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相機攝影時參數怎麼設置
相機的參數調整主要包括拍攝格式、色彩空間、白平衡設置、照片風格和感光度設定五個方面。
一、如何設置色彩空間:
1、什麼是色彩空間:色彩空間(ColorSpace),又稱為色域空間,它表示的是一個彩色影像所能夠表現的色彩范圍。攝影中常用的色彩空間有三種:ProPhotoRGB Adobe RGB sRGB,下圖是常見的幾種色彩空間的大小示意圖,從圖中可見,ProPhotoRGB空間最大, Adobe RGB次之,sRGB最小。
5、我的建議:用RAW+JPG拍照,色彩空間設置為sRGB
B. 手機相機怎麼設置參數
1.ISO感光度
感光度,又稱為ISO值,是衡量底片對於光的靈敏程度。
簡單來說,就是當ISO值越高,越能在光源不理想的情況下實現正常拍攝,但是ISO的提高也意味著畫質的下降。
日常拍夜景的話,建議大家設置在400-800之間,這樣拍出的夜景比較理想。
假如你想拍攝突出燈光效果比較強的夜景,也可將ISO參數調至100左右,使用腳架長時間曝光。這樣可保持影像品質清晰銳利。
2.S快門速度
手機相機上的「S」圖標就是快門,快門速度影響著進光量的多少,所以它可以控制畫面的明暗。
如果是要拍快速移動的物體,可以將快門調至1/1000秒、1/1600秒、1/2000秒。
如果快門速度長達30S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拍攝光繪,拍攝星空。不確定的情況下,可使用不同快門的畫面進行對比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曝光時間結束前保持手機靜止,這樣才能拍出好看的畫面,否則畫面會很模糊。
3.EV曝光補償
EV就是曝光補償,這個設置很簡單:光線太暗就調高曝光補償值,突顯畫面的清晰度;光線太亮,就降低曝光補償值,數值調到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就行了。
如果你拿不準該調高還是調低,多拍幾張,對比一下就有答案了。
4.AF對焦方式
對焦方式,手機相機的專業模式有三種,分別是AF-S、AF-C、MF。
三種模式分別對應三種不同的拍攝對象,AF-S適合拍靜物,AF-C適合拍移動的物體,MF則是手動對焦。
重點說一下AF-C連續自動對焦,在這個模式下,相機會鎖定被攝主體所在區域,一旦目標與相機之間的相對焦點發生改變,相機會自動再次對焦。
所以AF-C特別適合運動中的物體。
5.AWB白平衡
為了讓我們拍出的照片不受外界光源影響,相機專業模式下將光源劃分為了不同的種類,如鎢絲燈、白熾燈、陰天等等。
拍照的時候根據所處的環境,選擇相應的模式即可。懶得分辨模式或搞不清楚光源的時候,自動模式AWB是最好的選擇。
以上就是手機拍照專業模式中的主要參數設置。其實拍照這件事主要在於實踐,在實踐中積累自己的經驗。
當你不明白應該如何設置參數時,多嘗試、多對比,然後記住這個參數,遇到同樣的場景就可以反復使用了。
C. 單反相機參數設置
要根據拍攝需要設定。常用設定:對焦點,老機型只有中心採用十字形對焦,新機型多些點,但還是中心點對焦快速准確。色溫,自動可以應對大多數環境,可以利用色溫設定拍出不同顏色變化。對比度,飽和度,銳度,應謹慎調節,對畫質都有影響。光圈,拍人一般選用大光圈,利於虛化背景。風光需要較大景深是宜選用小光圈。快門,速度設定多以確保畫面手持不虛(50頭一般1/60),
或根據題材設定速度,抓取定格速度高速,拖尾拉線用慢速
D. 相機的幾個參數怎麼調
白平衡沒有正負一說,白平衡影響的是照片的色調。
現在的相機菜單中都有各種已經預設好的白平衡,比如陰天、日光、白熾燈等等,你可以根據拍攝現場的光線條件來選擇合適的白平衡,這樣更有利於還原現場的顏色。
當然你也可以使用raw格式拍攝和存儲,選用自動白平衡就行了,後期在電腦上用專用軟體可以很方便的隨意調整,直到效果滿意為止。
.
