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沒有防抖功能的相機,手持相機的速度與什麼有關
快門與焦慮倒數有關。
防抖嘛就是要防止相機抖動,相機抖動會讓圖像模糊,所以防抖的作用就是為了避免相機抖動造成圖像模糊。可能很多人會說:我拍照時相機不會抖啊,沒抖是因為快門速度在安全快門內。
一般來說在手持相機拍攝時,相機的快門速度不能低於鏡頭焦距的倒數,舉兩個例子:如果你的鏡頭焦段為50mm,那麼你的快門速度至少要1/50s;如果你的鏡頭焦段為200mm,那麼你的快門速度至少要1/200s。如果你的快門速度低於鏡頭焦距的倒數,那麼很有可能導致相機抖動造成圖像模糊。
有些時候我們需要用低於鏡頭焦距的倒數快門速度來拍攝,但這樣又會導致相機抖動造成圖像模糊。如果你的相機有防抖功能,那麼就可以用更低的快門速度來拍。舉個例子:用焦段為200mm的鏡頭拍攝,沒有防抖功能,那麼快門速度至少要1/200s,如果有防抖功能,那麼就可以1/13s的快門速度來拍,直接提升了四擋。
B. 數碼相機不帶防抖功能的對照相影響大嗎
轉的
初次接觸數碼相機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惑,即拍攝出來的畫面不夠清晰,老是會發生重影或模糊的情況。究其原因,除了偶爾的失焦(即相機未能正常對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快門速度過低所致。一般而言,在手持條件下,拍攝到清晰照片的快門速度應該達到焦距倒數甚至更高。舉個簡單例子:佳能A75的鏡頭等效焦距是35mm―105mm,那麼在廣角端,快門速度應該至少保持1/40秒才能保證拍攝的照片較為清晰,而在長焦端,快門速度應該要達到1/125秒才行。而且如果現場的光線條件不能滿足這一要求,那麼拍攝出清晰的照片便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可想而知,對於那些10倍光學變焦的產品而言,防抖技術則是更加必要,因為這些產品的長焦端往往達到370MM以上,因此,快門速度必須要在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則就只能望遠興嘆了。
最早推出防抖概念的是日本尼康公司,在1994年推出了具有減震(VR)技術的袖珍相機。次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支帶有圖像穩定器的鏡頭EOS 75~300mm f/4~5.6 IS,其中IS是影像穩定系統(Image Stabilizer)的縮寫,這就是習慣上提到的「防抖系統」。
其實在實際拍攝中拍攝者的手在膠片或是CCD/CMOS感光過程中的抖動是客觀存在的,防是防不住的,只能是靠特殊的機構來減小由於攝影者手的抖動帶來的影像模糊。防抖,到目前為止,分三大類型:光學防抖、電子防抖和CCD(感光器)防抖。目前推出過具有光學防抖功能的數碼相機的廠家有:佳能、尼康、索尼、奧林巴斯、柯尼卡美能達、松下和適馬。
了解了以上幾種類型,讓我們再看看現在到底有那些優秀的防抖熱賣機型。
1、松下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2、佳能IS(Image Stabilizer)
3、柯尼卡美能達AS(Anti--Shake)
防抖的好處,在一定的快門以下,防抖技術可以非常好的解決手抖問題,小DC 上的防抖對於新手來說尤其重要,使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清晰的照片。但是,同時,防抖技術也會造成成像銳度的降低。畢竟鏡頭里多了個浮動的鏡片。這對於要求較高的攝影愛好者來說,也是比較不好接受的,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防抖系統都會有個開關,用戶可以選擇取消或打開防抖。加上 防抖系統是非常耗電的,所以我一般不打開防抖開關,而是要用的時候才開。
