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兄弟問你幾個問題。快門一般設置為多少還有ISO
ISO通常可以設置最低數字的那個,比如很標準的ISO100,因為最低的ISO的畫面效果最好,只是照相時需要照相的地方光線好些,在同等條件下,ISO越低畫面顯得越暗,但是畫面質量越好,在光線強的時候最低的ISO是最佳選擇。
快門不要低於50分之一秒,因為從口音判斷是手持拍攝,快門低了手會晃,照片就會糊,如果買了三角架就不怕晃了。
照相時的鏡頭焦距,手持相機照相時的快門速度不要低於焦距的倒數,也就是焦距分之一,比如50mm焦距,快門就不要低於50分之一秒,其他的類推。這個是防止手震的公認安全數值。
(1)相機快門數按多少擴展閱讀:
快門速度、准 則
B門
使用相機支架(如三腳架)。快門開啟時間的長短由按下快門按鈕的時間來控制。適合戶外夜間使用小光圈、大景深的拍攝。如拍攝焰火、閃電……及記錄夜間由移動照明形成的條紋圖案(如行駛著的汽車燈)。
1和1/2秒
使用相機支架(如三腳架)。適合在暗淡照明情況下使用小光圈獲得大景深和足夠的曝光量(如現場光或攝影燈照明)。適合拍攝無生命的物體和穩定不動的被攝體。
1/4秒
使用相機支架。這是適於拍攝成年人肖像最慢的快門速度。適合在暗淡照明條件下使用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和足夠的曝光量。適合穩定的被攝體。
1/8秒
使用相機支架。對於在限定范圍內拍攝成年人比用1/4秒快門速度時更好。適合在暗淡照明條件下使用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和足夠的曝光量。適合穩定的被攝體。
1/15秒
使用相機支架。當相機上安裝標准鏡頭或者廣角鏡頭時,如在曝光時相機能握持得相當平穩的話,那麼有些人能手持相機進行拍攝。適合在暗弱照明條件下,使用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和足夠的曝光量。
1/30秒
這檔快門速度是在手持相機進行拍攝並在該相機上配以標准鏡頭或廣角鏡頭時,被推薦的最慢快門速度。為了獲得清晰度高的照片,相機必須握持的極平穩。這檔快門速度適合大多數現場光攝影。適合在多雲天氣或陰影處用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
1/60秒
這檔快門速度適於照明條件不太理想,如多雲的天氣、在陰影處等戶外日光下拍攝照片用。對使用小光圈以增大景深來說,該速度是很有用的。在較明亮的現場光照明的場所也使用這檔快門速度。
使用這檔快門速度,相機意外地受到震動而使拍攝失敗的情況要比使用1/30秒快門速度時來得少些。適用於單反相機的閃光燈同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光圈和快門速度的組合
② 佳能單反相機快門調到多少
快門速度要根據拍攝需要來決定,保證正確曝光是第一位的。對於新手,為了保證照片清晰,快門速度一般最好在4倍鏡頭焦距以上,比如你用50毫米標准鏡頭,快門速度最少要在200分之一秒以上。
③ 用單反拍視頻快門速度要多少才能保證後期截圖每一幀
根據截多少張決定。有兩個知因素決定,一個是視頻幀速率,一個是快門速度。只改快門速度卻不改幀速率是不行的。比如快門速度60,視頻格式是24fps,每秒鍾最多截圖24張。在視頻設定裡面,視頻的格式要可以設置成24fps,50fps,60fps。
也就是每秒多少幀即有多少張畫面組成,如果把視頻幀速率設置成24,那麼快門速度最低就是24。以此類推把視頻幀速率改成60,那麼最低快門速度就是60。
幀速率是每秒鍾刷新的圖片的幀數,也可以理解為圖形處理器每秒鍾能夠刷新幾次。對影片內容而言,幀速率指每秒所顯示的靜止幀格數。要生成平滑連貫的動畫效果,幀速率一般不小於8;而電影的幀速率為24fps。捕捉動態視頻內容時,此數字愈高愈好。
(3)相機快門數按多少擴展閱讀:
用單反相機拍視頻的注意事項
1、曝光:瞬間與持久的差異
就是所知的靜態攝影,曝光決定在快門釋放的那一瞬間,就算需要補光,也可通過閃光燈來進行協助。然而動態錄像一般講求恆定常量的曝光,若非要製造特殊效果,在影片場景中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曝光變化,否則影片忽明忽暗的視覺效果不理想。
