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佳能5d2怎樣調寬容度
相機的寬容是沒法調的,建議你在拍攝的時候採用RAW格式存儲,這樣最大限度保留拍攝信息,後期使用photoshop 、lightroom等軟體解析出來,可調整的范圍會更大一些,一般可以做到2檔左右的優秀還原度。
② 索尼a7m3寬容度怎麼調節
索尼a7m3寬容度調節關掉亮部優化,直接用av檔 對著窗外亮部測光 然後拍下這張黑圖直接用av檔 對著窗外亮部測光 索尼A7M3的寬容度表現應該屬於目前135全畫幅相機中頂級的水平
③ 問下相機有寬容度嗎謝謝 ,說詳細點
寬容度,是指感光材料按比例正確記錄景物亮度范圍的能力。被攝景物表面由最這部分至最暗部分的差別,可以用明暗間的比例數字來表示。假設:景物最亮部分比最暗部分要明亮50倍,那麼它們之間的比例數字是1:50,這就是景物的明暗差別。感光片所具有的正確表現被攝景物明暗差別的能力,即為感光材料的寬容度,通常也稱為曝光寬容度。
這里有一片寬容度的文章,自己看看吧:http://www.cnr.cn/nx/gyxl/syzs/200802/t20080225_504713896.html
④ 全幅頂級水平 索尼A7M3寬容度表現評測
【IT168 評測】一台相機的寬容度表現,體現在對使用者曝光失誤的容錯率上。如今的數碼相機,即便是拍攝者前期出現失誤(照片欠曝或者過曝),也可以通過後期提亮或者壓暗的方法,將最終的照片調整至正確的曝光。寬容度越好的相機,對於欠曝或者過曝的可接受范圍也就越大。
同時,一台相機的動態范圍表現通常與其寬容度表現正向相關。寬容度表現越好的相機通常動態范圍也就越大。對於我們判斷一台相機在風光攝影中的表現,有很強的指導性。
作為一款全新發布的全畫幅微單相機,索尼A7M3在寬容度的表現究竟如何,想必是大家關注的重點。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實拍測試,來看一看索尼A7M3的實力。
我們依舊使用IT168評測室標准場景,測試相機的寬容度。相機置於三腳架上,ISO100,光圈F8,固定白平衡,關閉一切機內降噪優化,使用無損RAW格式。手動曝光分別取欠曝2檔、欠曝1檔、正常曝光、過曝1檔、過曝2檔進行拍攝,後期通過索尼官方的EDIT應用調整至正常曝光,取場景右上角區域截圖如下。
▲截取區域如上圖紅框所示
▲索尼A7M3欠曝2檔,調整回正常曝光後100%放大切片
▲索尼A7M3欠曝1檔,調整回正常曝光後100%放大切片
▲索尼A7M3正常曝光情況下,100%放大切片
▲索尼A7M3過曝1檔,調整回正常曝光後100%放大切片
▲索尼A7M3過曝2檔,調整回正常曝光後100%放大切片
從結果來看,索尼A7M3在欠曝2檔、欠曝1檔和過曝1檔時,都可以通過後期處理,幾乎無損的調整回正常的曝光。無論是畫面的細節還是色彩表現,與正常曝光的照片相比,都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非要吹毛求疵的話,欠曝2檔時的暗部隱約有些噪點,算是一點點遺憾吧。
而在照片過曝2檔時,經過調整後的畫面色彩確實是做不到無損了。但客觀來說,損失的程度還可以接受。而且從實際的畫面觀感來看,畫面右側的人物似乎也並沒有受到什麼太大的影響,照片依然有很高的可用性。
總結一下,從實測的結果來看,索尼A7M3的寬容度表現應該屬於目前135全畫幅相機中頂級的水平。對於新手而言,使用A7M3即便是前期有所失誤,後期都能通過調整無損的把正確的曝光找回來;而對於高手來說,A7M3的寬容度表現,也應該有足夠的空間,供他們在風光攝影中發揮。
⑤ 相機寬容度是什麼
相機寬容度指膠片所能正確容納景物亮度反差的范圍,寬容度大的膠片能很好的記錄亮度反差很大的景象,比如在0至255中間的是能夠記錄層次的有效寬容度,在0至255之外的,沒有記錄能力,處於有效寬容度之外。