iso感光度,是決定曝光量的三個因素之一。
平時白天光線好的時候可以使用較低的iso數值,比如iso 100,如果遇到光線條件不好或暗光情況,為了正確曝光,快門速度會比較慢,不利於手持拍攝,此時可以將iso數值調高,以達到提高快門的目的,保證照片清晰。
但每個機型都有自己能承受的iso范圍,超出這個范圍後,噪點會明顯增多,導致畫質下降。所以除非特殊情況,否則iso總是保持在較低的數值比較好。
E. 相機的參數有哪些如何設置
相機的參數有:
鏡頭的解析度,感光能力。
閃光燈的調整,快門時間。
還有相機的內存,存儲空間。
相機在設置的時候要注意,我們根據不同的場景選擇拍攝模式。
F. 關於單反相機參數怎麼設置
單反相機的參數主要就是光圈、快門和iso值。這三個參數決定曝光的情況。
理論上它們每一級數字,就是一倍的曝光量,比如iso值的100和200,比如快門的1/30和1/60,比如光圈的5.6和8……
但是這三個參數除了決定曝光,還有其它特性,因此在使用時要揚長避短,共同配合。
焦距同時還影響景深,熟練應用就好了。
G. 徠卡SL相機的色彩位深是多少
14bit。
一般相機拍攝的RAW數據包,其色深最低是12位的,普通JPEG格式是8位的(據說最新的JPEG9.1好像也支持12bit無損格式)。而徠卡SL以及後來推出的徠卡SL II,其RAW都是14bit ,能夠記錄非常豐富的色彩信息,非常有利於後期對圖像的調整和編輯。
H. 富士SL305的相機怎麼設置光圈、快門、焦距和感光度,在哪裡設置相機電池長期不用,要不要充電
A檔是光圈優先可設置光圈。S檔是快門優先可設置快門速度。M檔是手動檔光圈快門都可設置。焦距可以用快門鈕邊上或者鏡筒邊上的的變焦鈕進行改變。感光度(ISO)在設定菜單里有選項。鋰電池在長期不用的情況下一般不要超過3個月就要充一次電。
I. 攝影棚中的相機參數如何設置
攝影棚中的相機參數設置如下:
1、把色溫調成同棚燈一樣的。
(9)sl相機參數設置多少擴展閱讀:
在使用佳能550D 18-55鏡頭拍金屬表面靜物注意以下幾點:
1、使用18端,將相機移到最近對焦距離(微距模式);
2、鏡頭不要垂直對著金屬面;
3、不要使用閃光燈補光;
4、使用三腳架。
J. 相機拍照參數設置
攝影新手在剛拿到相機的時候,對於相機上的繁多的功能按鍵可能並不是很熟悉,更不用說去設置這些參數了。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相機通用的參數設置,引導大家快速學會使用相機拍攝照片。
1、感光度的設置
對於相機的感光度,也就是ISO,我們建議優先手動調整為100,除非曝光三要素需要調高ISO或者對照片的畫質要求並不高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讓ISO設置為AUTO。當然,夜晚等弱光場合拍攝,沒有閃光燈的話一般需要提高ISO。
2、拍攝模式的設置
拍攝模式並不復雜,主要有自動模式、程序自動模式P檔、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手動曝光等模式。
日常抓拍、記錄生活旅遊等題材可以選擇自動模式或P檔;
拍攝人像、風光、靜物特寫等需要考慮景深問題的題材,建議用光圈優先模式;
拍攝運動類題材,如體育運動、慢門拍攝等,建議用快門優先模式;
想要操作感,或者在較為復雜的拍攝環境中,可以選擇手動曝光模式。
3、白平衡的設置
白平衡的設置,一般可以將白平衡設置為「自動白平衡」,這樣基本上可以做到還原環境真實色彩的目的,同時想要調整環境氛圍,可以選擇在後期對色溫參數進行調整。
4、測光的設置
測光,大多數時候選擇評價測光(矩陣測光、平均測光)即可,對整個拍攝畫面測光,能滿足大多數場景的拍攝。還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測光區域是畫面中間的1/3左右)、點測光(畫面單點3%~5%左右的區域)可供拍攝者選擇。
5、對焦的設置
對焦模式,常用的就是單點自動對焦AF-S、伺服自動對焦AF-C、智能自動對焦AF-A和手動對焦。
單點自動對焦AF-S:半按快門對焦一次,使用較為頻繁,適合拍攝靜物擺拍等;
伺服自動對焦AF-C:拍攝移動主體常用,半按快門可以保持追蹤對焦,適合抓拍;
智能自動對焦AF-A:自動選擇AF-S或AF-C,根據主體是動還是靜;
手動對焦:手動調整對焦環,沒有使用限制,一般在自動對焦不能使用或出錯時才用手動對焦來調整。
6、曝光補償的設置
曝光補償,在程序自動模式、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等模式中才有用,它的調整很簡單:
當照片亮度適中的時候,保持對著「0」處即可;
當照片偏暗時,增加曝光補償;
當照片偏亮時,降低曝光補償。
7、照片格式的設置
照片格式主要有兩種:JPEG和RAW。
JPEG格式:可以直出,佔用內存小,適合拍攝生活旅遊等不太需要後期處理的照片;
RAW格式:佔用內存大,保存較多的原始環境色彩,照片大多偏中灰色,需要經過後期處理。
8、照片風格的設置
照片風格的設置有多種,比如自動、標准、人像、風光等等,對於攝影新手來說,建議選擇標准即可,等後期對攝影更了解、對相機的使用更熟悉之後再來挑選或設置不同的照片風格。
9、驅動模式的設置
相機的驅動模式,就是單拍、連拍、延時自拍等模式,大多數場景的拍攝我們選擇「單拍」即可,按一下快門拍攝一張;拍攝精彩畫面、抓拍運動瞬間時,我們可以考慮選擇「連拍」;而延時自拍可以用來給自己自拍,或者拍攝慢門時來降低相機抖動,避免手按快門引起抖動。
10、焦距的設置
焦距的設置一般是對於套機鏡頭,套機鏡頭基本上是變焦鏡頭。我們想要拍攝到更寬廣的視野畫面時,將鏡頭變焦環調到最小即可;想要拍攝到遠處的畫面時,只需要拉長鏡頭即可。同時較廣的焦距拍攝出來的照片景深更大,較長的焦距拍攝出來的照片景深較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