所以,不要完全迷信防抖,關鍵還是要盡量使用安全快門,或更快的快門,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好的三腳架。
目前對於數碼相機「防抖」這個詞來說似乎增加了「勁敵」,高感光度和電子防抖的產品了豐富起來。等效感光度的迅猛提升,電子影像穩定功能的應用也日益普及。有些用戶可能會把電子防抖和等效感光度提升混為一談。確實,對於某些產品,在菜單中打開電子影像穩定功能就是提高等效感光度,使用戶可以用更高的快門速度抓取瞬間。但在另外一些產品中,我們確實發現了不同之處。
卡西歐全線新品都具備了Anti Shake DPS功能,開啟後可以把等效感光度提升ISO1600或ISO800。如果用戶在菜單中開啟了防抖功能,相機會把1/15s的快門速度作為下限,如果環境過於昏暗,即使提示曝光不足,也不會設置更低的快門速度,以此保證畫面的清晰度。
此外,在拍攝視頻片段時,一些數碼相機提供了CCD電子防抖功能。這與數碼攝像機中廣泛採用的電子影像穩定技術同出一轍:拍攝視頻時,相機的成像區域小於CCD面積,因此感測器邊角留有很多冗餘的區域;相機通過陀螺儀判斷晃動,然後通過圖像處理引擎讀取相應方向的冗餘像素,補償相機的晃動。因為這項技術相當成熟,所以應用在數碼相機的攝像模式中也很合適。
C. 數碼相機不支持光學防抖對拍照有多大影響
在室外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無光學防抖對拍照影響不大.但如果相機是大變焦比的且用長焦端拍攝(比如用300毫米以上焦距拍攝),無光學防抖的相機
如果用手持拍攝而不用三腳架,就有可能照片拍模糊(因為手輕微抖動的原因).
在光線不足的時候劣勢就更明顯了.因為光線不足,通常要選擇較慢的快門速度,如果不藉助三腳架,照片拍模糊的可能性就比較大.而支持光學防抖的相機相對要好一些.
D. 沒有防抖的單反相機,影響拍攝效果嗎
防抖分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佳能的IS技術尼康的VR技術就是屬於鏡頭防抖一類的。
如果快門速度是當前焦段數的倒數這是安全快門,基本不影響拍攝效果。例如當前焦段是50MM,快門速度只要大於1/50秒則是安全快門速度。
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保證了安全快門速度拍攝效果都不會受沒有防抖的影響的,運動類題材除外。
PS:只要樓主你手不抖(練就一雙鐵手)相機或鏡頭有沒有防抖都無關緊要了。
E. 單反相機的防抖與不防抖的區別到底有多大
一、構造不同
1、防抖:通過相機內可移動式的部件,如鏡片組或是感官器的移動對發生手震的光路進行補償,從而最大程度降低拍攝者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抖動造成的模糊現象。
2、不防抖:內部沒有可移動部件,直接就是單反機身。
二、使用要求不同
1、防抖:焦距端鏡頭視角小,輕微的抖動就會對成像造成較大的影響,大變焦鏡頭和長焦距鏡頭對防抖的要求較高。
2、不防抖:短焦距端鏡頭取景視角大,相同程度的抖動在圖像感測器上的影響相對就較小;
三、優缺點不同
1、防抖:防抖技術可以非常好的解決手抖問題,防抖技術也會造成成像銳度的降低。
2、不防抖:不會造成銳度降低,當時可能會造成畫面模糊。
F. 相機沒有光學防抖會變的如何
相機沒有光學防抖的話,焦距越長,拍攝難度越大,出片率會降低。只有端的非常穩,才能保證出片。
G. 數碼單反相機中很多提出機身不防抖,究竟是什麼意思
數碼單反相機中機身不防抖就是不具備防抖功能。