寬容度是指感光材料按比例正確記錄景物亮度范圍的能力。被攝景物表面由最亮部分至最暗部分的差別,可以用明暗間的比例數字來表示。假設:景物最亮部分比最暗部分要明亮50倍,那麼它們之間的比例數字是1:50,這就是景物的明暗差別。感光片所具有的正確表現被攝景物明暗差別的能力,即為感光材料的寬容度,通常也稱為曝光寬容度。當感光膠片寬容度小於景物亮度明暗比例數時,感光膠片所能記錄的亮度范圍遠不及景物由最亮到最暗的間距范圍,在曝光上很難控制,要想全部記錄下景物的明暗比例是不可能的。一般來說,這時應按被攝主體的不同情況,選擇曝光的側重點,以被攝景物主要部位的亮度來作為曝光的基準,兼顧到其他部分的層次。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的曝光,勢必要損失相當一部分的亮度范圍的層次,其關鍵在於恰當地確定曝光側重點,所損失的只是次要部位的一些層次。
⑥ 如何用lightroom提高寬容度
一、相機寬容度越高,越能記錄光線反差大的畫面,同時後期的調教能力也越強,反之亦然。
1、相機普遍對暗光的記錄能力要優於高光。
2、拍攝時寧願欠曝也別過曝。
二、後期修圖的時候,可以通過拉動Lightroom軟體中的【陰影】與【高光】選項來調節照片的陰影細節與高光亮度,使之更加符合人眼的視覺效果。
三、最後如果你想大面積的改變曝光值,也可以使用Lightroom中的【筆刷】功能,將想要提亮或者是壓暗的地方「刷」出來,非常的簡單。
四、經過這一番處理之後,一張高寬容度的風光照片就誕生了。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RAW格式照片的基礎之上,如果你拍攝的JPEG格式照片,恐怕經過這么折騰之後,照片會變得慘不忍睹。
⑦ 什麼是數碼相機寬容度
相機寬容度是很多朋友都接觸過的一個概念,但真正了解的人不算多。了解寬容度的意義,對器材選擇、實際拍攝以及後期處理都有較大的實際意義:
一、寬容度的概念
寬容度是源於膠片時代的一個概念,是指感光材料正確記錄(還原)景物亮度范圍的能力。進入數碼時代後,寬容度的概念也延用下來,表示CMOS(CCD)對目標畫面亮度范圍信息的記錄(還原)能力。
由於寬容度和亮度信息的還原有關,因此也稱為曝光寬容度,二者可以理解為一回事。
二、動態范圍的概念
動態范圍是與寬容度相關的一個概念,是指相片所包含的亮度范圍信息,嚴謹一點來說,是相片所包含的還原正確的亮度范圍信息。
三、寬容度和動態范圍的區別
寬容度和動態范圍都與亮度范圍有關,但主體和角度不同的。
1、寬容度是相機的表徵參數(小-k),是一種硬體層面的記錄能力。對一部相機而言(原-創),是相對固定的。
2、動態范圍是相片的表徵參數,是一個具體的數值,即使是同一部相機拍攝的片子(攝-影),每張片子的動態范圍也不盡相同。
四、寬容度對相機畫質的影響
寬容度是相機的關鍵畫質指標之一,在同等條件下,寬容度越好的機器,拍出的片子動態范圍越大,記錄的光影信息越豐富,層次越細膩,觀賞性越好。
良好的寬容度是大尺寸感光元件機型的主要優勢之一。理論上感光元件尺寸越大,對光影的記錄越細膩,還原越充分,寬容度也就越高。
通常風光攝影光影信息最豐富,所以對一些高規格的風光商攝任務,攝影師會考慮採用大尺寸的數碼後背,獲得最佳的光影還原效果。
五、如何檢驗相機的寬容度
要檢驗一部相機的寬容度優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拍攝一幅大光比相片,如果片子中亮部和暗部都曝光正確,沒有泛白(高光溢出)和死黑(暗光溢出),那麼寬容度就是較好的;反之是較差的。
六、通過曝光包圍獲得高動態范圍的相片(HDR PICTURE)
對於固定的器材,硬體層面的寬容度是一定的,理論上不能人為改變;但曝光包圍思路的出現,使得用低寬容度相機獲得高動態范圍相片(HDR PICTURE)成為可能。
但這種思路有一個限制(小-k),因為涉及後期多片合成,因此主要適用於靜止畫面拍攝(原創)。如果畫面中有高速移動的物體,合成後的片子可能出現輪廓模糊的情況(攝影)。
七、建議與提示
1、一部相機硬體層面的寬容度不能改變,但後期演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片子的動態范圍。為了迎合市場,現在很多相機都內置了動態范圍調整菜單,通過演算法對片子進行優化:
2、HDR技法不能過度使用,否則會造成畫面臟亂,適得其反:
⑧ 單反相機的jpg寬容度大小是如何確定的為何jpg的寬容度比raw小...
那要看實際的情況了。
1.什麼是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也是一種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見在±2-3EV左右,如果環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調整為+1EV、+2EV)以突顯畫面的清晰度。
數碼相機在拍攝的過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門,液晶屏上就會顯示和最終效果圖差不多的圖片,對焦,曝光一切啟動。這個時候的曝光,正是最終圖片的曝光度。圖片如果明顯偏亮或偏暗,說明相機的自動測光准確度有較大偏差,要強制進行曝光補償,不過有的時候,拍攝時顯示的亮度與實際拍攝結果有一定出入。數碼相機可以在拍攝後立即瀏覽畫面,此時,可以更加准確地看到拍攝出來的畫面的明暗程度,不會再有出入。如果拍攝結果明顯偏亮或偏暗,則要重新拍攝,強制進行曝光補償。
拍攝環境比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閃光燈無法起作用時,可對曝光進行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進行曝光補償的時候,如果照片過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減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機的補償間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單位來調節。
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里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簡單的說就是「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
由於相機的快門時間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並非總是能達到2EV的調整范圍,因此曝光補償也不是萬能的,在過於暗的環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時要考慮配合閃光燈或增加相機的ISO感光靈敏度來提高畫面亮度。
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的曝光補償范圍都是一樣的,可以在正負2EV內加、減,但是加減並不是連續的,而是以1/2EV或者1/3EV為間隔跳躍式的。早期的老式數碼相機比如柯達的DC215就是以1/2EV為間隔的,於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個檔次,而目前主流的數碼相機分檔要更細一些,是以1/3EV為間隔的,於是就有-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個級別的補償值。
一般的說,景物亮度對比越小,曝光越准確,反之則偏差加大。相機的檔次有高有低,檔次高的,測光就比較准確,低的則偏差也會加大。如果是傳統相機,膠卷的寬容度是比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圍內不會有大問題,但是數碼相機的CCD寬容度就比較小,輕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響整體的效果。
總而言之,曝光補償的調節是經驗加上對顏色的敏銳度所決定的,用戶一定要多比較不同曝光補償下的圖片質量,清晰度、還原度和噪點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圖片。
