特藝型
生產年份:1972年-
功能:皮腔可最長延伸為435毫米。機殼頂上的小翻蓋使用廣角鏡頭時可加大上升功能。連動對焦器可使用75至360毫米鏡頭。
體積:110×185×218毫米
重量:2.6kg
型號:2000型
生產年份:1995年-
功能:有史以來最小巧的也是最好用的林哈夫技術相機。其後置對焦撥桿使用廣角鏡頭進非常方便。另外可配置電子對焦器使鏡頭連動對焦。
體積:180×180×110毫米
重量:2.55公斤 提起林哈夫不得不提起它的6×9型號,它具備了技術相機的搖擺仰功能又不失小巧。我經常帶著它上山下海而它的重量比起一套120單反相機還要輕。尤其是當我使用它照彩色反轉片時,電分出來的結果與4×5或以上的大片差別甚微。此外,這種相機又因使用120膠卷,價格比起大片便宜和方便了很多。另外國外越來越多的專業攝影師使用此類相機與數碼背結合拍攝商業作品,效果令人驚嘆。
型號:技術原型
生產年份:1934-
功能:第一台四方型技術相機配置旋轉後背功能。
體積:不詳
重量:約1.5公斤
型號:技術Ⅲ型
生產年份:1950-1954
功能:測距與對焦在同一個視窗里。盒型摺合設計。三段延長滑軌。前組可後俯仰15度。機身覆蓋黑/綠皮。
體積:90×135×182毫米
重量:1.75公斤
型號:技術Ⅳ型
生產年份:1956-1964
功能:觀景器可配置擋板與對焦尺距。皮腔可延長至300毫米。可使用47至360毫米鏡頭。前組可俯仰15度及上升50毫米
體積:90×135×182毫米
重量:1.8公斤
型號:技術Ⅴ型
生產年份:1963-不祥
功能:極為稀有的林哈夫6×9機種。後背鎖鈕經過改良。不多見的林哈夫機身鍍漆加工。前組增加了橫移功能。
體積:145×165×90毫米
重量:2.20公斤
型號:技術70型
生產年份:1962-1979
功能:觀景器與對焦在同一視窗內。觀景器內線框取景並有自動視差補償功能。內置測光表。
體積:96×160×210毫米
重量:2.58公斤
型號:超級型
生產年份:1972-
功能:最新款式的林哈夫69相機,功能與V型相同,也是最好用的林哈夫技術相機。
體積:145×165×90毫米
重量:2.20公斤
型號:研究Ⅳ型
生產年份:1962-1979
功能:最好用的林哈夫6×9技術相機。相機整體結構最為合理與堅固。
體積:150×145×80毫米
重量:1.25公斤
型號:研究Ⅴ型
生產年份:1964-1971
功能:最小巧的林哈夫69技術相機。產量稀少並不多見。
體積:145×140×90毫米
重量:1.35公斤 林哈夫除了出產了不同型號的120技術機型外也生產了兩款新聞相機。從今日的新聞拍攝角度來看,此兩款相機既笨重又不具備自動對焦及測光系統,但在1956年它出廠時震驚世界並贏得了設計金獎。更為稀有的是它不但配置了聞名的德國蔡司Biogon(彪綱),Planar(普蘭納)及Sonnar(松納)鏡頭,更具備了後背搖擺及俯仰功能。
型號:新聞Ⅳ型
生產年份:1956-1963
功能:可換鏡頭設計,6×9片幅,蔡司53Biogon,100Planar,180Sonnar史耐德:53S-Augulon,105Xenotar鏡頭。
體積:150×185×200毫米
重量:2.8公斤(連標頭)
型號:新聞70型
生產年份:1963-1979
功能:可換鏡頭設計,6×7片幅,蔡司53Biongon,80Planar,180Sonnar以及史耐德53S-Augulon,80Xenotar,180T-Arton鏡頭。
體積:140×180×210毫米