單反相機要是不防抖的話,由於單反相機震動造成的畫面模糊,這樣一來就得不到一張好的照片,想要拍出不模糊的照片必須藉助三腳架做支撐來穩定相機。
在用單反相機拍照的時候手會有輕微的顫抖,這樣會使拍的照片模糊,因此有些單反的機身加入了防抖功能,這樣可以避免手持單反相機發生抖動或是單反相機中的反光板運動所造成的抖動,
防抖鏡頭可以保證你在較低快門下面拍出比較清晰的照片,不過是否跑焦還是要看運氣。佳能和尼康的單反機身都是不防抖的,防抖是靠鏡頭來實現。
(7)相機沒有防抖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在幾大品牌單反相機中,只有佳能和尼康是不帶機身防抖的,所d以佳能和尼康的鏡頭中,很多都帶有防抖功能。佳能的鏡頭中標有IS,尼康的鏡頭中標有VR,就是防抖的意思。
其它品牌中,像索尼、賓得、奧林帕斯都是帶有機身防抖的。如果買這種相機,就相當於所有的鏡頭都帶了防抖,這比佳能、尼康要實惠一些,起碼不用為每支鏡頭的防抖格外花錢。
除了佳能和尼康兩大巨頭以及松下,目前具備防抖功能的數碼單反都採用機身防抖,包括柯尼卡美能達/索尼、賓得、三星和奧林巴斯。
這里要提醒的是,如果一款採用機身防抖的數碼單反相機婚紗攝影(例如奧林巴斯的E-510)遇到一款光學防抖的鏡頭(例如松下的鏡頭),千萬不要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實現雙倍的防抖效果。這時候正確的使用方法是:關掉其中一個防抖系統。
H. 單反相機鏡頭沒有防抖功能有什麼影響
這支鏡頭沒有對焦馬達,在沒有機身馬達的D5000上只能手動對焦。
對焦的時候擰對焦環,直到出現合焦提示,就可以拍片了。
防抖可以抵消手持拍攝時的抖動,在快門速度比較低的時候可以保證出片率。只要相機端得穩,即使沒防抖也會影響出片的……
I. 單反相機的防抖與不防抖的區別到底有多大
一、構造不同
1、防抖:通過相機內可移動式的部件,如鏡片組或是感百官器的移動對發生手震的光路進行補償,從而最大程度降低拍攝者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抖動造成的模糊現度象。
2、不防抖:內部沒有可移動部件,直接就是單反機身。
二、使用要求不同
1、防抖:焦距問端鏡頭視角小,輕微的抖動就會對成像造成較大的影響,大變焦鏡頭和答長焦距鏡頭對防抖的要求較高。
2、不防抖:短焦距端鏡頭取景視角大,相同程度的抖動在圖像感測器上的影響相對就較小;
三、優缺點不同
1、防抖:防抖技術可以非常好的解決手抖問題,防抖技術也會造內成成像銳度的降低。
2、不防抖:不會造成銳度降低,當時可能會造成畫面模糊。
(9)相機沒有防抖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單反相機使用的注意事項
1、盡量不要直接拍攝烈日
數碼相機在使用時盡量不要直接拍攝太陽或者強光,單反相機雖然只是快門按動一下進行曝光,強光對感測器影響比較小,但是長時間的對著強光很可能會損壞相機的測光系統。而卡片相機光路是直接對著光源的,感測器一直是處於工作狀態,對著太陽時間長會造成感測器的老化,所以盡量不要去嘗試拍攝太陽,特別是中午的烈日。
2、卡片相機開啟「休眠」,縮回鏡頭
對於鏡頭可以伸縮的卡片機而言,其伸縮鏡頭都是很脆弱的,建議最好開啟相機的「休眠」功能,這樣在一段時間不進行操作後鏡頭可以自動縮回,自帶鏡頭蓋會關閉,避免鏡頭在無意的磕碰中損壞變形,輕觸快門就會回到拍攝狀態。
3、不要經常在戶外將鏡頭從機身上擰下來
不要經常在戶外將鏡頭從機身上擰下來,在戶外不可避免地會進入灰塵。更換鏡頭時,要在灰塵不大的情況下,盡量在室內完成,剛剛掃完地或者剛剛疊完被子均不可更換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