具有豐富層次的底片一般都可稱為曝光正確,現代的照相機大都具有內測光功能,在大多數情況下,按測光表提供的數據拍攝便可使多數底片獲得基本正確的曝光,這是因為測光表讀取的是18%的灰色影調,18%的灰正是我們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平均光線值,例如我們的膚色。但是正確曝光並不等於最佳曝光,尤其是對於白色的或明亮的物體佔主導地位的畫面時,單純地按相機的測光數據拍攝則會出現明顯的偏差,也就是說照片上的白色物體、明亮物體、黑暗物體所表現出的都是18%的灰,這樣的照片自然不能令人滿意,因此,在沒有入射式測光表或灰板的條件下,曝光補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常見的具有自動曝光功能的相機一般都有曝光補償功能,而手動曝光的相機則需要通過快門、光圈的控制來補償曝光量了。從下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白色物體和黑色物體不同曝光的結果。
● 增加曝光量
按白色茶具測光、曝光,畫面主體影調灰暗
在原測光基礎上增加0.5EV曝光量(半擋),主體影調得到改善
在原測光基礎上增加1EV曝光量(1擋),白色主體得到正確表現
● 減少曝光量
按黑色主體測光、曝光,黑色主體影調淺淡
在原測光基礎減少0.5EV(半擋)曝光量,黑色主體影調得到改善
在原測光基礎減少1EV(1擋)曝光量,主體的黑色得到正確表現
從上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曝光補償對於景物表現的重要作用,一些經驗豐富的攝影者常用「白加黑減」四個字來闡述曝光補償的要領,由於各種景物的反光率不同,所以補償范圍並沒有具體的標准,所以攝影者應該養成仔細地觀察景物,養成分析黑、白、灰之間的均衡度和反光率的習慣,從思考和實踐中去把握自己所需要的曝光要領,拍攝出精彩的作品。
2.曝光補償原理
如果是全自動的,相機本身就有曝光補償裝置,一般是以正常值增減三級,補償的依據主要是看拍照條件,比如是順光還是逆光,順光亮,逆光暗,暗則應該增加曝光量;被攝體,比如在相同光照條件下,拍黑人就要比拍白人增加1、2級曝光量;周圍環境反射光線的強度大小,強度大適當減少曝光,小則可以適當增加曝光等。
如果是手動設定快門與光圈值,那你應該知道快門與光圈是決定曝光量大小的,那麼,根據上面所說的那些,適當提高降低快門速度,擴大或是收縮光圈就可達到曝光補償的目的。
一般自動的曝光補償是修改相應的光圈值。如果你追求相片的動感效果,那麼應該使用快門先決功能,也就是說,快門除了控制通光量外,有一個主要功能就是使相片有特殊的動感效果,比如說,快門速度特快,可以把肉眼看到的水柱凝結成水珠,快門速度慢,又可把同一對象的水柱變成水簾,有這樣的追求的話,你可以先把快門固定下來,讓光圈作相應補償;如果追求景深表現力的不同的話,就應該使用光圈先決功能,就是先把光圈固定下來,讓快門速度去做相應的曝光補償。
3.曝光、曝光補償值(EV)號
曝光的定義是多少輕命中相機的感測器. 這主要取決於相機設置快門速度和孔徑. 曝光值(稱為電動)是代表人數設定相機曝光. 我們將解釋什麼是數字方式,以及如何使用曝光補償.
曝光取決於兩件事:通過光取得多大的照相機鏡頭的感測器和感測器暴露多久. 前者是功能價值,而後者的口徑是功能快門速度. 暴露值是多少,這可能是輕量能打到感測器. 必須認識到,暴露值是衡量感測器是如何曝光的曝光程度的多少,而不是根據實際命中感測器. 曝光值是獨立如何點燃現場. 比如一雙孔徑和快門速度代表值相同,如果曝光值都用在一個非常明亮鏡頭當天或黑夜.
每次逗留數值和快門孔徑代表所有可能導致同一場合曝光. 雖然曝光值是同一口徑不同的價值觀和快門速度組合由此圖片可以很不同(孔徑控制景深,而快門速度控制多少議案抓獲)
電動汽車是指為0.0曝光定於孔徑F數1.0,快門速度為1秒. 其他所有接觸到一些相對價值. 暴露了價值數兩基地規模. 這意味著每一步驟EV-71型正負1-代表曝光(實際結合,命中感測器)被減半或一倍.
