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用電腦控制相機拍攝
用腦控制相機拍攝,又稱為遙控拍攝。具有這個功能的相機,可以用ZoomBrowserEX這個軟體,這個軟體就在買相機時過你的光碟里。
但是,佳能只有少數幾個型號的相機具有這個功能。就我所知,S3、S5、A640等才具有這個功能。
不知你的相機是什麼型號?你可以到佳能的官網上去找到這款相機,然後在「規格」里可以查到是否有「電腦遙控拍攝」的功能。
B. 用電腦怎麼控制單反實現電腦操作單反進行拍照
1:
以佳能為例
單反相機隨機光碟中有一款名為DigitalPhotoProfessional的軟體(DPP),安裝包里有如下工具:
其中ZoomBrowserEX就可實現用電腦控制單反進行拍照了。
C. 怎麼用筆記本電腦照相
參考下面方法操作:
操作工具:win10筆記本
1、首先左鍵單擊開始窗口鍵,可以在程序列表中找到相機,如下圖所示。
D. 怎麼用電腦控制數碼相機拍照
CANON EOS系列全帶這個功能,在電腦上安裝EOS工具箱後,用USB與電腦連接相機,啟動後有一個選項是關於拍照,有定時拍攝,錄像等,縮時攝影的定時器也在這里。
E. 怎樣用電腦控制佳能單反相機拍照
如果是佳能,安裝光碟里的EOS Utility軟體,通過USB線連接電腦,打開這個軟體即可控制相機。
索尼的控制軟體叫Remote Camera Control,用法與佳能相仿,只是要去SONY官網下載。
尼康的也是官網下載,但使用需要收費。
F. 如何通過電腦無線連接數碼相機,用電腦控制相機攝影.
佳能用戶,可通過免費的EOS Utility軟體可以把電腦變成外置監視器並遠程式控制制相機進行拍攝。步驟如下:
1.連接相機
使用USB-A/V線將相機與電腦連接起來。這一點與從相機向電腦傳輸照片是一樣的。連接之後要確保相機已經開機。
2.打開EOS Utility
打開EOS Utility軟體,選擇「相機選項/遠程拍攝」,會出現一個小窗口。在菜單頂部,你可以看到當前的相機設置及電量等信息。
如果拍攝視頻,你需要找到「實時取景拍攝」按鍵。如果你拍攝視頻,可以點擊旁邊一個像攝像機一樣的按鍵。無論是在Windows還是Mac系統上,軟體菜單都非常類似。
3.白平衡
軟體里的白平衡與相機里的標准模式非常類似。你可以選用所有常見的設置或自定義白平衡。佳能Utility支持通過試拍進行校正白平衡的功能。對90%的照片和視頻來說,這個功能非常重要。
4.對焦模式
軟體中你可以選擇3種對焦模式。這3種模式都很好,適用於不同的目的。下面是一個簡介:
快速模式-快速模式是最簡單的模式。簡單地點擊「on」鍵,軟體就會開始對焦。這種模式最適合拍攝靜態照片。此外你也可以手動選擇對焦區域。
實時取景-實時取景會對場景中最主要的拍攝對象對焦。我測試過很多種拍攝對象,結果非常好。
面部識別實時取景-與實時取景差不多的功能,不過並非對場景中最大的物體對焦,而是對人臉對焦。
5.直方圖
通過EOS Utility可以顯示一個很大的直方圖。在直方圖上你可以看到陰影、中間調和高光區。你可以點擊RGB按鈕查看以3種不同顏色分別顯示的直方圖。
6.拍攝靜態照片
在拍攝靜態照片時,拍攝的照片會自動存儲到電腦硬碟中。選定保存文件夾後,就可以通過軟體或相機上的快門進行拍攝了。
如果你了解相機的各種模式設置,其他的信息就非常容易理解。
7.其他選項
在顯示面板中,還有一些其他選項:
1. 允許你把一張照片加入視頻,還可以通過不透明度滑塊將照片融入視頻之中。
2. 打開/關閉自動對焦網格。
3. 逆時針旋轉90度。
4. 順時針旋轉90度。
5. 切換選擇3×3或6×4網格。
6. 改變網格縱橫比。
7. 打開/關閉直方圖顯示。
8. 100%顯示選定的照片。
G. 佳能相機如何用筆記本電腦控制相機拍照
將佳能5d2和電腦連接:
1:使用專用通訊軟體eos
utility:電腦上安裝eos
utility(附帶的光碟里有,也可以在佳能官網下載到),用數據線將電腦和相機連接成功後,可以下載、遙控拍攝、設置相機。
2:直接用數據線和電腦連接。
滿意我的回答請及時採納。
H. 怎樣使用pc控制數碼相機拍攝
新世紀初,PCMagazine推出了數碼相機專題,指導用戶購買數碼相機。《大眾攝影》給了我們一個專業攝影的尺度,而PCMagazine則把數字化處理作為重點。因此,當把選擇評測數碼相機的指標在此羅列時,我們發現,無論是從攝影角度,還是從數字角度,科學的評測方法和鮮明的數字都告訴我們,數碼相機的選擇有很多理論和經驗可談,如果將之總結並條理化,可以得到以下指標和評測方法。
判別一:像素數
一直以來,數碼相機的像素數就是用戶關心的指標。的確,像素數與拍攝質量直接相關,200萬像素自然比100萬像素拍攝質量好,但是,當像素數上升到一定數量時,它就不再顯得那麼重要———因為眼睛的判斷畢竟是有限的。我們認為,300萬像素就足以滿足普通用戶的攝影需求。從評測報告上看,Canon PowerShotG1、Nikon CoolPix990都達到了3.3百萬像素,從肉眼上已經分辨不出圖像質量的差別。
判別二:CCD