重量:3.2公斤(連標頭) 林哈夫的單軌相機比起大名鼎鼎的仙娜失色了不少。但是有兩款機型設計的確極為出色。那就蛇的單軌摺合卡丹4×5與卡丹6×9,此兩款機型體積輕巧摺合起來與林哈夫的技術型差不多,但它具備了一切座機應有的功能。此設計使它既可用於影棚拍攝商業及廣告,又可攜帶出外拍攝風光,整個裝卸摺合只需十幾秒鍾就可完成並不需把機身拆散。
⑹ 膠片相機怎麼價格差那麼多呢
膠片相機現在看來已經是過去的古董了,價格相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品牌價值:哈蘇、徠卡、林哈夫等世界著名相機品牌,其廠商如名表、服裝中的奢侈品牌一般,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哈蘇誕生於1841年至今,徠卡誕生於1819至今,林哈夫誕生於1887至今,祿來誕生於1920至今,今天我認為最兇猛的阿爾帕相機也誕生於1918年。就連模仿德國起家的尼康,也誕生於1917年,但它生產相機的時間在二十世紀50年代左右。而中國的海鷗、長城、鳳凰、熊貓都會建國後模仿國外產品搞的輕工業,的確沒有可比性。
2,技術先進:膠片傳統相機如同瑞士手錶一樣屬於精密機械范疇,任何著名相機品牌同時要具備兩種能力——優秀的光學生產能力和頂尖的精密機械工藝,在此方面,德國是最優秀的,其次是英國、瑞典、瑞士、法國等歐洲國家,美國、日本這樣的國家都望塵莫及,國產的相機工藝相比較而言就屬於「粗製濫造」了。就光學和精密機械製造技術,今天的日本落後歐洲20-30年,而我們落後日本至少30年。
3,品質優異:世界優秀的傳統相機是可以使用數百年而品質始終不變,比如,今天的數碼相機正常工作溫度一般是-10~40度,超過這個范圍,數碼相機故障率就極高,但傳統機械相機可以在-50~70度中正常功能工作;其次,成像的卓越程度是當代捧數碼相機的攝影愛好者們無法想像的,比如,用尼康FM2使用國產普通樂凱膠卷(ISO400)換算成今天數碼像素的話大概在1200W~1400W像素,如果用哈蘇120相機或徠卡使用最好的那個時代最好的膠卷拍攝的照片算成今天數碼像素的話要超過數十萬萬像素甚至數億像素,這就是品質,光學技術的頂級品質達到了CCD無法撲捉和模擬的地步。
4,收藏價值:世界頂級相機品牌的相機因製造工藝高超復雜,而數量稀少,如同賓利、蘭博基尼、勞斯萊斯汽車一般,都是手工製造,數量稀少、品質卓越、具備收藏價值,而且以後越來越稀有。目前,如同瑞士手錶一般,哈蘇相機、阿爾帕相機、蔡司鏡頭等還是使用手工製造,尼康的高品質鏡頭也是手工製造。
老相機使用的都是光敏膠片,只是有幅面大小,名感度高低等區別,膠卷又叫菲林,一般分135和120兩種,屬於膠片的一種。
⑺ 現在市面上能買到的最高像素的相機的像素是多少萬
哈蘇
H3D
II
單反相機,3900萬像素,售價也相當驚人,達到了25萬元人民幣。
當前市面上較流行的高像素單反相機有:佳能5D
2、索尼A900等,都是2450萬像素,價格在1.5——1.8萬元。
卡片機我見過的最高是1500萬像素,佳能IXUS980IS,市價大概2400元左右。
⑻ 林哈夫617相機是什麼時候生產的
617SII上市時間是2011年,生產時間不詳,SIII是1997年開始生產,TECHNORAMA 617 S應該是這個系列的一代機,1988年生產。
⑼ 現在世界上最貴最好的照相機是什麼_型號是什麼多少錢
……這個不好說,衛星,天文望遠鏡上都需要用到,很貴的是萊卡,萊卡的相機都不便宜,暫時可以日用的好相機:賓得645z,六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