也不太可能,你會發現自己的絕對設定曝光值. 最不支持進入相機曝光值可言. 但是當你將使用曝光值設定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辦法確定一個暴露鏡頭,什麼是低於或高於自動檢測. 相機自動曝光設定不健全,一些場景效果下暴露照片或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曝光補償曝光補償可以解決問題也是一樣,當你有用得到的照片還是有點過分暴露.
當您選擇設置曝光補償值曝光,加上目前曝光設置. 通常曝光補償值不超過+/-5電動. 比如賠償-暗暗將圖片(或減少暴露),而賠償2電動將使光明(以上暴露).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用曝光補償對光明日. 降低曝光補償使用商品-0.5ev或宮內獲得更豐富的色彩和細節.
曝光值也可配合使用自動標注. 在使用自動曝光每次你帶括弧相機攝影照片需一系列額外為你每一個稍有不同的體驗. 你可以把電動之間每一步圖片.
4.曝光補償和閃光補償的區別是什麼
曝光補償是通過改變ISO來對照片補光
閃光燈曝光補償是通過內置的閃光燈對照片補光
「主體與背景的距離」是閃光曝光補償與連續光曝光補償的最大區別點。當主體與背景距離足夠遠時,閃光曝光補償主要考慮測光模式和主體的反光率,而不再考慮背景,因為這時閃光對背景的亮度變化已可以忽略。而普通曝光補償在任何時候都必須考慮背景的亮與暗。
⑨ 什麼是相機的寬容度
1、含義:
寬容度是指膠片所能正確容納的景物亮度反差的范圍。
2、體現:
寬容度小的膠片,常會使景物明、暗部分在影像上得不到正確反映。
寬容度大的膠片,可以將亮度反差很大的景物正確記錄。
3、對照片的影響:
寬容度大的,照片的明暗可以記錄的很明顯,寬容度小的,照片明暗不明顯。
(9)相機如何測寬容度擴展閱讀:
相機的常見其他指標:
1、鏡頭尺寸
一般來說都是用鏡頭直徑乘以長度來表示的,是指某款鏡頭產品整體的大小。
2、感測器
是成像質量的關鍵所在,尺寸越大成像質量越好。
3、K值
是指色溫。K 值越高,顯現的顏色就愈趨向於白藍色;K 值越低,顯現的顏色就愈趨向於黃紅色。
⑩ 請問各位佳能單反相機的寬容度是多少
亮度反差的范圍在膠片和數碼上有著不同的叫法:
膠片叫做寬容度,數碼相機叫做動態范圍。
叫法不一樣,原理也不一樣,但實際意義和效果是一樣的。
彩色負片的寬容度在1:32~64左右, 彩色反轉片的寬容度僅為1:16~32左右,相紙的寬容度大約在1:30左右。
數碼相機的動態范圍具體數值我不清楚,但我有這么一個參考資料:
尼康:過1.5 欠3檔
佳能:過1.5 欠3.5檔
富士:過2 欠3檔
最後我想多說一點:
你說數碼相機的寬容度不如膠片,這是錯誤的。
所有人都說數碼寬容度低,實際是被誤導了。
說數碼寬容度低的時候我們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底片需要暗室,數碼需要電腦後期。
數碼照片通過電腦後期,如果是JPEG格式通過後期軟體如PS是可以找回大量曝光不足的細節和一些過曝細節,得到的照片的寬容度至少是膠片的十倍。
如果是RAW格式,通過軟體處理如Camera RAW,可以得到寬容度驚人的照片,是膠片時代無法想像的。
你說要比就要比原片,不能PS,可是你要知道,與數碼的原片一個檔次的不是洗出來的照片,而是底片,膠片時代雖然沒有PS,但是有暗室啊。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方法,許你用暗室就許我用PS。
你要是非要比原片也行,請拿底片來和我的數碼照片比,你底片連色彩都不對,比個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