當像素數上升到一定數字,圖像質量已經無法用肉眼來判別時,CCD的作用便凸現出來。CCD對於數碼相機的直接作用就是其感光度的大小。好的數碼相機的成像感光度范圍大,對色彩和小物品的質量表現好。在這些參測品牌中,Canon PowerShot G1比較突出,ISO50—ISO400的范圍比其它品牌略高一籌。據說,這是由於佳能在減少CCD噪音方面的獨門秘技。
判別三:過渡像素
其實,嚴格來說,過渡像素只是監測數碼相機成像好壞的一個指標,並不是其質量好壞的原因。過渡像素是評測數碼相機圖像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依據。通過對一個黑白物品的拍攝後的圖像處理,計算出其在黑與白之間過渡顏色,也就是灰色數量的多少,研究出數碼相機在顏色過渡方面的處理是否自然,以此來判斷它的攝影質量。自然,過渡顏色率高的數碼相機肯定在顏色處理方面更加自然,更加貼近生活,我們也就認為它的攝影性能較高。從評測報告上看,有些品牌的水平相對過渡像素率和垂直過渡像素率都很喜人,比如Canon PowerSho G1、Kokak DC4800的兩項指標都得到了0.7的高分。
判別四:設計
數碼相機的設計並不簡單是好看與否的問題,它直接關繫到產品風格、取景方便程度。先簡單地從顏色上看,黑色和金屬色是數碼相機多採用的設計,黑色大方,而金屬色質感好,體現潮流。不同的設計對於LCD屏幕的位置很重要,如果採用可折疊和旋轉的LCD屏幕會給拍攝者更大的取景自由度。
判別五:鏡頭與曝光
半專業相機提供手動曝光,那麼毋庸置疑,傳統相機領域的廠家在這方面更有優勢。光圈、焦距和變焦倍數是判斷相機鏡頭性能的指標。另外,很多相機提供了多種曝光形式,比如Canon PowerShot G1,甚至細分到了風景、人像、夜景等,為不太專業的用戶提供了幫助。
判別六:速度
速度有幾方面的內容。一是開機速度,也就是從打開相機電源開關到拍攝第一張照片的時間。打開電源之後,數碼相機一般要進行操作系統初始化、移動變焦鏡頭等動作,因此需要一段時間。開機速度越快的數碼相機自然越好,起碼它不會讓你等的心急。另外一個速度是指快門延遲時間,快門延遲時間是指攝影者從按下快門到相機真正開始拍攝的時間,有的相機這一時間長達一秒鍾,對於不熟悉的用戶,很可能因過早的移動相機而導致照片模糊。當然,這一時間越短,數字相機的指標越硬。另外一個跟時間有關系的是連續拍攝能力。由於數字相機需要把CCD上保存的數據讀出、處理並儲存,因此從一張照片到另一張照片之間的拍攝需要一定的時間間隙。從評測數字上看,開機時間最短的EPSON Photo PC3000Z已經到了3.3秒,用戶完全可以接受,而快門延遲最快的是Canon PowerShot G1,只有0.2秒,用戶基本感覺不到,至於連拍功能,Canon PowerShot G1、01ympus Camedia C3030ZOOM等10秒鍾的連拍數量在關閉連拍功能的情況下都在5張以上,尤其是Canon PowerShotG1,打開連拍功能時連拍數量可高達8張/10秒。
判別七:易用性
易用性概念的廣泛程度超過了上述所有的理由,易用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是產品包裝,比如隨機附帶的安裝軟體和圖像處理軟體、說明書、電池等配件是否簡明齊全,SONY的DSCF505V得到了五星評價;其次是連接能力,就是相機與輸出設備或者PC是否容易連接,交換數據是否快速通暢;再就是使用復雜程度,相機的操作,功能的設置是否方便快捷。
判別八:存儲能力
用存儲能力來說可能不太准確,確切的說,一個是存儲介質的容量大小,這直接關繫到數碼相機能拍攝多少張照片而不用輸出,絕大部分數碼相機都有16MCF存儲,足夠連續拍攝幾十張照片;二是電池的存儲能力,也就是電池的性質和支持時間。電池的性質分為兩種,一是專用的鋰電電池,二是普通電池。普通電池隨處可見,可對於數碼相機來說,四節電池只不過夠拍十幾張照片,使用成本不小。專用電池不好買,可是能充電、反復使用,相應的後期成本就會節約不少。現在絕大多數數碼相機都在使用專用電池,或許將成為一種趨勢吧。
I. 怎麼用電腦控制相機拍照
不是每款相機都行的 佳能的相機最好找控制軟體。
我自己用這款奧林巴斯的也能控制。
J. 用電腦怎麼拍照
打開電腦上的YouCam軟體,可以看到整個軟體的界面,窗口部分是拍照所能顯示的部分,窗口下方有兩個按鈕:拍照和錄像;點擊拍照按鈕,即可成功拍照,雙擊即可查看照片,或者滑鼠右鍵單擊照片,選擇在磁碟上查找文件進行查看。
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1996年至2009 年,計算機用戶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台,聯網計算機台數由原來的2.9萬台上升至5940萬台。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互聯網有6.7 億移動用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達1.17 億,為全球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