2、選對拍攝模式
為了掌控相機內的設定從而達到穩定的曝光效果,在選擇拍攝模式時比較建議使用手動模式來進行拍攝,因為自動、光圈優先、快門優先模式多少都有不可控因素存在,只有在手動模式才能完全自我地掌握參數設定,較不易受到環境變化影響。
3、快門數的計算方式和選擇
快門速度是控制曝光量的參數之一,在錄像中也能決定你拍出來的影片流暢度及效果。如拍電影時比較常用24p來說,在拍攝之前應該將快門值設定如下
如果說想要清楚拍出拍攝物的每個動作和行為,可將快門數設定為幀數的兩倍,即幀數為1秒24個畫面,那快門速度則可提升到1/50s比較保險,如果是追求物體移動時的殘影效果時,則可再將快門速度降低。設定好後的快門數,盡量不要在拍攝過程中任意更改。
4、光圈決定景深深淺
在攝影中光圈大小既能控制光線進入相機,也能利用大光圈製造出美麗的淺景深來突顯主題。不管選擇大光圈還是小光圈,不建議在拍攝過程中變換光圈大小,暫停一下再調整數值比較保險,這樣的鏡頭適合用來拍影片,在進行手動變焦時更容易拍攝出電影中常見的焦點轉移的感覺。
④ 相機快門數是怎麼算的
用光影查詢的 21 是比較準的
基本上證明那一次是 第21次快門,只不過從這一次之前照片名稱手動歸零,又從零開始了
相機沒問題就可以,快門數多少都是浮雲
不用太糾結快門數,大多數會糾結快門數的人都是意淫單反的
即使自己買了單反,大部分時間也都是放家裡供著,一年也就拿出來用個一兩次的那種人吧
「快門壽命」
只是一個建議的使用次數,因為超過這個次數之後有可能會出現(有可能,不是絕對)快門性能下降或者延遲問題,所以官方建議用到這個壽命時候就更換一下新快門,來保證使用性能跟可靠性
新快門一個也就幾百塊錢,不到1000。換個新的就可以重新擁有10~15W次快門壽命了
所以快別糾結什麼快門數量了,快門用到25W相機還在服役的大有人在!
那種一年都用不了1W快門的「愛好者」們快別用自己誤解的「快門壽命」誤導別人了!
⑤ 光圈和快門的數值
光圈和快門數值代表進光量的多少,光圈數值越大進光亮越少,快門數值(單位是秒)越小,進光亮越少,注意在低於1秒後,顯示的數值是分母值,如125指的是1/125秒。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焦距越長,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距離越近,景深越小;距離越遠,景深越大。使被攝物體產生較為清晰影像的最近點至最遠點的距離就是景深。
光圈作用:
1、能調節進入鏡頭裡面的光線的多少,舉例來說:家養的小貓,白天的瞳孔總是縮成一條線,到了晚上,就自動地打開成為一個圓孔。所以,同樣道理,在拍照時,光線強烈,就要縮小光圈,光線暗淡,就要開大光圈。也就是說F值越小的相機(其他參數不變),越有利於夜景拍攝。
旋轉鏡頭上的調節環或者數碼相機機身上的旋鈕,就是用來調節光圈大小的。
2、光圈是決定景深大小最重要的因素,光圈大(光圈值小),景深小,光圈小(光圈值大),景深大。
被攝物體能清晰成像的空間深度。在景深范圍內景物影像的清晰度並不完全一致,其中焦點上的清晰度是最高的,其餘的影像清晰度隨著它與焦點的距離成正比例下降。
⑥ 單反常用的快門速度大概是多少
這個沒有個定數的,快門有個安全速度,基本就是焦距的倒數,比如焦距是50mm,那麼安全快門就是1/50,如果低於這個速度,比如說是1/20,那麼畫面就可能因抖動而模糊。光圈值視你的拍攝對象而定了
,如果是風景照,最好在F6以上,一般不超過F11,當然也可以是F22,但是不好控制,不是我等菜鳥可以掌握的。如果是人像,一般要在F3以下,容易實現背景虛化,突出人物,但並不是每一款鏡頭都能達到這么大的光圈,那麼就拍人像時光圈盡量大一點吧,在鏡頭最大光圈的第二檔以上。
建議你平時用快門優先(A檔)拍攝,你控制光圈,讓相機自己決定快門吧。
⑦ 數碼相機的快門一般可以按多少次
專業級中端單反數碼相機,快門壽命可達10萬-15萬次;
一般數碼相機的快門壽命為3萬次以下.
一般來說,
你的數碼相機快門沒有按到3萬次,
已經淘汰或其他位置壞了.
快門的壽命一般無需考慮.
⑧ 拍夜景 相機快門 速度一般用多少
拍夜景,相機的快門一般為1~2秒,這樣成像質量好,且夜景中的燈光帶有星芒。