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照相機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世界第一台照相機的國家,發明者,年代為: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經》中已有針孔成像的記載;13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利用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映像暗箱,人走進暗箱觀賞映像或描畫景物;1550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1558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1665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
八個小時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
,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1862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只照相機疊在一起,一隻取景,一隻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國的貝克製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展,1871年,出現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塗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現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卷。
隨著放大技術和微粒膠卷的出現,鏡頭的質量也相應地提高了。1902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賽得爾於1855年建立的三級像差理論,和1881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製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於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在此基礎上,1913年德國的巴納克設計製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膠卷的小型萊卡照相機。
不過這一時期的35毫米照相機均採用不帶測距器的透視式取景器。1930年製成彩色膠卷;1931年,德國的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准確度,並首先採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1935年,德國出現了埃克薩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曝光准確,1938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曝光表。1947年,德國開始生產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並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1956年,聯邦德國首先製成自動控制曝光量的電眼照相機
;1960年以後,照相機開始採用了電子技術,出現了多種自動曝光形式和電子程序快門;1975年以後,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自動化。
照相機品種繁多,按用途可分為風光攝影照相機、印刷製版照相機、文獻縮微照相機、顯微照相機、水下照相機、航空照相機、高速照相機等;按照相膠片尺寸,可分為110照相機(畫面13×17毫米)、126照相機(畫面28×28毫米)、135照相機(畫面24×18,24×36毫米)、127照相機(畫面45x45毫米)、120照相機(包括220照相機,畫面60×45,60×60,60×90毫米)、圓盤照相機(畫面8.2x10.6毫米);按取景方式分為透視取景照相機、雙鏡頭反光照相機、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任何一種分類方法都不能包括所有的照相機,對某一照相機又可分為若干類別,例如135照相機按其取景、快門、測光、輸片、曝光、閃光燈、調焦、自拍等方式的不同
,就構成一個復雜的型譜。
照相機利用光的直線傳播性質和光的折射與反射規律,以光子為載體,把某一瞬間的被攝景物的光信息量,以能量方式經照相鏡頭傳遞給感光材料,最終成為可視的影像。
照相機的光學成像系統是按照幾何光學原理設計的,並通過鏡頭,把景物影像通過光線的直線傳播、折射或反射准確地聚焦在像平面上。
攝影時,必須控制合適的曝光量,也就是控制到達感光材料上的合適的光子量。因為銀鹽感光材料接收光子量的多少有一限定范圍,光子量過少形不成潛影核,光子量過多形成過曝,圖像
又不能分辨。照相機是用光圈改變鏡頭通光口徑大小,來控制單位時間到達感光材料的光子量,同時用改變快門的開閉時間來制曝光時間的長短。
從完成攝影的功能來說,照相機大致要具備成像、曝光和輔助三大結構系統。成像系統包括成像鏡頭、測距調焦、取景系統、附加透鏡、濾光鏡、效果鏡等;曝光系統包括快門機構、光圈機構
、測光系統、閃光系統、自拍機構等;輔助系統包括卷片機構、計數機構、倒片機構等。
鏡頭是用以成像的光學系統,由一系列光學鏡片和鏡筒所組成,每個鏡頭都有焦距和相對口徑兩個特徵數據;取景器是用來選取景物和構圖的裝置,通過取景器看到的景物,凡能落在畫面框內的部分,均能拍攝在膠片上
;測距器可以測量出景物的距離,它常與取景器組合在一起,通過連動機構可將測距和鏡頭調焦聯系起來,在測距的同時完成調焦。
光學透視或單鏡頭反光式取景測距器都須手動操作,並用肉眼判斷。此外還有光電測距、聲納測距、紅外線測距等方法,可免除手動操作,又能避免肉眼判斷帶來的誤差,以實現自動測距。
快門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部件,最常見的快門有鏡頭快門和焦平面快門兩類。鏡頭快門是由一組很薄的金屬葉片組成,在主彈簧的作用下,連桿和撥圈的動作使葉片迅速地開啟和關閉
;焦平面快門是由兩組部分重疊的簾幕(前簾和後簾)構成,裝在焦平面前方附近。兩簾幕按先後次序啟動,以便形成一個縫隙。縫隙在膠片前方掃過,以實現曝光。
光圈又叫光闌,是限制光束通過的機構,裝在鏡頭中間或後方。光圈能改變能光口徑,並與快門一起控制曝量。常見的光圈有連續可變式和非連續可變式兩種。
自拍機構是在攝影過程中起延時作用,以供攝影者自拍的裝置。使用自拍機構時,首先釋放延時器,經延時後再自動釋放快門。自拍機構有機械式和電子式兩種,機械式自拍機構是一種齒輪傳動的延時機構,一般可延時8~12秒
;電子式自拍機構利用一個電子延時線路控制快門釋放。
『貳』 哈蘇相機是哪個國家生產的
哈蘇相機是瑞典的著名品牌,總部在哥德堡市。
哈蘇相機以記錄了人類的基本哲學精神、人類的情感和人類本身的為人所銘記。
哈蘇相機配套鏡頭由德國卡爾·蔡司(Carl.Zeiss)生產。Hasselblad與Carl.Zeiss兩個標志的組合就代表著完美的的畫質、精確的曝光、順暢地操作以及無比的耐用性。
哈蘇是資深專業攝影師的寵兒,特別在風光、靜物、肖像、廣告及特殊用途攝影中。
在半個多世紀中,瑞典哈蘇製作的相機,其外形基本沒有改變。
哈蘇相機可謂中片幅相機的極品,極佳的成像質量,細膩豐富的影調、優異的質量使其成為專業拍攝風光、人像、廣告的首選相機。
哈蘇就此擁有了全球最為龐大和最為完整的中畫幅相機體系,佔有了中畫幅相機的「半壁江山」。
『叄』 第一個發明照相機的是哪國人
世界公認第一台照相機是法國L·達蓋爾發明的。
1839年8月19日L·達蓋爾在法國科學院和美術學會召開一個盛大的會議,會上宣布——暗箱十達蓋爾攝影法(感光板)便拍攝成了正像的照片。
L·達蓋爾全名是路易·雅克·芒代·達蓋爾。1787年出生—1851年去世。他是一位風景畫家,專業畫舞台背景,當時風景畫、繪畫時流行一種工具——暗箱。暗箱的作用:風景物透過鏡頭進入暗箱中的450反光鏡再反射到位於暗箱上方的磨砂玻璃上,再在磨砂玻璃上鋪上畫布作畫。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昨天留在暗箱上的畫布隱約有樹影已留在畫布上,就產生用什麼方法把暗箱玻璃上的影像留在畫布上,達蓋爾獲悉J·N尼埃普斯也在作這方面試驗,而此時J·N尼埃普斯已年過六十,已覺得財力、精力、物力力不從心,才同意和L·達蓋爾合作。
1829年12月4日簽訂了十年合作協議,雙方公布各自研究成果,以求互相幫助、取長補短,雙方同意以雙方的名義公布研究成果,並平分利益。
J·N尼普埃斯的住地夏隆(Chaion)與L·達蓋爾簽訂協議,當即拿出了他的詳細製作方法,並做了示範,L·達蓋爾卻沒有拿出什麼東西,所以,有人懷疑,在此前,L·達蓋爾還沒有試驗出成果。協議簽訂後,雙方各自進行試驗再也沒有見面。
1833年J·N尼普埃斯逝世,由他的兒子I·尼普埃斯繼承協議的合作關系,遺憾的是I·尼普埃斯不想做什麼試驗,所以只剩下L·達蓋爾一人獨自探索了。1837年,L·達蓋爾又經過了八年的探索,終於成功地拍攝出一幅自然光下的靜物片。
1839年8月19日世界攝影史第一頁揭開了面紗——法國科學院和美術學會召開一個盛大的會議,會上宣布了這一重大發明——暗箱十達蓋爾攝影法(感光板)便拍攝成了正像的照片。所以說世界上第一台相機及感光、沖洗、定影的方法是L·達蓋爾發明的。
(3)相機哪個國家生產的擴展閱讀
最早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現代照相機比較復雜,具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輸片、計數、自拍、對焦、變焦等系統,現代照相機是一種結合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等技術的復雜產品。
1550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
1558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1665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個小時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肆』 佳能相機是哪個國家產的
珠海
佳能相機地生產據點有:日本大分縣,中國大陸珠海市,台灣省台中縣,馬來西亞
其中頂級相機如:EOS 1D, EOS 20D, 等等均在日本大分生產(日本的機密管理關系)
數碼相機的生產:各地都有,但是側重點不同
日本大分:頂級機,G/S系列,IXY/IXUS系列,PRO,PS XXIS,等等
珠海:PS AXX(X)如A80,A95,A300,A310,A400,A410/420/430,A610/620等
馬來西亞:PS AXX(X)如A75,A510,A530,A530等,還有S系列等
台灣:EOS 300D(好像就這一個)
膠卷相機:
日本大分:EOS 1,EOS5,EOS7等
台灣:PRIMA150等
珠海:SURE SHOT 80/90等
有時也有兩個都做的,比如:A80 大分和珠海都有做,說實話,沒有什麼差異
在別人那裡找的咯,本人不喜歡佳能相機,喜歡那個索尼SONY牌的,有種純黑色的烤漆很漂亮!
『伍』 世界向最先進的照相機是由哪個國家生產出來的
你沒看見現在市場上賣的,大爺大媽們手裡端的單反,微單都是日本品牌?
所以,日本是世界上相機研發能力最強的國家,日本的相機技術是別的國家不可企及的。
當然,雖然著名相機品牌大部分都是日本的,並不是所有相機都由日本生產製造,這些日本公司都會在海外設立合資廠,生產一些中低端相機和鏡頭,以降低成本。
『陸』 請問佳能數碼相機是出產於哪個國家
佳能是日本的品牌,總部在日本,生產數碼相機的工廠,日本、台灣、中國大陸都有,具體的產地大致說來是高端產品在日本生產,中端產品在台灣生產,低端產品在中國大陸生產
『柒』 佳能相機的產地是哪個國家
佳能原產地是日本,企業是全球的,很多的國家都有生產廠家,或代工或組裝,至於買的相機是哪個國家生產出來的,是不是原廠的,只能看運氣了
『捌』 尼康相機是哪個國家的
尼康(Nikon),是日本的一家著名相機製造商。尼康,即日本光學知名日本照相機品牌,三菱集團關系企業之尼康致力於光學和影像產品研究開發其產品包括照相機、望遠鏡、顯微鏡和測量儀器。
尼康公司創建於1917年,當時名為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1988年公司依託其照相機品牌,更名為尼康株式會社。致力於光學和影像產品的研究開發,其產品包括照相機、集成電路製造設備、液晶製造設備、望遠鏡、顯微鏡、投影機、眼鏡和測量儀器。公司總部位於日本東京千代田區丸之內,而照相機相關業務與服務中心位於日本東京品川區西大井。
尼康的相機,對焦系統相比其他日本相機廠商實力可謂最強。而且機身性能相比老對手佳能普遍更加厚道一些。
尼康的機器,除了頂級機身比如D4,D3S等,其他都在海外生產。這點和佳能不同,佳能的所有單反產品均在日本本土生產,相對品控好一點。
尼康其眾多的相機產品中,最主要的有尼克爾(Nikkor)相機鏡頭、尼康水下照相機(Nikonos)、尼康F系列的135膠卷單反相機、還有尼康D系列的數碼單答反相機,消費性數碼相機Coolpix系列。
『玖』 「萊卡相機」是哪國的品牌
徠卡是一家德國生產的照相機的品牌,公司的原名是恩斯特·徠茨公司,現在被拆分為三家公司:分別是徠卡相機股份公司,徠卡地理系統股份公司和徠卡微系統有限公司,分別生產照相機,地質勘測設備和顯微鏡。徠卡品牌由徠卡微系統股份公司持有,並授權另兩家公司使用。
『拾』 佳能照相機一般是哪個國家生產,組裝的
佳能相機地生產據點有:日本大分縣,中國大陸珠海市,台灣省台中縣,馬來西亞
其中頂級相機如:EOS 1D, EOS 20D, 等等均在日本大分生產(日本的機密管理關系)
數碼相機的生產:各地都有,但是側重點不同
日本大分:頂級機,G/S系列,IXY/IXUS系列,PRO,PS XXIS,等等
珠海:PS AXX(X)如A80,A95,A300,A310,A400,A410/420/430,A610/620等
馬來西亞:PS AXX(X)如A75,A510,A530,A530等,還有S系列等
台灣:EOS 300D(好像就這一個)
膠卷相機:
日本大分:EOS 1,EOS5,EOS7等
台灣:PRIMA150等
珠海:SURE SHOT 80/90等
有時也有兩個都做的,比如:A80 大分和珠海都有做,說實話,沒有什麼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